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对比阅读三篇(含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阅读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阅读答案刘禹锡陋室铭阅读答案「篇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
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懵懵懂懂①,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
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②苦铭③,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④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劳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注释:①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
②啜:喝③铭:茶的通称④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⑤仄:同“侧”,旁边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1)谈笑有鸿儒(2)无丝竹之乱耳(3)忽得十日五日之暇(4)良朋辄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
(4分)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3.“俗客不来,良朋辄至”,这句话无论从句式上看还是从表意上看都很像《陋室铭》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举例谈谈刘禹锡与郑板桥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只谈一点即可)(2分)答案1. (2分)(1)博学的人;(2)使感到混乱;(3)空闲,闲暇;(4)总是,就2.(4分)(1)苔藓痕迹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2)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3.(2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2分)都有安贫乐道的品质,居所简陋,一个是“陋室”,一个是“三间茅屋”,但他们一个“何陋之有”,一个“适适然”。
或在文中都表达了高洁的.志趣,甘于清贫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品格。
(只谈一点言之成理即可)刘禹锡陋室铭阅读答案「篇二」《陋室铭》通过具体描写"陋室"雅致的环境,表达室中的主人高雅的情操以及两袖清风的情怀。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及评分详细)

《爱莲说》译文水中、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积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叶柄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至于爱牡丹的人,人数当然就很多了!理解性默写:1、写莲生长环境:(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和污,但又不孤高自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写莲体态香气的句子:(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美名远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写莲清高风度的句子(比喻君子志洁清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点明主旨的句子(高度概括莲的品质)莲,花之君子者也。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偾世疾俗,暗含讥讽,表现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世态鄙弃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内容理解1、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来写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2、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3、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答: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陋室铭》阅读答案《陋室铭》阅读答案(1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

一、《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阅读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谈笑有鸿儒鸿: (2)无案牍之劳形劳:(3)可爱者甚蕃蕃: (4) 亭亭净植植: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4分)4.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1.(4分)(1)鸿: 大(2)劳:使……劳累(3)蕃:多(4)植:立2.(4分)(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2)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3.(4分)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
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指出象征义占2分,分析出正衬与反衬各占1分)4.(3分,志向情操各占1分,写法占1分)《陋室铭》: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豁达乐观的高洁品格。
《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坚贞高洁的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
人教版《陋室铭》对比阅读五篇(含答案)

人教版《陋室铭》对比阅读五篇(含答案)人教版《陋室铭》对比阅读五篇(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
(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①,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余,藜藿②饱后,气吐胸中,充塞宇宙。
笔落人间,辉映XXX③。
人能知止,以退④为茂。
我自不出,何退之有?心无妄想,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
炎炎论之⑤,甘处其陋。
绰绰言之⑥,无出其右。
XXX 之书⑦,未尝去手。
XXX之谈,未尝离口。
XXX和天⑧,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
(选自《小窗幽记》)【注释】①牖(yǒu):窗户。
②藜藿(líhuò):泛指粗劣的粮食。
③XXX:美玉。
④退:隐退。
⑤炎炎论之:(如果)以华美而论。
⑥绰绰言之:(如果)以旷达面论。
⑦羲轩之书:指上古时期的书。
⑧谭中和天:谈论的是儒家的中和之道。
9.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
(2分)(1)斯是陋室()(2)说笑有鸿儒()...(3)无丝竹之乱耳()(4)用盆为池()...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自不出,何退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选出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陋室之陋的一项()(2分)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陋室铭》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陋室铭》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XXX初三语文复练课题:《陋室铭》课内外对比阅读命题:XXX审核:做题:班级:姓名:得分:用时:(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陋室铭XXX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安贫乐道XXX,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XXX储③,意怡如④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XXX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⑥(选自《晋书》)【注释】①耽:非常爱好。
②营:谋求。
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④意XXX:内心还是安适愉快。
⑤哂:讥笑。
⑥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⑴惟吾德馨馨:⑵何陋之有之:..⑶其妻患之患:⑷XXX诵《诗》丐:..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⑵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2分)4.【乙】文写XXX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2分)5.比较【甲】【乙】两文,说说XXX与XXX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分歧之处。
(3分)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XXX。
说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能够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XXX。
XXX:“何陋之有?”(XXX《陋室铭》)【乙】XXX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
其从父兄①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止②,乃弃业欲求州官。
XXX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
汝等自有常分③,岂可妄求叨越④,但当速反葱肆⑤耳。
”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⑥,乡人咸劝XXX以益其宅。
《陋室铭》比较阅读训练4篇(含答案)

《陋室铭》比较阅读训练4篇(含答案)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19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
“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4分)①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③妻子..不觌:________________ ④未尝.不与书俱:________________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甲]文填空:(3分)【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
【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4.用原文填空。
《陋室铭》比较阅读试题(部编版)(解析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比较阅读试题解析版(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吾斋之中,不尚①虚礼。
凡入此斋,均为知己。
随分②款留,忘形笑语。
不言是非,不侈荣利。
闲谈古今,静玩山水。
清茶好酒,以适幽趣。
臭味④之交,如斯而已。
(节选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注释]①尚:崇尚。
②随分:随意。
③侈:显扬夸耀。
④臭(xiù)味:气味,比喻同类的东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惟吾德馨..上阶绿苔痕:苔藓痕迹。
..德馨:德行美好。
B.苔痕C.谈笑有鸿儒..素琴:雅致的琴。
..鸿儒:博学的人。
D.可以调素琴1【答案】D【解析】1.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D.可以调素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故选D。
2.把语段(一)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2.【答案】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这句话的重难点词语有:乱,使……扰乱。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3.语段(一)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简要分析。
答:3.【答案】苔痕能“上”阶,草色能“入”帘,一“绿”一“ 青”,色彩清丽,生机盎然。
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优美清幽宁静的特点。
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恬淡中充满生机的生活状态。
(意思对即可)【解析】3.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思是: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对比阅读三篇(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
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哂:讥笑。
1.解释加点的字:(4分)
(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
..
(3)不营.产业(4)欢守志弥.固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16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 解释加点的字:(4分)
(1)惟吾德馨.(2)无案牍之劳.形
(3)每移案.(4)余.稍为修葺
2.翻译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绘陋室幽雅,乙文用“”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手法。
(4分)
4.对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
亦指其所居之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
(3)谈笑有鸿儒
..(4)无案牍
..之劳形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曰:“陋,如之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和“__ ”。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
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1)出名、著名(2)使身体劳累(3)经营、谋求(4)更
2. (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
(2)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3.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4.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
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二、
1.(1)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使……劳累(3)桌子(4)我
2. (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
对比。
4.示例一: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就一定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
示例二: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
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
三、
1.(1)出名(2)这(3)博学的人(4)官府文书
2.(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
3.惟吾德馨君子居之
4.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