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国情
乌兹别克斯坦的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道路

乌兹别克斯坦的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道路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的一个国家,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双陆国家之一。
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和沙漠。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乌兹别克斯坦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宝贵的自然资源,乌兹别克斯坦走上了绿色发展的道路。
首先,乌兹别克斯坦的环境保护开始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拥有亚欧大陆最大的咸水湖——阿拉尔海。
然而,由于多年的过度灌溉和水资源的枯竭,阿拉尔海已经逐渐退化为沙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减少灌溉面积、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同时,他们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湖泊水源管理工程,以恢复阿拉尔海的面积和水质。
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且还可以解决居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其次,乌兹别克斯坦的环境保护注重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阳光充足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乌兹别克斯坦大力推动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
他们积极吸引外资,建设太阳能电站,提供清洁能源,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此外,乌兹别克斯坦还在风能和生物能领域进行了一些实验性的项目,以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自给自足。
最后,乌兹别克斯坦的环境保护重视社会参与和教育。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乌兹别克斯坦的学校也加强了环境教育的力度,将环保知识纳入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技能。
此外,乌兹别克斯坦还鼓励社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推动绿色发展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乌兹别克斯坦正在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通过保护生态系统、开发可再生能源以及加强社会参与和教育,乌兹别克斯坦既可以保护宝贵的自然资源,也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走进“乌兹别克斯坦”,带你看看双重内陆国现状,和想象中不一样

走进“乌兹别克斯坦”,带你看看双重内陆国现状,和想象中不一样乌兹别克斯坦国土面积447400平方公里,与我国甘肃省大小基本相当,总人口数量3486,和我国山西省差不多一样。
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第一大城市。
曾是苏联第四大城市,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基辅。
乌兹别克斯坦人均GDP为1983美元,折合人民币13916元,在中亚五国中位列第三,由于经济正在转型,所以未来发展潜力蛮大。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法定货币叫索姆,于1994年开始发行使用,1元人民币等于1569.7索姆,下面文字叙述中会涉及到相应的换算。
乌兹别克斯坦月平均工资2255元人民币,其中,银行保险和信贷业最高,为6084元人民币,医疗与社会服务业最低1305元人民币。
乌兹别克斯坦平均房价为2986元人民币/平米,首都最贵,达到了5773元人民币/平米,锡尔河州最低,只有1850元人民币/平米。
乌兹别克斯坦租房以首都为例,在最便宜的区租一套一居室公寓,需要2200元人民币/月,其他区从3700至7400元人民币不等。
乌兹别克斯坦人不吃猪肉,牛肉50.8元人民币/公斤,鸡胸肉22.5元人民币/公斤,羊肉35元人民币/公斤,220克鱼罐头7.7元/罐。
乌兹别克斯坦的蔬菜,西红柿7.5元人民币/公斤,西兰花9.3元人民币/公斤,大白菜7.5元人民币/公斤,胡萝卜3.9元人民币/公斤。
乌兹别克斯坦食物,大饼1.6元人民币/个,大米5.4元人民币/公斤,纯牛奶5.6元人民币/升,15个鸡蛋9.2元,6寸蛋糕48元人民币/个。
乌兹别克斯坦水果优质,油桃10.8元人民币/公斤,青苹果10.3元人民币/公斤,七八斤西瓜8.36元人民币/个,大甜瓜6元人民币/个。
乌兹别克斯坦零食,瓶装果汁4.8元人民币/升,500ml可乐2.7元人民币/瓶,500ml水果茶2.6元人民币/瓶,小包薯片1.7元人民币。
乌兹别克斯坦人的主食是馕和手抓饭,也有一部分人爱吃面包与米肠子。
“乌兹别克斯坦”现状,带你看看一个真实的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现状,带你看看一个真实的乌兹别克斯坦1、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亚洲,是中亚的一个内陆国家,世界上只有两个双重内陆国,乌兹别克斯坦属于其中的一个(另一个为列支敦士登),面积44.89万平方公里。
地势东高西低很平缓,多为平原地区、沙漠,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
2、乌兹别克人口数约为3438万,这里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分配很均匀,首都常住人口是最多的,从全国来看主要集中在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西部和北部是沙漠地区,人烟稀少。
3、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主要来源可以用“四金”概括,分别是黄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蓝金-天然气,农业和畜牧业发达,这里也是国际上重要的棉产地。
4、乌兹别克斯坦拥有中亚五国中最多的人口,经济实力仅次于哈萨克斯坦。
值得一说的是,机械制造底子很厚实,飞机、汽车、重型设备等都可以造,大名鼎鼎的伊尔76运输机的制造基地就在塔什干。
5、首都塔什干是中亚五国中的人口第一大城市,也是最早通地铁的城市(1977年开通),35年后的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才开通了该地区的第二个地铁线路。
6、相比于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最吸引人的当属历史古城的保存。
大家熟悉的撒马尔罕,现在是该国第二大城市。
当年来攻城的亚历山大也对此惊呼:“撒马尔罕比我想象的还要壮观!”。
目前看到的遗迹已非当年亚历山大时期的那样,成吉思汗曾将这里夷为平地,如今的建筑大多是14-15世纪重建的。
7、希瓦也是乌兹别克斯坦重要的历史城市,置身城区犹如穿越回了古代一般,这里完整地保存了很多中亚历史古迹,建筑群、宫殿、住宅等,城市中有一个古老的清真寺庙,里面有很多古老的形态各异的木桩。
8、乌兹别克斯坦人最拿手的两件事就是歌舞和刺绣了,每逢重要佳节歌舞是必备的节目,有集体和个人的歌舞形式;他们的传统就是在生活用品和衣物上绣上精美的花纹。
9、乌兹别克斯坦的农村地区冬季会用一种叫火塘的东西取暖,人们会在屋子的中间挖一个大坑,在坑里面支上炉子生火,既可以取暖又可以做饭,晚上沿着坑沿放上木板,就直接在顶上睡觉。
乌兹别克斯坦的社会问题与发展挑战

乌兹别克斯坦的社会问题与发展挑战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的一个国家,与中国接壤,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然而,乌兹别克斯坦在社会问题和发展挑战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
首先,乌兹别克斯坦面临着就业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乌兹别克斯坦的劳动力市场面临一定的压力。
大量的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但就业机会相对有限。
这不仅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还制约了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次,教育领域也是乌兹别克斯坦面临的一大问题。
尽管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教育质量的提升仍然存在一定的难题。
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不足,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不够完善。
这导致学生在面对就业市场时缺乏相应的技能和素质。
此外,乌兹别克斯坦还存在着贫困和社会不公问题。
尽管国家在减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乌兹别克斯坦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贫困导致了社会不公、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均等分配等问题。
有限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不完善的就业机会限制了贫困人口脱贫的机会,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另外,乌兹别克斯坦的环境问题也值得关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空气、水质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这不仅对人民的健康构成威胁,也对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乌兹别克斯坦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对于乌兹别克斯坦来说,发展经济和解决社会问题是一体两面的。
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降低贫困率。
同时,改善社会问题也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更稳定和良好的环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乌兹别克斯坦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加大对教育投资,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师资培养,推动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其次,加强就业市场的调节和管理。
通过引进外资、培育新兴产业,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大的帮助,减少社会不公现象。
乌兹别克斯坦:现状与展望

乌兹别克斯坦:现状与展望
维民;玉乙
【期刊名称】《中国商贸》
【年(卷),期】1996(000)007
【摘要】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中部,葱岭以西,土地肥沃的锡尔河流域,面积44.74万平方公里,1990.6万人,是前苏联棉花、蚕茧、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的主要产地。
苏联解体前,乌棉花种植434.9万公顷,产量536.5万吨;蔬菜267万吨,葡萄65.5万吨,水果62.3万吨,还有粮食生产及畜牧业,其中蚕茧产量约占原全苏总产量的60%。
工业主要是农副产品加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维民;玉乙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36.2
【相关文献】
1.乌兹别克斯坦新闻出版制度的演化及展望 [J], 郑亮;曲裕民
2.乌兹别克斯坦矿产资源现状与投资环境分析 [J], 何子鑫; 张丹丹; 曹积飞; 刘明义
3.“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建议 [J], 龙香兰
4.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棉花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J], 吴奇峰;陈兵;张鑫;夏春兰;张俊星
5.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民主党中央第一书记拉苏洛夫谈乌兹别克斯坦现状与党的任务[J], 于洪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兹别克斯坦国别情况分析

摘 要:政治稳定性方面,独立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向多党制和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过渡和发展,结合乌本国国情建立了多元化、三权分立、总统议会制等政治制度,在过渡时期对维护国家政局和社会稳定、稳步推进政治改革和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社会稳定性方面,乌社会较为稳定,温饱问题不难解决,政府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民生,玛哈拉在稳定社会局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济稳定性方面,独立以来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高通胀、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乌政府。
关键词:乌兹别克斯坦 国别 政治稳定性 社会稳定性 经济稳定性范栋栋乌兹别克斯坦国别情况分析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中部,国土面积44.89万平方公里,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南邻阿富汗,西南部与土库曼斯坦相邻,东接吉尔吉斯斯坦,东南部同塔吉克斯坦相连。
乌人口3308万,共有134个民族,其中乌兹别克族占总人口80%。
乌90%以上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
本文主要从政治稳定性、社会稳定性和经济稳定性三方面来说明乌独立以来的国别情况,为评估乌国别风险提供依据。
一、乌兹别克斯坦的政治稳定性情况(一)基本政治制度情况1991年8月,乌兹别克斯坦最高苏维埃发布《独立声明》,宣布从9月1日起正式脱离苏联,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1992年12月,乌颁布第一部宪法,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原则、法制原则以及政教分离原则,经济以多种所有制为基础。
1.总统1990年3月,乌最高苏维埃通过设立总统的决议,多次修宪后明确总统为国家元首、内阁主席、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总统的权力包括: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国家管理机构设置权和任免权,可成立和撤销部、国家委员会以及其他国家管理机关并提交议会批准,任免总理、副总理、内阁成员以及总检察长并提交议会批准;向议会提出立法动议,签署、公布法律;任免军队高级指挥职务等。
2.内阁根据乌宪法和内阁法,内阁即中央政府,内阁主席由总统兼任,内阁成员包括总理、第一副总理、副总理、国家委员会主席以及各部部长等,其中总理由总统提名、议会批准任命,组织和领导内阁活动,主持内阁会议。
对乌兹别克的评价

对乌兹别克的评价
乌兹别克斯坦国土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积淀。
这个中亚国家的经济一直以来都以农业和天然气出口为主导。
但自从2007年开始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乌兹别克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现在,乌兹别克已经成为了中亚地区最为发达和稳定的国家之一。
乌兹别克人民深受欢迎,他们勤劳、友好、热情。
他们十分重视家庭和社区,对待家庭和朋友十分关心。
他们的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乌兹别克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旅游景点,包括丝绸之路上的古老城市、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美丽的山脉和湖泊、以及沙漠中的独特景观。
这些景点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总之,乌兹别克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友好热情,旅游资源丰富,值得人们的关注和探索。
- 1 -。
乌兹别克斯坦制造业发展情况

□文/王雪芹
Безграничныенаблюдение
百分点。
在制造业的24个行业分类中,有15个行业塔什干市所占份额最大。
其中,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占该行业的86.3%,计算机业占73.5%,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占70.2%,饮料生产业占69%,基本医药产品和制剂的生产业占63.9%,电气设备制造业占63.9%。
安集延州是机动车辆拖车和半拖车制造业、服装业、皮革及相关产品制造业的主要制造区,其中机动车辆拖车和半拖车制造业占该行业64.8%。
焦炭和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81.4%集中在布哈拉州,烟草制品制造业89.8%集中在撒马尔罕州。
从商品出口看,2022年工业品出口创汇43.8亿美元,占出口创汇总额的22.72%,比2017年增加21.8亿美元;黄金制品等其他商品出口创汇41.3亿美元,占出口创汇总额的21.42%,比2017年增加8.7亿美元;食物和活体动物出口创汇16.3亿美元,占出口创汇总额的8.46%,比2017年增加8.1亿美元。
工业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主导产业,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在2020年8月的一次本国会议中提出,要提高制造业本土化水平。
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制造业以冶金、纺织、食品、机动车辆等方向为主较快发展,并促进对外贸易不断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乌兹别克斯坦制造业区域性分布特点明显,主要集中在塔什干市,部分行业地域性集约化发展显著,与资源分布有密切关系。
(本文数据来源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直属统计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中部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近45万平方公里,在独联体中亚五国中人口最多,经济实力较强。
这里是古 丝绸之路 必经之地,历史上与中国有着传统往来关系乌兹别克斯坦拥有 四金 的中亚国家本报记者孙长栋长栋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中部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近45万平方公里。
西北濒临咸海,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毗邻,没有出海口。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人口2511.6万(2002年的统计数字),有129个民族,其中乌兹别克族占78.8%,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官方语言为乌兹别克语。
除此之外,俄语为通用语。
国民受教育程度较高。
乌兹别克斯坦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处于连接东西方和南北方的中欧中亚交通要冲的十字路口,古代曾是重要的商队汇合点。
乌兹别克斯坦是著名的 丝绸之路 古国,历史上与中国有着传统的往来关系。
经济依靠 四金 作后盾乌兹别克斯坦自然资源丰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 四金 :黄金、 白金 (棉花)、 黑金 (石油)、 蓝金 (天然气)。
乌兹别克斯坦矿产资源丰富,迄今已发现约100种矿藏。
矿物资源总潜在资产价值近3.5万亿美元。
乌黄金储量有3000吨,年开采量约为80吨。
乌其他矿产资源铜、铅、锌、白银、铝矾土等的储量也非常丰富。
乌兹别克斯坦铜的储量有140万吨,在独联体国家中位居前列,铅、锌的储量分别为110万吨和75万吨,铜矿储量约为2万吨。
乌兹别克斯坦的铀开采量曾占前苏联的25%。
此外,天然气、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也极为丰富。
根据乌兹别克斯坦公布的资料,该国石油预测工业储量超过53亿吨,凝析油储量近5亿吨,煤炭储量为20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超过5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为2万亿立方米。
水利基础设施非常发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和畜牧业较为发达。
乌所处气候带有利于广泛发展农业经济,其农业灌溉水利基础设施非常发达,灌溉面积达425万公顷。
乌耕地的35%用于种植棉花,40%用于种粮。
农业支柱产业是棉花种植业、桑蚕业、畜牧业以及蔬菜瓜果种植业。
乌棉花年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是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国,被誉为 白金之国 。
另外,乌兹别克斯坦的洋麻、蚕茧、瓜果等产量也较大。
乌畜牧业也较发达,以养羊为主。
1991年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在农村实行了私有化或非国有化改革,将国有农业企业改革为集体企业或股份公司。
乌现有农场近3万个。
此外,乌兹别克斯坦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
乌是古 丝绸之路 所经地区,全国有400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
正在形成混合经济模式乌兹别克斯坦是独联体中亚五国中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工业在中亚地区举足轻重,天然气、机械制造、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轻纺和丝绸等工业都比较发达。
但身经济结构单一,轻工业不发达,62%的日用品依靠从其他国家进口。
1991年独立后,乌兹别克斯坦经济一度出现较大的滑坡。
1995年生产开始回升,1996年开始实现经济增长,1997年以后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增长。
今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前9个月经济增长达到8.9%。
1991年独立后,乌经济体制开始发生变化,向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过渡。
目前乌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过渡阶段,正在形成带有国家调节机制的混合经济模式。
乌政府还决定采取新的灵活方式对外资开放,今年前9个月乌私有化的企业数量是去年同期的1.6倍,乌政府私有化的收入是去年同期的1.7倍,其中外来投资增长了50%。
乌经济改革由国家实行严格监督。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表示,经济改革要注意进行结构调整和建立新的生产部门;经济体系要保障经济独立和自我供给,增加出口潜力。
他强调,乌经济发展的优先方向是:棉花加工业、采矿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石油加工业、金属加工业、农业机械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等。
乌经济结构调整有两个原则:一是建立尽可能完备的工业体系,为各种经济部门和居民提供所需产品;二是增强向国际市场出口产品的能力,通过出口换取资金来保证混合型市场经济的建立。
以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乌重要经济政策之一。
在乌政府和金融系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乌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得到了明显改善和加强,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开始发挥一定的作用。
政府制定了各项税收和贷款等优惠政策,将中小企业利润税从24%下调到20%,取消了自然人股息税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截至2003年7月1日,乌全国登记注册中小企业已达25万多家,其中约23万家生产经营正常,就业总人数已达21万多。
根据乌统计资料,乌中小企业的产值占乌国内生产总值的33.2%。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经济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债务问题、利润低、更多地用行政方式而不是 市场 方式解决经济问题等。
鼓励外资以各种形式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实行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
为了鼓励出口产品生产,乌从1997年11月取消了出口许可证和出口关税,仅保留四类专项商品由国家控制出口。
乌兹别克斯坦对商品进口管制较为严格。
乌对进口合同实行登记制度,凡是没在乌海关登记的进口合同,海关一律不予入关。
为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节约外汇开支,乌对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和增值税。
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乌外贸进出口额增长较快,2003年进出口总额为66亿美元,其中出口37亿美元。
2004年前9个月乌出口再增长了34.6%,外贸实现8.153亿美元的顺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亿美元。
出口最多的商品是化工产品、棉花和机械设备。
乌与非独联体国家的贸易比重不断提高,总体上,欧盟和美国是乌主要贸易伙伴。
吸收外国投资一直是乌政府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
乌总统卡里莫夫曾多次指出,扩大外资对经济的参与对乌实现经济现代化和结构调整至关重要。
外国投资者可选择合资、独资或收购乌私有化企业的全部股份等各种形式参与乌经济发展。
乌工业、农业、交通、电讯、建筑、医疗保健、旅游等各领域均对外资开放。
今年前9个月吸收到的外国直接投资和贷款增加了一倍。
仅今年8月份就有7个合资企业准备在乌生产棉制品,出口潜力达3000万美元。
今年乌在燃料能源领域吸收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乌同俄罗斯的 天然气工业 公司和 卢克 石油公司签署了两个产品分成协议,在天然气领域吸收到10亿美元以上的直接投资。
乌在商品零售业、餐饮业和电讯业等领域,也吸收到不少外资。
中乌经贸合作潜力巨大乌驻华大使尤苏波夫先生对记者表示说,乌兹别克斯坦对同中国开展合作给予特别重视。
在古丝绸之路时期乌中两国就已建立起友好关系。
乌中经贸合作对于加强双边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经济改革稳步发展,不少经济部门的生产已开始复苏,这为中乌两国深化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为促进中乌经济合作,今年6月胡锦涛主席表示将向乌方提供 3.5亿美元的优惠贷款;乌副总理加尼耶夫先生11月份率领多位政府部长和国营企业经理在北京首次召开了投资推介会。
据统计,2003年中乌贸易额接近3.5亿美元,今年前9个月已经达到5亿美元,预计今年两国贸易额将超过6亿美元。
中乌经济技术合作也有所发展,主要涉及轻工、电子、农业种植等方面。
中国商务部欧洲司巡视员须同凯先生指出,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市场,中国重视同乌方开展经贸合作;目前中国在乌已建成的投资项目达1亿美元,在建的项目有4亿美元,正在谈判的项目达10亿美元以上。
中乌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两国的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
中乌迄今已签署了数十个合作文件。
正如乌驻华大使尤苏波夫先生所说: 双方巨大的互利经贸投资合作潜力尚未开发,在能源、交通、农业、电子技术、航空、轻纺以及科技合作和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双方合作潜力巨大。
相关链接注册外资企业的规定及程序一、注册外资企业的有关规定在乌兹别克斯坦注册外资企业必须先后到乌银行、司法部、统计局、对外经济联络署、内务部、税务局、退休基金会、保险基金会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乌司法部和对外经济联络署是外资企业的主要管理部门。
在乌注册外资企业(包括贸易型外资企业)必须具备如下条件:(一)法定资金总额不少于15万美元;(二)外资企业创办一方必须为外国法人;(三)外资占企业法定资金的份额不能少于30%。
二、注册外资企业的程序(一)外国投资者首先在乌银行开设苏姆(乌本国货币)和外汇账户;(二)办理注册登记手续之前,外国投资者需在开户的银行账户上存入10万美元并取得银行开具的开户证明或已将作为投资的设备运抵乌境内并由海关出具证明后方可在乌司法部办理有关外资企业登记注册手续;(三)外资企业在乌司法部进行登记注册时需提交如下文件:1、注册申请;2、创办文件(成立大会纪要、合同及章程,一式两份);3、创办方大会协议;4、法定资金到位30%的银行证明;5、外方企业已支付注册费的银行证明;6、外资方营业执照副本及开户行出具的资信证明,该证明要首先通过本国的公证机构进行公证并由外交部领事司确认,然后再由乌驻外国使馆、领事机构认证;7、外资企业缴纳注册费的数额相当乌最低工资的五倍(苏姆),另加500美元;如果外国企业在乌注册登记独资企业应缴纳2000美元注册费;(四)外资企业应在乌税务局进行登记并需提交如下文件:1、创办文件;2、司法部证明;3、宏观经济部和统计委员会的证明;(五)外资企业需在乌对外经济联络署进行登记并应提交如下文件:1、注册登记申请书;2、创办文件;3、创办方大会协议;4、外国创办方简介;5、外国创办方资信证明(需外方外交部领事司确认并由乌驻国外的使领馆认证);6、注册登记卡(由对外经济联络署发放);7、外国创办者商业注册文件(需外方外交部领事司确认并由乌驻国外的使领馆认证);8、进出口商品目录(仅限于许可证商品);9、统计部门出具的登记文件;10、外资企业应每年在对外经济联络署进行重新登记。
三、在乌登记注册企业应提交的材料1、公司全称;2、公司所在国家的名称;3、公司最初的注册日期;4、公司最近登记注册的日期、地点和注册号;5、公司所有制形式(股份制、国有制、私有制);6、公司法定地址;7、公司资本规模情况;8、公司开户行情况;9、公司的主要办公地址;10、公司的电话、传真、电子邮箱和网址;11、公司领导的姓名、职务及简历;12、公司人员数量;13、公司主要业务范围;14、公司近年经营销售情况;15、公司产品销售种类;16、公司产品进出口所占的比重;17、公司经营的主要国家和地区;18、公司生产的产品目录及售后服务情况;19、公司机构设置(处室、合资企业、分公司和子公司,包括名称、公司所占投资比例、法定地址和经营范围);20、公司驻国外代表处; 21、公司所属单位(母公司、业主、主要股东等并附简要介绍材料);22、公司概况(主要发展阶段);23、公司其他情况(商标、现有生产机构及不动产、具备的先进技术以及与各大公司间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