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叙事技巧考点突破 PPT

合集下载

小说叙事技巧课件[优质ppt]

小说叙事技巧课件[优质ppt]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说叙事技巧考点突破
一、明纲 求要
1、小说以“虎子”为讲述人,这有什么好处?(5分) 《英雄》
2、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玻璃》(2016全国卷3)
3、小说是怎样叙述有关根子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遍地月光》
4、作品是怎样叙述姑姑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请简要分析。(5 分)《扎满鲜花的吊桥》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 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
《天嚣》
艺术效果:“他”的视角所知有限,强化神秘的氛围,给读者留下想象空 间。
C.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与第三人称有限叙事相互转换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菜,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 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营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
思考:《孔乙己》中为什么选择 “咸亨酒店的小伙计” 来当讲述人? 一是酒店伙计是一个能固定观察酒店所有人的一个身 份 ,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展示了酒店的这一“小社会” 里的各种人性。(叙事视角) 二是叙述者为小伙计。年龄的小,就意味着不成熟, 就意味着不像酒店老板和酒店顾客经过社会长期的熏 染后的冷漠麻木,就会给予孔乙己比单纯的看客多一 份同情。(叙事者的身份、年龄)
(2)第三人称叙事
A.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野开阔、便于全面 地展示,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如:宝玉说到“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林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 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与我 ,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所叹者,你既为我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知己 矣,既你我为知己矣,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 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今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 云气弱血亏,恐至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知己,但恐不能持久。你纵为我知 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泪又下来,待要进去相见,自觉无味 ,便一面拭泪,一面出去了。

高考小说叙事技巧考点突破课件

高考小说叙事技巧考点突破课件

聚焦经典课文,化知识为能力 ——从教材挖考点,无缝对接高考
《祝福》中叙述视角有哪些变化?有什么效果? ①首尾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我”回忆和讲述祥林嫂的生平。增添了故 事的真实性。 ②在回忆祥林嫂的生平时,是从“鲁镇人”视角出发,祥林嫂在鲁镇的活动 可以直接叙述; ③祥林嫂离开鲁镇的活动就必须由卫婆子来转述,因此,这段转述,就变成 了卫婆子的叙述视角。
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7、202X年全国一卷《赵一曼女士》: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错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 好处?
8、202X年全国一卷鲁迅《理水》请从“故事”与“新编”的叙述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 点
1、202X山东高考模拟卷《刈禾女之歌》,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第一人称)抒情,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
叙述顺序
顺叙: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楚。 倒叙:把某些产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 特点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外一些与中 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插叙内容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 照应、补充,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周密,内容更充实。 补叙:补充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楚完整,有助于 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综合考查
• 《祝福》在叙述谋篇上有何特点? • 1)采取了倒叙的手法。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奇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
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 2)以第一人称“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有限视角)讲述故事,既增添了故事的真实
性,同时这个线索人物使得情节紧凑; • 3)现实与回忆交错,把祥林嫂死前穷困潦倒的现实与“我”对她大半生的回忆融会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叙事技巧(顺序、时间、节奏) 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叙事技巧(顺序、时间、节奏) 课件
小说 阅读 技巧 大全 (二)
叙事顺序
叙述 顺序
XUSHISHUNXU
概念内涵
顺叙
按时间(空间)顺序进行叙述的方 法
倒叙
先交代故事的结局,然后从头叙 述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 插叙 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
着原来的事件写。
作用效果
高考典型例题
情节发展脉络分明,文气自然贯通,文章 2013·重庆卷《
叙述频率
xushupinlv
故事中事件与叙述的重复关系: ①单一型,故事中发生过一次的事件在文本中只讲述一次; ②概括型,故事中发生过很多次的事件在文中只叙述一次; ③重复型,故事中只发生过一次的事件,在文本中重复多次叙述。
教考衔接
叙事 艺术
JIAOKAOXIANJIE
叙述顺序 教材篇目
答案 C
叙事节奏
XUSHIJIEZOU
叙事节奏:指叙事速度的快慢(叙事的详略)
快:次要情节的一笔带过,是跳跃或者略写。
慢:主要情节,关键、精彩之处,需要读者慢速阅读,细 细品味。 小说的阅读魅力就体现在加速与减速交织上,一张一弛,跌 宕起伏,一波三折。叙述与描写是控制小说速度的法宝。同时, 小说在快与慢之间的转换会伴随着一些技巧与手段,往往这些 技巧与手段就是考点。
女人的身影探出来。当年轻人跑到她跟前时,那个女人的手,像一只鹰爪,死死地抓住他。
这个女人就是我的奶奶。奶奶极快地将年轻人拽进屋,将他推进夹层墙藏起来。七里
坪地处大别山南麓,这里群山环绕,匪患众多,不少人家有藏身的夹墙。
真题链接
ZHENTILIANJIE
很快,门外的脚步声洪水般逼近,继而远去,消失在幽长的街道。这时候,夹墙的门 被打开,奶奶将年轻人拉出夹墙。奶奶对年轻人说,快,从后门走。

高考复习——高考小说叙事特点考点突破 课件(41张PPT)

高考复习——高考小说叙事特点考点突破 课件(41张PPT)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 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 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 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 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 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 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 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要进去相见,自 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年份
篇目
叙述特色 题目
19浙江卷
《呼兰河传》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20年台州一模 《平凡的世界》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14课标全国I 《古渡头》
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请简要分析。
Z20联盟联考 《四季平安》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色。
(Z20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叙述人称、视角:①第三人称叙述(全知视角),客观、自由第呈现故事情节。
第三人称有限视角 “他”的视角所知有限,增强真实感,强
化神秘的氛围,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有限视角叙事:
见证人:
真实客观 感情反映和评价 让读者去想象思考
参与者:
衬托主人公 推动情节发展
真实可信。
主人公:直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拉近 读者与“我”的距离,真实亲切。
叙述考点总结 叙述视角 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客观视角 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叙述顺序 顺叙、插叙、补叙、平叙、时间顺序 叙述技巧 与其他表达方式的结合(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叙述结构 照应、伏笔、悬念等/对话形式/以……为话题导入 叙述语言 语言风格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叙事技巧+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叙事技巧+课件+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作者的叙述角度): 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要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作用:不受时空、人物的约束,灵活自由;便于全面(多角度)地描述,客观冷静。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第一人称 有限视角 叙述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全知视角 有限视角
改变了叙述视角,由作者全知的视角,变成了小说中人物黛玉的视角这样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

2024届高考小说阅读:叙事特征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ppt教学课件

2024届高考小说阅读:叙事特征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ppt教学课件

省略:在叙述中省略某些信息, 让读者自己去猜测和推理
运用留白与省略的好处:增加 故事的神秘感和吸引力,激发
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力
运用留白与省略的技巧: 根据故事的需要,合理 选择留白与省略的地方, 避免影响故事的连贯性
和可读性
创新叙事手法在小说中的应用与效果
创新叙事手法:如多线叙事、意识流、蒙太奇等
20XX
2024届高考小说阅读:叙事 特征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
制作人:xxx
目录
01
小说叙事特 征概述
02
小说叙事结 构分析
03
小说叙事语 言的特点
04
小说叙事方 法的运用与 创新
05
高考小说阅 读答题技巧 与策略
1
小说叙事特征概述
叙事的概念和重要性
叙事:通过讲述故 事来传达信息、表 达情感、传递价值
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总结
概括题: 提取关键 信息,简 洁明了地 概括出主 要内容
理解题: 理解文中 重要词语、 句子的含 义,结合 上下文进 行分析
赏析题: 从语言、 结构、主 题等方面 赏析文章 的特点和 优点
探究题: 深入思考 文章的主 题和内涵, 提出自己 的见解和 看法
比较题: 比较不同 文章的异 同点,分 析其原因 和意义

叙事语言:口语、 书面语、文学语 言
叙事时间:顺序、 倒叙、插叙
叙事技巧:悬 念、铺垫、象 征、隐喻、对
比、反讽
2
小说叙事结构分析
线性叙事与非线性叙事
线性叙事: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展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非线性叙事:打破时间顺序,事件发展无明确的因果关系 线性叙事的优点:易于理解,逻辑清晰
非线性叙事的优点:创新性强,富有悬念,增加阅读趣味 性

2024届高考复习之小说的叙事艺术 课件

2024届高考复习之小说的叙事艺术 课件

全知视角
叙述者并无固定视角,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就像 上帝一样知道故事的全部来龙去脉,知道所有人物
作者(讲故事的人)
的一切隐秘,特别是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洞察 一切,简言之即叙述者所知大于作品中人物所知。
。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
见证人:旁观者置身在事件之外,真实客观地呈现故事。 可以对所叙人物和事件做出感情反映和评价 可以坦白自己的不明白之处,让读者去想象思考。
1.以动物的眼光看世界,给读者一种崭新的体验,更有情趣(吸引读者阅读 兴趣);更客观冷静真实。 2.动物展示出的心理活动,往往与人的心理活动交替进行,从而推动情节的 发展。 3.凸显人物形象。 4.突出了作者要真正表达的主题思想。
本文构思独特,以蛇为叙述视角,请探究作者这样叙写的意图(6分) 《一条忧心忡忡的蛇》
场景集中式(片段式) 61-63生《天嚣》
聚焦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截取生 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某个片段或某个场景进 行横断面的描写,见微知著。
1.小中见大,使叙事相对集中紧凑。 2.从不同的角度展示社会生活状态和人物心理。
反复式 《祝福》
重复叙述,即讲述数次只发生了一次的事件。重复是小说叙事 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包括事件重复和话语重复两种基本类型。
叙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认识、所理解的一切,
认知不能超越这个人物的认知,也就是说,是“从
有限视角
这个人物的眼睛看出去的故事”,可以写这个人物 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会受到其
主人公(主要人物) 主客观条件(如身份、性格、生活经验、时空范围等)
见证者(次要人物) 的限制。有限视角中可以是第一人称叙事,也可以 参与者(次要人物) 是第三人称叙事。(特殊情况:第三人称有限视角)

高考语文《小说叙述艺术(技巧)》课件(共27张PPT)

高考语文《小说叙述艺术(技巧)》课件(共27张PPT)

公 式:
=
特点 +
结合文本具体展开。展开的角度:
分析 效果
真实、立体、鲜明,烘托心理,体现感情
推动,完整,串联,一波三折,戏剧性,铺垫,伏笔,照应
营造氛围、折射时代社会特征 凸显,深化,升华,丰富
悬念—兴趣,空白—想象,张力—回味,真实、诗意……
(2018年)6.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 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第二人称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因为虽然“你”是小说中的 人物,但故事的叙述者却不是“你”,而是从“我”或“他” 的角度看你,是从“我”和“他”的视角来讲故事的。基本 分析人称的作用即可。
注意点3、叙述视角并不是唯一的,可多个叙述视 角交织转换(故事套故事;听他人讲故事。)
余华《活着》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
3、故事主体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 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使读者更容易带 入身份,有身临其境之感。
• 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 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

“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
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
• 2)采取了倒叙的手法。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 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 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 3、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都有对祝福情景的 描写,这种描写前后照应,与祥林嫂悲惨的死 形成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
• 4、对比。祥林嫂在年底祈福的热闹祝福声中 悲惨死去,祝福与死亡、热闹与冷凄,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主题。
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合子
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好!那你们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第三人称叙事
A.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野开阔、便于全面 地展示,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如:宝玉说到“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林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 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与我 ,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所叹者,你既为我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知己 矣,既你我为知己矣,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 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今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 云气弱血亏,恐至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知己,但恐不能持久。你纵为我知 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泪又下来,待要进去相见,自觉无味 ,便一面拭泪,一面出去了。
二、体验 求活
《扎满鲜花的吊桥》中姑姑的故事,如果 你是创作者,你会安排谁来讲?为什么这 么安排?
三、延伸 落实
1、小说以“虎子”为讲述人,这有什么好处?(5分 (《英雄》
2、《玻璃》“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 简要分析(2016全国卷3)
3、小说是怎样叙述有关根子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遍地月光》)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 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
《天嚣》
艺术效果:“他”的视角所知有限,强化神秘的氛围,给读者留下想象空 间。
C.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与第三人称有限叙事相互转换(视角转换)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菜,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 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营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
小说怎样叙事?
01
叙事人称
叙事视角 02 03 叙事顺序
叙事特色 04
1、叙事人称、叙事视角
(1)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事 “我” A:非“主人公”类型:可以是旁观者也可以是参与者。 旁观者:旁观者置身在事件之外,
可以用更冷静疏离的方式呈现故事,也更真实客观。 可以观察、点评故事里的各种各样的人物, 可以坦白自己的不明白之处,让读者去思考。 参与者:参与事件中,与主人公保有某种程度的联系, 可以与主人公直接对话, 可以衬托主人公, 可以对事件、对人物产生影响等。 如2016全国卷Ⅲ贾平凹《玻璃》小说中“我”的作用是什么?
4、作品是怎样叙述姑姑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请简要分析。(5 分)(《扎满鲜花的吊桥》)
小说怎样事?
01
叙事人称
叙事视角 02 03 叙事顺序
叙事特色 04
2、叙事特色
传统小说中,多以情节为中心。
其在情节安排上的特色有:线索、悬念、伏笔、照应、 铺垫、抑扬、对比、衬托、突转、以……话题引入等 诗化小说:没有完整的情节以及矛盾冲突,淡化人物形 象,注重意境的营造以及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特有 情绪的展示。
效果:“看时”之后,是李小二眼中所见,很生动地表现了李小二满腹狐疑的心理, 制造了一种特殊紧张的气氛。
视角的转换,不仅仅是个语言细节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叙事动机和叙事效 果。
小结: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角度的选择,涉及到叙述的动机和 叙述的效果。 2、分析叙事者的作用和效果时,应充分考虑叙述者的 身份、年龄、地位、叙述者与被叙述者之间的关系等。 (结合文本) 3、叙述视角不一定只有一个,也可以多个。
艺术效果:直接揭示人物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便于读者了解人物。
A.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野开阔、便于全面地 展示,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揭示人 物的内心。
B.第三人称有限叙事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
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 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回顾你接触过的在叙事方面与《扎满鲜花的吊桥》
01 风格相似的小说
整理本节课的课堂笔记
02
03 完成小说《古渡头》与《水底的微光》的配套练习
高考小说叙事技巧考点突破
一、明纲 求要
1、小说以“虎子”为讲述人,这有什么好处?(5分) 《英雄》
2、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玻璃》(2016全国卷3)
3、小说是怎样叙述有关根子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遍地月光》
4、作品是怎样叙述姑姑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请简要分析。(5 分)《扎满鲜花的吊桥》
B:“主人公”类型:
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也因此具有一种性格化的意义,且读者容易将 自己代入“我”的境地中,拉近与“我”的距离。
如:《麦田里的守望者》
你要是真想听我讲,你要想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 我倒霉的童年是怎样度过,我父亲在生我之前干些什么,以及诸如此类的 大卫·科波菲尔式废话,可我老实告诉你,我无意告诉你这一切。首先, 这类事情叫我腻烦。其次,我要是细谈我父母的个人私事,他们俩准会大 发脾气,对于这类事情,他们最容易生气,特别是我父亲。他们为人倒是 挺不错——我并不想说他们的坏话——可他们的确很容易生气,再说,我 也不是要告诉你他妈的我整个自传,我想告诉你的只是我在去年圣诞节前 所过的那段荒唐生活,后来我的身体垮了,不得不离家到这儿来休养一阵。
思考:《孔乙己》中为什么选择 “咸亨酒店的小伙计” 来当讲述人? 一是酒店伙计是一个能固定观察酒店所有人的一个身 份 ,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展示了酒店的这一“小社会”
里的各种人性。(叙事视角) 二是叙述者为小伙计。年龄的小,就意味着不成熟, 就意味着不像酒店老板和酒店顾客经过社会长期的熏 染后的冷漠麻木,就会给予孔乙己比单纯的看客多一 份同情。(叙事者的身份、年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