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考试资料全集(含试卷)
自学考试网校内部资料(02211自动化制造系统)

网校02211自学考试内部资料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题库名词解释1. PLC 18. CIM 35.气动控制2.自动化 19. FTL 36. DNC3.开环控制 20. ATC 37. CNC4.物流 21. AE 38.自动线5. FMT 22. FAS 39.组合机床6.闭环控制 23. AI 40.自动冲模7. RGV 24. MRPII 41. TSG8.机器人 25. CAPP 42. BTS9.适应控制 26.系统 43. FAC10. AGV 27.程序控制 44. FML11.集成 28.在线测量 45. IMS12.设备诊断 29.仿真 46. AM13.数控机床 30.分散控制 47. LP14. MC 31.集中控制 48. CE15. FMC 32.数字控制 49.机械化16. FMS 33.计算机控制17. CIMS 34.液压控制二、判断题1. 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的加工系统是指能完成工件的切削加工、排屑、清洗和测量的自动化设备与装置。
2. 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的刀具支撑系统包括刀具的装配、输送、交换和存储装置以及刀具的预调和管理系统。
3. 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与管理系统是指对制造过程的监控、检测、协调与管理。
4. 刚性半自动化单机是一种除上下料外可以自动地完成单个工艺过程加工循环的机床。
5. 刚性自动线是用工件输送系统将各种刚性自动化加工设备和辅助设备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完成单个零件加工的复杂大系统。
6. 数控机床用来完成零件一个工序的自动化加工循环。
7. 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实现自动控制功能的装置及其控制对象,通常由四部分构成。
8. 加工设备自动化主要是指实现了机床加工循环自动化和实现了辅助工作自动化的加工设备。
9. 加工中心必须具有刀具库及刀具自动交换机构。
10. 自动化加工设备是指实现了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设备。
11. 加工一个工件的工作循环tg是由切削时间和空程辅助时间组成的,即tg=tq+tf, 显然只要tq就能提高生产率。
02211自学考试自动化制造系统考试资料全集[含试题]
![02211自学考试自动化制造系统考试资料全集[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4b64b3a0116c175f0e48d5.png)
02211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全集(附试卷)一、名词解释1、机械化:执行制造过程的基本动作是由机器(机械)代替人力劳动来完成。
2、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3、自动化:操纵机器(机械)的动作也是由机器来完成的过程。
4、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方式。
5、物流:物料的流动过程。
6、模型:系统的抽象形式。
7、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8、RGV:有轨导向小车。
9、机器人:能完成通常由人才能完成工作的一种自动装置。
10、适应控制: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11、AGV:自动导向小车。
12、集成:将被称为系统的有机整体再次彼此之间协调而形成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的方式。
13、设备诊断: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
14、NC:数控机床。
15、MC:加工中心。
16、FMC:柔性制造单元。
17、FMS:柔性制造系统。
18、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9、CNC:计算机数控。
20、FTL:柔性自动线。
21、ATC:自动换刀装置。
22、AE:声发射。
23、FAS:柔性装配系统。
24、AI:人工智能。
25、ES:专家系统。
26、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27、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8、程序控制:按照预定的程序来控制各执行机构,使之自动进行工作循环的系统。
29、在线测量: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30、仿真: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方法。
31、制造(狭义和广义):是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和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
狭义:生产车间内与物流有关的加工和装配过程32、自动化制造系统:是由一定范围的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精品]《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汇编.doc
![[精品]《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汇编.doc](https://img.taocdn.com/s3/m/0455629d6bd97f192279e9e6.png)
《自动化制造系统》考试复习资料1•什么是自动化制造系统?白动化制造系统是由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一淀的制造柔性和一淀白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蕖体,它受外部信息、能源、资金、配套件和原材料等作为输入,在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共同作用下, 实现一定程度的柔性白动化制造,最后输岀产品、文档资料、废料和对环境的污染。
2•大制造和小制造的理念。
大制造: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丁•或者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和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
小制造:涉及市场调研和预测、产品设计、选材和工艺设计、生产设备、物流管理、加工装配、质量保证、生产过程和生产现场管理、市场营销、售前售后服务以及报废示的冋收处理等产品寿命循环周期内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活动。
3•是否自动化制造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高越好?不是,①白动化程度越高,其成本越高,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②谋弟相对小,相似度高;③维护不便,效率不高。
4•什么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所谓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就是人与具有适度H动化水平的制造装备和控制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各白执行H己最擅长的工作,人与机器(制造装备)共同决策、共同作业,从而突破传统白动化制造系统将人排除在外的I 口格局,形成新一代人机有机结合的适度白动化制造系统。
其实质是强调人在制造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人机功能的报优匹配,以实现制造系统经济高效、安全可靠地运行, 使整个制造系统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从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发展经验看,如若过分追求制造系统的H动化和无人化,忽略人的作用和影响,将使机械设备过于复杂,操作困难,增加运行成本,故要采用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
5•人机一体化的总体结构是什么?%1感知层血上的人机联合作用;②控制层血上采用人机共同决策;③执行层瓯上人机交互协作、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四、选择题1. 当执行制造过程的(C)均由机械(机器)来完成,则可以认为这个制造过程是“自动化”了。
A. 基本动作B. 控制动作C. 基本动作及其控制机构的动作D. 辅助动作2.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有(B)自动化技术等。
A. 机械加工与物料储运过程B. 机械加工、装配、质量控制和物料储运过程C. 机械加工与装配D. 机械加工与质量控制3. 用自动化技术的主要效益在于可以有效缩短零件(A)的无效时间,从而有效缩短生产周期。
A. 98.5%B. 50%C. 15%D. 1.5%4.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一般地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主要有(D)等部分所构成。
A. 加工系统和工件支撑系统B. 加工系统、刀具支撑系统和工件支撑系统C. 加工系统和刀具支撑系统D. 加工系统、工件支撑系统、刀具支撑系统和控制与管理系统5. 刚性自动化生产线是用工件输送系统将各种自动化加工设备和辅助设备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完成(A)零件加工的复杂大系统。
A. 单个B. 多个C. 组合D. 二个6. 刚性综合自动化系统常用于(B)的零部件的自动化制造。
A. 产品比较单一但工序内容多B. 产品比较单一但工序内容多、加工批量特别大C. 产品比较单一、加工批量特别大D. 工序内容多、加工批量特别大7. 数控机床用来完成零件(C)的自动化循环加工。
A. 一个工艺B. 多个工艺C. 一个工序D. 多个工序8. 数控机床是用代码化的(D)来控制机床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控制机床各部分的运动。
A. 模拟量B. 标量C. 复合量D. 数字量9. 柔性制造系统内部一般包括两类不同性质的运动,即(A)。
√A. 一类是系统的信息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B. 一类是系统的信息流,另一类是系统的能量流C. 一类是系统的能量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D. 一类是系统的工具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10. 自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蒸汽机而引发工业革命以来,自动化技术就伴随着机械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大约经历了(C)发展阶段。
02211自学考试自动化制造系统考试资料全集[含试题]
![02211自学考试自动化制造系统考试资料全集[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046041187c24028915fc3ea.png)
02211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全集(附试卷)一、名词解释1、机械化:执行制造过程的基本动作是由机器(机械)代替人力劳动来完成。
2、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3、自动化:操纵机器(机械)的动作也是由机器来完成的过程。
4、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方式。
5、物流:物料的流动过程。
6、模型:系统的抽象形式。
7、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8、RGV:有轨导向小车。
9、机器人:能完成通常由人才能完成工作的一种自动装置。
10、适应控制: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11、AGV:自动导向小车。
12、集成:将被称为系统的有机整体再次彼此之间协调而形成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的方式。
13、设备诊断: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
14、NC:数控机床。
15、MC:加工中心。
16、FMC:柔性制造单元。
17、FMS:柔性制造系统。
18、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9、CNC:计算机数控。
20、FTL:柔性自动线。
21、ATC:自动换刀装置。
22、AE:声发射。
23、FAS:柔性装配系统。
24、AI:人工智能。
25、ES:专家系统。
26、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27、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8、程序控制:按照预定的程序来控制各执行机构,使之自动进行工作循环的系统。
29、在线测量: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30、仿真: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方法。
31、制造(狭义和广义):是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和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
狭义:生产车间内与物流有关的加工和装配过程32、自动化制造系统:是由一定范围的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有答案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有答案《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自适应控制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3、顺序控制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顺序使控制动作逐次进行的控制。
4、VR技术就是一种最有效模仿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
5、FMS在计算机统一控制下,有自动装卸与运输系统将若干台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连接起来构成的一种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先进制造系统。
6、物流系统对工件、工具与配套装置及材料进行移动与存储的系统,主要完成物料的存储、输送、装卸、管理等功能。
7、产品柔性系统能经济而迅速地转向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及转产能力。
8、自学习控制系统如果计算机能够不断地根据受控对象运行结果积累经验,自行改变与完善控制规律,使控制效果愈来愈好,这样的控制系统即为自学习控制系统。
9、AGV一种有蓄电池驱动,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完成运输任务的物料运载工具。
10、在线检测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与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11、自动化制造系统在较少人工直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材料加工成零件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程与装配过程中实现工艺过程自动化。
12、程序控制如果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按照预先编制的固定程序进行自动控制,则这种控制称之为程序控制。
13、制造过程检测自动化利用各种自动化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被测量对象的有关参数,不断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与数据。
14、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15、结构工艺性指产品与零件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力求能够采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与生产成本低的方法制造处理。
二、单项选择题1.FMS中,完成制造任务的执行系统为( A )。
A、加工系统B、物流系统C、控制系统D、管理系统2.以小型旋转体零件为加工对象自动线,常采用的工件输送装置为( C )。
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考试资料全集(含试卷)

02211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全集(附试卷)一、名词解释1、机械化:执行制造过程的基本动作是由机器(机械)代替人力劳动来完成。
2、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3、自动化:操纵机器(机械)的动作也是由机器来完成的过程。
4、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方式。
5、物流:物料的流动过程。
6、模型:系统的抽象形式。
7、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8、RGV:有轨导向小车。
9、机器人:能完成通常由人才能完成工作的一种自动装置。
10、适应控制: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11、AGV:自动导向小车。
12、集成:将被称为系统的有机整体再次彼此之间协调而形成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的方式。
13、设备诊断: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
14、NC:数控机床。
15、MC:加工中心。
16、FMC:柔性制造单元。
17、FMS:柔性制造系统。
18、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9、CNC:计算机数控。
20、FTL:柔性自动线。
21、ATC:自动换刀装置。
22、AE:声发射。
23、FAS:柔性装配系统。
24、AI:人工智能。
25、ES:专家系统。
26、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27、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8、程序控制:按照预定的程序来控制各执行机构,使之自动进行工作循环的系统。
29、在线测量: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30、仿真: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方法。
31、制造(狭义和广义):是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和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
狭义:生产车间内与物流有关的加工和装配过程32、自动化制造系统:是由一定范围的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自动化制造系统试卷

自动化制造系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76. 在自动装配条件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原则。
A. 便于自动给料和自动装配作业B. 有利于零件自动传递和装配作业C. 便于自动给料和传递D. 便于自动给料、有利于零件自动传递和装配作业88. 机械制造系统是一个包含的综合系统。
A. 物料流与信息流B. 信息流与能量C. 能量流与物料流D. 物料流、信息流与能量流87. 柔性制造技术是一种主要用于生产的制造自动化技术。
A. 少品种、小批量B. 多品种、大批量C. 少品种、大批量D. 多品种、小批量77. 自动装配工艺过程还应包括工序,它一方面保证装配质量,另一方面在装配过程中对各种故障进行处理。
A. 检测B. 装配C. 调整D. 辅助78. 单工位装配机是指装配操作都可以在一个位置上完成的装配装置。
A. 所有B. 部分C. 指定D. 三个以上79. 多工位装配机通常用于具有零部件的产品装配。
A. 一个B. 二个C. 三个D. 三个以上65. 按导向方式的不同可将自动导向小车分为几种类型。
A. 线导和光导B. 光导和遥控C. 遥控和线导D. 线导、光导和遥控61. 悬挂输送系统运用于车间内成件物料的输送。
A. 空中B. 地面C. 地下D. 台面57. 柔性自动线的工艺基础是。
A. 成组技术B. 数控技术C. 计算技术D. 仿真技术54. 供料和隔料机构的功用是地把工件逐个输送到机床加工位置A. 定时B. 定量C. 连续D. 随机49. 通用机床自动线大多数都用于加工件,工件的运输比较方便,机床和其它辅助设备布置灵活。
A. 回转体B. 箱体C. 平板D. 螺旋体45. 加工中心是指具有的数控加工设备。
A. 刀具库B. 刀具自动交换机构C. 刀具库及刀具自动交换机构D. 托盘交换器29. 巷道式堆垛机是一种在自动化仓库中使用的专用起重机。
A. 立体B. 平面C. 高架D. 超大10. 自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蒸汽机而引发工业革命以来,自动化技术就伴随着机械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大约经历了发展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211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全集(附试卷)一、名词解释1、机械化:执行制造过程的基本动作是由机器(机械)代替人力劳动来完成。
2、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3、自动化:操纵机器(机械)的动作也是由机器来完成的过程。
4、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方式。
5、物流:物料的流动过程。
6、模型:系统的抽象形式。
7、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8、RGV:有轨导向小车。
9、机器人:能完成通常由人才能完成工作的一种自动装置。
10、适应控制: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11、AGV:自动导向小车。
12、集成:将被称为系统的有机整体再次彼此之间协调而形成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的方式。
13、设备诊断: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
14、NC:数控机床。
15、MC:加工中心。
16、FMC:柔性制造单元。
17、FMS:柔性制造系统。
18、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9、CNC:计算机数控。
20、FTL:柔性自动线。
21、ATC:自动换刀装置。
22、AE:声发射。
23、FAS:柔性装配系统。
24、AI:人工智能。
25、ES:专家系统。
26、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27、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8、程序控制:按照预定的程序来控制各执行机构,使之自动进行工作循环的系统。
29、在线测量: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30、仿真: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方法。
31、制造(狭义和广义):是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和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
狭义:生产车间与物流有关的加工和装配过程32、自动化制造系统:是由一定围的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33、加工中心:是在一般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增加刀库、自动换刀装置甚至零件更换装置而形成的一类更复杂,但用途更广,效率更高的数控机床。
34、柔性制造系统35、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强调信息集成和适度自动化,以过程重组和机构精简为手段,在企业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将制造企业的全部要素(人、技术、经营管理)和全部经营活动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柔性化生产,使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产品成本、相关服务、交货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取得整体最佳的效果。
36、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就是人与具有适度自动化水平的制造装备和控制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各自执行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人与机器共同决策、共同作业,从而突破传统自动化制造系统将人排除在外的旧格局,形成新一代人机有机结合的适度自动化制造系统。
37、自动化立体仓库:是一种先进的仓储设备,其目的是将物料存放在正确的位置以便随时向制造系统供应物料。
38、工业机器人:一种有蓄电池驱动,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完成运输任务的物料运载工具。
39、AGV:一种有蓄电池驱动,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完成运输任务的物料运载工具。
40、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检测工件尺寸误差、几何误差以及复杂轮廓形状的自动检测装置。
41、成组技术:将企业生产的多种产品、部件和零件按照特定的相似性准则分类归族,并在分类的基础上组织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和生产管理的合理化。
42、可靠性分配:在产品或系统设计的初期,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技术的发展现状确定系统的整体可靠性,整体可靠性表示了系统在其服役周期中的质量稳定程度,一般可用MTBF表示。
43、在线测量:在加工过程中或在加工系统运行过程中对被测对象进行的检测。
44、刚性自动线:是用工件输送系统将各种自动化加工设备和辅助设备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完成单个另加加工的复杂大系统。
18、系统分析:是开发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建立系统模型的第一步。
是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
对自动化制造系统建设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出对新建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二、判断题×3. 自动化加工设备是指实现了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设备。
×4. 加工一个工件的工作循环t g是由切削时间和空程辅助时间组成的,即t g=t q+t f,显然只要减小t q就能提高生产率。
×17. 工作循环图、表是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循环程序的主要依据。
×18. 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序设计中必须考虑联锁要求,且联锁信号越多越好。
×21. 车削中心与数控卧式车床没有什么区别。
√1. 加工设备自动化主要是指实现了机床加工循环自动化和实现了辅助工作自动化的加工设备。
√2. 加工中心必须具有刀具库及刀具自动交换机构。
√5. 加工设备的自动化其实质是在终端执行元件上无需由人来直接或间接操作的自动控制。
√6. 对于一台设备自动化的具体控制系统,其基本要必须保证各执行机构的动作或整个加工过程能够自动进行。
√7. 开环控制就是指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方式。
√8. 若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则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9. 具有一个中央指令存储和指令控制装置,并按时间顺序连续或间隔地发出各种控制指令的控制方式称为集中控制方式。
√10. 按照预定的程序来控制各执行机构使之自动进行工作循环的系统称为程序控制系统。
√11. 用电子计算机作为控制装置,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称为计算机控制系统。
√12. 机械传动控制方式一般传递动力和信号都是机械连接的。
√13. 在采用机械传动控制方式的自动化加工设备中,几乎所有运动部件及机构通常都由装有许多凸轮的分配轴进行驱动和控制的。
√14. 在电气控制系统中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比采用继电器接触器系统可提高电气控制可靠性若干倍。
√15. 液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常受油温变化的影响。
√16. 在实现高速、轻切削工艺的加工自动化中,采用气动控制要比采用电动或液压控制更为方便和实用。
√19. 切削加工自动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零件切削加工精度、切削加工效率、节材、节能和降低零件的加工成本。
√20. 数控车床所采用的各种刀架均可按需要配备动力刀座。
√22. 钻削自动化大部分都是在各类普通钻床基础上,配备点位数控系统来实现的。
√23. 冲压加工自动化包括供料(件)、送料、出料(件)和废料(工件)处理等自动化环节。
√24. 组合机床是一种按工件加工要求和加工过程设计和制造的专用机床。
√25. 加工中心是备有刀库并能自动更换刀具对工件进行多工序集中加工的数控机床。
√26. 加工中心刀具的存取方式有顺序方式和随机方式,而刀具随机存取是最主要的方式。
√27. 对纳入通用机床自动线的机床比单台独立使用的机床要更为稳定可靠。
√28. 组合机床自动线对大多数工序复杂的工件常常先加工好定位基准后再上线,以便输送和定位。
√29. 组合机床自动线是针对一个零件的全部加工要求和加工工序专门设计制造的由若干台组合机床组成的自动生产线。
√30. 带式输送系统是一种利用连续运动且具有绕性的输送带来输送物料的输送系统。
√31. 长距离输送的链式输送系统应增加紧装置和链条支撑导轨。
√32. 步伐式传送带在输送速度较高时易导致工件的惯性位移,故为保证工件终止位置的准确,其运行速度不能太高。
√33. 悬挂输送系统适用于车间成件物料的空中输送。
√34. FTL的工艺基础是成组技术。
√35. FTL的加工对象基本是箱体类工件。
√36. 柔性自动线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的控制。
√37. 在料斗上料装置中,并不是所有工件在送出料斗之前都能完成定向。
√38. 供料和隔料机构的功用是定时地把工件逐个输送到机床加工位置。
√39. 物流输送系统决定FMS的布局和运行方式。
√40. 为了使工件在整个FMS中被有效的完成任务,系统中所有的机床和托盘必须统一接口。
√41. 所谓自动化仓库是指仓库管理自动化和出入库作业自动化。
√42. 仿真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活动,是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方法。
√43. 切削液的净化处理就是将它在工作中带入的碎屑、砂轮粉末等杂质及时清除。
√44. 能够自动地更换加工中所用刀具的装置称为自动换刀装置。
√45. 产品精度检测是在工件加工完成后按验收的技术条件进行验收和分组,故它只能发现废品,不能预防废品的产生。
√46. 工艺过程精度检测能预防废品的产生,从工艺上保证所需的精度。
√47. 工件的自动识别是指快速地获取加工时的工件形状和状态,便于计算机检测工件,及时了解加工过程中的工件的状态,以保证产品加工的质量。
√48. 自动在线检测只有在设备运行的状况下,才可能产生各种物理的、化学的信号以及几何参数的变化。
√49. 激光测径仪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装置。
√50. 三坐标测量机上用的三维测头可单独安装使用。
√51. 装入和螺纹联接是自动装配中常用的重要工序。
√52. 在实际使用的装配线中,各工位完全自动化常常是没有必要的。
√53. 产品具有较好的自动装配工艺性且生产纲领稳定是实现装配自动化的前提条件。
√54. 自动装配线的基本特征是在装配工位上,将各种装配件装配到装配基础件上去,完成一个部件或一个产品的装配。
√55. 工业机器人按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两类。
√56. 具有自动进给、自动出件等功能的冲模称为自动冲模,一般在普通压力机上使用。
√57. 机械制造系统是一个包含物料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综合系统。
√58. 强调集成过程中人的地位和作用是实现集成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之一。
√59. FMC的构成有在加工中心上配托盘交换系统和在数控机床上配工业机器人两个大类。
√60. FML是一种介于柔性制造系统与传统自动线之间的制造自动化。
√61. CIMS的核心在于集成。
√62. 所谓适应能力,就是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的参量。
三、填空题1. 一个零部件(或产品)的制造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都不需要人工干预时就形成了制造过程的自动化。
2. 制造过程的基本动作是由机器代替人力劳动来完成时这就是机械化。
3. 机械制造中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劳动条件。
4. 机械制造中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
5. 机械制造中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缩短生产周期。
6. 机械制造中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制造成本。
7. 刚性自动化单机是在刚性半自动化单机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上下料装置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