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护理-教案-精选.doc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_教案(大全)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_教案(大全)第一篇: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_教案(大全)第一节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发病机制。
2、熟悉颅内压增高主要身体状况。
3、掌握颅内压增高病人主要的护理措施。
【教学过程】一、清点人数。
二.复习导入新课教师提问,指名学生回答(1)颅内压增高的原因:脑肿瘤、脑损伤、颅内血肿、脑脓肿、脑水肿、先天性畸形。
(2)颅内压增高的病理机制:(3)身心状况:1、头痛:最早最主要的症状。
2、呕吐,呈喷射状。
3、视神经乳头水肿。
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合称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4、进行性意识障碍:嗜睡、反应迟钝、昏睡、昏迷。
5、生命体征变化:血压增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慢,即“二慢一高”,称为库欣反应。
6、脑疝: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我们学习了颅内压增高的身体状况表现,当面对颅内压增高病人时,我们如何护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该病人进行护理。
(师板书课题: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三、教学新课 1.教学护理诊断。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该病人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问题。
(教师出示案例)⑴潜在的并发症脑疝⑵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⑶有误吸的危险与吞咽困难、意识障碍有关⑷疼痛与颅内压增高有关⑸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长期不能进食、呕吐、用脱水剂有关⑹营养失调与频繁呕吐、长期不能进食等有关⑺有外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2.教学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体位:床头抬高15度—30度的斜坡卧位(2)清理呼吸道并吸氧。
(3)控制液体入量。
成人每日输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尿量不少于600ml(4)控制高热,给予有效的降温措施,必要时遵医嘱采取冬眠低温疗法。
(二)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的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和肢体变化。
(三)治疗配合:1.控制脑水肿,采用脱水治〔疗20%的甘露醇250ml(15—20分钟内输入)、呋塞米〕2.激素应用(地塞米松)3.冬眠低温治疗⑴使用冬眠药物之前可使用镇静剂⑵冬眠药物使用30分钟后再加用物理降温⑶降温以肛温32℃—34℃较为适合⑷停止冬眠疗法,应先停物理降温,再停冬眠药物4.防止颅内压骤升的护理:安静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癫痫发作(巴比妥类药物治疗)。
颅内压增高护理(护理讲课比赛课件)

诊断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如颅脑影像学检查、脑脊液 检查等,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2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评估
评估内容与方法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 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指 标,以评估患者的生理
日常生活指导
休息与活动
指导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 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减少头部
震动。
饮食调整
建议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 素的饮食,避免过度饱食和过度饮 水。
避免危险动作
提醒患者避免头部前倾、弯腰捡拾 重物、突然改变体位等危险动作。
家庭护理与随访
家庭护理要点
指导家属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定期随访
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 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
案。
心理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 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6
颅内压增高护理的研究进展与 实践案例
最新研究成果与趋势
颅内压监测技术改进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颅内压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如光纤颅内压监测、磁共振成像技术等,为颅内压增高的 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准确、更及时的信息。
05
颅内压增高患者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宣教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颅内压增高的危害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颅内压增高的常见 原因,如颅脑外伤、颅内肿瘤、颅内 感染等。
强调颅内压增高对脑组织的压迫和损 伤,可能导致脑疝、脑水肿等严重后 果。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详细说明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颅内压增高的典型症状,以及意识障 碍、抽搐等严重症状。
颅内压增高 教案

颅内压增高教案教案标题:颅内压增高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颅内压增高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掌握颅内压增高的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
3. 培养学生对颅内压增高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的意识。
教学内容:1. 颅内压增高的定义和病因a. 颅内压增高的定义和正常颅内压范围b. 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如颅内肿瘤、脑水肿、颅内出血等2.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a. 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等常见症状b. 眼底检查的重要性和颅内压增高的眼底表现3. 颅内压增高的处理方法a. 药物治疗: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如甘露醇、呋塞米等b. 手术治疗:如颅内压监测、脑室引流等c. 其他治疗方法:如体位护理、氧疗等4.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a. 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等b. 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氧合良好c.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刺激d. 协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介绍颅内压增高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案例分析:以实际病例为例,让学生分析颅内压增高的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颅内压增高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措施。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颅内压增高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的内容。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真实的颅内压增高病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的资料。
评估方式:1. 小组讨论评估: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颅内压增高的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并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2. 案例分析评估:要求学生分析一个颅内压增高的病例,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
3. 问答评估:通过提问学生颅内压增高相关的问题,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时长: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情况,大约需要2-3个课时。
备注:教案中的内容和评估方式可以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颅内压增高教案

颅内压增高教案导读:颅内压增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教案旨在提供针对颅内压增高的教学指导,介绍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概述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力超过正常范围,由于颅内容积的增加或颅内液的潴留引起。
常见原因包括脑肿瘤、脑出血、脑水肿等。
二、症状表现1. 头痛: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经常是阵发性的、搏动性的,并呈现晨起或睡醒时较重;2. 恶心和呕吐:由于颅内良性肿瘤或脑脓肿等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常伴随恶心和呕吐;3. 视力问题: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4. 神经系统症状:颅内良性肿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还可能出现一侧身体运动不协调、言语不流利等症状。
三、诊断方法1. 神经影像学检查:头颅CT扫描和MRI是确认颅内压增高的主要手段;2. 腰穿术:通过脊柱穿刺腰椎腔,收集脑脊液进行检测,以评估颅内压力是否增高;3. 神经系统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评估颅内压增高的程度。
四、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口服或静脉给药,以减轻脑组织的水肿和炎症反应;2. 手术治疗:对于颅内压增高的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脑膜切除术、脑室分流术等;3. 放射治疗:对于颅内恶性肿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放射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4. 中医中药治疗:中草药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来缓解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五、护理措施1.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2. 提供舒适的环境,避免嘈杂和刺激对患者的影响;3. 规律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4. 帮助患者保持正常的睡眠和休息。
结语:颅内压增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本教案提供了关于颅内压增高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综合指南,并介绍了针对患者的护理措施。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教案

徐州医学院教案讲授章节第十三章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授课专业护理学授课班级13级本科及华方授课日期2015年11月教学时数3学时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1.李乐之,路潜. 外科护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郭桂芳,姚兰主编《外科护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3.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的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2.掌握脑疝的原因分类/临床表现/急救与护理。
★3.掌握脑室引流病人的护理。
★4.熟悉颅内压增高的概念/病因/处理原则/护理诊断/健康教育。
5.熟悉冬眠低温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护理措施。
6.了解颅内压增高机制/并发症/预后。
7.了解脑疝的解剖学基础。
教学重点1. 颅内压增高定义、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评估。
2.ICP的病情观察、防止ICP骤升的护理、脱水治疗的护理。
3.脑疝的急救与护理。
4.脑室引流的护理。
教学难点1.ICP和脑疝的病理生理。
2.比较两种常见脑疝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急救护理。
3.冬眠低温疗法的降温方法。
板书、版图或多媒体课件图文的设计(可添加附页)第十三章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一、课程整体设计安排1. 由PBL案例《哦,那些神经错乱的日子》导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启发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向病人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3.采用讨论法探讨颅内高压及脑疝的病理生理和表现,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4. 及时总结PBL教学的实施与效果,提问测试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
二、教学中的创新设计1.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利用图片、动画复习颅脑解剖生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脑疝的好发部位及临床表现。
2.授课时采用专业英语词汇,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专有名词的英文单词。
颅内压增高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脑疝 (brain hernia)。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有无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2、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瞳孔的变化。
二、护理措施:
1、体位: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15-30 度。
2、给氧;持续或间断给氧,改善脑缺氧。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有明显的进行性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应警惕脑疝的发生,频繁呕吐时应避免误吸或窒息。
4、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并配合激素的应用,有时可用速尿加强脱水的作用。
5、遵医嘱应用冬眠低温疗法,使患者处于亚低温状态,其目的是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以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避免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2、指导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
3、指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不良刺激,维持血压平稳,保持大便通畅,防止颅内出血。
四、注意事项
1、行物理降温时注意局部皮肤的保护,避免冻伤,复温不可过快,以免出现颅内压反跳、体温过高或酸中毒等。
2、躁动患者应该寻找原因及时处理,切忌强制约束。
颅内压增高教案

颅内压增高教案
引言: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压力异常升高,常见于多种疾病,包括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等。
颅内压增高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威胁,因此,及时准确地识别和处理颅内压增高非常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颅内压增高的相关知识,并提供处理颅内压增高的措施。
一、什么是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压力异常升高。
正常情况下,颅内压维持在10-20mmHg范围内。
当颅内压超过20mmHg时,即可被认定为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影响脑功能,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
1. 头痛: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通常是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严重时可能伴有呕吐或视力障碍。
2. 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可使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从轻度的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到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都可能发生。
3. 呕吐:颅内压增高对呕吐中枢的刺激可能导致患者频繁呕吐,尤其是早晨或在醒来后。
4. 视力障碍: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视神经受压,导致视力障碍,
例如视野缺损、模糊或复视等。
5. 眼球突出:颅内压增高可能引起眼球的突出,患者可出现眼
球凸出、眼球活动范围受限等症状。
三、如何处理颅内压增高?
1.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应及时
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观察。
2. 病因治疗:针对导致颅内压增高的病因进行治疗,例如手术
切除占位性病变、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等。
3. 降低颅内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以降低颅内压,如甘露醇、呋塞米等。
完整word)颅内压增高教案

完整word)颅内压增高教案课程名称:颅内压升高授课教师:副主任医师授课对象:___2010级五年班组制基地班授课时间:2013年6月14日,45分钟教学目的及重点:本课程旨在让学生:1.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以及了解常见的病因。
2.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3.了解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4.熟悉两种脑疝的临床表现和抢救策略。
本课程的重点包括:1.颅内压增高的解剖基础和病理生理。
2.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脑疝的机制和临床表现。
难点分析及对策: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多种多样,其复杂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与复杂的颅脑解剖密切相关。
学生虽然学过神经解剖,但没有相对完整的神经外科疾病知识,也没有接触过这个概念,很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针对这个难点,我们将结合临床病例,形象引入影像学和解剖学图像,利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有完整的认识。
通过形象的示意图,使复杂颅内压增高的机制变得简洁、易懂。
教学方法手段:1.班级授课,多媒体加板书,结合典型病例的分析。
2.多媒体形式,先由结构图逐渐展开内容,突出重点,最后略加总结。
3.将解剖图片、病变示意图与致病机制、临床表现有机地结合。
4.将颅内压增高的形成机理,由临床急救故事引入,用板书绘图讲解,形象生动。
5.展示实际病例影像资料和示意图,使脑疝机理及表现的讲解更形象化。
6.通过活跃幽默的课堂授课方式,增加互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热情。
学科新进展及参考资料:新进展:1.颅内压监测的方法。
2.颅内压增高患者的亚低温治疗。
参考文献:1.___主编.外科学(七年制教材).___,2004.2.___主编.___神经外科学.湖北:___,2005.3.___低温脑保护基础与临床.上海:___,1998.4.___:SaundersWBCompany,2004,pp2017-2148.5.___,___主编。
脑脊髓血管外科学,___,2013. 授课主要内容:本课程共45分钟,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本堂课的内容(3分钟)2.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25分钟)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10分钟)4.脑疝的机制和临床表现(7分钟)教学手段:1.多媒体加板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10分钟)
二、病因(10分钟)
三、病理生理(15分钟)
四、临床表现和诊断(15分钟)
五、处理原则(10分钟)
授课
六、护理(20分钟)
提纲
第二节急性脑疝
一、解剖概要(5分钟)
二、病因及分类(5分钟)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10分钟)
四、处理原则(5分钟)
五、急救护理(5分钟)
本章小结:(8分钟)
教案
单位:XX护理学院
教研室:外科学护理教研室
姓名:XXX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
第二十七章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授课章节
第一节颅3时间2007/10/10
授课地点六楼阶梯教室教材外科护理学
教学
目的
一、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和病理生理:熟悉临床表现、辅助检
查和处理原则
颅内压增高。
二、病因
(一)颅腔内容物的体积量增加
10分钟,
图片导入讲解,(二)颅内空间或颅腔容积减少
三、病理生理
15分钟,
(一)颅内压的形成与调节
详讲+图片
(二)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四、临床表现与诊断
详讲15分钟(一)三主症(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
结合临床实例
(二)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库欣反应:两慢一高
五、处理原则
(一)非手术治疗
1.脱水治疗
2.激素治疗
10分钟,详讲
图片+实例
3.抗感染
4.过度换气
5.冬眠低温治疗
(二)手术治疗
六、护理
20分钟
(一)降低颅内压
结合临床实例,
1.一般护理
2.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的护理
(1)休息
要求
二、了解脑疝的解剖学基础、病因和分类,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处理原则和急救护理
一、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措施教学
二、脑疝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紧急救护措施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教学手段
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板书
及教具
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CAI课件、板书工具
第二十七章颅内压增高病人护理
布置思考题:(2分钟)
教学主要内容备注
第一节颅内压增高(Increased ICP)
一、概述
概念10分钟
颅内压增高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减少超过颅
图片导入,回忆颅脑
解剖知识,引出定义,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2.0kPa(儿童ICP>1.0
进行板书
Kpa),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病症时,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