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电气检测实验报告

电气检测实验报告电气检测实验报告引言:电气检测实验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实践课程,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电气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电路的检测,掌握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以及对电路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学习使用示波器和数字万用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2.掌握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如电阻的串并联、电压的分压和电流的合流等;3.了解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 示波器2. 数字万用表3. 直流电源4. 电阻箱5. 电流表6. 电压表7. 连接线等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所需仪器和材料摆放整齐,确保连接线的接触良好。
2. 搭建电路:按照实验要求,搭建所需电路,包括串联、并联、分压和合流等电路。
3. 测量电路参数:使用示波器和数字万用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路中的电阻、电压分压比和电流合流比等参数,并进行分析。
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路中存在的问题,如电压过大或过小、电流不稳定等,并提出改进措施。
6.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提出对今后实验的改进意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了电路中的各项参数。
例如,在串联电路中,通过电流表测量到的电流与通过电压表测量到的电压相等,验证了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
在并联电路中,通过电压表测量到的电压与通过电流表测量到的电流相等,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此外,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分压比和电流合流比,可以评估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五、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电气检测的重要性和实践的必要性。
实验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使用示波器和数字万用表等仪器,还掌握了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检测技术实验.概要

电气学科大类《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报告(基本实验三:检测技术基本实验)姓名刘梦娜学号U201111844 专业班号电气1103 同组者谭园学号U201111845 专业班号电气1103指导教师日期实验成绩实验评分表基本实验实验编号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22-1了解相敏检波器工作原理1022-2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1022-3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2022-4差动变压器的标定40设计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PT100 铂热电阻测温实验40创新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教师评价意见总分目录实验二十二:差动变压器的标定 (4)1.了解相敏检波器工作原理 (5)2.差动变压器的性能检测 (7)3.差动变压器的性能补偿 (8)4.差动变压器的标定 (10)实验二十四:PT100 铂热电阻测温实验 (14)心得与体会 (16)参考文献 (17)实验二十二:差动变压器的标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差动变压器测试系统的组成;了解相敏检波器的工作原理;学会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的方法;掌握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补偿的方法;掌握差动变压器的标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差动变压器由衔铁、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线圈骨架等组成。
初级线圈作为差动变压器激励用,相当于变压器的原边;次级线圈由两个结构尺寸和参数相同的相同线圈反相串接而成,相当于变压器的副边。
差动变压器是开磁路,工作是建立在互感基础上。
零点残余电压主要波形成分为基波分量和高次谐波。
(1)基波分量:这是由于差动变压器两个次级绕组因材料或工艺差异造等效电路参数(M、L、R)不同,线圈中的铜损电阻及导磁材料的铁损,线圈中线间电容的存在,都使得激励电流与所产生的磁通不同相。
(2)高次谐波:主要是由导磁材料磁化曲线非线性引起,由于磁滞损耗和铁磁饱和的影响,使激励电流与磁通波形不一致,产生了非正弦波(主要是三次谐波)磁通,从而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处非正弦波的电动势。
零点残余电压产生原因:(1) 复阻抗不容易达到真正平衡,(2)磁化曲线的非线性产生高次谐波,(3) 各种损耗,(4) 分布电容的影响减少零残电压的办法:由于零残电压的存在会造成差动变压器零点附近的不灵敏区,电压经过放大器会使放大器末级趋向饱和,影响电路正常关系,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补偿。
电气检测报告实习

电气检测报告实习一、实习目的电气检测报告实习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掌握电气检测的基本方法、仪器设备的操作技巧以及数据分析的处理方式,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 了解电气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各种电气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 学习电气检测报告的撰写方法,包括报告的结构、内容和要求。
3. 参与实际的电气检测项目,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撰写检测报告。
4. 学习电气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我们学习了电气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各种电气检测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电气检测报告的撰写方法和技巧。
2. 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实际的电气检测项目。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使用电气检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操作设备,还学会了如何处理异常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实习结束后,我们根据所采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了电气检测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项目背景、检测目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和分析、结论和建议等。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电气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学会了使用各种电气检测设备,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撰写电气检测报告,提高了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此外,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实习总结本次电气检测报告实习,让我们对电气检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电气检测的基本方法和设备操作,还学会了如何撰写检测报告。
电气检验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电气检验实习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检验的基本方法、流程和标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本次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加深对电气设备检验原理的理解,并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实习地点:XX电力设备检验有限公司三、实习内容1. 电气设备检验基础知识学习在实习初期,我们首先学习了电气设备检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标准。
了解了电气设备检验的分类、方法和步骤,熟悉了各类电气设备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2. 电气设备检验实操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电气设备检验的实操训练。
具体内容包括:(1)变压器检验:学习变压器绝缘电阻、变比、空载损耗、负载损耗等指标的检验方法。
(2)电动机检验:掌握电动机绝缘电阻、转子平衡、绕组短路、温升等指标的检验方法。
(3)开关设备检验:学习开关设备的绝缘电阻、接触电阻、机械性能等指标的检验方法。
(4)电缆检验:了解电缆绝缘性能、导体电阻、护套性能等指标的检验方法。
3. 团队协作与交流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电气设备检验,每个小组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
通过团队协作,我们共同完成了各项检验任务。
同时,我们还与其他小组进行了交流,分享检验心得和经验。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技能:通过实习,我们对电气设备检验的基本方法、流程和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各类电气设备的检验技术。
2. 增强了安全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重安全防护,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
3. 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我们学会了沟通、协调和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拓宽了知识面:通过参观学习,我们了解了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拓宽了知识面。
五、实习总结本次电气检验实习使我在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电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气检测报告实习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电气检测技术已成为电气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掌握电气检测技术,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我于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在XX电力公司进行了电气检测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电气检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2. 掌握电气检测设备的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电气检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电气检测基本原理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电气检测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气参数的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分析、信号处理等。
通过学习,我对电气检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实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2. 电气检测设备操作实习期间,我接触了多种电气检测设备,如万用表、绝缘电阻测试仪、电流互感器测试仪、电压互感器测试仪等。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熟练掌握了这些设备的操作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3. 电气检测案例分析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电气检测项目的实施,如变电站电气设备检测、输电线路检测、用户配电设备检测等。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我了解了电气检测在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中的重要作用,并掌握了相关检测技术和方法。
4. 电气检测报告撰写实习期间,我学习了电气检测报告的撰写规范,包括报告格式、内容要求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根据检测数据撰写了多份电气检测报告,提高了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2. 操作技能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多种电气检测设备的操作方法,为今后从事电气检测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与同事沟通交流,共同完成检测任务,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工作态度端正:实习让我认识到,电气检测工作需要严谨、细致的态度,培养了我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通用7篇)

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通用7篇)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1一、实训的性质、目的、意义。
电气控制技术实训是在学习常用低压电器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控制环节、典型机床电器控制线路等章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各种常用低压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按照方法,初步掌握电气控制基本控制的原理、连接规则、故障排除法,学习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的线路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刻苦专研的精神。
二、实训的要求1、学习常用低压电器的实际应用,常用电器控制电路的实际应用,各种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应用;2、对于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按钮、熔断器、行程开关、低压断路器等常用低压电器具有安装、使用、维修和选择的能力;3、初步掌握常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工艺、接线方法、操作要领、试验规程和故障排除法;4、初步掌握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控制要求、电器动作原理、操作步骤、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技能。
三、实训内容1、拆装交流接触器,掌握其内部结构、动作原理;短路环的位置、作用;触电的作用和接线位置;测试吸合电压、释放电压及额定电压;简单故障处理。
2、熟悉热继电器、按钮、熔断器、位置开关、低压断路器的结构、原理及安装接线规则,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技术参数的选择。
3、练习各种基本电气控制线路的接线和操作,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和连续运转、顺序控制、两地控制、正反转控制、行程控制、y—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能耗制动控制。
4、现场参观、熟悉常用机床的结构、组成、操作和动作情况,了解电器设备的位置和电气控制线路的接线方法。
电气检测技术试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电气测试技术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刘恒学生学号3201106050504指导教师王洪辉实验地点逸夫楼6C801实验成绩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填写说明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3、格式要求: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910型 998B 型)1.1 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2) 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3) 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 (4) 熟悉传感器常用参数的计算方法。
1.2 实验原理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
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范文(精选6篇)

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范文(精选6篇)在现在社会,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1实训目的这次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我们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知识。
学习PLC的实践接线和程序的编写。
同时学会分析、排除线路故障的方法,通过亲自动手增强实际连接控制电路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对学过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在实践中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并且找到自己的不足,让以后的学习目标更加的明确。
实训内容实训一: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起动控制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接成实际操作电路的方法。
2、加深对电气控制系统各种保护、自锁、互锁等环节的理解。
3、学会分析、排除继电——接触控制线路故障的方法。
二、原理说明按时间原则控制电路的特点是各个动作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使用的元件主要是时间继电器。
按时间原则控制鼠笼式电动机Y-△降压自动换接起动的控制线路。
当接触器KM1、KM2主触头闭合,KM3主触头断开时,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作Y连接;而当接触器KM1和KM3主触头闭合,KM2主触头断开时,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作△连接。
因此,所设计的控制线路若能先使KM1和KM2得电闭合,后经一定时间的延时,使KM2失电断开,而后使KM3得电闭合,则电动机就能实现降压起动后自动转换到正常工作运转。
这个实验让我了解时间继电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延时时间的调整及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让我对电路接线有了更深的了解。
实训二: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控制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提高按图接线的能力2、了解时间继电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延时时间的调整及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熟悉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的运行情况和操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8 0
0
8
0
1
9
5
2
2
0V 时,旋动测微仪在 23mm 处
图 5.2 位移与电压对应关系 灵敏度:k=Δy/Δx=(6.2+5.52)/10=1.172 线性度:=Δ=0.48/(6.2+5.32)=4.10%
实验二十四 PT100 铂热电阻测温实验
10
一、实验原理
1. 铂热电阻工作原理 铂热电阻元件作为一种温度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在温度作用下,铂电阻丝
电气学科大类
2011 级
《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 实验报告
基本实验三:检测技术基本实验
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号: 电气 1103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4/5/2
实验成绩 评阅人
基本实验
实验评分表
实验编号名称/内容(此列由学生自己填 实验分值 评分 写)
22. 差动变压器
80
22-1 相敏检波器
3
实验二十二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学习差动变压测试系统的组成和标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零点残电压 由于零残电压的存在会造成差动变压器零点附近的不灵敏区,电压经过放大 器会使放大器末级趋向饱和,影响电路正常关系,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 补偿。 零残电压中主要包含两种波形成份: (1)、基波分量:这是由于差动变压器两个次级绕组因材料或工艺差异造成 等效电路参数(M、L、R)不同,线圈中的铜损电阻及导磁材料的铁损,线圈中 线间电容的存在,都使得激励电流与所产生的磁通不同相。 (2)、高次谐波:主要是由导磁材料磁化曲线非线性引起,由于磁滞损耗和 铁磁饱和的影响,使激励电流与磁通波形不一致,产生了非正弦波(主要是三次 谐波)磁通,从而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处非正弦波的电动势。 2、减少零残电压的办法有: (1)、从设计和工艺制作上尽量保证线路和磁路的对程; (2)、采用相敏检波电路; (3)、选用补偿电路。
3. 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
图 4.1 差动变压器的零点补偿电路 (1) 根据上图接线,差动放大器增益调到最大,音频 LV 端输出 VP-P 值 2V,调
节音频振荡器频率,使示波器二通道波形不失真。 (2) 调节测微仪带动衔铁在线圈中运动,使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最小,调整
电桥网络 WDWA 电位器,使输出更趋减小。 (3) 提高示波器第二通道灵敏度,将零残电压波形与激励电压波形比较,观
图 6.2 PT100 热电阻温度-电压曲线 计算灵敏度:k=Δy/Δx=(3.49-0.01)/(65-22)=0.081 计算线性度:=Δ=0.15/(3.49-0.01)=4.31% 由实验得到的图形可以看到,实验所得的数据基本上符合实验要求,满足线性关 系,而且幅值在 0-4V 内变化。但由于在室温时差动变压器的校零调整存在一定 的误差,因此在室温周围的几个测量点处始终为 0.01V。
具体方案设计,及参数选取以及放大倍数设定见纸质档实验设计报告。
2. 测取 PT100 温度传感器的有关数据(电压、温度变化量等),计算非线性误
差。
测取结果如下:
T/℃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T/℃ 50
表 2 PT100 铂热电阻温度-电压特性关系
幅值旋钮和移相器“移相”旋钮,观察当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的相位改变 180°时,示波器中波形变化和电压表电压值变化。 实验结果: 1) 0°同相输入的整流波形
图 2.1 0°同相输入的整流波形
5
2) 180°反相输入的整流波形
图 2.2 180°反相输入的整流波形 3) 输出端⑤、⑥的波形
图 2.3 输出端⑤、⑥的波形
第二组:U/V 2.38
第三组:U/V 0.01 0.01 0.01 0.22 0.43 0.64 0.84 1.04 1.24 1.45 1.66 1.86 2.05 2.24
第三组:U/V 2.43
平均值:U/V 0.01 0.01 0.01 0.20 0.41 0.62 0.82 1.03 1.23 1.44 1.65 1.85 2.03 2.22
设计参数参考 PT100 铂电阻分度表。
二、实验目的
1.通过自行设计热电阻测温实验方案,加深对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掌握测量温度的电路设计和误差分析方法。
三、实验内容
1.设计 PT100 铂热电阻测温实验电路方案; 2.测量 PT100 的温度与电压关系,要求测温范围为:室温~65℃;温度测量 精度:±2℃;输出电压 0~4V,输出以电压方式记录。 3.通过测量值进行误差分析。
图 1 相敏检波器电路
4
三、 实验所需部件
差动变压器、音频振荡器、电桥、差动放大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 滤波器、电压表、示波器、测微仪
四、实验仪器设备
CSY10A 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一台 TDS210 数字示波器一台
五、实验步骤 1. 了解相敏检波器工作原理
(1)、用示波器两通道观察相敏检测器插口⑤、⑥的波形。 (2)、用示波器两通道观察相敏检测器①、②端口的波形,适当调节音频振荡器
使激励电流与磁通波形不一致,产生了非正弦波磁通,从而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
非正弦波的电动势。
4.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
(1) 按上图接线,差动放大器增益适度,音频振荡器 Lv 端输出 5kHz,VP-P 值 为 2V。
图 5.1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电路图 (2) 调节电桥 WD、WA 电位器,移相器,调节测微头带动衔铁改变其在线圈
20
22-2 差动变压器的性能检测
10
22-3 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
20
22-4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
30
设计性实验
实验名称/内容 24 PT100 铂热电阻测温实验
创新性实验
实验名称/内容
教师评价意见
实验分值 评分 0~40
实验分值 评分 总分
2
目录
实验一 了解相敏检波器工作原理..................................................................................4 实验二 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6 实验三 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8 实验四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 9 实验五 PT100 铂热电阻测温实验................................................................................11 实验结论............................................................................................................................ 14 心得与体会........................................................................................................................ 14 参考书目............................................................................................................................ 15
6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所得图形,可以看到通过相敏检波电路,我们得到全波整流波形。 相敏检波器的 5,6 端输出得到方波信号。
2. 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
(1) 按下图接线,差动变压器初级线圈必须从音频振荡器 LV 端功率输出。
图 3.1 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电路原理图 (2) 音频振荡器输出频率 5KHz,输出值 VP-P 值 2V。 (3) 用手提变压器磁芯,观察示波器第二通道的波形是否能过零翻转,以判断
察零点残余电压的波形,说明经过补偿后的零残电压主要是什么分量? 实验结果:
8
实验结果分析:
图 4.2 零残电压波形
从实验波形图中可以看出在进行补偿后,零点残余电压有了改观,残余电压
减小了一半左右,波形主要是基波分量,但存在较大的三次谐波分量。
主要是由于导磁材料磁化曲线非线性引起,由于磁滞损耗和铁磁饱和的影响,
实验结论
13
1. 差动变压器是一种互感式的变压器传感器,在差动变压器的特性曲线中,零 点残余电压是差动放大器的一个特性,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对灵敏度的提高 以及线性化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零点电压的补偿,可以的得到较为理想的 特性曲线,得到很好的灵敏度。
PT100 铂电阻 A 级在 0℃时的电阻值 R0=100± 0.06 Ω;B 级 R0=100± 0.12 Ω, PT100 铂热电阻各种温度对应阻值见分度表 23-1。PT100R 允许通过 的最大测量电流 为 5mA,由此产生的温升不大于 0.3℃。设计时 PT100 上通过 电流不能大于 5mA。
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和电阻的关系接近于线性关系,偏差极小 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偏差可以忽略,具有可靠性好、热响应时间短等优点,且电 气性能稳定。铂热电阻是一种精确、灵敏、稳定的温度传感器。铂热电阻元件是 用微型陶瓷管、孔内装绕制好的铂热电阻丝脱胎线圈制成感温元件,由于感温元 件可以做得相当小,因此它可以制成各种微型温度传感器探头。可用于-200~ +420℃范围内的温度。 2. PT100 设计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