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下)期末试卷(B) 2006.6
模拟试卷一(B卷)

《食品工程原理》期末试卷一(B卷)模拟试卷班级姓名学号闭卷部分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分,共20分)1.判断流体流动型态的依据是什么?2.什么是空气的露点?3.柏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4.画图表示两效逆流蒸发操作的流程。
5.衡量蒸发操作经济性的指标是什么?6.液-液萃取的原理是什么?7.往复泵流量调节的方法有哪几种?8.傅立叶定律Q=-λAdxdt中,负号的意义是什么?9.热风干燥中,干燥能够进行的条件是什么?10.什么叫乳化操作?二、算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0分)1.某台离心泵,进出口压力分别为220mmHg(真空度)和2.0Kgf/cm2(表压),若大气压为1atm ,试求绝对压力分别为多少?(Pa)2.有一套管式换热器,外管流体进口温度T1=100℃,出口温度T2=70℃;内管流体进口温度t1=25℃,出口温度t2=50℃,求并流时的传热平均温度差?(℃)3.蒸汽管外表面积为10m2,管外壁温度为110℃,周围空气温度为20℃,管外壁与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为25w/(m2·℃),该管单位时间损失的热量是多少?(w)4.已知湿空气的总压力为101.3KPa,其中水蒸气的分压为70mmHg,空气干球温度为50℃,试求湿空气的绝对湿度?(Kg 水/Kg干空气)三、计算下列各题(每题15分,共30分)1.在单效蒸发器中,将1000Kg/h的牛奶从15%浓缩到50%(质量浓度),加热蒸汽为160℃的饱和蒸汽,蒸发器中溶液沸点为75℃,蒸发器传热系数K=1206w/(m2·℃)。
已知沸点进料,160℃和75℃时饱和水蒸汽的汽化潜热分别为2087.1KJ/Kg和2319.5KJ/Kg,若不计热损失及比热差别,求:(1)水分蒸发量(Kg/h);加热蒸汽消耗量(Kg/h);蒸发器传热面积(m2)。
2.有一燃烧炉,炉壁由三层材料构成,内层是耐火砖,中间是保温层,外层是建筑砖。
已知:耐火砖厚度b1=150mm,导热系数λ1=1.06w/m·K;保温层b2=310mm,λ2=0.15w/m·K;建筑砖b3=240mm,λ3=0.69w/m·K;耐火砖内侧温度t1=1000℃,外侧温度t2=946℃。
食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食品工程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种食品加工方式不属于热处理方法?a) 高温煮沸b) 蒸煮c) 冷冻d) 灭菌答案:c) 冷冻2. 下列哪种食品成分不属于主要的营养素?a) 碳水化合物b) 脂肪c) 蛋白质d) 纤维素答案:d) 纤维素3. 以下哪个参数不属于食品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a) 感官评价b) 营养成分c) 细菌总数d) 色泽答案:c) 细菌总数4. 以下哪种食品加工方法不属于干燥方法?a) 风干b) 日晒c) 真空冷冻干燥d) 热风干燥答案:c) 真空冷冻干燥5. 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食品的保质期b) 增加食品的颜色c) 改善食品的口感d)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答案:a) 增加食品的保质期第二部分:填空题1.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按照_________来表示。
答案:百分比2. 食品中的蛋白质由许多_________组成。
答案:氨基酸3. 食品加工中的低温杀菌方法通常采用_________处理。
答案:高压处理4. 食品中的脂肪可以被分解为_________和脂肪酸。
答案:甘油5. 食品加工中的防腐剂主要用于抑制_________的生长。
答案:微生物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食品加工中热处理的原理及其重要性。
答案:热处理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高温的作用,可以杀灭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和使食品腐败的微生物,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热处理还可以使食品中的部分营养物质更易被人体吸收,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2. 请简要介绍食品质量评价中的感官评价指标。
答案:感官评价是通过人的感官器官对食品进行评判,主要包括对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等进行评价。
感官评价是食品质量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它直接反映了食品的风味和口感,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重要依据之一。
3. 请简要介绍食品干燥的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食品干燥是通过去除食品中的水分,将食品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到一定水平,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食工原理(1)A卷

《食品工程原理》(1)期末试卷A 2006.12一、概念题 (每空1分或每题1分) 〖共计30分〗;1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2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流体,维持等压面的条件必须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流体流动时,层流底层越薄,则_________。
(A)近壁面速度梯度越小 (B)流动阻力越大(C)流动阻力越小 (D)流体湍动程度越小4双液体U 形差压计要求指示液的密度差_____。
(A)大 (B)中等 (C)小 (D)越大越好5在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时,粗糙管的摩擦系数λ数值______。
(A)与光滑管一样; (B)只取决于Re ;(C)与粗糙度无关; (D)只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6离心通风机的全风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之和。
7调节离心泵工作点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离心泵的性能曲线中的H -q v 线是在( )情况下测定的。
(A)效率一定; (B)转速一定;(C)功率一定; (D)管路(l +∑l e )一定。
9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降尘室的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无关。
10流化床中,当气流速度等于颗粒的____________________时,这个气流速度称为带出速度。
11流化床中有两种不同的流化形式,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
12某板框过滤机,在恒定的操作压差下过滤某种水悬浮液,经两小时后,滤渣刚好充满滤框得滤液15m 3,则第一小时可得滤液为:__________。
(过滤介质阻力略而不计)(A)7.5m 3 (B)10m 3 (C) 25.7 m 3 (D)缺条件, 无法计算。
13旋风分离器当切向进口气速相同时,随着旋风分离器的直径越大,其离心分离因数越_______。
食工原理 期末考试卷 (A)2005.6.27

江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专 用 纸《 食工原理 》期末考试卷 (A )2005.6.27使用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题数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30分〗;1. 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 越小,则表示分离该物系越_______。
A.容易;B.困难;C.完全;D.不完全。
2. 分离要求一定,回流比一定时,在五种进料状况中,____进料的q 值最大,其温度___于泡点温度,此时,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____,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_________。
3. 简单蒸馏的主要特点是:①____操作;②回流比R ___0。
① (稳定 不稳定) ② (><=) 4. 一般而言,两组分A 、B 的等摩尔反向扩散体现在____单元操作中,而A 在B 中单向扩散体现在____单元操作中。
5. 某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已知相平衡常数m =1,气膜和液膜体积吸收系数分别为k Y a = 2×10-4kmol/(m 3s),k X a =0.4kmol/(m 3s)。
则该吸收过程为 ___膜阻力控制,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____;该气体为___溶气体。
6. 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 将_____,N OG 将_____(增加,减少,不变)。
本题得分 9. 同一物料,在一定的干燥速率下,物料愈厚,则临界含水量__。
(A).愈低; (B).愈高; (C).不变; (D).不一定。
10. 物料的平衡水份一定是__。
(A)非结合水份 (B)自由水份 (C)结合水份 (D)临界水份11. 在双效并流蒸发系统中,将10000kg/h 的10%稀溶液浓缩到50%,总蒸发水量为_8000__kg/h ;若第一效的蒸发水量为3800kg/h ,则出第一效溶液的浓度为__16.13%______。
12. 与单效蒸发相比,多效蒸发的优点是 减少生蒸汽用量__________。
《食品工程原理》(2)期末试卷B

《食品工程原理》(2)期末试卷(B ) 2006.6(食品学院03级用) 使用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题 数 一二 三 四 五 总 分得 分一、概念题 〖共计30分〗;(填空题每空1分,判断、选择题每小题各1分)1 在填料塔吸收系数测定的实验中,本实验室所使用的填料有________环和________环两种。
2 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液相主体整个过程的阻力可归结为( )。
(A)两相界面存在的阻力; (B)气液两相主体中的扩散的阻力;(C)气液两相滞流层中分子扩散的阻力;3 气体的溶解度随________的升高而减少,随___________的升高而增大。
4 精馏过程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而进行的。
5 精馏塔设计时采用的参数(F ,x F ,,q, D ,x D ,R 均为定值),若降低塔顶回流液的温度,则塔内实际下降液体量________,塔内实际上升蒸汽量________。
(增大,减少,不变,不确定)6 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 )(A)平衡线; (B)操作线与q 线; (C)平衡线与操作线; (D)平衡线与q 线。
7 (1)绝热饱和温度t as 是大量的循环水与进入的空气接触时最后达到的稳态温度,它等于循环水的温度。
(2)湿球温度t w 是湿球温度计所指示的平衡温度,但它并不等于湿纱布中水分的温度。
对以上两种说法正确的判断是:( )。
(A).两者都对; (B).两者都不对; (C).(1)对(2)不对; (D).(2)对(1)不对。
本题得分8. 判断题(对打√,错打×)①干燥操作能耗大,但要从湿固体物料中除去湿份(水份),只能采用干燥操作。
( )②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并不总是保持为操作条件下空气的湿球温度。
( )9. 干燥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过程。
大学生食品工程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生食品工程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工程原理中,下列哪个过程属于传质过程?A. 热传导B. 对流传质C. 扩散D. 压缩答案:B2. 下列哪种食品加工方法属于物理加工方法?A. 真空冷冻干燥B. 超高压处理C. 酶法处理D. 高温杀菌答案:A3. 食品工程中,下列哪个单位表示黏度?A. Pa·sB. N/m²C. J/(kg·K)D. W/(m²·K)答案:A4. 下列哪种食品保藏方法属于化学保藏方法?A. 冷藏B. 真空包装C. 添加防腐剂D. 辐照处理答案:C5.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物料输送?A. 混合机B. 粉碎机C. 输送泵D. 压缩机答案:C6. 下列哪种食品加工过程属于热加工过程?A. 榨汁B. 真空冷冻干燥C. 高温杀菌D. 粉碎答案:C7. 下列哪个单位表示热导率?A. W/(m·K)B. W/(m²·K)C. J/(kg·K)D. N/m²答案:A8.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固液分离?A. 压滤机B. 粉碎机C. 混合机D. 真空泵答案:A9. 下列哪种食品加工方法属于生物加工方法?A. 酶法处理B. 高温杀菌C. 真空冷冻干燥D. 超高压处理答案:A10. 下列哪种食品保藏方法属于物理保藏方法?A. 添加防腐剂B. 辐照处理C. 冷藏D. 真空包装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工程原理中,传质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分子扩散、对流传质、热传导2. 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热交换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传导、对流、辐射3. 食品保藏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物理保藏、化学保藏、生物保藏、综合保藏4. 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食品工程原理考卷

食品工程原理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食品加工技术B. 食品机械设备C. 食品原料学D. 食品包装设计2. 下列哪种食品加工方法属于物理加工?A. 发酵B. 烘干C. 腌制D. 碱水处理3. 食品冷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持食品的新鲜度B. 增加食品的保质期C. 改善食品的口感D. 美化食品的外观4. 下列哪种食品添加剂属于营养强化剂?A. 糖精钠B. 山梨酸钾C. 柠檬酸D. 硫酸亚铁5. 食品工程中,下列哪个参数是衡量混合效果的重要指标?A. 混合均匀度B. 混合时间C. 混合温度D. 混合速度6. 下列哪种食品包装材料属于可降解材料?A. 聚乙烯B. 聚丙烯C. 聚苯乙烯D. 聚乳酸7. 食品干燥过程中,下列哪种干燥方式属于内部扩散控制?A. 湿热干燥B. 干热干燥C. 冷冻干燥D. 真空干燥8. 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食品加工机械?A. 切片机B. 灌装机C. 搅拌机D. 蒸汽锅炉9. 食品工程中,下列哪个单元操作属于质量传递过程?A. 混合B. 精炼C. 冷却D. 灭菌10. 下列哪种食品加工方法可以破坏食品中的酶活性?A. 热处理B. 冷藏C. 加压D. 真空包装1. 食品工程原理主要包括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机械设备和__________。
2.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三大物理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食品冷藏的温度范围一般为__________℃。
4. 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 食品混合的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 食品包装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 食品干燥过程中,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食品工程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 复习题(课程代码 252403)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1、计算管道流体局部阻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相应的阻力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阻力系数法 当量长度法 W f =ξ , W f =ξ2、牛顿冷却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对流传热系数α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Q=αA(T -t) W/m 2,K3、采用真空蒸发时,需要在冷凝器后安装真空装置,其作用是排除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蒸发操作所要求的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不凝气体 真空度4、相对湿度φ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_________;当φ=0时。
表示该空气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弱 绝对干空气5、 当地大气压为 1.0×105Pa ,一设备绝压为 3.0×104Pa ,其表压为 ;真空度为 。
参考答案:—7.0×104Pa 7.0×104Pa6、圆管管内流体流动,流体最大流速位于 。
参考答案:管心线7、已知雷诺准数为1×105,管子相对粗糙度为0.005,则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为 。
参考答案:0.0328、今选用一单级单吸离心泵,如所需流量为15m 3/h ,扬程为29m ,则所选离心泵型号为 。
参考答案:IS50—32—1609、传热基本方程式是 ,其中 是传热推动力 参考答案:Q=KA △t m △t m10、流体物性对对流传热的影响用 表示。
参考答案:Pr11、流量计的安装方向上,孔板流量计只能 安装,转子流量计只能安装。
参考答案:水平 垂直12、当地大气压为1.0×105Pa ,一设备绝压为2.0×104Pa ,其表压为 ;真空度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专 用 纸《食品工程原理》(2)期末试卷(B ) 2006.6 (食品学院03级用) 使用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题 数 一 二 三 四 五总 分得分一、概念题 〖共计30分〗; (填空题每空1分,判断、选择题每小题各1分)1 在填料塔吸收系数测定的实验中,本实验室所使用的填料有__拉西______环和___鲍尔_____环两种。
2 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液相主体整个过程的阻力可归结为( C )。
(A)两相界面存在的阻力; (B)气液两相主体中的扩散的阻力;(C)气液两相滞流层中分子扩散的阻力;3 气体的溶解度随________的升高而减少,随___________的升高而增大。
4 精馏过程是利用 多次部分气化_______________和____多次部分冷凝____________的原理而进行的。
5 精馏塔设计时采用的参数(F ,x F ,,q, D ,x D ,R均为定值),若降低塔顶回流液的温度,则塔内实际下降液体量__增大______,塔内实际上升蒸汽量________。
(增大,减少,不变,不确定)6 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 )(A)平衡线; (B)操作线与q 线; (C)平衡线本题得分8. 判断题(对打√,错打×)①干燥操作能耗大,但要从湿固体物料中除去湿份(水份),只能采用干燥操作。
( )②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并不总是保持为操作条件下空气的湿球温度。
( )9. 干燥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过程。
10 料液在高于沸点下进料时,其加热蒸气消耗量比沸点进料时的蒸汽消耗量___少______,因为此时料液进入蒸发器后有____闪蒸__________现象产生。
11多效蒸发的原理是利用减压的方法使后一效的蒸汽压力和溶液的沸点较前一效的低,以使前一效引出的_____________作后一效的____________,从而实现____________再利用。
12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 位于 (A)溶解度曲线之上方区; (B)溶解度曲线上; (C)溶解度曲线之下方区; (D)座标线上。
13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 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液的。
(A)挥发度 (B)离散度 (C)溶解度 (D)密度。
14判断题(对打√,错打×) 从A 和B 组分完全互溶的溶液中,用溶剂S 萃取其中A 组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将不能进行萃取分离: (A) S 和B 完全不互溶,S 和A 完全互溶。
( )与操作线; (D)平衡线与q 线。
7 (1)绝热饱和温度t as 是大量的循环水与进入的空气接触时最后达到的稳态温度,它等于循环水的温度。
(2)湿球温度t w 是湿球温度计所指示的平衡温度,但它并不等于湿纱布中水分的温度。
对以上两种说法正确的判断是:( )。
(A).两者都对; (B).两者都不对; (C).(1)对(2)不对; (D).(2)对(1)不对。
(B) S 和B 部分互溶,A 组分的分配系数k A =1。
( )(C)选择性系数β=1。
( )15 在固液浸取中,三角形相图的三个顶点A 、S 、B 分别表示 溶质 、 萃取剂 和 原溶剂 。
16 膜分离设备中常见的膜材料可以分为 有机高分子膜 无机物膜 和 两大类。
二、计算题 〖20分〗用填料塔从一混合气体中吸收所含苯。
进塔混合气体含苯5%(体积百分数),其余为惰性气体。
回收率为95%。
进入填料塔的混合气体为40 kmol/h 。
吸收剂为不含苯的煤油。
煤油的耗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
气液逆流流动。
已知操作范围内该系统的平衡关系为直线,相平衡常数m =0.14。
已知填料层高度为7 m 。
试求:(1)煤油的耗用量为多少kmol/h ?(2)煤油出塔浓度为多少?(3)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 OG 为多少m ?本题得分三、计算题 〖20分〗某精馏塔分离A ,B 混合液,料液为含A 和B 各为50%的饱和液体,处理量为100 kmol/h ,塔顶、塔底的产品量各为50kmol/h ,要求塔顶组成x D =0.9(摩尔分率),取回流比R 为5,间接蒸汽加热,塔顶采用全凝器,试求:⑴塔底产品组成;⑵塔顶全凝器每小时冷凝蒸汽量;⑶蒸馏釜每小时产生蒸汽量;⑷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式;⑸相对挥发度α=3,塔顶第一层板的液相单板效率E mL1=0.6,求离开第二块板(实际板)的上升蒸汽的组成。
本题得分四、计算题 〖15分〗以空气为干燥介质干燥某种湿物料,原空气温度为30℃,湿度为0.012 kg/kg 绝干空气,焓为60.9 kJ/kg 绝干空气。
空气先经间壁式加热器预热至100℃后再进入干燥器;空气离开干燥器时的温度为55℃。
湿物料处理量为400 kg/h ,要求从含水率10%干燥至0.5%(均为湿基含水量)。
若干燥过程可视为等焓过程,试确定:(1)水份汽化量;(2)求空气离开干燥器时的湿度;(3)加热器对空气提供的热量。
本题得分五、计算题 〖15分〗将21℃,8%(质量百分数,下同)的NaOH 水溶液在单效蒸发器内浓缩至18%。
进料量为4540 kg/h 。
操作条件下总传热系数为2350 W/(m 2.K),该溶液蒸汽压下降和液柱静压强引起的沸点升高为6.8℃。
加热饱和蒸汽和二次蒸汽的绝对压强分别为140及50 kPa 。
原料液的平均比热为3.85kJ/(kg ℃)。
忽略稀释热的影响及热损失,求:(1)加热蒸汽用量;(2)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3)传热面积。
饱和水蒸汽的性质为:压强/kPa 140 60 50 温度/℃ 109.2 85.6 81.2 汽化热/(kJ/kg) 2234.4 2293.9 2304.5本题得分(3)03级《食品工程原理》(2)B卷参考答案(食品03级用) 2006.6一概念题(30分)1.拉西鲍尔2.C3.温度、压力4.多次部分汽化多次部分冷凝5.增大增大6.B7.C8.①×②√9.传质传热10.少自蒸发11.二次蒸汽加热蒸汽二次蒸汽12.C13.C14.(A) × (B) × (C) √15.溶质溶剂惰性固体16.有机高分子膜无机膜二、(20分)解:(1)由已知条件可知:m=0.14 x2=0进塔气体苯的浓度:y1=0.05则出塔气体中苯浓度为:y2=y1(1-η)=0.05×(1-0.95)=0.0025由吸收剂最少用量公式L min=V(y1-y2)/(y1/m-x2)则L=1.5L min=1.5V(y1-y2)/(y1/m-x2)=1.5×40×(0.05-0.0025)/(0.05/0.14) =7.98 kmol/h(2)由全塔物料衡算式,x1=x2+V/L(y1-y2)=0+40/7.98×(0.05-0.0025)=0.238(3)S=m V/L=0.14×40/7.98=0.7Z=H OG×N OGN OG =ln[(1-S)(y1-mx2)/(y2-mx2)+S]/(1-S)=1/(1-0.7)×ln[(1-0.7)(0.05/0.0025)+0.7]=6.34 ∴H OG=Z/N OG=7/6.34=1.1 m三、(20分)解:(1)Fx F=Dx D+Wx W,100×0.5=50×0.9+50x W,x W=0.1(2)V=(R+1)D=(5+1)×50=300 kmol/h(3)饱和液体进料,q=1 V'=V-(1-q)F=300-0=300 kmol/h(4)L'=L+qF=RD+F=5×50+100=350 kmol/hy m+1'=L'x m'/V'-Wx W/V'=350x m'/300-50×0.1/300=1.167x m'-0.0167(5)E mL1=(x D-x1)/(x D-x1*)x1*=y1/(α-(α-1)y1)=0.9/(3-2×0.9)=0.75,代入上式:0.6=(0.9-x1)/(0.9-0.75) x1=0.81y2=Rx1/(R+1)+x D/(R+1)=5×0.81/(5+1)+0.9/(5+1)=0.825四、(15分)解:(1)W=G1(w1-w2)/(1-w2)=400×(0.1-0.005)/(1-0.005)=38.19 kg/h(2)H0=H1I1=(1.01+1.88H1)t1+2490H1=(1.01+1.88×0.012)×100+2490×0.012=133.136 kJ/kg 等焓过程:I1=I2I2=(1.01+1.88H2)t2+2490H2=(1.01+1.88H2)×55+2490H2=133.136 kJ/kgH2=0.0299 kg/kg绝干空气(3)I0=60.9kJ/kg绝干空气I1=133.136 kJ/kg绝干空气L=W/(H2-H1)=38.19/(0.0299-0.012)=2133.5 kg绝干空气/hQ p=L(I1-I0)=2133.5×(133.136-60.9)=154115.5 kJ/h=42.8 kW五、(15分)解:(1)由题给的数据查出:当p二次蒸汽=50 k P a时,T’=81.2℃,r'=2304.5 kJ/k g.当p=140 k P a时。
T=109.2℃,r=2234.4 kJ/k gW=F(1-w0/w1)=4540(1-8/18)=2522 kg/h溶液的沸点:t1=T’+∆=81.2+6.8=88℃传热速率:Q=Fc p0(t1-t0)+Wr'=4540×3.85×(88-21)+2522×2304.5=6983042kJ/h=1939.7 kW D=Q/r=6983042/2234.4 =3125.24 k g/h(2)A=Q/[K(T-t1)]=6983042×103/3600/[2350×(109.2-88)]=38.9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