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二框讲解
经济生活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教案

课题:《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安然一.教材分析《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新课程《经济生活》(必修1)教材的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的第二框。
本框题内容包括两目:一是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二是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解第一目。
本目题在逻辑上承接了第一框影响价格因素。
教材由浅入深地介绍价格变化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价格变化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不同。
同时价格变化还会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产生的这些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此外本课还出现了诸如“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消费品、相近替代品与互补商品”等新名词,这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教师首先要对这部分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领会,然后在此基础上备课和进行教学设计。
其次,是教师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价格变动带来的种种现象进行解释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1.高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
对生活中的现象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但可能缺少对现象的本质的、深刻的分析。
他们正需要在学习中加深对一些现象的分析,培养和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对价格变动的经济现象已有一定的认识;另外,学生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市场调查,能大致了解某些商品价格的变动给生活和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
这些都为本课教学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感悟价格变动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2.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2.2价格变动的影响(共19张PPT)

请根据上图归纳价格与供给的关系?
启示2、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
价格降低
提高企业 劳动生产 率
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
缩短个别 劳动时间
启示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适应市场变化: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转
二、价格变动对生产者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价格高 生产扩大 价格低 生产缩小 (2)提高劳动生产率
启示3:需求量的变动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 的影响,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1)互为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能够
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汽车 价格
汽车 需求
公车,电 动车需求
A价格上升——A需求量减少——B需求量增加
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需求的影响是反方向 的。即:此消彼长
(2)互补商品:两种商品只有组合使用,才能满足
(1)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 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互为替代品与互补商品的价 格变动对商品的需求的影响不一样
漫 画 分 析:
赶不上趟
养鸡
杀鸡
无奈
价格上涨
获利增加
生产扩大
启示1. 调节生 供不应求 产规模
供过于求
生产缩小
获利减少
价格下降
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二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二.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与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 正比 ), 与社会劳动生 产率的变化成( 反比 ),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 别劳动生产率( 无关 )。
面对价格的涨落你会怎么做? 假如你只有4000元
经济生活第二课

响。价格升高,获利增多,生产规模 供给
扩大,供给增加;价格降低,获利减 曲线
少,生产规模缩小,供给减少。供给
量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化呈反向变动
栏目 导引
名称
供给 变动 曲线
图像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阐释 供给变动曲线表示在价格不变的 情况下,因其他因素(如国家的生 产补贴等)的变化引起供给量的变 动,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或向右平 移。曲线左移表示供给量减少,曲 线右移表示供给量增加
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 ( )
①某快餐店与饮料商合作 ,提供汉堡包与饮料搭配的套餐
② 为降 低碳排 放, 某运输 公司将 动力 燃料由 汽油 改为天 然气
③ 为促 销增利 ,某 企业降 低其喷 墨打 印机价 格, 提高墨 盒价 格
④ 玉米 价格上 涨, 某饲料 厂在生 产中 减少玉 米用 量,增 加小 麦用
栏目 导引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
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
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如图: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4.供求与价格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内容
表现
结果
供不应求 供求影响价格
供过于求
价格上涨 价格下跌
价格下跌 价格调节供求
价格上涨
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考向 1 价值决定价格 (2015·高考全国卷Ⅱ,T15)在我国,煤炭是电力生产的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1.一般影响: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化商品价格上升减少购买商品价格下降增加购买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商品价格商品需求量本商品相关商品互为替代品上升减少增加下降增加减少互补商品上升减少减少下降增加增加价格变动对人们的购买力的影响并非绝对的,而只是“一般说来”。
影响人们购买行为的因素除了价格还有很多,需要综合考虑。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产量:(1)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2)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3)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1)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2)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有人说,为了降低商品价格,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观点的?提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选择可以替代的生产要素中的价格最低的那种。
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商品价格由市场形成,不是人为降低的;生产者使用价格低的生产要素,是为了降低商品的成本,而不是价格。
议题一怎样正确认识鸡蛋价格变动2021年1月份上旬鸡蛋价格走势还比较平稳,但在1月份的12号鸡蛋的价格突然出现了大涨,直到1月19日,在这短短一周的时间内,鸡蛋的批发价从每斤4元左右涨到了5.5元左右,零售价更是一度涨到了每斤6.5元左右。
有关专家分析,鸡蛋价格上涨主要是下列因素引起的:进入2021年之后,玉米价格上涨刺激了饲料的价格上涨,蛋鸡养殖成本的增加,让鸡蛋价格出现上涨行情;冬天气温比较低,年底又是老母鸡淘汰的时间阶段,从而造成了蛋鸡产蛋量的下降,再加上接近春节,人们对鸡蛋消费量的增加,这一降和一增,让鸡蛋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短时间内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行情,从而造成了鸡蛋价格突然快速上涨。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二课课件

经
互为替代品
反比
济
互补商品
正比
生
活 的 影 响
需求曲线 ☆注意:得出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假定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保持
不变。如消费者的个人收入、偏好、预期和相关商品的价格。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需求弹性 理论
需 求 弹 性 小
需 求 弹 性 大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 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生
价格变动,对需
▪ A 生产规模 B 销售数量 C 供给或者 需求 D 质量与性能
C
2、价值决定价格
(1)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的。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涉及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 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的10大关系。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用需求弹性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有时薄利多销,有时 薄利未必多销现象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反方 向变动,可以通过降价实现薄利多销;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同方 向变动,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 益减少,因此降价反而使总收益减少,亦即薄利 未必多销。
▪ 为什么农民“丰产不丰收”? ▪ “蒜察商品的价格主要考虑价值与供求关系这两个 因素,但市场中商品价格的最终形成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A.某些商品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重复性(如古董、文 物)
B.纸币发行量的影响 C.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 D.币值 ……
供
价
求
值 决
影响商品价格因素
关
系
定
影
价
最新经济生活第二课教学课件

合作探究:如何正确理解“等价交换”原则
第一,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相等。等价交换就是依据 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进行交换。在货币出现以前,等价交换原 则表现为两种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原 则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但实际上,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与价 值经常是不一致的,表现为价格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始终围绕价值 上下波动。等价交换就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来实现的。
第二,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曲线中,供不应求时,价格高 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只有供求相等时,价格才等于 价值。因此,等价交换并不存在于商品交换的每个场合。
第三,等价交换是从商品交换的总过程来讲的,在价格围绕价值 上下波动的曲线中,从总体上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量是相等 的;从一段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符的。(因为上 涨部分与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此,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 换的平均数。
正本清源
误区 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个别劳动时间的缩短没有意义。 评析 尽管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但个别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短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 商品价值总量会增加,会使商品生产者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同时由于竞 争机制的形成,也会促使其他商品生产者竞相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整 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为社会创造更多 物质财富,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良好效果。
B.720万元,5元
C. 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
4.在同一市场中,等离子电视机这类高档商品的售价比阴极射线管电视机
这类普通商品的售价要高,这是因为( A ) A.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高一政治部编版必修二课件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二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经济发展战略(zhànlüè)、产业政
经济发展 (fāzhǎn)战略 是一个国家对 经济社会发展 (fāzhǎn)的全 局性,长期性, 关键性问题的 总谋划和总方
第十三页,共25页。
产业政策是 政府为了实 现一定的经 济社会目标, 而对产业的 形成发展进
宏观调控(hónɡ ɡuān diào kònɡ)
第二(dìèr)课第二(dìèr)框
更好发挥(fāhuī)政府作
第一页,共2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 持高速增长,远高于世界同期(tóngqī) 平均水平明显高于美,欧,日等发达 GDP经/亿元 济体。在发展中国家。也颇为突出, 近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量贡 献率超过30%,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的重要引擎,人均国民总收入年均增 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高收入国家 水平。
近几年,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 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这些措施 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什
第七页,共25页。
坚持(jiānchí)党对扶贫开发工作 的领导,为扶贫开发提供最强有力的 组织保障,坚持(jiānchí)政府主导,把 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 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坚持(jiānchí) 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
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
基础等我国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通过 划定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 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等主体功能
第十一页,共25页。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政府具有哪些经 济职能? 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
标;
围绕其中一项职能搜集资料,分析 (fēnxī)我国通过实政施宏府观经是济政如策,保何持宏履观经行济稳定该; 职能的 ?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经济生活第二课教学课件29页PPT

了,但每千克只有6元。猪肉之所以比芹菜贵,根本原因是 (
)
A.猪肉营养价值高于芹菜
B.卖芹菜的人多
C.猪肉价值量大
D.芹菜需求量少,猪肉需求量大
【答案】 C
考点2 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但价格终究是由价值决定的。在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 动主要是由价值决定的,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一个部门 的平均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指某一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 动时间。
注意: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把握一下三点:
①现有的社会生产条件,既不是指过去的,也不是指未来的,而是指现在 的。
②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多数同类产品的条 件(而不是绝大部分生产者的生产条件)。生产条件主要是指劳动工具。
④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无关。
正本清源
误区 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个别劳动时间的缩短没有意义。 评析 尽管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但个别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短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 商品价值总量会增加,会使商品生产者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同时由于竞 争机制的形成,也会促使其他商品生产者竞相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整 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为社会创造更多 物质财富,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良好效果。
⑴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的价值量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商 品的价值总量之分。 ⑵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 数量来表示(如2件/小时)。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 分。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分别引起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⑶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无关。 ②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