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讲 古汉语工具书介绍
古代汉语工具书2

藤花榭本《説文解字》
Page 8
大徐本《説文解字》
序 ︐ 依 義 相 聚 ︒
每 部 之 內 的 所 屬 字 大 體 上 是 以 義 為 編 排 體 例 ︓ 按 部 首 的 不 同 分 為 部 ︐
540
Page 9
說解體例
先釋義,後解形,再注音。以秦漢通行的篆書為 物件進行的,間或舉出古文和籀文,為後人認識 和研究古代漢字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Page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彩色版,上海古籍)
收字17000餘個,涵蓋了古漢語上的所有常用字和部分 難字及異體字,字頭下提供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形 體,提示了字的演變過程。 釋義中既解釋了本義,又說明了引申義、比喻義、假借 義等,闡明了定義的發展脈絡。
每個義項前均標注詞性,便於讀者更準確地理解和掌握 各義項的含義和用法,書證多為始見書證,並以先秦兩 漢經典的唐宋名篇爲主,保證全書內容的準確性權威性。 選配了2000餘幅對字詞起詮釋作用的精美圖片,努力使 內容與形式達到完美統一。
《爾雅·釋詁》:“初、哉、首、基、肇、祖、 元、胎、俶、落、權輿,始也。”
《尚書·康誥》:“惟三月,哉生魄。” 《詩經·大雅·生民》:“后稷肇祀。” 《尚書·胤征》:“俶擾天 紀。” 《詩經·周頌·訪落》:“訪予落止。” 《大戴禮記》:“于時冰泮發蟄,百草權輿。”
《爾雅·釋訓》:“穆穆、肅肅,靜也。”
Page 22
釋山 釋水 釋草 釋木 釋蟲 釋魚
解釋地理名詞 解釋植物名稱
《爾雅》篇名歌
詁言訓親宮,
器樂天地同,
丘山水草木,
蟲魚鳥獸畜。 解釋動物名稱
‚同‛字是為了幫助
記憶後加的。
釋鳥
釋獸
古汉语的常用工具书简介

第四节古汉语的常用工具书简介学习古代汉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或成语典故,需要查考一些有关材料或诸家说法,因此,了解古汉语的工具书、特别是常用的字典、辞书等的有关情况,进而学会使用它们,就成为古汉语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初期,即有完整的工具书问世。
两千多年来,历代学者孜孜以求、辛勤耕耘,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工具书。
这些工具书中有许多高质量、高水平的上乘之作,它们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光彩夺目的奇葩。
在本节中,我们打算介绍一些同古汉语学习关系最密切的工具书,特别是字典、辞书类工具书,以及与工具书有关的一些知识。
一、汉语字(词)典排列汉字的主要方法一部字(词)典收有成千上万个汉字,读者怎样才能较快地从中查到自己想查的字呢?这就需要了解字(词)典排列汉字的方法。
汉语字(词)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按音序排列所谓音序,指读音顺序。
古代的一些字(词)典,往往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和格律诗的106个韵部来排列汉字。
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查检起来难度很大;如果不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许多字是查不到的。
解放以后编写的字典辞书,一般按照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汉字。
只要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能念准要查的字的读音,就能很快地查到。
2、按部首和笔划排列部首分为造字部首和检字部首两类。
明清时代的字典,一般有214个检字部首;现代字(词)典的部首,一般不到214个。
使用部首检字法的字(词)典,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
部首的先后是以笔划的多少为序的,同一部首的字也是以笔划的多少为序的:凡笔划少的靠前,凡笔划多的在后。
使用这类字典,只要能准确地写出要查的字的字形,在字典前页的“部首索引”中找到它所属的部首,再到该部中按笔划查找,就能很快地查到。
3、按号码排列所谓按号码排列,是指按照每一个汉字的形体结构,给它编上特定的号码,然后按号码的顺序排列汉字。
目前通行最广、最有影响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 《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 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 辨别声读的字典,也是一部杰 出的语言文字学著作。它成书 于汉和帝永元12年(公元100 年)。
《说文》的作者——许慎
• 东汉汝南召陵人,著名的经学 家、文字学家。
• 《后汉书·儒林传》:“许慎, 字 “时人为之语曰:‘五 经无双许叔重。’”
• 局限:对总括性的解释往往流于粗疏 简略。
•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释词义的专著, 也是我国最早的语义分类词典。
• 按类分为19篇,依次为释诂、释言、释训、释 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 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 释兽、释畜。
并按年度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如《中国经济年 鉴》、《中国教育年鉴》。 • 手册—汇集某一方面经常需要查考的文献资料, 以供读者随时翻检的一种工具书。如《文学手 册》、《旅游指南》。 • 4.目录、索引 • 书目—图书目录的简称。如《艺文志》、《经 籍志》。 • 索引—是把一种或多种书刊里的具体内容,或 主题、书名、篇名、人名、地名等摘录下来,加 以编排并注明出处以便查阅的工具书。如《十三 经索引》、《春秋经传引得》。
清代《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桂馥《说文义证》 玉筠《说文句读》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其中段玉裁和朱骏声影响最大。
• (2)《尔雅》
•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词典。作者说法 不一。全书共3卷,20篇。
• 编排体例:按所释词的内容分为19类
• 解说体例:对词采取同义归类、总括 解释的方法。
具书。 • 词典—解释词语的概念、意义及其用法的
工具书。 • 2.类书、政书 • 类书—辑录古书中的史实典故、诗赋文章、
俪词骈语等,按类或韵编排以便寻检和征引 的工具书。如《艺文类聚》、《册府元龟》。 • 政书—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工具书。如 《政典》、《通典》。
第二讲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第二讲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第二讲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本讲介绍中文工具书最常见的编排体例、注音方式和释义方式并选择10种重要的中文工具书从它们的性质、体例、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做了介绍。
要求学生掌握以上内容并能说出所举10种工具书的特点。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ⅰ、常识内容通识科一)中文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注音与释义1、编排方式按照部首和笔画选曲在认知上须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第一、字典辞书中的部首与汉字结构中的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
部首就是每一部领衔的字或偏旁。
字典辞书编纂时为了检字便利把具备相同偏旁的字归属于在一部而把这个共计的相同偏旁做为每一部的标志即为部首。
形符也叫做意符就是对汉字结构分析的结果。
形声字的形成中则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的构件叫做形符也叫做意符。
此外形成会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叫做意符。
部首和形符意符不全然就是一两件事可以从以下例子窥见至从至刀声形spelling“至”。
钊从金刀声形spelling“金”。
而《康熙字典》把“到”、“钊”二字都归在部首“刀”下。
“修成”、“”、“倏”、“l”等字形符令分别为该字右下角的“彡”、“肉”、“犬”、“木”。
而《辞海》等辞书把它们都归在部首“人”下。
第二、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都就是完全一致的。
《说文解字》依据小篆的结构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
《康熙字典》依据楷书的偏旁分为214个部首。
崭新《辞海》以简化字和印刷通用型汉字字形为依据分成250个部首。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则设置200个部首。
由此可见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是一样的。
按照音序选曲《佩文韵府》《经籍m诂》等书按照平上去进四声和《平水韵》106韵分列。
《国语词典》《词诠的》按照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
按照号码选曲通常是按照四角号码排序。
例如《四角号码崭新词典》。
2、注音方式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直音直音即为用同音字注音。
古代汉语工具书简介

工具書簡介閱讀古書,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困難,比如一些字不認識,一些詞語、典故不知道它的意思或出處,一些典章制度、禮儀習俗、名物器用不熟悉等,這時就需要去查工具書。
工具書是將某一方面的知識或資料編排起來供人們翻檢查閱的書。
用於學習古代漢語的工具書很多,對於初學者來說,首先要熟悉一些常用工具書的內容和查檢方法。
下面是對一些常見古漢語工具書的介紹,共分字典、詞典、類書、政書四類。
第一節字典字典主要是以解釋單個字的形、音、義為出發點的。
“字典”一詞出現於《康熙字典》問世以後,在此之前,凡是解釋漢字形、音、義的書,都籠統地稱之為字書。
古代的字書外延較廣,與今天字典相當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常見的字書有以下幾種。
一、《說文解字》《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東漢許慎撰,這是我國第一部通過分析字形探求本義的字書。
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西元100年),但直至二十一年後,亦即漢安帝建光元年(西元121年)許慎病臥在床時才讓其子許沖將書獻給朝廷。
《說文》的“文”和“字”各有特定的含義,獨體的稱“文”,合體的稱“字”。
全書共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個,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個,說解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
首創部首分類法,從漢字中歸納出五百四十個部首,將所收字按五百四十部排列,同部首的字排在一起,所謂“分別部居,不相雜廁”。
五百四十個部首的排列順序是“據形系聯”,即大致以部首形體相近的特點為依據列次。
各部內部的字,則是根據“依類相從”的原則排列,即按照字的意義,將表示同類事物的字或者意義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
這就是段玉裁所說的“凡每部中字之先後,以義之相引為次。
”《說文》對每個字的說解,都是首列小篆字形,接著解釋其意義,然後按“六書”分析其字形結構。
部分字還用“讀若”這一術語注出讀音。
《說文》專解釋字的本義和分析字的形體,而不涉及引伸義,這對於我們瞭解漢字本義和形體結構之間的聯繫極有幫助。
例如:又:手也。
象形。
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
《古代汉语》第二章 怎样查字典辞书

三、古文标点:《纪昌学射》三、古文标点:《纪昌学射》-1
甘 蝇古 之 善射 者彀 ( ɡòu ) 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 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 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 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古文标点:《纪昌学射》古文标点:《纪昌学射》-2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 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 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 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 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 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 我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简介:《康熙字典》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简介:
P68
古代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奉康熙 皇帝令编写,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收 皇帝令编写,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收 录汉字四万七千多个。 体例:用二百一十四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 序。将各部首分别归入以十二地支命名的十二集中, 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释字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 下一般引古书为证。 不足:错误较多。 王引之《字典考证》 王引之《字典考证》
4、典章制度类
典章制度类工具书 又叫政书,是说明 我国古代典章制度 的工具书。
常见的有: 《十通》 《会典》 《会要》等。
二、工具书的用法
(一)、熟悉体例 )、熟悉体例
1、编排方式: 部首排列; 笔画排列; 音序排列; 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 直音法;反切法; 注音字母法;拼音字母 法 3、释义方法: 直训式;描写式; 定义式;譬况式等。
第二章 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工具书的类别 和作用 二、工具书的用法 三、常用工具书简 介
一、工具书的类别和作用: 1、书目类-1 书目类书目是书本式图书目 书目是书本式图书目 录的简称。 史志目录:记录在史 史志目录:记录在史 志中的馆藏书目。
《七略》:我国第一部 七略》 馆藏图书目录。汉哀帝 时刘歆编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清代纪昀奉清高宗旨意 编写。全书200卷,堪称 编写。全书200卷,堪称 馆藏书目的巨作。
第2节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 《說文解字》是我國最早的有系統的文字學 經典著作,也是第一部字典。現存《說文解 字》,東漢許慎著,宋徐鉉校定。全書十四 卷,合敘目一卷,共十五卷。收小篆單字 9353個,重文(不同形體的古文、籀文等異 體字)1163個。
❖ (2)部首及部首的創立。
❖ 許慎《說文解字敘》云:“倉頡之初作書, 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 謂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又云: “獨體為文,合體為字。”由此可見,中國 文字是由一些形體結構簡單的所謂獨體的文 構成的。《說文解字》就是一部說解文字的 書。
❖ 徐鉉的弟弟徐鍇也研究《說文》,著有《說 文繫傳》,世稱小徐本。因其不如大徐本精, 故流傳不廣。
❖ 清代研究《說文》的著作很多,注本有一百 多種。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段玉裁:《說文 解字注》;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王筠: 《說文句讀》、《說文釋例》;朱駿聲: 《說文通訓定聲》。世人稱之為“《說文》 四大家”。
❖ (5)《說文解字》在中國語言學史上的地位 和功績。
❖ A、《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系統分析漢字 形體結構探求漢字本義的字典。
❖ B、創立了540部首,開始了有系統的分類、 排列和檢索漢字的方法。此後的《玉篇》 《字彙》《康熙字典》等字書都按部首排列 漢字。至今,按部首編排漢字仍是字典編排 的主要方法之一。
❖ 豆部:“豆,古食肉器也,從口,象形。凡 豆之屬皆從豆。”
❖ 告部:“告,牛觸人,角著橫木,所以告人 也。從口從牛。《易》曰:‘僮牛之告’。 凡告之屬皆從告。”
❖ 許慎主要是通過分析漢字的結構說明每個字 的造字本義,書中保存了東漢以前大量的古 字古義。
❖ 如:《詩經·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 户。”《說文·宀部》:“向,北出牖也,從 宀從口。《詩》曰:‘塞向墐户。’” 同上: “九月叔苴。”《說文·又部》:“叔,拾也, 從尗,又聲。”
2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初从文,廿六乃成,负债十万 ,觅生计,十年 无休,披星戴月,秉烛达旦,蓄十万不足购房, 遂投股市,翌年缩至万余,抑郁成疾, 医保 曰,不符大病之条例,拒赔 。乃倾其所有入院 一周,无药自愈,友怜之,赊三鹿一包,冲而饮, 卒。
致 谢
乙酉之年,一介弱女,乳子携夫,闯荡巴蜀,其中甘苦,孰人堪知? 飞逝六年,终修一果,虽羞见世,毕生珍之。其之成形,何其难矣! 其题来时,甚谢吾师。开题之际,诸师提携,行笔之间,恩师捉刀。 行文达意,不得师旨。恩师不弃,常加斧正,文中谬误,具吾造成。 叁年之前,忝列聂门,吾师繁忙,不忘教导,读书做人,拨雾见云。 师母慈爱,关怀之至,轻语笑颜,亦师亦友,融洽聂门,忝列荣幸。 文已初成,才疏识浅,有辱师门,万望见谅,幸哉有日,必将常修。 叁年之间,师友相携,以下诸君,鄙人甚谢:聂应德师,王安平师, 刘利才师,李培湘师,龚 平师,杜维彦师,孙益全师,王成光师, 黄元全师,友兄明弟,张作平弟,杨蓓蓓妹,慈父先母,李兄赵妹, 云姐龙弟,憨夫乖子,诸位相助,全生不忘,甚叹自己,功至事成!
缺点:收字太少。 阙漏较多 , 甚至《经义 述闻》论过的,《释 词》也失载
《词诠》 杨 树 达 著 , 1928年出版。 体例:按注音 字母顺序排列。 解释虚词时先标 明词类,然后释 义,在列举例句。 缺点:分类过 于琐细。
诗词曲语辞汇释
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 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词537个,作 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 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 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蒋礼鸿著。北京 中华书局1959年初版,最近上海古籍 出版社重印了该书的四版增订本。这是一 本解释变文词语的书,全书分为“释称 谓”、“释容体”、“释名物”、“释事 为”、“释情貌”、“释虚字”等六篇。 书后附有四角号码索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2 《康熙字典》
29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2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采用部首检字和笔画检字方法。可记歌诀: 一二子中寻,三画问丑寅,四在卯辰巳,五午六未申, 七酉八九戌,其余亥部存。
一二在子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寻,六在未申七在酉,
八九在戌余亥存。
這部字典正集前面列有總目、檢字、辨似、等韻等,正
15
2. 常用工具书简介召 陵县人(今河南省郾城县), 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小学家,当 时人们称赞他为“五经无双许 叔重”。于和帝永元12年(公 元100年)开始编纂《说文解 字》,历时21年,直到建光元 年(公元121年)才于病中派遣 其子许冲进上《说文解字》。 这是我国第一部字典,也是语 言学史上的不朽名著。
16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1 《说文解字》
17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1 《说文解字》
《说文·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 浸多也。”
简而言之,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文”代表的是字源
,“字”是在文的基础上孳乳派生出来的。
第二讲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介绍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教材中所介绍的一般中文工具书常用的编排 体例及查检方法。熟知几部与本课程相关的常用工具 书。了解重点介绍的几部工具书《说文解字》《康熙 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 字字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经传释 词》《词诠》《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等的基本情况, 能说出它们各自的成书年代、编著者、编排体例、用 途及主要特点。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工具 书,并努力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查字典、辞书的习惯。
24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1 《说文解字》 《说文》的价值
甲骨文“为”
小篆“为”
25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1 《说文解字》 《说文》的版本和研究 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文》,是北宋徐铉(字鼎臣,扬州人 ,公元916—991)校订的本子,世称“大徐本”。徐铉之弟徐 锴(字楚金,公元920—974)作《说文解字系传》,也很有 影响,世称“小徐本”。 段氏的代表作《说文解字注》 桂馥的代表作《说文解字义证》 王筠的代表作《说文句读》和《说文释例》 朱骏声的代表作《说文通训定声》 丁福保编纂的《说文解字诂林》
26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1 《说文解字》
27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2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 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 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 五年(1716年),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 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 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 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 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 献之一。《康熙字典》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收录汉 字最多的古代字典。《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 名的汉字辞书。
8
1.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和释义
1.2 注音 1.2.3 反切
清代著名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一书中指出: “切语之 法,以二字为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 所切之字叠韵;上字定其清浊,下字定其平、上、去、 入;上字定清浊而不论平、上、去、入,下字定平、上 、去、入而不论清浊。”(“清浊”指声母是清辅音还是浊 辅音)。
22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1 《说文解字》 《说文》的价值
《诗经·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说文·宀部》
:“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 同上:“九月叔苴。”《说文·又部》:“叔,拾也,从又尗 声。”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 讲解。”《说文·言部》:“讲,和解也。从言冓声。”
《说文》共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全书共15卷,1
至14卷是文字的解说,最后一卷是叙目。
18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1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的体例
全书所收的字按照形体结构分为540个部首,每部用一个
共同的字作为部首来统率。这在字书编纂史上是一个重要 的创造。部首的编排次列是“始一终亥”,根据的是汉代阴 阳五行家“万物生一,毕终于亥”的说法。
1.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和释义
1.3 释义方式 1.3.3义界 又称标明义界,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述词义的内容和特点。 例如《说文•口部》:“口,人之所以言食也。”又《斗部》: “斗,十升也。”又《艸部》:“蓏,在木曰果,在地曰蓏”(蓏 【luN】指瓜类植物的果实)。《毛传》:“规,正圆之器也。” 从训诂的表达方式来看,它们就是属于义训中的标明义界。 1.3.4 譬况 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类似的不熟知的事物。如《说文•黑部》: “黑,火所熏之色也。”又《豸(zhK)部》:“貘(mO),似熊 而黄黑色,出蜀中。”(即今小熊猫)
4
1.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和释义
1.1 编排方式 1.1.3号码法
按照四角号码(或者三角号码等其他号码)的顺序进行 编排。角的形式分为十种,分别用0到9来表示,每个汉 字按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取四个角的代表 号码,组成这个汉字的总的号码,例如端字是0212,小 是9000等,然后从字典上找到对应的号码,就可以查检 到要查检的汉字。
7
1.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和释义
1.2 注音 1.2.3 反切 反切是训诂注音术语,简称“反”或“切”,就是用两个字 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 和声调,声母和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反 切是古代的字典辞书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注音方法,也是 在拼音字母发明之前一种相当科学的注音方法。例如“ 练,郎甸切”就是取“郎”字的声母“l”与“甸”字是韵母和声 调“iCn”合成“练”字的读音“liCn”。在相切的两个字中,取 声母的字叫做反切上字,取韵母和声调的叫做反切下字 。
5
1.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和释义
1.2 注音 1.2.1 直音 即用同音字注音。例如《汉书•高帝纪》:“秦将章邯距 破之。”苏林注:“邯音酒酣之酣。”《康熙字典》中“尨 ,音茫”,“屯,音肫”,“筭,音蒜”, “筹,音俦”等。直 音法的优点是明白清楚,注音准确。但是,它的局限也 是很明显的,正如清代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中所指出 的:“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 识,则其法又穷。”
3
1.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和释义
1.1 编排方式 1.1.2音序法
按照汉字的汉语拼音使用的26个字母(或者是注音符号 、平水韵等)的顺序进行编排。这种检字法是目前最为 流行的一种检字法。只要懂得汉语拼音,掌握起来是非 常容易的,查检速度也比较快。在古代汉语的工具书中 ,也有使用平水韵排列汉字的先后顺序的,也有按照平 、上、去、入古代的四声进行编排的。
13
1.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和释义
1.3 释义方式 1.3.2 描写 对词所表示的事物的形状、性能等加以描述。例如:
《说文•水部》:“漏,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节。” 又《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尔雅》:“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也是描述比 况。
14
23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1 《说文解字》 《说文》的价值 《说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是以“六书”原则为指导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六书理论,分 析了古今文字的发展历程,奠定了文字学的基础。 《说文》的主要缺点,是对某些字的分析不科学。例如“ 为”字,甲骨文、金文都是“以手牵象”之形,本义是“役象” ,引申为“劳作”、“作为”;许慎则根据小篆形体,将“为”释 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下腹为母猴形”,造成大谬。
1.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和释义
1.2 注音 1.2.4注音字母注音
按照汉字的26个注音字母的顺序进行注音。这种注音法是解 放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检字法。
1.2.5 拼音字母注音
按照汉字的汉语拼音使用的26个字母的顺序进行注音。这种 注音法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注音法。方言区的人在使用时 ,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鼻音 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直接影响了注音的效果。
其次,部首的排列还依据“据形系联”的原则,就是把形体
相近的部首排列在一起。
19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1 《说文解字》
20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1 《说文解字》
21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1 《说文解字》 《说文》的价值 由于《说文》所释字义是从字形结构的分析中得出的, 因此,一般来说,都是字的本义。这对于后人研读古书、 探讨词义的源流变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直到今天 ,它仍然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字和语言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 具书。许慎主要是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说明每个字的造字 本义,书中保存了东汉以前大量的古字古义。
《康熙字典》引《唐韵》云:“苏,素姑切。”
即:苏=“素”的声母+“姑”的韵母和声调=s(S)+(g)P=sP
《康熙字典》引《唐韵》云:“公,古红切。”
按反切原理,“公”的读音应该是:公=古g(R)+红(h)Mng =gMng。 《现代汉语词典》对“公”的标音是gLng,声调是阴平,不是阳平。
11
9
1.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和释义
1.2 注音 1.2.3 反切
清代著名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一书中指出: “切语之法,以 二字为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 韵;上字定其清浊,下字定其平、上、去、入;上字定清浊 而不论平、上、去、入,下字定平、上、去、入而不论清浊 。”(“清浊”指声母是清辅音还是浊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