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孩子的事例
历史上严厉教育孩子成功的例子

他还告诉儿女、家眷:“今家中境地虽渐宽裕,且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他还要求:“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中国历史上,父母严厉教育孩子成功的例子有很多。下面小编收集了历史上严厉教育孩子成功的例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严厉教育孩子例子:颜之推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官至给事黄门侍郎,他对子女的教育一直遵循着“读书为上”的原则。
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被迫举家迁徙到长安,朝无禄位,家无积财。面对窘迫的生活,其子思鲁问道:“现在我们既没糊口,但您却经常督促我们学习,让我们勤习经史,可是您知道吗,我们做儿子的,不能供养双亲,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啊。”
3.成功教育孩子的案例5个
4.成功教育故事案例
5.成功人士教育孩子的故事
6.家长教育子女成功案例5篇
综观中国古代帝王将相们的教子之道,一方面与普通百姓之家的家庭教育内容颇有重合之处,如关于尊敬长辈和立志勤学等,这反映出家庭教育所具有的普遍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倡导为官俭朴、清正廉明则充分体现出官员的教子特色,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猜你感兴趣:
1.关于成功教育孩子的案例
2.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6个
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在曾国藩的著作中,以教育子女为主要内容的《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从以下《家书》摘录内容中,可见曾国藩不为子女谋求任何特殊化,教儿女节俭创业,值得后人深思。
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3个

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3个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欢迎阅读!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1:一个值得思考的成功教育案例呵护童心、好奇心、善心使孩子大器成才(从杰出教育家马弘毅先生教育思想实践中汲取文明)000在中国基础教育界享有盛誉的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高子阳老师2007年10月9日著文感叹:我是一名教书20多年的小学教师,也是一名正上高三的孩子父亲。
我发现中国出了马宇歌这样的女孩子,这样的男孩子多少年来怎么一个也没见有?什么原因呢?能不能让所有孩子都像马宇歌那样,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以其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善良的心理为依托,尽量使大家都得到全面发展呢?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每个家长和老师应该首先拷问一下自己:咱们到底是怎么影响和教育自己孩子或学生的?....讨论素质教育思想范畴的家庭教育,不由得使人想起了中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好一个“轻拢慢捻抹复挑”!琵琶、古筝精湛的弹奏技艺,与教育艺术达到的境界何其相似!拢、捻、抹、挑,不过是几种指法而已,关键在“轻”,在“慢”,在“复”。
我们从北京的清华著名学子马宇歌身上,可见她的父亲马弘毅先生的教育艺术,更甚于“弹琵琶”的精湛艺术,他大器育人已臻化境。
此话并不虚言。
一、神话般的马宇歌马弘毅先生的女儿马宇歌,5岁应邀在北京电视台开始播映个人绘画;6岁发表文字作品于报刊;8岁以综合评比成绩第一,入选CCTV “大风车”栏目首批考试录取的30人小记者团,为中央电视台第一位首席小记者;10岁利用每一个长假独闯天下,并给高校师生演讲;她只身登上过青藏高原、南海军舰……两只风行天下的小脚丫,至13岁时已经踏遍了中国大陆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共31个,至200多市、县、乡、村,总行程30多万公里,同时读完了600多种中英文各类课外字书,结识社会各界朋友1万多名;她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2003年寒假步入欧洲进行学访。
教育孩子成功的事迹有哪些

教育孩子成功的事迹有哪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孩子日后的行为、品性、人生观,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教育。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多看看别人教育孩子的事例,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成功的事迹,希望可以帮到你!教育孩子成功的事迹(一)、一天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洗碗,她才几岁的儿子独自在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
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
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蹦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象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孩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呀!”这个孩子长大后真的“蹦”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上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
他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
(二)、许多年前,一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靠给别人放羊维持生活。
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
这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
牧羊人回答说:“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去安家。
”“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比大雁飞得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
”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
“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那样就不用放羊了。
”小儿子也对父亲说。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们说:“如果你们想飞,你们也会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
他们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父亲。
牧羊人接着说:“看看我是怎么飞的吧。
”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
牧羊人肯定地说:“可能是因为我的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去你们想去的地方。
”儿子们牢记父亲的教导,并一直不断地努力。
等他么长大以后终于飞起来了,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发明了飞机。
(三)、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
父母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

⽗母教育孩⼦的成功案例 教育孩⼦是⽗母⼀⽣的使命,为了能够教育好孩⼦⽗母们都想尽了办法。
还没有找到教育孩⼦的⽅法不妨看看下⽂,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母教育孩⼦的成功案例的资料,希望⼤家喜欢! ⽗母教育孩⼦的成功案例1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代⼦孙。
⼀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
由于他重视⼦⼥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代⼦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学院长、103位⼤学教授、60位医⽣、20多个议员……。
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被关、被捕、被判刑的。
另⼀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开设赌馆,对⼦⼥教育不闻不问。
在他们⼋代⼦孙中有7个杀⼈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
这两个家族的⼋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的第⼀个“学校”,⽗母是孩⼦的第⼀个“⽼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观等的形成。
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们的启⽰。
注重教⼦做⼈。
中国传统家教的精华是注重教⼦做⼈。
中国历代关于家教的家规、家训、家范⽆⼀不把教⼦做⼈作为重点内容;历史上的慈⽗良母也⽆⼀不是在教⼦做⼈⽅⾯为世⼈称颂。
北宋中期包拯针对当时社会腐败的状况,特别重视后代的品德教育。
他晚年请⽯匠将他⽴下的家训“后世⼦孙仕宦,在犯赃滥者,不得⼊归本这家,亡死之后,不得葬于⼤茔中,不从吾志,⾮吾⼦若孙也。
”刻在碑上,将碑镶⽴于堂屋的东壁,令⼦孙时时观瞻,严格奉⾏。
唐太宗晚年预感余⽇⽆多,便认真总结历史上各朝特别是隋朝的统治经验,作《帝范》⼗⼆篇,传授给太⼦李治。
他对李治说:“修⾝之法,治国之道都说在这本书⾥,我死时不⽤再作其他遗⾔了。
”太宗还告诫说:“要建⽴⼀个国家,成功是很艰难的,破败却很容易;要保持⼀个稳固的帝位则更难,⽽要失去它却是很容易。
教育孩子中最成功的事例有哪些

教育孩⼦中最成功的事例有哪些 教育孩⼦是令⼈⾮常头疼的⼀件事,但是也不乏有教育孩⼦成功的例⼦,⼀起来看看吧,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教育孩⼦中最成功的事例,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中最成功的事例 ⼀:你也有⼀双⾃由的翅膀 伟伟⾝患残疾,单眼失明,且右腿先天性⾻关节脱落,⼊园前⼏个⽉刚刚动过⼀次⼤⼿术,现在⾛路还不是很稳,语⾔表达能⼒也较弱。
⾝为⼩班班主任的我,出于同情与爱⼼,对他格外关注和照顾,不管⾛到哪⾥,我都随时牵着他的⼩⼿,⽣怕他出什么意外。
可这⼀次,我却发现他的⼩⼿在悄悄挣脱,并⽤不清晰的声⾳对我说:“⽼师,我也要去玩。
” 我⼼⾥咯噔⼀下,是不是我对他的特别呵护已经形成了对他的束缚,甚⾄正在伤害他的⾃尊?“受伤的⼩鸟”也有⾃⼰⼩⼩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伙伴⼀样去玩耍、想象和飞翔。
我应该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和⼩朋友⼀起健康成长;我还应该启发别的孩⼦学会帮助有需要的⼩伙伴,营造⼈⼈平等、和谐相处的愉快氛围。
专家点评: 爱他,不是让他觉得他很软弱;爱他,是让他充满⽣命的⼒量! ⼆:别急!听听孩⼦怎么说 ⼀天晚上,我从厨房⾥⾛出来,看见3岁多的⼥⼉把⼀条⼤浴⼱铺在地板上,⾃⼰踩在上⾯跳来跳去。
这条浴⼱可是我今天刚洗好收回来的,她竟然……我⼜急⼜⽓,就要呵斥⼥⼉。
她却⼀脸兴奋地对我说:“妈妈,你看,我正在云朵上⾯跳舞呢!”看着她兴奋得发红的⼩脸,我⼀愣,再也呵斥不出来。
我按捺住内⼼的震动,坐下来欣赏⼥⼉跳舞。
她⼀会⼉跳跃,⼀会⼉转圈,⼀会⼉躺到⼤浴⼱上打滚。
那⼀脸陶醉的样⼦,仿佛⾃⼰真的置⾝云朵之上,在美丽的天空中⾃由挥洒。
跳了好⼀会⼉,她才停下来,爬到我怀⾥。
我不禁感叹,感谢⼥⼉及时表达了⾃⼰,让我今晚能够欣赏到美丽的云端之舞。
专家点评: 弄脏刚洗的浴⼱,在成年⼈眼⾥,可能是孩⼦的调⽪和破坏;然⽽,在孩⼦纯净⽽美好的⼼灵⾥,却可能是动听的⾳乐和美丽的云朵。
名人教育孩子成功的事例

名人教育孩子成功的事例曾国藩——饱读诗书曾国藩教育子女不谋做官发财,只求读书明理。
在封建社会谋出路的捷径就是做官,当时官僚子弟都想凭借权势挤入官场,曾国藩却再三叮嘱子孙:我不愿儿孙为将领,也不愿儿孙为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
能做到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的,就是有德有才的人。
因此,自曾国藩兄弟之后,曾家再没出领兵打仗的将领。
他们绝大多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就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饮誉五洲四海,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钢琴家傅聪先生的家教观——爱而不溺爱傅雷先生爱儿子,但绝不溺爱娇纵。
他把对儿子傅聪做人的教育寓于立身行事、待人接物的家庭生活之中。
诸如穿衣、吃饭、站立、行动、说话这样的生活小事,傅雷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比如进餐,傅雷就注意孩子是否坐得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桌的人,吃饭时是否发出失礼的咀嚼声。
当傅雷发现傅陪不爱吃青菜、专拣肉吃并不听警告时,就罚傅陪吃白饭,不许吃菜……傅雷抓住孩子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把做人的教育贯穿在孩子能接触到的、易于理解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步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加深孩子道德情感的体验,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
正是这些做法、使傅聪从小就身心健康,举止端庄,为傅聪长大成人后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钱学森——不教而教家教就是“不教育”,这看似不可思议的教育理念,却充满了哲理。
从钱永刚的介绍中足以体现这种“不教而教”教育理念的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
有一次,家里的炊事员很郑重地对钱永刚说:“你父亲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人。
”钱永刚当时就说:“这还用你说,我当然知道了!”但炊事员接着解释的话却让钱永刚记住了一辈子:“你看你父亲每次下来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
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钱永刚从此也向父亲学习,至今保留着吃饭要穿戴整齐的习惯。
钱学森独特的家教法,值得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庭认真反思。
古代教育孩子成功的事例

古代教育孩子成功的事例古代教育孩子成功的事例篇1:诸葛亮:教育子女俭以养德三国时期西蜀丞相诸葛亮一生忠心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帝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晚年得子,取名瞻,字思远,希望自己的儿子“志存高远”。
诸葛亮非常喜爱自己的这个小儿子,但同时又对他的成长充满了担忧。
他在给其兄诸葛瑾的信中曾说道:“诸葛瞻今年八岁了,十分聪慧可爱,但我又担心他过于早熟,最后成不了大器!”可见,诸葛亮十分重视子女的早期教育问题。
诸葛亮虽高居相位,却一生俭朴,他曾经在给后主刘禅的上表中说道:“我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此外别无积蓄,而这些也足够家人使用的了。
我保证在我死后,家里家外都不会留有多余的财产,不辜负陛下对我的厚恩。
”诸葛亮亲自履行着自己“俭以养德”的做人准则,希望子孙后代成为拥有远大理想、勤学俭朴的有为之人。
古往今来,很多名人政要都选择以书信的形式教育子女。
诸葛亮就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代教育孩子成功的事例篇2:司马光: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主内容北宋杰出史学家司马光,进士出身,屡官天章阁侍兼侍讲、御史中丞、尚书左仆射,后追封为温国公。
他着述宏丰,其名着《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着作。
他的生活十分俭朴,工作作风稳重踏实,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主要内容。
在司马光的一生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据有关史料记载,司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他在《答刘蒙书》中说自己“视地而后敢行,顿足而后敢立”。
为了完成《资治通鉴》这部历史巨着,他不但找来范祖禹、刘恕、刘敛当助手,还要自己的儿子司马康参加这项工作。
当他看到儿子读书用指甲抓书页时,非常生气,认真地传授了他爱护书籍的经验与方法:读书前,先要把书桌擦干净,垫上桌布;读书时,要坐得端端正正;翻书页时,要先用右手拇指的侧面把书页的边缘托起,再用食指轻轻盖住以揭开一页。
母亲教育孩子有哪些成功事例

母亲教育孩子有哪些成功事例母亲教育孩子有哪些成功事例?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吗,和店铺一起看看吧!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母亲教育孩子的成功事例,希望可以帮到你!母亲教育孩子的成功事例一、饮水机事件女儿快一岁时,对什么都好奇,尤其对饮水机的开关好奇,她外婆带着她很担心,一直看着并不停阻止,要知道这是很难的事,大人总有走开的时候,而女儿在学步车里是可以到处走动的。
于是我决定不用看着了,饮水机的开关并不很危险,只要一放手水就会停,与其一直提心吊胆地看着不如让她烫到一次来得有用,很快她给烫到了,并记住了这是危险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再去触摸。
顺便我告诉她我们阻止她是因为这个东西是有危险的,所以要记住,大人阻止你动的东西都有道理,别以为一岁的小孩不懂,其实他们会听明白。
好吧,应该是女孩明白得早一点,男孩会晚一点。
二、插座事件女儿快两岁时,对墙上的插座孔很感兴趣,于是我拿来了她的录音机,告诉她墙上的孔里有电,是录音机需要的,插插头的时候需要拿着后面的塑料部分,这才安全,如果拿了前面的两片金属是会死的,而且手湿的时候插插座也是会死的。
女儿对死还是很敬畏的,虽然未必明白具体会怎样,但总之是一件很不好很可怕的事。
在两岁不到的日子里她学会了插插座,从那天起我们经常叫她XX来帮我插一下这样那样的插座,她也经常拖着她的录音机这个房间听听,再拖到那个房间听听,不用求我们帮她了。
好吧,她很安全地活到了现在,从没触过电,我也没再担心过她会触电,我甚至曾告诉她,如果看到一根金属线你想知道是否带电,可以用手背靠上去试一下,有电的话会打到你,会有点痛有点麻,但记住千万不能用手心去抓,手背碰到会弹开,没危险,手心碰到会抓紧,那就是要命了。
三、用打PP换来的帮你穿衣服女儿两岁时洗完澡衣服都是自己穿,可是自己穿的新鲜劲过掉后,会想办法偷懒。
某日洗完澡,穿了一大半的衣服,对我说,老妈,你帮我穿衣服吧。
我非常愉快的说,可以,不过有条件的,帮你穿一件一服你让我打一下吧,我很喜欢你PP打上去的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功教育孩子的事例
一、注重教子做人
中国传统家教的精华是注重教子做人。
中国历代关于家教的家规、家训、家范无一不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内容;历史上的慈父良母也无一不是在教子做人方面为世人称颂。
北宋中期包拯针对当时社会腐败的状况,特别重视后代的品德教育。
他晚年请石匠将他立下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在犯赃滥者,不得入归本这家,亡死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刻在碑上,将碑镶立于堂屋的东壁,令子孙时时观瞻,严格奉行。
唐太宗晚年预感余日无多,便认真总结历史上各朝特别是隋朝的统治经验,作《帝范》十二篇,传授给太子李治。
他对李治说:“修身之法,治国之道都说在这本书里,我死时不用再作其他遗言了。
”太宗还告诫说:“要建立一个国家,成功是很艰难的,破败却很容易;要保持一个稳固的帝位则更难,而要失去它却是很容易。
你要千万爱惜,千万谨慎!”
古人不仅把立德作为家教的重点,而且要求子女有自立精神。
北宋丞相王旦,平生不置田宅,说:“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清朝画家关板桥52岁始得子,但他严格要求儿子。
提出“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的家教原则。
他临终时给儿子留下遗书:“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事业自己干,靠
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
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哲人柏拉图有句名言:“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他主张通过故事、诗歌、戏剧、历史、演说、技艺音乐来教充青少年,“陶冶心灵”。
他认为故事与诗歌的内容应该能够培养青少年“既温文又勇敢”、能养成“自成克制的美德”。
17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1632——1704)主张对青少年进行“绅士教育”,他最重视道德教育。
他说:“我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
”由引可见,古今中外家教都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它也是成功家教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
二、注重言传身教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条件。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位塾师,当时过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的生活,可是对贫穷的乡亲和邻里,却能“视人之急犹已家,虽至贫再三,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为屡空也”。
少年时的林则徐就亲眼看见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米,全都送给了贫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只好忍饥挨饿。
父亲还事先嘱咐他说:“伯父来,不得说我们没米吃了。
”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
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金钱贿赂林宾日,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绝。
还有一次一个富户人家想重金聘林宾日去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一想到此人在乡里的劣迹,便一口回绝了。
父亲的言行举止,给林则徐以深刻的影响。
后来他在官场上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托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
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
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
三、注意教育方法
国外流传着这样一首《育儿歌》:“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这首育儿歌,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