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计量理论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会计计量理论文献综述

一、对于会计计量定义和意义的认识

众所周知,会计核算离不开“金额”,而在会计确认中,即使肯定某个项目已符合要素的定义,如果它不能计量也不能予以确认。关于会计计量, 国内外有不同的说法。但是会计计量一直是西方会计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不同时期, 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

美国会计学会(AAA ) 1966 年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认为: 会计就是要计量和传递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中的数量方面, 虽然定性信息是重要的, 但会计职能强调通过数量表示有意义的定量信息来增进有用性。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计原则委员会在1970 年第4 号报告中提出“会计的功能在于提供有关经济主体的数量信息, 以便于作出经济决策”。因为数量信息是经营决策者所需信息的基础。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76年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在《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结构: 财务报表要素及其计量》中写道: 财务报表六要素是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 其转移资源的义务以及这些资源的投入、产出或变动的数量表现。

美国著名会计理论大师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在他的《会计理论》中指出:“依照传统, 会计上的计量是指给那些与企业有关的事物确定其数值而按适合于加计总数或分开总数的方式来求得的。但是计量也涉及到归类与鉴定的程序。

美国当代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教授于1979 年发表的专著《会计计量的理论》中对会计计量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指出:“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同时,井尻雄士教授对财务会计计量给出了简洁准确的定义:会计计量就是以数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物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 而把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的过程。这是国际会计界普遍认同的对于会计计量的最直接,最精确地的理解。

我国在财务会计计量的认识方面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学说:

《会计管理新辞典》指出:“会计计量通过会计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定量化的反映,在经济体制改革中, 会计计量问题也很重要。

候文铿教授主编的《会计辞海》中指出:“会计计量是在会计核算中对会计对象要素所进行的定量, 会计核算实质上是一个会计计量过程,在对会计要素的计量中, 对资产和盈亏的会计计量尤为重要”。

总体来说,财务会计的计量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特征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财务会计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损益等。保证财务会计计量结果准确和操作过程简洁的关键问题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计量单位的确定。

二、财务会计计量的发展史

财务会计是以计量为开端,并以计量为基础的,因此财务会计的计量是会计程序的四个基本步骤中最早出现的。

肖伟在他的《会计计量历史与发展趋势研究》中提到: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人类就开始运用简单刻记来进行会计行为,在计量单位从实物计量单位占统治地位发展到实物计量单位与货币计量单位并用,最后逐步发展到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的前提下,促使了单式记账向复式记账的发展。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由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财务会计计量也取得了重要成就,折旧及其计量解决了长期资产如何转化成成本的问题;资本与收益的区分使得对收益的计量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来计算得出;对存货的计量促使成本会计能更加准确的反应出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随着管理会计的产生,复杂的复杂的间接计量在实践中进一步与会计决策活动相融合,并与原有的科学计量方法相结合,使会计计量体系得以充实与完善。

当我们来到了计算机和网络日新月异的时代,会计计量的发展不仅与科技和经济密切相关,财务会计计量属性也随之产生了变革。

三、从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的转变

2006年在财政部颁布的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引入了除历史成本以外的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并存的会计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对现行的单一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产生了很大挑战。

(一)国内外权威机构对公允价值定义的表述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被提出后,对其解释和表述成为被受关注的焦点。其中影响最大的当首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95年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IAS32)中的解释: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1994年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购买会计中的公允价值》(FRS7),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AC)1996年在CIAC《手册》的Section 3860中,都有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类似的表述。

IASC/IASB的金融工具联合工作组(JWG),于2000年底完成的《准则草案和结论基础——金融工具及类似项目会计处理》的综合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有了进一步的表述:“是企业在计量日由正常营业报酬驱使的正常交易中销售资产将收到的或解除负债将付出的估计价格。”

美国最早有关公允价值含义的描述出现在AICPA的一份报告中。1970年,在APB公布的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书第4辑中,公允价值被认为是“当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包含的货币金额,(以及)在不包含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交换价格的近似值”。

199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5号《金融资产的转让和服务以及负债清偿的会计处理》(FAS125)中指出,“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自愿的双方在当前交易(而不是被迫或清算销售)中据以购买(或承担)或销售(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2004年6月,FASB的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当前交易中,在熟悉情况、不关联、自愿的各方之间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价格。”

2006年9月15日, FASB专门就公允价值计量发布了一项新准则——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被明确定义为: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将收到的或转移负债将付出的价格。

我国在《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准则中给公允价值下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 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 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 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