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塞翁失马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塞翁失马初中课文教案

塞翁失马初中课文教案

塞翁失马初中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成语“塞翁失马”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塞翁失马》是一篇古代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塞翁的老人,他的马不慎走失,村民们纷纷为他惋惜,但塞翁却表现得很平静。

不久后,走失的马带着一群野马回来,村民们纷纷羡慕,塞翁却仍然保持平静。

又过了段时间,塞翁的儿子骑着野马摔断了腿,村民们又为他惋惜,塞翁却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最后,国家征兵,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腿而免于征召,村民们才真正明白了塞翁的智慧。

2.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成语“塞翁失马”的含义;(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3)朗读和背诵课文。

3.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深层含义;(2)运用成语“塞翁失马”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成语“塞翁失马”的来历和背景;(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塞翁在面对得失时都能保持平静?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村民们的反应说明了什么?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塞翁的智慧所在;(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成语“塞翁失马”的含义;(3)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翻译课文。

(3)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悟故事中的道理,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2)学会珍惜现在,懂得福祸相依的生活哲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汉语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翻译。

(2)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塞翁失马》的作者及背景。

(2)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翻译难点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感悟道理(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知识点掌握:通过课后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修辞手法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 运用课文中的道理,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的感悟的文章。

3. 预习下节课内容,了解故事背景,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形象。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塞翁失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塞翁失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2. 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并能够进行分析和讨论;3. 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展示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2. 运用讨论、分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 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理解《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与寓意;2.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理解故事背后的哲理;2. 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运用比喻进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中有一名老人、一匹马和一只狗,教师问学生这张图片给你的感觉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老人为什么伤心?马和狗之间有什么关系?3. 引出“塞翁失马”这个成语,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个成语,并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

2. 学习故事情节(1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分发故事的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

2. 学生读完后,教师进行提问:故事中的老人失去了马,你觉得他会怎么想?为什么?3. 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故事中的寓意:一方面,事情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照我们的预期;另一方面,坏事对我们的影响并不一定都是坏的。

4.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寓意,即事实往往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3. 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10分钟)1. 教师出示几个比喻的例子(如“珠穆朗玛峰是天空的王冠”),让学生尝试解释比喻的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比喻来表达?比喻有什么优点?3. 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强调比喻的优点:比喻可以使描述更加形象生动、印象更加深刻、语言更具艺术性。

4. 比喻的运用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几个比喻的句子,让学生分析句子中的比喻含义。

七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课《塞翁失马》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

七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课《塞翁失马》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

感悟。
课后,自己通过和部分学生的交流,再细细回忆本堂课的整体教学
情况,品味其中的得与失,有以下几点需要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
意:
1.新课改的理念很清楚: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借助基本的工
具书理解浅显的文言文,培养学生的一种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
力,但“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师说的还是过多,没有放开。
结合课本注释,识记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并能准确翻译句子。5 分钟后把你不会的内容和同组同学交流,然后分组进行展讲。看哪个小 组的表现更好。 四、小组展示
以组为单位,按分好的任务展讲,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质疑。教师
进行适时点拨。 预设: (文言重点字词详见课本注释。)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 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译文: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一 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 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 2.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 祸乎?” 译文: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 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 3.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 不为福乎?” 译文: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 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 为一件福事呢?” 4.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 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 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 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五.研读课文
《塞翁失马》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塞翁失马》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学会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翻译、归纳、总结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2)懂得事物福祸相依的哲理,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一些特殊词汇的解释。

2. 对文章寓意深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塞翁失马》的故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寓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文言文《塞翁失马》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言文中一些特殊词汇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故事案例,理解事物的福祸相依。

(2)各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翻译与讲解:(1)教师对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和讲解。

(2)解答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不解之处。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6. 课后作业:(1)让学生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文言文运用能力和对文章寓意的理解深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塞翁失马教案教学设计 (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塞翁失马教案教学设计 (1)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意,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了解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复述和讨论多角度理解本文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辩证地分析问题、看待事物,正确、清楚地对待生活的福祸、得失、好坏。

【教学重点】梳理故事情节,理解福祸相倚的寓意。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学情分析】学生大部分同学基础较薄弱,但思维很活跃。

所以,在设计《塞翁失马》的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希望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参与的热情,培养兴趣、树立自信。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获新解1、齐背全文2、正字音塞(sàì)翁失马此何遽(jù)不为福乎其父(fǔ)曰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其子好(hào)骑此独以跛(bǒ)之故堕(duò)而折(shé)其髀(bì)3、析字义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其父.(老翁)曰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居.(经过)数月此何遽..(怎么就)不为福乎其子好.(喜欢)骑死者十九..(十分之九)4、疏文意(1)马无故亡而入胡翻译:(那个老翁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地去了。

(2)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翻译:那个老翁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呢?”(3)家福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翻译:(老翁)家里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他的大腿。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翻译:靠近边塞的人,死了绝大部分。

二、知文体,理故事1、何为寓言?明确: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概括学习寓言的方法: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启示人生。

比如:《井底之蛙》故事:一只生活在井底里自由自在的青蛙的故事。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塞翁失马》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塞翁失马》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30《塞翁失马》导入课题一首龙文唱出了祖国文化的内蕴,唱出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你能从这样几幅图片中读出什么故事呢?(老师投影幻灯片2,让学生说说故事的名称)大家说的真好,请大家观察一下这样几则故事有什么共同特征呢?(都是中国的寓言故事)1、(了解寓言)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和劝诫的作用。

幻灯片32、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幻灯片4一、了解文学常识这篇寓言出自《淮南子》,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这部文学巨著?1、学生介绍,补充3、老师投影资料,一位同学读幻灯片5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个别展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这篇课文同学们自主学习过了,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展示下朗读的风采。

)[要求] :幻灯片6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1 )一生读 2)评价2、强调字音、停顿(过渡语:读的真好,不知大家能否读的准确呢?老师觉得还要注意这样几点,请看大屏幕)(播放幻灯片7、8)字音(给加点字注音)近塞上之人()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引弦而战()此独以跛之故()读一读(三个句子的停顿)3.自读,4、全班齐读(幻灯片9)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感知内容1.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

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

(幻灯片10)1)自己再次疏通,小组解疑 2)全班交流,质疑解疑3)检查,投影幻灯片11(注意,在解释词语的过程中,让大家翻译句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 (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教案

某某某某灵川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外一则寓言故事,那就是选自《某某子》的——《塞翁失马》,看看透过这个生动活泼的故事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严肃而又认真的哲理。

(多媒体出示课题,并板书)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某某子》(多媒体出示)哪位同学能帮老师来读一下。

读得不错。

二、初读——读准确,读通畅(齐读课文)师;进入初中后,我们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文言文。

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注意读准字音、读准句子的停顿。

我们看看《塞翁失马》中需要注意字音和停顿的几个句子。

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此/何遽(jù)/不为福乎?丁壮者/引弦(xián)而战此/独以跛(bǒ)之故重点断句和读音解决了,我们开始读课文,一位同学读,其他的同学仔细听,从读音、停顿、语气等方面做些评价。

同学们点评的不错,我们再一起听一下X读。

让我们也模仿X读,一起朗读课文。

同学们读得声音很洪亮,语速把握的也很好。

三、再读——通文意、知情节(斟字酌句)文章读通顺了,还要理解其内容,现在我们就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疏通课文,如果小组内还有不能解决地方,之后咱们一起分析老师有个要求,请同学们听好:以四人为一小组,小组首先集体翻译一遍课文,有疑问的组内商量解决,然后每个同学至少提问两个字词,一人问,两人答,轮流进行,这样每组至少要问八个字词。

明白了吗?好,现在开始。

师:还有问题吗?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

这一课的字词,同学们掌握的还是很不错的,我们的检查到此为止。

这则寓言篇幅简短,情节却波澜起伏,大起大落。

请同学们再齐读课文,并考虑这个寓言有几个故事情节。

(学生读课文)现在请大家根据这四幅图片,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这四个情节的主要内容吗?(出示四幅图片)老师先做个示X,第一个情节,我用“亡马”这个词来概括。

“将马”“折髀”“相保”四、明寓意、续写寓言当亡马时,文中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文中有哪些态度?为什么会产生不同呢?心态(主观)、客观的条件板书祸可以成为福,福也可能成为祸好事可以成为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拓展: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父子相保之后,还会发生些什么事呢?大家试着用文言语句为这篇文章写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学会直译和意译结合的翻译方法
2、学会分析故事情节,改写、编写寓言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寓言中学会辨证地看待祸福得失等做人、思维的方法
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从寓言中获得人生启示
难点:
编写寓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抢答成语:
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2.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六个成语,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二、自主学习之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容易读错的字词:
2.感悟文言虚词作为停顿标志。

文言虚词有:
3、再读课文,弄懂文中词语的意思
亡:父:吊:
何遽:居:将:
引弦:折其髀:
4、翻译这则寓言
5、积累:请根据上句补充下句:(你还能找到类似的短语吗?试试看)
鹬蚌相争————
螳螂捕蝉————
塞翁失马————
三、合作学习之研讨赏析
1、分析情节,研讨问题:这则寓言的线索是什么?
2、请根据线索用文中的原句概括故事情节。

3、根据情节概括寓意并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寓意:
启示:(最好能做到角度新表达佳):
四、继续学习之质疑、反思
1、你学了这课后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在我们生活中,你认为好事(坏事)能变成坏事(好事)吗?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应该用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呢?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3、你觉得这堂课自己的表现怎样?你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新方
吗?如果有,请你总结一下,与大家一起分享。

4、发挥你的才华,编写一则小寓言,比比谁的故事好看,寓意深刻。

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
失马------得马--------堕马--------保人
祸-------福--------祸-------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