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供电课程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煤矿供电

煤矿供电

《煤矿供电》毕业设计指导书第一部分、工矿企业供电毕业设计指导书课题一:工矿企业35(63)千伏总降压变电所设计一、设计题目35(63)千伏总降压变电所设计二、设计依据(一)设计所需原始资料1、设计企业的资料1)企业的地理交通资料。

2)企业的平、剖面布置资料。

3)企业的负荷资料与发展规划(各用电负荷的技术特征应以表格形式列出)。

4)企业的生产环境特征。

5)企业概况。

2、电源资料1)电源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接线。

2)短路参数和继电保护参数。

3)电力部门的要求。

3、其他资料1)气象资料。

2)水文地质(采区布置情况、井下最大涌水量、瓦斯涌出量)及地震资料。

3)设备材料供应情况。

(二)主要参考书《电气设计手册》、《变电所设计手册》、《配电所设计手册》、《煤矿电工手册》、《电器产品样本及产品目录》、《设计指导书》和有关教材。

三、设计的具体任务与要求第一章变电所位置及供电电源的确定第一节变电所位置的确定第二节变电所供电电源的确定第二章变电所的负荷统计与主变压器的选择第一节变电所的负荷统计第二节无功功率的补偿第三节主变压器的选择第三章变电所供电系统的拟定第一节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确定第二节绘制供电系统草图第三节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第一节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和任务第二节计算短路电流的原则与规定第三节计算短路电流所需的原始资料第四节短路电流计算第五章电气设备的选择第一节高压开关与熔断器的选择第二节母线的选择第三节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第四节电抗器的选择第五节互感器的选择第六节高压开关的选择第六章输电线路的选择与敷设第一节导线材料的选择第二节导线截面的选择第三节架空线路的选择与敷设第四节电缆线路的结构与敷设第七章变电所的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第一节 6(10)千伏配出线的继电保护第二节电容器的继电保护第三节变电所母线保护第四节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第五节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第八章变电所的所用电系统第一节变电所的所用电负荷第二节变电所的操作电源与直流系统第三节所用电交流系统第九章变电所的中央信号装置第一节信号装置的种类第二节中央信号装置的设计原则第三节中央信号装置的选型第十章变电所二次回路元件的选择与屏的设计选型第一节二次回路元件的选择第二节屏的设计选型第十一章变电所屋内外布置第一节变电所屋内外布置的一般要求第二节变电所屋外布置第三节变电所屋内布置第十二章变电所的防雷与接地第一节变电所的直接雷击保护第二节变电所对线路入侵波的保护第三节变电所的接地系统第十三章变电所的经济概算第一节变电所的经济概算第二节变电所的技术经济指标在完成上述设计计算任务的基础上,要求交出下列资料(图纸要求至少有一张用计算机画):(一)设计说明书(16开本)1份。

矿井供电设计指导书(甲老师 )

矿井供电设计指导书(甲老师 )

矿井供电设计指导书机电通风教研室第一章 概述1一1、矿井(工厂)自然状况:本节应简要介绍矿井(工厂)的地理位置,地形和百年洪水位,交通情况,气象条件,矿井的开采条件,开拓方式,服务年限,年产量。

1一2、设计原始材料根据实习大纲所需调研的原始资料和设计任务每给定的条件加以说明和整理。

1—3、矿区供电概况矿区和矿井(工厂)的电源。

来源电源的特征(电力系统或地方电厂;气轮机或水轮机;带电压自动调节或不带电压自动调节)。

电源容量电源出口处的相对阻抗或短路容量(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

矿区(工厂)电网的分布情况。

供区(工厂)供电的近期,运期规划。

第二章 供电系统及负荷计算2一l 、变电所的任务及位置选择本节主要确定矿井(工厂)变电所的供电范围。

主要负荷的分布情况(近期和远期)。

矿井(工厂)供电系统以及各变电所之间的联系。

所设计变电所属于新建,扩建还是改造,变电所的任务。

采用方案比较方式来确定或来确定变电所的位置。

变电所位置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接近负荷中心负荷中心确定步骤为:根据实际负荷相对位置作出平面图。

2、以公路,铁路及明显建筑物来确定直角坐标系的横轴、纵轴和坐标原点。

3、按下列公式计算出负荷中心 nmn m m nnm n m m t p t p t p x t p x t p x t p X +⋅⋅⋅⋅⋅⋅+++⋅⋅⋅⋅⋅⋅++=211122211nmn m m nnm n m m t p t p t p y t p y p y t p Y +⋅⋅⋅⋅⋅⋅+++⋅⋅⋅⋅⋅⋅++=2111122111ξ式中:1、n p ——各组负荷的有功功率(KW)nm t ——各组负荷的最太利用小时数。

2、便于进出线。

3、有扩建和发展余地。

4、交通运输方便,地质条件好(避开滑坡,塌陷区,溶洞等)。

5、尽量不设在空气污染地区(否则应采取防污措施或设在污染源 的上风侧)。

6、尽量不占和少占农田。

应考虑随着生产的发展矿井(工厂)供电系统的相应情况。

工矿供电技术课程设计

工矿供电技术课程设计

工矿供电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矿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 使学生了解工矿供电系统中高压电器、变压器、电缆等主要设备的结构、性能及选用原则。

3. 帮助学生理解工矿供电系统的电气参数、电能质量标准及其对设备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矿供电系统中的故障及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工矿供电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利用相关软件对工矿供电系统进行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矿供电技术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新技术、新工艺的积极性。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严谨、负责、敬业的态度。

3. 提高学生对我国工矿供电事业的发展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工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工矿供电领域的实际需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工矿供电系统概述:包括工矿供电系统的组成、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让学生对工矿供电技术有整体的认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矿供电系统概述2. 高压电器及其选用:介绍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等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选用原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 高压电器及其选用3. 变压器与电缆:讲解变压器的构造、原理、型号及性能,以及电缆的分类、结构、性能及其在工矿供电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变压器与电缆4. 工矿供电系统设计:学习工矿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及电气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教材章节:第四章 工矿供电系统设计5. 工矿供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分析工矿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煤矿供电方案设计书

煤矿供电方案设计书

供电系统设计一、供电系统的拟定1、地面主供电线路(详见供电系统图)根据《煤矿规程》第四百四十一条规定,结合五一煤矿的实际情况,现拟定矿井供电线路为两条,一是由永安变电站向五一煤矿地面配电室输送的 6KV 供电线路;二是由元门坝变电站向五一煤矿地面配电室输送的 6KV 供电线路。

2、矿井主供电线路详见供电系统图)根据《煤矿规程》第四百四十一条规定,结合五一煤矿的实际情况,现拟定矿井供电线路为两条,第一条:采用 ZLQ50mm 2铠装电缆从地面 10KV 站向 +510 中央变电所供 6000V 电源,电缆长度为 1200m。

第二条:采用 ZLQ35mm 2铠装电缆从地面 10KV 站向 +350 中央变电所供 6000V 电源,电缆长度为 1700m。

第三条:采用 ZLQ35mm 2铠装电缆从地面 10KV 站向 +200 中央变电所供 6000V 电源,电缆长度为 2200m;从 +200 中央变电所采用VUZ35mm 2铠装电缆向南翼采区变电所供 6000V 电源,电缆长度为2300m。

2、联络电缆供电情况:+510 水平中央变电所与 +350 水平中央变电所联络供电采用ZLQ35mm 2铠装电缆,电缆长度为 500m;+350 水平中央变电所与 +200水平中央变电所的联络供电采用ZLQ35mm 2铠装电缆,电缆长度为500m。

二、各中央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1、+510 中央变电所变压容量的计算P =ΣP K ÷ Cosψ510 e x pj其中ΣP=P +P +P ,e123P1=130KW 为 2m 绞车负荷;P2=75KW 为 1.2m 人车负荷;P3=30KW 为照明等其它负荷。

则ΣP e=130+75+30=255KW;K x=0.7,Cosψpj=0.7P510 =235×0.7 ÷0.7=235KVA >180KVA 。

由于考虑到 1.2m 绞车是专提升人员用,故该变电所采用两台变压器分别向 2m 绞车和 1.2m 绞车供电。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指导书(综采篇)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指导书(综采篇)

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用 1 台移动变压器,容量大于等于 S。
(2) 代刮板机、转载机、破碎机、泵站移变
Klo= P
Pz
Kt 取 0.74
Kd= Klo 0.74
0.95 0.9
∑Pz 为所代设备的总功率 ∑P 为所代设备的同时工作的最大功率
S = 转液破
Kd P 0.85
≤Sb
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实际选 1 台移动变压器,容量大于等于 S 。 转液破Fra bibliotek(3)代皮带机移变
由于皮带机为单台电机,故 Klo =1
Kd=
1 0.74 0.95 0.9
=0.87
∑P 为皮带总功率,KW
S= 0.87 P
0.85
≤Sb
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用 1 台移动变压器,容量大于等于 S。
2、660V 负荷变压器的选择
(1)代头、尾巷顺槽绞车、水泵移变
Klo=
p1 p2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指导书
(综采篇)
引文:本指导书主要依据 GB50417-2007《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
规范》中相关内容进行编制,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
设计规范》、《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中的有关规定。
第一章 井下综采供电设计概述
1、根据地质资料、巷口平面图以及采煤工艺,确定巷道及其设
择风机干变。
Kd=0.87 ∑P 为风机总功率,KW
S= 0.87 P
0.85
≤Sb
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实际选 1 台干式变压器,容量大于等于 S。
第四章 高压电缆的选型
向综采工作面移动变电站供电的 6kV 或 10kV 高压电缆,应选择
矿用监视型高压橡套屏蔽电缆。其主芯线截面的确定,通常按经济电

煤矿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煤矿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煤矿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煤矿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设备和运行维护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煤矿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故障处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煤矿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识别和说明煤矿供配电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分析煤矿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和要求;4.设计简单的煤矿供配电系统;5.分析并解决煤矿供配电系统中的常见故障;6.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煤矿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设备和运行维护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煤矿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煤矿供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电路分析方法。

2.煤矿供配电系统的设备:介绍煤矿供配电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缆、保护装置等,并分析其功能和性能。

3.煤矿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讲解煤矿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故障处理和安全防护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煤矿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4.实验法:进行实地操作和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掌握煤矿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煤矿供配电技术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专业书籍,供学生拓展阅读和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煤矿供配电系统的原理和设备。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指导书(综采篇)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指导书(综采篇)

cosΦ—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取 0.85
二、根据工作面所有电气设备的参数,进行变压器选择
1、1140V 负荷变压器的选择
(1) 代机组变压器
由于机组单台启动,故 Klo =1 Kt=0.74 Kd= 1 0.74 =0.87
0.95 0.9
∑P 采为机组总功率,KW
S= 0.87 P
0.85
≤Sb
(2)、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
电力线路的经济截面是按降低电能损耗、线路投资、节约有色金
属等因素,综合确定出的运行费用最低截面。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为: A IN
n j
A-电缆的计算截面,mm2
In-电缆中正常负荷时持续电流,A; n-不考虑电缆损坏时,同时工作电缆的根数
j-电力电缆经济电流密度,A/mm2,见表 3
(3)低压电缆不应采用铝芯,采区低压电缆严禁采用铝芯。 (4)电缆应带有供保护接地用的足够截面的导体。 (5)固定敷设的照明、通信和控制用电缆,应采用铠装电缆、不 延燃橡套电缆或矿用塑料电缆;非固定敷设的电缆,应采用不延燃橡 套电缆。 2)确定电缆的芯线数目 (1)动力用的纸绝缘铠装电缆选三芯电缆。 (2)动力用的橡套电缆,当控制按钮不在工作机械上时,一般采 用四芯电缆;对控制按钮在工作机械上的,应根据控制要求增加控制 芯线的根数。 (3)信号电缆芯线根数要按控制、信号、通讯系统的需要决定, 并留有备用芯线。 (4)电缆中的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得兼作其他 用途。 3)确定电缆长度 电缆有一定柔性,敷设时会出现弯曲,所以电缆的实际长度 L 应 按下式计算。即
25~50
一般小容量刮板机
10~25
回柱绞车、装岩机、装煤机
16~25

矿山供配电课程设计

矿山供配电课程设计

矿山供配电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矿山供配电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分析和解决矿山供配电实际问题。

1.掌握矿山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原理。

2.熟悉矿山供配电系统的各种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了解矿山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方法。

4.能够分析矿山供配电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

5.能够进行矿山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矿山供配电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山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矿山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原理。

2.矿山供配电系统的各种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矿山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方法。

4.矿山供配电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处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讨论法:用于探讨矿山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问题。

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矿山供配电系统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用于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用于传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参考书: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用于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用于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的知识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供电课程设计指导书编制:XXX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采矿工程系二O一一年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设计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采区供电设计方面的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通过设计使学生掌握供电设计的方法;熟悉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安全方面的规程和措施;训练学生使用各种规程、设计手册和技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编写技术文件、绘制图纸的能力;完成电气技术人员供电设计能力的基本训练。

二、对设计的要求(1)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各项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规程的各项规定。

(2)设计应尽量采用国家定型的成套设备和系列产品,尽量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和国产先进设备,以确保技术的先进性。

(3)设计应在保证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供电质量的基础上尽量节约投资,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降低电能损耗和年运行费用。

做到既经济合理又安全适用。

(4)设计应从生产实际出发;选择设备时应考虑备品配件的来源和本企业的施工、维护和检修条件。

.(5)设计要严肃认真,提倡既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又有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对设计说明书的要求(1)设计说明书要反映出基本的设计思想、设计步骤、设计计算结果、方案比较情况、设备选择结果及其技术特征。

说明书的前面应有目录,后面应有主要参考资料和必要的附录等。

说明书中还应编入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和工矿企业概况的简要说明等内容。

(2)说明书的文字叙述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简明扼要,书写格式要规范统一。

说明书的插图应整洁美观,图形及文字符号要符合新的国家标准。

(3)说明书的计算部分应写出公式、代入数据、求出结果、注明单位,避免出现数学运算的中间步骤。

对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应予以说明,必要时还应注明公式的来源。

公式中的文字符号要前后统一并符合国家标准,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4)对设计中的计算和设备选择结果应以表格形式出现。

,对方案选择比较也应列表分析,并对方案选择结果加以说明。

对相同的计算和设备选择内容,为了避免重复,可选一例计算和选择,其余结果可通过表格反映出来。

四、对设计图纸的要求1.对设计图纸的要求(1)图纸的幅面、边框尺寸、图纸的比例及采用的图形符号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图中采用的文字符号、编号应与说明书相符合。

(2)图纸绘制应线条清晰、整洁美观,图线的形式和宽度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图中的文字应用长仿宋字书写,标题栏、明细表等规格应统一。

第二节设计资料的收集一、工作面供电设计所需原始资料在进行工作面供电设计时,必须首先收集以下原始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

1矿井的瓦斯等级,采区煤层走向、倾角,煤层厚度、煤质硬度、顶底板情况、支护方式。

2采区巷道布置,采区区段数目、区段长度、走向长度、采煤工作面长度,采煤工作面数目,巷道断面尺寸。

3采煤方法,煤、矸、材料的运输方式,通风方式。

4工作面机械、电气设备的布置;各用电设备的详细技术特征。

5电源情况。

了解工作面附近现有变电所的分布情况,供电能力。

进行工作面供电设计时所需原始资料一般由指导教师提供二、工作面供电设计所需参考资料<<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煤矿电工手册>>第二分册下、<<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整定细则》、《矿井保护接地装置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检漏继电器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中国煤炭工业产品大全>>、各类有关的电气设备产品样本、各类供电教材。

第三节供电系统设计要求一、设计内容1、设计依据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巷道尺寸及支护方式;综采工作面地质、通风、排水、运输情况;综采工作面的技术和经济参数;综采工作面的作业制度;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性能、数据及布置。

2.设计内容根据所设计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情况,选定移动变电站与各配电点位置;确定变压器容量、型号、台数;拟定综采工作面供电系统图;确定电缆型号、长度和截面;选择高低压开关;做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绘制综采工作面供电系统图;造综采工作面供电设备表。

二、设计要求设计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设计规范》和《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设备应选用定型产品并尽量选用新产品和国产设备;设计要保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三、供电设计有关规定1、《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规定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表3—1要求。

表3—1 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压,不应超过10000V ; (2)低压,不应超过1140V ;(3)照明、手持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话和信号装置的额定供电电压,都不应超过127V ;(4)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应超过36V 。

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V 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国外采煤工作面供电电压已达5000V)井下电力网的短路电流,不得超过其控制用的断路器的开断能力,并应校验电缆的热稳定性。

40kw 及以上的电动机,应使用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

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侧,应有短路、过负荷和欠电压释放保护。

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和过负荷保护装置,或至少应装设短路保护装置。

低压电动机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的保护及远方控制装置。

移动变电站必须采用监视型屏蔽橡套电缆。

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都应使用专用的分相屏蔽不延燃橡套电缆. 1140V 设备使用的电缆必须用带有分相屏蔽的不延燃橡套电缆;660V 的设备应使用带有分相屏蔽的橡套绝缘屏蔽电缆。

照明、通信、信号电缆应采用不延燃橡套电缆。

2、《煤炭工业设计规范》中的规定综合机械化采煤的采区变(配)电所的高压进出线,宜有专用的开关柜。

3、《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中的规定一般应由两回路供电,并尽量引自不同的变压器母线段。

工作面的电力负荷,可按下式计算:pjeXP K S ϕcos ∑=式中 S ——工作面电力负荷视在功率,KVA ; e P ∑——工作面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pj ϕcos ——工作面电力负荷的平均功率因数,可取0.7;X K ——需用系数,可按下式汁算: edP P KX ∑+=6.04.0 P d ——最大一台电动机功率,kW 。

四、井下供电系统图例符号井下供电系统图例符号如表 所示第四节供电系统负荷计算一、供电电压井下采区变电所的电源,可以由井下主变电所或从地面变电所经风井(或钻孔)供电,一般不设备用电源,送至采区变电所的电源电压为6kV。

井下综采工作面配电点的电源来自采区变电所,综采工作面的供电电压可以根据其日产量、单机或双机最大容量与总容量,参照表4—1来选定低压配电电压等级。

表4—1 采区低压配电电压等级及合理使用范围煤电钻与照明电压一律采用127v。

二、供电系统的拟定原则(1)力求减少电缆的条数与长度,尽量减少回头供电,电缆截面不超过70 mm2。

橡套电缆长度按敷设路径长度乘1.1,铠装电缆长度按敷设路径长度乘1.05。

(2)采煤机宜用单独电缆供电,综采工作面配电点到各用电设备宜用辐射式线路供电,带式输送机可以用干线式线路供电。

对多台大容量带式输送机,也可以用辐射式线路供电。

(3)配电点的设置:一般都设置工作面集中配电点。

对输送机及其它附属机械.因位置分散也可分别设配电点。

(4)力求减少开关或起动器的使用量,原则上1台起动器控制1台电动机。

对采煤机等重要生产机械宜设置备用起动器.即一用一备;对于刮板输送机起动器,宜按二用一备考虑。

(5)配电点起动器在3台以下并联配电时,可以不设置进线用总馈电开关。

(6)移动变电站低压侧已有低压馈电开关,而且保护齐全,可以不在移动变电站之外再设置低压总馈电开关。

(7)工作面配电点最大容量电动机的起动器应靠近配电点的进线.以减小起动器间连接电缆的截面。

(8)根据供电设备容量,供电系统一般都选用2~3台移动变电站1#移动变电站向带式输送机及其它转运设备供电;2#移动变电站向采煤机、乳化液泵站和喷雾泵供电;3#移动变电站向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等供电。

2#、3#移动变电站的负荷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换。

综采工作面供电系统如下图所示三、综采工作面供电设备布置及供电系统举例方案1——大断面单巷布置法工作面配电点和乳化液泵站等设备布置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一侧,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变配电设备及泵站。

这种方案虽然要求巷道加宽一些,开拓量大一些,支护成本高一些。

但是供电、供液设备移动很方便,可以缩短低压供电距离,缩短供液管路,减少电缆线路上的电压损失和液压管路上的压力损失;便于变配电设备和供液设备的运行维护,所以是现代综采供电的典型方案,应优先进用。

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如图5—2图5—3所示。

方案2——小断面双巷布置法将移动变电站、工作面配电点及泵站都设置在单独的辅助巷道内,每隔一定距离,用联络巷与工作面运输巷连通,通过联络巷与运输巷向工作面配电。

这种方案最适宜于下一个工作面尚未回采,但其回风巷已经开拓完毕,这就可在此回风巷布置上工作面的移动变电站、配电点和泵站设置。

这种方案可使运输巷道断面缩小,支护成本低。

适合于双巷掘进的开拓系统,其设备布置如图5—3所示。

方案3——定点布置法将供电、供液设备安装在离工作面较远的短石门里或硐室里,不随工作而推进而多次移动。

这种方案适合于顶板比较破碎、压力较大、巷道维护较困难同时走向长度和工作面长度不太大的综采工作面,它有投资少,维护方便的优点。

其它方案对于低瓦斯矿井的工作面,配电点、移动变电站和泵站可以设置在回风巷,也可以在进风的运输巷与回风巷各设置一部分。

对于放顶煤综采支架后的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的配电点与移动变电站,有的设置在回风巷。

四、供电设备的选型原则1、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供电设计规定。

2、各种供电没备的额定电压与所在线路上的额定电压一致;电缆的额定电压应等于或略大于所在线路的额定电压。

3、设备的额定电流或者长时允许负荷电流应等于或略大于工作中所通过的长时负荷电流。

4、开关电器的分断能力应等于或大于所通过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5、电缆主芯线截面应等于或大于三相短路电流的热稳定截面。

6、综采工作面供电应采用移动变电站。

国产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有KSGZY和KBSGZY 两种系列。

后者为节能新产品。

7、井下照明及电钻用电电压为l27V。

8、BGP5—6系列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有A、B、C、D四种结构,分别用于:两个电源进线、一个电源进线、仅用于联台使用、仅用于单台使用,其高度都为1190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