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学期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福建省平潭县新世纪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平潭县新世纪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平潭新世纪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

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①改革就是要彻底地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④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的目的是革除旧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从而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统治者的统治,改革不同于革命,一般是统治者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进行,但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所以②③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答案选B。

考点:改革的含义点评: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梭伦因改革而被流放。

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A. 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B. 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C. 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D. 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说明改革必然遇到很大的阻力,改革家需要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A说法绝对,并非改革者都不会有好结果;B说法也不对,改革者不能只想到明哲保身;D不对,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但也不能激进。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考试高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

下列商周异、同姓公卿的比例差异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家国同构 B.等级森严 C.君主专制 D.官僚政治2.唐玄宗时期,命翰林学士参预政务,掌禁内诰命,备天子咨询,帮助皇帝对制敕进行起草,并且以此成为了内相。

这说明()A.君权和相权关系有所调整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中书省职能基本已被废除 D.政府选官入仕的途径扩大3.《后汉书·许荆传》记载:“许武以弟许晏、许普未显,欲令成名,乃剖财产为三,自取肥田广宅,二弟所得悉劣。

俾弟得克让之名而得选举。

后复会宗亲泣言所以分产取讥意,悉推财产于二弟。

郡中翕然称之。

位至长乐少府。

”这体现了()A.财产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B.察举制的弊端C.选拔官吏以品评等级为主 D.科举制的演变4.下表反映的是两晋南朝入仕类别统计。

据此推断合理的是()类别吏部直接任命察举和学校考试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其他比重50.2% 4% 2% 2% A.太学考试开始出现 B.察举选官注重才能C.选官权向中央集中 D.州郡县吏升迁缓慢5.元朝廷若直接利用二百多个路及直隶州(府),征集和控制各地赋税,自然会出现头绪零散纷杂等情况。

尤其是腹里以外的边远地区,更显得鞭长莫及。

而通过十个行省的综领督办,朝廷征集、转运各地赋税及对课税过程进行控制,就可以纲举目张,简便易行了。

由材料可知()A.最初基于经济目的设置行省 B.行省制便于朝廷有效控制全国税收C.行省制有效加强了君主专制 D.行省制便于简化机构提高办事效率6.据学者研究发现,“全国文武官员,上至大学士、六部尚书、各省总督、巡抚,以至各道、府,关差、盐政、学差,以及将军、都统,驻各地区的领队大臣、办事大臣、参赞大臣等,应升调补放等事,均由军机大臣负责开列名单,奏交皇帝择取任用。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2个小题,共48分)1.史学家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它却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

”材料主要表明A.儒学与政权实现了结合B.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C.儒学的政治色彩渐浓D.儒学便于巩固封建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儒学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

……但实际上他却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说明儒学承了皇权实现政治专制和文化专制的工具,其政治色彩逐渐浓厚,故C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儒学与政权实现了结合,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儒学便于巩固封建统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陆九渊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无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

这表明陆九渊A.主张亲身探究万物之理B.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承认万物是客观存在的D.反对过多地研读诗书【答案】B【解析】【详解】陆九渊是心学代表人物,强调发明本心,而不是向外探求天理,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朱熹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C项是唯物主义观点,C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反对多读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

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港澳台班

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港澳台班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港澳台班)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注:请考生规范书写!阅卷结束后,对不规范的试卷,作归零处理。

一、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已知我国最早的铁器的人工制品是()A、商朝刻划甲骨文的用具B、西周晚期的兵器C、春秋时出现的铁农具D、战国时期的铁口犁2、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特点,可以从哪一现象中集中体现出来()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B、公田转化为私田C、周天子势力衰微D、诸候争霸3、下列关于《黄帝内经》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B、记载了中华民族早期形成的过程C、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D、是我国道教的主要经典4、顾恺之是东晋最著名的画家,其作品《洛神赋图》属于A、山水画B、人物画C、风俗画D、花鸟画5、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下列施政措施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①令臣下“广开耳目,求访贤哲”②用人不避仇怨,不拘门第、民族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④实行“量才受职”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中,与南宋对峙并接壤的是A、辽B、西夏C、金D、西辽7、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明朝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①都属于唯心主义②都带有民主性的色彩③都企图维护封建统治秩序④都成为当时居统治地位的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我国资本主义萌芽自产生后发展十分缓慢。

究其原因,从市场的角度看,主要包括①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③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④封建政府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9、下列人物,主张向西方学习并最早付诸实践的是A、魏源B、洪仁玕C、曾国藩D、郑观应10、中国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相比,突出的特点是A、与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B、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联系C、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D、集中程度高11、与《南京条约》相比较,《马关条约》的最大特点是A、割占更多土地B、勒索更多赔款C、增开新的通商口岸D、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12、“百日维新”的内容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是A、准许官民上书言事B、开办京师大学堂C、废除旗人寄生的特权D、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13、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发生在中国的A、清朝统治时期B、国民政府统治时期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D、过渡时期14、“一二·九”运动的口号“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美蒋大举进攻中原等解放区D、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5、1945 年9 月3 日发表的《中国国民党告全国同胞书》中说到:“富强康乐的国家,自由和平的世界,正照耀在我们的眼前。

高二历史月考习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月考习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月考题第I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提倡()A. 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B. 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C. 因材施教,主张依对象而进行教学D. 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3、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4、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程颢、程颐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礼、义、智、信”B.朱熹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标准也是天理的反映C.“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D.王阳明主张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5、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大多反映了商品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衰落的时代特征,下列事实并不顺应时代特征的是()A、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B、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C、宋应星:“此书(按:《天工开物》)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D、明末,一官员奏:“蜀昔有沃野之称……近为五府者什七,军屯者什二,民间者什一而已。

”6、“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高二历史试卷1.据甲骨卜辞可以推断,在商朝“王臣”是商王的私兵,他们平时活动在商王左右,战时出征。

但到了西周晚期,“王臣”囊括了周王国里除周王之外的所有臣民。

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 西周建立了封建的专制王权B. “家天下”的局面深入发展C. 分封制不断推行并得以完善D. 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2.如图是某学生在探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时,所选用的四幅有关北京地区的行政区划图。

按各图所反映的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②④①③C. ④③①②D. ③④②①3.如表是两汉西北地区“关市”史料统计表。

据此可知,“关市”的设置()时间文献记录备注景帝前元元年“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公主,如故约”。

《史记•匈奴列传》(前156年)安帝永初中鲜卑大人燕荔阳诣阙朝贺。

邓太后“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市”。

《后汉书•乌桓鲜卑传》(110年)初平元年刘虞“劝督农植,开上古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

《后汉书•刘虞传》(190年)A. 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B. 保障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C. 是管辖边疆民族的重要手段D. 推动了边疆民族封建化改革4.两税法推行后,有人评论:“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该评论主要想表达()A. 分夏秋两次征税从而简化了税收名目B. 扩大收税对象以增加财政收入C. 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有利于农民人身自由D. 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5.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整顿吏治、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方式。

以下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监察情况,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谏官“往往分行御史之职”②“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③“分为十道巡察使,二周年一替,以廉按州部”④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A. ②③①④B. ①②④③C. ③①④②D. ④③②①6.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铜钱铸造量统计图,①处铜钱铸造量大量减少主要是由于()A. 实物交换逐渐兴起B. 新型货币流通市场C. 外国白银大量流入D. 国家赋役统一征银7.2004年,西安发现734年逝世于中国的学者井真成的墓志:“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文科)-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文科)-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文科)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西周初年,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

周王此举有利于()A. 强化血缘宗法B. 维护尊卑关系C. 凸显宗教信仰D. 加强文化认同2.“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A. 宗法制B. 皇帝制C. 世官制D. 察举制3.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投士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据,又规定受封诸侯的一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

周天子这一做法旨在()A. 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B. 鼓励诸侯积极开疆拓士C. 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D. 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4.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

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

这一变化()A. 强化了天子权力B. 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C. 降低了女性地位D. 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5.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承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

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

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A. 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B. 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C. 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D. 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6.秦朝时期,“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

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这反映出秦朝()A. 实行依法治国B. 百官胆小怕事C. 皇帝独裁专断D. 行政机构缺失7.(2018•河南郑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有答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有答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度检测高二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由南之蔡)北绕而与鲁、齐,以及于卫、晋,而宋人自在大包围之中”“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其时燕亦移于河北,大约在齐、卫之间。

镐京与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

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抱殷宋于肘腋间。

”这一格局()A.便于周天子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C.导致诸侯国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D.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有效统治2.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

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汉代()C.犁耕技术不断提髙D.铁犁牛耕普及全国3.下表是世祖至元五年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

据此可知()C.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最终确立4."清制,凡巡幸上陵、经筵、蠲(juan)赈、内臣外臣黜陟,及晓谕中外事,用明发上谕,交内阁,以次交部、科。

凡诰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罪之不当者等事,用寄信上谕,由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岀发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铃(qián)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内阁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B.六部已经变成内阁下属机构C.军机处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D.中枢机构分权提高行政效率5.《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议和大臣耆英就如何处理通商口岸的华夷纠纷向璞鼎查发出照会;“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

”此照会实质上反映出清廷()A.企图解决华夷纷争B.主动放弃对英人的审判权C.避免英国再起衅端D.缺乏近代国际法则的意识6.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写道:“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固为制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若南省滨江近海等处,皆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下学期高二历史十二月考试卷
班级:姓名:考号: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
1.周王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建立各部族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过去那种一族即一国的情况不复存在。

这一局面是因为()
A. 宗法制度的衰落
B. 贵族统治的完善
C. 血缘政治的打破
D. 分封制度的推行
2.“皇帝”这一称号始于()
A. 西周
B. 东周
C. 秦朝
D. 汉朝
3.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联宗、收族和撰写家谱、族谱之风盛行,并深入到一般平民家中。

与这种习俗的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是()
A. 宗法制
B. 禅让制
C. 王位世袭制
D. 分封制
4.英国一历史学家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缅怀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指的是()
A. 古代埃及
B. 雅典
C. 罗马共和国
D. 罗马帝国
5.如图是19世纪后期某国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此时该国()
A. 军队在帝国占据重要地位
B. 帝国会议由各邦代表组成
C. 联邦议会有权力罢免宰相
D. 宰相有权力组成责任内阁
6.我国近代史上,主张“今上帝命天王诛妖”的运动发生在()
A.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B.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C. 19世纪七、八十年代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7.“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
A. 经济特区
B. 民族自治区
C. 特别行政区
D. 经济开放区
8.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 耕作方式的进步
B. 土地制度的变化
C. 手工业的进步
D. 赋税制度的变化
9.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A.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19世纪末
D. 一战间(1912-1919年)
10.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 深圳特区的建立
B. 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C. 浦东新区的设立
D.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1.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给美国开出的“药方”是()
A. 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推行福利政策
12.斯大林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
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农业集体化
C. 片面发展重工业
D. 强调高速度,忽略经济发展质量
13.欧洲共同体包括()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欧洲联盟⑤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②④
D. ③④⑤
14.某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大决赛的主题是《人性本善》。

正方:台湾大学队。

反方:复旦大学队。

复旦大学队所持观点来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 老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孔子
15.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中,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的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16.以对人的歌颂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思潮是()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
D. 空想社会主义
17.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兴起于()
A. 法国
B. 意大利
C. 英国
D. 德国
18.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汉字形体变化来看,我国古代文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A. 由大到小
B. 由繁到简
C. 由象形到会意
D. 由图画到符号
19.近代自然科学的殿堂中群星璀璨。

以下人物应列入其中的是( )
①牛顿②贝多芬③巴尔扎克④达尔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墨子
D. 荀子
21.明清之际思想领域活跃,名家辈出,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色彩的思想家是()
A. 黄宗羲
B. 李贽
C. 王夫之
D. 王阳明
22.“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材料反映苏格拉底主张()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美德即知识
C.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D. 认识你自己
23.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屈原的书房场景。

其中有可能的是( )
A. 书桌上摆放一本《三国演义》
B. 墙角放有司南
C. 书柜中有印刷的书籍
D. 墙上挂着《清明上河图》
24.词发展至宋代开始走向辉煌,成为宋代文学的标志,柳永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下列与其风格相符的人物是()
A. 苏轼
B. 辛弃疾
C. 李清照
D. 张孝祥
25.《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被解破的标志是()
A. 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B. 达尔文的进化论
C. 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
D. 瓦特改良蒸汽机
26.儒学一跃而为经学,儒家思想真正成为国家的政治统治思想得益于()
A. 孔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27.创立道家学派的是()
A. 孔子
B. 墨子
C. 韩非子
D. 老子
28.理学将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是()
A. 朱熹
B. 王阳明
C. 陆九渊
D. 程颐
29.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其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是()
A. 隶书
B. 楷书
C. 草书
D. 行书
30.奠定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基础的作品是()
A.《诗经》
B.《离骚》
C.《二京赋》
D.《西游记》
第II卷(非选择题)
材料阅读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

“仁爱”是其思想体噜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

——摘编自向世陵主编《写给大众的中国哲学?
材料二自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子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揭牌至今,387所孔子学院和509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已覆盖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一个民族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她的心灵,民族复兴的力量蕴藏在她的文化积淀之中。

文化“走出去”,凸显了一个文明古国走向文化复兴的坚定决心,是实现文化自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经之路。

——摘编自《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2分)根据材料指出“仁爱”在其思想体系及整个儒家文化中的
地位。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意义。

(6分)
32.(16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材料二
材料三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1)材料一关注的对象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图11人物的代表作是什么?公开反对图12这种做法的德国代表人物是谁?(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4分)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的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