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迅故居
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

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自我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work summary, self-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memorandum letter, speech speech,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rogram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鲁迅故里一日游观后感

鲁迅故里一日游有感哇塞,鲁迅故里一日游,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一走进鲁迅故里,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特别的世界。
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一下子就把我带回到了过去。
看着那些老房子,我就在想,当年鲁迅先生是不是就在这里生活呀,是不是在这里写出了那些厉害的文章呢。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游客,也有当地人。
大家都在这儿感受着鲁迅先生的气息呢。
我走进了鲁迅故居,里面的布置好有感觉啊。
看到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东西,就好像能看到他当年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那桌子、那椅子,都好像在跟我说着过去的故事。
然后我又去了三味书屋,哇,这里就是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呀。
想象一下,他当年就在这里摇头晃脑地读书,是不是特别有趣呀。
我还看到了那个刻着“早”字的桌子,哈哈,这可真是太有名啦。
走在鲁迅故里的小巷子里,感觉特别惬意。
那些石板路,那些老墙,都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我还在一个小店里买了一些纪念品,都是和鲁迅先生有关的呢,拿回去可以好好显摆显摆。
一路上还看到了很多好吃的,什么臭豆腐啦,茴香豆啦,哎呀,口水都要流出来啦。
我当然不能错过啦,尝了尝,味道还真不错呢。
这一天逛下来,我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又多了好多。
他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呀,他的文章影响了那么多人。
在这个地方,能感受到他的精神一直在延续。
我觉得吧,鲁迅故里真的很值得一来。
在这里,能让人静下心来,好好地去感受历史,感受文化。
能看到鲁迅先生生活过的痕迹,能体会到他当年的心情。
这一趟一日游,真的让我收获满满呀。
以后有机会,我还想来,再好好地逛一逛,再好好地感受感受。
这就是我的鲁迅故里一日游有感啦,哈哈!。
绍兴鲁迅故居观后感

绍兴鲁迅故居观后感引言前不久,我有幸来到了位于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亲身感受了这个伟大作家的生活环境。
鲁迅故居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吸引着无数文化爱好者和历史追溯者的关注。
在此次观光之后,我深深被鲁迅故居所散发出的浓厚人文氛围所打动,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历史背景绍兴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是鲁迅的故乡。
这座故居建筑保留着清代的特色,同时还展示了鲁迅一家的生活状况,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方位了解鲁迅的机会。
鲁迅曾经在这里经历了十几年的成长和创作,也为中国文化和社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游览体验进入鲁迅故居,我首先看到的是鲁迅祖居。
这是一座古朴的四合院,古老的砖墙和青瓦之间流淌着岁月的痕迹。
院内的陈设展示了鲁迅家族的生活状况,让人仿佛走进了鲁迅的童年时光。
漫步在故居的庭院里,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古代氛围,感受到了鲁迅一家人的日常生活。
鲁迅祖居的脚手架和修缮工地提示着故居正在进行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为后来的文化遗产留下了更好的条件。
接下来,我参观了鲁迅的旧居。
这是鲁迅成年后居住过的地方,也是他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的地方。
故居内的家具摆设和书籍陈列着鲁迅的生活轨迹,让人不禁沉浸其中。
特别是随处可见的书籍,每一本都透露着鲁迅的思想深度和文化素养。
在旧居内,墙上还挂着一些鲁迅的手稿和照片,让我更加亲近这位伟大的文化先驱。
故居附近还有一座展览馆,里面详细展示了鲁迅的一生和他的著作。
馆内有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介绍,通过多媒体设备提供了更立体、更生动的展览体验。
在展览馆内,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鲁迅的人生历程和他对现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特别是从展板上看到鲁迅在上世纪初期的演讲和文章,我深感他的思想和观点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对鲁迅故居的评价绍兴鲁迅故居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展示了鲁迅一生的生活和创作环境,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这位文化先驱的贡献。
整个游览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鲁迅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也更加敬佩他的才华和魅力。
游鲁迅故里的作文(通用18篇)

游鲁迅故里的作文(通用18篇)游鲁迅故里的篇1各位游客好!今天,我以小导游的身份,欢迎大家跟着我一起走进绍兴的鲁迅故里!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古至今,人杰地灵。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鲁迅原名周树人,现在我们就来参观下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主要由故居,纪念馆,百草原和三味书屋所组成的。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鲁迅出生的地方——鲁迅故居,两扇黑漆漆的石库台门里,所有的房屋结构保存完好,青砖黑瓦,从大厅,书房,藏书室,卧室,客房直到厨房,可以看出鲁迅家原来是个书香门弟的大户人家。
跨出周家大台门,请大家一起来参观一下鲁迅纪念馆。
这里有鲁迅先生的生平记录和保留下来的书,书里面的文章含意深刻,书法优美,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鲁迅坎坷的人生。
一件件,一篇篇,让我们为他的一生感概,更为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府首甘为孺子牛”而感动。
最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鲁迅成长的摇篮吧!这里是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在这里,曾经还发生过一个小故事:孝顺的鲁迅因为照顾生病的爸爸而上学迟到了,被教书先生责骂。
于是,他下定决心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迟到。
正是因为鲁迅有这顽强的毅力,才成就了后来伟大的革命事业。
当然,鲁迅生生也有顽皮的时候,书院课程枯燥乏味,当先生讲得入神时,学生们就会偷溜去后院玩。
鲁迅故里一天游玩到此结束。
我很高兴能为大家导游讲解绍兴鲁迅故里,欢迎下次再来绍兴,同时也谢谢大家的观赏。
游鲁迅故里的作文篇2随着公交车的颠簸,我来到了鲁迅故里。
一下车,我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浮雕,上面雕刻着四个大字——鲁迅故里。
我想这下可以见识见识鲁迅故里的风采了。
鲁迅故里的土特产和古玩不计其数,都是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鲁迅故里的臭豆腐可是颇负盛名!那个臭豆腐炸出来的臭味越浓越好吃。
我吃了一个,那种滋味比得上山珍海味,外脆里嫩,包裹着金黄色的脆皮。
脆皮一下子脱落下来,剩下的洁白无瑕的豆腐也是颇有一番风味。
去绍兴鲁迅故居游玩读后感

去绍兴鲁迅故居游玩读后感前几天去了绍兴的鲁迅故居,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语文课本的真实世界,可有意思了。
刚到门口,就瞧见那古色古香的建筑,黑瓦白墙,透着一股浓浓的历史韵味。
迈进故居,就像是开启了一场穿越之旅,回到了鲁迅小时候生活的地方。
百草园可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啊!原本以为就是书上描写得那么一丁点儿大的园子,没想到还真不小呢。
园子里啥都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虽然有些东西我都得靠想象来还原它们当时的模样,但站在那儿,就感觉鲁迅笔下的那些小昆虫啊、小动物啊,仿佛就在身边。
什么叫天子开饭(云雀高飞)啦,什么斑蝥在放屁(斑蝥喷出烟雾)啦,感觉小时候鲁迅在这儿玩得可太野了,哪像咱们现在,小时候玩个泥巴都得被家长唠叨。
我在百草园里走了一圈又一圈,就盼着能像鲁迅那样,突然从草丛里窜出一只张飞鸟(鹡鸰鸟),可惜啥都没瞧见,可能那些鸟儿都躲起来睡大觉了吧。
从百草园出来,就到了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
哇塞,这房子可真气派,那一间间的屋子,感觉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
在里面逛的时候,我就在想,鲁迅小时候是不是也会在这些长长的走廊里跑来跑去,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呢?屋里的那些老物件,像什么八仙桌啊、太师椅啊,虽然看起来有点旧旧的,但都透着一种古朴的美。
我还特地坐在太师椅上,装模作样地学了下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样子,感觉自己瞬间就变得很有文化似的,哈哈。
三味书屋也很有趣。
那小小的书桌,我还看到了鲁迅刻的那个“早”字呢。
我当时就想啊,鲁迅小时候可真有毅力,就因为迟到一次被老师批评了,就刻个“早”字来提醒自己。
要是我,估计刻完字转头就给忘了,该迟到还得迟到。
站在三味书屋中间,我仿佛能听到寿镜吾老先生在摇头晃脑地读着“之乎者也”,那些个学生们呢,有的在认真听讲,有的可能就像小时候的我们一样,在偷偷做小动作或者走神想中午吃啥呢。
在鲁迅故居这一路逛下来,我就像是重新读了一遍鲁迅的文章,但这次不是干巴巴地看文字,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笔下的世界。
绍兴鲁迅故居研学作文

绍兴鲁迅故居研学作文《绍兴鲁迅故居研学作文》篇一:绍兴鲁迅故居研学作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次的绍兴鲁迅故居研学之旅,可真是让我收获满满,也有超多新奇的体验呢!一到鲁迅故居,那古色古香的建筑就像一位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青瓦白墙,木格门窗,仿佛把我一下子拉回到了那个旧时代。
走在石板路上,“哒哒哒”的声音,就像是历史的脚步在回响。
我们先去了百草园。
哇塞,原来这就是鲁迅笔下那个充满神秘和乐趣的百草园啊!现在看起来,虽然没有书中描写的那么神秘得不得了,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都实实在在地出现在眼前。
我就想啊,鲁迅小时候是不是真的在这里逮过斑蝥,听过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呢?也许他真的在雪地里支起竹筛子捕过鸟呢。
嘿,我要是也能体验一把那该多酷啊!不过,现在这儿游客这么多,鸟可能早就吓跑了吧,哈哈。
从百草园出来,就到了鲁迅故居的老房子。
那屋子里的陈设,简单又朴素。
看到那张旧书桌,我就忍不住脑补鲁迅小时候趴在这儿写文章的样子。
他是不是也会像我一样,写作业写得抓耳挠腮呢?哎呀,我这想法可能有点搞笑啦。
在屋子里转着转着,我仿佛能看到小鲁迅在这儿跑来跑去,和家人嬉笑的场景。
这时候,我就特别佩服鲁迅,在这么个小天地里,却能写出那么多惊天动地的文章。
我呢,住在那么好的房子里,还经常抱怨没灵感,哎,真是惭愧啊。
再往前走,就是咸亨酒店啦。
一看到那个“孔乙己”的招牌,我就乐了。
脑海里立马浮现出那个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的孔乙己的模样。
我还特地学着孔乙己的样子,要了一碟茴香豆。
吃着茴香豆,我就在想,孔乙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他那么迂腐,可又有点可怜。
也许在那个时代,像他这样的人有很多,只是鲁迅把他写得特别典型罢了。
这次的研学之旅,让我对鲁迅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以前读他的文章,总是觉得有点难懂,现在站在他生活过的地方,感觉那些文字都变得鲜活起来了。
这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让我能窥探到那个时代的一角。
游玩绍兴鲁迅故居的日记

游玩绍兴鲁迅故居的日记今天,我有幸来到了位于绍兴市的鲁迅故居,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
鲁迅故居位于绍兴市中环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重要的纪念地。
作为一位鲁迅的忠实读者和崇拜者,我一直憧憬着能够亲身走进他的故居,感受他的生活和思想的痕迹。
进入鲁迅故居的大门,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上个世纪初的那个年代。
故居的建筑风格典雅,宛如一座古色古香的园林。
院内种满了花草树木,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故居主体建筑是一座两层楼的青砖瓦房,虽然历经百年,但依然保存完好。
走进房内,我看到了鲁迅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场景,仿佛他的精神依然在这里驻留。
故居内部陈设简约而雅致,处处散发着文人气息。
书房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书架上摆满了鲁迅的著作和他研究的书籍,墙上挂着他的画像,让人感受到他的学识和智慧。
我在书房里驻足良久,品味着他的文字和思想,仿佛能够感受到他的存在。
故居的另一处亮点是展览厅,里面展示了鲁迅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展览厅内陈列着鲁迅的手稿、书信、照片等珍贵文物,让人对他的生活和创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仔细阅读了展板上的文字介绍,感受到了鲁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对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在参观完故居的各个场所后,我来到了鲁迅故居的后花园。
这里是鲁迅故居中最宁静和美丽的地方,有着精心修剪的花草和优美的湖泊。
我在花园中漫步,心情无比舒畅。
湖泊上有几只白鹭飞翔,给这个地方增添了几分灵气。
参观完鲁迅故居后,我不禁感慨万分。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人,他的思想和作品影响了几代人。
他的故居不仅是一个文化遗址,更是一座精神家园。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他的坚持和勇气,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民痛苦的同情。
他的作品永远都是我们学习和追求的目标。
绍兴鲁迅故居是一座值得游览的景点,它不仅仅是鲁迅的故居,更是一座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通过参观故居,我对鲁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崇拜他的思想和作品。
参观北京鲁迅故居游记作文

参观北京鲁迅故居游记作文参观北京鲁迅故居游记作文(通用1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北京鲁迅故居游记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观北京鲁迅故居游记作文篇1鲁迅故居位于北京阜成门内三条胡同21号,从1924年5月到1926年8月,鲁迅先生一直居住在这里。
推开两扇黑色的院门,穿过短短的门道,眼前就出现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
院里有两棵枝叶茂密的白丁香,沐浴着金色的阳光。
这是鲁迅先生1925年4月5日亲手栽种的。
小院里的南房是鲁迅接待青年朋友的地方,有时鲁迅自己也在这里休息。
东房曾经是女工的住室,以后用来堆杂物。
西房当年是厨房,现在是“故居”管理人员的值班室。
北房有四间。
西头一间是鲁迅先生的工作室兼卧室,鲁迅自己称它为“绿林书屋”,人们把它叫做“老虎尾巴”,因为它是扩建时展接出来的。
东头一间是鲁迅母亲的卧室。
“老虎尾巴”是所有屋子最小的一间,室内放着一个老式的三屉桌。
桌上摆着一盏煤油灯,它使我们想起当年还没有电灯的情景。
油灯旁边放着一个普通的木制笔架,一只装在硬木盒里的砚台,还有一个旧马蹄表和一个烟灰缸。
一只盖碗像不久前刚用过的一样摆在桌上。
桌子一边是个牛皮纸箱,另一边是个什物柜。
桌前一把藤椅,墙上挂着一幅炭画和一幅藤野先生像。
屋子另一侧放着茶几和木椅,茶几上方的壁上挂着一幅题字:“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鴃之先鸣。
”北房西侧的小门,通过后面和室内的陈设,都是极简朴的。
就在这里,鲁迅写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包括《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
鲁迅故居,北京这座简朴的四合院,是人们永远敬仰的地方。
鲁迅故里主要由三味书屋、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和百草园组成的,我们先来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在这里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的课桌上,还可以看到一个“早”字,这是先生小时候为了提醒自己上学不迟到刻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鲁迅故居鲁迅先生,中国现代文学先驱,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可谓是无人不晓,换言之,群儒皆知也哉!鲁迅先生的家乡——绍兴因其而名扬天下,每逢旅游旺季,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一睹绍兴那独特而又迷人的水乡风情。
当然,我们应该将视线转移到那个令无数游客留恋往返的地方,那就是鲁迅故居,现在我带大家去鲁迅故居好好逛逛,知晓一下依稀受青睐的传统特色产品,领略一下依稀美丽而迷人的水乡风光。
绍兴乌毡帽,一顶值“千金”乌毡帽,顾名思义,乌黑色而带着毡的帽子。
优良的品质,加上奇特的外观,让前来鲁迅故居观光游玩的游客,不得不舍得花些钱,买上一顶,给家中年迈的老人们,送上一片家人的关怀与温暖。
夏天遇热则凉,冬天遇冷则暖。
乌毡帽不愧为保护老年人的“法宝”之佳选。
这不,我也花了10几元,买了一顶,打算送我爷爷,作为2009年礼物,给他送上新年的深沉祝福。
确实,乌毡帽也算得上是传达孝心的最好表达了吧。
一顶乌毡帽,足以表达朋友们间的“薄礼厚情”,足以表达家人间的“关怀亲情”,足以表达情人间的“甜蜜爱情”。
真可谓,“一顶乌毡帽,甚过千金钱”。
在鲁迅故居买顶乌毡帽,回到家中,好好地孝敬一下长辈,未免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
绍兴特产齐上阵,眼福口福犹未尽鲁迅故居是绍兴市旅游集散中心,在这里,不辞千里迢迢而来的游客,就可以尝遍绍兴的许多特色产品,不仅能够一饱眼福,而且也能大开口福。
跟着我一起去瞧瞧吧。
千层雪香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千层雪香酥,味道可口,快来买啊。
”一家做绍兴特产买卖的店铺老板,在向穿梭于鲁迅故里里的那一条深深的小巷的游客大声地招揽着生意。
这确实引起我的嘴唇有一丝触动,心里一阵热乎,我就忍不住上前询问价钱,一听,呵,价钱还蛮适中,我立马买了一盒。
徒步来到一座依水而伴的亭子,开始用心去感受一下千层雪香酥的浓浓的香味。
听说,千层雪香酥曾经是皇帝喜爱的一大贡品,是将雪糯、桂花、麦芽糖等几种原料经过精心的加工而成的特产。
在嘴里的唾液,已经好像不耐烦了。
于是,我从盒中取出一片,仔细瞧瞧,也看不出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
我慢慢地咬了一小口,在嘴里咀嚼了一番后,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它是那么香,让人一闻,就会忍不住美味对胃液的刺激,恨不得一下子就将眼前的整盒千层雪香酥全部“消灭”。
它是那么酥,让人一吃就会味在其中而终不知其味,总是觉得自己好像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味觉世界。
它是那么脆,让人一咬,嗒嗒嗒……,伴随着清脆的声音,味蕾受到了“无形讯号”的刺激,当然食欲倍增。
也许正因为这些缘故,千层雪香酥才会成为皇家贡品,其历史自然悠久。
当然,千层雪香酥也确实倍受人们的欢迎。
过往的游客也抵制不住美食的“引诱”,纷纷上前,打算买上几盒,赠送亲朋好友,以表深厚友谊。
茴香豆一盘盘,表面色泽亮丽的茴香豆,正冒着油花,似刚从锅中捞出。
一看,我就感受到这些茴香豆散发出来的纯天然的气息,简直完美之极,让人看在眼里,嘴角却已经挂满口水。
每一颗茴香豆,都冒着带有淡淡香味的气息,走上前一闻,我突然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胃液,只能任其慢慢地在我的体内不停地“翻滚”。
在平日里,我确实很难品尝到这一人间美味,更何况我还是异乡人,这种机会纯乎微乎其微,今日有幸能亲眼目睹茴香豆的“真面目”,真是大开眼界。
咬上一颗,茴香豆那“柔软的身躯”,在唾液与胃液的“夹击”下,顷刻间,已经“烟消豆散”,成为人们的肚中之物。
如果有空来鲁迅故居,一定要带上一包茴香豆,让家人也有机会尝尝这人间美味。
臭豆腐“正宗的绍兴臭豆腐,来尝一下吧。
”只见一位老妪坐在小摊前,脸色有些忧郁,也许是因为居然没有人欣赏她的臭豆腐的缘故吧。
摆着已备好的原料臭豆腐,旁边还有些调料,当然还有一口盛着油的锅。
她很卖力地叫喊着,在她的内心世界中,是多么希望有游客会买上几串,以填补一下她内心的“空白”。
她依旧这样叫卖着生意,真可谓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很久都没有尝过臭豆腐的味道了,今天何不乘此机会,既填补一下这位老妪的“空白”,又满足一下我的食欲。
在这种意识的引诱下,我来到了这已经看似清静的小摊前,将一元硬币递上去,一有顾客,老妪动作利索地开始了她的工作。
只见她用一双长筷,轻轻地将“未曾加工过”的新鲜臭豆腐一夹,缓缓地让它们沿着锅壁,滑到了正在沸腾的油中央。
臭豆腐开始了自己痛苦的旅程,在经受了热油的“煎熬”后,终于松软下来了,像失去空气的物体一样,轻轻地浮在油烟翻滚的油面上,那迷人的“身姿”着实让人看了心动。
等臭豆腐在热油里泡了一个“热澡”后,老妪就用那双筷子,将已经从块状体变成柔软体的臭豆腐轻轻地捞起,将它们串在一起,然后递到我的手上。
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
松松的,的确好吃。
那臭豆腐油腻而不失光泽,虽名臭而实为香,吃完一串后,我的嘴巴已经沾满了油渍,我轻轻地用纸巾一抹,其便全然不存。
臭豆腐,真得很好吃,蘸上甜米浆,吃在嘴里,爽在心中,滋味更不容置疑。
有机会一定要尝尝绍兴的臭豆腐。
霉干菜选取优良的菜种,经过腌制、日晒等程序,霉干菜就这样“出炉”了。
加工完后的霉干菜略带咸味,但却着实好吃,听说,如果与鲜肉一起翻炒,出锅时绝对有霉干菜那一种特别的香味,在瞬间,胃口就会大增。
不知不觉中,顺便还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一番。
或被挂于店门的木柱上,或被盛于类似圆柱形的篮筐中,或被包装在一只只精致的塑料袋,霉干菜就是以各种方式展现在世人的眼前,暴露无遗,一点也没没有隐藏在无形中,这无疑受到了游客发自内心的赞扬,也渐渐为人们所青睐。
霉干菜品种日益增多,足以满足广大游客的食欲。
在绍兴,确实应该带上几包霉干菜,回到家做几道小菜,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之际,也能共品人间美味,岂不悠哉!绍兴台门人家,让游客感受不一样的风情在鲁迅故居游玩了一天,如果觉得累了,或暂时还没有决定在哪家旅馆留宿,那么我推荐游客去台门人家。
台门人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西依绍兴最繁华的商业街道解放路,东临绍兴最为著名的旅游景点鲁迅故里,而且与绍兴最具特色是三星级酒店——咸亨酒店隔水相望。
游客如果打算在台门人家住上一晚,就能在附近商场,尤其是绍兴古玩市场,买到许多有特色的商品,慢悠悠,丝毫用不着考虑时间,尽情地去投入购买自己商品的欣喜之中,顺便感受一下绍兴所具有的浓厚的人文气息,体验绍兴独特的水乡风情。
同样,台门人家以浓郁的地方建设风格临河而建的,周围环境幽雅舒心,让人能够在老房子享受现代生活的快乐。
住在这里,好像在家中一般温馨,因为这里有着优质的服务,良好的环境及当地人的热情与大方。
绍兴台门人家,会让人体验到古老式的房屋所孕育的深沉的古文化底蕴,会让人体会到人间天堂般的家庭生活,当然,也会让人感受到周围丰富美好的风情。
绍兴台门人家真是游客的最佳归宿,如果有时间来绍兴,就来认真地感受一下吧。
坐绍兴乌篷船,游绍兴历史城在鲁迅故里,也要去坐坐绍兴故里古老的交通工具——乌篷船。
一船紧挨着一船,在河水微微颤动的时候,相互碰撞,偶尔还会激起一朵朵小浪花。
船家的脸庞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
他们缓缓地将乌篷船,划到岸边,笑着将游客迎到船上,然后用已经磨练多年的脚力,将船只慢慢地向前推移。
穿过几座古桥,经过几道护城河,拐过几到弯,乌篷船载着游客游历历史古城的愿望,驶如了2500年的历史长河。
坐在船上,与水来个亲密接触,未免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趣事,听着那淙淙流水的声音,听着船家“欸乃”的划桨声,听着岸上熙熙攘攘的人们发出的各种声音,让游客宛如来到了一个人间音乐仙境。
此时,真有一种“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几回闻”的感觉。
让绍兴乌篷船圆游客的“游绍兴历史城”之梦不再变得遥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曾经回忆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瓜菜在泥土间被栽种着,像一排排等待命令的士兵一样,几乎不动,微风一吹,叶子稍稍一动。
周围几处杂草丛生,到处是绿意浓浓的景象。
隐隐约约,我仿佛见到了鲁迅小时候在百草园,与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欢乐情景。
但只听一位旅客说“百草园”,我又回到了现实中。
回了回神,原来是自己在白日做梦。
“百草园”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变得迷人美丽,像被挂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从“百草园”出来,我又来到了鲁迅先生曾经读书过的私塾——“三味书屋”。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一样,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到了塾师寿镜吾的家——“三味书屋”。
屋里正中的匾额“三味书屋”与一幅《松鹿图》映入眼帘,听说每逢早晨上课前,鲁迅先生便会与其他同学一起在寿老先生的带领下,向匾额与鹿图行礼,然后寿老先生才肯开课。
或迷信,或礼俗,但不管现在存在与否,在当时确实应该有种特殊的含义。
无意间,我发现了一个特别精致的小园子,那是在三味书屋的后面,桂花树、腊梅树被一起栽在这里。
每逢秋季,这里便是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景象,当然每逢寒冬,这里就又是一派寒风习习吹,腊梅枝上挂的景象了。
这里曾经是鲁迅先生勤奋学习的私塾,一寸见方的“早”字足以可以证明这一点,当然,这里也曾是鲁迅先生度过快乐的少年时光的地方。
从鲁迅祖居到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对面,便是清代台门建筑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
一块“翰林”匾让人看到周氏族人的祖先的官位何其高,周氏家族的文化底蕴何其深,周氏家族的荣耀和何其大。
这里,曾经是周氏族人喜庆、祝福、宴会的地方,曾经是周氏族人祭祀祖宗和办理丧事的地方,当然,这里也是周氏族人生活起居的地方。
从“鲁迅祖居”出来,我又来到了“鲁迅故居”。
这里是鲁迅先生生前成长、居住、工作过的地方。
在这里,我感受到深沉的文化底蕴,感受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伟大的精神境界。
鲁迅先生的事迹传千古,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国外游客纷至沓来,诚可见,鲁迅先生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的文学史上,威望、地位之高,影响力之深远。
朋友,你如果还没有亲至绍兴鲁迅故居,那就是一种人生的遗憾了。
如果你想要来鲁迅故居,我可以并也很愿意做你的导游,因为鲁迅故居确实是一个令人心弛神往的美丽地方。
如果有机会,我想再去好好地游一下鲁迅故居。
虞其君鼠年戊子小寒书于越秀2009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