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评价与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翡翠的评价与鉴赏

一、翡翠的由来:

翡翠是一种鸟的名称,毛色十分美丽,雄鸟为红色,称之为“翡”,雌鸟为绿色,称之为“翠”。其羽毛可用来做服饰和首饰。到了清代以后,大量的缅甸玉通过进贡进入皇宫深院,为贵妃们所喜爱,其颜色多为绿色,红色,与翡翠颜色相同,故人们称这些缅甸玉为翡翠相传开来,由此,“翡翠”一词由鸟转变为玉石的名称。

二、翡翠的特征

1 矿物学特征:

翡翠是硬玉矿物集合体。硬玉的理想化学式为:NaAl[Si2O6]。硬玉一般为无色,白色,因含Cr、Fe、Ti等杂质而呈现浅绿色或苹果绿色。玻璃光泽,断口不平坦,硬度

6.5-7,相对密度3.24-3.43克/立方厘米。常出现粒状和纤维状集合体。简单双晶和聚

片双晶发育。

2 岩石学特征:

翡翠是一种致密块状、高硬度、以硬玉矿物为主(占90%以上)的矿物集合体。一般呈白色或无色,翡翠中因含极微量的Cr2O3、,Ni2O3、尤其是Cr的存在,使翡翠具有高档的翠绿色。

翡翠中的硬玉多以细粒和纤维交织结构出现,粒度在0.1-0.5mm之间。优质翡翠呈纤维状集合体,质量较差的翡翠呈粒状结构。绝大多数翡翠呈粒状与纤维状同时存在的集合体,即“变斑交织结构”,这是坚定翡翠的重要特征之一。

3 翡翠的宝石学特征:

(1)外观特征:

翡翠原料分为“山料”和“籽料”。成品翡翠呈各种不同的绿色,有时还有红、紫等颜色(Mn,Ti致色)。具“变斑状纤维交织结构”。可见有硬玉解理面闪光,称为“苍蝇翅”。此外,翡翠颜色常分布不均匀。同时分布有各种团块状石花,石诌等。

(2)光泽与透明度:

翡翠一般呈玻璃--油脂光泽,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一般来讲,粒度越细小的翡翠,光泽越强,透明度越高。而粗粒结构则呈半透明至不透明,光泽暗淡。透明度高,玻璃光泽强的翡翠深受人们的欢迎。

(3)硬度、密度、断口、韧度:

翡翠硬度 6.5-7.0,由于它是由很多硬玉颗粒组成的,造成翡翠表面硬度的差异,用金刚砂抛光时,造成翡翠表面的凹凸不平,俗称“桔子皮结构”,这也是鉴别翡翠的重要特征,翡翠密度为3.33以上,在二碘甲烷中下沉。翡翠具有极高的韧度,一般情况下,翡翠很难断裂,共断口常呈不平坦的参差状断面。

(4)光学特征:略

三、翡翠的评价

俗话说:“神仙难断玉”,“玉石无专家”,可见鉴别与评价翡翠绝非易事。长期以来,在从事翡翠经营贸易及研究中,总结出一套鉴别与评价翡翠的规律,就是从翡翠的颜色、种、水头、地、瑕疵和裂隙及形状、重量、工艺等方面来综合评价翡翠。

1、颜色:

自然界中的翡翠颜色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常见的颜色有:绿(翠绿,黄绿,浅黄绿)、褐、红、橙、淡黄、白、紫、灰等色。其中,绿色是翡翠的精髓,由于绿色是由不同矿物组合及Cr、Fe、Ni、Co等致色离子的含量不同所致,致使翡翠的绿色具有色调、亮度、饱和度的差异。使得翡翠成为世界上颜色最为丰富的玉石之一,被誉为玉石之王。

(1)按色调划分:

1)、宝石绿:又称正绿,包是一种不含任何偏色的翠绿色,

2)、偏黄绿:色调中等,绿色中略带黄色。

3)、偏蓝绿色:色调偏暗,绿色中略带兰色。

4)、灰黑绿:色不鲜艳,色调发暗,绿色中夹带黑色,一般档次不高。

(2)按绿色的饱和度(浓艳度)划分:

1)艳绿:透明或半透明,绿色纯正均匀,色浓艳,色偏深时为老艳绿,属名贵品种。

2)阳俏绿:绿色鲜阳明快,如一注绿水,色正且嫩,惹人喜爱。

3)浅阳绿:微透明至半透明,绿色浅淡而鲜明,纯正,入眼漂亮。

4)浅水绿:绿色淡而均匀,但不鲜艳,透度较好。

行家常用“色力”一词来衡量翡翠颜色之浓淡厚薄,如一个浓艳满绿戒面,无论摆在各个角度或拿起来悬着看,均不减色,称之为“色力足”,又叫“亮水”:若摆看绿色浓艳,而拿起来看显得浅淡,称为“色力不足”;还有一种摆看发暗,透视看又发绿,称“罩水“

(3)按绿色形状及均匀度划分:类型略

(4)按颜色与质地及透明度关系划分:

1)玻璃绿:如玻璃般的透明,绿色鲜艳明亮,与地子融为一体,显得格外匀润娇艳。

2)干疤绿:绿色好,但不透明,绿色和地子不能相互映照,缺乏灵气。

3)白底青:玉质细腻,洁白如雪,透明度差,绿色鲜艳耐看,呈不规则斑点或圆块状分布,绿白分明,多用做雕件和挂牌等。

(5) 其他颜色的翡翠:

1)红色和黄色:

2)紫色:

2 透明度:

翡翠的透明度俗称“水头”,透明度高的翡翠显得非常晶莹透亮,有一种“水汪汪”

的感觉,称之为“水头足”。如果光线大部分不能透过翡翠之表面,翡翠的颜色就显得死板,呆滞,不吸引人,行话称之为“水头不足”或“干”。

通常用聚光手电筒观察翡翠的透明度,根据光线照入翡翠的深浅分为:一分水(3mm),二分水(6mm),三分水(9mm)。根据翡翠的透光程度,可将翡翠的透明度分为:透明,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

3 翡翠的结构:

翡翠典型结构为“纤维交织结构”和“粒状镶嵌结构”。硬玉等矿物解理面或双晶面常表现出大小不同的片状内光,称为“翠性”, “翠性的大小,是由翡翠的晶粒粗细所决定的。晶粒粗大,则翠性大。质地粗糙,一般为半透明至不透明;晶粒小,则翠性小,质地细腻,一般为透明或半透明。

4 翡翠的地子:

翡翠中除去绿色以外的部分称为“地子”。民间称之为“底”或“地张”。

地子的颜色有白色、油青、紫色、淡绿和花绿等色,也有人称之为“晴”。如“玻璃

水带春晴”,“玻璃水带兰晴”等。翡翠的地子应该细腻,均匀,透明度高,才能把绿色衬托的更加美丽娇艳。

根据翡翠的颜色,结构,透明度,可把翡翠的地子分为几类:

(1) 透明或较透明的地子:如

a)玻璃地:明亮透明,如玻璃般透明的地子。是翡翠最佳地子品种,即使在10倍放大镜下也难见翠性,此种玉质出现高绿可能性大。

b)水地: 底色淡或无色,清澈透明,晶莹如冰,内部无杂质,石花较少,可谓水清地好,若制成手镯戴在手上,则给人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惹人喜爱。

c)蛋清地: 玉质细腻,较透明,色如生蛋清的地子。

(2)较透明或半透明的地子:如

a)青水底: 较透明,微带青绿色的地子。

b)灰水底: 较透明,略带灰色的调子的地子。

c)紫水底: 较透明,带紫色的地子。

(3)半透明至微透明的地子:如

a)细白底: 玉质细腻,底色洁白的地子。

b)白沙底: 色白而具沙性的地子。

(4)微透明至不透明的地子:

a)瓷底: 质地如瓷器,底色为灰白色,显得呆板。

b)豆底: 翠性明显,晶粒粗大,肉眼可见,水头差,一般不透明。

(5)不透明的地子:如

a)马牙底:底色白,不透明,质地粗糙,似马牙的地子。

b)狗尿底: 质粗水短,底不干净,常见黑褐色或黄褐色犹如狗尿一般的地子。

底以质地坚实,细润,水分足,底色均匀,漂亮为好。

5、翡翠的种:

“种”是翡翠的绿色与透明度的总称。也是翡翠结构与质地的表现形式。是评价翡翠优劣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标志。有的人似乎将种看的比颜色还重要,故有“外行看色,内行看种”之说。有经验的行家都很注重翡翠种的优劣.翡翠原料,尤其是做手镯的原料,不怕没有色,就怕没有种。

传统上一般将翡翠分为:“老种”、“新种”、“老新种”。也有的称“老坑种”、“旧坑种”和“新坑种”。

(1)老种:结构致密,绿色纯正,分布均匀,质地细腻,透明度好,硬度大的一类翡翠.

(2)新种: 指玉质疏松,透明度差,晶体颗粒粗,肉眼能见翠性的一类翡翠。

(3)老新种:介于老种和新种之间的一类翡翠。

翡翠新老并不代表形成时间的早晚,而是反映了翡翠后期改造的安全与否,优质翡翠是硬玉岩石经过后期多次改造作用形成的。

根据翡翠颜色,透明度和质地特征,可将翡翠分为如下种:

1。玻璃种(老坑种):颜色浓绿,分布均匀,艳丽且明亮,是翡翠的珍品。

2。冰种:水头特佳,冰底,色淡或无色,属“有种无色”翡翠

3。芙蓉种:像芙蓉花,清淡绿色。色正而不邪,玉质细腻,非常耐看,属于中高档品种。4。金丝种:色泽鲜阳明亮,使人觉得翠中含金光,其绿色呈丝状断断续续排列。

5。干青种:绿色浓且纯正,透明度高,底干,玉质较粗,如“绮罗玉”。

6。花青钟:其绿色分布呈脉状或斑点状,不规则或不均匀,属中档品种。

7。豆种:翡翠“十有九豆”,说明其常见,颗粒粗,般不透明,属低档玉种

8。油青种:透明度较好,玉质细腻,。绿色较暗,颜色不纯属,中低档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