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机械制图圆弧连接教案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圆弧连接

教案首页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黑板演示检查出勤人数1、斜度1:5的含义是?任务3 绘制圆弧连接圆弧连接—-用一段圆弧光滑地连接另外两条已知线段(直线或圆弧)的作图方法。
一、用圆弧连接两直线11作图.以角顶为圆心,R为半径画弧,交直角边于M、N2.以M、N为圆心,R为半径画弧,交点O即连接弧圆心3.以O为圆心,R为半径在M、N间画连接弧.作与两边相距为R的平行线,交点O即连接弧的圆心2.自O向两边作垂线,垂足M、N即切点3.以O为圆心,R为半径在M、N间画圆弧图步骤例用圆弧连接直角的两边用圆弧连接钝角或锐角两边类别二、用圆弧连接直线与圆弧用半径R 的圆弧连接直线I和圆弧O1课堂教学安排黑板演示重点讲解课堂小结三、用圆弧外连接两圆弧以已知的连接弧半径R画弧,与两圆外切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尺寸标注的相关内容下次课将介绍其他圆弧连接方法并进行练习习题册P112.作OA垂直于直线I,连接OO1交圆弧O1于B,A、B即为切点3.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画弧,连接直线I和圆弧O1于A、B图例1.作直线Ⅱ平行于直线I(间距为R ) ;以O1为圆心,R1+R为半径画弧与直线Ⅱ相交于O作图步骤2.连接OO1交圆O1于A,连接OO2交圆O2于B,A、B即切点3.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画弧,连接圆O1、圆O2于A、B图例1.分别以(R+R1)及(R+R2)为半径,O1、O2为圆心,画弧交于O作图步骤。
第1-4章圆弧连接

概念讲述
学生听授
信息反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3、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1)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的求法
作图法归纳为三点:
1)用算术法求圆心:根据已知圆弧的半径R1或R2和连接圆弧的半径R计算出连接圆弧的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半径R′:
外切时:R′=R+R1
制造业通用能力目标
掌握圆弧连接的画法
学习重点
1、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2、掌握对线段、角度、圆周的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
3、掌握斜度和锥度的区别(包括在概念、计算、画法上的区别)
学习难点
1.圆周的等分方法和斜度和锥度的画法
教法学法
教法:
1.讲授和黑板作图演示相结合
2.挂图展示
学法:
听授法、课堂练习法
(2)实质:就是使连接圆弧和被连接的直线或被连接的圆弧相切。
(3)关键: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即切点)。
四、圆弧连接的分类
1、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1)定距:作与两已知直线分别相距为R(连接圆弧的半径)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的交点O即为圆心。
(2)定连接点:从圆心O向两直线作垂线,垂足即为连接点(切点)
:连接点在已知圆弧和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圆心连线上
内切时:连接点在已知圆弧和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圆心连线的延长线
3)以O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两连接点(切点)之间画弧。
(2)圆弧间的圆弧连接的两种形式
1)外连接:连接圆弧和已知圆弧的弧向相反(外切)
2、简述四心法作椭圆的步骤。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第10、11页
信息反馈
圆弧连接教案

圆弧连接教案学校:学科:机械制图教师:杨微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时间:5月教法:探索学习启发引导知识目标:圆弧连接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想象、实践等各方面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自发学习,同时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开放式教学情景,使学生们爱之所选。
教材内容分析及处理:机件图样中的大多数图形是由起码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连接而成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学习难点:连接原理的正确理解和作图时圆心、切点的确定,自主探索,独立作图。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讲授新课:§ 2-4 圆弧连接一、基本概念圆弧连接用已知半径的圆弧去光滑地连接两已知线段(直线或圆弧)连接弧一一起连接作用的圆弧二、圆弧连接的三种情况1•连接两条已知直线2•连接已知圆弧和已知直线3•连接两条已知圆弧提问:这里提到了三个连接,指什么?这里讲的连接,是指光滑连接,即连接弧与已知线段在连接处是相切的,因此在作图时必须根据连接弧的几何性质准确求出连接弧的圆心和切点的位置。
举例:板手(实物投影)运动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形成初步印象,突出知识的整体性。
实物投影举例:一根直板弯曲分别对应投影介绍三种情况学生听讲,识记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答(初中几何第三册内容)如何求连接弧的圆心和切点?(1)与已知直线相切的连接弧的圆心轨迹是什么?(2)与已知圆弧相切的连接弧的圆心轨迹是什么?练一练:1、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2、两圆弧间的圆弧连接课堂练习 小结 作业 板书设计§ 2-4 圆弧连接一、 基本概念圆弧连接 连接弧二、 三种情况 三、 作图方法1.定圆心2.找切点 3 .连接圆弧三、作图方法1.定圆心 2 •找切点 3.连接圆弧 例一:用圆弧连接已知直线 IR学生自学,教师总结,由此培养学 生的观察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圆弧连接教案

圆弧连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弧连接的定义和特点。
2.学会使用圆弧连接的操作方法。
3.通过练习,掌握圆弧连接的应用技巧。
二、教学内容1.圆弧连接的概念和原理。
2.圆弧连接的操作方法。
3.圆弧连接的应用技巧。
三、教学步骤1.引入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弧连接的例子,如桥梁的圆弧连接、机械设备的圆弧连接等,让学生了解圆弧连接的应用场景,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简要介绍圆弧连接的定义和原理,解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强调圆弧连接的优点,如能够分散应力、提高连接的稳定性等。
3.操作方法演示通过PPT或者实物演示,给学生展示圆弧连接的具体操作方法。
包括选择适当的圆弧连接方式、确定连接件的尺寸、进行连接件的制造和安装等步骤。
4.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以加深他们对圆弧连接的理解和掌握。
可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或者模拟装配图,要求学生进行连接件的设计和制造。
5.应用技巧讲解介绍一些圆弧连接的应用技巧,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连接件材料、如何确定连接件的结构形式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在不同场景下如何灵活运用圆弧连接。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圆弧连接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评价其对圆弧连接的掌握情况。
2.组织小组或个人展示,评价其圆弧连接设计的准确性和创新性。
3.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圆弧连接的设计题目,并进行互评。
五、教学延伸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案例,让他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开设相关的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并验证圆弧连接的效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圆弧连接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操作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刻。
下次教学时,应加强对概念和操作方法的讲解,并加大练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
机械制图 圆弧连接 公开课教案

长)
l
R
O
③以O为圆心,R为半径
画圆弧,连接直线 l 和圆弧O1
A
O1
于A、B即完成作图。
B
课堂练习(二)
各小组: 求直线与圆弧间的内接圆弧。 R=25
提示:
1、内接时,同心圆的 半径为(R-R1)
o o1
R=25
2、内接时,将连心线 k1
001反向延长
k
l
圆弧连接的步骤: 1、求圆心 2、找切点 3、画圆弧
课堂练习(一)
第2小组: 求两直线 直角间的 连接圆弧。
R=25
l1
R=25
O
R25
l2
第3小组: 求两直线 钝角间的 连接圆弧。
R=30
O
l1
R30
l2
135°
任务2—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已知条件:l1 、O1、R 任务内容:画出直线与圆弧间的连接圆弧。
已知圆弧 O1
已知圆弧半径 R R
R
O1
机械制图
项目4——圆弧连接
主讲人:姚美祥
临湘市职业中专 2013年 11月
新课程导入
在零件测绘过程中,经常遇 到从一条直线光滑地过渡到另一 条直线(或一条圆弧过渡到另一 条圆弧)的情况。如图所示机件 的外部轮廓非常圆滑,那么我们 在作图时如何做才能画得和这张 图中所绘制的图形一样呢?
这种光滑过渡的连接方式,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 的圆弧连接。
O1
求作连接圆弧
l1
已 知 直 线
l1 l1
求作直线与圆弧间的连接圆弧
①作直线 lІ 平行于直线 l; 再作已知圆弧的同心圆(外切
时半径为R+R1,内接时半径为 R-R1)与直线 lІ 相交于O。
圆弧

①准确判断连接圆弧两侧的连接性质;②单一连接作图法的组合
1.圆弧间的混合连接
(可将此种连接形象形象比作游艺场中常见的“过山龙形”连接)
圆心的求法(见图6)
Rx1= R - R1
Rx2=R2+R
2.直线和圆弧间的混合连接
(教师给出已知条件,由学生上台黑板完成作图)
任务实施:以上连接由教师给已知条件,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边教学边练习!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总结出两直线间圆弧连接的四种形式)
提出问题:若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直线,其圆心、切点如何确定?引出作图原理。
(1)阐明作图原理(以在地面上骑自行车的例子通俗讲解)与已知直线相切的圆弧(半径为R),其圆心轨迹是一条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从选定的圆心向已知直线作垂线,垂足就是切点。
讲授要点
(展示圆弧连接的挂图,制造悬念,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角色”,为下一步铺设释疑、解疑的教学情景做好心理准备)
一、圆弧连接的定义
1.定义用一段圆弧光滑地连接相邻另两线段的作图方法叫圆弧连接
2.实质要使连接圆弧与相邻线短在切点处相连接,以达到光滑连接的目的。
因此作图时,必须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及与欲连接线段的连接点即切点的位置,才能保证光滑连接。
(图1(a)由教师演示作图,其余b、c、d分别由三个学生上黑板作图,其他学生当堂练习。)
注:用圆弧连接两平行直线,连接圆弧半径为两平行线距离的1/2(见图(d))
(3)归纳作图步骤
①用连接圆弧半径定距;
②用平行线(轨迹法)求圆心;
③用垂线法定切点;
④光滑作圆弧连接。
强调:要保证光滑连接,一定要从切点起笔画到切点止,使相切处没有任何连接痕迹。
1.4 圆弧连接(教案)-高一《机械制图》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第5版)

1.4 圆弧连接(教案)-高一《机械制图》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第5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圆弧连接的概念和意义;2. 学习圆弧连接的标准表示方法;3. 掌握圆弧连接绘制的基本方法;4. 通过练习,提高理解和掌握圆弧连接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圆弧连接的标准表示方法;2. 圆弧连接的基本绘制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给同学们展示几个简单的圆弧连接图案,引导同学们思考此类连接的概念和意义,并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有圆弧连接这种方式。
2. 讲解:2.1 圆弧连接的概念和意义:圆弧连接是一种连接方式,将两个或多个构件用圆弧连接起来,既能实现连接的功能,还能美化构件,增强可读性和美感。
2.2 圆弧连接的标准表示方法:(1)实线圆弧:用实线表示连接的边缘,表示连接做成浅凸形或浅凹形。
(2)虚线圆弧:用虚线表示连接的边缘,表示连接做成深凸形或深凹形。
(3)折线式圆弧:用折线表示连接的边缘,表示连接做成类似于三角形的形状。
2.3 圆弧连接的基本绘制方法:(1)确定圆弧生成的圆心、起点和终点,画出圆弧的弧线;(2)用加粗的实线或虚线表示连接的边缘,表示连接做成浅凸形或深凹形;(3)用点划线表示圆弧的中心线;(4)标注连接的尺寸和其它必要说明。
3. 练习: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图纸和要求练习圆弧连接的绘制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图纸进行说明和标注。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程,同学们了解到圆弧连接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了圆弧连接的标准表示方法和基本绘制方法。
在课后练习中,同学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了理解和掌握圆弧连接的能力。
(完整版)圆弧连接教案

什邡职业中专学校优质课教案学科:机械制图课题:圆弧连接授课人:***授课班级:16机⑤授课时间:6月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授课地点:钳工待岗室(一)、复习多媒体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圆的尺寸标注 展示图圆的直径用什么符号表示? 片并提问圆的半径用什么符号表示?那么我们所学习的圆及圆弧在实际中是怎么运用的呢? 下面我们就通过图片来看看(二)、新课引入通过图片引出圆弧与圆弧的圆弧连接观察图片,引出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物体本节课内都可以用一段圆弧来连接,以使其更漂亮,更容。
有利用价值。
书写课那么到底什么叫圆弧连接? 题(三)、新课讲授一、圆弧连接的概念用一段光滑的圆弧连接两相邻线段的作讲授图方法。
二、圆弧连接的分类1、两直线的圆弧连接;2、圆弧与直线的圆弧连接;3、两圆弧的圆弧连接; 教学任务本节课要解决的目标问题(1)已知两个圆弧,如何用圆弧实现外连接?复习由同学进为学习行抢答,新课打巩固已学下基础2分钟 知识导入 新课1分钟 5分钟新课 内容提出这节课的主要任务,让学生清楚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圆弧连接的实质使连接圆弧与相邻线段相切直线与圆的三个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圆弧原理图1、圆弧的外连接图3圆弧内连接原理图①、中心距等于连接圆的半径减去已知圆的半径; 回忆初中2分知识钟多媒体展示原理图图2圆弧外连接原理图①、中心距等于已知圆的半径加上连接圆的半径;②、切点是已知圆的圆心与连接圆的圆心相交的交点。
2、圆弧的内连接学生进行分析,确定如何找到连接圆的圆心及实现光滑连接的切点。
让学生理解实现外连接和内连接的原理多媒体展示原理图②、切点是已知圆的圆心与连接圆的圆心相交并延长的交点。
三、作图方法1、求连接圆弧圆心;2、找连接圆弧切点;3、做连接圆弧;四、作图步骤圆弧外连接作半径为R 的圆弧与半径为R I 、R 2,圆心为O I 、O 2的两圆弧外连接。
1、以O 1为圆心,R+R 2为半径作圆弧;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平行直线的圆弧连接
两相交直线⎪⎩⎪
⎨⎧钝角
锐角直角⎧⎪⎪
⎪
⎨⎪⎪⎪⎩两条直线的圆弧连接圆弧连接一条直线与一圆弧的圆弧连接两圆弧的圆弧连接⎪⎩
⎪⎨⎧混合连接
内连接
外连接教学时数:2学时 课 题:圆弧连接
教学目标:1.理解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
2.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能准确找出圆心和作出切点。
教学重点:几种常见的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准确地用圆弧光滑地连接相连的已知的线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 具:绘图工具、挂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常用作椭圆的方法有哪几种?
2、让两学生上黑板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作一椭圆。
3、讲评上次作业,强调几个问题。
【引入新课】(出示挂图)
在绘制零件的轮廓形状时,经常遇到从 一条直线(或圆弧)光滑地过渡到另一条直 线(或圆弧)的情况,如图所示的机件的外 部轮廓非常圆滑,那么我们在作图时如何做才 能画得和这张图中所绘制的图样一样呢? 这 种光滑过渡的连接方式,就是圆弧连接。
【讲授新课】
圆弧连接
一、概念
圆弧连接:用一段圆弧光滑地连接另外两条已知线段(直线或圆弧)的作图方法称为圆弧连接。
二、分类:
三、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1、首先求作连接圆弧的圆心,它应满足到两被连接线段的距离均为连接圆
T 2T 2
图2-14图2-15
弧的半径的条件。
2、然后找出连接点,即连接圆弧与被连接线段的切点。
3、最后在两连接点之间画连接圆弧。
已知条件:已知连接圆弧的半径。
实质:就是使连接圆弧和被连接的直线或被连接的圆弧相切。
关键: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即切点)。
(一)两直线之间的圆弧连接
【问】和已知直线相切,且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轨迹是什么?切点如何找? 【答】是与已知直线相距为R ,且平行于已知直线的两条平行线。
切点是从连接圆弧的圆心向已知直线作垂线和垂足。
1、用圆弧连接两直线(锐角或钝角)。
作法:如图2-14【演示】
(1)作与已知角两边相距为R 的两条平行线,交点即为连接圆弧圆心。
(2)从O 点分别向角两边作垂线,垂足T 1、T 2为连接点(切点)。
(3)以O 点为圆心,R 为半径,在T 1、T 2之间画连接圆弧即为所求。
2、用圆弧连接直角。
作法:如图2-15(略)
(二)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问】与半径为R 1的圆相外切,且半径为R 的圆心轨迹是什么?切点如何
找?相内切呢?
【答】(1)外切时:轨迹是与已知圆同心,且半径为R+R 1的同心圆; (2作法:如图2-16所示
图2-18
(三)两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1、外连接:连接圆弧与已知两圆弧相外切的圆弧连接称做外连接。
【例】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R 1、R 2,圆心为O 1、O 2,求作以半径为R 的连接圆弧与两已知圆外连接。
作法:(如图2-17)
(1)分别以O 1、O 2为圆心,R 1+R ,R 2+R 为半径画弧,两圆弧相交于O ,该点即为连 接圆弧的圆心。
(2)连接OO 1、OO 2交已知圆周分别于 T 1、T 2两点,即为连接点。
(3)以O 为圆心,R 为半径,在T 1、T 2之间画弧。
即完成外连接。
2、内连接:连接圆弧和已知圆弧相内切的圆弧连接叫做内连接。
【例】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R 1、R 2圆弧与两已知圆内连接。
作法:(如图2-18)
(1)分别以O 1、O 2为圆心,R-R 1, R-R 2为半径画弧,两圆弧相交于O ,该 点即为连接圆弧的圆心。
(2)连接OO 1、OO 2并延长交已知圆 周分别于T 1、T 2两点,即为连接点。
(3)以O 为圆心,R 为半径,在T 1、 T 2之间画弧。
即完成内连接。
3、混合连接:连接圆弧和一已知圆弧外连接,与另一已知圆弧内连接的圆 弧连接叫做混合连接。
【例】已知连接圆弧的半径为R ,求作与半径R 1的圆O 1相外切,与半径为R 圆O 2相切的混合连接。
作法:(如图2-19)
(1)以O 1为圆心,R+R 1为半径画弧, 以O 2为圆心,|R-R 2|为半径画弧,两弧相 交于O ,该点即为连接圆弧的圆心。
(2)连接OO 1及OO 2并延长交已知圆 周分别于T 1、T 2两点,即为连接点。
(3)以O 为圆心,R 为半径,在T 1、T 2之间画弧。
即完成混合连接。
【课堂小结】
圆弧连接的步骤:
1、求连接圆弧圆心。
2、定连接点(切点)。
3、画连接圆弧。
【巩固练习】
让学生进行连接操作。
【作业布置】
习题集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