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关于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于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N O .25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科教论坛植物生理学一门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学科,它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不仅是大学阶段进一步学习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科目的基础课程,而且在将来的毕业论文实习和研究生学习阶段应用广泛,也关系到生物科学相关专业实践创新人才素质和能力的综合培养。

文章从几个方面对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阐述。

1教师队伍的建设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不容忽视的环节是教师队伍建设。

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且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教师队伍是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

1.1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师队伍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

知识结构合理。

植物生理学是一门信息量较大的课程,既有生理水平的研究也有生化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所以,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不仅需要植物生理学学者的参与,也需要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者的参与。

这样具有不同研究方向教师的参与可提高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教学内容改革和发展奠定基础。

年龄结构合理。

教师队伍既需要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教授,同时也需要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职工,这样教师队伍既成熟又富有朝气,尤其是青年教职工的参与不仅可以补充新鲜血液而且带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使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更具时效性。

学缘结构合理。

学缘结构是教师队伍最终学历的毕业学校的构成状态。

具有植物生理学相关背影,毕业来自不同类型单位的教师,包括农林院校、科研院所、师范和综合性大学。

这样一支具有不同类型毕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可在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发挥各自的优势,可培养出综合素质更强的学生。

1.2教师素质需不断提高植物生理学与生命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密切相关,是一门发展较快、非常活跃的学科,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植物生理学不断补充新的研究内容,教材也不断更新,例如光合膜蛋白的晶体结构与功能、植物耐盐的分子机理等很新的研究进展都补充到新版的教材中去。

关于植物生理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思考

关于植物生理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思考
二、 整合 教学 内容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因为有些内容植物学学过 , 我们主 要采用 回顾 的方法复习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 重点讲 解细胞 壁、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胞间连丝 , 强调结构
植物生理学实验内容非常多 , 我们从培养学生基本实 验技能入手 ,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实验 , 并与大学生 的 本科论文设计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挂钩 , 尝试开设相关综 合性及设计性实验。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实验教学 内容 的调整。 如园林专业的学生不再开设改良半叶法测定光合
【 教师 观点 】
关于植物 生理学重 点课程建设 的思考
王海珍
( 塔里 木大 学 植 物科 学学 院 , 新疆 阿拉 尔 8 4 3 3 0 0 )
摘要 : 本 文通过对植物生理 学重点课程建设 必需重点建设 的几个方面进行 了概述 , 指 出课 程建设应与人 才培 养方
案 紧 密结 合 , 并 分 析 了重 点课 程 建 设 与精 品课 程 建设 的关 系。 关键词 : 植 物 生理 学 ; 重 点课 程 ; 课 程 建 设 中图 分 类号 : G 6 4 2 文 献 标 志码 : A .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0 9 — 0 1 1 8 — 0 2
了新 的教学 大 纲 , 调 整 了理论 与 实验 学 时 , 并 对教 学 内容 、
教学 、 启发式教学 、 合作式教学 、 研究型教学 、 案例教学法 、 多媒体网络教学法等同 , 但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 虽然老师的教学手段先进 了,都采用 了多媒体授课方式 , 教学 内容信息量增加了 , 但教与学的互动性差了。为了完 成教学 内容 , 老师成 了讲解员和放映员 , 常常忽略作 为学 习主体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特别是对于民族学生 , 由 于存在汉语水平的较大差异 , 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 。针对 这样 的情况 ,我们应该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授课相结合 , 适 当将重点 、 难点的地方以板书的形式加强和突出。在多 媒体授课的过程 中, 将多种教学方法贯穿其 中, 注意知识 的连贯性 , 并将理论教学 与生产实践 紧密结合 , 激发学生

植物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植物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3 ・ 1
剖学 、 生理学、 系统与进化、 植物分类学 、 生态学等分支学科 。在 内容和方法上都突出了一个“ 字 。体现了 新” 植物生物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 融合 、 支撑等关系。在重视基础知识 、 基本理论 的基础上加强 了知识 更新。不仅在教材正文适当添加一些新 内容 , 每章开始设置“ 内容提要”每章后面增加“ , 思考与探索” 而且 ,
内容更加简炼, 适度引进反映近代科技成果的新 内容 , 介绍植物生物学发展过程 中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 , 启 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保证教学 内容的准确讲授, 教研室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 编写 了新 的植物 生物学教案 , 以达到相互学习、 交流 , 同提高业务水平 , 共 经过教学实践 , 取得 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2 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 版)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 从课程的系统性来看 , 它涵盖了原植物学科的形态解
收稿 日期 :0 1 3 0 2 1 一O - 4 基 金项 目: 陕西教育学院教改 基金项 目(gG 0 Z oJ O 7 )
作者简 介 : 贺游利(91 , , 16 一)男 陕西户县人 , 陕西教育学 院生物科学 与技 术系讲师 。
21 年 6 01 月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J u n lo h a x n ttt fE u a in o r a fS a n iIsiu eo d c t o
J r 2 1 uL 0 1
V o 7 No 2 L2 .
第2 7卷第 2期
植物生物学课程 建设 的探索与实践
进 展 也没 有得 到更新 和 补充 。在 实验教 材 中 , 几乎 全 为验证 性 实验 , 而对 学生 的独立 思考 能力 和计性实验很少涉及 。

提高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摘要:针对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教师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讲好第一堂课、做好课前预习、严把实验报告质量关等措施,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实践和探索,提高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提高;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措施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而实验科学的结论都来自经过周密设计的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科学判断。

植物生理学实验在农业院校、一些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是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农学、植物保护、烟草、茶学、园艺、园林、环境科学、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其他学科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着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积极性主动性差,通常盲目机械地照着实验指导的实验步骤做一遍,不善于动脑,不会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及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等诸多问题。

因此导致实验课教学效果差,很难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讲好第一堂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我校每学期约有6~8个专业,30多个班级开设这门课,每个班的人数根据专业不同约在22~42之间,每个班开设11个实验,共33学时。

每个老师每学期给4~5个班的学生上实验课,这存在着实验课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学生人数偏多,实验室空间小等问题,另外许多学生轻视实验课,认为实验课通常是机械地模拟实验,考核时比较容易通过,产生浑水摸鱼、得过且过的想法。

所以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必须上好第一堂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课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

以下以本校园艺专业2022级4班的植物生理学实验课为例,该班共有36名学生。

《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思考《高级植物生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植物内部生理活动和生理过程的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植物内部的调控机制。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我们可以采取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教材作为教学参考,如《植物生理学导论》、《植物生理学》等。

这些教材内容全面,覆盖了植物生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输等。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制定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料和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课堂笔记、教学视频、练习题、考试样题等。

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笔记和教学视频上传到平台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教师还可以找一些优秀的学生做笔记分享,让学生们互相学习和交流。

我们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和行业人士来进行讲座和交流。

他们可以分享自己在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让学生们了解到植物生理学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

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参与到植物生理学的研究中。

比如组织实验室探索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植物生理实验,了解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还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到植物研究所或者农业生产基地进行考察,了解植物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实验报告外,还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思考可以通过选择优秀的教材、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交流、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以及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等来实现。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提高《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21 0 2年
第1 期
S IN E&T C N L G N O MA I N CE C E H O O YI F R TO
o高校 讲gO
科技信 息
提高《 植物生理学》 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吴晓 丽 ( 庆 三峡 学 院生 物 系 中国 重 重庆 44O } 0 1 0
【 要】植 物生理学》 高等农林 院校 生物 学, 摘 《 是 园艺、 学、 学、 农 林 草业科学和植保 等植物生产类相 关专业的一 门必修 的重要 专业基础课 如何通过有 效的教 学方法提 高课程的教 学质量 尤为重要 。 文从 突出教 学 内容难重点、 本 教学方法的合理运 用、 高教 学艺术及加 强实验教 学等 提
W U a -l Xio i
( p rme t f oo y Ch n qn h e r e iest, o g ig 4 4 0 , ia De a t n lg , o g igT r eGo gsUnv ri Ch n qn ,0 1 0 Chn ) o Bi y
【 bt c]h l t hs l y s niprn p fsoa bs us f ioi lgrei ,gclr fet ,r auua sec d A s atTe a yio oat re i l a c or r o g a a n gar uue o sypa eir i ea r p n p o g ia m t o s n i c eo b l c , d n i t ,rr  ̄ t lc n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a hn to s e c ig meh d -Thspa e ic s e h y t mp o eta hngq ai rm o u i h mpot ta d dfiutpons u i r pe e c i g i p r dsu sd t ewa o i rv e c i u ly f t o fc sngt ei ra n if l it sng p n c o rta hn

植物生理学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植物生理学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植物生理学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关系的科学,是高等学校农学类、园艺类、林学类、园林类和生物类等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涉及的专业多,影响面广,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技能培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其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所必需的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而且要使学生获得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随着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理论和实验手段的飞速发展,植物生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内容体系日益庞大。

根据高校“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关专业的数、理、化、外语及专业辅修课不断增加,使得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学时数逐渐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植物生理学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是植物生理学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为此,笔者在借鉴兄弟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经验[1-6]和建设校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7-8]的基础上,自2021年起对植物生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验教学体系、考试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使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实验教学科学化和考试考核方式规范化,经过三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植物生理学课程涉及的内容繁多,主要介绍植物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的代谢和运输、信号转导、植物生长物质、生长生理、生殖生理、成熟衰老和抗性生理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调控及其应用。

在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前提下,删除陈旧的教学内容以及与其他专业课程重复的相关内容,增加反映该学科前沿的最新内容,并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使植物生理学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此基础上,笔者重点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改革。

1.1 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突出重点教学内容上课时教师先用一节课时间讲解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然后利用一节课左右的时间围绕该次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与讨论,鼓励学生上台讲课,然后由其他同学作补充,最后教师用15 min时间进行答疑与总结,同时布置1~2个思考题,让学生课后去主动探求知识。

《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思考《高级植物生理学》是大学植物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涵盖了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植物营养、植物激素以及植物对环境胁迫的生理响应等内容。

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教材的内容较为深入和复杂,以及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这门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我对《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进行了建设和思考。

我认为在教学设计上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导向学习。

植物生理学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点繁多,但并非所有内容都需要深入去教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探索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提倡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植物生理学的实验内容丰富多样,通过实验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植物生理学理论知识。

在课程中应该加入一些实验或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我认为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课堂讲义、教学PPT、实验操作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知识点。

借助网络平台和在线教育资源,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交流机会。

我还认为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和融合。

植物生理学是植物学、生态学、农业科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这些学科的内容与植物生理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植物生理学的能够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有所了解。

我认为建设《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投入。

教师们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依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和调整。

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植物生理学专业人才。

《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和思考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导向学习,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其他相关学科联系融合,以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徐克章张治安陈展宇武志海张美善(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长春130118)植物生理学课程是我校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园林、生物技术、中药学、中药资源学、森林资源学、应用化学、资源与环境学、农艺教育、园艺教育、食品食用菌学、高职园林等14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对于奠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

精品课程教育是教育部于2003年8月启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受到各高等学校的广泛关注。

吉林农业大学为贯彻教育部的文件精神,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于2003年9月起推行精品课程项目,我校“植物生理学”课程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近一段时期的积累探索和实践,现已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本科生《植物生理学》课程与2004年被吉林省评为精品课程。

1 成果主要内容1.1 《植物生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吉林农业大学首届优秀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师资素质的提高。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该教学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实验师1人。

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 《植物生理学》教学团队于2007年被评为吉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有下特点:(1)年龄结构合理年龄在50岁以上的教师1人,占教师人数的11.1%,40~50岁的教师3人,占教师的33.3%,30~40岁的教师4人占教师总数的44.4%。

教授都在第一线授课和指导专科生、本科生实验。

(2)学历层次高。

团队中7名教师现在已全部获得博士学位,2名实验员1人具有硕士学位,1人为本科(3)业务素质好。

团队教师曾多次荣获吉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都能应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

部分教师能开展双语教学。

(4)团队带头人学术水平高。

团队带头人徐克章为博士生导师,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作物学报》、《大豆科学》、《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编委;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吉林省精品课《植物生理学》课程负责人;吉林农业大学教学名师。

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主编《植物生理学》“十一五”规划教材,能带投稿课程改革,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导科教影视片。

1.2 出版系列化教材,2007年主编《植物生理学》高等农业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几年来,我们对《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材建设十分重视,主编、副主编或参编出版了八部教材,经过不断的加深和提高,《植物生理学》教材于2007年建设成为高等农业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1)徐克章主编. 《植物生理学》“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徐克章,张治安主编. 《植物生理学》面向21世纪高校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3)张治安参编,《植物生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7年.(4)武志海参编,《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精品课程建设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5)张治安,张美善主编.《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面向21世纪高校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6)徐克章副主编.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7)张治安,张美善主编.《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8)张治安,张美善主编. 《植物生理学学习题集》,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3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创新的教学体系(1)科研型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验课教学,加强了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运用学生“团队工作”能力培养模式,将科研机制引入实验课教学中,就提做法是根据学生做毕业论文时或将来毕业后再农业科学研究中,会用到或需要掌握的生理指标的技术测定技术,选定实验内容,让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材料的培养,定期处理,分期测定生理指标,最后撰写研究论文,既写出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

(2)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参与式教学方式是强调教学过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就要重视教学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寄希望于“教师”或“某个学生”;重视学生的原创力、想象力和对知识不透彻理解程度;灵活的教学过程;学生与教师的信息共享;寻求多样化、尊重差异;学生之间的协助。

参与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中心思想就是:学生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

后一点更重要,参与式教学不是只对学生的改革,更是对教师能力和教学思路的改革。

此项教学成果获吉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3)教师指导学生撰写综述老师指导学生撰写综述,老师给出题目或学生自选题目,然后学生自己查询资料,撰写综述,由教师评阅。

这样既能保证教学进度,又能提高了学生阅读速度与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逐渐抛开教师这个拐棍,增强自己阅读、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本领。

(4)以修订教学大纲入手加速教学内容的更新近年来,我国根据面向21世纪生物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结果,重新修订了植物生理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大纲,对课程内容的更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精心准备教案,体现农科教学特色在注重教学大纲和教学系统性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专业情况准备的教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一定的灵活性,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

(5)分段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第一阶段为基础技能训练实验,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第二阶段为研究法实验,训练学生的独立操作和研究能力;开设一些设计性实验。

第三阶段为综合性实验,通过开放实验室和本科生导师制等形式,结合我校以农科为特色的科研、生产实践,指导学生选题进行专题研究,将科研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了植物生理学实验科研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6)开设专题讲座,介绍学生进展和前沿,开阔学生视野,拓宽专业知识面。

(7)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建立了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主要内容宝包括:积极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在学生中建立信息员制度,定期向学校和学院汇报任课教师的教学纪律、授课态度、授课效果,课程组根据有关部门反馈的信息,及时通知教师本人,共同协商改进措施。

每学期利用期中教学检查开展同行专家相互测评,并在教研室教研会议上充分讨论,,指出优点和不足,及时改进提高。

接受校督导组及校、院两级对课程组教学效果的评价。

结合学生、同行的评价综合量化打分并写出评语。

存入教研室教师教学档案。

1.4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植物生理学》教学网络建设近五年来,我们制作应用了植物生理学多媒体课件,并探讨最佳授课方式,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是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较大信息量,问卷调查表明学生评价总体满意。

2004年在吉林省组织的多媒体课件评奖中,植物生理学课件获三等奖。

2008年《植物生理学》多媒体课件获得吉林农业大学首届多媒体课件二等奖。

另外,我们还开设了植物生理学课程网站,里面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源供学生学习(http://202.198.0.21/nongxue/shengli/index.htm),也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植物生理学》教学网络资源主要有以下内容:⒈植物生理学网络课程简介;⒉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⒊植物生理学教学教案;⒋植物生理学多媒体课件;⒌植物生理学实验;⒍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南;⒎植物生理学讲课录像;⒏教学参考文献目录。

1.5 加强实验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近几年购买了一些先进的实验设备,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仪器设备基本上能满足教学要求。

2006年,为加强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教学计划筹措100万元用于植物生理学实验室的建设,添置了更多的先进仪器设备。

在实验室软件建设方面,严格执行学校有关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一些实施细则,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是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现有供教学用实验室面积400㎡,并有一个70㎡的实验室面向校内的专科生、本科生开放。

植物生理实验室现有的主要先进仪器:高速冷冻离心机,旋转蒸发仪,751分光光度计,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试仪,Li—1600型稳态气孔仪,GXH—305型红外CO2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I—34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电泳仪、电导率测定仪、叶面积测定仪、阿贝折射仪、冠层分析仪、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叶绿素含量测定仪、水势测定仪等。

实验室及实验室仪器设备都能充分满足植物生理课程组所承担的实验课程的需要,已经开设了水平较高的选作实验内容。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例如,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Li-6400型稳态气孔仪,GXH-305型红外CO2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I-34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电泳仪、电导率测定仪、叶面积测定仪、阿贝折射仪、冠层分析仪、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叶绿素含量测定仪、水势测定仪等。

实验室及实验室仪器设备都能充分满足植物生理课程组所承担的实验课程的需要,已经开设了水平较高的选作实验内容。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例如,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在室外活体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等生理生态指标。

1.6 《植物生理学》教课改革成效显著本科生《植物生理学》课程,2004年被评为吉林省精品课程;高职高专《植物生理学》课程,2007年被评为吉林省精品课程;《植物生理学》教学网络建设,2004年获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科研型教学模式的研究,2005年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植物生理学》教材,2007年获吉林农业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高等农业院校“参与式”教学某事构建,2007年获吉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论大学教师素质培养,2005年获吉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武志海,2005年获吉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蔚荣海,2007年获吉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徐克章,吉林农业大学教学名师。

《植物生理学》课件2008年被评为吉林农业大学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

参与式教学在《植物生理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的应用,2005年获吉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三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①张治安等,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科研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教研究版),2005.11.②陈展宇等,探究新型植物生理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教研究版)2006.12.③陈展宇等.高等农业院校高职高专植物生理课程改革的探讨与实践,现代教育学,2005.6;④张治安等,《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吉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成果特点2.1 《植物生理学》教学团队优秀,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植物生理学》教学团队于2007年被评为吉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