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盘施工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电气配电箱设计安装规范

电气配电箱设计安装规范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电气配电箱安装工程材料要求:铁质配电箱(盘):箱体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周边平整无损伤,油漆无脱落,二层底板厚度不小于,但不得采用阻燃型塑料板做二层底板,箱内各种器具应安装牢固,导线排列整齐,压接牢固,应为两部定点厂产品,并有产品合格证.配电箱(盘)安装要求:配电箱应安装在安全、干燥、易操作的场所。

配电箱安装时,其底口距地不得小于。

在同一局房内,同类箱(盘)的高度应一致,允许偏差为10mm。

安装配电箱(盘)所需的木砖及铁件等均应预埋。

挂式配电箱(盘)应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

铁质配电箱(盘)均需先刷一遍防锈漆,再刷灰油漆两道。

预埋的各种铁件均应刷防锈漆,并做好明显可靠的接地。

导线引出面板时,面板线孔应光滑无毛刺,金属面板应装设绝缘保护套。

配电箱(盘)带有器具的铁质盘面和状有器具的门及电器的金属外壳均应有明显可靠的PE保护地线(PE为黄绿相间的双色线,也可采用编制软裸铜线),但PE保护地线不允许利用箱体或盒体串接。

配电箱(盘)配线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在活动部位应固定。

盘面引出及引进的导线应留有适当余度,以便检修。

导线剥削出不应伤纤芯或纤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

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涮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配电箱(盘)的盘面上安装各种刀闸及自动开关等,当处于断路状态时,刀片可动部分均不应带电(特殊情况除外)。

垂直装设的刀闸及熔断器等电器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荷。

横装者左侧(面对盘面)接电源,右侧接符合。

配电箱(盘)上的电源指示灯,其电源应接至总开关的外侧,并应装单独熔断器(电源侧)。

盘面闸具位置应与支路相对应,其下面应装设卡片框,表明路别集容量。

TN-C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中性线N应在箱体或盘面上,引入接地干线处做好重复接地。

PE保护地线若不是供电电缆和电缆外护层的组成部分时,按机械强度要求,截面不应小于下列数值:有机械性保护时为平方毫米;无机械性保护时为4平方毫米。

国家电网公司——低压成套配电柜及动力开关柜(盘)、照明配电箱施工工艺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低压成套配电柜及动力开关柜(盘)、照明配电箱施工工艺标准

3.1.8.3 其它材料:铅丝、酚醛板、相色漆、防锈漆、调和漆、塑料扎 带、塑料软管、异型塑料软管、尼龙卡带、小白线、绝缘胶 垫、标志牌、虬焊条、锯条、氧气、乙炔等均应符合质量要 求。
3.2 主要机具 3.2.1 吊装搬运机具:汽车、汽车吊、手推车、卷扬机、倒链、钢丝
绳、麻绳索具等 3.2.2 安装工具:台钻、手电钻、电锤、砂轮、台虎钳、锉刀、钢锯、
验收规范
GB50255-96 (收规范
GB50256-96 (1996.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
GB50257-96 (1996.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
DBJ 01-26-96 (1996.8)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
艺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汇编 (1996)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我总公司所有在施的公共与民用建筑施工。
2 引用标准
GB50303-2002 (2002.4)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
一标准
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
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254-96 (1996.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
设备搬运 设备开箱检查 配电柜(盘)稳装
柜(盘)二次回路配线
送电运行验收 柜(盘)试验调整
柜(盘)上方母线配制及电缆连接
4.1.2 照明配电箱安装 螺栓固定(盘面)
暗装配电箱
铁架固定(盘面)
明装配电箱
定 位 配电箱安装要求
固定电具 电盘配线 加
弹 线
盘面组装

工 实物排列

建筑工程户内配电箱安装标准要求

建筑工程户内配电箱安装标准要求

户内配电箱安装标准1.作业条件:1.1随土建结构预留好暗装配电箱的安装位置。

1.2预埋铁架或螺栓时,墙体结构应弹出施工水平线。

2.材料准备:2.1铁制配电箱(盘):箱体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周边平整无损伤,油漆无脱落,二层底板厚度不小于1.5mm,但不能采用阻燃型塑料板层底板,箱内各种器具应安装牢固,导线排列整齐,压接牢固,并有产品合格证。

2.2塑料配电箱(盘):箱体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周边平整无损伤,塑料二层底板厚度不应小于8mm,并有产品合格证。

3.施工工艺3.1预埋、预留:主要工作是把电源管和配电回路暗埋管集中到配电箱设计位置。

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配电箱在砌体墙上,二是配电箱在混凝土墙上。

3.1.1在砌体墙上的情况较为简单,土建施工人员在配电箱位置预留450×400×120(宽×高×深)的洞口,洞口底边距地1.70米(配电箱安装高度按1.80米计),且不能破坏线管。

到此,第一阶段的工作就算结束。

3.1.2在混凝土墙上预埋:3.1.2.1.土建墙体钢筋绑扎到位,且不能封模;3.1.2.2.墙体厚度不能小于180mm。

3.1.2.3在混凝土墙上的情况较为复杂。

此情况下,需用一个泡沫块暗埋在混凝土墙内,泡沫的质量要求为承压14Kg,以后将泡沫块挖走后,就是配电箱的安装位置。

配电箱的尺寸按400×200×100(宽×高×深)计,泡沫块尺寸按450×400×120(宽×高×深)计,泡沫块边安装高度按1.70米计,此尺寸计算是考虑:3.1.2.3.1.箱体安装时,左右两侧可填塞混凝土砂浆,以固定箱体3.1.2.3.2.箱体上下各有100的间距,接线管时才有操作空间。

3.1.2.3.3安装时,泡沫块底边距地1.7米,泡沫块平面与墙面在同一平面上,将泡沫块固定牢;用管塞将管口封堵严实后,塞入泡沫块;工作交接:安装工作完成后,电气施工员检查合格后,通知土建施工员进入封模工序。

电气配电箱设计安装规范(简准)

电气配电箱设计安装规范(简准)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电气配电箱安装工程材料要求:1.1铁质配电箱(盘):箱体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周边平整无损伤, 油漆无脱落,二层底板厚度不小于1.5mm 但不得采用阻燃型塑料板做 二层底板,箱内各种器具应安装牢固,导线排列整齐,压接牢固,应为 两部定点厂产品,并有产品合格证.1.2配电箱(盘)安装要求:配电箱应安装在安全、干燥、易操作的 场所。

配电箱安装时,其底口距地不得小于 1.8m 。

在同一局房内, 同类箱(盘)的高度应一致,允许偏差为 10mm 安装配电箱(盘) 所需的木砖及铁件等均应预埋。

挂式配电箱(盘)应采用金属膨胀螺 栓固定。

铁质配电箱(盘)均需先刷一遍防锈漆,再刷灰油漆两道。

预埋的各种铁件均应刷防锈漆,并做好明显可靠的接地。

导线引出面 板时,面板线孔应光滑无毛刺,金属面板应装设绝缘保护套。

配电箱 1 * 0松 AT I5装銘电40<血7宙術1虫而■(盘)带有器具的铁质盘面和状有器具的门及电器的金属外壳均应有明显可靠的PE保护地线(PE为黄绿相间的双色线,也可采用编制软裸铜线),但PE保护地线不允许利用箱体或盒体串接。

1.3配电箱(盘)配线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在活动部位应固定。

盘面引出及引进的导线应留有适当余度,以便检修。

导线剥削出不应伤纤芯或纤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

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涮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1.4配电箱(盘)的盘面上安装各种刀闸及自动开关等,当处于断路状态时,刀片可动部分均不应带电(特殊情况除外)。

垂直装设的刀闸及熔断器等电器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荷。

横装者左侧(面对盘面)接电源,右侧接符合。

1.5配电箱(盘)上的电源指示灯,其电源应接至总开关的外侧,并应装单独熔断器(电源侧)。

盘面闸具位置应与支路相对应,其下面应装设卡片框,表明路别集容量。

TN-C 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中性线N 应在箱体或盘面上,引入接地干线处做好重复接地。

配电箱(盘)安装工艺标准

配电箱(盘)安装工艺标准

配电箱(盘)安装工艺标准前言配电箱(盘)作为电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电气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旨在明确配电箱(盘)的基本工艺标准及要求,规范配电箱(盘)的安装质量,确保整个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安装准备现场勘测在安装配电箱(盘)之前,要对现场进行认真勘测,确定合适的安装位置、布置方式和各配电线路走向。

在勘测的同时,还应对配电箱(盘)的安装方案进行规划和设计。

选材采购选材采购是配电箱(盘)安装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需要选择符合标准的配电箱(盘)、电缆、插头插座等配合件,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自备工具为保证安装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如扳手、刀具、钳子、搬运工具等。

安全措施在安装配电箱(盘)过程中,要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1.工作人员必须穿着符合标准的安全鞋、安全帽等防护装备,切勿穿戴过于宽松的衣物。

2.工作场所要保持整洁,切勿堆放任何杂物。

3.如果需要使用梯子和踏板,则必须保证其稳定性、可靠性。

安装步骤预处理确定配电箱(盘)的安装位置和方位,开好电源前端自备接线端子,拆掉配电箱(盘)内保护物,检查各接线端子的紧固情况和标识是否规范。

接线根据现场勘测的结果,合理安排电缆走向和长度,防止电缆过长而造成过多的损失。

接线前应根据接线板的编号与配电箱(盘)内编号进行核对,并将电缆线芯、电缆铜被插入接线端子,并进行紧固。

接线后应进行漏电测试,测试过程中应隔离开关合上。

固定配合件配电箱(盘)的安装高度与距离、电缆两端的固定需要符合设计方案。

确定好高度、距离后,应对电缆进行引导,并对其进行固定,以避免其松动或者损坏。

绝缘处理电缆的绝缘处理需符合规格要求,必须保证绝缘完全正常,一旦发现电缆绝缘有缺陷必须及时更换,切勿出现漏电的现象。

交底安装完成后,在经过检测和测试验证之后,需要对用户进行交底,向用户介绍设备的用途、操作方法、维护等,确保用户了解并掌握设备的全面使用方法。

安装验收安装质量检测通过对配电箱(盘)安装质量进行检测,对安装是否合格进行评估,以确保安装符合规格要求。

配电箱安装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标准

配电箱安装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标准

配电箱安装工程质量管理细则一、施工准备1、作业条件1)墙体结构已弹出施工水平线.2)随土建结构预留的暗装配电箱的预留洞安装位置正确,大小合适。

3) 根据本工程砌体要求,安装暗装配电箱箱体需在砌墙以前完成。

但由于配电箱为甲供产品,且前期配电箱可能不能到场,所以要作好配电箱的洞口预留工作,暗装配电箱盘芯及贴脸时,土建装修的饰面应全部完成。

4)明装配电箱时,土建装修的饰面应全部完成。

2、材料要求动力、照明配电箱、低压柜,的出厂合格证及厂家资质应齐全有效.产品进场后先进行外观检查:箱体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周边平整无损伤,油漆无脱落。

然后进行开箱检验:箱内各种器具应安装牢固,导线排列整齐,压接牢固,二层底板厚度不小于1。

5mm,各种断路器进行外观检验,调整及操作试验。

配电箱不应采用可燃材料制作;在干燥无尘的场所,采用的木制配电箱应经阻燃处理。

镀锌制品(支架、横担、接地极、避雷用型钢等)和外线金具应有出厂合格证和镀锌质量证明书.3、主要机具铅笔、卷尺、水平尺、方尺、线坠等。

手锤、錾子、剥线钳、尖嘴钳、压接钳、电钻、液压开孔器、锡锅、锡勺、电工常用工具等.二、施工方法及措施工艺流程配电箱安装要求→弹线定位→明(暗)装配电箱→绝缘摇测操作工艺配电箱安装要求配电箱底边距地高度一般为1。

5m。

配电箱内的接地应牢固良好.保护接地线的截面应按相关规定选择,并应与设备的主接地端子有效连接。

配电箱的箱体及二层金属覆板均应与保护接地电路连接,在订货时应提出设置专用的、不可拆卸的接地螺丝母,其保护接地线截面按相关规定选择,并应与其专用接地螺丝有效连接。

注意:PE线不允许利用箱体、盒体串接.配电箱如装有超过50Ⅴ电器设备可开启的门、活动面板、活动台面,必须用裸铜软线与接地良好的金属构架可靠连接.弹线定位根据设计要求找出配电箱的位置,并按照箱体外形尺寸进行弹线定位。

明装配电箱明装配电箱分为明管明箱和暗管明箱两种,其配电箱的安装方式两种大致相同;但对于暗管明箱,现施工中一般采用下图5—21的做法,此做法的弊病是箱后的暗装接线盒不利于检查和维修,一旦遇到换线、查线等情况时,还得拆下明装配电箱。

配电箱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配电箱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配电箱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303-2002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铁制配电箱(盘):箱体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周边平整无损伤,油漆无脱落,二层底板厚度不小于1.5mm,但不得采用阻燃型塑料板做二层底板,箱各种器具应安装牢固,导线排列整齐,压接牢固、应为两部定点厂产品,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塑料配电箱(盘):箱体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周边平整无损伤,塑料二层底板厚离不应小于8mm,并有产品合格证。

2.1.3木制配电箱(盘):应刷防腐、防火涂料,木制板盘面厚度不应小于20mm。

2.1.4镀锌材料有角钢、扁铁、铁皮、机螺丝、木螺丝、螺栓、垫圈、圆钉等。

2.1.5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6其它材料:电器仪表,熔丝(或熔片)、端子板、绝缘嘴、铝套管、卡片框、软塑料管、木砖射钉、塑料带、黑胶布、防锈漆、灰油漆、焊锡、焊剂、电焊条(或电石、氧气)、水泥、砂子。

2.2主要机具:2.2.1铅笔、卷尺、方尺、水平尺、钢板尺、线坠、桶、刷子、灰铲等。

2.2.2手锤、錾子、钢锯、锯条、木锉、扁锉、圆锉、剥线钳、尖嘴钳、压接钳,活扳子、套筒扳子,锡锅、锡勺等。

2.2.3台钻、手电钻、钻头、木钻、台钳、案子、射钉枪、电炉、电、气焊工具、绝缘手套、铁剪子、点冲子、兆欧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2.3作业条件:2.3.1随土建结构预留好暗装配电箱的安装位置。

2.3.2预埋铁架或螺栓时,墙体结构应弹出施工水平线。

2.3.3安装配电箱盘面时,抹灰、喷浆及油漆应全部完成。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配电箱(盘)安装要求:3.2.1配电箱(盘)应安装在安全、干燥、易操作的场所。

配电箱(盘)安装时,其底口距地一般为1.5m;明装时底口距地1.2m;明装电度表板底口距地不得小于1.8m。

配电箱(盘)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配电箱(盘)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SGBZ-0633 配电箱(盘)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电气配电箱(盘)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2。

1材料要求:2.1.1铁制配电箱(盘):箱体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周边平整无损伤,油漆无脱落,二层底板厚度不小于1.5mm,但不得采用阻燃型塑料板做二层底板,箱内各种器具应安装牢固,导线排列整齐,压接牢固、应为两部定点厂产品,并有产品合格证。

2。

1.2塑料配电箱(盘):箱体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周边平整无损伤,塑料二层底板厚离不应小于8mm,并有产品合格证。

2.1。

3木制配电箱(盘):应刷防腐、防火涂料,木制板盘面厚度不应小于20mm。

2。

1.4镀锌材料有角钢、扁铁、铁皮、机螺丝、木螺丝、螺栓、垫圈、圆钉等。

2。

1.5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

6其它材料:电器仪表,熔丝(或熔片)、端子板、绝缘嘴、铝套管、卡片框、软塑料管、木砖射钉、塑料带、黑胶布、防锈漆、灰油漆、焊锡、焊剂、电焊条(或电石、氧气)、水泥、砂子。

2。

2主要机具:2。

2.1铅笔、卷尺、方尺、水平尺、钢板尺、线坠、桶、刷子、灰铲等。

2。

2.2手锤、錾子、钢锯、锯条、木锉、扁锉、圆锉、剥线钳、尖嘴钳、压接钳,活扳子、套筒扳子,锡锅、锡勺等.2。

2.3台钻、手电钻、钻头、木钻、台钳、案子、射钉枪、电炉、电、气焊工具、绝缘手套、铁剪子、点冲子、兆欧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2.3作业条件:2.3.1随土建结构预留好暗装配电箱的安装位置。

2.3.2预埋铁架或螺栓时,墙体结构应弹出施工水平线.2。

3.3安装配电箱盘面时,抹灰、喷浆及油漆应全部完成。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

2。

1配电箱(盘)应安装在安全、干燥、易操作的场所.配电箱(盘)安装时,其底口距地一般为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适用范围
1
2、施工准备
1
3、操作工艺
2
4、成品保护
5
5、 .....................................................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
配电箱安装施工方案
本工程为阳信县滨北新材料高层生活区6#、10#、11#住宅楼,地下2层.地上28层,层高2.9米,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电气配电箱(盘)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
2.1.1 配电箱(盘)应符合国家或部颁发的现行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试验纪录、CCC认证标识。

箱体应有铭牌,附件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等现象。

2.1.2 型钢应无明显锈蚀,并有材质证明。

2.1.3 螺栓、角钢、扁铁等均采用镀锌件。

2.1.4 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 CCC' 标志、出场检测报告及产品合格证。

2.2机具设备:
2.2.1 手动工具:电工组合工具、钢锯、扁锉、圆锉、手锤、台钳、活扳手、套筒扳手、錾子、扎锥、喷灯、点冲子等。

2.2.2 电动工具:台钻、电钻、电锤、电炉、电烙铁、液压开孔器、电焊工具等。

2.2.3 测量工具:兆欧表、万用表、卷尺、角尺、方尺、水平尺、钢板尺、小线、线坠、红铅笔、试电笔等。

2.2.4 安全环保工具:手套、安全带、工具袋、工具箱、垃圾清理袋等。

2.2.5其他工具:高凳、锡锅、灰铲等。

2.3作业条件
2.3.1 预埋铁架或螺栓时,墙体结构应已弹出施工水平线。

2.3.2 土建工程配电箱的预留洞与预埋件的标高、尺寸均符合设计要求。

2.3.3 安装配电箱盘面时,抹灰、喷浆及油漆应全部完成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明装配电箱:
弹线定位固定螺栓安装f箱固定f配线f绝缘f试运行
暗装配电箱:
弹线定位f箱体安装f箱(盘)芯安装f配线f绝缘f试运行
3.2操作方法
321 弹线定位: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配电精(盘)位置,并按照箱(盘)的外形尺寸进行弹线定位,并清理好。

3.2.2 明装配电箱(盘)支架安装:
依据配电箱底座尺寸制作配电箱支架。

将角钢调直,量好尺寸,画好锯口线,锯断煨弯,钻孔位,焊接。

煨弯时用方尺找正,再用电(气)焊,将对口缝焊牢,并将埋注端做成燕尾,然后除锈,刷防锈漆。

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在安装位置上。

3.2.3 明装配电箱(盘)固定螺栓安装:
在混凝土墙或砖墙上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配电箱(盘)时。

首先根据弹线定位确定固定点位置,采用电钻或冲击钻在固定点位置处钻孔,其孔径应刚好将金属膨胀螺栓的胀管部分埋入,且孔洞应平直不得歪斜。

3.2.4 明装配电箱(盘)穿钉制作安装:
在空心砖墙上,可采用穿钉固定配电箱(盘)。

根据墙体厚度截取适当长度的圆钢制作穿钉。

背板可采用角钢或钢板,钢板与穿钉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焊接或螺板连接。

3.2.5 明装配电箱(盘)箱体固定:
根据不同的固定方式,把箱体固定在紧固件上。

在木结构上固定配电箱时,应采用相应的防火措施。

管路进明装配电箱的做法详见图 3.2.5中明装做法。

图325
管路进配电箱的做法
326
暗装配电箱(盘)箱体安装:
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内安装配电箱(盘)时,应设置配电箱(盘)预留 洞。

3.2.6.1 暗装配电箱(盘)箱箱体固定
首先根据设计图要求的标高位置确定预留孔洞位置,根据设计图或 厂家提供的配电箱几何尺寸,在安装时应采用木套箱设配电箱预留 洞,预留洞尺寸大于配电箱尺寸15 cm 。

依据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固 定配电箱体,并用水泥砂浆填实周边,并抹平。

管路进配电箱的做法 如图3.2.5 中暗装做法。

326.2 在二次墙体内安装配电箱时,可将箱体预埋在墙体内。

326.3 在轻钢龙骨内安装配电箱时,若深度不够,应在配电箱前侧 四周加装饰封
板。

3.2.6.4 钢管入盒(箱)顺直,排列间距均匀,管内露丝扣应小于2扣〜 3扣,锁母内外锁紧,做好接地。

焊跨接地线使用的圆钢直径不小于 6mm 焊在盒(箱)的棱边上。

钢管进入配电箱采用直接稳入箱体内的 做法。

在入箱管口处内外均拧好锁紧螺母。

配电箱多管进箱预留活板开孔安装做法如图3.2.6.4
根母 焊接 接地线
暗装配电箱
明装配电箱 暗配管暗箱做法 •沐'•亏
根母
明装配电箱
镀锌扁钢端子
暗配管明箱做法
接地螺栓
焊接
.接线盒接地线
根母
明配管明箱做法
接地螺栓
焊接-
多管进配电箱安
铁装质配电箱多管进箱预留活装开口做法
3.2.7 配电箱(盘)芯的固定: 3.2.7.1
盘)芯安装:先将盒内杂物清理干净,并将线理顺,分清支 路和相序。


箱芯体托起,把线理好送入箱内,箱芯体对准固定螺栓 位置推进,使箱芯体紧贴箱内壁,然后调平、调直、拧紧、可靠固定。

3.2.7.2
盘面安装:将箱体固定好后,用水泥砂浆填实周边并抹平齐, 待水泥砂浆
凝固后再安装盘面和贴脸。

如箱底与外墙平齐时,应在外 墙固定金属网后再做墙面抹灰。

不得在箱底板上抹灰。

安装盘面要求 平整,周边间隙均匀对称,贴脸(门)平正,不歪斜,螺丝垂直受力均 匀。

3.2.8 配线:配电箱(盘)上配线需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在活动部 位应用长钉固定。

盘面引出区引进的导线应留有适当的余度,以便检 修。

垂直装设的刀闸及熔断器等电器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荷。

横装 者左侧(面对盘面)接电源,右侧接负荷。

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 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

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 接时,多股线应涮锡后在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明箱、明管线安 装时,应根据管线的位置、导线的数量、直径的大小来确定进出线的 孔洞,用专用的开孔分别开出所需的孔洞,孔洞排列整齐,孔与孔之 间不得小于10mm 所有的进出导管可靠接地,固定方式相同,所开 的孔洞四周必须用绝缘阻燃胶圈保护。

3.2.9 绝缘检查:
配电箱(盘)全部电器安装完毕后,用500V 兆欧表对线路进行绝缘 摇测。

摇测项目包括相线与相线之间,根线与中性线之间,根线与保 护地线之间,中性线与保护地线之间。

两人进行摇测,同时做好记录, 做为技术资料存档。

3210 通电试运行:
配电箱(盘)安装及导线压接后,应先用仪表校对有无差错,然后用 绝缘摇表进行
开孔板
弓1
[
/ / .二层板
开扎板
立视
下活装开孔板做箱体进管长螺钉
图 3.264
I
即呻I
开孔板
侧视
上活装开孔板做 螺钉厂
'
法 .箱体进管长孔
"管孔
活装开孔板制作 示意
L >40
开孔板
LI
安检,所有电气元件调整无误后试送电,并将卡片框内的卡片填写好编号及所在位置。

4成品保护
4.1配电箱(盘)安装后,应米取保护措施,并设专人看管。

,避免碰坏、弄脏电具、仪表。

4.2配电箱(盘)安装过程中,临时放于现场的盘芯等设备,应放于干燥场所,并采取防尘措施。

4.3安装箱(盘)面板时(或贴脸),应注意保持墙面整洁。

4.4 土建二次喷浆时,应提前进行保护,防止污染。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配电箱(盘)的垂直度超出允许偏差。

防治措施:测量定位应准确,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正。

5.2支架不方正。

防治措施:在安装铁架之前应进行调直找正,
5.3盘面电具、仪表不牢固、平正或间距不均,压头不牢、压头伤线芯,多股导线压头未装压线端子。

闸具下方未装卡片框。

防治措施:螺丝不紧的应拧紧,间距应按要求调整均匀,找平整。

伤线芯的部分应剪掉重接,多股线应装上压线端子,卡片框应补装。

5.4接地导线截面不够或保护地线截面不够,保护地线串接。

防治措施:按规范要求选择合格的接地导线,并应按有关规定正确连接。

5.5盘后配线排列凌乱。

防治措施:应按支路绑扎成束,并固定在盘内,排列整齐。

5.6配电箱(盘)缺零部件,如锁、螺丝等。

防治措施:应配齐各种安装所需零部件。

5.7配电箱体周边、箱底、管进箱处、缝隙过大、空鼓严重。

防治措施:应用水泥砂浆将空鼓处填实抹平。

5.8配电箱内二层板与进、出线配管位置处理不当,造成配线排列不整齐。

防治措施:按照配电箱内二层板位置确定出线管位置进行配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