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节日与养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2022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2022一、选择题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A妇女穿的头饰叫做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来源于一个叫做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据明显的边线,其中“中岳”所指的就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3. 北方人年夜饭必须通常都必须过节,其象征意义就是:C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4、四书包含:《论语》、《大学》、《孟子》、_B_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5.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C)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6、“青梅竹马”源自以下哪个典故(A)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_A_A、西林寺B、东林寺C、庐山D、龙虎山8、孔子是哪国人_B_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A.韩愈B.欧阳修C.曾巩D.柳永10、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具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A)A.21B.23C.24D.2511、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A、红茶;B、绿茶;C、黄茶;D、黑茶12.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13、七月七日长生殿,_C_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见何必曾相恋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14、耳环最完整的促进作用就是(B)A、女性身份的象征B、约束女性的行为C、装扮作用D、表示女性已婚1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就是指:(C)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16.唐代诗人中别称作诗鬼的诗人就是:B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17.“天言、神知、我言、子知”,最早就是汉代人杨震说道的,他说道这句话的目的就是为了:A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18、“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于以下哪部作品_A_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19、在古代大一统时期,具有领土最少的朝代就是_B_A、清B、元C、唐D、宋20、以下不属于八大菜系的就是_C_A、山东菜系B、四川菜系C、赣菜系D、湘菜系21、人的器官中的肾脏就是形成人体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下四种中药里对肾脏存有好处的就是(C )A.人参B.陈皮C.桑椹D.陈皮22、卢沟桥上大小石狮子存有(D)只A.285B.286C.287D.28823.“阳关大道”原是所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24.我们常说道的“鸿雁传书”源于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25.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26.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喝什么?B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27.我国传统则表示次序的“天干”共计几个字?BA 8B 10C 12D 1428、“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于哪部作品_A_A、《红楼梦》B、《陈涉世家》C、《烈女传》D、《三国志》29.秦始皇攻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为:B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30.我国就是茶叶的故乡,绿茶就是最古老的品种,就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小的第一小茶种,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知名的绿茶?D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31、长城的长度为_A_A、公里B、公里C、公里D、公里32、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A.隋朝B.唐朝C.五代十国D.宋朝33、戏剧中的"戏胆"就是指: AA、主要角色或者关键性情节B、贯穿性道具或贯穿动作C、演员的精彩表演34.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就是:B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35.朝杖之年,耄耋之年就是指多少岁?CA 60岁B 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36.以下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就是:DA《牛郎织女》 B《孟江女》 C《白蛇传》 D《山海经》37.我们用“羞花”去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B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38.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就是在:A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39.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2023章节测试答案_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2023章节测试答案_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第一章测试1、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专指生活在全球各地的汉人B、生活在中国境内所有中国国籍持有者C、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D、生活在中国以外的中国人我的答案:C2、最早将司南、印刷术和火药列为中国对世界具有影响的“三大发明”的西方人是()A、德国人马克思B、意大利人杰罗姆•卡丹C、英国人李约瑟D、英国人艾约瑟我的答案:B3、以下不属于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是()A、了解中医药特色思想B、理解中医药文化C、执业中医师培训D、学做和谐、幸福的人我的答案:C4、以下对中医药学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中医等于巫医B、中医理论不同于现代医学理论C、中药等同于生药D、中医疗法包括针灸我的答案:AC5、以下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A、春节B、马克思主义C、西装D、孔子思想我的答案:AD6、现代医药面临的问题有()A、医源性疾病B、药物副作用C、过度医疗D、缺乏标准我的答案:ABC7、南极冰川是自然形成的风景名胜区,不属于文化范畴()我的答案:√8、传统文化有地域性特色,如四川自古流行煲汤、凉茶,广东则喜爱麻辣火锅()我的答案:X9、比较公认的看法是,“中华”一词,是公元300年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我的答案:√10、中华文明是指中国境内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的答案:√第二章测试1、中国学者因为从中药中发现了( ),为疟疾的防治作出杰出贡献而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延胡索乙素B、靛玉红C、青蒿素D、紫杉醇我的答案:C2、中医在治疗哪种疾病方面有优势()A、心脏移植B、妇科疾病C、基因治疗D、口腔修复我的答案:B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制定的医疗卫生方针关于中医、西医的表述是()A、团结中西医B、中医学西医C、西医学中医D、中西医并重我的答案:A4、美国最早承认针灸合法的州是()A、马萨诸塞州B、佛吉尼亚州C、加利佛尼亚州D、新泽西州5、针刺麻醉曾经作为中医名片引发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和针灸热,但是,针刺麻醉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A、引发嗜睡B、肌肉紧张C、牵拉反应D、兴奋心脏我的答案:BC6、发生在1929年2月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的“废止旧医案”,规定了废止中医的原则()A、规定旧医登记截止日期B、禁止旧医学校C、禁止中药买卖D、取缔登报介绍旧医我的答案:ABD7、针灸是在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后才走出国门的()8、针灸是在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后才走出国门的(()我的答案:X9、“废医存药”的观点来自日本()我的答案:√10、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反对“中医针刺治疗是心理作用”说法()我的答案:√11、全世界史前稻谷物发现最多的地方是中国的()A、半坡遗址B、三星堆遗址C、河姆渡遗址D、八十垱遗址我的答案:D12、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对中、西医采取的基本政策是()A、改造中医B、团结中西医C、中医学西医D、西医学中医我的答案:B13、南北朝时期的雷敩总结汉代以后汉药物加工技术编撰出中药炮制专著()A、《炮制大法》B、《雷公药性赋》C、《炮炙论》D、《修事指南》我的答案:C14、温病学派形成于()A、清代B、明代C、宋代D、民国我的答案:A15、标志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的著作有()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青囊经》我的答案:ABC16、传说中国远古时期与医药学发明有关的历史人物有()A、伏羲B、岐伯C、禹D、伊尹我的答案:ABD17、宋代出版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我的答案:X18、《伤寒杂病论》出书后不久就散落民间,直到宋代才经过系统校正,分为《伤寒论》和《金贵要略》出版发行()我的答案:√19、《黄帝内经》记载了大量药物学知识()我的答案:X20、商周时期,中国医药与巫存在密切联系()我的答案:√第三章测试1、中国古代最早将阴阳概念与五行相结合而提出阴阳五行理论的是()A、竹林七贤B、孔子及其弟子C、稷下学宫的学者D、唐宋八大家我的答案:C2、“物极必反”、“苦尽甘来”是下列哪种阴阳思想的体现()A、阴阳对立B、阴阳依存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我的答案:D3、中国一年之中阳盛极点出现在()A、处暑B、夏至C、立夏D、秋分我的答案:B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为天气”这句话包含的阴阳思想有( )A、阴阳对立B、阴长阳消C、阴消阳长D、阴阳互根(依存)我的答案:AD5、中国传统医学阴阳思想的核心在于阴阳的调和()我的答案:√6、五行中“土”的特性有()A、生化B、闭藏C、寒凉D、炽热我的答案:A7、中国古代早期的五行思想源于()A、五材说B、五方说C、五湖说D、星象说我的答案:B8、中医认为“肝胆相表里”,二者同属五行中的()A、木B、火C、土D、金我的答案:A9、以下关于五行属性描述正确的是()A、火具有润下的特性B、水具有润下的特性C、火具有炎上的特性D、水具有炎上的特性我的答案:BC10、五行中的“火”对应自然现象中的暑()我的答案:√11、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主要与哪个脏腑功能失调有关()A、肝B、心C、肾D、脾我的答案:A12、关于经络穴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络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B、经络是人体血管C、穴位是指人体凹陷处D、经络实质还没研究清楚我的答案:D13、以下不是中医对于“肾脏”的认识()A、肾是综合性功能单位,而非解剖学上的肾脏B、肾为后天之本,与父母体质无关C、肾与人体生殖发育功能密切相关D、肾与人体水液代谢无关我的答案:BD14、以下关于经络的认识,正确的有()A、经络具有感应和传导的功能B、经络就是神经系统C、经络有阴阳之分D、经络就是人体的血管我的答案:AC15、脾虚泄泻不可以轻易使用抗生素治疗()我的答案:√16、药性理论可用于指导医药实践,但如下做法中,正确的是()A、咳嗽只要选归肺经的中药治疗即可B、呕吐患者应该给予升浮属性的催吐药物治疗C、脱肛患者不宜食用沉降属性的泻下中药D、中药“五味”指的是中药口尝出的味道我的答案:C17、具有“和胃止呕”作用的中药是()A、生姜B、瓜蒂C、薄荷D、升麻我的答案:A18、中医关于药物“四气”的说法,正确的有()A、中药的“四气”是指闻出来的“香臭腥臊”B、中药的“四气”是指其“温热寒凉”属性C、中药的“四气”是通过物理手段测量出来的D、中药的“四气”是通过观察其作用于人体产生的效果观察总结出的我的答案:BD19、药物五味可以分阴阳,以下属阳的有()B、辛C、甘D、咸我的答案:BC20、瓜蒂具有涌吐的功效,因而具有“升”的性能()我的答案:√第四章测试1、“易文化”核心思想主要是()A、运动变化思想B、静止不变思想C、装神弄鬼思想D、巫术的传统思想我的答案:A2、八卦最初代表了某些自然现象,其中艮卦代表()B、地C、山D、川我的答案:C3、殷商将“夏易”的《连山》卦改为《归藏》,据传与以下故事有关()A、简狄和玄鸟B、文王被拘C、姜太公钓鱼D、大禹治水我的答案:AD4、相传孔子将八卦两两相重,演算发展出了六十四卦()我的答案:X5、中医认为七情活动太过会伤心,且常常有一定规律,错误的是()A、怒伤肝B、喜伤肾C、忧伤肺D、思伤脾我的答案:B6、下列与“致中和”思想不相关的是()A、多样的统一B、复杂的平衡C、阴平阳秘,精神乃治D、医者仁心我的答案:D7、孙思邈认为养性之士应该做到()A、极饥而食B、先饥而食C、极渴而饮D、先渴而饮我的答案:BD8、先秦儒学思想主要是孔孟思想()我的答案:√9、“恬淡虚无,真气从这。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绪论单元测试1.下面哪个不是中国传统节日()。
A:春节 B:元宵节 C:中秋节 D:国庆节答案:D第一章测试1.腊八的“腊”指()月。
A:正月 B:五月 C:七月 D:十二月答案:D2.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最重要的节日是()。
A:端午 B:春节 C:元宵节D:中秋答案:B3.放鞭炮的含义()。
A:喜庆热闹 B:锻炼胆量 C:平安健康 D:避鬼驱邪答案:AD4.春节的习俗主要在年前。
() A:错 B:对答案:B5.压岁钱表达了长辈希望儿孙以后发大财的良好祝愿。
() A:错 B:对答案:A 第二章测试1.中国元宵节的时间是农历()。
A:正月初一 B:七月十五 C:正月十五 D:十月十五答案:C2.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 A:错 B:对答案:B3.元宵姑娘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是()。
A:东方朔 B:元宵姑娘 C:皇帝 D:火神娘娘答案:AB4.大鱼吃小鱼,猜一成语,是以大欺小。
() A:对 B:错答案:A5.元宵节中被称为勇士的游戏是()。
A:观花灯 B:放天灯 C:耍龙灯 D:猜灯谜答案:C第三章测试1.清明是每年的()前后。
A:八月十五 B:五月初五 C:正月十五 D:四月五日答案:D2.清官的意思是()。
A:官印是青色的 B:大门涂成青色 C:为官清正 D:穿青色的官服答案:C3.清明节的特色在于()。
A:爱情的甜蜜 B:平淡又无趣 C:祭扫的悲伤 D:踏青的喜悦答案:CD4.清明前后一般非常干旱。
() A:对 B:错答案:B5.中国各地祭祀祖先的方式完全一样。
() A:对 B:错答案:B1.端午节人们吃什么节令食物?() A:粽子 B:月饼 C:饺子 D:汤圆答案:A2.端午节是在中国农历的几月几日() A:七月初七 B:五月初一 C:八月十五 D:五月初五答案:D3.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 A:错 B:对答案:B4.端午节我们常常问候别人“端午快乐” () A:错 B:对答案:A5.端午节人们常常在门口悬挂什么植物用来驱邪去病()。
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与方法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体育学院

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与方法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第一章测试1.“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出自()。
A:《诗经》 B:《孟子》 C:《黄帝内经》 D:《庄子》答案:《庄子》2.根据古人的解释,导引的内容不包括()。
A:按摩 B:导气 C:按跷 D:引体答案:按跷3.传统体育养生锻炼中,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是以()为主宰。
A:头 B:腿 C:腰 D:脚答案:腰4.导引锻炼的三要素不包括()。
A:调身 B:调息 C:调腿 D:调心答案:调腿5.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的功能不包括()。
A:调和气血 B:长生不老 C:疏通经络 D:平衡阴阳答案:长生不老第二章测试1.传统体育养生以人的“形神”为核心内包括精神、五脏六腑。
外涉及到四肢百骸,自然与社会及去,人体只有()的调养才能健康长寿。
A:体育运动 B:整体多维 C:适应自然 D:注意饮食答案:整体多维2.人体阴阳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阴阳两气()居主导地位。
A:阴气 B:平衡 C:全部 D:阳气答案:阴气3.传统体育养生是以“整体观”、“阴阳学说”、“天人相应”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合一”学说、“系统论”、“发展观”的思想为()基础。
A:养生 B:行为 C:理论 D:健身答案:理论4.在形神关系中,()起主导作用,()是基础。
A:“形、“神” B:行为、意识 C:意识、行为D:“神”、“形”答案:“神”、“形”5.传统体育养生是培养个人积极主动的掌握健身方法,使身体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
A:保健行为 B:集体行为 C:个人行为 D:体育行为答案:个人行为6.调身是以形导心,在动作规范的前提下,通过动作练习调节,使身心处于()的状态。
A:中正安舒 B:松静之然 C:虚领顶颈 D:全身放松答案:松静之然第三章测试1.周易的核心可归结于什么范畴()A:八卦 B:六十四卦 C:阴阳 D:天地答案:阴阳2.从甲骨文考证中可看到,人们为了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望,进而经常举行()来祈求福佑A:集会 B:占筮 C:祭祀 D:舞蹈答案:祭祀3.葛洪的养生方法可分为()A:内静、外动 B:内修、外养 C:动静结合 D:思神守一答案:内修、外养4.中医史上的第一部论疾病的病因、病机、诸侯分类、诊断和治疗的专著是()A:备急千金方 B:养性延命录 C:诸侯杂病论 D:黄庭经答案:诸侯杂病论5.黄帝内经中认为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是()A:神 B:静 C:意 D:气答案:静第四章测试1.把功能特征相近似并共同实现人体生命活动的某一种或几种功能特征的一系列组织器官,称为()A:机体 B:器官 C:系统 D:组织答案:系统2.传统体育养生的炼养观是什么()A:天人合一 B:心全于中,形全于外 C:顺乎自然 D:形神共养,性命双修答案:形神共养,性命双修3.传统体育养生法的指导思想是()A:天人合一 B:道乎自然 C:顺乎自然 D:阴阳平衡答案:阴阳平衡4.传统体育养生学的认识和方法论是()A:经络学说 B:五行学说 C:阴阳学说 D:脏腑学说答案:五行学说5.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基础是()A:五行学说 B:阴阳学说 C:脏腑学说 D:经络学说答案:脏腑学说第五章测试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
智慧树知到《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2、最早将司南、印刷术和火药列为中国对世界具有影响的“三大发明”的西方人是()答案:意大利人XXX3、以下不属于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是()答案:执业中医师培训4、以下对中医药学认识,不正确的是()答案:中医等于巫医、中药等同于生药5、以下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答案:端午节、唐诗、十二生肖6、现代医药面临的问题有()答案:医源性疾病、药物副作用、过度医疗7、南极冰川是自然形成的风景名胜区,不属于文化范畴()答案:对8、传统文化有地域性特色,如四川自古流行煲汤、凉茶,广东则喜爱麻辣火锅()答案:错9、比较公认的看法是,“中华”一词,是公元300年魏晋时期XXX“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答案:对10、中华文明是指中国境内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答案:对*****第2章单位测试1、中国学者因为从中药中发现了(),为疟疾的防治作出杰出进献而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研讨奖,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答案:青蒿素2、中医在医治哪类疾病方面有上风()答案:妇科疾病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制定的医疗卫生方针关于中医、西医的表述是()答案:团结中西医4、美国最早承认针灸合法的州是()答案:马萨诸塞州5、针刺麻醉曾经作为中医名片引发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和针灸热,但是,针刺麻醉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答案:肌肉紧张、牵拉反应6、发生在1929年2月国民政府第一届XXX通过的“废止旧医案”,规定了废止中医的原则()答案:规定旧医登记截止日期、禁止旧医学校、取缔登报介绍旧医7、针灸是在中美建立外交干系后才走出国门的()答案:错8、2006年发生在中国的“告辞中医中药”的网络签名举动获得公众的广泛撑持()答案:错9、“废医存药”的观点来自日本()答案:对10、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XXX反对“中医针刺治疗是心理作用”说法()*****答案:对11、全世界史前稻谷物发现最多的地方是中国的()答案:八十垱遗址12、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对中、西医采取的基本政策是()答案:团结中西医13、南北朝时期的XXX总结汉代以后汉药物加工技术编撰出中药炮制专著()答案:《炮炙论》14、温病学派形成于()答案:清代15、标志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的著作有()答案:《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16、传说中国远古时期与医药学发明有关的历史人物有()答案:XXX、XXX、XXX17、宋代出版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答案:错18、《伤寒杂病论》出书后不久就散落民间,直到宋代才经过系统校正,分为《伤寒论》和《金贵要略》出版发行()答案:对19、《黄帝内经》记载了大量药物学知识()答案:错20、商周时期,中国医药与巫存在密切联系()答案:对第3章单位测试*****1、中国古代最早将阴阳概念与五行相结合而提出阴阳五行理论的是()答案:稷下学宫的学者2、“物极必反”、“苦尽甘来”是以下哪类阴阳思想的施展阐发()答案:阴阳转化3、中国一年之中阳盛极点出现在()答案:夏至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地气上为云,气候下为雨;雨出地气,云为气候”这句话包罗的阴阳思想有()答案:阴阳对立、阴阳互根(依存)5、中国传统医学阴阳思想的核心在于阴阳的调和()答案:对6、五行中“土”的特性有()答案:生化7、中国古代早期的五行思想源于()答案:五方说8、中医认为“肝胆相内外”,两者同属五行中的()答案:木9、以下关于五行属性描述正确的是()答案:水具有润下的特性、火具有炎上的特性10、五行中的“火”对应自然征象中的暑()答案:对11、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首要与哪一个脏腑功能平衡有关()*****答案:肝12、关于经络穴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 智慧树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智慧树一、试题1. 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 中医养生的目的是什么?3. 中医养生的原则有哪些?4. 什么是中医养生的核心概念?5. 中医养生有哪些具体方法和技巧?6.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饮食调理方法。
7. 中医养生的运动调理方法有哪些?8. 中医养生的精神调理方法有哪些?9. 中医养生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10. 中医养生的养生处方是什么?二、答案1. 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是“调整阴阳,平衡气血”。
中医强调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2. 中医养生的目的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3. 中医养生的原则包括调整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滋养脏腑、调理心态等。
4. 中医养生的核心概念是“养生养心、养生养气、养生养性”。
5. 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饮食调理、运动调理、精神调理、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以及养生处方等。
6. 中医养生的饮食调理方法主要包括五谷杂粮、药食同源、膳食宜忌等,通过合理饮食来调节阴阳平衡和滋补身体。
7. 中医养生的运动调理方法包括太极拳、气功、按摩、适度有氧运动等,通过运动来促进气血的流通和健康运作。
8. 中医养生的精神调理方法包括心理放松、情绪调节、养生心法等,通过调整心态和情绪来保持身心健康。
9. 中医养生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包括作息规律、合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等,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来达到养生目的。
10. 中医养生的养生处方是根据个体差异和疾病特点,因人而异地进行综合调理,包括药物、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治疗。
以上是关于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的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通过合理的养生方法和调理,可以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中医养生知识的了解,结合个人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养生计划,保持身心健康。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东南大学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东南大学第一章测试1.哪种生活习惯与高血压无关()参考答案:适当休息2.以下哪种方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
参考答案:和法3.四大国粹是()参考答案:京剧;中医;中国武术;书法4.“人子不可不知医”意思是作为儿女的应该认识一些医术好的医生。
()参考答案:错5.“痛”是由于“甬道”不通造成的。
即所谓“痛则不通。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简化实用的健康自查标准中,吃的标准是()参考答案:三餐时间到,就会有食欲2.“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的“天年”是指()参考答案:人的自然寿命3.健康是指在以下哪些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参考答案:社会;身体;心理4.影响寿命的三大主要因素是()参考答案:意外;疾病;衰老5.心理健康也就是精神好。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是()参考答案:孔子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体现的养生精神是()参考答案:乐而忘忧3.《论语》体现了孔子的()参考答案:教育原则;道德观念;伦理思想;政治主张4.孔子倡导的饮食养生原则有()参考答案:失饪不食;脍不厌细;不时不食5.孔子主张恬淡虚无,与世无争的养生观。
()参考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历史上被称为“医圣”的是()参考答案:张仲景2.“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有这些症状的属于()参考答案:少阳病3.消瘦,稍微活动就出虚汗,心慌气短。
可能属于()参考答案:虚性体质4.《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在哪里发现的()参考答案:莫高窟;藏经洞5.年老、久病、大病等,容易导致虚性体质。
()参考答案:对第五章测试1.以下哪个学说是精神养生的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形神2.中医认为,哪个器官在志为恐。
()参考答案:肾3.道德的功能有:()参考答案: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评价功能4.睡眠中要保持头冷。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绪论•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5•总分数 5•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C.载道化成B.崇德重义A.以人为本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C.《周易.震》B.《周易.艮》A.《周易.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A.天文C.物文D.人文B.地文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B.儒、释、道三家并列A.儒道互补C.“易〞、“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和为美B.中庸之道C.阴阳五行正确•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4•总分数 4•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4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C.以仁为本B.以民为贵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天人合一C.辩证逻辑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正确•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9•总分数 9•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91[单选题](1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B.义C.礼A.仁D.知正确查看答案解析••颜渊问仁,子曰:〔〕B.克己复礼为仁C.仁者其言也讱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A.仁者爱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C.明辨A.博学D.自我修养B.审问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中寻找A.共性B.个性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天的涵义包括:〔〕C.自然义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B.道德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董仲舒C.孟子A.孔子B.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与人自身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A.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的身心和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B.慎独C.仁礼的统一尽心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荀子提出过:〔〕D.不以人灭天B.制天命而用之A.天人交相胜C.尽心、知性、知天正确•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史官D.礼官C.司马B.祭司正确••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C.仁义礼智B.清虚卑弱D.恭宽敏惠A.和静清寂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无神论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D.怀疑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A.善利万物而不争D.处众人之所恶C.居善地B.推己与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D.物壮则老A.治人事天莫若啬C.上善若水B.圣人无常心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多选题](1分)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D.《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C.《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多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D.祸福相依C.道法自然正确查看答案解析••[多选题](1分)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B.不作为A.不妄为C.不多为D.有所不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多选题](1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C.“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多选题](1分)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C.天之道,利而不害B.弱者,道之用A.忠恕之道D.天道酬勤正确•对应章节第四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C.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A.辁才讽说之徒D.万物之一类B.任公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D.惠子C.庄子B.孔子A.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B.二遍D.四遍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B.孰知正色A.孰知正处C.孰知正味D.孰知正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C.人籁D.道籁B.地籁A.天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B.百围之木C.水面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之人无己C.圣人无名B.神人无功D.以自为是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C.养气为主D.养情为主B.养性为主A.养形为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B.屠户A.厨师C.治国者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单选题](1分)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B.遁天之刑C.帝之悬D.悬解A.遁天背情正确•对应章节第五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佛〞意思是什么?D.传说中的人物B.神仙C.庙里的塑像A.智者、觉者正确查看答案解析••[单选题](1分)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C.中国B.古印度A.尼泊尔D.泰国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C.三国时期B.秦代A.公元前6世纪D.西汉末、东汉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C.少林寺D.南华寺A.普救寺B.白马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C.鸠摩罗什B.迦叶摩腾A.玄奘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B.迦叶摩腾C.法兰D.梁武帝A.神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D.《瑜伽师地论》A.《大菩提藏经》C.《大乘起信论》B.《大唐西域记》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正月初一作为新年,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
()
A:对
B:错
答案: 对
2、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A:贴门神
B:贴春联
C:贴“福”
D:放鞭炮
答案: 贴门神,贴春联,贴“福”,放鞭炮
第二章
1、在春节,饮屠苏酒可以辟疠一切不正之气。
()
A:对
B:错
答案: 对
2、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按照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E:口腔传染病
答案: 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第三章
1、元宵节起源于何时()
A:春秋
B:秦朝
C:汉朝
D:三国
E:魏晋
答案: C
2、元宵节送花灯是以求添丁,寓意人丁兴旺。
()
A:对
B:错
答案: A
3、《说丹朱》中认为踩高跷源于以()为图腾的祭祀舞蹈。
A:神
B:龙
C:鹤
D:鱼
E:凤凰
答案: C
第四章
1、妇女在元宵节出游摸门钉寓意()
A:生子添丁
B:身体健康
C:驱邪除病
D:家庭和谐
E:生意兴隆
答案: A
2、从体力来说:体力强的人可以适当多动,体力较差的人可以少动,皆不得疲劳过度。
()
A:对
B:错
答案: A
第五章
1、每月的上巳日均是初三。
()
A:对
B:错
答案: B
2、上巳节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
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
A:对
B:错
答案: A
3、上巳节,王羲之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曲水流觞活动中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也被称为禊帖。
A:对
B:错
答案: A
4、古人在上巳节常举办的活动有()
A:祓禊衅浴
B:水上浮枣
C:临水浮卵
D:曲水流觞
E:蟠桃宫会
答案: ABCDE
第六章
1、清明节分为哪三候()
A:桐始华
B:田鼠化为鹌
C:虹始见
D:草芽发
E:花絮飞
答案: ABC
2、寒食清明合二为一是唐玄宗二十年?()A:对
B:错
答案: A
3、清明插柳的意义()
B:怀念介子推
C:美化环境
D:放松心情
E:纪念扁鹊
答案: AB
4、运动养生的作用()A:流通气血
B:滑利关节
C:强筋健骨
D:坚肤壮肌
E:聪耳明目
答案: ABCDE
5、吃野菜的意义()A:尝鲜
B:染色
C:代粮
D:防病
E:健身
答案: ABCD
第七章
1、端午节是为了()
B:纪念伍子胥说
C:纪念孝女曹娥说
D:辟邪说
E:纪念钟馗说
答案: ABCD
2、“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说的是端午节的哪个习俗()A:吃粽子
B:斗百草
C:悬钟馗像
D:送瘟神
E:饮药酒
答案: D
第八章
1、斗百草的几种方法()
A:文斗
B:武斗
C:曹斗
D:干斗
E:花斗
答案: AB
2、端午节五瑞之首是()
A:菖蒲
B:艾草
C:石榴
D:蒜头
E:龙头花
答案: A
第九章
1、对于七夕的节日起源,说法正确的是()
A:妇女乞巧
B:自然崇拜
C:时间崇拜
D:数字崇拜
E:生殖崇拜
答案: ABCDE
2、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对
B:错
答案: A
3、关于七夕节晒书晒衣的习俗,说法正确的是()
A:防止衣服、书籍霉变
B:利于衣服、书籍长期保存
C:演变成为豪门富室夸耀财富的机会
D:《世说新语》郝隆晒肚皮是蔑视晒书的习俗
E:《世说新语》郝隆晒肚皮是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答案: ABCDE
4、不是七夕节习俗的是()
A:种生求子
B:兰汤沐浴
C:祭拜魁星
D:妇女洗发
E:供奉磨喝乐
答案: B
第十章
1、本节课讲的中秋习俗有哪些()
A:拜月
B:赏月
C:吃月饼
D:登高
E:饮菊花酒
答案: ABC
2、信水被称为“月水”“月信”“月经”。
()
A:对
B:错
答案: A
1、桃子的功效有()
A:生津止渴
B:润肠通便
C:活血消积
D:补脾胃
E:和药性
答案: ABC
2、餐前吃水果有利于减肥。
()A:对
B:错
答案: A
第十二章
1、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有()A:辟邪
B:求寿
C:尝新
D:爱国
E:诚信
答案: ABC
2、重阳节是每年的()
A:三月初三
C:九月初九
D:八月初八
E:十二月十二
答案: C
第十三章
1、重阳节佩的茱萸是山茱萸()
A:对
B:错
答案: B
2、菊花的功效有()
A:清肝火
B:平肝阳
C:明目
D:杀菌
E:灭菌
答案: ABCDE
3、“养生主”方具有补心肾,和气血,益精髓,壮筋骨,安五脏,旺精神,润肌肤,驻颜功效。
()
A:对
B:错
答案: A
第十四章
1、腊祭是祭祀百神,蜡祭是祭祀祖先。
()A:对
B:错
答案: B
2、赤豆打鬼的说法是哪几种豆?()
A:红豆
B:赤豆
C:黄豆
D:绿豆
E:黑豆
答案: AB
3、红小豆能够在产科里常用于()
A:治难产
B:通经
C:治乳痛
D:促宫
E:通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