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体育的基本形态PPT课件
体育理论-大学体育与健康 ppt课件

美国梅萨石油公司调查,经常运动的员工每年病假27小时,医疗费173美 元;不运动的员工一年病假44小时,434美元。
加拿大两个寿险公司调查,经常运动的员工出勤率提高41.8%,一年节约 51万美元。
西方一公司根据雇员上班的运动量发奖金,慢跑每英里6美分,骑单车每英 里4美分,游过公司的小河60美分。结果职工病假、医疗费减少,合算。
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 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
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 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PPT课件
32
三、中大体育
PPT课件
33
2、优良的体育传统
孙中山先生早年的体育思想: “故处竞争剧烈之时代,不知求自卫之
道,则不适于生存”、“ 欲图国力之坚强 ,必先图国民体力之发达” 影响着中山大 学良好体育传统的形成。
(1) 每日7~8小时睡眠。 (2) 有规律的早餐。 (3) 少吃多餐(每日可吃4~6餐)。 (4) 不吸烟。 (5) 不饮或饮少量低度酒。 (6) 控制体重(不低于标准体重10%,不高于20%)。 (7)规律的锻炼(运动量适合本人的身体)。
WHO提出: 平衡膳食, 体育锻炼, 戒烟戒酒。
我国的洪昭光: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戒酒, 心理平衡. 《健康忠告》1、大多数人死于无知。
世界卫生组织——人类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到15‰ 以下时,生活方式疾病为健康的大敌。
美国加洲大学莱斯特·布莱斯诺博士对约7000名11~75
岁的的男女居民进行了9年的研究。
结果证实: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远远超过药物 的影响。
PPT课件
10
生活方式与“文明病”
PPT课件
体育学概论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际交往 中,又引进了一些新的体育概念,如“身 体文化”、“竞技运动”等。
1980年,全国体育理论专题座谈会就 体育基本概念和概念体系进行了讨论,提 出以“科学化、大众化和便于国际交流” 为确定体育概念及其体系进行了讨论,提 出以“科学化、大众化和便于国际交流” 为确定体育要领及其体系的三条原则。
2、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体育演化的规律——满 足人们社会活动的需要。
(1)生产力的发展对体育的需要。
(2)满足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3)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创建和谐社会对体 育的需要。
(4)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军事等发展 对体育的需要。
1982年7月,在体育理论学术专题讨论 会上明确了确定体育概念和选用词语的三 个原则:第一,准确抓住体育的本质;第 二,以我国的体育实践为基本出发点和主 要依据;第三,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和发展 的观点确定概念,选用词语。
1990年5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理 论分会和原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在上海联 合召开了体育理论研讨会,根据世界体育 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传统及语词习惯提 出以“体育”为体育概念的标记名词, “体育”与“体育运动”是同一概念的词 汇。
第二节 体育概念的多维审视
一、体育的概念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体育概念的发展经历
了以下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前,基本上沿用传统 的定义,“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教育”;
60年代中期,对体育提出了新的概念, 体育是“人类运动的技艺与科学”;
70年代则多以“人类运动”来定义体育。
70年代以后,体育概念又有了新的发 展趋向,如传统的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有被sprot代替的趋势,sport 的含义具有“解闷、嬉戏、快慰、宽怀” 的意思,各国对sport的解释不尽相同,但 都一致强调sport的游戏特质。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一篇 第三章 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多种类型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活动
(四)高等教育阶段
1、体育的主要特点
以各种运动项目为主,有较大的自主性;体现了生活化与实用性;组织形式多样
2、体育的重点
•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
第二节学校体育的功能
一、学校体育功能的
概念____是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够发挥的作
自我பைடு நூலகம்识浮现了质的飞跃:
•成人感的产生
•独立性的增强
•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对异性的暂时疏远期;对异性的好感期)
•评价与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与同学交往的特点:
•交往的频率明显提高
•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社会交往技能提高
•善于利用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同学的活动
•对同龄人群体的依恋之情,积极寻觅和培养亲密的朋友圈子
•良好的社会性格开始形成
与教师交往的特点:
•对教师的盲从明显降低
•非常渴望与教师进行平等的、比较深入的交往
三、各阶段体育的特点与重点
(一)学前教育阶段
1、体育的主要特点
•以游戏和小型比赛等形式组织
•趣味性和教育性
2、体育的重点
•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
•对学生进行体育养成教育
(二)初等阶段
1、体育的主要特点
课次6、7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教学目标:了解学校体育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学校体育的目标体系及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与要求
教学手段:讲授
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3~6岁)
•初等教育阶段体育(6~15岁)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一章体育概念

第一节 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二、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有自身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即内涵和外延,它们构 成了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 本质属性,通常称为“含义”,回答“是什么”;外延就是概 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总和,通常称为“适用范围”,回答“包含 哪些”。 同样,明确“体育”概念也就是要明确“体育”的内涵和 外延,解答“体育是什么”和“体育包含哪些”这两个问题, 其方法分别是给“体育”下定义和对“体育”概念进行划分。
第二步
• 要把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这一种对象与该 属中的其他种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 差别——种差。
第三步
• 将种差和邻近的属概念连在一起,定义完 成。
例如给梯形下定义:
梯形 是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的 四边形。
第一节 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三、给概念下定义
此外,给概念下定义还要注意以下规则:
1
2
3
4
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项不能直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 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 身休闲的重要特征,鲜明地 体现着健身休闲中“闲”的 核心要素和主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 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 一重要特征。
致谢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由上可知,体育概念的邻近的属概念是“文化活动”, 其种差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通过 联结种差和邻近的属概念,就得到了体育概念的定义: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 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第二节 体育的分类
一、体育分类的依据
对概念进行划分,必须遵守划分的规则。
体育基本理论复习资料

1、体质:是由体格、体能、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等几个方面构成的。
2、体格:体格可以说是人体的基本“规格”,主要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水平、体型及身体姿态。
3、体能:体能是指人体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能力。
3、机能:机能是指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
4、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人体在适应内、外界环境改变时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它包括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5、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是人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综合的外部表现。
一、体育的概念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方式,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文化,教育活动。
在这个教育过程中,通过身体运动这一形式与手段的科学运用,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促进交流与沟通,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
一、矩阵组织的特征:它是借用数学矩阵的概念,把按照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和按照任务分配的横向领导两个系统结合起来组成的一个纵横交叉的矩阵管理形式,它的优点是:;灵活机动性强,把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很好的结合起来,加强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能够及时交流情况,共同决策,以便协调、灵活的执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把不同部门的专门人员组织在一起,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体育价值观是体育的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关于体育价值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是指导人们对体育问题作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
三、人文体育观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
人文体育观强调对体育的认识中倾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现代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竞争观念、规则观念、民主观念、开放观念、民族观念、协同观念、主体精神。
四、科学体育观就是对于体育的科学精神、科学认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的总称。
它是体育运动实践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体育科学观也是现代体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体育的基本形态:体育形态是指体育实践的相对稳定形式或状况,我们把现代体育实践划分为三种基本形态,即教育的体育形态—体育教育;体育的文化形态—竞技体育;体育的文化教育及其产业的综合形态—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一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课件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二)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体育在这里是三育中的一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而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又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 课,是众多课程中的一门课程。这使得学校体育的概念会经常出现讨 论不在一个层面上。作为一育,体育是基础,是“载道德之车”, “无体便无德智也”。因此,在学校教育时需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而作为一门课程,要做到育体与育人相结合。
(一)学生的需要 学生是体育施教的对象,是体育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身
心发展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够学习什么?学生能 达到什么水平?离开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作用的发挥,学校 体育将无从谈起。
从内容维度上看,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学 习需要。
从时间的维度上看,包括学生当前的需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一、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学校体育目标能否在学校体育中起到核心的指导作用, 关键在于学校体育目标对外界的敏感性与开放性,即学 校体育目标能否正确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学科本 身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内外环境为
体育与身体形态ppt课件

体育与身体形态
沧县天狮民族中学 刘春龙
完整版课件
1
完整版课件
2
完整版课件
3
完整版课件
4
完整版课件
5
完整版课件
6
完整版课件
完整版课件
16
3、初中生正处于发育阶段,所以在形体练习 中要注意: A. 养成正确的站、行、跑、跳的身体姿势; (通过体育锻炼使人做出来的动作更加灵活、 协调、舒展、大方) B. 在形体练习中不宜做过重的负重练习; C.在练习中要变换体位,使形体均衡发展; 注意养成正确身体姿势和全面发展。
完整版课件
完整版课件
10
行姿:抬头,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 要放在身体两边,轻摆动,轻步伐,不能拖 泥带水。
完整版课件
11
蹲姿:屈膝,并拢,臀部向下, 上体保持正直。
完整版课件
12
1、了解自已的身体形态
A.身体形态的定义;
B.
身体形态:是身体的外
部形状和特征。
B. 克托莱指数的定义和计
算公式;
克托莱指数=体重(kg)÷身高(cm)×1000
7
正确的身体形态:
体态无时不存在于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优雅的体 态是人有教养,充满自信的完美表达。美好的体态, 使你气质高雅、年轻,身上的衣服显得更漂亮;善于 用形体语言与别人交流,你会受益匪浅。
完整版课件
8
站姿:抬头,挺胸,收腹,两腿稍分开,脸上 带有自信,有挺拔的感觉。
完整版课件
9轻轻坐下,两膝并拢,手可以放在 中间或两边;跷腿时,两腿并拢。
体育测量与评价_03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5)测量长、宽、围度时,以cm(厘米)为单位;皮脂厚度以mm(毫 米)为单位;体重以kg(千克)为单位。测量与记录一般取小数点后 一位。
(6)测量中,应注意尽量减少测量误差。长度测量,身高及较长的身体 部位精确值0.5cm,其余肢体环节长度精确至0.2cm,体重测量精确 至0.1kg。
➢ 注意事项:测量时要求被测者在测量前排空大小便。 男生穿短裤,赤足。女生穿短裤和背心或短袖衫。上 下体重计时动作要轻。每测100人后要对体重计进行 校正。一般在上午十点左右进行测量。
(二)长度测量
1.身高 ➢ 是人体在立正姿势站立时从头顶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
距离。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 测量方法:测试者站立在受试者左侧面, 令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臂放松下垂。测试 者将测径规的一段置于胸骨与第四肋关节 水平处,另一端水平置于背侧后正中线的 对应棘突上,测量前后两点间的距离。
4.骨盆宽
➢ 使用器材:测径规
➢ 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足分 开与肩同宽,两肩放松。测试者站在 受试者前面,用食指摸到髂嵴点(骨 盆最宽处),用测径规量取两测点间 的距离。
9.中指间距
➢ 两上肢向左右坐水平伸展时两侧中指尖点的直线距 离.。
➢ 测量仪器:指距尺或带滑板2m以上有刻度的钢尺。 每米误差不超过0.2cm。
➢ 测量方法:将测量尺固定在平台上,受试者两脚分 开,两臂测平举,上肢伏在测量尺上,一手指尖点 固定于零位,另一侧上肢尽量向侧伸展,手掌(掌 心)、臂、胸紧贴尺面,两臂成一直线,测试者面 对受试者,测量两中指间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概述
一、身体形态测量中常用的定位术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相对于其他体育形态而言,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其突出的教育性和教学性。
4、体育教育中最普遍、规模最大的活动是学校体 育和体育专业教育。
5、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 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过程。
由5个部分(要素)构成: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 动、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早操 和课间操、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
4
学校体育的特点(3个): 普及性——其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无论何时何处,
他们都是各年龄阶段人口中最大的群体; 基础性——其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其体育实施情
况往往影响人的一生,包括对身心素质的影响,对形成 锻炼习惯的影响,对掌握终身受用的的一定体育技能与 健身方法的影响; 学科性——欧洲工业革命以后,学校体育就逐渐步入学 科化进程。到上个世纪中叶以前,世界各国几乎所有公 立学校都把体育列入了必修科目。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历 经10余年之久,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其教学时间之长, 是任何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且在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的 特点。
1
1、体育形态是指体育实践的相对稳定形势或状态, 又称体育形式。
2、现代体育实践划分为3种形式: 体育的教育形态——体育教育, 体育的文化形态——竞技体育, 体育的文化、教育及产业的综合形态——群众体育
(社会体育)。 3、体育教育:即狭义的“体育”,它是教育的组
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 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5
一、竞技体育的含义与构成: 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体
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 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的目的一种体 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