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历史2017年考试热点
2017成人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六

2017成人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六
动乱及起义
1.“国人暴动”:-841年(西周平民和奴隶的反抗,周厉王逃跑)
2.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问九鼎、卧薪尝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3.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4.“永嘉之乱”:311年,匈奴贵族与羯族联军攻陷洛阳,俘虏西晋怀帝
5.隋末农民战争:翟让、李密领导瓦岗军
6.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唐末农民战争(黄巢)*首次提出平均思想
7.北宋灭亡:“靖康之变”1127年
8.明初“靖难之役”;明末农民起义(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
9.清康熙年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之乱”。
专题6-1 高考热点分析-奇招制胜2017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全突破 含解析 精品

高考热点分析【综合分析】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影响经济的发展。
中外重要的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是高考的热点专题,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经济政策与体制,现代西方的经济政策与体制,苏联的经济政策与体制。
从考查形式上看,本专题命题形式多样、材料选取广泛、题型多样。
从考查内容看: 一、本专题常把中国经济政策和体制进行纵向综合,如,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二、本专题常把西方的西方的经济政策与体制进行综合,如,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三本专题常把苏联的经济政策与体制进行综合,如,斯大林经济体制和二战后的改革,四、本专题常进行内部横向综合比较,如,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
【主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一、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特点概说1、上下时限:约一万年前——1840年前后2、中心区域:黄河、长江流域(南稻北粟)3、生产力水平:铁器、牛耕;长期世界领先4、基本方式:小农经济①特点有三: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②优点有三: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③局限有三:劳苦、脆弱;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的特点,不利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导致社会发展缓慢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阻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5、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手工业、商业处于从属地位。
6、基本特征(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主要条件:生产经验的积累总结、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生产组织的小型化(小农经济)7、核心制度:土地制度。
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8、社会问题:土地兼并。
导致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9、经济重心:两宋之际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10、指导思想:重农抑商,以农立国二、精耕细作的主要条件1、耕地工具:①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木器、石器和骨器;②铁器牛耕在春秋出现,在战国推广;③在汉代普及并发明犁壁;④唐代在长江下游出现曲辕犁,标志传统步犁成熟定型。
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史》知识要点整理

【导语】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出发吧,愿你前程⽆量,考⼊理想院校!以下是为⼤家整理的《2017年成⼈⾼考⾼起点《历史》知识要点》供您查阅。
【知识要点⼀】《⼤*书》 资产阶级⾰命的背景: 16世纪,英国处在封建关系解体和资本主义⽣产发展的过程中。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从地中海区域移到⼤西洋沿岸,对英国⼯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纺织业成了英国的主要⼯业部门。
出现了靠圈地养⽺发财的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从16世纪起,英国利⽤它处于⼤西洋航路中⼼的优越地理位置,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开展殖民活动,进⾏殖民掠夺。
通过残酷剥夺农民⼟地和进⾏殖民掠夺等⼿段,英国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坚信“君权神授”,认为任何限制君权的事都是错误的。
但是,英国议会已经形成⼀个传统,不得议会的同意国王不能制订法律,不得征税。
因此国王詹姆⼠⼀世与议会之间关系紧张。
1525年继位的查理⼀世仍然独断专⾏,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征税,曾经⼏次解散议会,甚⾄长期不召集议会。
他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压榨⼈民还把持和出售肥皂、盐、酒、煤和铁的专卖权,搜刮⼤量⾦钱。
造成⽣产和贸易混乱,⼯商业萧条,⼤量劳动者失业。
英国社会的各种⽭盾激化,资产阶级⾰命条件⽇益成熟。
⾰命的发⽣: 1638年,苏格兰⼈民⾸先起义,反抗查理⼀世的统治。
查理⼀世为了筹措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召集长期关闭的议会。
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同代表封建势⼒的国王进⾏⽃争,并且得到了⼈民群众的⽀持。
新议会于1641年通过《⼤*书》,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 A.监督国王⼤⾂们的活动; B.取消国王的专卖权 C.宣布未经议会同意就擅⾃征税为⾮法⾏为。
⽃争历经反复。
查理⼀世不⽢⼼丧失⾃⼰的权⼒,于1642年初带兵闯⼊议会,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的代表⼈物,但扑了空。
成人高考历史2017年考试复习笔记

成人高考历史2017年考试复习笔记法国大革命背景:波旁王朝****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当时有了一定发展。
三个等级教士;贵族;资产阶级、农民、工厂工人、手工业者、城市贫民。
第一次起义攻克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和封建等级特权的要求,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第二次起义1792年8月9日攻占王宫****了君主政体1792年9月20日瓦尔密大捷打退普鲁士军队的进攻第2天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当政-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国王路易十六于1793年1月被当众处死第三次起义****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专政资产阶级民主派专政时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机构:公安委员会人物:丹东罗伯斯庇尔圣鞠斯特。
罗伯斯庇尔掌握了领导权。
措施:彻底摧毁封建制度;镇压******:克服经济上的困难,严惩囤积居奇的商人;击退外国侵略。
热月党的统治雅各宾派内部分裂,1794年7月27日(共和历热月9日)热月政变,雅各宾派专政被****热月党人开始统治法国。
雾月政变拿破仑与1799年11月9日和10日发动政变,****督政府,夺取政权。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1804年拿破仑把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改为法兰西第一帝国,自己成为帝国皇帝内政措施:强化军事独裁统治,取消了革命以来实行的地方自治制度;颁布《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保证农民在革命时期购得的小块土地;奖励发展工业。
统治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有很大的发展。
对外战争:进步-多次打垮“反法同盟”防止了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消极-吞并许多领土,组成附庸国。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
1814年欧洲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被流亡到意大利西海上的厄尔巴岛; 1815年3月初,滑铁卢战场,法军再败。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了,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
维也纳体系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会议由俄、英、普、奥四大国操纵。
成人高考2017年历史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2017年历史试题及答案第1题单选明朝后期普遍流通的货币是()A.铜钱B.铁钱C.交子D.白银参考答案:D第2题单选关于东南亚气候的论述,正确的是()A.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马来群岛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马来群岛的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参考答案:A第3题单选二次大战中指挥诺曼底登陆的盟军总司令是()A.罗斯福B.丘吉尔C.杜鲁门D.艾森豪威尔参考答案:D第4题单选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全面夺权” ②二月抗争③“九•一三”事件④“四五”运动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参考答案:A第5题单选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气候的自然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D.洋流影响参考答案:C第6题单选清朝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正确的是()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B.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C.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参考答案:C第7题单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是()A.长白山脉、云贵高原B.天山山脉、柴达木盆地C.阴山山脉、吐鲁番盆地D.武夷山脉、四川盆地参考答案:A第8题单选四大盆地中,全部位于外流区域的是()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参考答案:D第9题单选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90°W,80°SB.80°E,40°NC.10°E,1°SD.180°W,71°N参考答案:B第10题单选下列跨四类干湿区的省份有()A.川、陕B.陕、甘C.甘、青D.青、晋参考答案:B第11题单选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具体措施是()A.限制大城市的规模,并逐步缩小大城市范围B.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三废”排放量并通过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C.在城市的郊区拆除新城和卫星城D.多造高层建筑,尽量减少占地规模参考答案:C第12题单选“史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梁启超B.黄遵宪C.严复D.冯如参考答案:A第13题单选下列各组国家的首都不是全国第一大城市的是()A.加拿大、巴基斯坦、澳大利亚B.伊朗、印度尼西亚、埃及C.印度、日本、中国D.瑞士、伊拉克、法国参考答案:A第14题单选地球内部圈层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其划分依据是()A.地震波速的突然变化B.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C.各层的厚度不同D.岩浆比重的不同参考答案:A第15题单选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河流的侵蚀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参考答案:B第16题单选下面对商鞅变法性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一次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改革B.是一次废除土地私有制度的革新C.是一次土地私有制代替土地国有制的改革D.是一次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革新参考答案:B第17题单选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板块张裂活动形成的是()A.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B.喜马拉雅山C.东非大裂谷D.太平洋参考答案:C第18题单选新兴工业中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工业布局的决定性条件是()A.知识技术;洁净优美的环境和现代化高速交通运输条件B.社会服务和生产协作条件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D.接近原料产地、能源充足参考答案:A第19题单选我国油料作物中,播种面积居首位的是()A.芝麻B.大豆C.油菜D.花生参考答案:C。
2017年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2017年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0XX年前)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年鸦片战争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19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89年9XX年)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XX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XX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夏(前21世纪)减去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再减去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世纪前47年,进入封建社会)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2017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热点与题型全突破:专题1.1 高考热点分析(解析版)

2017年高考历史热点与题型全突破:专题1【综合分析】政治体制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的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有很大的差别,政治制体制的不同充分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及相互包容性。
各种政治模式的碰撞、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从专制、人治走向民主、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西政治体制主要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的法律制度、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探索与尝试、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主干知识。
高考命题特别重视对这一主题的考查,多从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整体史观角度,综合考查中外政治文明演变与创新的特点及影响、中西政治制度的差异及权力制衡的特点及影响、政治体制演变中蕴含的公平、公正的主流价值观。
其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体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
【深化拓展】1.中西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不同路径(1)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和形成有两条不同的路径,即专制主义路径和共和制路径,前者具有任命制、终身制和集权制等特征,后者具有选举制、任期制和分权制等特征。
(2)古希腊国家制度的地域性完全是切断血缘关系而冲破氏族藩篱的结果,而古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地域性则是血缘关系通过宗法制度得以延伸的结果。
(3)古希腊政治制度的“公共权力”逐步发展为公民权,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公共权力”本质上为血统性的“个人”行使。
前者演变为“主权在民”的路径,后者则演变为“主权在君”的路径。
(4)对政治制度的认知和思维路径,与中西方所处的政治制度的客观现实是一致的。
不同的认知和思维路径,反过来制约着中西政治制度路径的演变。
2.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制度的特点(1)建立多途径、多环节的整体监督机制:①在国家机构设置上,遵循分散权力的原则。
②在职官选拔任期上,严格标准、严格权限。
③加强对行政官吏的司法监督。
(2)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监察制度:①监察权的独立性。
2017年成人高考历史习题及答案

2017年成人高考历史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正确叙述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的是()A.民族之间一直混战不已,元朝统一政权B.民族战争致使社会经济停滞不前C.民族战争致使封建经济继续发展D.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2.王安石变法所针对的弊端是()①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②官僚机构庞大臃肿,官俸开支巨大③金军南下,威胁着北宋的安全④每年送给辽和西夏的岁币,加重了国家的财政危机⑤军队庞大,每年支出巨额军费,而军队战斗力很弱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3.岳飞抗金得到人民尊敬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A.岳家军纪律严明B.岳飞与秦桧势不两立C.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D.岳飞忠君爱国4.元朝时,直接管辖台湾的机构是()A.中书省B.行中书省C.宣政院D.澎湖巡检司5.下列不属于宋代的重要作家是()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自居易6.《清明上河图》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史学家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A.当时的绘画题材广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C.反映了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应和了人民对风俗画的爱好二、问答题7.试述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结果。
8.试述宋、元时期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答案一、选择题1.D2.A3.C4.D5.D6.C二、问答题7.(略)8.(1)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
宋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词作家。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对宋词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扩展了词的内容,使词也能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
宋代杰出的词人还有辛弃疾、李清照等。
(2)元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曲。
元代的剧作家很多,最著名的是关汉卿,他写过六十多种剧本。
关汉卿的创作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窦娥冤》是他最出色的代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高考历史2017年考试热点
辛亥革命和清政府的灭亡
(1)兴中会的建立1894年檀香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清政府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2)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书》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
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民报》意义: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为政治纲领。
“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就是****君主****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
民生主义就是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
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主要阵地为报纸保皇派《新民丛报》;革命派《民报》
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黄兴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四川保路运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川汉铁路推选立宪派蒲殿俊为会长
武昌起义1911年武昌蒋武、孙武新军。
10月10日晚上熊坤、金兆龙
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直接结果: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孙中山南京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利;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辛亥革命性质:反帝反封建。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颁布了临时约法;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