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班主任的爱与严
班主任工作中严与爱的和谐统一

班主任工作中严与爱的和谐统一魏范良【青岛市黄岛区大场镇中心中学,山东青岛266414】【摘要】班主任工作从“严”字入手,用“爱”疏导的严爱统一主要体现在:1.严而透情,爱而可感。
2.严而有理,爱而有方。
3.严而有度,爱而不宠。
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严爱统一,定能收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严与爱;和谐统一课堂内外窑教师版教育观察“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
爱,表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态度;严,表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要求。
作为班主任,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我认为要从“严”字入手,用“爱”疏导。
一、严而透情,爱而可感一个人高尚的道德和渊博知识的形成离不开严格的教育。
严格要求学生,正确指引学生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班主任要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里的“严”,是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要有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对学生学习要求一定要严谨认真,但严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正确维护学生的自尊。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作为班主任,最主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
只有班主任对学生倾注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进而“信其道”。
老师把炽热的爱洒给学生,就会激发学生“知恩图报”,从而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因此,班主任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当学生体验到教师真正平等地爱他时,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来倾吐衷肠,形成了“爱生———尊师———爱学生———更尊师”的情感交流,那知识、道理的传递自然会畅通无阻,并日益深化,教育定能喜获丰收果。
二、严而有理,爱而有方严中有理,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学生最不愿意接受的就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这就需要班主任转变教育方式、方法。
把对学生的真爱应既体现在对学生严格要求上,又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以理服人,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
浅谈班主任的“严”与“爱”

2严而有情。 . 打骂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 不能 在教育中让学生身心受到伤害 ,而应让学生感到教 师是在真诚地关心 、 帮助他。 教师一定要在教育实施 中注意调控好 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变痛恨为痛心 , 变 冷漠为热情 , 变愠怒为宽容 , 变责骂为劝慰 , 变训斥 为商量 , 变罚站为请坐。按常情 , 上述例子中那几个
学 生 犯 了错 误 之后 都 会 害 怕 、 心 , 是 , 们 也 可 担 但 他 能会想 : 老师 能把 ,f 怎样 。此时 , 看 i] tf 如果 教 师 变愠 怒 为宽 容 , 先请 学生 坐下 。这 样 , 哪怕 是再 桀 骜不 驯
响。这不是爱 , 而是宠是害 1 2爱而不偏。 .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能存偏颇 , 而 应纯洁 、 真挚 、 普遍 、 持久 , 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再
班 级 管理 策 略
浅 谈 班 主 任 的 ¨严 "与 ¨爱 ”
任 利 民
( 迁安职业技术教育 中心 ,河北 唐 山 040) 64 0
摘
要: 班主任工作 中“ “ 共生 , 爱” 严” 爱是严的本质 , 严是 爱的体现 ; 只有将 严格 融入爱护 , 爱而不宠 、 不偏 、
可感 , 严而有理、 有情 、 有范 , 爱寓于严 , 出于爱 , 严 才能启迪 学生心 灵, 激励奋发成才。
作为教师必须 品德高 尚, 言行规范 , 严于律 己。学年 初我 刚接班时 , 一进教室 , 只见地面一片狼藉 , 学生 却熟视无睹。 对此, 骂” 靠“ 肯定无济于事。 于是 , 我便 无声地俯身打扫 , 当扫到一个学生的脚下时 , 那学生 的脸便 红 了 , :老师 , 来扫 。” 只笑着 点 头 , 说 “ 我 我 其 他学生见状都赶忙把 自己四周的废纸屑捡起来扔进 垃 圾 桶里 。 自此 以后 , 班里 的卫 生状 况 大有好 转 。
班主任育人中的“严”与“爱”

“ 是辩证的统一 :严” 严” “ 应该源于 l 育人实践中 , 任何时候班主任 I 肩搭背 ;处理班级事务赏罚不 明 ; “ , 爱”更应该诠 释着 “ ”“ ” l 学生 的高标 准严要求都是正 当 l 爱 ;爱 表 对 等等。 久而久之 , 学生的纪律性 、 责
生 等方面都提 出明确 具体可操作 I 优秀班风和 良好习惯的养成。 真正 『 利的。还有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好 、
的“ 的要求, 格” 以及相应的奖惩措 I 严”对学生必须“ 的“ , 严之以恒” l 。 有背景的学生也会受到某些老师 施 , 学生 有所遵循 , 让 为学生在道 l恒 ”首先就是要求老师充分预设 J ‘ , ‘ 的偏爱 。当今社会 , 某些家长出于 德、 智能、 身心等全面发展提供空 I 每一堂课,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 ! 精 对教师辛苦教导的感谢, 偶尔请教 间和环境。 l 心设计每一次练习, 仔细批阅每一 l 师吃吃饭或者送点小礼物, 倒也符 就如医生开药需把握剂量 、 l 作业 ,耐心辅导好 每一位后进 I 厨 本 合常情 。但在实际生活中 , 这些家 师做菜要掌控火候一样 , 严格要求 生 ;其次教师在学 校里的一言一 : 长请客送礼的目的往往会变味。 一 学生也要把握好恰当的度。同样是 J 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l 行、 方面有些家长这 么做的 目的无非 批评 教育 , 对于性格 内向 、 心理脆 J 每一位学生。一般来说 , 教师 自身 f 是希望教师对 自己的孩子多些 “ 关 弱的学生 , 言语上要严肃 中略带委 正与不正 , 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 : , 照”比如在座位安排 、 课堂提问方 婉, 以免超过其心理承受而事与愿 f 言行举止 , 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班 J 面给予孩子某些 “ 特权 ” ;另一方 违 ; 于开朗活泼 、 对 调皮捣蛋 的学 I 主任要切实加强 自身修养 , 恪守学 l , 面 一部分教师也有意无意地对这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严”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严”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项充满爱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严谨的工作。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爱和严格并不冲突,相反,它们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班主任工作中的“爱”是指对学生的关爱和关心。
作为学生们在校的第二个家长,班主任对每个学生应该充满爱心。
他们愿意倾听学生的困扰和烦恼,给予他们温暖和安慰。
班主任会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对于不同的学生,班主任对他们依然保持一视同仁的态度,不分男女、优劣,全心全意为每个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班主任工作中的“严”也是不可或缺的。
严格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严厉惩罚和苛刻要求,而是指对学生的严谨要求和专业态度。
班主任要通过严格要求学生的纪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规划。
他们对学生的作业、考勤等方面会进行细致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学生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们会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保持规范的行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班主任工作中,爱和严都是必须具备的素养,而且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爱能够让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有安全感,愿意与班主任进行沟通。
班主任通过倾听和关心,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帮助和引导。
班主任的严格要求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
严格要求的班主任也要相信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班主任工作中的爱和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需要班主任不断地去学习和提升自己。
班主任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班主任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只有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既做到爱的表达,又能保持适度的严格要求,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班主任工作中的“爱”和“严”是相互依存的。
班主任要做到“爱范严”

班主任要做到“爱范严”班主任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不仅要负责管理、教育和关心学生,还要承担着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到“爱范严”,既要有爱心,又要有严肃性,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下面就让我们详细来谈一下班主任要做到“爱范严”的重要性及实践方法。
班主任要做到“爱范严”的重要性非常明显。
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心关爱学生,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而严肃性则是班主任履行职责的重要保障,只有有条不紊地管理班级事务,才能够确保班级的正常秩序。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同时注重爱心和严肃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班主任要做到“爱范严”的实践方法有很多。
班主任要时刻保持一颗爱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他们的生活。
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包括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心理状态等,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班主任要敢于严肃,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要及时制止,不能姑息养奸。
在处理纪律问题时要公正,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放松对学生的管理。
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做到“爱范严”。
比如在开展班会时,可以通过座谈交流的形式亲近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同时也可以对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引导。
在考试成绩下来后,班主任可以及时查看学生的成绩,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督促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班主任可以加强对班级风气的管理,组织一些文明、健康的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除了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做到“爱范严”,班主任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
班主任要做到“爱范严”,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只有全校一致认可班主任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工作的严与爱

班主任工作的严与爱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每一位学生健康走向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每一个教育者应尽的职责,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那么,班主任怎样开展工作才能达到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呢?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爱,要如慈母般关心爱护学生,因为爱能滋润孩子的心田,鼓励孩子健康成长。
但是对孩子的教育,仅仅有爱是不行的,单纯的爱无法教育好学生,甚至会给孩子带来麻烦,甚至留下遗憾。
老师要全面培养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注意爱中有严,爱严结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过程中联系师生的润滑剂,只有用爱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但是,爱是离不开严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黄金棍下出好人,其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教育一定要严格,只有严格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爱学生不是一味地姑息迁就,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把慈母般的爱和师长的严厉与严格结合起来。
新时期的学生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自然地就滋生霸气、娇气,也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针对学生的这种现状,老师要耐心、细心地教育和矫正。
但是,如果老师一直采取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不拿出严厉劲,那是不行的。
2012年,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叫邬璐璐,这个学生一身的坏习惯,上课讲话,不爱做作业,经常和同学发生纠纷,等等,总之大事不犯,小事不断。
我了解了这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过去的一些情况,知道他在小学和初中时也是这样。
于是我专门找了一个时间和他谈话,想了解他对自己的看法。
哪知道,我一与他交谈,他就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的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班级的其他同学,给班级形象抹黑了,我一定会改的。
我当时感觉很惊讶,这个学生的思想工作怎么这么容易做,我还没怎么说,他就什么就知道了。
于是,我就说,既然你什么都知道,那老师就不说什么了,以后一定要改正,他也是满口答应。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严”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严”【摘要】班主任在工作中既要做到“爱”又要做到“严”,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成长。
正确处理“爱”与“严”的关系,体现在关心、理解、帮助和规范、要求、处罚等方面。
实践中,班主任要因学生不同而施教,保持“爱”与“严”的平衡。
爱与严均衡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唤起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善于运用“爱”和“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班主任工作中,恰当地运用“爱”和“严”,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爱、严、关心、理解、帮助、规范、要求、处罚、因材施教、平衡、自觉性、责任感1. 引言1.1 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其身兼多职的特点。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班主任需要承担起照顾学生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责任。
班主任还要充当学生与家长、学校之间的桥梁,起到协调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这种身兼多职的特殊性,使得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教育管理,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
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还在于其每天都要面对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求和问题,班主任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关心和指导,而不是简单地对所有学生一概处理。
这种个性化的管理和关心,需要班主任具备耐心、细心和爱心,去了解和关心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成长成才。
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其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班主任具备全方位的能力和素质来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管理班级,更是培养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1.2 “爱”与“严”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在班主任工作中,"爱"与"严"是两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爱"和"严"并重,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准则。
浅谈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爱与严

浅谈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爱与严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不是溺爱,不是偏爱,而是注重,是倾听,是宽容,是信任,是善良,是公正,是平等,是鼓励,是赞赏。
实践证明,教师真正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就能赢得学生永远的尊敬和爱戴。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
恰恰相反的,如果班主任对学生一味地严格,不给学生以关怀、体谅,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能遵守班上的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有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不错的班级。
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害怕之至。
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学生厌学、退学、逃学、辍学等等。
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班主任教育工作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
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去深思的问题。
在班级管理手段上,要做到正确处理爱与严的关系,关键就在于做到这两种手段的有机结合,既要加强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又要重视班级制度化管理。
如何恰当地运用好爱严相济的教育方法,下面就谈谈我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几点体会:1 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爱“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
教师热爱学生的感情来源于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这是一种纯正、无私具有高度原则性的高尚情感,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只有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
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理解班主任的爱与严
发表时间:2013-05-31T11:40:44.50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8月总第142期供稿作者:李彩霞
[导读] 在育人实践上,一些班主任老师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
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
李彩霞山东省栖霞市臧家庄中心小学265300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是值得大家商谈的问题。
一、如何理解班主任对学生的爱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着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了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
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
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于是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
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啊!
二、如何理解班主任的爱是教育的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也就是说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多年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
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
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
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会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
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三、如何理解班主任对学生的严
在育人实践上,一些班主任老师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
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
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荡然无存,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
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
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
真正的严应该是:
1.严而不厉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
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
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的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犯错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
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2.严而有格
“格”就是范围、分寸。
班主任对学生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
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的学生未做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
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的方法就是格。
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乱严一气,乱批评人,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
四、如何理解爱与严的关系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
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
尤其对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
但光爱不严,师生关系极其融洽,像朋友,难道不好吗?打打闹闹,嘻嘻笑笑,推动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严,将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因为学生认为反正我和班主任关系好,我不做、不听,班主任又不会怎么样,这样,良好的班风无法形成。
班主任对学生一味地严格,不给学生以关怀、体谅,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也能遵守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具有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害怕之至。
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厌学、退学、逃学、辍学等现象。
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鞭策、指点、引导、开导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自由、和睦,而且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使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