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菌详解

合集下载

硝化菌温度

硝化菌温度

硝化菌温度硝化菌是一类能够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的微生物。

硝化菌的生长和活动受到温度的影响,不同温度下硝化菌的活性和生长速率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了解硝化菌的温度特性对于控制和优化硝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硝化菌的温度范围通常在0°C至50°C之间,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C至40°C。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硝化菌的生长速率较快,活性较高。

当温度低于20°C时,硝化菌的生长速率会显著下降,活性也会降低。

当温度超过40°C时,硝化菌的生长速率会受到抑制,甚至会导致硝化菌的死亡。

因此,在硝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以保证硝化菌的正常生长和活动。

不同类型的硝化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对较低的温度适应性较好,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硝化反应。

而硝化细菌(Nitrosomonas)和亚硝化细菌(Nitrobacter)对较高的温度适应性较好,适合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硝化反应。

硝化菌的温度特性与环境因素也有关系。

pH值是影响硝化菌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不同温度下,硝化菌的最适pH值也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硝化菌的最适pH值在7至8之间,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最适pH值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在控制硝化菌温度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调节pH值,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硝化菌的温度特性还与底物浓度和氧气含量等因素有关。

较高的底物浓度和适宜的氧气含量可以促进硝化菌的生长和活动,提高硝化速率。

但是过高的底物浓度和过低的氧气含量会对硝化菌产生抑制作用,降低硝化效率。

硝化菌的温度对其生长和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控制温度在适宜范围内,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促进硝化菌的生长和活动,提高硝化效率。

因此,在硝化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硝化菌和具体的环境条件,合理调节温度和其他因素,以实现最优的硝化效果。

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 在消毒剂和抗生素对硝化细菌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确定了消毒
剂和抗生素在人工氨氮废水中的最佳使用量,为硝化细菌的实 际应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reference documentation
• • • • • 温少鹏. 硝化细菌应用基础研究[D]. 青岛理工大学, 2008. 湖泊藻型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理论及应用 王国祥,成小英,濮培民 - 《湖泊科学》 - 2002 - 被引量: 223 生物脱氮新工艺研究进展 冯叶成,王建龙,钱易 - 《微生物学通报》 - 2001 - 被引量: 142
培养 增殖
培养方法
application
分离
制平板
干燥
硅胶平板分离 采用涂布分离 法。取0.1—0.2m1富集培养液 滴于5—10个硝化细菌分离培 养基硅胶平板上,涂布分离。 然后将硅胶平板放在盛有少量 水的干燥器里(防止水分蒸发, 避免硅胶平板干裂),于28℃ 恒温下培养3—4月,当硅胶平 板上出现硝化细菌极小的菌落 后(多数菌落小于100μm),挑 取10-20个单菌落,分别接种 到硝化细菌增殖培养液中, 28℃恒温下培养3—4周,依前 述方法检验NO2-及NO3-。

• • • • • • • • • • • • • • •
ANAMMOX流化床反应器性能的研究
郑平,冯孝善,M.S.M. Jetten,... - 《环境科学学报》 - 1998 - 被引量: 129 硝化速率测定和硝化细菌计数考察脱氮效果的应用 陈金声,史家梁,徐亚同 - 《上海环境科学》 - 1996 - 被引量: 94 固定化硝化细菌去除养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黄正,范玮,李谷,...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2 - 被引量: 88 水产养殖同微生态与微生物生态之间关系初探 薛恒平,薛彦青 - 《饲料工业》 - 1997 - 被引量: 86 Nitrification as a source of soluble organic substrate in biological treatment BE Rittmann,JM Regan,DA Stahl -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 1994 - 被引量: 81 Transformations of ammonia 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nitrifying bacteria A Abeliovich - 《Biodegradation》 - 1992 - 被引量: 72 芽胞菌对养鱼水质影响的研究 丁雷,岳永生 - 《淡水渔业》 - 1999 - 被引量: 65 全程自养脱氮新技术处理污泥脱水液的研究 杨虹,李道棠,朱章玉 - 《环境科学》 - 2001 - 被引量: 52

解释硝化细菌培养的原理

解释硝化细菌培养的原理

解释硝化细菌培养的原理硝化细菌是一类能够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的微生物,包括氨氧化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简称AOB)和亚硝酸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简称NOB)。

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参与了氮循环中的关键步骤。

培养硝化细菌是进行科研或工程应用的基础,以下将详细介绍硝化细菌培养的原理。

硝化细菌培养的基本原理如下:1.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对于硝化细菌的培养来说,最关键的是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

常用的硝化细菌培养基包括K2HPO4、KNO3、MgSO4、MnSO4、FeCl3等。

其中,硝酸盐氮是硝化细菌的主要氮源,磷酸盐则提供磷供细菌合成核酸和磷脂的需要。

此外,还需根据硝化细菌的需求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和缓冲剂,以维持培养液的pH值。

2.控制培养条件:硝化细菌对培养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温度控制:硝化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20-35摄氏度,不同种类的硝化细菌对于温度的适应性各有差异。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调节培养温度,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pH控制:硝化细菌一般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6.5-8.0,不同种类的硝化细菌对pH值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入缓冲液等手段控制培养液的pH值,以维持硝化细菌的正常生长。

-氧气供应:硝化细菌是一类好氧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较高。

因此,培养硝化细菌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并保持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在适宜范围内,以促进细菌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3.排除杂菌:硝化细菌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杂菌的干扰。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选择适当的抑菌剂: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抑菌剂,如青霉素、链霉素等,来抑制一些常见的杂菌的生长。

-技术操作的严密性: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外界的微生物污染。

4.检测硝化细菌的生长:硝化细菌的生长情况可以通过测定培养液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浓度变化来判断。

硝化细菌的组成

硝化细菌的组成

硝化细菌的组成
硝化细菌是一类在有氧环境中生活的细菌,它们通过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来获取能量,并参与全球氮循环。

硝化细菌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氨氧化微生物(Ammonia Oxidizing Microorganisms,AOB)和硝化细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OB)。

AOB主要包括两个物种:阿托莫氏菌(Nitrosomonas nitrosa)和巴氏杆菌(Nitrosococcus obignyensis)。

这些细菌可以将氨氮直接氧化为亚硝氮。

NOOB主要包括三个物种:亚硝酸单胞菌(Nitrospina baltica)、亚硝酸螺杆菌(Nitrogenilus acidophilus)和硝化螺杆菌(Nicholsonia acidophila)。

这些细菌则通过将亚硝酸盐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来获取能量。

此外,硝化细菌还包括一些其他类型的细菌,如硝酸亚铵杆菌(Nitrobacter hamburgensis)和硝化杆菌(Nitrifying Bacteria)等。

这些细菌的组成和功能可能因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总的来说,硝化细菌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酶系统(包括氨氧化酶、亚硝酸盐还原酶和硝酸盐还原成酶等)以及其他一些细胞器和代谢产物。

它们通过这些结构和酶系统来执行其生命活动,包括营养物
质的摄取、转化和能量的产生等。

硝化细菌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硝化细菌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硝化细菌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硝化细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硝化细菌的主要功能是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从而完成氮的循环过程。

在土壤中,硝化细菌可以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使得植物可以吸收和利用这些氮源,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硝化细菌还可以在水体中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从而减少水体中的氮污染,保护水环境的健康。

硝化细菌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农业生产中的施肥利用,二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添加硝化细菌的生物有机肥料,促进土壤中氮素的转化和植物的吸收利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环境保护中,可以利用硝化细菌来处理水体和土壤中的氨氮污染,减少氮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除了上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外,硝化细菌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和应用价值。

首先,硝化细菌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其次,硝化细菌可以与其他微生物协同作用,共同完成氮素的转化和循环,从而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容量。

最后,硝化细菌在生
物技术和生态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改良土壤、净化水体、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

综上所述,硝化细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在氮素循环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利用硝化细菌的特点和应用方法,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氮素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因此,加强对硝化细菌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硝化菌的作用是干什么的

硝化菌的作用是干什么的

硝化菌的作用是干什么的
净化水质:这是硝化菌最主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从而起到清理杂质、改善水质的作用。

降低水中氨浓度:如果水中含有比较多的氨气,会对鱼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而硝化菌则可以清除氨气的作用。

调节水中微生物平衡: 水中的微生物种类很多,硝化菌可以起到调节平衡的作用。

一、硝化菌的作用是干什么的
在养鱼的时候,硝化菌可以用来建立硝化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多的
1、净化水质:硝化菌的主要作用就是净化水质。

在养鱼的过程中,保持水质良好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除了换水之外,还有一个好方法就是使用硝化菌。

硝化菌可以分解一些有机物,将水中的杂质清理掉,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2、降低水中的氨浓度:在养殖池或者水中有时候会有比较多的氨气,这些氨气会对其中鱼类的健康造成比较大的危害。

此时,硝化菌就可以起到降低水中氨浓度的作用,避免氨气对鱼造成太大的影响。

3、调节水中微生物平衡:水中含有许多品种的细菌,维持水中的微生物平衡是非常重要的,硝化细菌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二、鱼缸硝化细菌有必要加吗
在养鱼之前,可以在鱼缸中放入一定的硝化细菌,等这个系统建立完善之后再养鱼。

也可以不人工加入,让它们自然形成,不过有时候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是比较困难的,花费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

因此,建议还是在鱼缸中加入一些硝化菌,这样建立系统就比较容易了。

在这个系统建立之后,没有特殊的情况就不用重新加入硝化细菌了,因为它们是可以自己繁殖的。

不过在环境突变的情况下,也就是系统被破坏的情况下,也需要重新建立。

硝化细菌改变水质的原理

硝化细菌改变水质的原理

硝化细菌改变水质的原理硝化细菌是一类重要的水生微生物,它们能够将废水中的氨氮通过氧化过程转化为硝酸盐。

这一生物转化过程被称为硝化,它在自然环境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能够改变水质,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本文将从硝化细菌的分类、生理特性、作用机制等方面,详细论述硝化细菌改变水质的原理。

硝化细菌主要通过两个连续的氧化过程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

硝化细菌可分为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两类。

亚硝化菌通过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而硝化菌进一步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

这两个过程分别由不同的细菌群体完成。

硝化细菌的生理特性对其在水质改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硝化细菌对温度、pH值、氧气含量等环境因素有一定的适应性。

它们一般适应在25-30摄氏度的温度下最为活跃,pH值在7.5-8.5之间较为理想。

硝化细菌需要充足的氧气供给,因此在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对硝化细菌的生长和活性有着直接影响。

硝化细菌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氧化反应转化废水中的氨氮。

先是亚硝化菌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此步骤由亚硝化细菌完成,反应方程式如下:NH4+ + 2O2 →NO2- + 2H+ + H2O而硝化菌通过进一步的氧化反应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此步骤由硝化细菌完成,反应方程式如下:2NO2- + O2 →2NO3-硝化细菌通过这一氧化反应过程,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

这对于废水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氨氮作为一种常见的水体污染物,过量的氨氮会带来环境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水生生物死亡等。

通过硝化细菌的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可以减少水体中的氨氮浓度,从而改善水质。

其次,硝化细菌的作用会增加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

硝酸盐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源之一,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植物生长,促进水生生物的繁衍。

此外,硝化细菌的作用还与氮素循环密切相关。

硝酸盐可以作为氮的最终氧化形式进入氮素循环,参与到多种环境过程中,如植物的养分吸收、土壤肥力的维持等。

硝化菌的类别

硝化菌的类别

硝化菌的类别参与硝化作用的细菌:日常工作中所说的硝化菌,一般是泛指参与硝化作用的细菌的总称,包括亚硝化菌、硝化菌等自养菌。

还有一类参与硝化作用的细菌--异养硝化菌。

亚硝化菌是一类好氧化能自养菌,主要参与氨氮氧化为亚硝态氮的过程,是生化系统中氨氮去除的主要功能菌。

亚硝化菌需要在好氧环境下,氧化氨氮获取化学能利用无机碳源进行合成代谢,生长缓慢,在生化系统中所占总量较小,对环境影响较为敏感,低温环境、负荷冲击、毒性作用等不良条件均可能导致亚硝化菌活性下降。

亚硝化菌的最适pH值范围约为在7.0-7.5。

温度、pH值、氨氮浓度、溶解氧等因素失调,将导致亚硝化菌活性下降,系统氨氮去除率低,出水氨氮偏高的现象。

传统意义上的硝化菌也是一类好氧化能自养菌,主要参与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的过程,与亚硝化细菌常常共同存在,利用后者提供的亚硝态氮完成进一步的氧化过程。

硝化菌与亚硝化菌一样,也需要在好氧环境下,氧化亚硝态氮获取化学能利用无机碳源进行合成代谢,生长缓慢,在生化系统中所占总量较小,对环境影响较为敏感,低温环境、负荷冲击、毒性作用等不良条件均可能导致硝化菌活性下降。

硝化菌最适pH值范围约为在7.0-8.0。

温度、pH值、溶解氧以及亚硝态氮浓度是影响其活性的重要因素。

异养硝化菌指能在好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为碳源将氨氮转化成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一类细菌。

异养硝化菌可以利用很多种含氮基质,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如铵、胺、酰胺、N-烷基羟胺、肟、氧肟酸及芳香硝基化合物等。

曾经认为异养硝化在硝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大。

原因有异养硝化菌要比自养硝化菌的单位活性低103-104倍,且异养硝化过程难以监测和确定等。

随着对异养硝化菌在脱氮方面一些特性的发现,才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希望为开发设计新的脱氮工艺等提供了思路。

目前,对异养硝化菌和异养硝化作用的研究还在继续中,甚至还没有搞清楚其适应的底物及其代谢途径。

在此不做过多阐述,后面将专题讲述异养硝化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少饲养水龟的网友对硝化细菌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误解,有的人认为硝化细菌能够分解粪便;有的认为可以净化水质,中和水中的悬浮物,这些认识是不准确的。

下面就谈谈对硝化细菌的认识希望大家给我指正。

1、首先先说说分解有机物,这不是娇贵的硝化细菌能完成的,他是靠其它净水细菌完成的。

在水生态循环系统中,若无其它异营性细菌存在,水中将到处充斥未被细菌分解的有机物,此种自我污染的水族环境一样使水龟无法生存其中。

因此,它们常被视为是水质自净作用的先锋部队,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硝化细菌。

这类细菌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环境,它们几乎无所不在,而繁殖速度相当惊人,大部份的异营性净水细菌,在理想的环境只需几十秒钟即可自行增殖一倍,一般只需二十几分钟即能增殖一倍。

但要是裸缸饲养,我们就要借助物理循环,把水中的剩饵或粪便吸出。

——它们要有沙层来居住!培养的方法是依靠一条死鱼自然分解的过程。

2、关于净化水质,中和水中悬浮物的问题。

饲养水龟的网友中不少人去买硝化细菌,按照说明每星期按时添加,这样做对吗?回答是完全正确加100分。

可我这种每星期添加的所谓的硝化细菌其实是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俗称:b菌。

光合细菌是一种水中微生物,因具有光合色素,包括细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而呈现淡粉红色,光合细菌能在厌氧和光照的条件下,利用化合物中的氢并进行不产生氧的光合作用。

光合细菌可以在某种污染环境下生存,并担负着重要的净化水质的角色。

但只有在生存环境和污染物质符合其生理、生态特性时,才会发挥其作用,否则很难获得预期。

例如在无光或者有氧环境下,光合细菌就很难发挥效果。

水族箱中若存在光合细菌,它将那些有机质或硫化氢等物质加以吸收利用,而使耗氧的异营性微生物因缺乏营养而转为弱势,因而降低发生有毒分解产物的机会,同时,底质中的水质借以得到净化,而促使养殖的水族生物的健康成长。

目前,水族市场出售的光合细菌,主要是光能异营型红螺菌科(rhodospirilaceae),特别是其中的红假单细胞属(rhodopseudomonas)的种类。

这种光合细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能以不同的代谢方式,有效地净化水质。

需要注意:光合细菌在水质ph8.2-8.6的环境下发挥效果最佳,因而比较适合在海水水族箱中使用。

所以这中光合细菌只能起到短暂的效果,因为我们水龟缸里没有他生活的理想环境。

除非我们制作一个无氧过滤区还要有照明。

一、硝化细菌和「氮化合物循环」1、说到硝化细菌,我们又要老生常谈了,想要了解硝化细菌就要首先明白什么叫氮循环,那么我下面花个草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步:水龟的排泄物和未吃过的食物(比如鱼血)将会转变为氨(俗称阿摩尼亚);那是因为在这些东西里需要氧的细菌会令蛋白质分裂。

而氨是有毒的。

第二步:生存于氧气中的硝化细菌,能把氨会转变为亚硝酸盐(no2);亚硝酸盐虽然含较少的毒素,但仍对水龟有致命的毒害。

第三步:亚硝酸盐及后又被第二种硝化细菌转变为硝酸盐(no3);而这硝酸盐几乎是无毒的,但突然或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硝酸盐里是有害的。

但幸运地,硝酸盐的浓度是可以靠更换水龟缸的水来降低。

第四步:假如没有换水,那么硝酸盐会被不依附氧气而生存的细菌(厌氧性细菌)变为氮气而升华,这一步叫“生物脱氮”,从1到4就是一个完整的「氮化合物循环」。

2、么叫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俗称a菌( nitrifying ) 是一种好气性细菌,能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层中生长,并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它们包括形态互异类型的一种杆菌、球菌或螺旋菌。

属于自营性细菌的一类,包括两种完全不同代谢群:亚硝酸菌属( nitrosomonas )及硝酸菌属( nitrobacter )。

亚硝酸菌属细菌一般被称为「铵之氧化者」,因其所维生的唯一食物来源是铵,铵和氧化合所生成的化学能足以使其生存。

什么是铵?这须要解释一下。

其实铵是一种氨气( nh3 ) 溶于水中所生成的阳离子( nh4+ ),因为它在化学上的行为就好象是一种金属离子,故命名为「铵」。

气体的氨具有刺鼻的臭味,而离子态的铵则无特别的气味,故很容易加以辨认。

在有空气存在时,铵可被亚硝酸菌属细菌吸收利用。

它们将其氢原子氧化成水,用氧取代之,所以铵变成水及溶于水中的氧化氮,后者化学家称为「亚硝酸」,其反应式如下:藉由氧将铵氧化为亚硝酸( no2- ) 可以产生能量,亚硝酸菌可利用该能量从二氧化碳或碱度( 如co32- 或hco3- ) 中制造有机物,所以这类细菌根本不需要有机物就能生存及繁衍。

硝酸菌属细菌一般被称为「亚硝酸之氧化者」,因其所维生的主要食物来源是亚硝酸,亚硝酸和氧化合所生成的化学能足以使其生存,而且生成硝酸为氮循环的终产物,其反应式如下:硝酸菌可利用此反应所产生之能量,用于合成自己所需之有机物,故这类细菌同样不需要摄取有机物也能生存及增殖。

铵被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随后又被氧化成硝酸的反应被化学家称为「硝化反应」。

这个反应系由两种不同的细菌所进行的,须密切配合,才不致使反应的中间物no2- 滞留累积于水中。

3、如何提高足量的硝化细菌?在养殖缸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及亚硝酸,这两种有毒的物质可由硝化细菌所消耗,并生成无毒性的硝酸,硝酸又是藻类的最佳氮肥,能被藻类所吸收及同化。

因此,在养殖缸中绝对不可缺少硝化细菌,如果硝化细菌缺乏,水中的氨含量将急速增加,使池水内的水龟有致死的危险。

许多人通常不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以致于常遭遇到养殖失败的命运。

这说明如果您不去了解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谋求改善的话,既使是有经验的业者,都可能会败在硝化细菌不足的危害之下。

从池水的生态观点来说,我们是无法防止氨的产生的,但是却可以设法提高硝化细菌的数量来消耗池水中大量的氨。

因为硝化细菌是消耗氨的克星,只要这类细菌的数量足够,它们就会很自然地消耗掉每天自产的氨,使氨不会在水中被大量的累积下来,成为水产养殖的隐形杀手。

至于我们应如何做才能提高硝化细菌的数量呢?从理论的角度而论,为硝化细菌塑造一个理想的繁殖场所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怎么说呢?原来硝化细菌在繁衍过程中,有附着于固定物外表的倾向,若能在池水中安置若干多表面积的固定物供其附着,它就能迅速地附着在这些固定物的表面上,并开始增殖。

然而,要在池水中安置固定物通常是不可行的,理由是这种方式可能会阻碍水龟的活动及不利于捞补。

比较可行的处理方式是在过滤系统中安置合适的滤材,这种产品是专门为硝化细菌提供一个繁衍场所而设计的,它通常有很大的表面积可供硝化细菌附着。

它的原理是让硝化细菌成为「有壳蜗牛」,增加硝化细菌的生活空间,因此可让硝化细菌依附在这种人造的物体上进行硝化活动,使滤水中的氨及亚硝酸被硝化细菌所消耗。

添加硝化细菌制剂也是另一种可行的方法,尤其是在做水质检测发现水中氨浓度偏高时,采用这种方法最有效率。

但这种方法只是治标方法,不是治本方法,因为这些制剂在水中被活化成为活菌之后,它们仍然多属「无壳蜗牛」,在池水中无法增殖,甚至因环境不适而逐渐死亡,故必须定期添加才能发挥预期效果。

4、如何正确使用滤材?常用的有玻璃环、陶瓷环等藉由生物化学的方法来除掉氨的特殊滤材,也有最常见的沙子为滤材的,不过它们并不是依靠滤材本身的作用将氨除去,而是藉由生活于滤材表面的硝化细菌来将氨给氧化掉,使之转化为无毒性的硝酸,以减少有毒物质的堆积,为养殖生物创造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

5、硝化细菌制剂的使用硝化细菌制剂是一种用于控制养殖缸水自生氨浓度的处理剂,不仅使用相当方便,而且能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故越来越受渔友的欢迎。

使用时可直接将该剂散布于池中,不久即能发挥除铵的功效。

市售硝化细菌制剂可分为活菌及休眠菌两种,龟友可依自己的需要选购使用。

前者是利用细菌的活体制成,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可看到它们的活动情形。

后者是利用休眠菌制成,在显微镜的观察中,则无法看到它们具有活动能力。

选择活菌的好处是除铵效果迅速,最适用于氨浓度过高的紧急情况。

但是因活菌对氧气的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是硝酸菌属的细菌只能在有充份氧气存在下才能生存,正因为如此,要将活菌保存并制成产品,常有保存上的困难,所以在购买这类产品时,要特别注意它的有效使用期限,如果使用过期产品,就除铵的观点而言,也是没有什么效率的。

择休眠菌的优点是能耐久藏,较不用担心失效的问题,但是因为由休眠菌变成活菌所需的活化时间可能需要数天之久,所以无法使用于紧急状况之处理,仅适用于日常的水质管理。

一般言之,休眠菌的保存期限约为 1 ~ 2 年,使用时仍需注意商品所标明的使用期限,以免过期失效。

另外,此种产品仅亚硝酸菌属之细菌能被制成制剂,故使用后可能会有多余的中间物no2- 滞留累积于水中,使亚硝酸的浓度有暂时性突然提高的现象,惟对水质不会有明显之影响6、硝化细菌的注意事项水中有有机污染源,净水细菌是靠水中有机污染而存活的,如果因为水中没有污染源存在,它们就无法长期生存。

因此,在新水阶段就加入细菌是否有效,是值得研讨的。

勿与消毒杀菌药剂同时使用为了避免净水细菌被杀灭,切记勿与消毒杀菌药剂同时使用,如果必须使用杀菌药剂或治疗水龟病的药剂,需等药物使用至少一星期以上再进行使用净水细菌。

要注意调整适合细菌生长的温度在净水细菌的使用过程中,能有效地控制在最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当然其发挥的效果也是最理想的。

例如:光合细菌在23-29℃的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繁殖,当水温低于23℃时,它们的生长逐渐停滞,因此低于23℃的水族箱使用这类细菌效果较差。

一般来说25-30度时硝化菌都可以较好的繁殖生长。

要注意调整适合细菌生长的ph值在净水细菌的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水质酸碱度ph的变化。

例如:淡水硝化细菌在ph值等于中性时的效果最佳,在酸性水质中效果最差,因此若能将水族箱中的水质调整至中性或弱碱性,它的净水效果会好一些。

要注意细菌之间的共容性若要同时放养不同的净水细菌应该注意细菌之间的共容性。

例如: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并不适合同时放养在同一水族箱内,因为它们净化水质的过程互有抑制作用,可能会降低其净化效果。

要为细菌提供足够的可居住空间如果只让细菌生活于水族箱中可能无法满足其繁衍上的需要,这会严重限止细菌的数量使其无法增加。

因此,我们应该配合生化过滤系统为细菌细菌再创造更多的可居住空间供它们繁衍,以期待它们加速降低有害物质以及加强它们分解能力。

最后就是要为硝化菌提供充分的氧气。

二、厌氧菌和“脱氮系统”:1、厌氧菌的生活条件:大量的低流速的低氧区,不是完全的无氧区;沙罐、厚沙层(5厘米——10厘米)底部等地方;当沙层厚度为5厘米时可以选用直径3毫米以下的中性河沙,当沙层厚度有10厘米时,应该选用直径5毫米以上的沙子;如果用沙罐是个好的选择;容积一升的罐子里放置2毫米直径的细沙,留出一个小缝即可;2、碳源:生物脱氮的过程里厌氧菌需要有机碳来分解硝酸盐,常用有机碳源是白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