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鲁迅故居参观的观后感600字心得5篇
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范⽂(精选5篇)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范⽂(精选5篇) 当品味完⼀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范⽂(精选5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1 暑假⾥,我阅读了许多鲁迅的⽂学作品。
这⼀天,爸爸妈妈便带我来到绍兴鲁迅故居。
虽然烈⽇炎炎,但是我想要遇见“鲁迅”的兴致却丝毫没有减少。
我们先来到了鲁迅故居,我⼀迈进院⼦,就往屋⼦的后院跑去。
那⾥有⼀个⼤花园,那是鲁迅⼉时的乐园。
你们猜这是什么地⽅呢?对了,这就是百草园。
在鲁迅的笔下,这是⼀个柳绿花红的乐园,可以捉蝴蝶,找蚂蚱,⽆忧⽆虑,⾃由⾃在。
现在,百草园的中间有个⼩菜园⼦,⼏棵柳树围在菜园四周。
蝴蝶在园⼦⾥飞来飞去,偶尔还会有⼏只蚂蚱跳了出来,可⼀眨眼便不见了踪影。
顿时,书中百草园的影⼦浮现在我眼前,我仿佛能感受到鲁迅在这⾥与他的动物伙伴们欢快地追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路上都开着灿烂的鲜花,不时有⼏只鸟⼉从天上飞过。
没⾛多久,我们就来到了三味书屋。
我抬着头,四处张望。
我在找鲁迅刻在桌⼦上的那个“早”字呢!“在这⼉”,我激动地叫了起来。
鲁迅的课桌被放在了⼀个⾓落⾥,上⾯的“早”字还清晰可见。
这个“早”字让我感受到了那时鲁迅的⾃律。
细细品味了鲁迅故居后,我便⽴刻调转⽅向,向咸亨酒店⾛去。
很快,我远远地便看到了咸亨酒店的招牌和站在路中间的“孔⼄⼰”,他⼸着腰,穿着长衫,站在柜边,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进店⾥,挂在墙上的⼀个⽊牌显得格外醒⽬:“孔⼄⼰⽋⼗九钱”。
孔⼄⼰其实很少⽋钱,这让我喜爱,⽽他的迂腐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们的⿇⽊不仁。
最后,我们来到鲁迅纪念馆。
在这⾥,我参加了“遇见鲁迅”的游学活动,这使我对鲁迅有了进⼀步的了解,他的⽂字⼀直影响着我们。
正像臧克家说的那样“有的⼈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他还活着。
鲁迅故居观后感(精选8篇)

鲁迅故居观后感(精选8篇)鲁迅故居观后感(精选8篇) 当观看完⼀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何不写⼀篇观后感记录下呢?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下⾯是⼩编为⼤家整理的鲁迅故居观后感(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鲁迅故居观后感篇1 ⼩⾬微飘的江南⽔乡—乌镇,总给⼈⼀种淡淡的随意和幽静,初来这⾥,让⼈熟悉⽽⼜陌⽣,熟悉的是鲁迅笔下的旧屋,陌⽣的⼜是⼀种清新的欣然,鲁迅故居观后感。
⾛进⼩镇,迎⾯扑来的是满眼的古朴,没有华丽的颜⾊,没有故作的娇情,有的只是⽩⽩的粉墙,黛⾊的⽡,翘翘的飞檐,雕镂的廊。
弯弯的⼩河从镇中穿过,赋予⼩镇以⽣命的流动,⼜象是⼀幅笼罩在烟⾬蒙蒙下淡雅的⽔墨画,让⼈驻⾜难移。
缓步⾛在青⽯铺就的⼩街上,两边都是⽊结构的古式⽼屋,有着镂空的门窗,雕着精美、细腻的⼈物和花草。
不时⼜会有⼀家仿古的作坊呈现在你的眼前,有制作狼毫的笔店,有蓝印花布染坊,⼜有公⽣糟坊和它飘出的阵阵酒⾹。
象在细细地诉说着昔⽇的繁华和辉煌。
不知不觉间⾛到鲁迅纪念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都昌坊⼝,建成于1953年1⽉,三味书屋由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平事迹陈列厅组成。
鲁迅故居是鲁迅出⽣地,也是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长、⽣活和学习的场所。
室内陈设按当年原样摆放,不少家具和⽤品均是原物。
百草园是周家原已荒芜的菜园,是童年鲁迅休憩和玩耍的乐园,占地2000平⽅⽶,现基本保持原样。
三味书屋是清朝末年绍兴城内颇负盛名的⼀处私塾,鲁迅12~17岁在此读书。
鲁迅⽣平事迹陈列厅通过⼤量实物、照⽚、⼿稿、书信、图表等展品,⽣动形象地再现了鲁迅⼀⽣的光辉业绩和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思想发展历程。
从鲁迅故居参观出来,漫步在街道上,⼼中不尽感慨,看到街两旁的古⽼民宅,看见在空中飞来飞去的燕⼦,燕⼦已在屋檐下安顿好了家,⽼燕⼦正哺育着⼀群⽻翼渐丰的⼩燕,并带领它们熟悉周围的环境,好在来年春暖花开的时节重回旧地,观后感《鲁迅故居观后感》。
参观鲁迅故居作文(精选5篇)

参观鲁迅故居作文参观鲁迅故居作文(精选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参观鲁迅故居作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鲁迅故居作文1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参观鲁迅故居,为的是让我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中午11时,我们终于来到了绍兴市。
饭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鲁迅故居纪念馆。
走进大门,里面挤满了人。
进去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半身像,他神色严峻,目光炯炯地凝视远方,旁边刻着他的生平事迹,跨过左边那扇门,有三个房间,里面陈列着鲁迅先生生前用过的物品。
穿过小桥向前走一段路,就是百草园。
走进去,先看见的是几棵高大挺立的皂荚树。
它们长得郁郁苍苍,树枝随着风儿向你招手。
几只蝉躲在叶丛里“知了,知了……”地叫着。
满墙爬山虎长得翠绿翠绿的,令人心旷神怡。
我看着这些美丽的景物,不由想起了一个画面:小时候的鲁迅在百草园里捉蟋蟀,翻开砖头捉蜈蚣,捉住苍蝇喂蚂蚁……这时,导游告诉我们:“相传这里有一条美女蛇,小鲁迅白天到这里来玩,晚上是不敢来的,因为晚上美女蛇会在百草园吃人的……”我听着听着“咯咯”地笑了起来。
最让我难忘地要数鲁迅的书房了。
走出百草园,过了桥再往左走一点,就是他的书房了。
走进书房,大厅中横挂着一个横匾,上面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下面还有一幅画,画上画着一只梅花鹿卧在一棵古松旁。
我不由又想象起来:小鲁迅和伙伴们在这里读四书五经,等先生读得入神时,他们偷偷地溜进百草园捉迷藏、玩游戏……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参观,我收获了许多,而且还增长了见识。
如果下次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还会再来参观!参观鲁迅故居作文2春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绍兴。
一路,我们游玩了很多地方,有西施故里,绍兴水乡,还有鲁迅故居。
而我印象最深,最难忘的是鲁迅故居。
记得那天天气阴沉沉的,我们心里祈祷着不要下雨,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雨还是淅淅沥沥地下了,落到脸上凉飕飕的,好像是眼泪水一样。
参观鲁迅故居有感

参观鲁迅故居有感参观鲁迅故居有感上海鲁迅纪念馆以鲁迅的生平陈列、鲁迅墓、鲁迅故居三位一体。
大家去观了?有什么感想?参观鲁迅故居有感1周日的上午,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和妈妈来到了阜成门内的一个胡同里,因为鲁迅先生的故居,就静静的坐落在这。
北京的初春还是有些凉意,但我看到大门口桃树上的花苞,我的心里顿时温暖了起来。
人一进门,就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幽静的四合院,淡淡的阳光洒在房檐上,一点也不显得冷清,似乎还有人居住在这里。
这个青瓦灰墙四合院很小,院子的中间有一棵大的丁香树,听故居的管理员阿姨告诉我这棵丁香树是鲁迅先生亲手栽种的,算算到今年都86年了,活的可好了。
我想鲁讯先生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这里到了春天肯定是滿园飘香了。
院子北边的房子是正房是鲁讯先生的母亲和妻子朱安的卧室,西边是厨房,东边是女工们的卧室,南边的房子是鲁迅会客和藏书的地方。
堂屋的后面,接出的一间小房子,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
这里每间房子的布置都是鲁迅先生亲自设计的。
家具都是深色的非常古朴典雅,摆设也很整齐对称。
房屋的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有两棵枣树,不过是后来补种的。
( 就在这个四合院,鲁迅先生在此居住的两年期间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同时还主持编辑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
在故居的东边,有一个陈列大厅,摆放着各种展板和实物,浓缩了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
“在绍兴的”部分主要展示了从鲁迅先生在绍兴时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他经历了家道的败落,也由此体验了人生的辛酸。
接着,“在南京”、“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使青年时期的鲁迅抱定“救国救民”的信念,后来又毅然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
在北京”的教学与革命经历,使他有机会宣传进步思想,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写出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唤醒沉睡的国民,激励人们革命救国。
在他看来,一个民族的命运,远远重于个人的得失。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相关推荐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精选14篇)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精选1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篇1认识鲁迅是因为我读了他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暑假,我们全家去了绍兴,首先就去了鲁迅的故居。
鲁迅的家可大了,七拐八弯的,好多屋子,我们绕过正厅,后面有一个园子,那就是百草园,鲁迅小时候的乐园。
园里鸣蝉在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在鲁迅屋子前的庭院里,有几尊铜像,一边是和蔼的继祖母摇着扇子,给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傅”的故事,而一边的鲁迅呢?双手托着下巴,正聚精会神地听着。
我也忍不住,看见边上有张空凳子就坐了上去,一下子,仿佛沉浸在继祖母的故事当中。
出了鲁迅故居,没走几步就到了三味书屋,是鲁迅读书的地方。
屋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一棵古树下。
旁边就是鲁迅上学时的座位,上面还有他刻得“早”字。
“早”是有故事的,有一天,鲁迅去给父亲买药,迟到了,老师骂了他,鲁迅没有说情况,就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鲁迅就再也没迟到过。
我想:鲁迅之所以能成为大文豪是因为他从小就对自己要求很高,平且有很强的自制力。
想到我自己,我不觉有点脸红,以后,我也要向鲁迅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不怕困难,勇于挑战。
游鲁迅故居经过了几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鲁迅故里。
充满着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顿时,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出来。
走进街巷,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
这是一个古色古香,又不缺乏现代气息的建筑。
“绍兴鲁迅纪念馆”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走进大门,一眼就看到了鲁迅青铜像,它比真人还高大,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左手抱右手肘,右手搭在扶手上,表情严肃而不失亲切,深深的眼袋,似乎是他忧国忧民的证明;他仰望天空,好像是盼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

参观鲁迅故居观后感鲁迅故居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32号,是一座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建筑,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的故居。
参观鲁迅故居的第一感觉是它的规模并不大,只有几个小院落,但是它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却是十分丰富的。
鲁迅故居以典型的民居建筑风格呈现在游客面前,砖木结构,瓦顶,具有江南建筑的特点,给人一种古朴而又庄重的感觉。
参观鲁迅故居的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就是鲁迅的书房。
书房布局虽然简单,但是却显得非常干净整洁。
鲁迅的书房放置着一张木质书桌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着一本书,仿佛鲁迅还在这里坐着,专注地思考。
墙上挂着几幅字画,都是鲁迅的名言警句,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在书房的一角,还展示着鲁迅的一些手稿、日记和文章复本,让人进一步了解到他的才华和辛勤努力。
除了鲁迅的书房,鲁迅故居还有一个展厅,展厅里陈列着鲁迅的生平事迹和他的名著。
在展厅里,有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展示了鲁迅生活的点滴和为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做出的伟大贡献。
参观鲁迅故居,我仿佛能感受到鲁迅那颗为中国人民奋斗的心。
他的精神屹立于岁月中,成为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鲁迅一生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以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坚定正义的立场,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弊端,发出了反抗不平等和压迫的呐喊。
他的作品揭示了国民性的软弱,呼唤着民众的觉醒和反抗,对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观鲁迅故居,让我对鲁迅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意。
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让人钦佩和敬仰。
他的努力和奉献,使我更加坚定了立志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的决心。
通过参观鲁迅故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鲁迅的伟大和他对社会进步的执著追求。
他的思想和影响将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行。
去鲁迅故居参观的观后感600字心得5篇

去鲁迅故居参观的观后感600字心得5篇去鲁迅故居参观的观后感600字心得1到了!到了!鲁迅故里到了!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迎着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鲁迅故里游作文。
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
“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这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因此而得名。
闭上眼睛,小时候的鲁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树下小饭桌上乘凉,我耳边似乎还有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迷,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书房百草园……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每到一个地方,就感觉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叙事作文《鲁迅故里游作文》。
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三味书屋”,于是又迫不及待的循着鲁迅的描述,探寻他当年读书的气氛。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从一间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
走进去,我们看到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
这书桌极其普通,但却蕴涵着特别的含义,因为这是鲁迅因故迟到后,受到塾师的严厉后,刻下“早”字,用以自勉的书桌,我眼前不由的浮现出鲁迅一笔一画的刻字与勤逸学习的'画面。
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贪婪的搜索着鲁迅的气息,这里毕竟是鲁迅生长的摇篮啊!再次走在窄窄的青石板上,雨依然在下,一样的细,一样的小,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别样的情绪。
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雨点轻轻落上去,裂开了以道道细微的缝,一圈儿一圈儿地荡漾开来……我掏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乌篷船,在头戴毡帽,手持青蒿的船家带领下,离开了这座文化古镇,但那一圈儿一圈儿的鲁迅情却久久在我心中荡漾。
去鲁迅故居参观的观后感600字心得2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的鲁迅中路,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而这条街上的鲁迅故里,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场所。
游鲁迅故居有感(范文9篇)

游鲁迅故居有感(范文9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游鲁迅故居有感的资料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游鲁迅故居有感篇一]今年春节期间,我们一家来到了历史文化名称之一的绍兴。
一下火车,就感到了一种浓浓的春节气息:火车站里挂着红灯笼,贴着对联,玻璃门上贴着福字,一切都让人有一种温馨的感觉。
出了火车站,我们第一站来到大文豪鲁迅先生的故居。
坐在公交车上只见车外人山人海,一眼望去,除了高一点的房顶、路灯以及灯笼,其他全是一群群穿着五颜六色新衣服的游客。
今年的游客比往年多了许多。
即使人再多,也一点没有消弱我激动的心情。
公交车还没有停稳,我就急忙下车,挤进人堆中。
来到鲁迅祖居门口,我迫不及待的拿出门票,跟着导游的脚步,进入了鲁迅先生的祖居。
听了导游的讲解,我知道了许多关于鲁迅先生小时候的故事,还知道了一些旧时江南房屋的建筑风格。
参观完鲁迅祖居,我们又来到了鲁迅先生的故居。
这里是鲁迅先生成年后的住处。
在这里,我进一步了结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以及他的介绍。
接着,我们要去的是百草园。
我激动万分,脑海里浮想联翩。
“百草园那么美丽、那么有趣!”有人说“我一定要看个究竟。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百草园门口了。
进了大门,我大吃一惊:“那么漂亮的百草园,怎么会是这普普通通的菜园呢?”我大失所望。
是仔细想想,童年时什么都是美好的,在那时的鲁迅眼里,即使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菜园子也是美好的。
我们又从百草园来到了三味书屋,看见了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给学生们上课的教室和当时的一些情景。
教室中间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戒尺。
教室左上角那张就是鲁迅小时候用过的书桌,上面刻着一个小小“早”字,用来提醒自己。
我不禁也暗暗给自己下决心。
离开鲁迅故居,已经是晚上了。
我们走在回宾馆的路上,路边的红灯笼都亮了,路边热闹的夜店人来人往,夜空中美丽的烟花竞相绽放,人们都陶醉在美好的春节的气息当中。
[游鲁迅故居有感篇二]在家庭遭受一系列变故,饱受人间冷暖的鲁迅,认识到社会的腐败,从而自强不息,成了一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鲁迅故居参观的观后感600字心得5篇
去鲁迅故居参观的观后感600字心得1
到了!到了!鲁迅故里到了!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迎着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鲁迅故里游作文。
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
“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这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因此而得名。
闭上眼睛,小时候的鲁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树下小饭桌上乘凉,我耳边似乎还有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迷,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书房百草园……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每到一个地方,就感觉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叙事作文《鲁迅故里游作文》。
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三味书屋”,于是又迫不及待的循着鲁迅的描述,探寻他当年读书的气氛。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从一间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
走进去,我们看到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
这书桌极其普通,但却蕴涵着特别的含义,因为这是鲁迅因故迟到后,受到塾师的严厉后,刻下“早”字,用以自勉的书桌,我眼前不由的浮现出鲁迅一笔一画的刻字与勤逸学习的'画面。
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贪婪
的搜索着鲁迅的气息,这里毕竟是鲁迅生长的摇篮啊!
再次走在窄窄的青石板上,雨依然在下,一样的细,一样的小,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别样的情绪。
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雨点轻轻落上去,裂开了以道道细微的缝,一圈儿一圈儿地荡漾开来……
我掏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乌篷船,在头戴毡帽,手持青蒿的船家带领下,离开了这座文化古镇,但那一圈儿一圈儿的鲁迅情却久久在我心中荡漾。
去鲁迅故居参观的观后感600字心得2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的鲁迅中路,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而这条街上的鲁迅故里,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场所。
我们来到大门口,门口有一堵墙,墙上画着鲁迅抽烟的图画。
在这堵墙的前面,有几个儿童雕像,他们围在一起,好像在聊天,又好像在玩耍。
踏着青石板路往前走,路的左边是乌篷船码头,小河上,乌篷船晃晃悠悠地荡着,这已经成为绍兴的一道风景。
石板路旁边就是三味书屋,那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这里发生了许多故事。
石板路两旁还有许多特色的小店,有臭豆腐店,有黄酒店,有工艺品店……最有特色的要数绍兴黄酒了,那里的黄酒酒精度含量很低,我一个人就喝了一瓶。
我们正在鲁迅纪念馆游玩,突然下起了暴雨,让我们猝不及防,一瞬间就淋成了落汤鸡。
湿淋淋的我们来到一家商店里面游玩,有一个老爷爷正在题扇,他的名字叫沈长轩,93岁了。
爷爷为我们题了一副扇子,刚劲有力的字体,慈眉善目的爷爷,我们和爷爷合了影,然后去了鲁迅故居。
鲁迅家的房子很大,房梁也很高,感觉像是一座巨人住的房子,鲁迅其实也是一位巨人——文学巨人。
鲁迅家的后院叫百草园,里面都是些杂草,据说鲁迅小时候经常和朋友在里面玩。
走出鲁迅家的屋子,有一个卖青瓷的商店,我们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了一套餐具,短暂的休息过后,我们的旅行就结束了。
旅行虽然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他的精神鼓舞着我,我不但对鲁迅先生更加敬仰了。
去鲁迅故居参观的观后感600字心得3
鲁迅故居位于北京阜成门内三条胡同21号,从1924年5月到1926年8月,鲁迅先生一直居住在这里。
推开两扇黑色的院门,穿过短短的门道,眼前就出现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
院里有两棵枝叶茂密的白丁香,沐浴着金色的阳光。
这是鲁迅先生1925年4月5日亲手栽种的。
小院里的南房是鲁迅接待青年朋友的地方,有时鲁迅自己也在这里休息。
东房曾经是女工的住室,以后用来堆杂物。
西房当年是厨房,现在是“故居”管理人员的值班室。
北房有四间。
西头一间是鲁迅先生的工作室兼卧室,鲁迅自己称它为“绿林书屋”,人们把它叫做“老虎尾巴”,因为它是扩建时展
接出来的。
东头一间是鲁迅母亲的卧室。
“老虎尾巴”是所有屋子最小的一间,室内放着一个老式的三屉桌。
桌上摆着一盏煤油灯,它使我们想起当年还没有电灯的情景。
油灯旁边放着一个普通的木制笔架,一只装在硬木盒里的砚台,还有一个旧马蹄表和一个烟灰缸。
一只盖碗像不久前刚用过的一样摆在桌上。
桌子一边是个牛皮纸箱,另一边是个什物柜。
桌前一把藤椅,墙上挂着一幅炭画和一幅藤野先生像。
屋子另一侧放着茶几和木椅,茶几上方的壁上挂着一幅题字:“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鴃之先鸣。
”
北房西侧的小门,通过后面和室内的陈设,都是极简朴的。
就在这里,鲁迅写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包括《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
鲁迅故居,北京这座简朴的四合院,是人们永远敬仰的地方。
去鲁迅故居参观的观后感600字心得4
今天,我来到了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故居。
这时我才深刻的体会到了他那炽热的爱国之心。
鲁迅为救治国人便选择了学医。
但他在日本留学时一次上细菌课加映有关日俄战争的幻灯片,画面上日本军人抓住了一个据说替俄国军队当侦探的中国人,正要斩首。
片子还特意映出了围观的也是中国人,他们竟无动于衷。
这时,日本学生都高呼万岁,而鲁迅的心却像被毒剑击中了一样痛苦,他痛切的感觉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
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
1906年3月,鲁迅毅然离开仙台回到了东京,开始从事鼓吹革命的新文艺运动。
没过多久,他又回到祖国拯救国民。
在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民族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黑暗岁月,鲁迅用他的巨笔揭露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僚资本主义的黑幕,唤醒了沉睡在笼中的民众,鼓舞人民搏击黑暗、战取光明。
他鼓励青年运动,并参与“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
当陈延年、华磊、杨铨等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他冒死参加了追悼仪式,提笔做旧体诗《悼杨铨》,以志哀思,并当着特务发表了慷慨陈词。
他曾两次邀请陈赓到家介绍“围剿”国民党的情况。
鲁迅根据下层人民的需求来判断是非、决定取舍、表达爱憎,因而在他逝世之后被民众发自内心地誉为“民族魂”。
去鲁迅故居参观的观后感600字心得5
一年多前,我与父母参观了绍兴的鲁迅故居。
进入鲁迅故居,只见一条窄窄的青石板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口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被一版再版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
《鲁迅全集》拾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观了鲁迅故居后,我知道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他迈出
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因为他认识到了改变国民性的重要,所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
鲁迅曾经说过我若从医只能拯救少数几个人,而我从文拯救的则是一代人。
鲁迅还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线政策。
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现在鲁迅故居已被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让更多的人受到鲁迅爱国思想的熏陶,弘扬历史文化。
联系现在,祖国正需要我们来强大发展,但强国必定要从科学开始,没有丰富的知识就没有中国强大的未来。
所以现在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奋学习,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将来才能在各行各业贡献我们的力量,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世界强国。
去鲁迅故居参观的观后感600字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