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鲁迅故居感受
参观鲁迅故居的观后感700字5篇

参观鲁迅故居的观后感700字5篇参观鲁迅故居的精选观后感700字1在暑假的一天,我和姐姐顶着炎炎的烈日从绍兴大剧院走向鲁迅故里,我一边走一边嘟哝:〝唉!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出门前没用防晒霜.〞〝快看,快看,前面就是鲁迅故里了!〞只听姐姐在我的耳边兴奋地叫着,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刚进大门第一眼瞧见的便是一块大大的石壁,上面刻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和一幅鲁迅先生的图片.我们买好票后,便往鲁迅故居走去,一个前厅映入我的.眼帘,好不气派,紧接着往里拐便是鲁迅及其家人的卧室,还有一间供奉菩萨的屋子和一个厨房,厨房里有两个灶台和一些炊具,墙壁上挂着一个米糠笥和一些蔬菜.五谷杂粮的样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常见的.走出故居,我便被附近一家臭豆腐店的〝臭〞味给吸引了过去,毫不犹豫地买了一盒,因这东西不能带进参观的景点,所以我和姐姐也顾不得烫,飞快地吃起来,可是这种状态持续不了多久,大街上便可见两个直奔小店买矿泉水的人,真是应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话.这天说变就变,不一会儿天阴了下来,跑到门口听见导游正在说:〝三味书屋是绍兴的著名私塾,鲁迅_——_岁时就是在此求学……〞我们走到书房,看到书房的正中墙上悬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三味书屋〞,鲁迅的座位很容易找,因为他在书桌的右方刻了一个〝早〞字,时时提醒着自己.我们继续往前走,到了百草园,光听名字,给我的印象是那里面种着一百种不同的草,那场面一定很壮观吧!,这里原来是一个菜园,也可以说是鲁迅小时的一个乐园,那些童年趣事在鲁迅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主要部分基本上还保持着原样呢.匆匆忙忙的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在这里放着一摞摞鲁迅写的书和一些有关鲁迅的纪念品,我将一本〝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的手写稿和一套印着鲁迅图像和他的一些诗句用竹叶做成的书签买了下来.我游完鲁迅故里后,内心真希望自己能体验一下鲁迅那个时代的生活.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故居……一一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参观鲁迅故居的精选观后感700字2〝接下来,我们要前往绍兴第二站……〞午后,温和的阳光洒在车窗前,道路两旁从树梢投下斑斑点点的碎影.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来到绍兴第二站——鲁迅故居.车子稳稳地停在了路边,我们迫不及待地下了车,走过一片林荫大道,转过一个街角,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石雕,上面清晰地呈现出一位伟人的形象.他有着直坚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手持烟斗,眼神坚定,他就是——鲁迅先生.走进鲁迅故居,有种年代感扑面而来,黝黑的瓦片,街边叫卖的小贩,古色古香的大门……处处都透露着古城的特色,一切都是老绍兴城的缩影.跟随导游的步伐,我们来到了三味书屋,走过一扇扇窗前,终于看到了少年鲁迅学习和寿镜吾老先生教书的地方.一张张课桌,一把把椅子,无不透露出那个时代的气息.最令人感兴趣的还是那课桌上刻着的〝早〞字,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那是鲁迅少年时,他的父亲病重,还在少年时期的鲁迅便要每天帮父亲买药.抓药,再匆匆赶往学校,因此他每天都要很早起床.有一次他迟到了,被寿镜吾老先生批评的少年鲁迅十分懊恼,于是下定决心勤奋学习,绝不迟到,在课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以警戒.告诫自己不能再迟到.他的勤奋好学.刻苦读书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让我敬佩的是少年鲁迅的勇于担当精神,明明可以和先生解释迟到的原因,却甘受惩罚,迟到就是迟到,这种敢于担当的精神是多么难得啊!我们都知道〝不为失败找理由〞的名言,可是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在失败的时候为自己解脱:〝我不小心抄错了〞,〝我刚才太冲动了〞,〝不好意思,我没看清楚〞……随着人流走出三味书屋,脑子还沉浸在刚才的故事中.不知哪来的酒香把我拉回了现实,我们站在小桥上,远远望去,一艘艘乌篷船穿过小桥洞,乘着水流,缓缓地行驶着,船上一位小姐姐,她身穿红色的古装,满头珠翠,婀娜地坐在船舱里,举着一把油纸伞,这下我十分好奇,便走近了看,只见她麻利地拿出几盏酒杯,又熟练地斟上酒,微笑着地向大家招呼.这酒透着醇香,原来是绍兴著名的黄酒〝女儿红〞,原来这船上的女子是新娘,我们非常有幸看到了老绍兴的婚俗!一下子几位同学耐不住好奇心,围过去向新娘讨酒细品,这真是太有意思了!我们就在岸边目送这酒香.这乌篷船.以及新娘的艳影慢慢消逝.过了不久,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那可是个大宅子,很是气派!走过一道道走廊,领略着鲁迅少时的生活场景,正当我抱怨太挤了,光线太暗时,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鲁迅的乐园——百草园.放眼望去,一片碧绿的青菜地,几棵枯树,除此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鲁迅口中的,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在哪儿呢?导游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和疑惑,便讲道:〝那颗在门洞前的树,就是桑葚树,这就是光滑的石井栏,那就是小石井……〞我们顿时恍然大悟,好像是,好像又不是!有几个同学故意说:这石井栏也太光滑了!那泥墙根可真啥也没有!导游又看出了我们的失望,〝想不想感受百草园的乐趣?〞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想!〞〝那把你们的手机和所有的电子产品都交上来.你就会感悟到最简单的一堆石头都有无穷乐趣,百草园自然成了他充满乐趣的地方.〞导游的话让我们恍然大悟!鲁迅不仅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斗士,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少年鲁迅也是个平凡淘气的孩子呀,他虽是少爷,可要本《山海经》都如此艰难,看个五猖会都如此辛苦,这么一个空旷没有约束的园子当然是开心至极了,这么一思考,我与少年鲁迅的心贴得很近很近,似乎根本没有隔阂.老师课堂上强调的少年鲁迅对自由童年的追求,对压制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批判变得非常容易理解了!走出鲁迅故居,赶往下一站的时候,我不住回望这座古城,它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而深刻的印象.参观鲁迅故居的精选观后感700字3周日的上午,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和妈妈来到了阜成门内的一个胡同里,因为鲁迅先生的故居,就静静的坐落在这.北京的初春还是有些凉意,但我看到大门口桃树上的花苞,我的心里顿时温暖了起来.人一进门,就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幽静的四合院,淡淡的阳光洒在房檐上,一点也不显得冷清,似乎还有人居住在这里.这个青瓦灰墙四合院很小,院子的中间有一棵大的丁香树,听故居的管理员阿姨告诉我这棵丁香树是鲁迅先生亲手栽种的,算算到今年都86年了,活的可好了.我想鲁讯先生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这里到了春天肯定是满园飘香了.院子北边的房子是正房是鲁讯先生的母亲和妻子朱安的卧室,西边是厨房,东边是女工们的卧室,南边的`房子是鲁迅会客和藏书的地方.堂屋的后面,接出的一间小房子,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这里每间房子的布置都是鲁迅先生亲自设计的.家具都是深色的非常古朴典雅,摆设也很整齐对称.房屋的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有两棵枣树,不过是后来补种的.(就在这个四合院,鲁迅先生在此居住的两年期间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同时还主持编辑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在故居的东边,有一个陈列大厅,摆放着各种展板和实物,浓缩了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在绍兴的〞部分主要展示了从鲁迅先生在绍兴时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他经历了家道的败落,也由此体验了人生的辛酸.接着,〝在南京〞.〝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使青年时期的鲁迅抱定〝救国救民〞的信念,后来又毅然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在北京〞的教学与革命经历,使他有机会宣传进步思想,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写出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唤醒沉睡的国民,激励人们革命救国.在他看来,一个民族的命运,远远重于个人的得失.鲁讯先生的一生,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精神,也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看完这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精神鼓舞着我,我不但对鲁讯先生更加敬仰了,而且,心里真的明白了什么叫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参观鲁迅故居的精选观后感700字4鲁迅是中国的一代文豪,今天,我有幸跟随妈妈的同事们一起,来到了鲁迅故居.鲁迅故里由三味书屋.鲁迅故居.百草园和鲁迅纪念馆组成,走过三味书屋就到了鲁迅故居.一进门,我就看到两棵有着茂盛绿叶的桂花树.桂花树的旁边是一个非常大的水缸,凑进一看,缸底堆着好多的硬币,我正疑惑,这时候导游说:〝这原来是用来蓄水的,现在被一些游客当成了许愿池.〞桂花树边上就是鲁迅的房间,里面还有保存完好的鲁迅曾经睡过的床铺还有一些鲁迅的旧物.过了堂,就来到了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我四处观望,发现都是房间,东面前半间是客厅,是鲁迅吃饭会客的地方;西面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房间,听说她性格幽默,常给幼年的鲁迅讲〝水漫金山〞等民间故事和传说,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楼上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走过两楼两底,就来到了百草园,百草园就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子,但是鲁迅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到这里来玩耍,是他们儿童的乐园.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纪念他那段快乐的童年时光.我们又参观了鲁迅纪念馆,一进纪念馆大门,迎面几个金色大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写在鲁迅铜像边上的墙上,这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吧.纪念馆里有许多先生用过的家具,衣物,孩提时的玩具,每个阶段的简介…….更多的是鲁迅的文稿,我只大略的看了一下,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文稿的字是用毛笔写的,端端正正,但是许多我都看不太懂,看介绍才知道是鲁迅是因为看到那时国内同胞的愚昧,弃医从文,用文章来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看了这些,我对鲁迅敬佩极了.我想:其实,伟人的故居之所以这么特殊,是因为伟人赋予了它非凡的意义吧.参观鲁迅故居的精选观后感700字5在鲁迅先生身上,似乎总可以阅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生活中低调简单的鲁迅,文字中尖利充满激情的鲁迅.鲁迅先生的故居,很符合我的想像,也很容易让人将它与鲁迅先生的外貌联系起来.上海山阴路_2弄9号是一座很容易埋没在一群红砖房子中的寓所.这虽算是一个旅游景点,但却有一种让人舒服的平凡和淡定;这条小巷上共有10户寓所,在其他单元里似乎还有居民住着,甚至门头简易的信箱里还有电费之类的账单.这样的感觉很好,即使鲁迅先生早已离我们而去,但鲁迅先生的精神和气质总是和广大人民联系在一起.故居的摆设不算高贵,但都很讲究.比如一楼客厅用小门隔成了几个小间,海婴的玩具橱里都还摆放着些什么.据说,如果天气不太好,房间里一般都是暗暗的,像鲁迅的模样一般,低调,不张扬;生活要讲究,但用不着奢侈和浪费.在鲁迅先生的房间里,床,桌椅,桌上的台灯都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却雅致清爽地组合在一起,很容易让人想起鲁迅先生拿根烟斗坐在躺椅上小憩,或坐在桌前伏案工作的情形……但就是这样的不起眼,鲁迅先生却投入大量热情在这里写下了七本杂文集,翻译多本外国文学作品.当他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时,那是饱含着鲁迅先生多么的一腔热血激情,他要警示自己,要唤醒国人,要拯救中国!萧红女士笔下的鲁迅,更接近的是一位宽厚.豁达的长辈的形象,但真实心境的鲁迅,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在照亮黑暗的一切,他不说却让所有人能够感觉得到.鲁迅纪念馆那精致的浮雕上刻着的三个大字〝民族魂〞,是他一生奋斗的目标,也是他想传达给每一个后人的意志.人说,下等人用刀杀人,中等人用嘴杀人,高等人用笔杀人.扛着枪的,未必胜过执笔的.所以,不辍笔墨的鲁迅先生,即使身居陋室,也是英勇的战士.参观鲁迅故居的精选观后感700字。
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

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自我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work summary, self-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memorandum letter, speech speech,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rogram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相关推荐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精选14篇)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精选1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篇1认识鲁迅是因为我读了他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暑假,我们全家去了绍兴,首先就去了鲁迅的故居。
鲁迅的家可大了,七拐八弯的,好多屋子,我们绕过正厅,后面有一个园子,那就是百草园,鲁迅小时候的乐园。
园里鸣蝉在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在鲁迅屋子前的庭院里,有几尊铜像,一边是和蔼的继祖母摇着扇子,给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傅”的故事,而一边的鲁迅呢?双手托着下巴,正聚精会神地听着。
我也忍不住,看见边上有张空凳子就坐了上去,一下子,仿佛沉浸在继祖母的故事当中。
出了鲁迅故居,没走几步就到了三味书屋,是鲁迅读书的地方。
屋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一棵古树下。
旁边就是鲁迅上学时的座位,上面还有他刻得“早”字。
“早”是有故事的,有一天,鲁迅去给父亲买药,迟到了,老师骂了他,鲁迅没有说情况,就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鲁迅就再也没迟到过。
我想:鲁迅之所以能成为大文豪是因为他从小就对自己要求很高,平且有很强的自制力。
想到我自己,我不觉有点脸红,以后,我也要向鲁迅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不怕困难,勇于挑战。
游鲁迅故居经过了几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鲁迅故里。
充满着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顿时,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出来。
走进街巷,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
这是一个古色古香,又不缺乏现代气息的建筑。
“绍兴鲁迅纪念馆”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走进大门,一眼就看到了鲁迅青铜像,它比真人还高大,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左手抱右手肘,右手搭在扶手上,表情严肃而不失亲切,深深的眼袋,似乎是他忧国忧民的证明;他仰望天空,好像是盼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鲁迅故居观后感(精选46篇)

鲁迅故居观后感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故居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鲁迅故居观后感篇1小雨微飘的江南水乡—乌镇,总给人一种淡淡的随意和幽静,初来这里,让人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鲁迅笔下的旧屋,陌生的又是一种清新的欣然,鲁迅故居观后感。
走进小镇,迎面扑来的是满眼的古朴,没有华丽的颜色,没有故作的娇情,有的只是白白的粉墙,黛色的瓦,翘翘的飞檐,雕镂的廊。
弯弯的小河从镇中穿过,赋予小镇以生命的流动,又象是一幅笼罩在烟雨蒙蒙下淡雅的水墨画,让人驻足难移。
缓步走在青石铺就的小街上,两边都是木结构的古式老屋,有着镂空的门窗,雕着精美、细腻的人物和花草。
不时又会有一家仿古的作坊呈现在你的眼前,有制作狼毫的笔店,有蓝印花布染坊,又有公生糟坊和它飘出的阵阵酒香。
象在细细地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和辉煌。
不知不觉间走到鲁迅纪念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都昌坊口,建成于1953年1月,三味书屋由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组成。
鲁迅故居是鲁迅出生地,也是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
室内陈设按当年原样摆放,不少家具和用品均是原物。
百草园是周家原已荒芜的菜园,是童年鲁迅休憩和玩耍的乐园,占地2000平方米,现基本保持原样。
三味书屋是清朝末年绍兴城内颇负盛名的一处私塾,鲁迅12~17岁在此读书。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通过大量实物、照片、手稿、书信、图表等展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一生的光辉业绩和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思想发展历程。
从鲁迅故居参观出来,漫步在街道上,心中不尽感慨,看到街两旁的古老民宅,看见在空中飞来飞去的燕子,燕子已在屋檐下安顿好了家,老燕子正哺育着一群羽翼渐丰的小燕,并带领它们熟悉周围的环境,好在来年春暖花开的时节重回旧地,观后感《鲁迅故居观后感》。
让思乡的情结慢慢地延续着。
2024年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9篇)

2024年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9篇)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篇1今天我们小组组织参观了鲁迅博物馆,出发前,我就已经激动万分了。
其实很早就在课本上读过鲁迅的__,但对于鲁迅先生,更多的是在历史教科书上的认识,知道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但终归是课本上的认识,敬畏心十足。
记得当时读他的__,有极大的震撼,但震撼之余,就少了几分平易感。
这一次去鲁迅博物馆,参观了鲁迅先生的故居,原来他们这般伟大的人物,也有生活的烟火气,让我从尊敬变成了热爱。
这段时间重复阅读鲁迅先生的__,又多了一些思考。
鲁迅书写的种种事物,反礼教、解剖国民性、提倡白话、反对强权等等,当时也有许多人在写,但我唯独对他的__“情有独钟”。
通过这次参观鲁迅博物馆,我对于他的小说集《呐喊》也有了新的认识,小说中所描绘孔乙己,华老栓等这些底层平凡的人物,因为封建观念戕害,或人的`思想麻痹无知,或社会风气腐朽败坏,最终走向死灭的命运。
这样一个一个的故事揭露出当时的黑暗,也在不断呼唤着人们觉醒。
他们都在铁屋子里,面对着精神逐渐麻木的大众,鲁迅希望通过这些__唤起这些沉睡的精神。
一个批判者,写出力透纸背的文学,唤醒一个时代。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篇2去年暑假,我来到了鲁迅博物馆,这里没有华丽的建筑,也没有引人注目的红墙,却有无数人慕名而来。
走进鲁迅博物馆的大门,左侧有一灰墙小院,门旁刻着“鲁迅故居”几个苍劲的大字。
迈进那窄窄的门,便看到了两棵枣树,这两棵枣树是鲁迅先生亲手种植的。
在微风吹拂下枣树摇曳着,似乎让我看到了鲁迅先生的那铮铮铁骨。
枣树前面有一排房子,中间的是鲁迅先生的会客厅兼藏书室。
西房是厨房,北方有三间屋,正中间的是鲁迅先生的工作室兼卧室,人称“老虎尾巴”,而鲁迅先生叫它“绿林书屋”。
左侧是鲁迅夫人朱安的卧室,右侧是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
透过明亮的窗户,我看到了屋内的摆设,朴素的桌子,古老的油灯,老式的.长衫、布鞋,一切都是那样的简单。
看着看着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个脸色黄带白,像个大病初愈的病人,胡须长的像隶体“一”字,但看起来却严肃倔强,只见他坐在书桌前,正在专注的写着……直到妈妈叫我方才回过神来。
有关鲁迅故里的个人观后感300字心得7篇

有关鲁迅故里的个人观后感300字心得7篇有关鲁迅故里的个人观后感300字心得1暑假里,我们一家三口坐着高铁来到了杭州,而且我们还去了绍兴、乌镇。
今天,我就和大家说一说绍兴的鲁迅故里。
到了鲁迅故里门口之后,我们看见了一堵非常引人注目的墙,墙上写着“鲁迅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透过这面墙,里面有一条古街,在古街的入口处还有鲁迅的雕塑,这面雕塑是鲁迅小时候学习的样子。
穿过古街,我们来到了“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学习的地方,步入“三味书屋”,便看见了一间教室,里面摆放着五六张书桌,其中,在前排靠右的那张书桌就是鲁迅学习用的。
远远望去,在他的书桌上刻有一个“早”字,这是因为鲁迅每天早上都会读书又要干家务活,有天上学迟到了,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他,所以鲁迅就在书桌上了刻下了一个“早”字,时刻提醒自己上学不要迟到,从此,他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
另外,还有鲁迅少年时读过、学过的三本书。
最后,我们又去了百草园,那个地方是鲁迅小时候玩耍的地方,并且还有花花草草、菜、果树。
今天的旅程到这就结束了,等有机会我还会来绍兴。
有关鲁迅故里的个人观后感300字心得2鲁迅故里真是名不虚传呀!我到了鲁迅故里后,发现了鲁迅故里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呀!刚走进鲁迅故里,我就看见了三个人坐在地上看书。
我想:这里面应该有一个是鲁迅吧!再往里走,我们来到了鲁迅的父亲和母亲居住的地方——德寿堂。
德寿堂里摆放着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由于这个地方只能参观不能进去坐一坐所以在外面拦了一条线,以防万一有游客进去坐,真是“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呀!接着,我们又去了第二个德寿堂,是鲁迅居住的地方。
当年鲁迅和他的老师就在这里教过书。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鲁迅的教室。
据说鲁迅的课桌本来是在西方,可是,下课后,同学们都很吵闹,鲁迅无法专心攻读,所以要求把课桌换到东北角,还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以防早上迟到。
最后半小时,我们又去了几个地方:百草园、三味书屋、思仁堂等等。
啊!鲁迅故里游人如织!希望你们有机会也能来这里玩一玩哦!有关鲁迅故里的个人观后感300字心得3各位尊敬的女士和先生,绍兴是一座文化古城。
鲁迅故居心得体会及感悟 鲁迅故居游玩后的感想

鲁迅故居心得体会及感悟鲁迅故居游玩后的感想2022鲁迅故居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一我们的目的地就快要到了----首先和各位谈谈鲁迅先生。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鲁迅故里就是鲁迅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好,我们的目的地已经到了。
首先来到大门口,我们可以醒目地看到一块大石像,上面雕刻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和鲁迅的头像,石像前还有几个小孩正围成一个圈的铜像,他们的神态各不相同,活灵活现。
远远望去,好像在谈论对鲁迅先生的无限赞扬。
现在,在我们的左手边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印着“民族脊梁”四个烫金大字。
这块石碑是人们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的丰功伟绩专门建造的。
继续向前走,就来到了三味书屋,这儿是鲁迅从12岁开始来寿老先生这儿学习的地方。
其中,在学堂中间摆放的是寿老先生的讲桌,桌上放着书和一把戒尺,周围围着的是学生们的课桌,鲁迅的课桌紧挨着墙,在课桌的右下方还端端正正地刻着一个“早”字。
关于这个“早”字,还有一个特别的故事呢!在鲁迅小的时候,他们家境日益贫弱,他的父亲身患重病。
每天,小鲁迅都有要在药铺和学校之间来回奔波。
一次,鲁迅为了给父亲抓药,结果上学迟到了,教书的寿老先生不由分说,一把抓起戒尺在鲁迅的手心连打三下。
可是,鲁迅并没有因此而痛恨老师,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以此来告诫自己要珍惜时间。
接下来就来到了百草园。
走进百草园,可以发现这里到处是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
虽然这里只种着几种简单的绿色植物,但这里却时鲁迅童年时最喜欢玩耍的地方。
小时候的鲁迅常常在这里捉蛐蛐,爬树,采野果吃,几乎每天都玩得开开心心,不亦乐乎。
我们的参观今天到此为止,感谢大()家的这次参观,欢迎各位下次再来游玩。
2022鲁迅故居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二斟一杯香茗,任清香缭绕思绪,一个人的夜晚,不仅有皎洁,悄然的月光,更有那一叶学海中永不沉的扁舟。
在鲁迅的世界里遨游,我初有体会。
初读《狗·猫·鼠》,我看到了鲁迅童年的天真,可爱。
绍兴绍兴鲁迅故居观后感

绍兴绍兴鲁迅故居观后感
去了趟绍兴的鲁迅故居,那感觉就像是穿越回了课本里的世界,超酷的。
刚到那儿,就瞧见那古色古香的大门,仿佛在说:“欢迎来到鲁迅小时候的地盘。
”走进去,石板路坑洼不平的,感觉每一块石板都藏着故事。
我就在想啊,当年小鲁迅是不是也在这石板路上蹦跶着去上学,然后心里琢磨着怎么跟老师调皮捣蛋呢。
百草园可是重头戏。
进去一看,哇,这就是那个充满神秘的园子啊。
虽然现在看起来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园子,但在鲁迅笔下,那可不得了。
我瞅着那几棵树,就想象着是不是当年鲁迅就在这儿捉过斑蝥,然后被那斑蝥喷出的汁水溅到手上,惊得哇哇叫。
还有那墙根,是不是真的有何首乌,吃了就能成仙呢?哈哈,感觉自己都变得童真起来,满脑子都是些奇奇怪怪的幻想。
再走到三味书屋,那氛围一下子就变得严肃起来。
小小的书桌,古老的笔墨纸砚,仿佛能看到小鲁迅在那儿摇头晃脑地念书。
我站在那儿,都不敢大声喘气,生怕打扰了这满屋子的书香气。
看着那张刻着“早”字的书桌,我就想,鲁迅可真是个有毅力的娃啊,我小时候要是也这么有觉悟就好了。
不过呢,我猜他当时刻这个字的时候,心里肯定也在嘀咕:“哼,以后可不能再迟到了,不然又要被老师骂咯。
”
整个故居逛下来,就像是在跟小时候的鲁迅做了一次朋友。
他书里写的那些事儿,一下子就变得鲜活起来,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
我觉得这绍兴的鲁迅故居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们通往鲁迅童年世界的大门,让我们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还有鲁迅小时候的喜怒哀乐。
这一趟走得,真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被毛主席称为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今日的我们为他骄傲、自豪。
我们要跟着他的足迹向前走,寻找他的伟大之处究竟这何方。
为了寻找这位伟人的足迹我们小组来到了北京鲁迅故居。
总体来说,鲁迅故居是一所北京普通的小四合院。
从建筑到空间陈设,都是比较简朴的。
出阜成门地铁站,东行一程,再往北转,喧闹声渐少。
两溜老旧的平房间有一扇朱红色的大门,那就是鲁迅故居——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
鲁迅卧室和工作室,是堂屋的后面接出的一间小房子,这也是鲁迅设计的“作品”,北京人把这样的屋子称为“老虎尾巴”。
走进去,里面的面积不足10平方米。
窗下是一张长凳架着两块木板的单人床,单人床边上是一张书桌,书桌前依序摆放着一盏煤油灯、一个旧式闹钟和一个相框。
相框里,是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后园的水井和菜畦,以及院外的天空。
站在窗前,我想起以前读过鲁迅的《野草》、《彷徨》和《朝花夕拾》和他若干的杂文,才知道是在今天的这片屋檐下诞生的。
离开这里以后,像《朝花夕拾》这样温馨而伤感的作品,鲁迅以后再也没有写出过了。
鲁迅离开北京后,他的母亲和他在老家的妻子朱安女士一直在这里生活,直至她们相继去世。
朱安去世后,小院无人照顾。
为使鲁迅的手稿、藏书不致受损,鲁迅的生前好友从法院的渠道,以“接管”为名,把鲁迅故居“封存”,才使得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为救苦难的国家,在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弃医从文,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
他并不像别的伟大人物那样,带给世间的惟是静止于历史的或一阶段的炫目的光辉;与其说,他带来的是“欣慰的纪念”,凯旋门,缤纷的花束,无宁说是围城的缺口,断裂的盾,漫天无花的蔷薇。
作为现时代的一份精神遗产,它博大,沉重,燃烧般的富于刺激,使人因深刻而受伤,痛楚,觉醒,甘于带着流血的脚踵奋力前行。
鲁迅存在的意义和伟大之处在我看来,是反抗。
没有反抗,这惨淡的人生和世界也就无法呈现出它惨淡的真相。
突围,战斗,韧性,不宽恕。
鲁迅确实是反抗者的榜样,不屈服的英雄。
不过另一方面,和鲁迅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同,我觉得恰恰要背对人生才能真正实现作为一个个-人-主-义者的存在。
如同鲁迅所认为的,黑暗是现实,光明只能是未来。
可是面对着黑暗,圆睁双眼,要对着黑暗做批判,通过批判黑暗,希望光明的实现,不真实。
人生总是黑暗的,饥饿,死亡,压迫,仇恨,批判者自批判,然而现实既然如此,它便永远如此,“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勇气在现实的存在面前丧失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