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彩陶文化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影响

合集下载

原始彩陶中的纹样装饰艺术研究与现代化应用

原始彩陶中的纹样装饰艺术研究与现代化应用

原始彩陶中的纹样装饰艺术研究与现代化应用原始彩陶作为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其独特的纹样装饰艺术一直备受人们的研究和关注。

通过深入探究其纹样装饰艺术的形成过程和特点,结合现代化技术与应用,可以推动其再次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1. 彩陶纹样的形成原始彩陶纹样的形成,有着深刻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从早期的简单刻画、抽象的线条和几何形状,到后来的具象造型和色彩渲染,不仅表现出人类智慧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更是一种文化遗产的延续和传承。

原始彩陶纹样的特点在于其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彩陶纹样由于历史背景、生活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意义。

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彩陶纹样多以几何形状、植物图案和一些抽象的符号为主,而黄河流域的彩陶纹样则以鸟兽、人物和生动的场景为主。

此外,彩陶纹样的色彩富丽多彩,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装饰性,能够为生活环境增添生机和美感。

3. 现代化应用彩陶纹样装饰艺术在现代化应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文化创意产品以彩陶纹样为原型,设计出具有时代感、创意性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陶器摆件、餐具、器皿等。

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性,更能够为现代生活增添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2)装饰设计将彩陶纹样应用于现代化室内设计和装饰中,给房间增添一份温馨和艺术感。

例如,在墙面、地面、家具等方面进行彩陶纹样装饰,可以让空间更具文化内涵和个性化。

(3)科学研究针对彩陶纹样的形成过程、技术方法、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究,可以从中发现更多的价值和应用。

例如,在彩陶制作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节省能源的生产方法,从而提高陶器生产效率和质量。

总之,原始彩陶中沉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其纹样装饰艺术在现代化应用和创新中,可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浅谈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陶艺的关系

浅谈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陶艺的关系

浅谈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陶艺的关系作者:高雅来源:《佛山陶瓷》2012年第02期摘要:陶与瓷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的衍变,从原始时期陶的出现,到介于陶与瓷之间的舵器,再到原始瓷,直至烧制出完全瓷化的瓷器;从早期的简单实用、造型淳朴的传统陶瓷,到当今表现奇特、形态各异的现代陶艺,即使经历千年,传统陶瓷所散发的艺术魅力仍触动着当代陶艺家的艺术感知,影响着当代陶艺家们的艺术创作。

如何平衡中国深厚的传统陶瓷文化与深受西方影响的现代陶艺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陶艺家都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陶瓷;现代陶艺;继承引言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如何平衡中国深厚的传统陶瓷文化与深受西方思潮影响的现代陶艺?“现代陶艺和传统陶瓷艺术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线,二者体现的实质是艺术对于不同文明生存条件下的人类需要的适应和满足。

”从材料、成形、装饰手法上来讲,现代陶艺是传统陶瓷艺术的延续;从观念上来讲,现代陶艺是对传统陶瓷艺术的创新与突破,它丰富了传统陶瓷艺术的表现语言,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艺术品位。

因此,尊重传统陶瓷艺术。

发展有中国陶瓷文化根基的现代陶艺才是中国现代陶艺家所追求的。

2“器用之美”——原始陶陶、瓷的发展史亦是陶、瓷艺术的发展史,无论在任何时期,即使在条件艰苦的远古时期,人类最初只能制作如碗、盘、罐等造型简单的陶制用品,人类也从未放弃过对美的追求。

早在八九千年前,人类就开始了最原始的建筑活动,伴随着火的发明与使用,一次“偶然的”发现,陶器被人类利用,并发展起来。

原始陶的制作与人类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生活的改善,陶也越来越受到宗教、礼数等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造型及装饰手法上,精神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种功能之外的需求使得陶瓷工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产力的提高,对美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主要体现在陶器装饰纹样的大量出现,器型的丰富多彩。

相继出现了:陕西省西安半坡村的半坡文化(图1),距今约6300~6800年,此时陶器上的装饰纹样略为复杂;河南省庙底沟的庙底沟文化(图2),其彩陶数量较多,颜色黑多红少,全为外彩,纹饰更加丰富,常见的有花瓣纹、钩叶纹、涡纹、三角涡纹、条纹、网纹和圆点纹等,亦有动物及人物纹饰;甘肃省距今4000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图3),其器型打磨光滑匀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神秘的图案及多变的造型,光是炊具本身的精美已足以让后人垂涎。

论彩陶语言对现代设计的启发

论彩陶语言对现代设计的启发
山 型 彩 陶 在 腹 部 以 下 根 本 就 不 加 以 装 饰 ,这 就 使 得 彩 陶 术达 到了很好 的统一 。 在 整体装 饰上 主体 突出 , 密有致 . 用 到现代设 计 , 疏 应 则 是 注 意 虚 实 空 白关 系 , 画 面 产 生 节 奏 感 , 吸 引 观 赏 成 型的 ,也有少 量的是模 史上 最伟大 的彩陶艺术 ,彩 陶艺 术的形 式至 今沿用 到今 他们并不 是对 自然植 物 的简单模仿 , 通过 对环 境 的感 仿动 物 以及人 物而形成 的 , 再往 后 , 便在 此基础 上逐 步摆 天 , 脱对 自然物象 的直观模 仿 ,进 行 了更 为适应 自身需要 的 悟 和 生 活 经 验 的 积 累 .他 们 更 多 地 加 入 了 自己 的感 受 和 使 带 理性化 和观念性 的创 造 。当然 , 种发展 的过程 未必是一 生 活理想 , 得具象 的事物抽 象化 . 有 了更 多 的感 情 色 这
仿 西 方 的 发 达 国 家 , 仿 痕迹 过 重 , 模 失去 了本 民族 的 特 色 , 与 传统 文化 脱 节 , 也 因
此, 本论 文 就 是 在 突 出 研 究 彩 陶艺 术 的基 础 上 , 到 对 现 代设 计 的启 示 。彩 陶 在 达
功能 、 型、 造 装饰 三方 面达 到 了完 美 的统 一 。 彩 陶 的创 作 经 验 中汲 取 营养 , 应 从 并
论 彩 陶语 言对 现代设计 的启发
姜 丽
( 南 师 范 学 院美 术 系 , 南 淮 淮 2 20 ) 30 1

要: 中国 陶 瓷艺 术 的源 头 可 以 说 是从 彩 陶开 始 的 , 陶 艺 术 在 中 国 陶瓷 史上 彩
占有举 足轻 重 的地 位 , 陶艺 术 是 从 自然 界 中获 取 灵 感 , 融 合 了 自己 的 生 活经 彩 并 验 , 过 对 原 有 形 态 的抽 象 和概 括 , 造 出 了实 用 美 观 的造 型 和 自然 朴 实 的装 饰 通 创 纹 样 , 现 代 设 计 有 着很 大 的启 示 和 借 鉴 。 中 围 的设 计 起 步较 晚 , 此 大 多 是模 对 因

半坡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对现代陶瓷的影响

半坡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对现代陶瓷的影响

陶瓷的赏器的高贵典雅及实用器的简约大气都是以胎土材质为基础的,从新石器时代发现的陶器,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以细泥为原料,陶坯制作完成后,用赤铁矿粉以及氧化锰做颜料进行上色,捏成型后放在窑里烧制而成的彩陶器。

现代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

发展到现在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它们在材质上都是以土和矿物质为基础,进而细化,现代陶瓷到今天能快速的发展,新时代时期陶器对现代陶瓷工艺影响巨大,也有着重要意义。

在我们现代陶瓷艺术手工传统制作技法中,又可分为捏塑成型,泥条成型(又称盘筑)与泥板成型(又称板筑)三种,都是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制瓷方式。

现在的陶塑手工艺人可以用捏塑的方法做出许多复杂的造型。

还有一些当代陶艺家们用捏塑的方法创作大型作品。

将一小块的泥团捏成一件动物或人物是许多儿童学习陶艺制作的第一步。

熟练的民间艺人可以用捏塑的方法做出许多复杂的造型。

还有一些当代陶艺家们用捏塑的方法创作大型作品。

或者,用捏塑的方法做成许多小部件,再装配成一件大雕塑。

捏塑是很有表现力的技法,捏塑时留下的指印,也可以形成十分有趣味的肌理效果。

在世界各地原始社会的陶器中均有发现,至今还可以在许多民间陶器作坊中看到。

制作者将泥团搓成粗细均匀的泥条。

然后将泥条按照所需要的造型盘圈垂直重叠。

制作者可以将器物表面的水平状条纹用手或工具修光,也可以将部分条纹留作装饰。

泥条成型法可以做小件作品,也可以做大件作品。

作品的大小取决于泥条的粗细。

也就是说,作品较小,泥条就搓得细一些,作品较大,泥条就搓得大一些。

目前景德镇在仿制前人及博物馆的一些藏品和制作大型缸体时一直沿用泥条盘筑法。

制作者可以用擀面棍滚压,用钢丝切割,或拍打等不同方法取得泥片。

泥片成形颇似量体裁衣,是最常见的雕塑或容器的手筑成形技法。

从简单的方形陶盒到复杂的人体造型均可使用泥片成型的工艺。

泥片成型也是瓷器制作的传统工艺之一,目前也是宜兴紫砂壶的传统工艺和景德镇陶瓷镶器中最重要的环节。

浅析宋代陶瓷对现代瓷艺创作的影响

浅析宋代陶瓷对现代瓷艺创作的影响

108中国是最先发明瓷器的国家,陶瓷也深深印刻在中国的发展史上。

陶瓷在中国的历史已过万年,从石器时代到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因陶瓷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宋瓷作为古代陶瓷烧造的巅峰,不仅吸取了历朝历代的制瓷工艺,还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制瓷基调和独特的瓷艺特色。

无论是从青瓷、白瓷,还是之后的黑瓷,在器物的装饰性上都有着显著区别。

宋代五大名窑分别为定窑、汝窑、官窑[1],哥窑以及钧窑,与此相当的还有景德镇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等著名窑口。

其实用性与装饰性的高度统一,以及其各自独有的艺术特点,在陶瓷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宋代五大名窑(一)定窑定窑历史悠久,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其装饰特点有描金、加彩等。

分明的线条和富有特点的构图是定窑的装饰特色。

窑口烧制釉色多以乳白、牙白为主,装饰特点多为描金、加彩。

在白釉的基础上,也有少量烧制黑釉和其他种类的釉色。

定窑的装饰多以刻花,划花为主,与白釉装饰相得益彰,是宋代白瓷中的翘楚。

定窑多以自然、人文题材装饰为主,常见的装饰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Song Dynasty Ceramics on Modern Porcelain Art CreationPainting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eramics of the Song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ased on the ceramic decoration of the Song Dynasty, considers its infl uence on the creation of modern porcelain art.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tudies its decorative art from a series of perspectives such as the shape, glaze color, and fi ring of Song Dynasty ceramics. It also conducts an in-depth study of its artistic value and humanistic conno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eramic creation. Comparing the value contained in Song Dynasty ceramics with contemporary porcelain art creations will trigger readers' deep thoughts on porcelain ar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fi ve famous kilns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other famous kilns, analyze their research value and connotation, and conside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temporary porcelain art creation and Song Dynasty ceramics.Keywords: Song Dynasty Ceramics; Porcelain Art Creation收稿日期:2023-11-23浅析宋代陶瓷对现代瓷艺创作的影响摘要:本文以宋代陶瓷为研究对象,以宋代陶瓷装饰为基础,思考宋代陶瓷装饰对现代瓷艺创作的影响。

传统陶瓷艺术与当代生活陶艺的融合发展

传统陶瓷艺术与当代生活陶艺的融合发展
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陶瓷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传承和保护,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 发展。
当代生活陶艺的多元化需求
当代生活陶艺注重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结合,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与传统陶 瓷艺术的融合可以满足更多元化的需求。
融合发展的方式与途径
技艺传承与创新
通过技艺传承,将传统陶瓷艺术的精 髓传承下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形成新的艺术风格。
传播
陶瓷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传播到 世界各地,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陶瓷艺术的代表作品
01
青花瓷
以钴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其
色彩鲜艳、层次分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02
紫砂壶
采用紫砂泥为原料制成的陶器,主要产于江苏宜兴。紫砂壶造型独特、
和静谧。
中国陶瓷艺术家朱乐耕的作品以鲜明的 民族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著称,如他 的代表作品《中国牛》,通过陶瓷的雕 塑和绘画手法,表现出中国农耕文化的
厚重与传承。
03
传统陶瓷艺术概述
传统陶瓷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传统陶瓷艺术是指运用陶瓷材料 ,通过独特的成型、装饰和烧制 工艺,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和文 化内涵的艺术品。
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04
当代生活陶艺在吸收传统陶瓷艺术精髓的同时,也可 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和提升,使陶瓷艺术更 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和实用需求。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对于传统陶瓷艺术和当代生活陶艺的融合 发展探讨尚不够深入,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展实证 研究,探索二者融合的具体路径和模式。
未来可以进一步关注陶瓷艺术在跨文化、跨领域 交流中的融合与创新,推动陶瓷艺术在国际舞台 上的传播与影响。

浅绛彩瓷对现代陶瓷绘画的影响

浅绛彩瓷对现代陶瓷绘画的影响
十年间,却使得 陶瓷绘画艺术更加具有 文化 气息,且对现代 陶瓷绘 画艺术创造有着不小的启迪和影响。现代 陶瓷绘 画是一
种具有 审美l ' f l ' J t 的艺术品,需要 结合各种绘 画艺术进行不断的新创作 ,为陶瓷绘画注入新的血液。
关键 词 :浅绛 彩 ,陶 瓷艺 术 ,山水 画 ,新 粉 彩
浅绛彩瓷 从晚清诞 生至 民国衰落 ,短短 几十年 问 , 却使得 陶瓷绘 画艺 术更加具 有文化 气息 ,且 对现代 陶瓷
绘画艺术创造有着不小的启迪和影响。
浅绛 彩瓷与青 花釉里红 、五彩和斗彩相 比较 ,它最 突出 的艺 术特点是 风格清 新淡雅 ,色彩统一协调 ,题 材 涉及面广 泛。浅绛 彩瓷 比较 传统粉 彩 ,在绘 画技 法上有
现绘 画景 物的 “ 高远 ”、 “ 深 远” 、 “ 平 远 ” ,是 传 统
山水 画 中一种独特 的是透视 法。浅绛 彩瓷 画中 ,广泛 的
借 鉴 了传 统 绘 画 中 的 苔 点 、矾 头 ,在 绘 画 山 水 过 程 中 , 披 麻 皴 、 虎 头 皴 、 雨 点 皴 、 乱 柴 皴 等 ,都 应 用 到 了 浅 绛 彩 瓷 画 之 中 。 著 名 陶 瓷 绘 画 家 程 门在 绘 画 石 头 过 程 中 就 常 使 用 偏 锋 连 勾 带 皴 ,笔 法 潇 洒 流 畅 ,具 有 浓 郁 的 文
浅 绛 彩 瓷 的艺 术成 就
画 家 在 当 时 都 是 文 人 雅 士 ,个 人 的 文 化 修 养 有 别 于 一 般
3 8 陶瓷研究 ・ 2 0 1 3 年1 月
Ka ol i n f Or u m / 高岭论坛 /
的陶瓷绘画者 ,他们对陶瓷绘画重新认识 ,更多 的赋予
了 文 人 气 息 ,追 求 的 是 清 描 淡 抹 、 画 意 幽远 的 艺 术 风

原始彩陶中的纹样装饰艺术研究与现代化应用

原始彩陶中的纹样装饰艺术研究与现代化应用

原始彩陶中的纹样装饰艺术研究与现代化应用引言彩陶是中国古代陶瓷的一种类型,它在中国的陶瓷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彩陶的制作工艺复杂,纹样装饰繁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对原始彩陶中的纹样装饰艺术进行研究,探讨其历史渊源、特点以及现代化应用。

一、原始彩陶中的纹样装饰艺术1. 发展历程原始彩陶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展。

早期的原始彩陶纹样装饰主要以几何图案和简单的抽象纹样为主,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原始彩陶的纹样装饰逐渐丰富多彩,出现了大量的动植物、人物等形象纹样,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和表达。

2. 艺术特点原始彩陶中的纹样装饰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

它以朴实自然、简洁明快的风格,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状态。

原始彩陶的纹样装饰在图案构图、色彩搭配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呈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感。

3. 艺术作用原始彩陶的纹样装饰在古代起着装饰与实用并重的作用,它不仅美化了陶器的外观,还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原始彩陶的纹样装饰也承载了一定的宗教、祈福和祭祀意义,具有社会文化和精神内涵。

二、现代化应用1. 纹样设计原始彩陶中的纹样装饰艺术对于现代陶瓷纹样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代陶瓷设计师可以结合原始彩陶的纹样元素,进行创新和发扬,使其具有现代时尚的气息,满足当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的需求。

2. 艺术创作当代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原始彩陶中的纹样装饰艺术的挖掘和研究,进行艺术创作与现代陶瓷艺术的结合。

他们不仅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还可以结合当代社会文化的元素,塑造出更具时代感和文化韵味的作品,为陶瓷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3. 文化传承原始彩陶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珍贵遗产,其纹样装饰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于原始彩陶中的纹样装饰进行现代化应用,不仅可以丰富中国陶瓷文化的内涵,还可以进一步推动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陶瓷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彩陶文化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影响
陶瓷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也是崭新的艺术。

本文通过对原始彩陶的艺术分析研究和探讨吸取其精华从而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提供
装饰、造型等方面的借鉴。

关键词:彩陶文化现代陶瓷艺术纹饰造型
一、彩陶文化的典型类别
我国考古学家根据新石器时代石器、陶器等文化遗存所显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变化状况,将新石器时代分为早期(大约距今11000—7500年)、中期(大约距今7500—5000年)和晚期(大约距今5000—4000年)三个阶段。

彩陶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

彩陶的真正大量出现,是在新石器时代中期。

已知的最早彩陶遗存是陕西省华县的老官台文化。

其年代大约距今7000多年。

由于老官台文化的遗址分布比较薄弱,内涵也比较贫乏。

虽有如大地湾的出土遗物这样的重要发现,但从总体看,文化层薄弱。

出土的陶器从质地、造型、火候等方面看,水平比较低,陶器器形以三足器为主,纹饰简单。

但是,作为迄今发现最早的彩陶遗存,它标志着原始造型艺术从石器首先转移到陶器上,因此,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1、仰韶文化彩陶
距今大约6000多年至4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几个彩陶类型中,以年代的距今以远为序,依次是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大河村类型。

仰韶文化彩陶的几种类型各有特色,但其共同特点是陶质多为细腻的红色陶,表里光滑,器型有圜底和平底碗、盆、钵,尖底的、大口深腹的、小口高颈的瓶和罐,纹饰色调明快和谐,其中如半坡类型中的鱼类纹饰及人面鱼纹、庙底沟的鸟纹、蛙纹、以及鹳鱼石斧图等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大沽口文化彩陶
新石器时代中期,除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彩陶最为重要外,大汶口文化彩陶则代表黄河下游彩陶的发展水平。

大汶口彩陶大约存在于公元前4300—前2500年间,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

大汶口彩陶数量不
多,但以彩陶纹饰和陶衣的特色表明了它的独特性。

陶色多样化,红、灰、黑、黄、白都有,特别是白陶,不仅作为陶衣,而且还作为装饰本身的色彩应用。

3、大溪文化彩陶
大溪文化彩陶存在于大约公元前4400—前3300年间。

它代表了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彩陶艺术发展的中心。

大溪文化波及川、陕、鄂、湘及周缘地区,江汉平原、长江两岸、洞庭湖周围都有其踪迹。

大溪文化带有这一地域的地方色彩。

与其他地区相比,它的独特之处,一是在纹饰上由线条组成绞索纹、平行纹中夹横人字纹,以及菱形网络纹、短条变形绞索纹、涡漩纹、谷穗纹及变形回纹等。

二是在它的中期还出现了蛋壳彩陶艺术。

二、彩陶文化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运用
上古时期的中国文化类型的彩陶呈现出绚丽多姿的风格。

尽管各文化类型彩陶的面貌千姿百态,但是在中华民族形成的长期过程中,这些文化类型的彩陶,有的承袭发展,有的相互影响,有的彼此融合,又具有共同的艺术特点,并且显示出中国艺术传统的发展方向。

陶瓷艺术从本质来讲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它有着工艺美术的共同特征,但更有其独特的个性,具有区别于其他工艺美术的质的规定性。

任何一件陶瓷艺术作品都是材料的质地、陶瓷造型和陶瓷装饰三者的统一,是工艺技术、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的统一,是功能性、审美性和商品性的统一。

原始彩陶是从最初的实用性器皿发展到有思维性、观念性、和情感性的纯艺术表现形式。

但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彩陶对于我们今天以陶瓷为载体进行个人思维的表达、传播等,还是可以从中吸取很多原始、淳朴的造型和装饰风格。

1、从纹饰上
西北地区—“马家窑类型彩陶涡纹瓶”其纹饰具有图案中的节奏
和韵律,研究图案是件极为有趣的事情。

它可以提高学习陶瓷装饰的兴趣,并容易帮助找到装饰艺术的规律。

“彩陶涡纹瓶”的装饰像一首音乐:
基调:水平线。

装饰动机:相辅相成,把竖向陶罐空间做横向分割,加强器型节奏。

破调:涡状线。

装饰动机:对比作用,加强基调,以动衬静,并与因上下收敛的灵动器型的韵味相适应。

和音:波状线。

装饰动机:作为水平线和涡状线的过渡起渐变中介的调和作用,当然也可以认为是涡状线的变奏。

强调:圆点。

装饰动机:起整首乐曲的点醒强调作用,尤如交响乐中的小鼓小号,同时也跟器型上的附件起联系作用。

仰韶文化——“庙底沟型彩陶钵”用大诗人杜甫形容诗的最高境
界为“精微穿溟滓,飞动捶霹雳”一语道穿了中国艺术的特征是节奏化了的自然。

彩陶的飞动,其艺术境界和格调之高,拿杜甫这两句诗来比喻并不为过。

产于新石器时代属于仰韶文化期的彩陶钵,无论其造型和纹饰,一虚一实、一动一静、一起一伏、一明一暗、一细一粗,完全是中国阴阳宇宙观象征的体现。

正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所点明的“所以中国人这只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即流出了万象之美。

”古代陶工正是通过气韵贯通的一条线,化形象为象征,抒发出人心和万象之美。

“彩陶钵”在造型和装饰的关系处理上也极为成功,呈收敛状的足部,使钵之造型显得十分轻巧灵动。

再配以似音乐舞蹈般的点线装饰,更使此钵超凡脱俗,具“奇奥与空灵”意境之美。

2、从造型上
原始彩陶的造型主要是注重其实用性,但也不乏其审美性很强的造型。

大汶口文化刘林期——“卷云纹彩陶”造型庄重肃穆,呈左右扩张之势,极富雄强之美。

敞口高腹,腹附半环形把。

下部三圆锥形实足,不但实用性很强而且造型端庄稳重。

突出了原始先民的审美观念。

现代陶瓷艺术—英雄披彩宽沿小口,细颈。

扁圆腹,三羊角形足。

三足受卷云纹彩陶造型影响。

不仅使器型托起,而且形式腹下的虚空间。

给人以向上高耸的感觉。

四面小口使器型在平稳中有一种动势。

颈部向上伸长再加上一个起伏的马鞍形口沿,构成一种气宇轩昂的气势。

3、从创作思想上
当我们面对彩陶时,当这些“有意味的形式”打动我们的心弦时,我们
似乎与远古人类缩小了距离,我们不得不对于史前艺术的价值刮目相
看。

进而,我们似乎有必要对人类艺术发展过程进行新的认识,对一些艺术理论重新审视。

比如,传统艺术史中潜在的“进化论”观点,总是引导人们在自觉地以“步步高”的意识分析人类艺术的进程,阐述其中的规律,似乎艺术的发展也同物质世界的发现和存在一样,必然是不断进步
提高的,一代高于一代、一步高于一步的,现代总比古代进步。

陶瓷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文明到现代文明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的成长。

从远古时代古人类开始捏制第一件陶器,到今天琳琅满目的陶瓷艺术品,人类从泥土中又找到了艺术的音符,尽管当时古人类在艺术的开掘上是自觉与不自觉的,我们后人在总结前人遗产的同时都必须承认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以它独特的魅力,给现代人在陶瓷艺术的创作领域上,留下了极其广阔的空间。

当我们纵观陶瓷艺术的历史,会感受到它无比的生命力。

同时,给人心灵上带来巨大震撼。

陶瓷艺术生命的底蕴,产生于它的材质——泥料与釉料,产生于它的形态、色泽、纹理、质感、可塑性;以及在窑炉中经过高温烧制后所产生的特殊变化。

这一系列的过程,使得它融入了生活的美。

使得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和构想,将自己的理想与情感注入到陶瓷艺术之中,从而以极为普通的泥土塑造出一件件真实感人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中国陶库:
h t t p://w w w.t a o k o o o.c o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