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微型课教案模板
初中英语微型讲解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英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微型讲解,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内容:1. 词汇复习:复习本单元重点词汇。
2. 句型练习: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实际对话。
3. 语法讲解:讲解本单元重点语法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复习。
二、词汇复习(10分钟)1. 展示本单元重点词汇,让学生大声朗读。
2. 引导学生用新学的词汇造句,加强记忆。
3. 分组进行词汇接龙游戏,巩固词汇。
三、句型练习(15分钟)1. 展示本单元重点句型,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2. 引导学生运用句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景。
3. 鼓励学生主动开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语法讲解(10分钟)1. 讲解本单元重点语法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
2. 结合例句,让学生理解语法知识。
3.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朗读、回答问题、角色扮演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口语表达能力: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表达,评估其口语水平。
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教学课件。
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词汇卡片、练习题等教学辅助工具。
备注:1.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初中英语微课大赛教案模板

初中英语微课大赛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和短语。
(2)能够理解并运用本课的主要句型进行日常交流。
(3)能够听懂、说出一篇小对话,并能进行角色扮演。
2. 能力目标:(1)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
(2)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单词和短语:本课将学习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单词和短语。
2. 主要句型:本课将学习如何用英语询问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3. 小对话:本课将学习一篇小对话,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情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学习单词、短语和主要句型。
2.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正确运用主要句型进行日常交流。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英语。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1)与学生打招呼,询问他们的日常情况。
(2)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呈现:(1)展示本课的单词和短语,让学生初步认识。
(2)通过图片和实物,呈现本课的主要句型。
3. 练习:(1)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听懂小对话的内容。
(2)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能够正确运用主要句型进行日常交流。
4. 应用:(1)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境。
(2)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 总结:(1)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课的单词和短语。
2. 练习本课的主要句型,并进行角色扮演。
3.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微课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词汇、语法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词汇、语法、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词汇的运用、语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对本节课有所了解。
2. 词汇教学(1)教师展示词汇卡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语境等方式理解词汇含义。
(2)学生跟读、拼写、造句,巩固词汇。
3. 语法教学(1)教师讲解本节课的语法知识,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语法结构。
(2)学生进行语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文教学(1)教师播放课文音频,引导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总结课文主旨。
5. 综合练习(1)教师设计听、说、读、写等综合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反馈(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词汇卡片、语法例句、课文内容等。
2. 教学音频:课文音频、听力材料等。
3. 教学视频:微课视频、教学示范等。
4. 教学练习:听、说、读、写等综合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合作精神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词汇、语法、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习成果: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英语素养的提升。
初中微课英语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英语词汇和句型,并能正确运用。
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英语词汇和句型,以及实际应用场景。
2. 教学难点:英语词汇的正确发音和句型的语法结构。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本节课的英语词汇、句型、图片、音频等。
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一首英语歌曲或趣味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所了解。
2. 词汇学习- 展示本节课的英语词汇,引导学生进行发音练习。
- 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
3. 句型学习- 展示本节课的英语句型,讲解句型结构和语法规则。
- 引导学生进行句型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情景模拟- 创设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5. 总结与作业-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确保课堂氛围活跃。
2. 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口语测试:通过口语测试,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
初中微课英语教案模板如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节课的英语词汇和句型。
2. 技能目标:提高听说能力,培养英语思维习惯。
3. 情感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英语词汇和句型,实际应用场景。
初中英语精品微课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提高英语综合素质。
2. 通过微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进行实际交流。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麦克风、音响等。
2. 教学资源:英语教材、PPT课件、视频、音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歌曲或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提问:What will we learn in this lesson? 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内容。
2. 词汇学习- 展示重点词汇,引导学生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进行记忆。
- 通过例句、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含义和用法。
3. 句型学习- 引导学生朗读并模仿例句,掌握句型结构。
- 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句型。
4. 语法知识讲解- 结合例句,讲解语法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 设计练习,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5. 综合练习- 设计听、说、读、写等综合练习,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6. 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重点。
-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成绩: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 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建议1. 教师要善于运用微课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初中英语微课大赛教案模板

一、教案标题《英语词汇与句型微课:日常用品介绍》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常用品的英文表达,如:pen, book, ruler, eraser等。
2. 提高学生运用句型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日常用品的英文表达,运用句型进行简单日常交流。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发音,熟练运用句型进行交流。
四、教学准备1. 微课制作工具:PPT、视频编辑软件等。
2. 教学资源:日常用品图片、相关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图片展示日常用品,引导学生说出物品的名称。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英语介绍这些物品?2. 新课导入- 展示PPT,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日常用品词汇。
- 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学习日常用品的英文表达。
3. 词汇学习- 学生跟读,模仿视频中的发音。
- 教师讲解重点词汇的发音和用法。
- 学生进行词汇接龙游戏,巩固所学词汇。
4. 句型学习- 展示PPT,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句型。
- 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学习句型运用。
- 学生跟读,模仿视频中的句型。
5. 实践与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练习。
-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情景。
6. 总结与拓展-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型。
-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词汇掌握情况:检查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掌握程度。
3. 句型运用能力:通过课堂对话和角色扮演,评估学生运用句型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
3. 结合微课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微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微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如语法、词汇、句型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节课的语法、词汇和句型,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语法、词汇和句型,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英语教材、录音设备等。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准备好相关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15分钟)1. 语法讲解:结合教材,讲解本节课的语法知识点,如时态、语态等。
2. 词汇学习:通过图片、例句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和短语。
3. 句型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句型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课堂活动(15分钟)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2.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听力练习: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
2.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3.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完成课后练习,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初中英语微课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和语法点。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微课视频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 学生能够通过模仿和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主题:根据教材单元或课时内容,确定微课主题。
2. 核心词汇:列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核心词汇。
3. 语法点:介绍本节课需要掌握的语法点。
4. 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5. 教学难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或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复习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 播放微课视频,讲解核心词汇和语法点。
- 结合视频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
- 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3. 练习巩固:-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翻译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进行口头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资源1. 微课视频: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或选用合适的微课视频。
2. PPT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辅助教学。
3. 练习题: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等。
2. 练习成绩: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微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反思1. 分析微课教学的优势和不足,总结教学经验。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微型课教案模板初中英语微型课教案1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说:什么东西或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即人或物所在的位置。
并要求学生尽可能在交际场合使用。
本课只教学生静态位置的表达。
(动态位置以后再学)要学习be动词,介词in, on, near, behind, under 以及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的用法。
词汇学习:掌握: of, classroom, answer, blackboard, some, schoolbag, flower, find, window理解: broom, raincoat, cap, Hong Kong, Macao, SAR语音: /i:/ e /e/ e /k/ k /^ / g /s/ s /z/ s教学建议本课主要学会表达大范围 (Where is Beijing?) 和小范围 (Where is my desk?) 的空间关系。
小范围的空间关系,可利用教室里的物品练习句型。
老师可不断的变换物品的位置让学生熟悉前面提到的几个介词。
大范围的空间关系,老师可利用地图让学生确认我国主要城市的位置。
老师同时要以特殊的表达导入介词“特指the”与“泛指a/an”用法。
以上表达应会听、说、(包括会问回答)读,语调语、音基本正确。
辅音音标的发音不必一步到位。
如; /s/, /z/教学重难点分析1.句型a.主谓一致,即be动词的单复数。
Where is/ Where’s …?It is/ It’s on/ in/behind/near/under the…Where are/ Where’re …?They are/ They’re on/ in/behind/near/under the…注意语序:特殊疑问句:疑问词 + 是动词 + 主语 + 问号b. 介词in, on, near, behind, under的用法; 可组成介词短语。
介词 + 定冠词 + 名词如:in the morning, at night, in the desk, on the table, near the door等。
2. 日常交际用语Look at the pict ure. What can you see …? I can / can’t see… Can you see …?Where is /Where’s…? It is / It’s in, behind, near, under the…Where are /Where’re …? They are / They’re in, behind, near, under the…单词训练建议classroom, blackboard, schoolbag, raincoat,football 均为合成词。
可让学生利用所学过的单词知识,自学这些单词。
学生能自学的词尽量让学生自学,老师可稍加引导,以下单词可迁移,让学生自己读behind → find room →broom口语训练建议本课的口语训练应放在空间关系上。
并应当贯穿始终。
口语训练重要的一环就是正确引入“位置”所谓概念。
这与中文有较大的差异。
中文说:在… 里,(上,后面,附近)的结构,英文只用一个介词,不同的介词比表达了不同的位置,而且一般要与定冠词the连用。
向学生们介绍介词时,多用直观展示,适当用中文。
为了使学生能够确切把握介词的特点,我们在训练的最初阶段应当集中展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变化,不要过早的变换物体,这样学生就能聚精会神的体会位置表达的基本方法。
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一个合乎生活逻辑的语境。
2.寻找一个非设计空间表达不可的动机。
如:寻找一个提问者看不见的东西。
老师上课找不见黑板擦,问一个学生。
---- Where’s the brush? ---- It’s under the teacher’s table.老师也可自问自答。
尽量从交际出发,减少纯句型练习。
3.确定对话参与者之间的特定关系。
在物体选择上,一大一小,构成一主一从的格局。
建议教师使用一个色彩鲜明的大纸盒和一个具有对比色度的小球,然后再换成玩具小动物,如小狗或小猫等,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
画一只猫和一个盒子,这只猫分别在盒子的四个位置,即在上、在下、在里、在后。
运用型训练建议老师可设计一个让学生去办公室去拿东西的情景,告诉学生东西的位置。
这个练习事先和课代表准备好。
课上给全班同学演示。
其目的是告诉学生们介词在生活中的运用。
Eg.Teacher: Could you help me?Student: Sure.T: Go to my office and fetch your notebooks.S: Where are our notebooks?T: They are on my table.S: Where is your table?T: It’s near the second window.S: OK.笔头训练建议老师可设计一些基本的测试性的笔头练习,但一定是课堂上反复练习过的。
多用直观的方式提供物体的位置,适量中文。
注意以下几点:1.清楚的展示物体的位置。
2.严格限定表示条件。
3.迅速反馈改正信息。
语法训练建议冠词训练a. 第一次提到用a/an。
b. 定冠词特指后接单述或复数名词。
可指教室里存在的东西,如:地面、时钟、桌椅等,大家都知道的物品。
c. 位置介词的用法。
in the bag, under the table, on the desk , on the table等。
情感教育建议通过本课的确定位置,以及寻找物品,告诉学生应养成放好自己的物品,不乱扔乱放东西的习惯,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帮助别人寻找东西,以及拾到东西应交公或交还失主的良好品德。
可利用本课所提供的内容,Taiwan, Hong Kong, Macao, SAR,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情景教学学习方位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
我们身边有很多可就地取材的东西,建议老师在教、学生在学的时候,都不要忽略了身边的实物。
如:书包在哪里,书在哪里,桌椅在哪里等。
同学们要尽可能练到脱口而出,这样在交际时才能做到熟练自然,学以致用。
看地图讲地名,要求学生有地理知识。
老师不妨在课前让学生熟悉一下地图,知道三亚在海南,西安在陕西。
此后再学用英语表达难度会小些。
如有可能,再让学生看看美国地图、英国地图,谈谈伦敦在哪儿,华盛顿、纽约在哪儿,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冠词a/an, the的用法冠词是用在名词前帮助说明所指的人或事物。
其分为不定冠词(a, an)和定冠词(the)。
不定冠词a和an的功能1、指人或事物的某一种类。
例如:He is a student..他是学生。
2、指人或某事物,但不具体说明何人或何物。
例如;A boy is over there.3、表示数量“一”的概念。
例如:I have a bike, a computer and a small room. 我有一辆自行车、一台电脑和一个小房间。
4、用于某些固定词组中。
例如:have a look, have a seat等。
定冠词the的用法描述1. 用来特指某些人或某些事物。
例如:The books on the desk are our teachers(books被on the desk所限定).桌上的书是我们老师的。
2. 常用在上文提到过的人或事物的名词前。
例如:There is a chair in the room. A woman is on the chair. The woman in lilys mother.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一位妇女坐在椅子上,那位妇女是莉莉的妈妈。
3. 用来指说话人双方都知道的人或事物。
例如:Where is the teacher?老师在哪儿(双方都知道指的是哪个老师)?4.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前。
如:the moon5. 在序数词和形容词级前。
如:the youngest boy(最年轻的男孩) the first lesson(第一课)6. 用在乐器类前。
如:play the violin(拉小提琴)7. 用在“姓”前,且“姓”后面加-s,表示“一家人” 如:The Greens are not here8. 用在一些习惯用语中。
例如:in the morning, in the same class等。
何时不用冠词?1. 在专用名词前。
例如: in China; in Grade One等。
2. 名词前已有了做定语用的形容词、某些代词、名词所有格等修饰词语时。
例如:this pencil; his knife等。
3. 表示一类人和事物的复数名词前。
例如:These are oranges.4. 在称呼语或头衔的名词前。
例如:This is Miss Gao/ Mr. Wang/ Mrs. Liu.5. 在某些习惯用语中。
例如:go home; go to school等。
初中英语微型课教案2一、说教材(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牛津英语教材把语言结构、语言功能和主题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所以语言的信息输入量大, 选材广泛、主体有序、内容集中, 学习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
本节课的内容是:Unit 4 的综合技能训练(Integrated Skills),是将听说读写糅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我要求学生直接借助于网络进行查阅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使学生的信息量有了大大的增加,由学生的被动的接受变成了主动的学习.1.知识目标:学会一些表示动物名称的单词,学会运用动词smell, understand, believe, remember等。
能熟练运用所学句式描述、询问奇闻轶事,并对别人的描述作出反应。
2.技能目标:通过真实的语境,重点培养学生听、说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我们所处的世界的热爱和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说教法(一)教学设计的原则1 坚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原则教师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 单项灌输的陈旧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更重要的是在频繁的交流中,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
2 遵循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交际性原则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指导性原则, 教学最终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在交际性练习中培养交际能力,而培养这种交际能力, 就是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主人翁态度, 积极、主动、大胆地参与英语课堂练习活动的主体意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