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
绿色食品概述

中聚酯类农药在作物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 4)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控制农药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5)有机合成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最终残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中最高残留
——产品认证规模较快增长。截止2019年底,全国绿色食品 企业总数达到6176家,产品总数达到17512个,产品总量接近 9000万吨,产地环境监测面积达到2.5亿亩。
一、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的年度抽检合格率 一直稳定可靠。2019年,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年度抽检合格率为 98.4%。在农业部、国家认监委等部门的多次抽查中,绿色食 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均为100%。 ——品牌效应持续放大。绿色食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 步提高,绿色食品品牌价值进一步体现。有调查表明,北京消 费者对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分别接近70%和80%。
◆化肥也可以与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配合使用,最后一次追肥 必须在收获前30天进行
◆城市生活垃圾一定要经过无害化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后才能使用
◆ 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禁止使用未腐熟的人粪尿、饼肥 ◆禁止使用城市垃圾和污泥、医院的粪便垃圾和含有有害物质的
工业垃圾 ◆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必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登记认证及生产
限量(MRL)要求 ◆严禁使用基因工程品种(产品)及制剂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贮藏期病虫害
二、绿色食品基本制度安排简介
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
◆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
◆ 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无机氮和有机氮之比不超过1:1 ,对叶菜类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天进行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食用等全过程中,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无害的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是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其建立和完善对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主要包括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和规范。
首先,在生产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土壤、水源、空气等环境的保护要求,对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用品的使用限制,以及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采摘时间等方面的规定。
其次,在加工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使用、加工工艺、包装材料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再者,在流通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食品运输、储存、销售环节的卫生要求和追溯体系的建立,保证食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受到二次污染。
最后,在消费环节,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应包括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和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检测,确保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和食用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立法和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
企业应严格遵守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要求,加强对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管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公众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信任,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和安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概述

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3A级绿色食品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其防伪标签的底色为绿色,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而AA级绿色食品包装上以白底印绿色标准,防伪标签的底色为蓝色;
★、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作为申请绿色食品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中有具体要求;。
绿色食品内部检查员

绿色食品标志是质量证明商标
绿色食品标志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 理局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用以标识、 证明92107至892139号 注册号为:第892107至892139号
注册范围:《 注册范围:《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 际分类》 际分类》第1、2、3、5、29、30、31、32、 29、30、31、32、 33等九大类。几乎包括所有的食用农产品 33等九大类。几乎包括所有的食用农产品 和食品。
发展绿色食品打造精品品牌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内容提要
绿色食品相关知识介绍 绿色食品管理相关情况介绍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 绿色食品证后监管
政府要满足三方面需求
国家安全 发展经济 民众生活
绿色食品中心要满足三方面需求
政府需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保证绿 政府需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保证绿 色食品质量; 市场需求——开发满足市场需要的安全、 市场需求——开发满足市场需要的安全、 营养绿色食品; 企业需求——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提供相 企业需求——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提供相 关服务
绿色食品定点检测机构
46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受中国绿色食 46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受中国绿色食 品发展中心、地方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生产企业, 其它机构的委托,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72个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受中国绿色食 72个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受中国绿色食 品发展中心、地方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其它机构 的委托,承担产地环境监测工作。 名称: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 名称: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
绿色食品管理
管什么——目标——质量 管什么——目标——质量 谁来管——责任——绿色食品工作机构 谁来管——责任——绿色食品工作机构 如何管——手段——各项制度、规定 如何管——手段——各项制度、规定 依据什么管——合法性—— 依据什么管——合法性——《农产品质量安全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饮用水标准》GB5749 – 85
《土壤环境质标准》(GB15618 - 1995)
《土壤肥力标准》
为了促进生产者 增施有机肥,提高 土壤肥力,生产AA 级绿色食品时,转 化后的耕地土壤肥 力要达到土壤肥力 分级l-2级指标 (见附录A)。生 产A级绿色食品时, 土壤肥力作为参考 指标。
畜禽饲养
水产养殖
食品添加剂使用 准则
初级农产品标准 绿色食品 产品标准 加工产品标准 生物学要求 标志设计使用规范 水产养殖用药使 用准则
食品加工
感官要求
理化要求
标签标准GB7718-94 绿色食品 包装、标签、 储运标准
包装标准
储运标准
《绿色食品标志 使用申请书》、 《企业生产情况 调查表》
中国绿色食品的认证程序图
地下水 B: 产地的常年降雨量是否满足灌溉需要,或开采地下水是否造成环 境的负面影响(如地面下沉、水污染等) C: 人畜饮用水、灌溉水的水质感观如何 D: 产地是否有污水灌溉历史
2. 内源污染调查
(1)肥料 调查肥料的种类和配方施肥情况,化肥的品种,有机肥的品种,施 肥水平,是否使用污泥肥、垃圾肥、矿渣肥、稀土肥等情况。通过调查, 对照绿色食品产地所规定的肥料使用准则进行评估。 (2)植物保护 调查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手段,是否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农药的 品种、数量,农药的安全使用情况。病虫草害发生、变化历史调查,是 否出现过重大病虫害,如何控制等。通过调查,对照绿色食品有关农药 的使用准则进行评估。 (3)农用塑料残膜 调查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历史,实测土壤残膜状况及残膜量。 (4)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调查全价饲料的组成,饲料添加剂中的有害物含量等。 (5)农业废弃物 秸秆的量及处置情况;人、畜禽粪便的量及处置情况;加工业下脚 料的量及其处置情况。 (6)农业生物物种 重点调查是否有转基因物种。
我国绿色食品体系中关于转基因问题的研究

现 代农 业科技
2 1 第 6期 0 2年
我国绿色食 品体 系中关 于转基因问题 的研究
陶 李 罗 苹 郭灵 安 雷 绍荣
( 川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分 析 测 试 中心 , 川成 都 60 6 ) 四 四 1 06
摘 要 研 究 绿 色食 品体 系中对转 基 因技 术 ( 产品 ) 限制性要 求 , 的 针对 获得 绿 色食 品认证 的 企业 是 否在 生产 中违规 使 用转 基 因技 术 生 产的 生产 资料 或原料 这一 监测 空 白提 出 了对 策 , 并对 建立 完善 的绿 色食品 监测体 系提 出了建议 , 以促 进绿 色食 品体 系 良性 发展 。 关键词 绿 色食 品 ; 准体 系; 基 因 ; 标 转 中国 中图 分类 号 T 2 72 S 0 .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0 — 7 9 2 1 ) 6 o 4 — 3 0 7 5 3 (0 2 O 一 3 6 0
色 食 品 的 产 品标 准 中未 对 转 基 因做 出明确 规 定 . 但其 实 绿
色 食 品标 准体 系 中对 转基 因技 术 的使 用是 有 明确 要求和 限
食品 添加剂使 用 准则
动 物 卫 生 准 则
制 的 , 文 研 究了 绿 色 食 品体 系 中对 转 基 因 技 术 的规 定 , 该 对 建 立 完 善 的绿 色 食 品监 测 体 系提 出 了建 议 , 促进 绿 色 以 食 品体 系 良性 发展 。 1 绿色食 品标 准体 系 绿色 食 品标 准是 绿色 食 品质量 认 证和 质量 体 系认 证 的
产地 环 境 调 查 、 监 测 与 评 价 导 则 产 地 环 境 标 准
生产 技 术标 准
农 药使 用 准则
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

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食用过程中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健康无害的食品,是一种健康、安全、环保的食品。
我国对绿色食品的标准制定和监管已经逐渐完善,以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首先,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主要包括生产标准、加工标准、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
生产标准主要包括土壤环境、水质环境、农药残留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加工标准则要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保证食品的原汁原味。
质量标准是指绿色食品在营养成分、口感、外观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以保证食品的品质。
而安全标准则是保证绿色食品在储存、运输、销售和食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
其次,我国对绿色食品的标准制定和监管由国家主管部门负责,各级政府都会对绿色食品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我国还设立了绿色食品认证机构,对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食品进行认证,以便消费者可以通过认证标识来选择绿色食品,增强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心。
再次,绿色食品的标准制定和监管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健康,也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动绿色食品生产和销售,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改善农民收入。
同时,绿色食品的推广还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物质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绿色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选择绿色食品,既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环境和社会的负责。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绿色食品标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了解,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绿色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中来,共同建设绿色、健康的美好家园。
绿色食品集团组织结构与薪酬激励方案

绿色食品集团组织结构与薪酬激励方案绿色食品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有机食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有机的食品给消费者。
为了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员工的激励,绿色食品集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薪酬激励方案。
绿色食品集团的组织结构主要分为高层管理层、各部门和员工三个层次。
高层管理层包括董事会、总裁、副总裁等,他们负责制定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目标,并监督各个部门的运作情况。
各部门包括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市场部等,每个部门都有一个经理来管理。
员工则根据不同的职能分为不同的岗位,如生产员工、销售人员、财务人员等。
绿色食品集团的薪酬激励方案主要分为固定薪酬和绩效奖励两部分。
固定薪酬是根据员工的职位级别和工作经验确定的,反映了员工的基本工资水平。
不同职位级别的员工在同一岗位上工作相同的时间,薪酬也会有所不同。
此外,固定薪酬还包括一些额外福利,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以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
绩效奖励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来确定的。
绿色食品集团设立了一个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评估分为部门评估和个人评估两个层次。
部门评估主要考核部门整体的生产效率、销售业绩等指标,个人评估则主要考核员工的工作成果、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根据评估结果,绿色食品集团设立了一系列的绩效奖励方案。
绩效优秀的员工将获得一定的奖金和晋升机会,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
此外,绿色食品集团还为绩效优秀的员工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以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职业发展。
为了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绿色食品集团还设立了一些团队奖励方案。
团队奖励是根据整个团队的绩效来确定的,表彰团队在生产、销售、市场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团队奖励既激励员工进行良好的个人表现,又促进了团队的协作和合作。
总之,绿色食品集团的组织结构和薪酬激励方案旨在为员工提供一个激励和发展的平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薪酬激励方案,绿色食品集团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的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土壤评价因子:要求产地土壤元素位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并且没有农药残留污染,评价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同时要求有较高的土壤肥力。
土壤质量符合绿色食品土壤质量标准。
土壤评价采用该土壤类型背景值的算术平均值加2倍的标准差。
主要评价因子包括重金属及类重金属(汞Hg、镉Cd、铅Pb、铬Cr、砷As)和有机污染物(六六六、DDT)。
表5 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mg/kg具体参阅农业标准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绿色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是绿色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是绿色标准体系的核心。
它包括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两大部分。
第一、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是对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物质投入的一个原则性规定。
它包括农药、肥料、兽药、渔业用药、食品添加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在这此准则中,对允许、限制和禁止使用的物质及其使用方法、剂量、次数、休药期作出明确的规定。
(1)农药使用准则在农药使用准则上,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非化学剂处理种子,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春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的作用。
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构捕捉害虫,机构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特殊情况下使用农药时,应遵守准则所规定的有关要求。
在AA 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使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中的硫制剂、铜制剂和矿物乳油剂。
在A 级绿色食品生产中还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农药,使用规定见《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
准则中农药被禁用或限用的有高剧毒、高残留、对植物不安全、药害等原因。
准则中详细规定的农药常用药量、施药方法,施药间隔期(休药期)、允许的最终残留量。
并规定每种化学农药在种作物生产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以确保与食品不受污染。
(2)肥料使用准则肥料使用准则明确必须以保护和促进作物的生产及其品质的提高,不造成作物生产与积累有害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
明确实施措施,准则中规定绿色食品生产充许使用的肥料有农家肥料及商品有机肥产、微生物肥料、半有机肥料、叶面肥料等七大类商品肥料,26种。
如堆肥、沼气肥、绿肥等。
(3)其他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根据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及市场的需求,农业部起草并审定了绿色食品兽药、渔业用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以及动物卫生准则等对允许使用品种、使用剂量、最高残留限量和最后一次休药期天数等作了较详细的规定,以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
第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以准则为依据,接作物种类、畜牧种类和不同农业区域的生产特性分别制定的,用于指导绿色食品生产活动,规模绿色食品生产的技术规定,它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
(1)种植业的操作规程系指农作物的整地播种、施肥、浇水、喷药及收获等五个环节必须遵守的规定。
在植保方面:农药的使用在种类、剂量、时间、残留量方面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作物栽培方面:肥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有机化的施用量必须达到保护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程度;品种选育及耕作制度方面:尽量选育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并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的高品质优良品种和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养活或避免化学物质的投入。
(2)畜牧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包括畜离育种、饲养、防治疫病等环节。
其主要内容:一是选择饲养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种畜种禽;二是原料主要来源于无公害区域内的草场和绿色食品种植地和加工产品的副产品。
饮料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饮料添加剂使用准则》;三是采用生态防病技术,不使用种类化学合成激素、促生素和有机药物和畜禽房舍内消毒及畜禽疫病防治用药,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3)水产养殖过程中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养殖用品必须达到绿色食品的水质标准,鱼虾等水生物的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及添加剂必须来源于无公害或绿色食品生产区域和符合《绿色食品渔业用药使用准则》。
(4)食品加工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要求:一是加工区环境卫生须达到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二是加工用水须符合绿色食品加工用水质标准;三是加工原料主要来源于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地;四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三)、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衡量绿色食品最终产品质量的指标尺度。
是树立绿色食品形象的主要指标,也反映出绿色食品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水平。
它虽然跟普通食品的国家标准一样,规定了食品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等内容,但其卫生品质要求高于国家现行标准,表现在几个方面的要求:1、原料要求绿色食品的主要原料必须是来自绿色食品产地,按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出来的产品。
对于某些进口原料,例如果蔬脆片所用的棕榈油、生产冰淇淋所用的黄油和奶粉,无法进行原料产地环境检测的,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监测中心,按绿色食品标准进行检验,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作为绿色食品加工原料。
2、感官要求包括外形、色泽、气味、口感、质地等。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中感官要求有定性、半定量、定量指标。
其要求严于同类非绿色食品。
例如,国家《大豆油标准》(GB1535-86)中以及《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88)中,均无“透明度”这项感官指标,而《绿色食品大豆油标准》(NY/T286-95)增加了“透明度”指标,又如绿色食品全脂乳粉感官评分标准均达到国家GB5410的特级产品标准。
3、理化要求是绿色食品的内含要求,包括应有的成份指标。
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
这些指标不低于国标要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等污染指标与国外先进标准或国际标准接轨。
4、微生物学要求产品的微生物学的特性要必须保证。
如活性酵母、乳酸菌等,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
而微生物污染指标必须严于国标的限定。
例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粪便大肠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指标严于国标,达到或接近同类产品的国外先进标准或国际标准。
经农业部审查批准,绿色食品玉米、大米等二十项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予以发布。
各项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绿色食品标准(一)NY/T418--2000......绿色食品..玉米(二)NY/T419--2000......绿色食品..大米(三)NY/T420--2000......绿色食品..花生(果、仁)(四)NY/T421--2000......绿色食品..小麦粉(五)NY/T422--2000......绿色食品..白砂糖(六)NY/T423--2000......绿色食品..鲜梨(七)NY/T424--2000......绿色食品..鲜桃(八)NY/T425--2000......绿色食品..猕猴桃(九)NY/T426--2000......绿色食品..柑桔(十)NY/T427--2000......绿色食品..哈密瓜(十一)NY/T428--2000....绿色食品..葡萄(十二)NY/T429--2000....绿色食品..黑打瓜籽(十三)NY/T430--2000....绿色食品..食用红花籽油(十四)NY/T431--2000....绿色食品..番茄酱(十五)NY/T432--2000....绿色食品..白洒(十六)NY/T433--2000....绿色食品..植物蛋白饮料(十七)NY/T434--2000....绿色食品..果汁饮料(十八)NY/T435--2000....绿色食品..水果、蔬菜脆片(十九)NY/T436--2000....绿色食品..果脯(二十)NY/T437--2000....绿色食品..酱腌菜以上各项标准自2001年4月1日起实施。
原《NY227-1994微生物肥料》行业标准中的有关技术内容与本次发布的行业标准规定的技术内容不一致的,以本次发布的标准规定为准。
(四)绿色食品包装、标签及储运标准1.产品包装标准食品包装是指为了在食品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称。
绿色食品产品包装指包装材料选用的范围、种类,包装上的标识内容等。
要求按照《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规定,对绿色食品的标准图形、标准字形、图形和字体的规范组合、标准色、编号、广告用语等规范应用作了具体规定。
2.产品标签标准。
第一,食品标签是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
任何商品都有标签,一个标准化的食品标签,反映着国家水平、社会文明和食品企业的素质。
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7718-94规定产品上必须标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食品名称(2)产品类型(3)配料表(4)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5)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6)日期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存期)和贮藏方法(7)质量(品质)等级(8)产品标准号(9)特殊标注内容第二,绿色食品标签标准:绿色食品包装标签应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同时遵守以下原则:一是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
二是其所有内容,不得以直接或间接间暗示性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消费者将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三是其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四是其内容,必须通俗易懂、准确、科学。
3.储运标准该项标准对绿色食品储运的条件、方法、时间作出规定。
以保证绿色食品在储运过程中不遭受污染、不改变品质,并有利于环保、节能。
目前这项绿色食品储运标准处于待制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