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2)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3)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 (5)第一节某某县概况 (5)第二节某某县城市发展规划 (12)第三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18)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第三章项目建设地点及配套条件 (22)第一节项目建设地点 (22)第二节配套条件 (22)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25)第一节主要建设内容 (25)第二节建设规模 (25)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 (27)第一节工程概况 (27)第二节某某综合整治工程 (27)第三节环湖路方案 (31)第四节某某引水方案 (36)第五节桥涵建设方案 (38)第六节湖区景点建设 (39)第七节工程量估算 (43)第六章环境保护和节能 (45)第一节环境保护 (45)第二节节能 (47)第七章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49)第一节组织机构 (49)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节劳动定员 (49)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1)第一节项目实施进度 (51)第二节项目建设管理 (52)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4)第一节投资估算 (54)第二节投资估算 (54)第三节资金筹措及分年度使用计划 (56)第十章社会效益评价 (59)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某某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某某县某某管理处法人代表:罗某某三、项目拟建地址某某县古城区内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单位名称:某某咨询院2、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某某3、资格等级:甲级4、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五、承办单位简介某某县某某管理处成立于1992年2月,为股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原县建委领导,现归属县旅游局管理,本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经济上自负盈亏,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及目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和保护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拟在城市的主要河流及附属水系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目标是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并减少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本项目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包括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构建生态湿地系统、建设抽水站和应急反应措施等。

这些技术和设备已经在其他地区得到了成功应用,证明了其技术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本项目的治理效果将直接提高城市的水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有助于增加旅游业收入。

经济效益的提高将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社会可行性: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将使居民享受到更好的水资源,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4.环境可行性: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和保护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将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降低水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三、项目实施方案1.前期准备:包括项目的立项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等。

通过评估项目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可行性,确定最佳的治理方案。

2.河流治理:对主要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河岸码头、修复河道生态等。

确保河水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提高水文和生态条件。

3.附属水系治理:对附属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包括构建生态湿地系统、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设备等,以保护并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4.强化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水环境治理机制,加强对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及时预警和处理各类水污染事件。

四、项目评估1.经济效益评估:通过对项目实施后的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旅游业收入增加等方面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2.社会效益评估:通过对项目实施后的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就业机会增加等方面进行社会效益评估。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5)1.4 报告结构安排 (7)二、项目背景与现状分析 (8)2.1 水环境问题概述 (9)2.2 项目区水环境现状调查 (10)2.3 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0)2.4 治理需求分析 (12)三、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与任务 (13)3.1 总体目标 (14)3.2 分阶段目标 (15)3.3 主要治理任务 (16)四、治理方案设计 (17)4.1 污染源控制 (18)4.2 沉淀处理 (20)4.3 生物处理 (21)4.4 深度处理 (22)4.5 废水处理与回用 (24)4.6 河湖生态修复 (26)五、技术路线与工艺选择 (27)5.1 技术路线 (28)5.2 工艺选择原则 (30)5.3 典型工艺介绍 (31)5.4 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32)六、项目实施计划与投资估算 (33)七、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35)7.1 风险因素识别 (36)7.2 风险等级评估 (38)7.3 风险防范措施 (39)7.4 应急预案制定 (40)八、项目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 (42)8.1 社会效益分析 (44)8.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45)8.3 敏感性分析 (46)8.4 不确定性分析 (48)8.5 经济评价结论 (48)九、结论与建议 (49)9.1 结论总结 (51)9.2 建议提出 (52)9.3 后续工作展望 (54)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工业化发展,我国的水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了响应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加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本项目旨在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对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生态修复等措施,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

湖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东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概况 (1)第二节主管单位概况 (2)第三节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及要点 (3)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6)第三章工程建设内容 (9)第一节改造方案的确立原则 (9)第二节设计依据 (9)第三节主要建设内容 (10)第四章环境保护 (17)第一节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7)第二节污染防治对策 (17)第三节生态休护 (18)第五章建设工期 (20)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1)第一节编制依据 (21)第二节总投资估算 (21)第三节编制说明 (23)第三节资金使用计划 (25)第四节资金筹措 (25)第五节贷款偿还计划 (25)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26)第一节结论 (26)第二节存在问题及建议 (27)附表附图1.东湖广场鸟瞰图2.东湖广场二期工程平面3.环湖路纵断面设计图4.亲水平台剖面图5.东湖治理工程位臵图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县东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单位:**县建设局项目负责人:**建设地址:**县文源路以北,湖东大街以西项目建设目标:通过对东湖北岸和西岸的综合治理,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优美的休闲场所和城市园林景观。

主要工程内容:工程分为两大部分:东湖北岸环湖路建设工程和东湖西岸综合治理工程。

其中:污水管道配套工程684m房屋拆迁工程3377㎡征用土地 6.084亩道路工程 4000㎡园林美化绿化工程 3799㎡亲水平台建设840m续建广场7920㎡公厕 1座路灯及灯饰项目总投资:1520万元,其中:1.东湖北岸环湖路建设工程投资616万元;2.东湖西岸综合治理工程投资 848.31万元;3.建设期贷款利息 55.69万元。

资金筹措计划:**县政府自筹资金610万元,申请贷款910万元。

贷款偿还计划:项目还款期共计15年,其中宽限期以5年计算,宽限期内每年偿还贷款利息55.69万元;还本期10年,每年等额偿还本金91万元及当年的利息55.69~5.57万元(各年不等10年内平均每年偿还利息30.63万元) 。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2)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3)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 (5)第一节某某县概况 (5)第二节某某县城市发展规划 (12)第三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18)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第三章项目建设地点及配套条件 (22)第一节项目建设地点 (22)第二节配套条件 (22)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25)第一节主要建设内容 (25)第二节建设规模 (25)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 (27)第一节工程概况 (27)第二节某某综合整治工程 (27)第三节环湖路方案 (31)第四节某某引水方案 (36)第五节桥涵建设方案 (38)第六节湖区景点建设 (39)第七节工程量估算 (43)第六章环境保护和节能 (45)第一节环境保护 (45)第二节节能 (47)第七章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49)第一节组织机构 (49)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节劳动定员 (49)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1)第一节项目实施进度 (51)第二节项目建设管理 (52)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4)第一节投资估算 (54)第二节投资估算 (54)第三节资金筹措及分年度使用计划 (56)第十章社会效益评价 (59)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某某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某某县某某管理处法人代表:罗某某三、项目拟建地址某某县古城区内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单位名称:某某咨询院2、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某某3、资格等级:甲级4、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五、承办单位简介某某县某某管理处成立于1992年2月,为股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原县建委领导,现归属县旅游局管理,本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经济上自负盈亏,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河流作为人类重要的水资源,对于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污染排放,许多河流水环境状况严重恶化,亟需进行综合治理。

本报告旨在研究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可行性。

二、问题分析1.水污染问题河流污染是目前河流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

这些污染物对于水体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带来极大的威胁。

2.生态环境问题河流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态多样性的减少等方面。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河流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质量和生态功能,需要进行综合治理。

三、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评估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可行性,通过制定合理的方案,改善河流水环境状况,保护生态环境。

四、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通过分析相关技术方案,如废水处理技术、河流修复技术等,确定可行的技术策略,保证工程的技术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评估工程的经济效益,包括投资成本、维护费用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考虑,确保工程在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3.社会可行性考虑工程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如建设过程中的就业机会提供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对于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确保工程在社会方面的可行性。

五、建议方案1.制定严格的排污标准制定严格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推动各类排污企业改善污水处理设施,并加强对于排污源的监管。

2.建设废水处理厂在河流上游建设废水处理厂,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减少对下游水环境的污染。

3.推行循环农业生产推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采用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善农田水环境。

4.实施河流生态修复通过河床疏浚、水生植物种植和湿地建设等手段,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六、实施计划1.制定详细的工程计划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时间进度,确保工程按照计划进行。

3.加强监控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河流水环境监测体系,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生态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方案的科
学性、经济性、社会性及其实施所需的技术条件和政策支持等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水环境
综合治理方案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研究结果
通过对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
环境造成了危害。

- 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中,应该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治理,包
括机械物理处理方法、化学控制方法、生物处理方法等。

- 不同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应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案。

- 推广先进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需要政府的政策、法规、经
济支持等条件,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

实施建议
为了有效地治理水环境污染,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加强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 加强水环境监管,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测系统。

- 逐步提高水环境治理的财政投入,确保治理资金的合理使用。

-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企业环保意识,推动企业主动参与
水环境治理工作。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同时,在
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
共同努力,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市某某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1.1.2 承办单位:法人代表:1.1.3 建设性质:新建1.1.4 项目拟建地点:**市规划城区内1.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1.6 建设内容与规模工程范围为:某某河治理范围总长度4.05km,西起沙颍河左岸,东北至总体规划(2007—2020)新城边界。

治理规划范围包括水系,沿河两岸30m景观绿地以及城市开放空间节点,总面积57.01hm2。

主要包括总长4.05公里的岸线河堤治理工程、基础绿化与湿地生态工程、景观工程、道路停车场工程、桥梁涵洞改造工程。

及相关的环卫、建筑小品、照明、给排水与消防等配套工程建设。

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某某河两岸交通,增加建设用地,硬化堤岸,提高防洪和河道排涝的能力及护岸结构安全性,为该片区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系统提供必备条件,实现某某河该河段“河岸美、交通畅、无洪涝”的目标。

1.1.7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8589.83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9041.6万元,其他费用6305.72万元,预备费2027.79万元,建设期利息1214.73万元。

工程投资估算详见附表。

项目总投资28589.83万元,资金筹措渠道为:申请银行贷款20000万元,其余由建设单位自筹。

贷款名义利率5.94%。

1.1.8经济评价1、本项目建设期为20个月,项目计划分二期实施。

计划2010年4月开工,2011年12月完成。

项目贷款偿还期为8年。

2、本项目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12.09%,大于社会折现率10 %,经济净现值为5067.38万元。

项目具有良好的国民经济效益。

1.2 编制依据与原则1.2.1 编制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⑸《**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0)》;⑹《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⑺《**市城市排水工程建设规划》⑻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⑼《防洪标准》(GB50201-94);⑽《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21-93);⑾某某河河道带状图及纵横断面图;⑿某某河地质勘探报告;⒀其它有关规程、规范、报告等;⒁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2)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3)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 (5)第一节某某县概况 (5)第二节某某县城市发展规划 (12)第三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18)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第三章项目建设地点及配套条件 (22)第一节项目建设地点 (22)第二节配套条件 (22)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25)第一节主要建设内容 (25)第二节建设规模 (25)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 (27)第一节工程概况 (27)第二节某某综合整治工程 (27)第三节环湖路方案 (31)第四节某某引水方案 (36)第五节桥涵建设方案 (38)第六节湖区景点建设 (39)第七节工程量估算 (43)第六章环境保护和节能 (45)第一节环境保护 (45)第二节节能 (47)第七章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49)第一节组织机构 (49)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节劳动定员 (49)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1)第一节项目实施进度 (51)第二节项目建设管理 (52)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4)第一节投资估算 (54)第二节投资估算 (54)第三节资金筹措及分年度使用计划 (56)第十章社会效益评价 (59)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某某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某某县某某管理处法人代表:罗某某三、项目拟建地址某某县古城区内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单位名称:某某咨询院2、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某某3、资格等级:甲级4、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五、承办单位简介某某县某某管理处成立于1992年2月,为股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原县建委领导,现归属县旅游局管理,本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经济上自负盈亏,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职责范围:某某景区的规划建设、综合开发和管理服务。

兼营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人员构成:本单位现有干部职工23人,有职称的技术人员15人,其中中级以上6人;大专文化以上14人,中专文化5人。

法人代表罗某某,男,现年50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政工师。

现任某某县某某管理处主任,负责全面工作。

1977年12月至1987年5月中原油田工作,1987年5月至1994年5月任某某县建筑材料实验室主任,1994年5月至2000年1月任市容环卫处副主任(正股级),2000年1月任现职。

任某某管理处主任期间,被建设系统评为某某市“城市绿化”先进单位,并授予“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一、研究的依据1、项目承办单位委托某某咨询院进行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2、《某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3、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4、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5、国家有关的设计规范及法制、法规二、研究的范围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建设选址与建设条件3、建设方案与建设规模4、工程技术方案5、环境保护与节能6、消防、劳动安全与卫生7、项目组织与管理8、实施进度计划与工程管理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结论本项目为某某县某某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某某清淤造山工程、某某驳岸工程、某某环湖路工程、某某引水工程、某某绿化工程、五桥建设工程、湖区景点工程。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14000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11772万元,其它工程与费用1136万元,预备费645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447万元。

项目投资的资金筹措渠道主要为:申请国家开发银行基础设施贷款7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7000万元。

本项目实施后,将有效地扭转某某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比较相对滞后的落后局面,充分挖掘某某景区潜力,改善某某的整体环境,极大地改善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整体提升某某“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形象,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旅游收入。

同时,由于环境基础设施的完善,构筑了经济发展的平台,优化了投资环境,可以有效地带动当地的工业、农业和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分析论证结果表明,本项目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社会效益显著,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某某县概况某某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某某市北端,辖6镇3乡、3个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656个行政村,17个居委会,47.5万人,版图面积960平方公里。

现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依法治县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县、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双拥共建模范县、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省级卫生城。

在首届中国诚信建设成果展上,被评为“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

某某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土质较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土地资源十分丰富。

全县耕地面积60563公顷,人均占有耕地2.2亩。

某某县淡水资源丰富,水利条件优越,可利用位山—、二干渠引黄灌溉。

某某县区位优势优越,位居济南、德州、某某三大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有“二十分钟上火车、一个小时登飞机、四个小时进京城到港口”的便捷,105国道、308国道、322省道316省道贯穿东西南北,随着在城北穿过的青银高速的建成通车,某某的交通更加便利,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一、经济发展状况和综合实力近年来,某某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以大集团带动为重点的工业经济、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的农村经济和以招商引资培植大户为重点的民营经济,实现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省中等水平。

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7.9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7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3.4倍,年均增长34.6%;实现财政收入8.0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02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1.23倍和1.2倍,年均增长17.4%和17.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一五”末的2441元增加到现在的3961元,年均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一五”末的5256元增加到现在的9012元,年均增长11.4%;各项存款余额45.5亿元,贷款余额38.6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1.5倍和1.52倍。

工业进程不断加快。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十一五”末的44家发展到现在的105家,实现销售收入229.7亿元,利税16.9亿元,利润12.8亿元,建设了某某汽车、某某热电、某某熟肉制品深加工等107个工业重点项目,蓄积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农业经济稳定增长。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培植、形成、状大了蔬菜、畜牧、经济林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培植了1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粮棉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列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80位。

民营经济迅猛膨胀,2015年全县民营企业达到1209家,实现利税19亿元。

服务业经济日益繁荣,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2亿元。

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某某集团通过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验收。

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服务业健康发展。

二、产业结构和支柱产业近年来,某某县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培植状大第二梯队企业,工业经济持继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总量持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

目前全县已形成运输机械、林浆纸、畜禽、纺针织、精细化工、木业、农产品深加工等十大支柱产业。

某某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农用车制造企业,以其年产销农用车100万辆、四轮农用汽车10万台,发动机100万台,拖拉机2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利税5.6亿元,市场占有率高达45%的业绩而傲视群雄;某某纸业为全国知名、全省最大的低定量重涂铜板纸生产企业;某某集团为全国最大的色拉油生产企业之一和重要的分割牛肉出口企业。

在三大集团的带动下,一批中小企业迅速崛起,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农机配件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针纺制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已经形成,正在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第二支柱。

农村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蔬菜、畜牧、经济林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增长,旅游服务业日益繁荣。

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7.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28.8:53.3:17.9调整为11.5:74.5:14。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城市化水平近年来,某某县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城市化建设,以全县城市化水平由2000年的27.9%提高到2015年的37.8%。

目前某某县城镇化进程正处在加速阶段,随着县域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变,未来一段时间,会保持相对较快的城镇化进程。

按照修编后的城市规划,规划近期到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0万人;规划远期到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0万人。

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近年来,某某县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资力度,倾力打造湖中有城,城中有湖,城湖一色,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中国书画艺术名城,扎实推进城市化进程,重点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城市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高,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日渐增强。

2012年提出了经营城市战略,先后吸引外资开工建设了金城广场、天然气工程、公交工程、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基建项目,提高了基础设施水平和城市品位。

2013年某某县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开发区规划编制,“十五”期间新建、改造城区道路24条,形成了10纵10横的城区道路主框架;新增房地产开发建筑面积120.4万平方米;城市道路长度达到120公里,面积达到282.24万平方米,城市供水能力达到3.5万吨/日,城市供热面积达到136.7万平方米,城市使用天然气人口达到1.6万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35吨/日,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83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5.4%,绿地率32%,人均公共绿地8.6平方米。

五、经济发展优势和潜力(一)某某县具有以下发展优势:1、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某某县地处鲁西北平原,人均土地2.2亩,土地资源较为充足。

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肉鸡、肉牛、蔬菜、粮食、棉花、经济林六大产业链,特别是棉花资源得天独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某某县列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80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