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属钛合金的研究现状
钛及钛合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钛及钛合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1. 钛及钛合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钛及其合金具有重量轻、强度大、耐热性强、耐腐蚀等许多优特性,被誉为“未来的金属”,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结构材料。
钛及其合金不仅在航空、宇宙航行工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而且已经开始在化工、石油、轻工、冶金、发电等许多工业部门中广泛应用。
1.1. 钛在化工等部门的应用钛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耐腐蚀性强,这是由于它对氧的亲合力特别大,能在其表面上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保护钛不受介质腐蚀。
金属钛在大多数水溶液中,都能在表面生成钝化氧化膜。
因此,钛在酸性、碱性、中性盐水溶液中和氧化性介质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比现有的不锈钢和其它有色金属的耐腐蚀性都好,甚至可与铂比美。
但是,如果在某种介质中,能连续溶解钛表面氧化膜时,则钛在这种介质中便会受到腐蚀。
例如,钛在氢氟酸、浓的或热的盐酸、硫酸和磷酸中,由于这些溶液溶解钛表面氧化膜,所以钛被腐蚀。
如果在这些溶液中加入氧化剂或某些金属离子时,则钛表面氧化膜便会受到保护,此时钛的稳定属于增加。
1.2. 化学工业钛在各种酸、碱、盐介质中,除上述四种无机酸和腐蚀性很强的氯化铝外,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所以,钛是化学工业中优良的抗腐蚀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氯碱工业中使用钛金属阳极和钛制湿氯气冷却器,收到很好的经济效果,被誉为氯碱工业中的一大革命。
1.3. 石油工业钛在有机化合物中,除了温度较高下的五种有机酸(甲酸、乙酸、草酸、三氯乙酸和三氟乙酸)外,都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
因此,钛是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中优良的结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热交换器、反应器、高压容器和蒸馏塔等。
三.冶金工业钛属活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吸气性能,是炼钢工业中优良的脱气剂,它能化合钢在冷却时析出的氧和氮。
在钢中加入少量的钛(<0.1%)可使钢坚韧而富有弹性。
钛也是炼钢,炼铝等工业中重要的合金添加剂。
钛具有超导性,是一种常见的超导材料。
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钛合金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化工、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及
趋势:
一、国内钛合金研究现状
国内钛合金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快速发展。
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研究重点集中在钛合金的制备、改性和应用等方面。
其中,还包括正交实验和贝叶斯优化等。
二、国外钛合金研究现状
国外钛合金研究历史较长,先进的加工技术和分析设备更加完善。
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对钛合金金属材料进行了广
泛的研究,尤其是对高强度、高温和腐蚀性能的提升等方面做出了许
多突破性进展。
三、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趋势
(1)材料制备技术的提高。
采用精细制备技术的方法进行钛合金材料
的制备,降低金属内在缺陷,提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2)材料改性研究的深化。
开展形变机制、晶粒细化和快速凝固等方
面的研究,进一步提高钛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3)纳米级钛合金的研究。
通过纳米级的制备方法对钛合金进行研究,有望发现新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促进钛合金材料的发展。
(4)电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
利用新型氟化剂、阴离子表面改性剂、
稀土元素等对合成过程进行优化,提高电化学合成钛合金的效率和成
本效益。
综上所述,钛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先进材料,在国内外都受到了
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未来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钛合金的研究与开
发的不断深入,必将在航空、航天、海洋等高端应用方面发挥出更大
的作用。
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钛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优异的高温性能等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和能源领域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钛合金研究正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呈现出以下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1.1 国内发展现状我国钛合金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钛合金研发和生产基地,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完善的钛合金材料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提高了钛合金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1.2 国外发展现状国外钛合金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钛合金研究和应用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
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钛合金材料制备、加工和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二、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趋势2.1 新材料的研发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应用于钛合金领域。
例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和多功能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未来的钛合金研究将更加注重新材料的研发,以提高钛合金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2.2 制备技术的创新钛合金的制备技术是钛合金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当前,粉末冶金、熔体冶金和快速凝固等制备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未来,钛合金研究将更加注重制备技术的创新,以提高钛合金的制备效率和质量。
2.3 加工技术的改进钛合金的加工技术对于提高钛合金的应用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锻造、轧制、拉伸和挤压等加工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钛合金研究将更加注重加工技术的改进,以提高钛合金的加工性能和产品质量。
2.4 应用领域的拓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钛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赵永庆

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赵永庆
1.编写说明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钛合金的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本文共分为四个
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钛合金的性质及其应用,第二部分着重介绍国内
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历史,第三部分阐述钛合金研究发展的现状,第四部
分分析钛合金研究发展的趋势。
2.正文
2.1钛合金的性质及其应用
钛合金是一种金属及其合金,它属于金属材料的二分之一、钛合金具
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高强度、轻重量、耐高温等特性。
耐腐蚀性可以抵抗
空气、海水、臭氧和硝酸的腐蚀,具有高强度和刚度,抗拉强度可达
400MPa,断裂伸长率可达25%,根据其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的不同,钛合
金可以分为钛碳合金、钛锆合金、钛硅合金、钛磷合金、钛钒合金、钛铬
合金等,从其应用看,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部件、军用器械及
其枪管、船舶、石油化工、原子能工业等。
2.2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历史
20世纪初,钛合金研究得到了大量的关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空军(USAF)等机构开展钛合金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多种基本性质,如塑性变形、组织结构、力学性能、腐蚀性能等。
在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也积极发展钛合金研究。
钛合金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钛合金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钛合金是一种新兴的金属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制造工程和其他领域。
根据美国国家材
料和工程科学研究所的数据,钛合金的全球销量在过去几年出现了迅猛增长,预计用于高技术应用的钛合金的需求将在未来增加,正在发展出新型
钛合金材料。
钛合金的主要特点是耐腐蚀性能优异,耐高温、耐热变形以及耐磨损
性能都很好,能够承受较高的应力,并且重量轻,可以用于制造航空航天
结构件以及其他结构件。
钛合金是一种高度耐蚀性材料,可以在潮湿的环
境下稳定运行,可以用于制造电子组件和其他对耐腐蚀性要求高的零部件。
钛合金也可用于药物制剂、水处理、化工仪器和工具、医疗器械制造
等领域,因其抗腐蚀、低磨损、低密度等优点,也应用于汽车、船舶和机
械行业中。
此外,由于其外观漂亮、轻便、易于加工等特点,钛合金也应
用于珠宝、餐饮、化妆品和家用电器等消费领域。
我国自主研发钛合金现状与进展

我国自主研发钛合金现状与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国防建设的深入发展,钛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的新型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船舶、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钛合金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工业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钛合金生产和消费国,自主研发钛合金材料的现状与进展对于提升我国钛合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总结我国自主研发钛合金材料的现状与进展,通过对钛合金材料的种类、性能、制备工艺等方面的介绍,展示我国钛合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应用情况。
本文还将探讨我国钛合金研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钛合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结合我国钛合金产业的实际情况,力求做到内容全面、数据准确、分析深入。
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钛合金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为推动我国钛合金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二、我国自主研发钛合金的历史回顾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了对钛合金的初步探索和研究。
早期,钛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军事和航空领域,以满足国防建设和高端装备的需求。
在这一阶段,虽然面临着技术封锁和国际压力,但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凭借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逐步突破了钛合金制备和加工的技术瓶颈。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钛合金的研发和应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始系统研究钛合金的成分设计、制备工艺、性能优化等方面的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钛合金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钛合金在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钛合金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不仅成功开发出多种高性能钛合金材料,而且在钛合金的制备技术、加工工艺和应用领域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试析钛合金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趋势

试析钛合金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趋势钛合金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钛合金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给读者带来全面的了解。
我们来看一下钛合金技术的发展现状。
钛合金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材料,它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耐高温等优点,并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焊性。
因此,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
目前,钛合金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采用粉末冶金法、熔模铸造法、等离子熔化沉积法等先进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复杂形状和高性能的钛合金制品。
此外,钛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阳极氧化、化学镀、电镀等方法可以改善钛合金的表面性能,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钛合金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
在未来的发展中,钛合金技术将继续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钛合金的合金化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改进。
通过添加不同的合金元素,可以改变钛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例如,添加铝元素可以提高钛合金的强度和耐热性能,添加锆元素可以提高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因此,钛合金的合金化技术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钛合金的制备工艺将更加先进和高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制备钛合金的工艺也在不断革新。
新的制备工艺可以提高钛合金的制备效率和质量,并且可以实现对钛合金材料的精确控制。
例如,等离子熔化沉积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三维打印,大大提高了钛合金制品的制造效率和质量。
钛合金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钛合金的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泛。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的结构件、发动机部件等;在汽车领域,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汽车的车身、发动机等;在医疗器械领域,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人工关节、牙科植入物等。
因此,钛合金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钛合金技术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
通过不断发展和创新,钛合金技术将在材料科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钛合金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钛合金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其发展方向钛合金是以金属钛为基,加入适量的其他元素组成钛合金,其在300-600度时的比强度优于钢和铝合金。
钛的工业化生产是1948年开始的,为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使钛工业以平均每年约8%的增长速度发展。
目前世界钛合金加工材年产量已达4万余吨,钛合金牌号近30种。
使用最广泛的钛合金是Ti-6Al-4V(TC4),Ti-5Al-2.5Sn(TA7)和工业纯钛(TA1、TA2和TA3)。
钛合金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其次为火箭、导弹和高速飞机的结构件。
钛及其合金不仅大量应用在航空、航天工业,而且在化工、石油、冶金、造纸、纺织,机械仪器、能源;医疗卫生等工业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在民用工业中的应用也日渐增多。
1、发展历史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第一个实用的钛合金是1954年美国研制成功的Ti-6Al-4V合金,由于它的耐热性、强度、塑性、韧性、成形性、可焊性、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均较好,而成为钛合金工业中的王牌合金,该合金使用量已占全部钛合金的75%~85%。
其他许多钛合金都可以看作是Ti-6Al-4V合金的改型。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发展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钛合金和机体用的结构钛合金,70年代开发出一批耐蚀钛合金,80年代以来,耐蚀钛合金和高强钛合金得到进一步发展。
耐热钛合金的使用温度已从50年代的400℃提高到90年代的600~650℃。
A2(Ti3Al)和r(TiAl)基合金的出现,使钛在发动机的使用部位正由发动机的冷端(风扇和压气机)向发动机的热端(涡轮)方向推进。
结构钛合金向高强、高塑、高强高韧、高模量和高损伤容限方向发展。
另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还出现了Ti-Ni、Ti-Ni-Fe、Ti-Ni-Nb等形状记忆合金,并在工程上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
2、原理钛合金是以钛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金属钛合金的研究现状
摘要钛合金是一种“新”的金属,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化工等领域。
钛合金制品不仅尺寸精度高,而且具有优良的特性和高的稳定性。
钛合金属于难锻材,易产生裂纹,因此在钛合金锻件生产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锻造温度和塑性变形进行适当的控制,模锻成为制备钛合金结构件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钛合金;性能;现状;趋势
钛合金由于具有比强度高、使用范围广、抗腐蚀性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等,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其发动机结构中。
世界钛产业发展迅速,其中50%的市场份额属于航空工业。
从工业价值和资源寿命的发展前景来看,它仅次于铁、铝而被誉为正在崛起的“第三金属”。
由于钛合金冷变形困难,模锻成为制备钛合金结构件的一种重要手段。
由于在飞机上使用的钛合金锻件都比较大,因此特大型钛合金锻件的生产技术是必须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
1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1 国内外钛合金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钛是二战后登上世界工业大舞台的优质轻型高强度耐腐蚀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重要的生物工程材料。
美国的钛材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日本的钛材主要应用于一般民用工业及民品领域,中国的钛材主要应用于化工、电力等民用领域。
其中美、日两国的产量约占世界钛材料总量的70%。
钛在美国宇航用途最大的方面主要分为军用机及民用机的机体以及发动机上的使用。
钛合金用于发动机的压气机、风扇叶片、外壳、发动机舱、隔板、起落架等。
美国F14、F15、F117、B2、F22军机的用钛比例分别为:24%,27%,25%,26%,42%,其中1架F15军机用钛达
30吨。
在民用飞机中,1架波音747飞机用钛达到42.7吨,SR71侦察机的机身几乎全由钛合金组成。
钛制元件在汽车行业也开始出现了,美国Timet公司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新型Lupo FSI汽车上使用了钛悬簧比标准FSI总重减轻81.6kg。
近些年美国正在加快钛合金在汽车领域方面的研究发展。
日本钛应用的特点仍是在民用、化工、电力上。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研制钛合金精铸高尔夫球头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建筑业中,日本在1973年就建造了世界首例钛屋顶,其中在真光明教堂屋顶上用钛达90吨以上。
现在在上百个建筑物都使用了钛,使许多重污染地区、滨海地区的腐蚀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近几年,日本致力于在运输工具中的钛应用开发,而且在汽车用钛方面发展最快,如2002年钛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达800吨,日本就占600吨。
新开发的船舶、轮椅、家用热水器用钛也正在进行实用化实验阶段。
我国钛工业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1954年开始制取海绵钛的工艺研究,我国先后建立了以遵义钛厂为代表的生产单位,以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为代表的钛材加工单位,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为代表的科研力量。
近年来我国的钛材产量增长飞速,1996年钛产量1500吨,到2006年达到13879吨。
中国的钛材产量占世界钛工业的比例上升到了10%。
中国钛材的消费以非航空应用为主,化工、冶金、电力及体育休闲领域占钛材市场的70%以上。
在钛合金研究方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自主研发的Ti-31,Ti-75,CT20等合金在舰船、航空航天领域以获得重要工程应用。
我国在船用钛合金方面以实现合金系列化,可以生产低强、中强、高强的13种钛合金。
目前,钛合金材料主要的应用领域是航空航天、舰船等军事部门,在汽车、火车、高楼外墙装饰等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要使钛合金能够广泛应用,必须降低原材料成本,开发低成本生产工艺,开发新的海绵钛生产工艺,开发可冷变形的钛合金;采用先进的熔炼加工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1.2 国外锻造的现状与发展
1.2.1 国外锻造现状
锻压是制造业中金属成形及加工的一种重要手段,不但可赋予产品一定的结构形状,而且能直接起到改善和提高产品组织性能的作用。
锻造技术在西方国家和日本发展的比较早,并且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到军用、民用等领域。
尤其是在模锻水平、大锻件生产、热模锻工艺等多个方面发展非常迅速。
在20世纪90年代时,在模锻件比例方面:美国80%、法国90%、日本88%。
在模锻装备水平方面:以精密剪切为主,热模锻压力机占成形设备总数的50%以上,综合自动线上生产的锻件占锻件总量40%以上。
废品率方面:重要的大锻件是100%合格,模锻件的废品率都在0.5%以下。
锻造工艺自动化水平方面:美国有5085条锻压自动线,日本有900条以上。
现在我国锻件年产量已居世界首位,是锻件生产大国,但不是生产强国。
我国模锻件为270万件,模锻件占锻件总产量的70%。
近10年我国独立锻造企业在增多,民营、合营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许多锻造专业生产线已经形成,锻造企业逐步重视市场运作,已有锻件成批出口。
尽管如此,我国锻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小,管理落后。
2)锻造工艺水平落后。
3)为轿车工业配套的小型精密锻件、有色金属锻件能力不足。
4)装备技术、能源技术落后,员工作业环境差,企业不符合环保要求。
5)CAD/CAM/CAE技术应用不够广泛。
6)锻造产品专业化程度低。
1.2.2 钛合金锻造研究
钛合金制品的应用不仅要求锻件尺寸精度高,而且要求材料具有优良的特性和高的稳定性。
钛合金属于难锻材,易产生裂纹,因此在钛合金锻件生产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锻造温度和塑性变形进行适当的控制。
由于钛合金冷变形困难,模锻成为制备钛合金结构件的一种重要手段。
钛合金传统模锻工艺包括常规锻造,β锻造,亚β锻造。
而传统的锻造过程中,因钛合金的变形抗力对锻造温度非常敏感,为减少模具对工件的冷却,锻造速度要求很高,速度越高,变形抗力越大,锻造载荷就越大,同时高速锻锤使锻件内金属流动速度太快,毛坯内会产生强烈的内摩擦,发生局部温度升高,钛合金导热性能较差,热量较难迅速散开,造成局部过热,出现粗大晶粒的过热组织。
近些年来,准β锻造、近β锻造、等温锻造、热模锻造这些钛合金模锻工艺的新发展解决了传统工艺的缺陷。
准β锻造工艺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控制钛合金低倍晶粒度,从根本上解决网篮组织塑性偏低的难题,因此可以使大量正在应用的α和α+β型钛合金的应用水平和使用寿命得到提高,同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
尤其是等温锻造的出现,解决了一系列以往难以解决的问题。
等温锻造是指模具自始自终与工件保持相同的温度,以低应变速率进行变形的一种锻造方法。
与常规锻造相比,等温锻造有下列优点:
1)等温锻造可密切控制锻件尺寸,能够锻出形状复杂、精度高的锻件,比常规锻造更符合实际需要,节省了原料,大大减少了机加工,降低了成本。
2)锻造载荷较小,设备吨位大大减少,使锻造高温合金成为
可能。
3)1步等温锻造工序可代替3-4步常规锻造工序,减少了锻造作业量,提高了效率。
4)容易控制加工参数,可利用材料的超塑变形特征,产品具有均
(下转第204页)
(上接第202页)
匀一致的微观组织。
目前发达国家等温锻造硬件已经相当成熟,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等温锻造逐渐在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得到应用。
宝钢、西北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原机械部机电所等单位利用等温锻造工艺已经生产了多种TC4、TC11合金的航
空精锻件。
随着CAD/CAE/CAM一体化、人工智能技术和有限元技术的发展,钛合金的等温锻造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使成形复杂形状的精密锻件成为可能。
热模锻造作为另一种近净成形手段,有着与等温锻造钛合金相似的优势,而成本要明显低于后者,因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LI Shikai, XIONG Baiqing,and HUI Songxiao.Effects of cooling rate on the fracture properties of TA15 ELI alloy plates[J].ScienceDirect.Vol.26,NO.1,Feb2007:33.
[2]J.P.Tsai,Y.-C.Kao and R.S.Lee. Development of a Remote Collaborative Forging
Engineering System[J].Int J Adv Manuf Techonol.2002,19:812-820.
[3]王向东.钛的基本性质、应用及我国钛工业概况[J].钛工业进展,2004,2(21):1.
[4]李兴无.TA15合金板材的组织和性能研究[J].钛工业进展,2003,8(20):4-5.
[5]罗晴岚.跨世纪中国锻造行业的发展方向[J].锻压机械,2001,5.
[6]姚泽坤主编.锻造工艺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