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匹配新教材)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大象的耳朵》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引人入胜、有思想价值的童话故事。
四篇故事指向一个主题——“改变”。
《大象的耳朵》围绕改变,讲述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
一群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有问题,于是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想办法让耳朵竖起来,结果反而遇到了麻烦的故事。
本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认清自己后再做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改变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和对话。
2.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认清自己后再做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改变自己,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1.理解生字词,感悟课文内容。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大象的耳朵》。
1.字词检测温故知新,让我们开火车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吧!多媒体出示三行词语。
(第一行:似的耷拉遇到)(第二行:竖着不安竹竿)(第三行:头痛心烦最后)2.回忆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意图:复习迁移旧知识,为获取新知提供基础。
本课的导入环节通过字词检测,帮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引出本课所学。
】二、品读课文1—7自然段。
小动物们对大象的耳朵都有哪些看法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1—7自然段,按顺序找一找,画出相关语句。
1.生答:小兔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小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2.瞧!大象走在森林里先遇到了小兔子,小兔子问:“——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1.读好疑问句。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听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
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自己喜欢,自己舒服,与众不同也不是问题。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生字词,会写“扇”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和对话。
3.知道大象的耳朵的样子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学习疑问句,理解大象耳朵的样子和作用。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把扇子,你喜欢哪一把呢?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扇子的理由,有的是因为外形,有的是因为图案,有的是因为材质。
2.你们仔细想一想,扇子像哪种动物的耳朵呢?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大象的耳朵》。
(板书课题《大象的耳朵》)请同学们齐读两遍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段的学生特点,上课伊始,呈现扇子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扇子,唤起学生自主选择的快乐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下文“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86页,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
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边读边找出文中描写大象耳朵样子的句子,用画出来。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并做记号。
已经找到的同学请举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自读要求去自主学习,对学习目标进行设定,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也凸显了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特点,落实了“双基”训练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最新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 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精选5篇】

最新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最新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精选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篇一一、说教材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层层推进。
讲述了一群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有问题,于是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反而遇到了麻烦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
全文语言生动有趣。
“读好文中的问句并借助大象的话,弄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是教学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同时,这篇课文的插图中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他们见到大象都是一脸奇怪的表情,更有助于孩子们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说目标依据20xx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对感兴趣的任何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这一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巩固认识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多音字“似、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读好文中的问句,并借助大象的话,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情感态度与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根据《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的意思。
三.说方法1.抓重点词句的教学法抓住重点词句,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
我在教学过程中牢牢地抓住写大象耳朵的句子、小动物们对大象耳朵评论的句子以及体现大象心情的句子,在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去读这些句子,以及对学生恰到好处的点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问句。
2、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3、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道理。
4、能借助提示,讲故事。
【教学重点】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道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复习词语,回顾故事。
1.师:又到了看童话故事的时间了。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童话故事《大象的耳朵》。
举起右手,跟老师再次书空课题。
齐读课题,19,一起。
生:书空、齐读课题。
2.师:这里有三组词语,你还认识吗?请看第一组,请谁来读一读。
(请坐得最端的(瑞曦)来读。
生:读师:你读得很准确,请坐。
“扇”是多音字,表示事物名称时,读四声扇;表示动作时,读一声扇。
第二组也含有多音字,谁能读准确?生:读师:平翘舌音,你区分得很棒。
请坐。
第三组谁来读一读?生:读师:耷拉,轻声读得不错。
请坐。
我们一起读一读,一起。
过渡语:耷拉和竖着是一组反义词,说的是文中小动物的耳朵。
谁的耳朵一会儿耷拉着,一会儿竖着?生:(大象)3师:请同学们回顾,课文围绕大象的耳朵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根据老师的提示,请谁简要地说一说?请举手最快最端的(天佑)来说。
生:说师:说得真清楚(贴画)。
直接说“课文讲了......”二、学习第1自然段,知道大象耳朵的样子。
过渡语:许多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很奇怪,大象的耳朵到底长什么样子?请谁来说一说?生:说师:嗯,大象的耳朵很大,还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说得真好,请坐。
生字宝宝耷,你怎么记住它?请谁来说一说。
生:大+耳=耷师:你真会观察。
请坐。
请谁再来说一说你的理解?师:是呀,耳朵大了,垂下去就是耷。
请你用手扶着你的耳朵做一下耷的动作。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中大象的耳朵对于大象生存的重要性,并初步了解大象生态环境的基本信息。
2.听懂故事并能用简短语句复述故事情节。
3.学会识字、认读并书写汉字“大象、耳朵、风声、听”等单词,掌握它们的基本读音及组合拼音写法。
4.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如风声等。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大象的耳朵》一文进行讲解、学习。
1.教师阅读《大象的耳朵》一文,展示大象生活环境。
2.引导学生理解大象的耳朵对于大象的生存非常重要,通过故事引出大象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3.学生跟读故事,并完成故事中相关单词的学习。
4.通过故事中描述的风声等现象,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5.结合不同的教学活动,巩固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以及对单词识字、听写等各方面的掌握。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教材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大象的耳朵与大象生存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准备1.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案、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
2.在板上或PPT上展示本节课的故事情节以及相关单词拼音、汉字。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介绍本节课将学习的故事人物、环境,如大象、非洲的草原、风声等。
第二步:学习1.教师朗读《大象的耳朵》文本,引导学生跟读。
2.教师用形象的图片展示大象的外貌以及生态环境,整体介绍大象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学生通过跟读故事,领会故事情节及感受故事中表现出的大象环境、生存状态等。
4.教师介绍并讲解故事中相关单词拼音和书写方法,并让学生书写、认读相关单词。
第三步:练习1.让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做简短的复述,并使用所学词汇格外强调重要性。
2.让学生对于风声等自然现象做相应表述,增加学生表述能力。
第四步:拓展1.集体讨论如何保护大象的生存环境。
2.学生阅读有关大象的文章,了解大象在生态环境中的更多信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第【1】篇〗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大象的耳朵》是一则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
大象有一对耷拉着的大耳朵,当他遭到很多动物伙伴的质疑后决定将耳朵竖起来。
可是,当他把耳朵竖起来后,有很多小虫子飞进耳孔,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于是,他又把耳朵放了下来。
本课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是“循文本线索架构教学流程,遵学段要求强化语用实践”。
“循文本线索架构教学流程”即围绕大象的想法,设计核心话题,引导学生探究大象想法改变的原因,体悟文中蕴含的道理,促进学生整体阅读课文,提高整体阅读的能力;“遵学段要求强化语用实践”,即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强化识字写字教学和朗读说写训练,努力搭建学生语言实践的平台,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夯实语用基本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些动物的耳朵?(学生介绍)2.耳朵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但每种动物的耳朵却又长得各不相同,让我们看一组耳朵的,说说这些耳朵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出示课件)3.(课件最后定格在“大象的耳朵”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动物耳朵的课文——《大象的耳朵》。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最佳的导入是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为学生的学习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铺垫。
用猜谜语的方式来导入新课,意在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而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张耳朵的,并说说其外形特点,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和文本之间建立一定的知识联结,以便更好地展开学习。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1.我们先来看看今天的“学习小助手”。
(教师出示)学习小助手(1)读一读: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读不准的或难读的生字圈出来,再读一读上面的拼音,多读几遍。
部编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部编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象的耳朵》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采用的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交织的编排形式,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改变〃,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
本单元围绕〃改变〃这个主题,编排了4篇童话故事。
《大象的耳朵》的耳朵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层层推进。
全文语言生动有趣。
讲述了一群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登拉着有问题,于是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反而遇到了麻烦的故事。
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
全文语言生动有趣。
”读好文中的问句并借助大象的话,弄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是教学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同时,这篇课文插图中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他们见到大象都是一脸奇怪的表情,更有助于孩子们理解课文的内容。
【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能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二年级学生对童话的特点已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我们班大多数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能够在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分析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借助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设计理念】本节课主要围绕主线问题〃大象的耳朵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进行设计。
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感悟以及联系生活,层层深入地读懂句子的启示,最后唤醒学生的阅读经验,类化认识,让学生在通话中接受自己、悦纳自己。
同时,也尝试打开阅读通道,引发更多的思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和对话。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大象的耳朵》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遇、兔”4个字。
2.借助课文关键语句,感知大象耳朵变化的过程。
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品读小动物和大象的对话,了解他们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课内生字。
2.借助课文关键语句,感知大象耳朵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品读小动物和大象的对话,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猜谜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猜谜游戏。
谜语: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 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
预设:大象。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大象的耳朵有关,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
(板书:大象的耳朵)2.质疑课题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1: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的?预设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师: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谜语导入,质疑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文本中的关键“人物”。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
2.集中识字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你能把这些词语和生字读准确吗?请你借助拼音读一读。
(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shì yí似的咦dā shù wǔ耷拉竖着跳舞tòng fán shān头痛心烦扇风gān竹竿(2)请同学们借着拼音读一读这些字,想一想你们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预设:加一加、形声字识字、图片识字、比一比等。
点拨:①借助“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似”、“耷”、“烦”、“扇”。
预设:似,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单人旁加“以”;组词:似的、好似。
句子: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遇:半包围结构,笔顺是,“走之底”是三画,右边的笔顺要记清。
最:“耳”的首横要写长点,盖住“又”字,末笔横改提。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
优秀作业展示。
教学板书大象的耳朵
耷拉着
虫子飞不进来人家是人家,我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