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光圈与快门的作用与关系
必须掌握的单反相机基本参数和拍照模式

许多朋友想买一台单反相机,或者是刚刚购买单反相机的朋友,还不知道单反相机的基本参数,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基本参数1、光圈:控制镜头的进光亮,字母“F”后面的数字就是光圈值。
其中数字越小,光圈越大,镜头进光量越多,画面越亮,景深越浅,背景越模糊。
2、快门:相机打开到关闭所有的时间。
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进光亮越少,画面越暗。
为防止抖动,快门速度最好低于焦距的倒数。
如焦距50mm时,使用快门要高于1/50秒。
3、感光度:就是ISO。
ISO越高,可以捕捉到的光亮就越多。
同时,ISO越高,拍出的照片噪点越多(其他条件不变)。
一般ISO控制在800以下,画质都不错,白天最好使用100的ISO。
4、焦距:如镜头上18-55mm,就是指此镜头的焦距为18-55mm,其中f3.6-5.6是指焦距为18mm时,此时光圈最大为f3.6;焦距为55mm时,最大光圈会变为5.6.焦距越长,相机和被拍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近。
5、景深:就是能够清晰成像的距离范围。
景深小,前景清晰,背景模糊;景深越大,前景背景同样清晰。
6、曝光度:在取景器中,曝光表一般调整至0,向右调增加曝光,向左调,减少曝光。
二、拍照模式1、P档:程序自动曝光,全自动傻瓜模式。
不知道该怎么设置参数时,可以使用。
2、AV档: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
自己设定光圈大小和ISO,程序自动设定快门。
一般大多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控制景深。
3、TV档:快门优先程序自动曝光模式。
自己设置快门和ISO,由程序自动测定光圈值。
一般用于长时间曝光,如瀑布拍摄、夜景拍摄、星空拍摄等。
4、M档:完全手动模式,各种参数自己调试。
5、微距模式:拍花鸟鱼虫可用。
6、运动模式:拍运动的人和物体。
7、人像模式:拍静止的人。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的作用及调节方法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的作用及调节方法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的作用及调节方法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曝光是拍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了解和掌握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的作用以及调节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更满意的照片。
本文将分别介绍光圈、快门速度和ISO,并探讨它们在摄影中的作用和调节方法。
一、光圈的作用及调节方法光圈是指镜头的光圈大小,它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的多少。
光圈越大,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多,相反,光圈越小,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少。
光圈的单位是F值,常见的光圈值有F1.4、F2.8、F5.6等,其中F值越小,光圈越大。
调节光圈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相机上的光圈环来调节,另一种是在镜头上使用光圈控制环进行调节。
调节光圈的大小可以影响到景深的效果,即照片中清晰区域的范围。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背景模糊效果越明显;相反,光圈越小,景深越深,整个画面都较为清晰。
二、快门速度的作用及调节方法快门速度是指快门打开并关闭的时间间隔,也是相机曝光时间的一个重要参数。
快门速度的单位是秒,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1000秒、1/250秒、1/60秒等。
调节快门速度可以用来控制照片中的动态效果。
快门速度越短,快门打开并关闭的时间间隔越小,拍摄到的画面就越冻结,适合捕捉高速运动的物体;相反,快门速度越慢,快门打开并关闭的时间间隔越长,拍摄到的画面就越有模糊效果,适合拍摄流水、夜景等场景。
调节快门速度的方法一般是通过相机上的拨轮或按钮进行调节。
如果手持拍摄,一般需要保持快门速度在1/60秒以上,以避免手持时的抖动导致照片模糊。
三、ISO的作用及调节方法ISO是感光度的单位,也是数字相机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较高的ISO值代表着较高的感光度,能在较暗的环境中获取更多光线信息。
调节ISO的方法一般是在相机菜单中进行选择。
较低的ISO值(如ISO 100)适用于光线充足的场景,能够获得较少的噪点和较高的画面质量;较高的ISO值(如ISO 1600)则适用于光线较暗的场景,但会增加照片的噪点。
相机的光圈和快门有什么作用

相机的光圈和快门有什么作用相机的光圈和快门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摄影作品的效果和质量。
在摄影过程中,光圈和快门的选择是摄影师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相机的光圈和快门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光圈。
光圈是指相机镜头中的一个孔,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的量。
光圈的大小通常用f值来表示,如f1.4、f2.8、f4等。
光圈越大,表示相机的光线进入量越大;光圈越小,表示相机的光线进入量越小。
那么光圈的大小对于摄影有什么作用呢?第一,光圈的大小影响图像的景深。
景深指的是图像中清晰的距离范围,即前景和背景的清晰程度。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只有被摄体非常清晰,而背景模糊不清;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前景和背景都能保持相对清晰。
在人像摄影中,适当的使用大光圈可以突出被摄体,使其与背景产生更强烈的对比,营造出梦幻般的效果;而在风景摄影中,选择小光圈能够保证整个画面的清晰度。
第二,光圈的大小影响照片的亮度。
光圈越大,相机接收到的光线越多,照片的亮度就会增加;光圈越小,相机接收到的光线越少,照片的亮度就会降低。
在拍摄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可以选择大光圈来增加照片的亮度;在高亮度环境下,可以选择小光圈来降低照片的亮度。
第三,光圈的大小影响图像的散景效果。
散景效果是指背景物体在图像中呈现为模糊状态的效果。
使用大光圈可以产生浓郁的散景效果,使得背景呈现出模糊的、柔和的效果;使用小光圈则能够使得整个画面保持清晰。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快门。
快门是相机中的一个机械装置,通过控制快门的开合时间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的持续时间。
快门的开合时间通常以秒为单位,比如1/1000秒、1/250秒、1/60秒等。
那么快门的开合时间对于摄影有什么作用呢?第一,快门的开合时间影响照片的曝光度。
如果快门的开合时间较长,相机接收到的光线的时间就会较长,曝光度就会增加;如果快门的开合时间较短,相机接收到的光线的时间就会较短,曝光度就会减少。
光圈与快门的物理意义

光圈与快门的物理意义一直很喜欢相机,但是又一直不是很了解,认为好难,但是自从上了**老师的课后,看到相机在*老师手中很简单,变的很乖,因此对相机更加喜爱并且对相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下面我就谈谈光圈与快门的物理意义。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一般是用金属薄片制成的,通过调节光孔大小来控制拍摄时的通光量。
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光圈的结构有多片式和单片式。
多片式的光圈的片数也各不相同。
光圈的片数越多,光圈的形状就越接近园形。
光圈的形状对焦外成像是有很大影响的。
在光圈的片数较少时,焦外成像的形状就比较差,是多边形的。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
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
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我们用单反相机拍摄时,按下快门的咔嚓一声中,发生的动作还要多一些,包括反光板抬起——光圈收缩——释放前帘——曝光——释放后帘——光圈放大——反光板还原这些连续动作。
光圈和快门的设定是根据拍摄的实际要求来定的。
同样的曝光量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
如果拍摄高速移动的物体,可以采用较短的曝光时间,此时的光圈就可能要开得大些。
如果要强调物体的移动感觉,可以采用较长的曝光时间。
快门的分档也是基本上成倍的增加的。
快门放慢一档,曝光时间就增加一倍。
因此,光圈放大一档,同时快门加快一档的情况下曝光量并不改变,如F/4,1/200秒和F/8,1/100秒的曝光量是一样的。
这在摄影中称为倒易律。
快门速度的设置还须考虑手振的影响。
在手持拍摄的情况下,手振会引起照片的模糊。
数码单反相机的ISO-光圈和快门速度说明

相机的ISO、光圈和快门速度说明控制曝光的三个可调元素-ISO、光圈和快门速度。
1、曝光速度ISO速度是相机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评级的每个值代表光线的“停止”,每个增量ISO数字(向上或向下)代表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度加倍或减半。
光圈控制镜头的光圈,它控制穿过镜头到达胶片平面的光量。
光圈设置由f值表示,而每个f值代表光的“光圈”。
快门速度表示窗帘打开然后关闭的速度。
这基本上是您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后允许光线照射到相机传感器的时间。
每个快门速度值也代表光的“停止”。
快门速度以几分之一秒为单位进行测量。
当这三个元素组合时,它们代表给定设置的给定曝光值(EV)。
这三个元素中任何一个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其余两个元素如何反应以曝光胶片框架或图像传感器以及图像最终看起来如何产生可衡量的具体影响。
例如,如果增加f-stop,就会减小镜头光圈的尺寸,从而减少到达图像传感器的光量,但也会增加最终图像中的DOF(景深)。
降低快门速度会影响运动的捕捉方式,因为这会导致背景或主体变得模糊。
然而,降低快门速度(保持快门打开时间更长)也会增加照射到图像传感器的光量,因此一切都变得更亮。
提高ISO允许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拍摄,但会增加照片中固有的数字噪点。
不可能对其中一个元素进行独立的改变,而不会在其他元素如何影响图像方面获得相反的效果,并最终改变EV。
2、ISO速度ISO实际上是首字母缩写词,代表国际标准组织,该组织是对相机传感器的灵敏度等级进行标准化的组织。
ISO等级的值范围从25到3200(或更高),表示特定的光敏感度。
ISO等级越低,图像传感器越不敏感,因此图像越平滑,因为图像中的数字噪声越少。
ISO等级越高(越敏感),图像传感器就必须越强以建立有效图像,从而产生更多的数字噪点(阴影和中间色调中的多色斑点)。
那么什么是数字噪声?它是任何不是来自对象的光信号,因此会在图像中产生随机颜色。
数码相机工程师设计的图像传感器在最低ISO下表现最佳(就像使用胶片一样)。
单反相机拍摄技巧

单反相机拍摄技巧——技术篇一、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的使用1、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摄人像以及风景时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
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
在拍摄人像时,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
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在拍摄风景一类的照片时,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
同样这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2、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
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
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总之,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
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
二、人像拍摄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
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
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
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从下看是处)。
单反相机快门优先与光圈优先模式的区别

单反相机快门优先与光圈优先模式的区别单反相机是一种专业摄影机型,其具备多种模式供摄影师选择。
其中,快门优先和光圈优先是两种常用的拍摄模式,它们在摄影时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快门优先和光圈优先模式。
在单反相机中,快门控制着相机曝光时间的长短,而光圈则决定了拍摄过程中进光的多少。
在快门优先模式下,摄影师可以设定所需的快门速度,而相机会自动调整光圈大小以获得正确的曝光。
而在光圈优先模式下,摄影师可以设定所需的光圈数值,相机会自动调整快门速度以达到正确的曝光。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 应用场景的不同:- 快门优先模式适用于对快门速度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例如拍摄运动场景、快速行驶的车辆或者其他快速变动的主题。
通过控制快门速度,可以冻结快速移动物体的动作,避免快速运动造成的模糊影响。
- 光圈优先模式适用于需要控制景深的情况下,例如肖像摄影或者需要保持整个景物清晰的风景摄影。
通过控制光圈大小,可以调整景深的浅深程度,创造出模糊背景或者整体景物清晰的效果。
2. 操作方式的不同:- 在快门优先模式下,摄影师需要设定所需的快门速度,相机会根据光线条件自动调整光圈大小来获得适当的曝光。
这种模式下,摄影师无需过多考虑光圈的设定,更多关注于捕捉瞬间的动作。
- 相反,在光圈优先模式中,摄影师需要设定所需的光圈数值,相机则会根据光线条件自动调整快门速度来获得适当的曝光。
这种模式下,摄影师需要注意光圈的选择,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景深效果。
3. 曝光控制的区别:- 快门优先模式下,快门速度是首要考虑因素,相机会自动调节光圈大小来保持正确的曝光。
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相机可能会开启较大光圈或者增加感光度以获得充足的曝光。
- 光圈优先模式下,光圈大小是摄影师主要关注点,相机会自动调节快门速度以保持适当的曝光。
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相机会降低快门速度或者增加感光度以获得适当曝光。
单反相机的快门速度与光圈设置详解

单反相机的快门速度与光圈设置详解相机是摄影爱好者的必备工具,而单反相机则是许多摄影师的首选。
在使用单反相机拍摄照片时,快门速度和光圈设置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两个参数的作用和如何合理地调整它们,以获得理想的照片效果。
一、快门速度的作用和调整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间隔,用来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
快门速度的单位是秒,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1000秒、1/500秒、1/250秒等。
快门速度越快,进入相机的光线就越少,拍摄的照片就越暗;快门速度越慢,进入相机的光线就越多,照片就越亮。
在摄影中,快门速度的调整对于冻结运动或者捕捉运动的效果非常重要。
当我们想要拍摄一张冻结运动的照片时,需要选择较快的快门速度,以确保在快门关闭之前,物体的运动不会在照片中留下模糊的痕迹。
例如,当我们拍摄运动员奔跑的瞬间,选择1/1000秒的快门速度可以清晰地捕捉到每一个细节。
然而,有时我们也需要通过调整快门速度来创造一些特殊的效果。
比如,在夜晚拍摄城市的夜景时,我们可以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让相机在较长的时间内接受光线,从而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光影效果。
这样的照片会呈现出模糊的轨迹,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二、光圈的作用和调整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部分,它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的多少。
光圈的大小由一个称为“光圈值”的参数来表示,常见的光圈值有f/1.8、f/2.8、f/4等。
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相机接收到的光线就越多,照片就越亮;光圈值越大,光圈越小,相机接收到的光线就越少,照片就越暗。
除了控制照片的亮度外,光圈还可以影响照片的景深。
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范围,即前景和背景的模糊程度。
当我们想要拍摄一个清晰的主体,而将背景模糊化时,可以选择较大的光圈值。
这样可以使主体在照片中更加突出,背景模糊化,营造出一种聚焦的效果。
相反,如果我们希望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值。
光圈的调整还受到镜头的限制。
不同的镜头有不同的最大光圈值,也就是最大的光圈开口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反相机光圈与快门的作用与关系单反相机光圈与快门的作用与关系单反相机光圈,快门速度还有ISO之间的关系?一、感光度ISO :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 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
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
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
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
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
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
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
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
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
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
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
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
和传统相机一样,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
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
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
数码相机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
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
二、光圈: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光圈F值= 镜头的焦距/ 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当光圈物理孔径不变时,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远,F数愈小,反之,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近,通过光孔到达感光器件的光密度愈高,F数就愈大。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时光圈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
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
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
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三、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数码相机快门的重要考察参数,各个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使用某个型号的数码相机来拍摄景物时,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门的速度,因为按快门时只有考虑了快门的启动时间,并且掌握好快门的释放时机,才能捕捉到生动的画面。
通常普通数码相机的快门大多在1/1000秒之内,基本上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日常拍摄。
快门不单要看“快”还要看“慢”,就是快门的延迟,比如有的数码相机最长具有16秒的快门,用来拍夜景足够了,然而快门太长也会增加数码照片的“噪点”,就是照片中会出现杂条纹。
另外,主流的数码相机除了具有自动拍摄模式外,还必须具有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
光圈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光圈的大小,然后相机根据环境光线和曝光设置等情况计算出光进入的多少,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照静止物体。
而快门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快门的速度,然后数码相机根据环境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大小来。
所以,快门优先模式就比较适合拍摄移动的物体,特别是数码相机对震动是很敏感的,在曝光过程中即使轻微地晃动相机都会产生模糊的照片,在实用长焦距时这种情况更明显。
在选购数码相机时,你最好选购具有这几种模式的机型以保证拍摄的效果。
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四、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在摄影过程中,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设置相当重要。
光圈值主要用来控制光线穿过孔的大小,而快门速度则是控制光线投射到胶卷上的时间。
只有将二者都设置得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曝光效果。
遗憾的是许多摄影者在这方面都因为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变得苦恼不堪。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他们总是使用完全不同的方法来设置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结果当然就不能让人满意了。
还是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如何选择合适的光圈值。
选择不同的光圈值,允许光线穿过镜头的孔径就会有所不同。
孔径越大,穿过的光线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当你将光圈值设置为最大时,光圈值的度量值F的数值为最小。
而当你逐渐关闭镜头或缩小光圈值时,对应的数值就会越来越大。
而这恰恰会让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为什么孔径越大,数值越小;数值越小,孔径反而越大呢?其实F值的大小并不是全部光圈值的大小,只是部分而已。
比如f-8的光圈值实际上要比8大一些。
其实只要接受这个观点,这一现象还是比较容易记忆的:数值越大,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孔径越大。
关于快门速度的控制和选择,说得通俗一点,快门就相当于遮挡在胶卷前面的一张帘子,根据门帘打开的大小来决定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强弱,将这个大小控制用时间来控制就是所谓的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和光圈F值一样只能表示部分参数,15的意思是1/15秒,而30则表示1/30秒,要比1/15秒快出一倍;相应的,60代表1/60秒。
在较慢的快门速度下,第一帘幕数值表示快门的打开速度,而第二帘幕使之则表示快门的关闭速度。
但在较快的速度下(如1/125秒或更高)两个帘幕一起移动,只让一道狭小的光线从胶卷的一端投射到另一端。
快门速度越快,允许光线进入的裂缝就越窄,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就越少。
在有些相机上,快门帘幕为垂直移动设计,不过原理也是一样的。
可能有很多读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我们可以单独使用光圈或快门速度来控制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为什么我们在每次拍摄时都要考虑到两方面的情况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对于一个希望能拍摄出更高质量图象的摄影师而言,不会仅仅满足于合适的曝光,还希望能够拍摄出更高效果的图象。
需要指出的是,光圈和快门总是一起工作的,两者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在不改变外部光线的条件下,镜头所捕捉到的光线强度谁也无法改变,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也是如此。
而如果需要得到最合适的曝光效果,就必须很好的将两种调节结合起来,如果更改F值使光圈变小,就要将快门速度设置得更慢。
反之,如果光圈值变得更大,快门速度就要设置更快一些,我们可以将这种调节叫做“互惠”。
光圈值设置为f4、快门速度为1/500秒时曝光效果和光圈值为f5.6、快门速度为1/250秒的效果一样。
这时可能又有读者出来认为“我的相机为自动设置,可以自动找到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最佳结合点,所以不需要对它们进行设置”。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尽管你的相机为自动设置,但你能保证它每次使用不会出现差错吗?所以大家在使用自动相机时,每次使用时都得注意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
如果你能做到这点,相信你的摄影技术一定会有很大提高,即使见了专业摄影师,也不用低声下气的讨教摄影技巧了!五、运动摄影注意事项:运动是常见的拍摄主体,拍动物,拍小孩的时候我们都想让运动摄影更清晰。
原因分析:精彩的画面总是一闪而过,在拍摄文艺表演、体育比赛、野禽猛兽时,掌握快速移动中的拍摄技巧十分关键。
在这种拍摄环境下,使用全自动模式后的拍摄效果肯定令人不敢恭维。
不过只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那也未必拍不出好的动态照片(排除相机本身的原因)。
注意事项:1. 看清快门时间被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越快,所使用的快门速度也应越快;所谓反比就是快门速度与被拍摄对象到镜头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距离越近快门速度越快,如果距离较远,快门速度应相对减慢。
一般而言,如果光线不好,用易用型相机以1/125秒以上的快门时间拍摄远方高速运动的物体,通常会有发虚的现象。
2. 保证光线充足一般的易用型相机都不能手动设置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所以要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只能将光圈适当放大,打开闪光灯,并加强曝光值。
但对远方的拍摄对象这些措施也受到局限,只能依靠充足的光照,尽量缩短快门时间保证图片清晰。
如果高速移动的拍摄对象是非常珍贵的镜头,那么切记一次连续拍摄多张,才可能从中挑选出比较满意的。
3. 固定对焦值在拍摄快速移动景物时,数码相机的对焦速度十分关键。
如果对焦速度不够快,那么稍纵即逝的画面很容易错过。
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易用性数码相机都不具备高速对焦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另想它法。
如果你能提前预判移动物体的运动轨迹,那么先将数码相机的各个参数设置好,然而将镜头对准预判点,半按快门,此时数码相机会保持对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