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医案分享:肝硬化腹水(并脾亢)

医案分享:肝硬化腹水(并脾亢)
医案分享:肝硬化腹水(并脾亢)--化湿逐瘀消肿汤
处方:鳖甲、瞿麦、车前子、三棱、莪术、茯苓、泽泻、川朴、赤芍、桃仁、小蓟、腹皮、葫芦半个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二次服
中医辨证:湿热壅滞
治法:清热、化湿、逐瘀、消肿
临床效果:潘某某,男,45岁,农民,患者近半个月来腹部逐日胀大如鼓,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肝硬化腹水(并脾亢),肝脾均大6cm,面色萎黄,常有牙龈出血,纳食少进,尿短赤,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腻,证属湿热壅滞,水聚,气滞,血瘀,臌胀。
治宜清热,化湿,逐瘀,消肿。
投以“化湿逐瘀消肿汤”服药5剂后腹胀腹水减退,自觉甚舒,再守原方进5剂,并以大小蓟煎水代茶饮。
服后腹水退净,纳食渐增,脾脏回缩,继上方加以党参、黄芪、当归等健脾养血之品服用。
如此共服药4个月余,服药期间忌盐,患者脾脏大小已缩至正常,诸症消失,并能参加一些农业劳动,追踪观察15年而未见复发。
药方因人而异,用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自拟丹伏汤治疗肝硬化腹水验案2则

木瓜 2g 川芎 1g 剂水煎服。二诊 :1 月 3日,精神好 0, 0 ,1 0
转 ,食增 ,腹 围9 c 4 m,双下肢水肿按之没指 。处方 :继一诊 原方加醋鳖 甲 lg O ,水蛭 1g 0 ,山药 2 g 0 ,山慈菇 1g 5 ,守 方
例1 ,张某 ,男 ,6 0岁。20 0 9年 5月 2 日到某 医院就 4 诊 ,主诉 :“ 脘腹 部胀 大 ,阴囊及双下肢水肿 l 。 生化 0天 ” 检查 :血 清 总 蛋 白 3 L 4 。血 清 白蛋 白 A B 0 6 g L L 2 .3 / 。B 超 :肝大叶前后径 6 mm;胆囊大小 6 m 4 rm;肠 腔肠 7 2 m× 6 a 曲小 暗区。结论 :1 .早期肝 硬化伴 腹水 ;2 .胆囊炎 。患者 拒住院于 次 1来 我处诊 治。查体 . P 5 / 0 m ,P 0次/ 3 B 10 9 m Hg 8 分 ,R 8次/ 1 分。上脘胀硬 ,腹 部膨 大 ,阴囊肿 亮 ,阴茎 内 缩 ,稍进 食 则 腹胀 ,小便 频 量 少 ,舌 质 红 暗 ,苔 微 黄腻 , 脉弦滑数微涩 。中医诊 断 :鼓胀 。证 型 :湿 热蕴 结 ,兼 气 滞血 瘀 ,水 饮 内停 。治法 :清 热 利湿 ,兼 理气 活 血化 瘀 ,
杨 仁 坤
贵州省绥 阳县洋川镇 云星卫生室 ,贵州 绥阳 5 3 0 630
【 摘 要】 肝硬化腹水是肝炎一肝癌 的门槛期 ,被认为是人 生终末期病症 ,不 可逆转 ;该病属 中医学的 “ 鼓胀”范 畴 ; 常规方药 用 难奏显效 ;如何探索其 “ 剂量阈” 和 “ 治疗窗” 是研究 目的。长期临床实践 中发现 ,用 白拟 “ 丹伏 汤” 治疗该 病效佳。方 中重用牡丹皮 和茯苓凉血化瘀 、利水消肿 ,直中气滞血瘀 、水饮互结之病机 ;余药针对虚实挟杂 、本虚 标实复杂病 因 ,密切配合 ,各施其职 ,使攻不 伤 正 、补不留邪 、寒不损阳 、热不耗阴 ,肝脾肾功能恢复正常 ,身体得 以康复。文中两则验案证 明 ,“ 丹伏 汤” 治疗本病有 确切疗效 ,但对 重度和肝癌腹水宜暂用速尿助之。治程中 ,要以整体观和辨证论证为指导 ,观其脉证 、随证施量 ,方能取得 良效 。 【 关键词】 丹伏 汤 ; 肝硬化腹水 ; 验案 【 中图分类号】R 7. 552 【 文献标识码 】 A
名中医治肝硬化腹水十二个秘方

名中医治肝硬化腹水十二个秘方治肝硬化腹水秘方(12首)47.1加味阴骘丸【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组成】苍白术各60克,川厚朴、炒枳实、旋覆花炭、煨三棱、煨莪术各60克,醋炒鳖甲90克,绵茵陈120克,炒槐角、广陈皮各60克,败酱草90克,赤白芍各60克,红饭豆120克,昆布、海藻、槟榔各60克,干蟅虫(土鳖)30个,干蝼蛄(土狗)30个,蒲公英、地丁各120克。
【用法】共炒焦,研极细,另用皂矾120克,入500毫升醋中,加热溶化,再加入粟米1000克,拌匀,晒干,入锅内慢火炒成炭,待烟尽,俟冷,隔纸将粟米炭摊地上,约2小时许以去火气,研极细,再合入上药末中共研匀,后用白面粉750克加醋与水各半,打成糊,和令为丸如小豆大,晒干,备用。
每次服30粒,饭前用糖开水送下,每日服3次。
如服后胃中有嘈杂样感可只服20粒或10粒,待反应消失时,每日加服5粒,逐渐加至每次30 粒,最多每次不得超过40粒。
如服1料后,病势减退,可照方配制继续再服,以愈为度。
【功用】疏肝理脾,活血消瘀,清热利湿,软坚散结。
【方解】本病治法,与水肿病根本不同。
唐·孙思邈有“治蛊臌以水药,治水臌以蛊药,或但见胀满,皆以水药,如此者,仲景所云愚医杀之。
”的论断。
但未指出病根在肝。
著者曾治愈本病几例,其方全以前人治黄疸及肝病的基础上立法,解放二十多年来,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病人的走访,对方药的探索,检查得失,总结疗效,更作了多次改进而始成。
本方以《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论为主导。
因肝藏血而主疏泄,肝病则血瘀气滞,不能疏泄脾土,脾病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又不能制约肾水,致水气泛溢入肠胃之间,成为腹皮绷急、静脉怒张之腹水臌胀病。
治法当以健脾益胃而资其运化机转,更以破血消瘀,散其坚结,而复其疏泄功能。
其机制是使瘀血消则新血自生,脾胃健则运转正常,水道自利。
故方是宗周益公的阴骘丸,用利湿散满、健脾益胃之平胃散,消瘀活血之醋煅皂矾;补脾胃、利小便之粟米,用醋浸炒炭为主药。
【名医名方】推荐(29)——肝硬化腹水

【名医名方】推荐(29)——肝硬化腹水1、【臌症神效散】【主治】肝硬化腹水;【配方】炒麦芽、槟榔、甘遂各3克。
【功效】逐水理气、扶正治胀;【服法】每服1.5克,黄酒冲服。
忌盐、醋百日。
在第80天用猪肝一付,去净白皮,以竹刀切片,砂锅内焙干,研末,开水冲服。
到100天时吃鲫鱼补养。
【按语】肝硬化腹水,即中医之“臌胀”。
是以腹部胀大如臌,皮色苍黄,筋脉暴露为特征。
因其病人腹部突出,四肢不肿,反见消瘦,故又称“单臌胀”。
臌胀初期,以气胀为主,病人虽感腹胀,但按之尚柔软,叩之如鼓,仅在转侧时有水声,所以称“气臌”。
臌胀后期,腹水明显增加,腹部胀大绷急,按之坚满,并可出现脐心突出,青筋暴露,脉络淤阻等,又称“水臌”。
该病症状变化多端,历来被列为“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
治疗宜分辩情况,或理气祛湿,或行气活血,或健脾利水,或滋养肝肾。
本方以甘遂峻下逐水;以槟榔行气利水消积;以麦芽消导和胃,可谓攻补兼施,故临床有较好疗效。
气服法颇有深意。
忌盐已为水肿临床常规,猪肝具有补肝利水之功,《本草纲目》即“以其配绿豆、陈仓米水肿溲涩;鲫鱼平肝健脾利湿”,为治疗水肿的佳品,既为药物,又为美味,两全其美。
2、【神助散】《和剂局方》【主治】肝硬化腹水;面目四肢遍身俱肿,按之随手即起,咳嗽喘急,不得安卧,腹大肿胀,口苦舌干,小便赤涩,大便不利;【配方】泽泻、猪苓(去黑皮)各60克;椒目45克;炒黑牵牛子(取头末)75克;炒葶苈子90克。
【功效】逐水消肿;【制法】上药共研细面。
【服法】每服9克,以葱白三根,浆水煎汤加酒半盏服下。
【按语】本方还可以治木气病。
3、【金枣仙方】《串雅外编》【主治】肝硬化腹水;【配方】红牙大戟500克;红枣1500克。
【功效】扶正逐水;【制法】水煎一昼夜,去戟用枣,晒干。
【服法】每日吃大枣15枚。
【按语】治疗肝硬化腹水,同时意思注意扶助正气,切不可水消人亡。
4、【神佑丸】《儒门事亲》【主治】肝硬化腹水;【配方】甘遂(面饼裹住,水煮百余沸,取出用冷水浸过,去面焙干)、大戟(醋浸煮干)、芫花(醋浸煮)各15克;黑牵牛、大黄各30克。
中医医案——肝硬化腹水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一贯煎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治疗服药50余剂,治疗时间5个多月。
病案:韩某,男,49岁,2009年11月6日。
主诉:腹胀,胃、后背及胁痛,小便少,不用利尿剂排尿困难,大便正常,有时口干。
查体:舌质淡,苔白少腻,脉弦细数,心率120次/分,体质消瘦,腹胀大如鼓,血压120/90mmHg,转氨酶轻度升高。
B超示:肝萎缩,肝硬化,腹水。
病史:2009年7月胃癌术后发现肝硬化、腹水。
术前多年肝炎病史。
西医诊断:肝硬化,腹水中医诊断:臌胀辨证审机:肝肾阴亏,心脾两虚,气虚水停。
一诊:2009年11月6日。
患者为胃癌术后并发肝硬化、腹水,使用西药利尿剂后仍小便少,排尿困难。
急则治标,用“百病临床指南方”加减方药:黄芪3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白芍10克白术20克云苓30克青皮15克陈皮15克大毛20克枳实10克砂仁15克木香7.5克泽兰15克泽泻15克猪苓20克甘草10克神曲20克白茅根30克通草10克。
四剂水煎两次,一日两次温服。
二诊:2009年11月13日。
四剂后小便量增加,腹胀减轻,继用“关幼波医案方”加减。
方药:黄芪30克云苓60克焦术25克大枣4枚茵陈30克葶苈子10克杏仁10克麻黄2克防风10克防己15克薏米25克冬瓜皮15克川朴10克大毛20克车前子30克肉桂3克通草10克猪苓20克赤小豆50克王不留15克鳖甲20克桃仁10克砂仁15克甲珠5克榔片15克泽泻15克冬瓜子15克。
三十剂水煎两次,一日两次温服。
三诊:2009年12月11日。
缓则治本,一贯煎加味。
方药:沙参15克枸杞20克寸冬15克生地15克砂仁15克川楝子15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青皮15克鳖甲40克郁金20克丹参20克红参15克云苓50克白术30克白蛇草60克半枝莲30克虎杖15克三仙各20克大毛20克白茅根50克红小豆50克。
经方医案之当归芍药散治疗肝硬化腹水

经方医案之当归芍药散治疗肝硬化腹水李某某,男,45岁,教师,2020年5月26日初诊。
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出血于3月份行脾切除术,术后仍有腹水,伴腹泻、肠鸣,时有腹痛,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泛酸,嗳气,纳可,脘胀,时有低热,无汗,怕冷,口干不黏不苦,尿短少,舌红苔薄黄,脉弦关旺。
拟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神曲10g,谷麦芽各10g,陈皮10g,竹茹10g,杜仲10g,大腹皮10g。
七剂水煎服。
药后浮肿减轻,嗳气减少,腹胀减轻,纳欠佳,稍恶心,不吐酸,不厌油,大便日1~2次,舌红,苔薄黄,脉弦但关旺减。
上方加山楂再进10剂。
药后腹胀又减,下肢肿消,腹中不痛,大便偏稀,纳一般,眠安,小便较长,口干稍黏,舌红,苔薄黄,脉稍弦关稍旺。
上方白术改为12g,加太子参10g。
药后尿长,腹胀除,彩超示腹水消。
原方继服巩固疗效。
体会: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相当于中医的“臌胀”、“癍瘕”、“积聚”等症,其证情变化复杂。
仲景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由此可见气血来源脾胃,而肝有病,脾胃首当其冲。
湿邪困脾,脾虚生湿,而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本症是因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导致脉络瘀阻,肝郁乘脾,脾失健运,引起水湿内停,而致此病。
仲景云:'血不利则为水'。
以当归、白芍、川芎化瘀利水,茯苓、泽泻、白术、大腹皮健脾利水,神曲、谷麦芽、陈皮、竹茹健脾理气,气行则血行,杜仲补肝肾,强筋骨。
肝气疏泄有度,腹水自退。
肝腹水日久,用“文攻”为好,不宜于“强攻”,选药以平和适度,更符合整体情况。
第十六节肝硬化腹水。

第十六节肝硬化腹水。
第十六节肝硬化腹水。
『陈季英,女,60岁,1980年4月,患肝硬化7年,重度腹水,肚大如瓮,青筋外露,畏寒不渴,下肢烂肿,胸背四肢布满蜘蛛痣,面黧黑,肌肤甲错,便燥如羊粪球,三五日一行。
左天枢压痛甚着,脉沉弦,舌淡齿痕,舌尖,舌左边瘀斑成片。
予真武加红参、灵脂、麻黄各10克,大黄庶虫丸2丸(包煎),温通之。
一服得汗,小便日夜2000毫升以上,下瘀泥样黑便,日二行,稍见气怯。
原方去麻黄,又服10剂,腹水消尽。
予本方加土元、生水蛭、清全虫、大蜈蚣100克,服完痊愈。
迫访至80高龄,甚健壮。
此法经治重症肝硬化,有案可查者17例,均愈。
』谈谈:一,麻黄汤。
《类证活人书》:“伤寒热病,药性须凉,不可太温。
夏至后麻黄汤须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黄芩一分。
盖麻黄汤性热,夏月服之,有发黄斑出之失,唯冬及春,与病人素虚寒者,乃用正方,不在加减。
”《伤寒明理论》:“《本草》有曰:轻可去实,即麻黄、葛根之属是也。
实为寒邪在表,皮腠坚实,荣卫胜,津液内固之。
表实,非腹满便难之内实也,《圣济经》曰:汗不出而腠密,邪气胜而中蕴,轻剂所以扬之,即麻黄、葛根之轻剂耳。
麻黄昧甘苦,用以为君者,以麻黄为轻剂,而专主发散,是以为君也。
桂枝为臣者,以同邪在表又缓而肤理疏者,则必以桂枝解肌,是用桂枝为臣。
寒邪在经表实而腠密者,则非桂枝所能独散,必专麻黄以发汗,是当麻黄为主,故麻黄为君,而桂枝所以为臣也。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辛苦者,兹是类欤。
甘草味甘平,杏仁味甘苦温,用以为佐使者。
《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肝者、荣之主也。
伤寒荣胜卫固,血脉不利,是专味甘之物以缓之,故以甘草、杏仁为之佐使。
且桂枝汤主中风,风则伤卫,风邪并于卫,则卫实而荣弱,仲景所谓汗出恶风者,此为荣弱卫强者是矣。
故桂枝汤佐以芍药,用和荣也。
麻黄汤主伤寒,寒则伤荣,寒邪并于荣则荣实而卫虚。
《内经》所谓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者是矣。
【名老中医:肝腹水秘验方3首】

【名老中医:肝腹水秘验方3首】1、名老中医陈继明先生肝腹水经验方处方:熟地黄120g、枸杞子30g、山茱萸30g、炮附子20g、肉桂10g、仙茅12g、龟甲20g、厚朴30g、海金沙30g、鸡内金12g、土鳖虫10g、蝼蛄10g、红参10g、猪苓10g、生白术50g、鳖甲20g。
水煎,每日服1剂。
主治:肝硬化腹水。
功效:补肾益脾行气利水。
此方为江苏南通名老中医陈继明先生创制,四川名老中医刘方柏先生增补而成,我临床运用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验案赵某某,男,52岁。
西安长安区人,2013年5月10日初诊,三个月前,查出肝癌,已经发展到肝腹水。
由于经济困难,无力在西医院治疗,经人介绍找中医治疗。
刻诊:人偏高,面黢黑,眼白偏混黄,腹大如瓮,饮食发胀,小便不利,大便偏溏,化验血小板和蛋白偏低。
典型的肝癌腹水证。
中医的水臌证。
我以上法上方处之,补肾益脾行气利水,又时加黑白二丑,时加丹参活血和消导之药,经过三个多月,腹水消退。
又以其他方调理,一直生存下来,其腹水未再发生。
临床证明补下启中汤是治疗肝腹水的有效方子。
【古道瘦马医案】2、肝腹水可靠妙方主方:薏苡仁25克,扁豆2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
用法:水煎。
分早、晚2次服。
主治:各种类型鼓胀证。
鼓胀一证,临床极为多见,且为较重病症。
患此病者,当找医生系统治疗,本文所列之方,可作辅助治疗之用。
笔者遇此类疾病,大多以上方为主方,加减用之。
效果尚可。
笔者考察至黑河地区,住宿一叫小屯之村,有人告我道:“我村医生尤氏,以善治肝硬化闻名于百里之外;更有甚者,哈尔滨、牡丹江市的患者,亦有慕名而来,汝既为搜验方,何不礼拜之?”我深以为然。
翌日,余至其诊所,视其人,年五十许,相貌平平。
彼知吾来意后,告我道:“鼓胀一证,现代医学之肝硬化腹水与此病类似,万不可掉以轻心。
欲治此证,其要有二,脾与湿而已。
盖脾虚则生湿,湿性则困脾。
故于治疗之时,当健其脾以扶其正,利其湿以驱其邪,脾健则水湿易去,湿去则脾气易复,扶正即所谓祛邪,祛邪即所谓扶正,二者相得益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验
湖南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肝硬化腹水简称肝腹水,是因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引起肝腹腔内积液的症状。
夏远录教授以健脾化淤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十分理想。
【医案】李某,男,40岁。
患慢性肝炎3年,近年来逐渐加重至腹部胀大,双下肢浮肿,西药治疗欠佳。
现症状头晕,纳差食少,四肢无力,腹胀尿少,大便秘结,气短神倦,卧床不起,消瘦,面色黯滞,腹大青筋显露,腹水症。
肝右缘下2cm质较硬、脾左肋缘下1.5cm质亦较硬、双下肢有可凹性浮肿、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滑。
超声波检查肝大、脾大、肝硬化腹水。
夏老中医辩证其属脾虚气弱,水淤交阻之膨胀症。
遂予健脾益气、化瘀消水治疗。
服中药治疗一周,大便通畅,腹胀减轻,含量增加,继以此方随症加减治疗8个月,腹水消失,肝右肋缘下0.5cm.质较前软,脾未扪及,恢复轻工作,至今已30年未复发。
【医语】肝硬化腹水症是一种常见面又难以治疗的病症,其成因多为肝气郁结,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肝郁亦可伤脾、脾伤则失运、脾运失常则水湿停骤。
日久脾虚气弱,水淤交结而成虚实夹之膨胀症。
故其治疗,当健脾益气复其
健运之职,化瘀消水以破其已结之症。
以白术、黄芪等健脾益气扶正,泽兰、水蛭、壬不留行等活血化瘀消症,茯苓、泽泻等祛湿消肿,枳实、厚朴等行气消胀。
再随症加减,多可凑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