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对五年级上册科学科目的知识点都整理好了吗?下面小编整理了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供你参考。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课小苗的诞生1、通过实验说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 )、(光照 )、 (空气 )、(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2、我国“神舟三号〞 2002年 4 月 1 日成功地返回地面。
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是(葡萄 )、(树莓 )和(兰花 )。
3、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 )。
只有 (条件 )适宜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4、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具有 (活力 )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
一般地说,具有 (适量的水 )、(充足的空气 )和(适宜的温度 ),种子可以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 (光照 )。
5、种子萌发需要以下条件?答: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具有活力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一般地说,具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种子可以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1、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 (沙质土 );含黏土多的叫 (粘质土 ); 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 (壤土 )。
3、(沙质土 )的(渗水 )能力最强。
4、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 ), (壤土 ),(粘质土 )。
5、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粘质土 ), (壤土 ),(沙质土 )。
6、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 )和(透气性 )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7、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 (不同土壤 )中,比方:花生、虞美人花等植物适合在 (沙质土 )环境下生长,一些植物那么适合在 (粘质土 )里生长,而大多数植物适合生长在 (壤土 )里。
8、如果我们将豆苗分别种在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里,在保持其他条件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豆苗的生长状况一样吗 ?为什么 ?答:大豆在沙质土里长得最好,沙质土土质松、透气性好、渗水能力强、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容易呼吸到氧气和水分,更容易发芽和在地面吐芽。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小苗的诞生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
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4、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下面的种子却没有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空气】。
5、雨后种子容易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6、我国“神舟三号”2002年4月1日成功地返回地面。
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是【葡萄】、【树莓】和【兰花】。
7、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8、在自然界,种子一般在【春季】才开始萌发。
9、怎样制作种子标本盒?①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
○2选择好的,并按自己指定的标准分类。
○3利用干燥、透明的小盒或小瓶分类、分装。
○4盒内放干燥剂和防虫药。
○5收集各类种子资料制作标签,对号贴上标签。
○6说明制作日期及制作人。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1、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
这说明【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4、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弱】。
6、黏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强】;沙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弱】。
7、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8、沙质土:含砂粒较多,土质松散,渗水快,保水能力差,易干旱,用手捏不成团。
黏质土:含黏粒较多,土质黏重,易板结,渗水慢,吸水,保水能力强。
2022年最新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第一课空气的成分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
2.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3.实验: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用集气瓶将其中一支蜡烛罩起来。
实验方法:A.把一支蜡烛粘在玻璃片上放在水槽中;向水糟中加入大约5厘米深的水,水不宜太多,能淹没蜡烛下部即可,倒水时不要弄湿烛芯。
B.不点燃蜡烛,用集气瓶把蜡烛扣上,观察水能进入杯子吗?C.点燃蜡烛,用集气瓶罩在蜡烛上,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熄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并高出水槽中的水面。
现象解析:A.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说明瓶子内的空气少了,“腾”出了一部分空间。
B.为什么集气瓶中的空气会减少?是空气跑了吗?你认为这与什么有关?为什么?答:因为蜡烛燃烧会消耗一部分空气。
C.集气瓶中还有没有空气?是不是都用光了?为什么?答:集气瓶中还有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水会占据瓶内的全部空间。
结论:蜡烛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4.实验: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气体还能不能支持燃烧。
实验方法:A.用一块玻璃片在水下把集气瓶盖好,一只手托住玻璃片,另一只手按住集气瓶,倒扣过来放在桌面上。
B.把瓶口的玻璃片推开一条小缝儿,将燃着的木条伸进集气瓶里,观察有什么现象?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是支持燃烧的,只有这种气体存在燃烧才能进行;另一种气体是不能支持燃烧的。
5.氮气的用途:用于医疗手术、用作灯泡填充气、用于生产氮肥、用于储存食品。
6.氧气的用途:潜水员需要携带供氧装置;氧炔焰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液态氧用作火箭的助燃剂;炼钢需要氧气。
7.氧气的作用:①供给呼吸②支持燃烧③反应放热8.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会使人缺氧窒息。
第二课燃烧的秘密1.物体在燃烧时有什么现象?发光发热、闻到特殊气味、生成新物质。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1— 5)1、种子萌发需要三个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空气)。
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土壤。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它们能够自己制造养分,获得(养料)。
3、家里粮仓里储存的粮食都是植物的种子,一般不发芽,主要是因为缺少(水)。
(第一课)4、动物按食性可以划分为(草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
5、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6、沙质土渗水能力最强。
黏质土保水能力最强。
7、大部分植物适合生长在(壤土)里。
8、(豆苗)在(沙质土)中生长情况最好,因为沙质土疏松,透气性好。
9、西瓜、花生适宜在(沙质土 )中生长。
10、马铃薯,莲藕,姜都有节和芽,它们都是地下茎,不是根。
甘薯,胡萝卜,白萝卜是植物的根。
11、在做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时,在瓶子内的水面上滴一层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12、茎有哪些作用?答:大部分植物的茎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具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13、植物的根有哪些作用?答: 1、防止水土流失; 2、从土壤吸收水分供植物生长; 3、根有储藏营养的作用。
14、无意插柳柳成荫说明部分植物的茎具有(繁殖)作用。
15、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
(第七课)16、仙人掌的刺,其实就是它的(叶子),退化成刺能减少(水分的蒸发)。
(第八课)17、植食性动物举例:马、羊、兔、蝴蝶肉食性动物举例:虎、狼、狮子、鹰、鲨鱼杂食性动物举例:老鼠、蚂蚁、狗、猫、猪、猩猩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6—9)1、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向光性)。
2、植物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3、植物的根都是向下生长,因为植物具有向地性,向地性是因为植物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重点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重点
一、植物的种类与特点
1. 植物的分类: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2. 单子叶植物的特点:叶脉平行、花单性、子实为一颗种子。
3. 双子叶植物的特点:叶脉网状、花两性、子实为两个种子。
二、动物的分类与特点
1. 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昆虫。
2. 哺乳动物的特点:胎生、有乳腺、体温恒定。
3. 鸟类的特点:有羽毛、有翅膀、卵生。
4. 爬行动物的特点:有鳞片、冷血动物、卵生。
5. 两栖动物的特点:有蹼、生活在水陆两栖的动物、卵生。
6. 鱼类的特点:有鳞片、冷血动物、卵生。
7. 昆虫的特点:有六只腿、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卵生。
三、物体的性质和分类
1. 物体的性质:颜色、形状、大小、硬度等。
2. 物体的分类:固体、液体、气体。
四、能源与环保
1. 能源的种类:太阳能、水能、风能、化石能源等。
2. 环保的措施: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尾气排放、垃圾分类等。
五、科学实验
1. 科学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
2.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穿实验服、戴护目镜、不乱丢垃圾、小心使用实验器材。
以上是最新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复重点,希望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
只有【条件适宜】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肯定的温度】。
4、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下面的种子却没有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空气】。
5、雨后种子简单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6、我国“神舟三号〞2002年4月1日成功地返回地面。
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是【葡萄】、【树莓】和【兰花】。
7、通过实验说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8、在自然界,种子一般在【春季】才开始萌发。
9、怎样制作种子标本盒?①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
2选择好的,并按自己指定的标准分类。
3利用枯燥、透明的小盒或小瓶分类、分装。
4盒内放枯燥剂和防虫药。
5收集各类种子资料制作标签,对号贴上标签。
6说明制作日期及制作人。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1、在农业生产中,发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
这说明【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肯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4、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弱】。
6、黏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强】;沙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弱】。
7、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8、沙质土:含砂粒较多,土质松散,渗水快,保水能力差,易干旱,用手捏不成团。
(完整)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课小苗的诞生1、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
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2、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我国“神舟三号”2002 年 4 月 1 日成功地返回地面。
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
4、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阳光)、(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1、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粘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
4、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粘质土)。
5、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粘质土),(壤土),(沙质土)。
6、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7、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土壤)中,比如:花生、西瓜、大豆等植物适合在(沙质土)环境下生长,一些植物则适合在(粘质土)里生长,如水稻、芦苇等,而大多数植物适合生长在(壤土)里,如小麦、玉米等。
8、如果我们将豆苗分别种在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里,在保持其他条件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豆苗的生长状况一样吗?为什么?答:大豆在沙质土里长得最好,沙质土土质松、透气性好、渗水能力强。
第三课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1、“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这说明,(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2、(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多数植物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得要好一些。
4、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除光照以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如(温度、水)应该(保持相同)。
5、我们应当给周围的植物创造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采取哪些行动使植物生长得更好?①充足的(光照)、(空气)②适宜的(温度)、(水)、(肥料)③除虫、除草、松土④给(攀援)植物搭架6、喜阴植物在植物学中被称为(耐阴)植物。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一、生物生长与环境1. 种子发芽的条件- 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例如,把绿豆种子分别放在常温湿润、低温干燥、常温干燥的环境中,常温湿润环境中的种子会率先发芽,这说明温度、水分对种子发芽有影响。
而如果把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隔绝空气,种子也不能发芽,证明空气也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2. 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除了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外,植物生长还需要阳光、土壤中的养分等。
不同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像向日葵是喜光植物,而人参是喜阴植物。
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氮、磷、钾等养分来维持生长。
3. 动物的生活环境- 动物依赖特定的生活环境生存。
例如,鱼类生活在水中,它们用鳃呼吸水中的氧气;蚯蚓生活在潮湿、阴暗、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们靠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动物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如骆驼的驼峰储存脂肪,适应沙漠干旱少水的环境;北极狐的皮毛厚且毛色白,有利于在北极寒冷的环境中保暖和伪装。
二、光1.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能证明这一点,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
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蜡烛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倒立的烛焰像,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在墙体的下部,烛焰下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在墙体的上部。
2. 光的反射- 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
反射规律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例如,镜子能反射光,我们可以利用镜子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就是利用两块平行的镜子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从而在水下观察到水面上的情况。
3.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例如,将筷子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筷子好像弯折了,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小苗的诞生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
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4、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下面的种子却没有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空气】。
5、雨后种子容易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6、我国“神舟三号”2002年4月1日成功地返回地面。
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是【葡萄】、【树莓】和【兰花】。
7、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8、在自然界,种子一般在【春季】才开始萌发。
9、怎样制作种子标本盒?①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
○2选择好的,并按自己指定的标准分类。
○3利用干燥、透明的小盒或小瓶分类、分装。
○4盒内放干燥剂和防虫药。
○5收集各类种子资料制作标签,对号贴上标签。
○6说明制作日期及制作人。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1、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
这说明【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4、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弱】。
6、黏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强】;沙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弱】。
7、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8、沙质土:含砂粒较多,土质松散,渗水快,保水能力差,易干旱,用手捏不成团。
黏质土:含黏粒较多,土质黏重,易板结,渗水慢,吸水,保水能力强。
易积水,形成内涝,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不会散开。
壤土:土壤质地均匀,砂粒、黏粒所占比例大体相等,通气透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好,用手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
9、黏质土【透水性差】,【透气性差】,适宜种植【芭蕉、水稻、芦苇、荷花、莲花、芦苇、金银花、榕树、杨树、柳树、苦菜花】等高大,扎根深远的树木、花卉。
10、壤土【透气性好】,既【保水】,又【保肥】,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
适宜种植【山茶、月季、玫瑰、茉莉、凤仙、熏衣草、美人蕉、竹芋、百合、龟背竹、百合竹、小麦、玉米】等木本、草本开花植物,以及观叶植物。
11、沙质土中水肥容易流失,但透气性好,适宜种植【仙人掌、红薯、花生、马玲薯、西瓜、虞美人】等块根茎作物。
12、我们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为什么当地适合生长这些农作物?答:有花生,大豆,因为我们这里沙质土较多,而花生、大豆属豆科植物,根部长有根瘤,沙质土壤通气良好,根瘤菌的活动旺盛,可以固定土壤中的大量氮气,使作物生长能得到更多的养分,长得更好。
第三课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1、植物的小苗钻出土壤后,有些能【茁壮成长】;有些则【长得缓慢】;有些开始【长得很好】,过了一段时间却【干枯死亡了】。
2、“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这说明【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3、多数植物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的要好一些。
4、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怎样才能生长得更好。
5、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6、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实验方法是:【将植物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植物数量相同,生长情况相似。
然后想办法让实验组的植物生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让对照组的植物生长在黑暗的地方。
】7、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除了光照以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
8、种子的寿命与【保存条件】有关,在【低温】、【干燥】的情况下保存寿命可以延长。
9、砖厂烧砖的土选用黏土是因为【土的颗粒小,黏性好,砖的硬度大且非常坚固。
】10、豆苗适合在沙土里生长的主要原因是【沙土疏松、透气性好。
】11、要使植物生长得更好,除了【充足的光照】、【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肥料】等条件,还需要【人类的呵护】,需要付出【情感和爱心】。
12、“喜阴植物”在植物学中被称为【耐阴植物】,是指不适合【直接】在阳光照耀下生活的植物。
它们只能生活在【背光】的环境中,否则就会死亡。
13、喜阴植物的特点是【吸收光的能力特别强,能在很弱的阳光下正常生长。
】14、喜阴植物有【半夏、剑兰、海棠、蝴蝶兰、芦荟】。
15、【樟树】是喜阳植物,在幼苗时期怕强烈的阳光照射,只适合在弱光的环境下生长。
16、喜阳植物有【樟树、月季、石榴、菊花、水仙、荷花、向日葵】。
17、我们怎样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答: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给它创造合适的生活环境,可以给植物定期浇水、除草、除虫、松土、施肥,给攀缘植物搭架帮助其生长等。
18、在研究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有同学将对照组放进冰箱中,这种设计合理吗?答:这种设计不合理,因为一般冰箱中是无光的、黑暗的,因此,这种设计虽然满足了温度的变化,但光照这一因素也成了变量,从而无法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第四课根和茎1、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根】、【茎】和【叶】是植物从外界获取营养的重要器官。
3、按植物根的特点,可以把植物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
4、直根系的植物有【松树、柏树、棉花、油菜、蒲公英、甜菜、香菜、菠菜。
】5、变态的贮藏根有【胡萝卜、萝卜、甘薯。
】它属于【直根系】。
6、须根系的植物有【水稻、小麦、葱、蒜、莜麦】。
7、根的共同特点是:【根都有根尖、根毛,都向下生长,一般都生长在地下。
】8、根的作用是:【根具有固着,吸收、输送水和无机盐,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功能。
】9、植物茎的作用是:【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10、植物的茎与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芽”,而根则没有“节”和“芽”。
】11、植物主要通过【根毛】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12、在研究根的作用的实验中,在玻璃瓶里的水面上滴一层油,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
13、怎样证明茎有运输水分的功能?【取一些芹菜或白色康乃馨,插入滴有一两滴红墨水的瓶中,过一段时间后,茎和叶上就出现了红色斑纹。
说明茎有运输水分的功能。
】第五课动物的食物1、根据动物的食性可以把动物分为【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2、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草食性动物】,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叫【肉食性动物】,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叫【杂食性动物】。
3、植物能够【自己制造养分,获得能量】。
动物需要【摄取各种食物来获取营养和能量】。
4、草食性动物有【蝴蝶、蛾、鹦鹉、犀鸟、大蝙蝠、大熊猫、树懒和海牛。
】5、肉食性动物有【螳螂、瓢虫、乌鱼、鲨鱼、齿鲸。
】6、杂食性动物有【蚂蚁、老鼠、乌鸦、大猩猩。
】7、杂食性动物又称【泛食性动物】。
8、动物的牙齿和爪的不同特点对动物的捕食有什么好处?草食性动物的犬齿退化,门齿发达像铡刀适于切草,腿较长,趾端有蹄,便于快速奔跑,可以躲避敌害和觅食。
肉食性动物的牙齿十分尖利,便于撕咬猎物。
指趾端长着能伸缩的利爪,便于抓捕食物。
杂食性动物既有发达的犬齿又有像铡刀一样的门齿既可以吃肉类,又可以吃植物类的食物,爪比较长,便于攀援,可以帮助它们摘到更高处的果实,还可以躲避天敌的捕食。
9、举例说明"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
答:草食性动物,例如马、牛、羊及一些鼠类需要广阔的草场,肉食性动物大都需要在茂密的森林中和草原上捕食其他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也要在森林和草原上获取自己所需的食物。
10、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1建立自然保护区。
○2禁止捕杀,退耕还林。
○3不过度放牧,封山造林,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4保护水源,河流不受污染。
第六课葵花向阳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
在没有光的黑暗世界里,人们很难【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2、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向光性】。
3、大多数植物除了具有向光性以外,还具有【向水性】和【向地性】。
4、植物的茎、叶、花等器官都有【向光性】,除此外,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和【向地性】。
5、多数植物的根、茎生长方向有共同规律,一般情况下,根总是【向下生长】,茎总是【向上生长】。
6、【植物的根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总是向地下生长】,这种特性称为向地性。
7、“飞蛾扑火”说明有些昆虫有【向光性】。
8、蚯蚓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9、养鱼者可在夏季充分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集昆虫来喂鱼】。
10、灯光诱虫养鱼法一般采用【黑光灯或普通灯泡】,以【黑光灯】为常用,而且【效果最佳】。
11、植物的向性运动,指的是【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向触性】、【向化性】等。
12、太空中植物的根可能向什么方向生长?为什么?【向四面八方生长,因为太空中没有地球的引力作用】。
第七课燕子南飞1、生物学家们把动物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
2、在迁徙过程中,大多数鸟类会有规律地停下来【休息】和【进食】。
3、有些鱼平日生活在海里,到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河流返回淡水中去产卵,如【鲑鱼】鱼。
4、有些鱼类大部分时间栖居淡水,只是在生殖季节入海产卵,如【鳗鲡鱼】鱼。
5、除鱼类以外,能长途洄游的动物有【南极鲸类】、【海龟】。
6、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
冬眠时,动物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7、植物虽然不能移动,但是也有【迁移】现象。
8、像鸟类一样,一些鱼类有【洄游】行为。
9、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
10、冬眠的动物有【蛇】、【青蛙】、【蜥蜴】、【熊】。
夏眠的动物有【蜗牛】等。
11、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
12、当冬天来临时,我们常用的抵御严寒的方法有:【用炉火、暖气提高室内温度。
去温暖的地方过冬。
增加衣物,保持休内温度。
适当多食用热量高的食物,减少外出等】。
13、我能举出植物迁移的例子有:【蒲公英】、【郁金香】、【椰子】等。
14、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鸟类的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由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
】15、夏候鸟有【黄鹂】、【杜鹃】、【鸳鸯】;冬候鸟有【大雁】、【野鸭】等多种雁鸭类。
16、除了迁移和冬眠以外,动物和植物的过冬办法还有:【有的动物皮毛增多、脂肪增厚;有的动物体表颜色变为灰白色;树叶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