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人物素材

中国近现代人物素材

中国近现代人物1.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

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

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

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

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反映。

推荐语: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颁奖词: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2.梁实秋的演讲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演讲,他的演讲独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

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

于是,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

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校长有令,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

”话不寻常,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

话题:“语言的妙用”“幽默人生”3.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

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

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

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

中国近代历史名人故事-徐志摩的贡献

中国近代历史名人故事-徐志摩的贡献

中国近代历史名⼈故事-徐志摩的贡献 徐志摩是我国近代⾮常出名的散⽂家,才华横溢,是整个⽂坛璀璨的新星。

他留下了给我们不少经典的⽂学创作,可惜英年早逝,那么他的⼀⽣主要有什么贡献呢?⼩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徐志摩有什么贡献 徐志摩是上个世纪清朝灭亡后,抗⽇战争时期的近现代诗⼈。

他的主要成就是创办了新⽉社,写了⼤量的现代诗歌,在中国近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徐志摩爱情故事被⼤家⼴为流传,许多⼈其实并不知道徐志摩是⼲什么的,他⼀⽣中做的最多的就是致⼒于发展中国的诗歌。

1897年出⽣,家乡是浙江海宁。

徐志摩从⼩喜欢读书,在北京求学最后⼜到西⽅多个国家留学。

他代表着那个时期新⼀代青年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开始接受西⽅先进⽂明的思想状态。

徐志摩是⼀个博学的才⼦,多个领域都学有所成,但是⼀个偶然的邂逅让他结识了林徽因,也因此促发了他写诗的热情。

他回到北京后开创了新的诗歌流派。

在此同时他也在多个⼤学任职教授,报刊主编等。

他成为新⽉诗歌代表,他的诗歌也有揭露⽇本侵略中国屠杀⼈民的残暴⾏径。

徐志摩从西⽅求学之后回来开始创建⽂学诗歌社,对中国的诗歌发展做出了巨⼤贡献。

只是后期徐志摩再婚后,由于婚姻⽣活造成的负累,加上他的创作由于过分追求形式进⼊了瓶颈时期。

事实上,由于徐志摩出⽣的阶层不同,他所代表的更多是中国那个时代⽂⼈的⽣活经历,虽然他同样为中国的⽂化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却不同于草根⽂⼈和那些抗⽇⽃⼠。

他⼀⽣主要成就就是出版了诗歌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化财富。

因此了解这些后,就能知道徐志摩是⼲什么的了。

徐志摩经典语录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此句出⾃徐志摩经典语录。

这句话的表⾯意思是世间万物都有其不确定的因素,世⼈不可能得到想得到的⼀切,有些东西是不能强求的。

这是徐志摩对⽣活有着⼀种豁达的⼼态。

能得到就是⾜够幸运,得不到的话也不能因此⽽⽓馁。

徐志摩所说的这句话是有背景的,他从国外留学回国后,发表了⼀篇⽂章,这篇⽂章是说他⾃⼰离婚了。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

1.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

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

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

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2.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爱国将领。

字正卿。

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

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

后历任福建水师海东六、振威、飞霆等兵船管带。

光绪五年(1879),调北洋水师。

六年,随丁汝昌赴英接舰,驾驶扬威舰经地中海、印度洋回国,任该舰管带。

十三年,再次赴英,接带致远巡洋舰。

十四年,授记名总兵,加提督衔;同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

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奋勇战斗,遭日舰围攻,仍毅然指挥已受重创的致远舰向日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猛冲,决计与其同归于尽,不幸在冲击中被击沉,与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

(1782-1850年),名爱新觉罗·绵宁后改为爱新觉罗·旻宁,满族。

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28年。

病死,终年69岁,葬于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近代名人简介

近代名人简介

近代名人简介1:梁启超——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公车上书,并参与了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民国后成为著名教授、社会活动家: 2:林则徐——他是封疆大吏,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其亲身参与了虎门销烟,被人们誉为民族英雄3: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

5: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修建的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6:洪秀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7:李鸿章——李鸿章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

8: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

:9:康有为——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同时他也是戊戌变法主要参与者10:袁世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11:谭嗣同——清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之一;谭曾著《仁学》一书,维新派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甘愿流血牺牲,英勇就义。

12:孙中山——是医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族主义者、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亦为中华民国国父。

13:蔡元培——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4:陈独秀——思想家、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记。

15: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6:蔡锷——中国政治家、军事家。

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

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17:汪精卫——早期革命家,青年时代加入孙文的革命组织,成为孙文的得力助手。

名字出自论语的现代历史名人

名字出自论语的现代历史名人

名字出自论语的现代历史名人《名字出自论语的现代历史名人》1. 引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名人的名字出自于经典文学,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更是影响深远。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些现代历史名人,他们的名字出自《论语》,并深入了解他们的故事和影响。

2. 朱熹朱熹,名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是孔子在谈及交友之道时所说。

朱熹是宋朝儒学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儒家学说的传承和发展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深刻理解了孔子的思想,注重实践与道德修养,并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

3. 王阳明王阳明,名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是孔子在谈及为政之道时所说。

王阳明是明朝儒学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强调心性的重要性。

他主张,人的良知是可以直接感知道德的,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4. 茅盾茅盾,名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是孔子在谈及品德之道时所说。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和启蒙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倡导文学要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其文学作品直面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5. 总结通过对这些名字出自《论语》的现代历史名人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深受《论语》的影响。

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是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思想贯穿了中国古今,对于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将继续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6. 个人观点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名字出自《论语》的现代历史名人身上汲取深刻的启示。

他们的精神品质和思想理念,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不忘传统、继承创新,发扬《论语》中的儒家思想,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近现代史名人故事

中国近现代史名人故事

中国近现代史名人故事近现代中国历经百年风云变幻,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杰出才华和突出贡献的名人。

他们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书写了历史的篇章,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的故事饱含着奋斗和希望的力量,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1. 周恩来——永远的革命家周恩来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前人铺路,后人前行,周恩来等人踏踏实实,呈现出独有的英雄气概。

正是在他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才走上了政权的道路。

2.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和革命家。

他提出了“三民主义”,坚信民主、民生与国家独立是实现中国复兴的必经之路。

他领导推翻满清王朝,并创立了中华民国,可谓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注入了新的希望。

3.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杰出领导人。

他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革命斗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

4.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航天专家和导弹科学家,享有“中国导弹之父”的美誉。

他在国际航天界具有极高的声誉,并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钱学森为中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空天技术,为中国航天工程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5. 严复——西学东渐的先行者严复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和翻译家,被誉为“中国新学之祖”。

他致力于面对西方知识,逐字逐句翻译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使中国的知识界得以吸取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文化。

他的翻译工作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的学术研究和思想发展。

6. 徐悲鸿——中国画坛的巨匠徐悲鸿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油画大师,他的作品充满了艺术的力量和感人的情感。

他在艺术领域不断探索,吸收了西方绘画技巧,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事迹

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事迹

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事迹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事迹一、古代历史名人事迹1.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爱”、“中庸”,为后世所尊崇。

2.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又称亚历山大三世,是古希腊的军事家和王者。

他带领军队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和地区,创造了历史上辉煌的马其顿帝国。

3.朱元璋(1328年-1398年)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在明太祖即位后,开创了明朝的基业,并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政治和经济改革。

他将首都定在北京,并开始修建明长城。

二、近现代历史名人事迹1.雅典娜·罗斯福(1884年-1962年)雅典娜·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女性人物,她是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

她积极参与社会改革运动,特别是关注妇女权益和民权运动。

2.马丁·路德·金(1929年-1968年)马丁·路德·金是美国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他致力于非暴力的抗议手段,以争取黑人平等权益,并在1963年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

3.弗朗茨·费迪南德·麦克罗伊(1895年-1914年)弗朗茨·费迪南德·麦克罗伊是奥匈帝国皇储,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他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引发了一战。

三、中外历史名人法律名词及注释1.伦理学:研究人类行为与道德原则之间关系的学科。

2.统治:指担任国家最高权力的人或集团对国家、人民实施统治管理。

3.改革:指对社会、制度、观念等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4.军事家:指具有卓越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的人。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孔子名言录附件2:亚历山大大帝征战路线图附件3:朱元璋年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伦理学:研究人类行为与道德原则之间关系的学科。

近代名人之陈独秀

近代名人之陈独秀
近代名人之陈独秀
陈独秀
箭杆胡同20号
人物生平
• 1905年(26岁)在安徽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 王会,任总会长。 • 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 1909年浙江陆军学堂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 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 • 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 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到日本,帮助章士钊 创办《甲寅》杂志。
风流才子的女人们
• 第一位,明媒正娶的高晓岚
• 安徽统战部副将高登 科的女儿 • 眉清目秀 • 处事得体 • 将门闺秀一枚
第二位、鸠占鹊巢的高君曼
• 高晓岚同父异母的妹妹 • 天生丽质 • 聪慧贤淑 • 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女性

高君曼是高晓岚的亲妹妹。她比姐姐整整小了10岁。高君曼天生丽质,聪慧贤淑, 从小受到父母的宠爱,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型女性。 高君曼在北京师大读 书期间,经常读到陈独秀的文章,她十分崇拜姐夫的才气与胆识,经常在同学面前 谈论他并引以自豪。由于陈独秀与高晓岚不睦,他极少与高家人来往接触,而对于 这位才貌双全的姨妹子却刮目相看。高君曼热爱文学,经常到姐夫家求教,陈独秀 则热情辅导。由于过从甚密,加之陈独秀的人格魅力,两人感情日益加深,从亲情 演变成了爱情。 1910年,陈独秀居然与高君曼公开同居,继而宣布他们要正式结婚。高晓岚对自己 的丈夫和妹妹的离经叛道行为,既很愤怒,却又束手无策。双方父母也感到有苦难 言,无可奈何,大骂逆子叛女玷辱门风。陈独秀一不做,二不休,带着高君曼私奔 杭州上海,在那里过着甜甜蜜蜜的同居生活。1916年12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 请陈独秀担任该校文科学长,高君曼也随之去了北京,大大方方当上了陈教授夫人 。 陈独秀与高君曼,从1910年至1925年共同生活了15年。这段时间,也是陈独 秀一生中最紧张,最繁忙,建树与贡献最大的时期。他参加辛亥嗝命,二次嗝命, 从“五四”运动的指挥者到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与领导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
1.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

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

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

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2.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爱国将领。

字正卿。

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

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

后历任福建水师海东六、振威、飞霆等兵船管带。

光绪五年(1879),调北洋水师。

六年,随丁汝昌赴英接舰,驾驶扬威舰经地中海、印度洋回国,任该舰管带。

十三年,再次赴英,接带致远巡洋舰。

十四年,授记名总兵,加提督衔;同年,北洋海
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

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奋勇战斗,遭日舰围攻,仍毅然指挥已受重创的致远舰向日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猛冲,决计与其同归于尽,不幸在冲击中被击沉,与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

3.丁汝昌(1836.11.18~1895.2.12)晚清北洋海军提督。

字禹廷。

安徽庐江县人。

早年参加太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叛投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

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

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

1888年出任北洋海军提督。

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

弹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援的希望,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和瑞乃尔等的逼降,服毒自尽以谢国人。

4.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5.道光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的年号(1821—1850)。

清宣宗道光(成)皇帝(1782-1850年),名爱新觉罗·绵宁后改为爱新觉罗·旻
宁,满族。

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28年。

病死,终年69岁,葬于慕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6.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

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7.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

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

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

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8.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徽州绩溪县人,红顶商人,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

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

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
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中法战争爆发后,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加上官僚压榨,胡雪岩最终破产,客死杭州。

9.谭嗣同(1865—1898),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

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

10.康广仁(1867—1898)广东南海人。

康有为胞弟。

曾在浙江任小吏,因不满官场腐败而弃职。

后协助康有为从事变法维新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