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知识点

知识产权法知识点
知识产权法知识点

知识产权法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知识产权法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一)人们依法对自己特定智力成果、商誉和其他特定相关客体等享有的权利

(二)客体形态特征法定

(三)客体不限于智力成果

二、知识产权的特征

(一)客体非物质性

1.取得智力成果载体的物权不等于取得知识产权,反之亦然(例外:美术作品展览

权)

2.转让一方并不当然转让另一方

3.侵犯一方并不当然侵犯另一方

4.客体无法占有和公示,难以自力保护

(二)专有性(排他性):非经权利人许可或法律规定,不得实施受知识产权专有权控制的

行为,否则侵权。

(三)地域性:除非条约特别约定,知识产权效力只限于国内

1.著作权:《伯尔尼公约》依本国法在缔约国间自动保护

2.商标权、专利权:经国家机关授权或注册产生,不能自动保护

(四)时间性

三、权利用尽规则

(一)定义:知识产权所有人或许可使用人一旦将知识产品合法置于流通以后,原知识产权

权利人所有的一些或全部排他权因此而用尽

(二)特征

1.穷竭权项的特定性

1)被穷竭的不是人身权,而是财产权

2)被穷竭的权利是法定的与商品的流通和购买者的使用有关的特定权利。

2.穷竭对象的特定性

1)权利的穷竭是针对每一件合法投入市场的具体产品而言的,而不是适用于同一类的

所有产品或同一系列的所有产品

2)权利人对其尚未投放市场或被非法投入市场的产品仍然具有排他性的绝对权利

3.穷竭(地域)范围的特定性:

1)国际用尽:一般说来,权利人在一国投放其知识产权产品并不会导致其产品在其它

国家的权利穷竭。因此权利人仍然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进口其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的行为。

2)国内用尽:既然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而且知识产权之间相互独立,知识产权在一个

国家的用尽并不意味着在另一个国家同样用尽,也就是说,知识产权用尽也具有地域性。

四、管辖

(一)地域管辖

1.侵权行为事实地、侵权商品储藏地、查封扣押地

2.共同侵权人择一起诉管辖

3.专利纠纷制造销售者为共同被告的,销售地法院有管辖权

4.网络信息传播权侵权纠纷: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

(二)级别管辖

1.原则:一审中院管辖

2.例外:特定基层法院管辖

1)著作权:省高院确定的基层法院管辖

2)专利权:最高法指定的基层法院管辖

3)商标权:省高院确定,最高法批准的基层或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五、作品的概念

(一)定义: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1.作品是人类的智力成果。

2.作品是能够被他人客观感知的外在表达,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

3.作品要具有独创性

(二)独创性

1.独:成果源自本人,是独立创作的结果,而非抄袭品

1)从无到有进行独立创作。包括恰巧相同的作品

2)以他人已有作品进行再创作。存在可被客观识别的差异。(演绎作品)2.创:体现作者独特的判断和选择,达到一定程度的智力创造水准

1)创作活动要有智力创造的空间,机械的映射不是创作

2)不要求劳动成果比他人现有成果先进,不同于专利法上的创造性

3)不要求具备高度文学美学价值

(三)侵权认定公式:接触+实质性相似。是否具有独创性只涉及具体侵权领域

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一)思想

1.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只保护对思想的表达

2.混同原则:如果一种思想只有几种有限的表达,这些表达也不被保护

3.场景原则:文学作品中与特定主题紧密联系的的标志性场景不被保护

(二)操作方法、技术方案和实用功能

1.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方案,经过审查才能被赋予发明人专利

2.著作权创作完成就取得,无需经过审查

(三)事实及对事实无独创性的汇编

1.事实自诞生起进入著作权法的公共领域,可自由使用

2.以外在的客观标准判断事实,观察其文体、表达形式

3.单纯的事实消息以简单的语言表达了事实,产生了混同

(四)官方正式文件:法律法规、政府决议、法院判决

1.国家要鼓励公众加以传播和复制

2.与著作权垄断权的性质相反

(五)竞技体育活动

1.著作权法保护对思想观念或情感有一定美感的表达

2.体育活动展现的是力量和技巧

(六)公共领域的作品

1.作者去世后50年

2.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公式

(七)违禁作品问题:内容根本违法,不能合法出版、传播的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

七、作品的分类

(一)文字作品:包括数字、符号表达的作品,计算机软件

(二)口述作品:事先不存在,被即兴创作出来

(三)戏剧作品: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将活的故事展现给观众。哑剧

(四)舞蹈作品:通过躯体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活动来表现思想、感情的作品

(五)美术作品: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有审美意义的平面、

立体造型艺术品

(六)建筑作品:具有独立于实用功能的艺术美感

(七)实用艺术作品:实用功能和美感能够在观念上相分离、艺术设计具有独创性、达到较

高水准的创作高度

(八)摄影作品:借助器材在感光材料或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

(九)影视作品:摄制在一定介质之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无伴音的活动画面组成,并借助

适当方式放映或以其他方式传播的作品

(十)图形作品:

1.工程、产品设计图:由点线面和各自几何图形组成,包含着科学之美。

2.地图、示意图:画面美观、标注对象和方式体现了智力创造性

(十一)模型作品:具有艺术成分符合独创性要求的模型

(十二)计算机软件:代码化指令程序与文档

八、著作人身权

2018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真题(选择题部分及参考解析)

2018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真题(选择题部分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国际公约中,规定作者在完成作品之日即可获得著作权的是 A.《专利合作条约》 B.《伯尔尼公约》 C.《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D.《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2.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作品应当具有 A.创造性 B.表达性 C.新颖性 D.独创性 3.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 A.制片者 B.演员 C.导演 D.编剧 4.北京人艺在建院四十周年之际,上演了老舍的《茶馆》,导演为焦菊隐,主演为于是之、蓝天野等。作为戏剧作品,《茶馆》的著作权人是 A.老舍 B.北京人艺 C.焦菊隐 D.所有演员 5.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下列有关作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者可以是机器人 B.作者不能是社团组织 C.作者可以是自然人或者法人 D.作者应当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6.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下列权利中,有时间限制的是

A.署名权 B.保护作品完整权 C.修改权 D.改编权 7.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相声演员对其表演所享有的权利称之为 A.表演权 B.表演者权 C.肖像权 D.演绎权 8.孙志在甲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未就转载问题作出声明,乙期刊欲转载该文章。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经孙志许可,乙期刊不可以转载 B.未经甲期刊许可,乙期刊不可以转载 C.乙期刊可以转载,但应当向孙志支付报酬 D.乙期刊可以转载,但应当向甲期刊支付报酬 9.书法家潘云为武汉饭店题了一幅字,同意其在店内展示。仙草食品公司未经潘云和武汉饭店许可,将该幅字拍摄照片后印制在其生产的产品包装上。对于仙草食品公司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侵犯了潘云的发表权 B.侵犯了潘云的复制权 C.侵犯了武汉饭店的展览权 D.侵犯了武汉饭店的复制权 10.张小万创作水墨画作品《牡丹》,拍卖会上被企业家王磊购得,随后王磊让其员工李小梅临摹了该画,临摹作品摆放在办公室,原作赠与北京市博物馆收藏。水墨画作品《牡丹》的著作权人是

《知识产权法》作业参考答案

《知识产权法》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专利权。是指经专利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授予申请人某项发明创造的专有性权利。 2.职务发明创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3.联合商标:是指同一商标所有人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使用的若干个近似商标。其中最先注册并使用的为正商标,其余的为联合商标。 4.国外优先权:是指如果某个成员国的国民就一项发明创造首先在任何成员国中提出专利申请,自申请提出之日起的一定时间内(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12年月,对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是6个月),他如果在别的成员国也提出了同样的申请,则别的成员国都必须承认该申请在第一个国家中递交的日期,并把它看作是在本国递交申请的日期。 5.防御商标:指驰名商标的所有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注册了同一个商标。最先使用的商品上为正商标,在其他商品上使用的同一商标为防御商标。 6.放映权:指通过放映机.幻灯权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7.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8.专利标记权:指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 9.集体商标:指由工商业团体.协会等集体组织所有,由其成员共同使用的商标。 10.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指作品的传播者对其在传播作品过程中所创造的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11.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12.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13.职务发明创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二.填空 1.《垄断法规》 2.创造性贡献的自然人 3.最先申请的人 4.普通商标和驰名商标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 5.核准注册 6.三年 7.被视为作者 8.30天 9.三个月内 10.六个月 11.《巴黎公约》 12.最先申请的人 13.三个月内14.原件所有权 15.三个月内 16.权利要求书 17.视为作者 18.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19.三个月内 20.核准注册21.核准注册;22.三个月内; 23.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 25.合法持有人;26.著作人身权。 三.辨析题 1.错,由国务院专利行政机关负责专利的受理和审批。 2.错,都可以转让。 3.错,不能转让。 4.错,也可以适用于外国人。 5.错,允许。 6.错,应进行变更登记。 7.错,只有需要变更注册商标图形.文字或其组合的应当重新提出注册申请。 8.错,应视为侵权。 9.错,图书出版者对作品进行的文字性修改.删节,也要经作者许可。 10.错,在我国,计算机硬件受《专利法》的保护。 11.对,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在中国《商标法》中还未有规定。 四.单项选择 1C 2A 3D 4C 5A 6D 7B 10C 11B 12B 13D 14B 15C 16B 17A 18D 19D 20D 21D 22A 23D 24B 25D 26D 27B 28C 29B 30C 31A 32C 33A 34B 五、简答题 1、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

知识产权法自考重点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人们对于自己的创造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法: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种专门的国际制度 原是主体:在作品创造完成后,直接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或法律规定的其他地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权的人 委托作品:委托人向作者支付约定的创作报酬由作者按照他人的意志和具体要求而创作的特定作品 合作作品:两人以上共同创作的作品 作品:指文学、文艺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孟中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一国国土上,由该国的民族创作,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而构成的作品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程序及有关文档 文档:用来表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等 著作人生权:作者基于作品创作所享有的各种与人生相连而无直接财产内容权利 发表权: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署名权;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修改权:修改或者授予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著作财产权:著作权人自己使用或者授予他人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而获得物质利益权益 复制权:以印顺、复印、录音、录像等方式将作品制成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领接权:指玉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出版权;出版者对出版的作品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的统称 表演者权利:依法对表演所享有的权利 广播组织:通过无线电播由或图像构成录音作品的人 合理使用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 植物新品种:经过人工培育或则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可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植物新品种权:育种者对于植物新品种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的转让:著作权人将其作品财产权全部转移给他人的法律行为 著作权行政管理;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代表国家对著作权工作进行管理的行为 著作权集体管理;著作权人授权有关组织,代为集中管理著作权、领接权的制度 著作权侵权行为:未经著作权人的同意,擅自对著作权作品进行使用

知识产权法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总论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就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而言,具有法定保护期的限制是其一个基本特征,但并非知识产权中每一项财产权都具有时间限制。根据知识产权法的有关规定,正确的说法是()。 A、厂商名称权、商业秘密权、商标权均有法定保护期限 B、厂商名称权、商标权有法定保护期限,商业秘密权无法定保护期限 C、厂商名称权、商业秘密权和商标权均无法定保护期限 D、厂商名称权、商业秘密权无法定保护期限,商标权有法定保护期限 2、以下诸选项中不属于知识产权范围的是()。 A.经营权 B.产地标记权; C.商号权 D.商业秘密权。 3、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的特点,但下列各项知识产权中,( )不具有法定的时间限制。 A、著作权 B、商标权 C、专利权 D、商业秘密权 4、关于知识产权,以下不正确的说法是()。 A、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无形的 B、知识产权有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属性 C、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 D、知识产权仅保护创造性智力成果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自然人(包括特殊自然人主体)可以享有的权利有()。 A、著作权 B、原产地名称权 C、专利权 D、动植物品种权 E、商标权 2、知识产权法调整智力成果、商业标志和其他信息的( ABD)关系。 A、归属 B、利用 C、创造 D、交换 3、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有( )。 A、客体无形性 B、专有性 C、地域性 D、时间性 4、知识产权的范围除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专利权外,还包括( )。 A、商号权 B、商业秘密权 C、产地标记权 D、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E、反不正当竞争权 三、判断改错题 1、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 2、知识产权都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双重属性。() 四、辨析题 1、创造性智力成果与非创造性智力成果 2、创造性智力成果与工商业标志

知识产权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知识产权法试卷 ( 课程代码00226)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l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是l709 年由英国议会通过的 A .《垄断法规》 B .《安娜法令》 C .《版权法令》 D. 《作者权法》 2.下列概念中,与著作权主体具有相同内涵和外延的是 A .著作权人 B. 作者 C .自然人 D. 法人和其他组织 3.由法人主持,代表法人意志创作,由法人承担责任的作品,视为作者的是 A .具体创作作品的自然人 B .法人和具体创作作品的自然人 C .在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 D .法人 4.张某于2010 年6 月1 日创作完成长篇小说《阳光》,一直没有发表。2012 年3 月2 日,张某不幸去世。张某的同事于2012 年4 月1 日将该小说以张某的名义发表,张某的继 承人认为张某的同事侵犯了张某的 A .姓名权 B .署名权 C .肖像权 D .发表权 5.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 A .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 B. 经合作者同意可以单独行使著作权 C .未经合作者同意不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 D .经过出版社批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 6·TYU各选项中,属于“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造的作品”的是 A·录音制品 B .科幻片《星际迷航》 C .由邓小平生平图片构成的幻灯片 D .电视剧剧本 7.某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编写了一本教材,该教材的署名权属于 A·该教师 B .该教师所在的学校

2020年电大期末考试知识产权法重要知识点精选

精选资料 可修改编辑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权。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指的是知识产权只在授予其权利的国家或都有确认其权利的国家产生,并且只能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指的是知识产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法律保护,一旦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或者说该知识产权就依法丧失。 知识产权法:是高速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指的是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专利代理:是指专利代理机构以委托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办理专利事务的中介服务。 专利代理机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专利申请人和专利局审查员之间的桥梁。 专利文献:既是科技住处情报源,又是专利审查的检索工具和专利保护的法律指南。(包括专利的发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发明说明书摘要、专利分类表、专利索引,专利公等)。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一种具有民间性质的著作权人自我管理机制,是指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帮助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向利用其伤口的人收取作品使用费的机制。 商标: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由显著之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标志。1、是表彰商品或者服务的一种标志;2、是一种识别性标志;3、是由经营者使用的一种标志;4、是由显著之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所构成的标志。 商标的使用者是经营者。 商标的构成要素,我国原《商标法》规定,商标应当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2001年修改后的《商标法》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专利权:是基于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1474年威尼斯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奠定了现代专利法律制度的基础。1883年签订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标志着专利申请国际化。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商品经营:指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易活动。 营利性服务: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广告保险、建筑、修理、通讯、运输等服务内容的经营活动。 商品装潢:是指在商品或其包装、容器以及其他附着物上所进行的装饰。 商原产地名称: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地方的地理名称,用于指标一项产品来源于该地,其质量或者特征完全或者主要取决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 商号:又称为厂商名称。 商务标语:是指经营者为了推销其商品或者服务而制作的广告宣传用语。 商品商标:是指使用于商品之上的商标。 制造商标:又称为生产商标、产业商标,是指商品生产者在其生产或制造的商品上所使用的商标。 销售商标:也称为贩卖商标、商业商标,是指销售者在其销售的商品上所使用的商标。 服务商标:也称为服务标记、服务标章,是指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在其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区别于其他服务者所提供的服务项目的显著性标志。 文字商标:是指纯以文字为其构成要素的商标。 图形商标:是指由平面图形所构成的商标。 组合商标:是指由文字和图形相结合所构成的商标。 组合商标:般以图形为主,文字为辅。 集体商标:即由工商业团体、协会或其他集体组织的成员所使用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用以表明商品的经营者或服务的提供者属于同一组织,也称为团体商标。 证明商标:也称为保证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检测和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用以证明该商品或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他特定品质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 等级商标:指同一企业在质量、规格等不同的同类商品上所联合商标:指经营者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所注册的若干个与正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正商标:是指由经营者最先创设的商标。 使用的系列商标。 防护商标:也称为防御商标,是指经营者在不同类别的商品或者服务上所注册的与其正商标相同的商标。 商标权:也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 注册商标:是指经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之商标。 我国对商标注册实行自愿注册为主的原则。 商标权的专有性:又称为独占性或垄断性,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有使用权,其他任何单位及个人非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不得使用该注册商标。 商标权的时间:也称法定时间性,是指商标权为一种有限期的权利,在有效期限内才受法律保护,超过有效期限,商标权即终止,不再受法律保护。 商标权的地域性:这是由商标法的国内法性质所决定的,按照一个国家或地区商标所产生的商标权,只在该注册国或注册地范围内受法律保护,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则不发生法律效力,不当然地受法律保护。 商标权的内容: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所拥有的权力的范围。它表明的是商标权人对其注册商标窨拥有哪些权利。 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独占性使用的权利。 禁止权:是指商标注册人所享有的禁止他人擅自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混同的商标的权利。 转让权:是指商标注册人所享有的将其注册商标所有权转让给他人的权利。 许可使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享有的以一定的方式和条件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并获得收益的权利。 使用原则:即使用取得商标权原则,是指商标权因商标的使用而自然产生,商标权根据商标的使用事实而得以成立。 注册原则:即注册取得商标权原则,是指商标权因注册事实而成立,只有注册商标才能取得商标权。 混合原则:即折衷原则,是指在确定商标权的成立时,兼顾使用与注册这两种事实,商标权既可因注册而产生,也可因使用而成立。 商标权的取得:指根据什么原则和采取什么方式来获得商标权。商标权因一定法律事实的存在而对特定主体发生法律效力,也就是商标权开始与特定权利主体相结合。 商标权的原始取得:也称为商标权的直接取得,是指商标权由创设而来,其产生并非基于他人既存之商标权,也不以他人的意志为根据。商标注册申请人依法经过注册程序使其获准注册而取得商标权。 商标的显著性:是指构成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组合具有明显的特色,在市场交易中足以使一般人据以辩别区分不同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商标权的继受取得:也称为商标权的传来取得,是指以他人既存的商标权及他人意志为基础而取得商标权。 商标权的终止:是指由于法定事由的发生而致使原为有效的商标权丧失其法律效力,不再受法律保护。 商标注册:是指商标的使用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或准备使用的商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经商标主管机关审核,予以注册的制度。 商标相同:是指商标所使用的文字,图形或文字与图形之组合完全相同或在视觉上难以区分。 商标相近似:是指商标所使用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大体相同。 一表多类:指一个商标申请,可以用于两类或两类以上的商品或者服务。 形式审查:是指审查商标注册的申请不具备法定条件和手续,以确实对该申请是不否受理。 实质审查:是指商标局对通过形式审查的商标注册申请,就商标合法性所进行的审查。 商标异议:是指在法定期限内对某一经过初步审定并予以公告的商标,依据商标法提出反对意见,要求商标局撤销该商标的初步审定,不予核准注册。 初步审定公告:指在征询社会公告的意见。 注册公告:在让社会公众了解该商标已获准注册,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复合 逐一国家注册:是指申请人通过代理人、经销商或其他方式,到国外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逐一办理商标注册。 所需的证件:一般是指本国注册证复印件;如果声明要求优先权,申请人通常还要提供原先申请的副本以及原先受理申请的国家的商标主管机关出具的载明申请日期的证明及其译本。 注册商标争议:是指因商标注册人认为他人在后注册的商标与其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在先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而引发的商标心用权的争执。 注册不当商标撤销制度:也称为注册商标无效审定制度,是指对那些不具备注册条件而取得注册的商标,通过法定程序撤违反商标禁用条款的注册商标:是指使用了〈商标法〉第8条规定禁止使用的文字、图形的注册商标 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商标:是指那些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商标。 销其注册的制度。 复制:是指获得注册的商标与公众熟知的商标完全或者基本相同; 模仿:是指获得注册的商标与公众熟知的商标显著部分或主体部分相同或者基本相同。 翻译:则是获得注册的商标与公众熟知的商标使用语言文字不同但含义相同。 公众熟知的商标:是指在相关公众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是指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的期限,即

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练习题及答案

知识产权法导论和著作权法 第一章知识产权法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知识产权中,既包括人身权利,又包括财产权利的是:(C ) A、商业秘密权 B、商标权 C、著作权 D、地理标记权 2、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中,《伯尔尼公约》保护的对象是什么? ( B ) A、注册商标 B、文学艺术作品 C、录音制品 D、集成电路的布图设计 3、知识产权(C ) A、是一种财产权 B、是一种人身权,具有永续性的特点 C、以无体物为标的,兼具人身权与财产权的性质 D、在一国取得,即受世界各国的共同保护 4、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中,专门保护作者对其文学艺术作品所享有的著作权的国际公约是(D) A、世贸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 B、专利合作条约 C、巴黎公约 D、伯尔尼公约 二、多项选择题 1、知识产权(ABCD ) A、以智力成果为保护对象 B、是一种财产权 C、有地域性 D、受时间限制 2、以下各项中属于《巴黎公约》保护范围的有(ACD

A、原产地名称 B、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C、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D、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 第二章著作权的对象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A ) A、电视节目预告表 B、WPS2000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 C、某单位创作的北京市地图 D、某艺术家创作的雕塑 2、下列选项中,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B ) A、王某拍摄的淫秽录像带 B、歌唱家即兴创作并表演的歌曲 C、《中??国合同法》的官方英文版译文 D、通用表格 3、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是指(C ) A、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B、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新颖性的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C、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D、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的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4、下列属于著作权法保护客体的是(D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莫言的小说《红高粱》

知识产权法全文word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著作权 第一节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第二节著作权归属 第三节权利的保护期 第四节权利的限制 第三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 第四章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 第一节图书、报刊的出版 第二节表演 第三节录音录像 第四节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条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第五条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六条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七条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第八条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其设立方式、权利义务、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对其监督和管理等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二章著作权

知识产权知识点总结

职务发明制度,就是规定关于职务发明及其专利权归属等相关方面问题地制度. 主要涉及到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职务发明地概念及其认定,另一个是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地归属.下面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论述我国地职务发明制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我国职务发明创造 《专利法》第条第款规定,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发明人或设计人执行本单位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地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地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我国职务发明创造地专利权归属 根据我国《专利法》地规定,我国在解决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问题上地三大原则: ()专利权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所在地单位()约定原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地权利三、我国职务发明制度存在地主要问题 .职务发明成果归属认定易产生分歧.关于发明人离职后一年内作出地职务发明地规定存在缺陷 .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地分类不尽合理 四、由以上我国职务发明制度存在地主要问题可以看出,一方面,在我国不仅职务发明专利归雇主所有,而且职务发明地范围太宽,限制了科技人员地研发积极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如发明人所完成地发明创造是在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不到一年地时间内作出地,在自己离职一年以后再提出专利申请,或者直接将发明成果授意给第三人申请专利;发明人也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多次转职,以上情况按现行法是难以确定发明创造地归属地.因此可能对企业地投资是不利地.所以需要对现有地职务发明制度进行改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简述知识产权地性质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地民事权利,在传统物权、债权、人身权上发展起来,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地无形财产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性质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客体地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地本质属性,其具体表现为:()不发生有形控制地占有;()不发生有形损耗地使用;()不发生消灭智力成果地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地法律处分.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特征知识产权基于其无形财产权地属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知识产权是一种专有性地民事权利(专有性);()知识产权地效力受到地域地限制(地域性);()知识产权在法律规定地期间内受到保护(时间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著作人身权与一般人身权地关系 著作人身权,又称著作精神权利,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地各种与人身相联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地权利,是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地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地权利.该权利由作者终身享有,不可转让、剥夺和限制.作者死后,一般由其继承人或者法定机构予以保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人身权,又称非财产权利.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地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地权利.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 (一)人身权与民事主体地人身不可分离,因此,人身权同时具有不可转让地法律属性.(二)人身权没有直接地财产内容,不能以金钱地价值尺度衡量人身利益. (三)人身权是一种绝对权.又称为对世权. 相同点()不可被替代,不能被扣押、被执行或被剥夺; ()既不得转让也不能放弃; ()也不能被继承、遗赠; ()具有非经济属性.即使著作人身权产生间接经济效果,例如因为作品及其创作者姓名地

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

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三) 一、不定项选择。(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下列对于知识产权的表述正确的是(B )。 A、知识产权既是私权也是公权 B、随着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缔结,世界各国关于知识产权的种类和内容的规定相同 C、知识产权是开放的体系,随着时代的变化,其种类和内容也相应地改变 D、在我国,知识产权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加以规定 2、侵害知识产权承担的停止侵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D)。 A、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无过错责任原则 3、对侵害知识产权的损害赔偿,我国现行立法上采取的是(A )。 A、补偿性原则 B、惩罚性原则 C、以补偿性原则为主,以惩罚性原则为辅的原则 D、以惩罚性原则为主,以补偿性原则为辅的原则 4、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是作品,独创性是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的(B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5、下列关于著作权主体的表述,错误的是(B )。 A、只有作者和被视为作者的单位才可能成为完整的著作权主体 B、文字作品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可能成为完整的著作权主体 C、电影作品的制片者不可能是完整的著作权主体 D、事实上的作者不一定享有著作权 6、邓某于1970年4月1日创作了一幅国画,1973年6月22日将该画的原件出售与曹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A、曹某自购得原件之日起享有该画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 B、国画是美术作品,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故曹某不能因为购买原件而取得任何著作权 C、曹某因为购买该画的原件而取得该原件的展览权 D、曹某因为购买该画的原件而取得该作品的展览权 7、申请人自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申请之日起( B )、()、()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可以享有优先权。 A、12个月、6个月、6个月 B、12个月、12个月、6个月 C、12个月、12个月、12个月 D、12个月、6个月、12个月 8、在我国,两个申请人在同一日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应当( B )。 A、根据先后顺序确定申请人 B、自行协商确定申请人 C、由受理申请单位确定申请人

《知识产权法》练习题答案

回复回复作业 知识产权法 1:[单选题]在我国就新型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可以提出()。 A: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B:发明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C: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D:发明专利申请,不能申请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 参考答案:D 2:[单选题]依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下列各项中,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是() A:时事新闻 B:《新闻学》一书 C:新闻评论 D:《新闻调查》节目 参考答案:A 3:[多选题]下列关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A:知识产权法是私法 B:知识产权法是民法的特别法 C:知识产权是私权 D:知识产权基本上可以说属于无形财产权的范畴 参考答案:ABCD 4:[单选题]某杂志社的期刊名称设计新颖,具有独特的含义,并且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声誉,特咨询某律师其名称可以获得哪些法律保护。就该问题,该律师的下列哪种回答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A: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B:著作权法、商标法 C: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D: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参考答案:A 5:[单选题]初步审定予以公告的商标被提出异议,经过审理裁定异议不成立予以核准注册的,商标权保护期的起算日是() A:核准注册日 B:公告日 C:商标申请日 D:初审公告3个月期满之日 参考答案:D 6:[单选题]下列关于汇编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A:汇编作品属于合作作品的范畴 B:汇编作品必须是由若干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或者作品片断汇集编排而成 C: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 D: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和被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共同享有 参考答案:C 7:[多选题]下列关于地理标志、地理标志权的说法,正确的有()

专利法基本知识点与相关习题答案 (知识产权法)

●专利法调整对象 1)调整因确认发明创造所有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确权)2)调整因如何授予专利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授权) 3)调整因使用专利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用权) 4)调整因许可使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限权) 专利权的法律特征 1)专有性。也称垄断性。它是指同一内容的发明创造,国家只授予一项专利权。 2)地域性。地域性是由专利法的国内法性质决定的。3)时间性。规定时间的理由:一是促进有效期内尽快应用,二是技术进步快,发明创造经过一段时间会老化。4)合法性。《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2008年第三次修改(2009年10月1日施行)7个方面 1)立法宗旨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提高发明和实用新型标准,“绝对新颖性”; 3)提高外观设计专利的质量,规定对平面印刷品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不授予专利权; 4)取消向外国申请专利须先申请中国专利的规定。 5)据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明确“遗传资源的获取或利用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授予专利权”; 6)“为了公共健康目的,可给予制造并出口专利药品到特定国家或者地区的强制许可”(多哈会议); 7)明确侵犯专利权的赔偿应包括权利人维权成本,并增加了法定赔偿的规定等。 ●专利法法渊 1.宪法。规定国家奖励技术发明创造,对从事科学、技术事业的公民的有益的创造性,给以鼓励和帮助; 2.法律。分为基本法和基本法以外的法律。前者有《民法通

则》、《刑法》等。后者为《专利法》 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有国务院颁发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等; 4.司法解释。 5.国际公约。(我国已加入《专利合作条约》(简称PCT)、《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等。上述国际公约除我国政府声明予以保留的条款以外,均为我国专利法的渊源。) 专利制度的作用 一)实现了权利人利益的最大程度的保护 二)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促进技术信息的传播 发明专利的特点 1.发明是一项技术方案。 2.发明是一项具体的技术方案。 3.发明必须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4.发明对自然规律的利用而非但自然规律的发现和揭示。发明和发现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一是对象不同。发现的对象是客观存在,在发现前后都已存在着;发明的对象是利用规律、通过投入研制的方案。 二是产生途径不同。发明是人类创造,发现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联系: 二者关系很密切,在发现基础上产生新的发明,新发明又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界的物质和规律。 发明的分类 1.按完成发明人数分独立发明和共同发明;

2019年4月《知识产权法》真题答案(部分单项选择题)

2019年4月《知识产权法》真题答案(部分单项选择 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 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对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题干】狭义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 )。 【选项】 A.专利权、商标权、工业产权 B.工业产权、邻接权、商业标识权 C.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D.文学产权、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权 【答案】C【解析】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赋予人们对其智力成果, 在一定期限和地域内享有的一种专有权。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上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 果权(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狭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 标权和专利权,不包括发现权和科技成果权。一般讲知识产权,多数 是指狭义上的知识产权。 【考点】知识产权总论——知识产权的概念 2.【题干】按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下列选项准确的是( )。 【选项】 A.知识产权依国际公约而取得 B.驰名商标的保护不需要国家法律的认可

C.著作权的取得必须经过法定登记程序 D.在某一国家取得专利权必须依该国专利法规定的程序实行 【答案】D【解析】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特点,即各国主管机关依照其本国法律授予的知识产权,只能在其本国领域内受法律保护。这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规定的原则之一。 【考点】知识产权总论——知识产权的特征 3.【题干】知识产权制度己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由英国于1624年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保护专利的法律是( )。 【选项】 A.《安娜法令》 B.《垄断法规》 C.《谢尔曼法》 D.《巴黎公约》 【答案】B【解析】英国在1624年制定的《垄断法规》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专利法。 【考点】专利权——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4.【题干】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下列选项准确的是( )。 【选项】 A.著作权与所有权系同义语 B.著作权与邻接权系同义语 C.著作权与文学产权系同义语 D.著作权即版权

知识产权法试题(一)及答案

知识产权法试题(一)及答案 第1题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我国商标法在商标权的取得上,应奉行的原则是(1)。可选答案: 1.注册在先原则 2.使用在先原则 3.注册在先原则和使用在先原则 4.混合原则 第2题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商标专用权的取得是在(4)。 可选答案: 1.申请商标注册之后 2.初步审定之后 3.公告之后 4.核准注册之后 第3题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以下诸商标中,我国商标法不给予保护的商标是(3)。可选答案: 1.商品商标

2.服务商标 3.立体商标 4.集体商标 第4题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以下诸选项中,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是(3)。 可选答案: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商品上使用注册商标 2.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服务上使用注册商标 3.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注册商标 4.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使用注册商标第5题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以下诸选项中,不具有显著性的商标有(1235) 可选答案: 1.“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牌书包 2.“易脆”牌玻璃杯 3.“一”字牌电缆线 4.“雕”牌洗衣粉 5.“脚上穿牛筋底”牌皮鞋 第6题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以下诸标记中,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有(123)。 可选答案: 1.UN 2.CHN https://www.360docs.net/doc/4c14880427.html,A 4.ROBUST 5.NATIONAL 第7题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以下诸注册商标中,属于注册不当商标的有(1234)。 可选答案: 1.“中国”牌手表 2.“美利坚”牌剃须刀 3.“UN"牌眼镜 4.“棉花”牌床单 第8题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但是,如果这些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话,则可以作为商标注册。(错误) 第9题

知识产权法单项选择试题

知识产权法单选题汇总 1. 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后应当实际使用,连续( )停止使用注册商标的,由商标局 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注册商标。 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 2. 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注册原则是( ) 。 A. 自愿注册原则 B. 全面注册原则 C. 强制注册原则 D. 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原则 3.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是( ) 。 A. 使用侵权 B. 销售侵权 C. 反向假冒侵权 D. 标识侵权 5. 商标法规定,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 ) 内向人民 法院起诉。 A. 7日 B. 15日 C. 30日 D. 60日 6. 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为10年,自()计算。 A. 注册商标申请人寄出申请书之日起

C. 公告之日起 D. 核准注册之日起 7. 根据我国商标法第十一条的规定,( ) 不能作为商标注册的标志。 A. 中国国旗 B. 带有民族歧视性的文字、图形 C. 本商品的通用图形 D. 官方标志、检验印记 8. 商标法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被撤销或者注销未满 ( ) 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 A. 1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4. 就不相同或者不类似商品已经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 标, ( ) ,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 A. 不受时间限制 B. 自商标注册之日起1年内 C. 自商标注册之日起3年内 D. 自商标注册之日起5年内 1. 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为10年,自()计算。 A. 注册商标申请人寄出申请书之日起 B. 商标局收到申请书之日起 C. 公告之日起 D. 核准注册之日起 9. 就不相同或者不类似商品已经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 标, ( ) ,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

关于知识产权的发言稿篇

2017关于知识产权的发言稿2篇 【篇一】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对于取得好成绩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拿一个文凭,那么学习起来就会显得十分枯燥,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习就会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我比较熟悉的是民事法律关系,在学习知识产权法的时候,将其与民法通则进行比较,发现其有不少相通相近的地方。知识产权的客体虽然是无形的,但他的财产关系处理上基本与普通财产关系没有本质的区别。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表,使用其作品;剽窃,抄袭他人作品;有参加创作而在他人的作品上署名;使用他人作品未支付报酬;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作品;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他人制作的录音录象制品;歪曲,篡改他人作品;未经表演者许可现场直播其表演;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下列行为属于合理使用著作权的行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为了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为了报道事实新闻;为了学校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国家机关为了执行公务而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了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而少量引用他人作品;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已发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下列图形和文字不得用作商标: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近似的;同外国的国家名称, 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近似的;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旗帜,徽记,名称相同或近似的;同" 红十字","红新月"的标志,名称相同或近似的。商品的通用名称和图形;直接表明商品的

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带有民族歧视的;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 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 有效。商标权的内容,商标注册适用先原则,即不管实际使用在先与否,商标专有使用权只授予先注册者;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同时申请,则适用先使用原则,即授予最先使用者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 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商标标识的行为;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