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ppt课件

悼词
悼词,中国古代称为“诔词”“哀辞”“吊文”“祭文等。 现代悼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业的文章; 狭义的悼词指在追悼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寄托哀思的专用装饰文体。
悼词的一般要求:
(1)介绍逝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等。 (记叙手法) (2)介绍逝者的简历,颂扬其主要业绩和优秀品质。 (议论手法) (3) 给逝者的总体评价,寄托哀思,慰问死难家属。 (抒情手法)
恩格斯不忍直接说出,而用讳饰的手法说马克思“停止思想 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把自己极度悲痛的 心情委婉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含蓄地表达出来。
“还不到两分钟”,表现了恩格斯深感遗憾的惋惜心情。 “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游了”,说明马克思临死之前,还 在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辛勤地工作着。
步骤二: 分析内容——深度理解课文
“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 以时才给以回敬”,
“蛛丝”这一比喻易于联想,形象而通俗地体现了马克思对敌人的极 端蔑视。“万分必要时”隐含着敌人对马克思的迫害频繁和程度之深, 同时也说明马克思与敌斗争的艰巨和勇敢。
“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敌人”与“私敌”对举,一肯定一否定,表现了马克思“无畏”与“无 私”这两个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特质。。
讳饰
讳饰也称“婉曲”,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 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的表达形式。
背景知识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的安乐椅上与世长辞。3月17日的 葬礼上,恩格斯用英文发表了讲话。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 1844年在巴黎相识,一见如故的二人为无产阶级的 解放事业并肩战斗了近四十载。列宁曾这样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 “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感人的传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PPT

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突出他是一位伟大的思 想家,其中包含了作者无限痛惜之情。
【揣摩语句】
3.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 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的睡 着了——但已是永远地睡着了。
突出马克思逝世时的 从容、安祥。
运用“讳饰”的修辞 手法,把自己极的度悲痛 的心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 来。
二、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 颂
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
扬
三、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
对悼念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怀念
听录音
1.找出全篇行文的总纲,了解作者从哪两方面论述 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
2.找出本文承递性的词句及过渡性句段,理清文章 的结构。并画出有关指代性词语,了解其指代内容。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 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卡尔·马克思标准像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 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 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 民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 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 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 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 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 动的弄潮儿。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 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 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 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 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 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 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 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
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
列宁
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
马克思在特里尔的故居
1883年3月14日 下午两时三刻, 无产阶级的革命 导师马克思在工 作室的坐椅上与
【揣摩语句】
3.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 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的睡 着了——但已是永远地睡着了。
突出马克思逝世时的 从容、安祥。
运用“讳饰”的修辞 手法,把自己极的度悲痛 的心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 来。
二、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 颂
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
扬
三、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
对悼念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怀念
听录音
1.找出全篇行文的总纲,了解作者从哪两方面论述 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
2.找出本文承递性的词句及过渡性句段,理清文章 的结构。并画出有关指代性词语,了解其指代内容。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 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卡尔·马克思标准像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 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 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 民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 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 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 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 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 动的弄潮儿。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 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 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 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 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 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 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 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
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
列宁
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
马克思在特里尔的故居
1883年3月14日 下午两时三刻, 无产阶级的革命 导师马克思在工 作室的坐椅上与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5.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 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8)
6.......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 个私敌。(8)
文本分析
理解句子含义:
一、抓关键词 二、找手法 三、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 四、总结作用情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文本分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姓名 日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1)
写明具体时刻,说明作者对这个时间刻骨铭心,可见悲痛之深。 “最”是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哲学界无与伦比的地位。
“停止思想”,运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是对马克思这一伟 大思想家逝世是所用的最恰当(含蓄婉转,易于人接受)的 语言,其中包含了作者的无限痛惜之情。
2.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 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1)
3.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2)
文本分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4.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 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 暗中摸索。(4)
表达感想
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马克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 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出的牺牲;那时,我 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 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17岁时所作:《青年在选择职业 时的考虑》)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ppt优秀课件

• 思想意义:这篇演说词的思想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是对马克思的全面评价, 更是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阐述和推动。它鼓舞了广大无产阶级的斗志, 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 历史背景:这篇演说词是在1883年马克思逝世时发表的,当时欧洲正处于19 世纪末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正在兴起。恩格斯 的这篇演说词不仅是对马克思的缅怀,更是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和 号召。
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总结
这篇演说词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即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部 分简要介绍了马克思的逝世, 主体部分对马克思的生平和贡 献进行了全面评价,结尾部分 则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敬
意和怀念。
开头部分
简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 点和情景,表达了恩格斯对马
克思逝世的悲痛之情。
主体部分
详细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和贡 献,包括马克思在理论和实践 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对无 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贡献。
04
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
人物形象
马克思的人物形象
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马克思在课件中应被展现为具有远见卓识和坚定 信念的形象。
强调他的理论贡献,如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以及他对工人阶级的坚 定支持。
人物形象
01
展示他与恩格斯等人的合作,体现其团结协作 的精神。
02
恩格斯的人物形象
分析无产阶级如何通过革命斗争实现自身的解放,并推动全人类的解放。
05
语言特色与艺术手法
语言特色
庄重典雅
这篇演说词用词准确、简练、庄重,既体现了演说词的特点,也展现了马克思严谨的科学态度和 崇高的革命精神。
感情深沉
作者在演说中表达了对马克思的敬仰和悼念之情,语言饱含深情,感人至深。
• 历史背景:这篇演说词是在1883年马克思逝世时发表的,当时欧洲正处于19 世纪末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正在兴起。恩格斯 的这篇演说词不仅是对马克思的缅怀,更是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和 号召。
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总结
这篇演说词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即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部 分简要介绍了马克思的逝世, 主体部分对马克思的生平和贡 献进行了全面评价,结尾部分 则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敬
意和怀念。
开头部分
简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 点和情景,表达了恩格斯对马
克思逝世的悲痛之情。
主体部分
详细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和贡 献,包括马克思在理论和实践 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对无 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贡献。
04
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
人物形象
马克思的人物形象
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马克思在课件中应被展现为具有远见卓识和坚定 信念的形象。
强调他的理论贡献,如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以及他对工人阶级的坚 定支持。
人物形象
01
展示他与恩格斯等人的合作,体现其团结协作 的精神。
02
恩格斯的人物形象
分析无产阶级如何通过革命斗争实现自身的解放,并推动全人类的解放。
05
语言特色与艺术手法
语言特色
庄重典雅
这篇演说词用词准确、简练、庄重,既体现了演说词的特点,也展现了马克思严谨的科学态度和 崇高的革命精神。
感情深沉
作者在演说中表达了对马克思的敬仰和悼念之情,语言饱含深情,感人至深。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44张PPT)

从革命实践、革命理论两个方面评价。 “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同时也 赞扬了马克思主义对指导革命的伟大作用 “空白”说明了马克思逝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不可补偿的损失。
巨大的贡献(3-7) 理思路——概括其“功”
在
科学家(3-5)
马
✓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克
✓ 剩余价值规律
述其哀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 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1.因为这是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文体)
2.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表 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这是一个令人万分 悲痛、永志不忘的时刻。(情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导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卡尔马克思!
文体知识——悼词
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
悼念: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
开头 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结
评价: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
构
中间 其功绩的评价。
悼念:对死者的影响悼念及对参加悼
结尾 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
思
✓ 许多领域独到发现
墓
过渡(6)
前
的
马克思的科学观
讲 革命家(7)
话
创办革命刊物
创立第一国际
理论贡献 实践功绩
理思路——概括其“功”
历史规律(去伪存真) 剩余价值(豁然开朗) 其他发现 办报宣传 创立协会(自豪) 回扣第二段,明确第二段的总纲作用。(总分)
巨大的贡献(3-7) 理思路——概括其“功”
在
科学家(3-5)
马
✓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克
✓ 剩余价值规律
述其哀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 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1.因为这是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文体)
2.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表 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这是一个令人万分 悲痛、永志不忘的时刻。(情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导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卡尔马克思!
文体知识——悼词
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
悼念: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
开头 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结
评价: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
构
中间 其功绩的评价。
悼念:对死者的影响悼念及对参加悼
结尾 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
思
✓ 许多领域独到发现
墓
过渡(6)
前
的
马克思的科学观
讲 革命家(7)
话
创办革命刊物
创立第一国际
理论贡献 实践功绩
理思路——概括其“功”
历史规律(去伪存真) 剩余价值(豁然开朗) 其他发现 办报宣传 创立协会(自豪) 回扣第二段,明确第二段的总纲作用。(总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ppt优秀课件

2、“下午两点三刻”:
3、“停止思想”不能换成“心脏停止跳动”:
用讳饰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阶级头脑。
说明了马克思临终的姿态,表明这位无产阶级导师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流露出死者忘我工作精神的赞颂。
1、“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一个“将”字? 思格斯最后庄严宣告“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将永垂不朽”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应全文,总结全文,是由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体现了作者的心声,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 这是充满信心的预见和憧憬--→当时,共产主义运动还刚刚兴起--→恩格斯一个“将”字,便说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必将蓬勃发展。
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因为前者语意含糊,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这是对马克思最确切、最富概括性的评价。
“空白”“不久”分别从时间﹑空间上强调了损失“不可估量”。使用“不可估量”来做“损失”的定语,就突出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于历史科学所造成的无可弥补的损失。从而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贡献之大。
“他的毕生使命”是两个“参加”所领起的短语。第7段第2句抓住两个“参加”,两个“意识到”,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具体说明马克思作为一个职业革命家的奋斗目标和本质特征。这里用的“第一次”表明马克思所参加的革命实践同他的创造一样,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他的毕生的使命”是什么?
3、列举一系列报纸有什么作用?
‖写作特点‖
1.内容高度凝练、概括。
2.语言准确严密,处处关照呼应。
3、“停止思想”不能换成“心脏停止跳动”:
用讳饰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阶级头脑。
说明了马克思临终的姿态,表明这位无产阶级导师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流露出死者忘我工作精神的赞颂。
1、“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一个“将”字? 思格斯最后庄严宣告“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将永垂不朽”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应全文,总结全文,是由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体现了作者的心声,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 这是充满信心的预见和憧憬--→当时,共产主义运动还刚刚兴起--→恩格斯一个“将”字,便说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必将蓬勃发展。
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因为前者语意含糊,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这是对马克思最确切、最富概括性的评价。
“空白”“不久”分别从时间﹑空间上强调了损失“不可估量”。使用“不可估量”来做“损失”的定语,就突出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于历史科学所造成的无可弥补的损失。从而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贡献之大。
“他的毕生使命”是两个“参加”所领起的短语。第7段第2句抓住两个“参加”,两个“意识到”,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具体说明马克思作为一个职业革命家的奋斗目标和本质特征。这里用的“第一次”表明马克思所参加的革命实践同他的创造一样,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他的毕生的使命”是什么?
3、列举一系列报纸有什么作用?
‖写作特点‖
1.内容高度凝练、概括。
2.语言准确严密,处处关照呼应。
人教版必修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ppt(28张PPT)

理解第一段
你能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读出恩格斯的哀痛之情?
还不到两分钟
强调马克思去世之突然, 还让我们读出了恩格斯的 后悔与自责、内疚
理解第一段
你能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读出恩格斯的哀痛之情?
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我认为你只是睡着了,你还活着,随时都会醒过来。
结尾部分
颂其德
卡尔·马克思(1818—1883)
高中语文必修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理解文中结构复杂、含义深刻的句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解题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悼词
讲话 稿
开头部分
述其哀
主体部分 赞其功
结尾部分
颂其德
主体部分 赞其功
赞其功
恩格斯高屋建瓴地总结了 马克思一生的哪些功业?
第五段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 (很够 )。(即使)只能作出(一个) 这了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 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 ) 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有多 ), (而且)(其 )(任何一 )的领域他 ( 都不是)中(浅尝辄个止)。
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 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列宁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 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 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 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 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 经永远地睡着了。
理解第一段
你能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读出恩格斯的哀痛之情?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 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 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 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 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 经永远地睡着了。
高一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38张PPT)

“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 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 了。”
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科学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革 命事业服务的。
(马克思)是科学上的革命家,是运用科学的革命家。
——李卜克内西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 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第四段: 马克思作为一个科学家,不仅发现了人类历
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 动规律。 第五段: “这样两个发现”: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
小结: 第三到第五自然段:
介绍了马克思作为一个科学家对 世界的贡献。
第六段: “他作为一个科学家就是这样。”
马克思在很多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对 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都很深入。
思考:这一段在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我仍然不能想象,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 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我们之所 以有今天的一切,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 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和实践的活动;没有 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恩格斯致友人李卜克内西私信
第二自然段总领起后文对马克思无与伦 比的丰功伟绩和卓绝的斗争精神的赞颂,突 出了全文论述的中心。
➢ 结 尾:颂其德,再次表达对死者的深切悼念, 以及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 要求。
悼词
总体结构一般为:悼念——评价——悼念 思想感情:惋惜或者悲痛——敬仰或颂扬——悼念
“3可月否1换4日作下“午心脏两停点止三跳刻动,”当?代最伟大的思想 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 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 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科学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革 命事业服务的。
(马克思)是科学上的革命家,是运用科学的革命家。
——李卜克内西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 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第四段: 马克思作为一个科学家,不仅发现了人类历
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 动规律。 第五段: “这样两个发现”: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
小结: 第三到第五自然段:
介绍了马克思作为一个科学家对 世界的贡献。
第六段: “他作为一个科学家就是这样。”
马克思在很多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对 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都很深入。
思考:这一段在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我仍然不能想象,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 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我们之所 以有今天的一切,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 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和实践的活动;没有 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恩格斯致友人李卜克内西私信
第二自然段总领起后文对马克思无与伦 比的丰功伟绩和卓绝的斗争精神的赞颂,突 出了全文论述的中心。
➢ 结 尾:颂其德,再次表达对死者的深切悼念, 以及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 要求。
悼词
总体结构一般为:悼念——评价——悼念 思想感情:惋惜或者悲痛——敬仰或颂扬——悼念
“3可月否1换4日作下“午心脏两停点止三跳刻动,”当?代最伟大的思想 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 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 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悼课件词来。
11
1883年3月14日,伟 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 思因病逝世,3月17日, 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 墓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 篇演说辞。
PPT课件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 在巴黎相识。之后的四十年时 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 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 言》,合作《资本论》。
PPT课件
6
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
PPT课件
7
马 克 思 在 特 里 尔 的 故 居
PPT课件
8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 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PPT课的件 传说”——列宁9
伟大的友谊
恩格斯可以说是马克
思家庭的一员。他们年轻
时就在一起,并平行地发
展起来,互相最真挚地倾
吐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参
结构上是总分关系。
2,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本段的语言基调是什么?从中你感受
到的是作者的怎样的感情?
明确:本段的语言基调是沉稳、激越、婉惜。
从中感受到的是作者对马克思的赞扬和崇敬之情。
3,第二段是从哪些角度来评说马克思逝世造成的损失的?其作
用是什么?
明确:一是从对象(无产阶级、历史科学);
一是从程度(不可估量);
其深层含义自然会被准确发掘出来。
PPT课件
14
悼词:
悼词就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悼词结 构一般分三个部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述其哀—悼念:一般介绍死者 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主体——赞其功—评价:概述死者生前 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结尾——颂其德—悼念:对死者的哀悼 以及对参加悼念仪式的PPT课人件 提出希望和要求。15
P怀PT课念件
18
第一部分(1—2 自然段):悼念 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情景。
第二部分(3—7自然段): 评价 评说马克思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
第三部分(8—9自然段): 悼念 表达对马克思的尊敬PPT课、件 爱戴和悼念。 19
研读课文 :
第1节:作者为什么要在开 头点明马克思逝世的具体时间?
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 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 关于整个文明世界的一切最动 人的传说”。
PPT课件
13
题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解 从题目能否看出文章的体裁和表 达方法?
抓住“讲话”和“墓前”这两个词语。
悼词一般是按照“这其哀、赞其功、颂其德”的思路来写。
可以按这一顺序来理清写作思路,概括文章内容。
加革命运动,研究革命理
论。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意
见比对其它任何人的意见
都更加重视。因为马克思
认为恩格斯是能够同他合
作的人。为了说服恩格斯
赞成某一思想,马克思觉
得费多少力气都值得。
PPT课件
10
正如列宁所说,马 克思和恩格斯的友 谊“超过了古人关 于人类友谊的一切 最动人的传说”
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无产阶
一是从后果(空白);
一是从时间(不久)。
作者不断变换角度,主要是强调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所
起的重要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PPT课件
23
第2段用了哪些词语来说明 他的逝世所带来的损失之大?
“不可估量”、“空白” 陈述了马克思的逝世带来的巨 大损失。
PPT课件
24
第2段是从哪些角度来评说马 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
一是从受损失的对象(无产阶 级、历史科学),一是从受损失的 程度(不可估量、空白)。
强调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革命 所起的无与P伦PT课件比的重要作用。 25
4,第二自然段共两句话。你认为重点在前面一句,还 是在后面一句?该句句子的主干是什么?句中哪一个 词最具有感情色彩?为什么? 明确;重点在前句。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痛和怀念的致词。既是对死者的敬仰、
悼念,又是对死者亲属的安慰。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化悲痛为力
量,更好地勉励生者。扣住这一特点,便不难把握文章丰富的
情感内涵。
悼词的语言要十分讲究,既要充分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又
要给以慰藉和鼓舞。评价时,要实事求是,赞而不媚,哀而不
俗。用语要仔细斟酌,反复推敲。扣住这一特点来揣摩语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PPT课件
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PPT课件
2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
伟大导师、马克思
主义的创始人。伟
大的政治家、哲学
家、经济学家、革
命理论家。主要著
作有《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等。
PPT课件
3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20~1895)
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主 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
伟人之死,将载入史册,因 此需要具体准确地交待时间;
表示作者对朋友逝世的一种 无比悲痛。
PPT课件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段交待了马克思逝世这一事件, 用了哪些词语来交待的?
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表现的?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用了讳饰的手法,委婉地将不便 于表达或不愿意表达的事情说出来, 把沉痛的感情用平静的口吻表达出来, 比较委婉含蓄。
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
被誉为“第二提琴手”,
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
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
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
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
未完成的《资本论》等
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
PPT课件人运动。
4
·
卡 尔
马 克 思 标 准 像
PPT课件
5
《共产党宣言》
1848年德文版封面(美《资本论》第一卷
国高中生必读书) 1867年版扉页
级的友谊,才使他们为人类
作出了如此伟大的贡献。正
是由于恩格斯最了解马克思
的一生,最了解他的科学理
论和革命实践,所以只有他
才能具备正确地、科学地评
论马克思的理论和实践的主
客观条件,正因为恩格斯是
马克思终生不渝的同志和朋
友,所以才能写出这篇蕴含
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充满着
深厚的无产阶级情谊,闪耀
着科学共产主义光辉的演讲
PPT课件
21
“停止思想”、“安静地睡觉”、 “永远地睡着了”这些短语怎样理解?
这些词指出马克思已经去世了。
运用了讳饰的手法,既表现了作 者对马克思的敬重,又表现了自己的 悲痛之情。
PPT课件
22
1.朗读2—7段,指出第二自然段起何作用?它与后两层在内容
上是何关系?结构上又是什么关系?
明确:从后文看,第二段起总纲作用,与后面两层是因果关系;
PPT课件
16
马克思的墓志铭:历史上
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地
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
界,然而更重要的是改造
世界。
PPT课件
17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演讲稿
悼词
一、介绍死者的 逝世时间、 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 悲痛
二、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 颂 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扬
三、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
对悼念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