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四,,岩浆岩及其肉眼鉴定
岩石的肉眼鉴定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肉眼鉴定一、岩石分类的鉴定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还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快速鉴定步骤一般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
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
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
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2)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
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
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3)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
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
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
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
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
岩石的肉眼鉴定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肉眼鉴定一、岩石分类的鉴定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还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快速鉴定步骤一般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
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
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
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2)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
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
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3)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
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
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
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
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
矿物与岩石的鉴定-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矿物与岩石的鉴定注意:表头能填的都要填上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通过对造岩矿物的标本的观察,认识常见造岩矿物。
2、学习根据造岩矿物的形态和物理特性,用肉眼鉴定常见造岩矿物的实际技能和描述矿物的基本方法。
3、对各类常见岩石标本进行综合肉眼鉴定。
二、实验原理1、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成分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
由于其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和形成时地质环境的不同,造成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呈现不同的特征。
2、各类岩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不断地进行着相互间的转化,岩石的原始物质是岩浆,岩浆在侵入活动过程中冷凝成各种火成岩。
火成岩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沉积岩。
在大规模的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已形成的火成岩、沉积岩,下降到地壳深处,受湿度、压力、岩浆分异的化学溶液的影响而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各种变质岩。
三、使用仪器、设备、材料1、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等2、材料:矿物及岩石标本四、实验步骤(一)矿物的肉眼鉴定法,通常情况下,可参照下列步骤进行:1、首先观察矿物的光泽。
2、然后试验矿物的硬度。
3、再观察矿物的颜色。
4、进一步观察矿物的形态和其它物理性质。
针对有限的几种可能性,逐步地缩小范围,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最终鉴定出矿物,定出矿物名称。
(二)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具体步骤可为:1、观察岩石的构造。
2、观察岩石结构。
3、分析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
4、最后应注意的是在肉眼鉴定岩石标本时,常常有许多矿物成份难于辨认,如具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的火成岩,泥质或化学结构的沉积岩,以及部分变质岩,由结晶细微或非结晶的物质成份组成,一般只能根据颜色深浅、坚硬性、比重大小和“盐酸反应”等进行初步的判断。
五、实验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一)常见造岩矿物的肉眼综合鉴定(自己查找资料,描述自己感兴趣的两种矿物!)(根据你所选择的岩石的种类,选择一张表格来描述岩石性质)表2 认识岩浆岩表2 认识沉积岩表2 认识变质岩。
岩浆岩标本认识

实训二常见岩浆岩的肉眼鉴定一、实训的目的与要求1、通过对岩浆岩(火成岩)标本的观察,熟悉其结构,构造特征。
2、运用肉眼鉴定造岩矿物的方法,分析常见火成岩的矿物组成。
3、学习岩浆岩的简易分类和肉眼鉴定方法。
二、实训前准备工作实训前应复习教材“岩浆岩”。
三、实训内容:1、常见火成岩结构的观察结合下列标本,从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颗粒相对大小及相互间关系等方面认识结构特征。
(1)矿物结晶程度全晶质结构—花岗岩;玻璃质结构—黑曜岩(2)矿物的颗粒大小粗粒结构—粗粒花岗岩中粒结构—中粒辉长岩细粒结构—细晶岩或细粒闪长岩;隐晶质结构—玄武岩(3)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等粒结构—花岗岩,闪长岩斑状结构—闪长玢岩,正长斑岩。
(4)矿物间的相互关系,文象结构—文象花岗岩2、常见火成岩典型构造观察:块状构造—花岗岩,闪长岩;流纹构造—流纹岩;气孔状构造—浮岩,粗面岩;杏仁状构造—玄武岩。
3、常见火成岩矿物成分识别:石英:(观察花岗岩,流纹岩),石英在岩石中多呈粒状,具油脂光泽和贝壳状断口,呈烟灰色,易于和灰白色的长石相区别。
长石:(观察花岗岩,闪长岩和安山岩)通常钾长石(正长石),多为肉红色,斜长石多为灰白色(有时有例外,如钾长石为白色或深灰色,斜长石为淡红色或蔷薇色),若慢慢转动手中的标本,注意观察,则斜长石具有许多平行的晶纹,而钾长石的解理面在光的照射下,往往可分为明暗程度,有显著差异的两部分。
云母:(观察黑云母花岗岩)最明显的特征是用小刀极易挑出碎片。
辉石和角闪石:(观察辉长岩和闪长岩)辉石和角闪石在火成岩中均为深灰色至黑色,光泽也甚相似。
但在形态和断面上有所差异,辉石呈短柱状,断面为八边形(近似正方形);角闪石呈长柱状,断面为六边形,且辉石往往与橄榄石共生,角闪石往往与黑云母共生。
4、常见火成岩特征的综合观察:结合标本,对照教材中关于火成岩的具体描述,逐块逐项地进行观察,特别要注意各自的鉴定特征。
花岗岩—流纹岩类: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教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第一章:认识岩石和矿物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和矿物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
2. 能够区分岩石和矿物。
教学重点:1. 岩石和矿物的概念及特征。
2. 区分岩石和矿物。
教学难点:1. 岩石和矿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1. 岩石和矿物标本。
2. 显微镜。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岩石和矿物有哪些。
2. 讲解:介绍岩石和矿物的概念,讲解它们的特征。
3. 实践:学生分组观察岩石和矿物标本,用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结构。
4. 总结:强调区分岩石和矿物的方法。
作业布置:1. 观察周围的岩石和矿物,记录它们的特征。
第二章:岩石的形成和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掌握岩石的变化规律。
2. 能够分析不同岩石的特点。
教学重点:1. 岩石的形成过程。
2. 岩石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1. 岩石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1. 岩石标本。
2. 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岩石形成和变化的认识。
2. 讲解:讲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分析不同岩石的特点。
3. 实践: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加深对岩石形成和变化的理解。
4. 总结:强调岩石的变化规律。
作业布置:1. 分析身边的岩石,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矿物的特征和分类教学目标:1. 掌握矿物的特征,了解矿物的分类。
2. 能够识别常见矿物。
教学重点:1. 矿物的特征。
2. 矿物的分类。
教学难点:1. 矿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1. 矿物标本。
2. 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矿物特征和分类的认识。
2. 讲解:讲解矿物的特征,介绍矿物的分类。
3. 实践:学生观察矿物标本,对比相关图片资料。
4. 总结:强调矿物的特征和分类。
作业布置:1. 收集常见矿物标本,进行观察和识别。
第四章:探索岩石和矿物的奥秘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2.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岩石和矿物。
野外三大岩的肉眼鉴定

◆在野外如何准确的区分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沉积岩具有层状构造,层理清楚,有的沉积岩有化石,地表出露有规律性,有明显的地层产状。
岩浆岩具有矿物和胶结物之分,斑岩的斑晶和胶结物的成分往往差别比较大,岩石致密坚硬,无层理和解理的块状构造,有的岩浆岩还可以见到俘虏体,地表出露没有规律性,找不到产状。
变质岩具有明显的丝捐光泽,片理明显,变余结构清楚,有重结晶现象。
片麻岩的黑白相间条带特殊。
地表出露比较有规律如何在手标本上区分三大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一是各大岩石由于成分的侧重性而有所区别;二是结构构造上有各自特点。
具体分析一下。
岩浆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辉石、橄榄石。
酸性岩浆岩中前几种矿物居多,而基性岩浆岩中则偏向于后者。
也因此,在岩石的颜色上来说由肉红色--灰白色--黑色变化。
结构上来说,侵入的岩浆岩里面的矿物应该是较均匀的分布,岩石呈现块状。
而喷出的流纹岩中会呈现一些流动构造;以及喷出的安山岩和玄武岩中会有气孔和杏仁状构造,这种特殊的结构构造也是它们的鉴定标志。
沉积岩:由于组成沉积岩的矿物都是经过了风化和搬运,所以一般来讲每种沉积岩在成分上相对较简单。
沉积岩的划分就是根据成分划分的,泥岩、碳酸盐岩、石英(长石)砂岩。
所以沉积岩就以某种成分为主(如以泥质、或以石英等)。
构造上沉积岩一般都呈现层状构造。
当然如果手表本很小的话可能见不到层理而是块状的。
沉积岩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生物的出现。
尤其在碳酸盐岩里面贝壳等生物的出现很普遍,这是一大鉴别标志。
变质岩:变质岩是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后期的高温或者高压过后,原来的岩石经过了成分和构造上的改造而形成。
所以成分上来讲除了与前两种岩有相同的造岩矿物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属于变质岩的专有矿物或者矿物组合。
例如红柱石,出现红柱石的岩石就必定是低级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石榴石与紫苏辉石组成的代表高温高压环境的麻粒岩。
但手表本鉴别变质岩更主要的依据是其结构构造。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四,,岩浆岩及其肉眼鉴定[本站推荐]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四,,岩浆岩及其肉眼鉴定[本站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58e9b93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1.png)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四,,岩浆岩及其肉眼鉴定[本站推荐]第一篇: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四,,岩浆岩及其肉眼鉴定[本站推荐] 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案授课题目:4.1 岩浆岩的形成、基本特征及分类课时:4 授课时间安排第周第次教学器材与工具教学 PPT、岩石手标本授课类型请标注√ 理论课(√)实训课()习题课()其他()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次授课使学生了解岩浆与岩浆岩的概念、岩浆岩的物质成分特征、不同类型岩浆岩中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熟悉岩浆中矿物的结晶顺序、岩浆岩产状和相的相关概念,掌握岩浆岩常见的结构、构造类型,熟悉典型结构、构造的地质指示意义,了解岩浆岩中侵入岩和喷出岩常见产状及相的类型,掌握岩浆岩分类依据,熟悉岩浆岩主要的分类方案及其命名的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岩浆岩主要的结构及构造类型、岩浆岩的分类,难点:岩浆岩主要结构、构造的地质意义、岩浆岩的分类方案,教教学基本内容一.岩浆与岩浆岩 1.岩浆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 2.岩浆岩及其基本分类二.岩浆岩的物质成分 1.岩浆岩的化学成份 2.岩浆岩的矿物成分三.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1.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的相关概念2.岩浆岩的结构类型(结构的划分依据、主要结构类型)3.影响岩浆岩结构的因素及其矿物结晶顺序;4.岩浆岩的主要构造类型5.常见岩浆岩构造的地质意义四.岩浆岩的产状与相 1.岩浆岩的产状(侵入岩的产状、喷出岩的产状)2.岩浆岩的相(深成相、浅成相、超浅成相、喷发相)五.岩浆岩的分类、命名教学过程设计:设计一:教师多媒体演示交互式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课堂板书,讲授岩浆岩总论中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设计二:矿物手标本讲解与演示利用典型岩石手标本,向学生讲解如何通过之前所学知识(岩浆岩总论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岩浆岩大类中常见岩石类型进行鉴定,掌握其主要鉴别标志及肉眼鉴定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讨论(√)、多媒体讲解(√)、模型、实物讲解(√)、课堂板书(√)、音像讲解()等。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课件

岩石鉴定( jiàndìng)全流程图示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岩体一体化教程。岩浆岩的颜色取决于其中(qízhōng)深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含量比例,。从超基 性岩至酸性岩,深色矿物含量由多变少、浅色矿物含。深色矿物﹥50%为深色,多为基性岩和超基性 岩。(1).具有中粒(1~5mm)至粗粒(﹥5mm)或似斑状结构,并呈块状构造的岩石,多属于深成岩。 (2).具有中粒一细粒(0.1~1mm)结构,并呈块状构造的岩石,多属于浅成岩。(4).如果整块岩石 都是致密的,肉眼不易看清晶粒,则为隐晶质结构
鉴
多为混合岩,具有片麻状构造的岩石称片麻岩,具片状构造的岩石称片岩,
定
具有千枚状构造的岩石称千枚岩,具板状构造的岩石则为板岩。然后再据其
特
矿物成分不同进一步细分命名。
征
3.对于那些不具片理构造的岩石,则首先应注意其矿物成分,然后注意岩石的结构。如
主要由方解石晶粒组成,具等粒变晶结构的岩石,滴稀冷盐酸剧烈起泡为大理岩。
岩浆岩的肉眼(ròuyǎn)鉴定
岩浆岩的颜色取决于其中深色矿物和浅色(qiǎn sè)矿物的含量比例, 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深色矿物含量由多变少、浅色矿物含
量由少变多 。
颜
色
深色矿物(kuàngwù)﹥50%为深色,多为基性岩和超基性岩;
﹤30%为浅色,多为酸性岩。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
第二页,共十四页。
岩浆岩的肉眼(ròuyǎn)鉴定
(1).具有中粒(1~5mm)至粗粒(﹥5mm)或似斑状结构,并呈块状构造的岩石
(yánshí),多属于深成岩。
(2).具有中粒一细粒(0.1~1mm)结构,并呈块状构造的岩石,多属于浅成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四,,岩浆岩及其肉眼鉴定
矿物岩石鉴定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4.1岩浆岩的形成、基本特征及分类课时:4授课时间安
排第
周第
次教学器材与工具教学PPT、岩石手标本授课类型请标注√理论课(√)实训课()习题课()其他()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授课使学生了解岩浆与岩浆岩的概念、岩浆岩的物质成分特征、不同类型岩浆岩中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熟悉岩浆中矿物的结晶顺序、岩浆岩产状和相的相关概念,掌握岩浆岩常见的结构、构造类型,熟悉典型结构、构造的地质指示意义,了解岩浆岩中侵入岩和喷出岩常见产状及相的类型,掌握岩浆岩分类依据,熟悉岩浆岩主要的分类方案及其命名的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岩浆岩主要的结构及构造类型、岩浆岩的分类,难点:岩浆岩主要结构、构造的地质意义、岩浆岩的分类方案,
教教学基本内容一.岩浆与岩浆岩1.岩浆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2.岩浆岩及其基本分类二.岩浆岩的物质成分1.岩浆岩的化学成份2.岩浆岩的矿物成分三.岩浆岩的结构、构造1.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的相关概念2.岩浆岩的结构类型(结构的划分依据、主要结构类型)
3.影响岩浆岩结构的因素及其矿物结晶顺序;
4.岩浆岩的主要构造类型
5.常见岩浆岩构造的地质意义四.岩浆岩的产状与相 1.岩浆岩的产状(侵入岩的产状、喷出岩的产状)
2.岩浆岩的相(深成相、浅成相、超浅成相、喷发相)五.岩浆岩的分类、命名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一:教师多媒体演示交互式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课堂板书,讲授岩浆岩总论中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设计二:矿物手标本讲解与演示利用典型岩石手标本,向学生讲解如何通过之前所学知识(岩浆岩总论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岩浆岩大类中常见岩石类型进行鉴定,掌握其主要鉴别标志及肉眼鉴定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讨论(√)、多媒体讲解(√)、模型、实物讲解(√)、课堂板书(√)、音像讲解()等。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岩浆岩的概念、常见的造岩矿物
2.根据SiO2划分几种化学类型
3.根据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常见哪些结构类型
4.根据岩石中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常见哪些结构类型各自有何成因意义
5.鲍文反应原理
6.何谓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7.教材中岩浆岩采用的是何种分类方案
课后小结:
1.岩浆侵入到地壳上部、在地表以下深度结晶和冷凝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岩浆喷出或溢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或火山岩。
2.火山喷出的固体物质统称为火山碎屑物。
由火山碎屑物堆积而形成的岩石
称为火山碎屑岩。
3.矿物晶体粗大且晶型较完好的长英质岩浆岩称为伟晶岩。
它是在岩浆结晶分异的晚期由残余岩浆所形成的。
4.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浆岩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与形态特点以及晶粒间的相互关系。
结构的特征取决于岩浆冷凝的快慢,而岩浆冷凝的快慢与岩浆的成分、规模、冷凝的深度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5.显晶质结构(包括粗粒、中粒、细粒及似斑状等)是侵入岩所常见的结构,而非晶质、隐晶质、斑状结构则是喷出岩所常有的结构。
6.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浆岩中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相互关系。
它是岩浆岩形成条件的反映。
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动构造主要见于喷出岩,也能见于侵入岩体的边缘。
矿物岩石鉴定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4.2岩浆岩主要岩石类型手标本鉴定(实训七)
课时:4授课时间安
排第
周第
次教学器材与工具成套岩石手标本授课类型请标注√理论课()实训课(√)习题课()其他()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主要各种岩石类型中主要矿物组合特点,了解肉眼下各种造岩矿物鉴别方法,了解相似矿物鉴别特点与鉴别方法;掌握岩浆岩大类中喷出岩和侵入岩主要结构、构造类型;熟悉岩浆岩主要岩石类型的鉴别特征与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喷出岩和侵入岩主要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类型的鉴别,难点:喷出岩矿物组合识别,
教教学基本内容 1.根据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与矿物成分等特征对岩浆岩类常见岩石(侵入岩和喷出岩)进行肉眼肉眼鉴定及描述定名。
2.侵入岩类常见岩石类型实训:花岗岩类、闪长岩类、辉长岩类、橄榄岩类,
3.喷出岩类常见岩石类型实训: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苦橄岩,
4.闪长岩与花岗闪长岩区别和联系。
5.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一:学生分组实训实验仪器:岩石手标本18套;放大镜、小刀等(每二人一套);实训室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观察和鉴定的方法,结合完整成套的岩石手标本,完成岩浆岩类常见岩石鉴别的实训,并独立完成实训报告。
设计二:课堂总结针对学生的实训课堂表现,老师进行查缺补漏的辅导与总结。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讨论(√)、多媒体讲解()、模型、实物讲解(√)、课堂板书(√)、音像讲解()等。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眼如何区分侵入岩与喷出岩
2.岗岩与闪长岩主要矿物组合特点
3.武岩常
见斑晶矿物种类和结构、构造类型
课后小结:
1.岩浆岩的肉眼命名主要是根据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与矿物成分。
2.根据岩浆岩中SiO2含量,可将岩浆岩划分为4大类:超基性岩SiO2含量65%。
3.根据岩浆侵入深度,可将侵入岩分为深成岩、浅成岩、次火山岩三类。
4.“斑岩”和“玢岩”仅用于浅成岩和次火山岩中具斑状结构的岩石。
“玢岩”中的斑晶以斜长石为主;“斑岩”中的斑晶以石英、碱性长石、似长石为主。
深成岩和喷出岩不使用“斑岩”、“玢岩”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