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合集下载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组织学分类
单一组织 类型
精原细胞瘤、胚胎细胞瘤、畸胎瘤(成熟型、 精原细胞瘤、胚胎细胞瘤、畸胎瘤(成熟型、 未成熟型、恶性转化型)、卵黄囊肿瘤、 )、卵黄囊肿瘤 未成熟型、恶性转化型)、卵黄囊肿瘤、绒毛 膜上皮癌
多种组织 类型
胚胎癌伴畸胎瘤,绒癌伴其他类型、 胚胎癌伴畸胎瘤,绒癌伴其他类型、其他类型混 合
AFP 精原细胞瘤 卵黄囊瘤 绒毛膜上皮癌 畸胎瘤 正常 升高 正常 正常
90%的非精原细胞睾丸癌至少一相升高 %
HCG 升高 正常 升高 正常
AFP
HCG
LDH
精原细胞瘤
10-30% 10-30%升高
60% 60%升高
非精原细胞瘤
50-60% 50-60%升高
40-50% 40-50%升高
40-60% 40-60%升高
临床表现:无痛性睾丸肿大,一般生长缓慢,有沉重或下坠感。 临床表现:无痛性睾丸肿大,一般生长缓慢,有沉重或下坠感。部分
起病急,进展快,伴有疼痛、发热及局部红肿。 % 起病急,进展快,伴有疼痛、发热及局部红肿。20%患者因迅速肿大的肿瘤 内出血产生触痛和剧痛。 内出血产生触痛和剧痛。
查体:睾丸肿大,内有增大结节,阴囊透光实验阴性,约10%患者表现类 查体:睾丸肿大,内有增大结节,阴囊透光实验阴性, %
ECa,滋养细胞瘤;ITMGC,管内恶性生殖细胞瘤;SCT,活胞体滋养细胞瘤,S:精原细胞瘤,TCa:畸胎癌 滋养细胞瘤; 滋养细胞瘤, 滋养细胞瘤 ,管内恶性生殖细胞瘤;SCT,活胞体滋养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 : T:畸胎瘤;YST:卵黄囊肿瘤 :畸胎瘤; :
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临床表现及诊断
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临床表现及诊断
AFP、β-HCG、LDH在治疗前、中、后和随访过程中都应监测 、 、 在治疗前、 在治疗前

肿瘤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与治疗

肿瘤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与治疗

肿瘤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与治疗引言: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尤为突出。

生殖系统肿瘤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育能力,还会对其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生殖系统肿瘤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生殖系统肿瘤的影响和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殖系统肿瘤的影响1. 生殖器官功能受损:生殖系统肿瘤的出现会破坏生殖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

例如,男性患者患上了睾丸癌可能会导致睾丸切除术,进而影响到精子的产生和性功能的正常发挥。

女性患者患上了卵巢癌可能需要切除一个或两个卵巢,这会导致患者的卵巢功能减退,从而影响到卵子的产生和生育能力的发挥。

2. 性欲下降:肿瘤的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着相应的身体和心理的不适感,这些不适感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性欲下降。

疾病本身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一些药物可能会对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性欲下降。

这种情况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加剧了患者的病情和不适感。

3. 心理压力增加: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现和治疗过程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影响。

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得知自己患了生殖系统肿瘤可能会导致心理上的巨大冲击,它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和未来产生恶劣影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甚至自杀倾向。

承受这些心理压力会进一步削弱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疾病的复发和恶化的风险。

二、生殖系统肿瘤的治疗方法1.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通常是治疗生殖系统肿瘤的首选方法。

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和位置,外科手术可以通过完全切除肿瘤并保留生殖器官,或是对生殖器官进行部分或完全切除以达到治愈效果。

例如,对于男性患者的睾丸癌,可以通过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睾丸来治疗。

对于女性患者的卵巢癌,可以考虑切除一个或两个卵巢以及附带恶性肿瘤组织的其他部分。

2.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通过使用一系列特定的抗癌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繁殖和扩散。

对于生殖系统肿瘤,化学治疗通常用于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或预防其复发。

泌尿男生殖系肿瘤

泌尿男生殖系肿瘤

泌尿男生殖系肿瘤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大纲】肾癌肾盂及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阴茎癌前列腺癌一、肾癌(一)病理透明细胞癌——最多见。

穿透被膜后可有血行或淋巴转移,其中血行转移最重要,可转移至肺、肝、骨;淋巴转移:最先到肾蒂淋巴结。

肿瘤可直接扩散到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形成癌栓。

(二)临床表现——三大主要表现(晚期)1.血尿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是最主要的初发症状,呈间歇性,有时伴有血块。

2.肿块。

3.疼痛:常为腰部钝痛或隐痛,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有肾绞痛。

4.其他少数患者可有低热、消瘦、贫血、衰弱、血沉增快、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高血钙、肝功能异常等肾外症状——伴癌综合征TANG。

肾静脉有癌栓形成时,可引起同侧精索静脉曲张。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3个典型临床表现:血尿、肿物和腰痛(中晚期)。

2.膀胱镜:患侧输尿管口出血,同时可除外膀胱癌。

3.CT——对肾癌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4.B超——筛查整个泌尿系器官是否有肿瘤。

5.排泄性尿路造影:可见肾盏、肾盂因受肿瘤挤压,有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同时可以了解双肾的功能情况。

6.逆行肾盂造影——肿瘤过大而影响肾功能时。

7.MRI和肾动脉造影。

【鉴别诊断】引起血尿的其他疾病:A.肾结核——久治不愈的膀胱刺激症状伴终末血尿;B.尿路结石——较轻,活动后绞痛性血尿;C.膀胱肿瘤——膀胱镜确诊;D.多囊肾——两侧腰部发现肿块,表面不平呈结节状,多伴有氮质血症和高血压。

(四)治疗原则根治性肾切除——最佳选择。

同时切除:肾周围筋膜和脂肪,肾门淋巴结。

注意!——TANG——切输尿管吗?二、肾盂及输尿管肿瘤(一)病理移行上皮细胞乳头状瘤为常见。

经淋巴或血行转移。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1.早期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对比TANG:肾癌早期无症状。

2.晚期因肿瘤增大,造成梗阻时可出现肿块。

3.有血块阻塞输尿管时可有绞痛。

【辅助检查】1.尿液细胞学——发现癌细胞。

2.尿路造影——肾盂内充盈缺损——主要诊断依据。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课件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课件

病理
• 临床常称Tis、Ta 、T1期肿瘤为表浅膀胱癌。 • Tis原位癌; • Ta浸润的乳头状癌; • T1浸润黏膜固有层; • T2浸润肌层,
T2a浸润浅肌层,T2b 浸润深肌层; • T3浸润膀胱周围组织,
T3a显微镜下侵犯膀胱周围组织,T3b肉眼可见侵犯膀胱周 围组织; • T4浸润前列腺、子宫、阴道及盆壁等邻近器官。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示意图
45
治疗
• 可分为根治性手术治疗和姑息性 治疗。
– 年患龄 者较 可小 行能 根耐 治受 性手 前术列的腺切T1b除、术T2。期 – T抗3、雄T激4期素,治睾疗丸。切除术后,配合 – 75岁以上,预计寿命低于10年的
患者,可行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 疗。
• 放射性核素粒子植入治疗,微创 安全,近年已在我国推广使用, 放射治疗对局部控制效果良好。
T1期
T1b:偶发,肿瘤体积>所切除组织体积的5%,直肠指诊正常
T1c:单纯PSA升高,穿刺活检发现肿瘤,直肠指诊及超声正常
T2期
T2a:肿瘤局限于并<单叶的1/2 T2b: 肿瘤局限于并﹥单叶的1/2
T2c: 肿瘤侵犯两叶但仍局限于前列腺内 42
病理
T3期 T4期
T3a:肿瘤侵犯并突破前列腺一叶或两叶包膜 T3b:肿瘤侵犯精囊
柔软、有囊性感,超声检查容易和肿瘤鉴别。
• 畸胎瘤
多为圆形囊性、边界清楚、质地软硬不匀,甚 至可扪及骨性结节。
12
治疗
• 早期行肾切除术。配合放射和化学治疗提 高手术存活率。
肾母细胞瘤是应用手术、放疗及化学治疗综 合治疗效果最好的婴幼儿恶性实体肿瘤 。
13
三、肾盂肿瘤(Tumor of Renal Pelvis)

第九版外科学课件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第九版外科学课件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治疗无效者 • 内照射:适合于T2以内,植入125I粒子 化疗 物理治疗
包括冷冻、高强度聚焦超声、射频消融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第4节 睾丸肿瘤
• 睾丸肿瘤几乎都是恶性 •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 • 青壮年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病因 确切病因不清楚,但与隐睾有关,患病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临床表现
• 发病年龄大多数为50~70岁 • 男:女约为2:1 • 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 (多数、早期症状) • 无症状 (少数)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诊断要点
• 尿细胞学检查 • 静脉尿路造影 • 超声造影 • CTU或MRU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机会是正常睾丸的3-14倍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病理
原发性 睾丸肿瘤
精原细胞瘤
胚胎癌
生殖细胞
畸胎瘤
(占90%-95%) 绒毛膜癌
卵黄囊瘤
间质细胞
非生殖细胞 (占5%-10%) 支持细胞
淋巴转移 (后腹膜) 血行转移 (肺、骨、肝)
继发性睾丸肿瘤——主要来自淋巴瘤及白血病等转移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图1
图2
图3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4、MR • 对肾癌诊断的准确性与CT相仿 • T1加权像表现为不均质的低信号或等信号 • T2加权像表现为稍高信号或高信号 • 恶性肾肿瘤在MR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 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 部分肾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 治疗
肾上腺肿瘤诊断
局部症状不典型、自诊困难
1. 高血压、头痛,特别是药物难控制 2. 四肢无力、血电解质异常 3. 满月脸、水牛背、座疮等 4. 巨大肿瘤的局部压迫症状,腹痛、胀
内分泌科首诊发现 定期体检发现
肾上腺肿瘤的治疗
腹腔镜手术是肾上腺肿瘤(<7cm)的金标准 治疗
乳头状肾细胞 癌
肾嫌色细胞癌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CRCC)
定义 肾嫌色细胞癌的癌细胞大而浅染,细胞膜 非常清楚。 临床特点 平均发病年龄60多岁(27~86岁),男女发病率大致 相等,无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上常表现为大的肿 块,无坏死和钙化。 死亡率不到10%
61-70年
71-80年
81-90年
91-2000年
膀胱 肾 睾丸 阴茎 前列腺 输尿管
顾方六.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2;23:88-92
泌尿生殖肿瘤并不可怕,早期发现、 积极和正确的治疗,可以获得理想 的治疗效果
尿的诊断价值
注意尿的色、速、束、舒(4S)
1. 血尿 2. 尿中断和等待 3. 尿线细 4. 尿痛和排尿困难
1. 损伤小、恢复快 2. 瘢痕小、美观 3. 治疗效果相同
巨大肿瘤开放手术 恶性肿瘤比例低
早期极其重要,外科可治愈,对放化疗敏感 度低
肾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天津市20年泌尿系肿瘤发病特点
肾脏恶性肿瘤发病率激增
❖男性发病率年均增加6.84%, 20年累积增长235.97 %,位列全部恶性肿瘤增幅榜首
CT 3CM以上肾癌CT诊断率90%以上 常见症状:血尿、肿块、腰痛、消瘦
肾癌的病理分型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泌尿 男性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

.
27
2、其他,色氨酸和酸代谢异常 可为膀胱癌病因。及血吸虫病,膀 胱白斑,腺性膀胱炎、尿石、尿潴 留也可能是癌病的诱因。近年重视 癌基因和抗癌基因对膀胱癌发病的 影响。以及患者遗传基因和免疫状 态发病中所起的作用的研究。
泌尿 男性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

.
28
病因:与肿瘤的组织类型,细 胞分化的程度,生长方式和浸润深 度有关,其中以细胞分化和浸润深 度最为重要。近年也重视基因异常 尤其是P53对膀胱癌生物行为的影 响。
显影不良常提示肿瘤浸润输尿管开 口。膀胱造影时可见充盈缺损,浸润膀 胱壁僵硬不齐。CT、MIR发现肿瘤浸注 深度,以及局部转移病灶。
泌尿 男性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

.
40
4、超声检查:可发现0.5cm以上膀胱
肿瘤,如应用经尿道超声扫描能比较准 确地了解肿瘤浸注的范围和深度。
5、膀胱双合诊:可检查膀胱肿瘤浸 润的范围和深度。

.
24
尿路造影片肾盂内充盈缺损、变形,应 与尿酸结石或血块鉴别。必要时可经膀 胱插管收集肾盂尿,行细胞检查或刷取 局部活组织检查。输尿管肾镜以超声、 CT、MRI检查或诊断,肾癌亦有重要价 值。
泌尿 男性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

.
25
治疗:
1、手术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包 括
输尿可口部位的膀胱壁。
2、分化良好的浸润肿瘤亦可局部 切除。
泌尿 男性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

.
29
1、组织类型:上皮性肿瘤占95% 以上,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鳞 癌和腺癌各占2~3%。非上皮性肿瘤罕 见,由间质组织发生,多数为肉瘤如横 纹肌肉瘤,好发于婴幼儿。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沈彬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沈彬
1. 尿检查 在病人新鲜尿液中,易发现脱落的肿瘤 细胞,简便易行,故尿细胞学检查(图57-27)可作 为血尿的初步筛选。肿瘤细胞分化良好时,不易 与正常移形上皮细胞以及因炎症或结石引起的变 异细胞鉴别。近年应用尿检查端粒酶活性、膀胱 肿瘤抗原(BTA)、核基质蛋白(NMP22、 BLCA-4)等有助于提高膀胱癌的检出率。
• 治疗:标准的手术方法是切除患肾及全长输尿管,包 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切除。
IVU造影、逆行造影检查
输尿管硬镜/软镜检查治疗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膀胱肿瘤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tumor of bladder)是泌尿系统中最 常见的肿瘤,绝大多数来自上皮组织,其中90% 以上为移行上皮肿瘤。
90%在7岁以前发病,诊断时年龄1~5岁占75%,偶 见于成人与新生儿。双侧者约占5%。
• 诊断:虚弱婴幼儿腹部有巨大包块。 • B超、X线检查、CT及MRI对诊断有决定意义。 • 治疗:肾母细胞瘤是应用手术、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效果
最好的小儿恶性实体肿瘤,综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术后生存 率。综合治疗2年生存率可达60%~94%,2~3年无复发 应认为已治愈。双侧肾母细胞瘤可配合上述辅助治疗行双 侧肿瘤切除。
肾癌
• 病理: 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梭形细胞癌, 其中透明细胞癌最常见,梭形细胞癌恶性程度 高。
• 肾癌可突破肾包膜,侵犯邻近脏器,进入肾静 脉形成癌栓,甚至入右心房。
• 远处可经淋巴、血液转移,最早为肾蒂淋巴结, 后肺、脑、骨、肝等。
肾癌病理学
临床表现
肾癌高发年龄50~70岁。男:女为2:1。约有30%~ 50% 肾癌缺乏早期临床表现,多在体检或作其他疾 病检查时被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第六章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一、睾丸肿瘤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是相对较少见的肿瘤,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但却是15-34岁之间男性最常见的肿瘤。

在过去40年中,其发病率增加了一倍左右,2004年美国新发病例8900例。

在我国上海市肿瘤登记资料的该病发病率为10万,高于前列腺癌和阴茎癌。

与其发病有关的因素有遗传、隐睾、睾丸发育不全和Klinefelter综合征。

[诊断要点]睾丸肿瘤的常见症状是阴囊肿块不断增大,有时伴疼痛,迅速肿大的肿瘤内出血会产生触痛和剧痛。

睾丸上长出的硬块临床上应怀疑为睾丸肿瘤。

体检和超声检查可查明病变的部位。

如果证实为睾丸内肿块,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血中AFP、LDH和β-HCG浓度的测定及胸部X线检查。

对已确诊的睾丸肿瘤,应常规进行腹盆腔CT扫描;精原细胞瘤病人常常有HCG、LDH的升高,AFP的升高常常预示有非精原细胞瘤成分存在。

如果腹盆腔CT扫描提示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或胸部X线检查异常,应行胸部CT扫描检查。

[病理分型]按照WHO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分类,在所有睾丸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少于一半的病人为单一组织学类型,其中50%为精原细胞瘤;其它的均为混合型,病理类型在评价转移风险和预测治疗疗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多胚瘤虽然被认为是混合型,但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生长特性,因此常常被单独列为一种病理类型。

1.精曲小管内生殖细胞瘤,未分类(IGCNU)2.单一组织学类型精原细胞瘤胚胎癌畸胎瘤卵黄囊肿瘤绒毛膜上皮癌3.混合型胚胎癌伴畸胎瘤伴或不伴精原细胞瘤胚胎癌伴卵黄囊肿瘤伴或不伴精原细胞瘤胚胎癌伴精原细胞瘤卵黄囊肿瘤伴畸胎瘤伴或不伴精原细胞瘤绒毛膜上皮癌伴其它成分4.多胚瘤[临床分期]睾丸肿瘤的TNM分期(AJCC,2002)原发肿瘤(pT)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确定原发肿瘤的范围pTx原发肿瘤未能评价(用于未行睾丸切除术时)pT0无原发肿瘤证据(例如睾丸组织学为瘢痕)pTis精曲小管内生殖细胞瘤(原位癌)pT1肿瘤限于睾丸和附睾,无血管/淋巴的侵犯,或肿瘤可能侵入白膜,但未侵犯睾丸鞘膜pT2肿瘤限于睾丸和附睾,有血管/淋巴的侵犯,或肿瘤透过白膜已侵犯睾丸鞘膜PT3肿瘤侵犯精索、尚未或已有血管/淋巴的侵犯pT4肿瘤侵犯阴囊、尚未或已有血管/淋巴的侵犯区域淋巴结(N):主动脉旁及腔静脉旁淋巴结,阴囊手术后同侧腹股沟淋巴结NX区域淋巴结未能评价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孤立淋巴结转移,最大径2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均未超过2cmN2孤立淋巴结转移,最大径>2cm,5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径可>2cm,但均5cmN3淋巴结转移,最大径>5cm远处转移(M)MX远处转移未能评价M0无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M1a区域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结转移或肺转移M1b肺以外的脏器转移血清肿瘤标志物(S)SX标记物分析未进行或结果不能评价S0标记物测定在正常限度以内S1LDH<×N和HCG<5000mIU/ml和AFP<1000(ng/ml)~10×N或HCG5000~50000mIU/ml或AFP1000~10000(ng/ml)S3LDH>10×N或HCG>50000mIU/ml或AFP>10000(ng/ml)N表示正常LDH的上限0期pTisN0 M0S0I期IA期pT1N0 M0S0IB期pT2N0 M0S0pT3N0 M0S0pT4N0 M0S0IS期任何TN0 M0S1-3II期IIA期任何TN1 M0S0任何TN1 M0S1IIB期任何TN2 M0S0任何TN2 M0S1IIC期任何TN3 M0S0任何TN3 M0S1III期IIIA期任何T任何NM1aS0任何T任何NM1aS1IIIB期任何TN1-3 M0S2任何T任何NM1aS2IIIC期任何TN1-3 M0S3任何T任何NM1aS3任何T任何NM1b任何S[治疗原则]睾丸肿瘤无论哪一种类型都要先做高位睾丸切除及精索结扎术。

再根据疾病类型、分期决定下步治疗。

对标本应进行多处连续切片,因为可能存在多种成分。

治疗的选择应以组织类型决定。

如为混合性肿瘤则按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治疗。

在所有的生殖细胞肿瘤中90%是可以治愈的,即使在进展期病变中亦有70-80%的病人通过全身化疗达到痊愈,目前针对各期别病变均有相应标准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按照这些原则处理,尽可能达到根治。

1.精原细胞瘤:Ⅰ期精原细胞瘤病人术后应给予膈下区域的放射治疗,放射野应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放疗剂量为25-30Gy,此类病人并不推荐预防性纵隔照射,因为极少出现此部位的复发。

ⅡA及ⅡB病人术后应给予膈下区域的放射治疗,放射野应包括腹主动脉旁及髂淋巴结区,放疗剂量为35-40Gy,同Ⅰ期一样,此类病人也不推荐行预防性纵隔照射。

ⅡC及Ⅲ期为进展期病变,术后应给予以顺铂为基础的全身化疗,按照国际生殖细胞肿瘤协作组(IGCCG)预后分类,ⅡC及ⅢA、ⅢB期病变属于低危组,标准治疗是手术后给予3周期PEB方案或4周期EP方案化疗,ⅢC期病变属于中危组,标准治疗是手术后给予4周期PEB方案化疗,2.非精原细胞瘤:ⅠA期病人术后可以密切观察,亦可行改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随访的安排为:术后第一年应每1-2月检测肿瘤标志物和胸片,每2-3月行腹盆腔CT扫描检查;术后第二年应每2月检测肿瘤标志物和胸片,每3-4月行腹盆腔CT扫描检查。

对于不能严格依从上述随访计划的病人,可以行改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如手术证实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无需再给予辅助化疗;如手术证实存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应考虑给予辅助化疗。

ⅠB期病人术后应首先行改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于不愿手术的病人,可以给予2周期PEB方案全身化疗;ⅠS期病人几乎都存在病变播散的可能,因此术后应给予3周期PEB方案或4周期EP方案化疗。

Ⅱ期病人术后应根据肿瘤标志物的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如果病人的肿瘤标志物正常,可以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后N1病人定期随访、N2病人给予2周期化疗;如果病人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应给予3周期PEB方案或4周期EP方案化疗,如果化疗后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CT提示腹膜后有残存病变,可以考虑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进展期病人(ⅡC及Ⅲ期)应以全身化疗为主,对于IGCCG预后分类为低危的病人,标准治疗为3周期PEB方案或4周期EP方案化疗,中危和高危的病人应给予4周期PEB方案治疗;如果ⅡC病人化疗后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CT提示腹膜后有残存病变,此时可以考虑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ⅢA 期病人如果有脑转移存在,可以根据临床情况选择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

[化学治疗]单一用药:化疗是治疗晚期非精原细胞瘤的主要手段。

对该病有效的药物有DDP 、ACTD 、VLB 、BLM 、MTH 、ADM 及VP-16等,其中DDP 最有效。

见表53-3。

表1单药治疗睾丸生殖细胞瘤的效果药物例数有效例数完全缓解备注MTX104ACTD3116(52%)5主要为胚MTH431155(36%)33胎性癌BLM5724(42%)ADM6012(20%)VLB4020(50%)7DDP15107CTX982VP-16374(10.8%)CBP19115Paclitaxel3126%Gemcitabine2015%Oxaliplatin3213% 联合化疗:采用以顺铂(DDP )为主的化疗方案是非常有效的治疗,长期生存率在80%以上。

对只获部分缓解的病例,如血中AFPHCG 在正常范围内,可外科切除残存肿瘤。

化疗以PVB (DDP+VLB+BLM )、VAB-6(DDP+VLB+ACD+CTX+BLM )、PEB (DDP+VP-16+BLM )为主要方案。

见表2。

PVB 方案自1974年使用以来,为了减轻药物的毒性反应,几经修改,至今仍为一线方案被广泛应用。

该方案对晚期睾丸肿瘤完全缓解率可达50%-大部分为DDP 治疗70%,复发率约为10%。

辅助外科手术可使70%~80%的病人无病生存。

用VCR取代VLB 同样可获83%的无病生存率且骨髓毒性降低。

VAB—6方案治疗周期短,疗效增加,可使患者早日恢复社会活动,完全缓解率为59%。

3周期后如有残存肿瘤可手术切除,术后完全缓解率达90%,无病生存率为81%。

VAB-6的疗效优于PVB,可能与高剂量的DDP应用有关。

近年来,VP-16被引入联合化疗方案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Samson用PEB与PVB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有效率分别为78%和73%,两组间无显着差异,而且PEB方案的神经毒性低于PVB,但骨髓抑制略重。

所以,很多人已用PEB作为治疗晚期睾丸肿瘤的一线方案。

卡铂对睾丸肿瘤的疗效也受到广泛重视。

作者应用CEP(卡铂、VP-16、平阳霉素)方案治疗了19例睾丸肿瘤,18例有效,其中8例达完全缓解,有效率为95%,完全缓解率42%。

但美国MemorialSloanKettering肿瘤中心和西南肿瘤协作组(SWOG)的临床随机对比研究表明,在无病生存方面卡铂的疗效不如顺铂好。

另一种有效药物是异环磷酰胺(IFO),在PVB或PEB治疗失败的病人中,单用IFO治疗的有效率为22%;VIP(VLB、IFO、DDP)联合化疗的完全缓解率为30%(16/54例),18%的患者无病生存期大于18个月,因此认为是—良好的解救方案。

许多学者认为,睾丸肿瘤治疗的成功是综合治疗的良好典范。

几种主要方案治疗晚期睾丸肿瘤的疗效及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几个主要方案治疗晚期睾丸肿瘤的疗效方案例数CR(%)术后CR(%)无病生存率(%)PVB9057(63)70(78)73PVB2820(71)23(82)79PVB14376(53)82(57)45PVB4222(52)37(88)88PVB9149(54)68(75)64PVB5228(54)37(71)67POB2927(93)一83VAB-65925(42)44(75)81PEB40253782.5PEB4337(86)—─PEB3118(58)──表3几个主要方案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方案例数CR(%)PRCR+PR(%)作者DDP+VP-165545)550(91)Bosl(1986)VAB-65850353(95)PEB4124832(78)Samson(1986)PVB414630(73)PVB12174(61)PEVB12374(60)Williams(1989)睾丸肿瘤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1.EP方案DDP20mg/m2,静滴,第1-5日VP-16120mg/m2,静滴,第1、3、5日3周重复×3~4周期2.PEB方案DDP20mg/m2,静滴,第1-5日VP-16120mg/m2,静滴,第1、3、5日BLM15mg/次,静脉入壶,第2,9,16日3周重复×3~4周期方案CBP300mg/m2,静滴,第1日VP-1660mg/m2,静滴,第3、4、5、6、7天PYM8mg/次,肌注,第3、5、8、10日4周重复×3~4周期4.解救方案VIP方案:IF01.2g/m2,静滴,第1-5日,美斯那400mg,静注0、4、8h,第1-5日DDP20mg/m2,静滴,第1—5日/kg·d,静注,第1~2日或用VP-1675mg/m2,静滴,第1-5日3周为1周期,3—4周期为1疗程TIP方案:紫杉醇150mg/m2静滴第1天IF01.5g/m2,静滴,第2-5日,美斯那500mg/m2,静注0、4、8h,第2-5日DDP25mg/m2,静滴,第2—5日3周为1周期,3—4周期为1疗程关于生殖细胞肿瘤的预后评价因素,各个肿瘤中心的规定不尽相同,近来由多个国际研究中心组成的国际生殖细胞肿瘤协作组达成共识,按照肿瘤原发部位、内脏转移情况、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将生殖细胞肿瘤分为低危、中危、高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