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快速增长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中国为例来具体分析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正负关系,人口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多面的影响,总的来说人口一方面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人口增长影响资本积累,对资源和技术发展产生压力,另一方面又给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人力资本给经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力,人口发展带来规模经济等。
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人口问题,发挥人口最大效用。
1.人口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外生变量都受到了人口的影响,人口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资源、技术和资本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压力会导致资本不足,若把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来看,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主要是由于资本不足, 这种由人口压力导致的贫困,会使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同时,人口对资源和技术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巨大的人口增长给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使得投资减少,经济停滞,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必然给经济的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
教育投入的增长难以赶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得技术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经济结构以初级制成品加工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使经济的到持续的发展。
2.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推动人口增长会带来规模经济,从人口经济理论上来看,人口增长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促进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在经济资源相对充裕的条件下,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人力资源是各种经济资源中的第一资源, 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新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 且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
这就使我们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提高人力资本效益改善人力资源开发情况, 扭转人力资源开发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局面, 这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二、中国人口现状及对经济的影响1.人口总量大、结构不合理首先,中国人口总量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劳动力供给
人口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技能和知识
通过教育和培训,人口中的劳动力可以获取更多的技能和知识,提 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创新和创业
人口中的高素质人才是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源泉,他们的活动可以促 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科技人才促进经济增长
科技人才是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发展中国家通过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能够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 产力,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同时,科技人才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点。
05
CATALOGUE
政策建议与展望
制定人口政策,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 问题与经济发展
目录
• 引言 •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 • 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 • 政策建议与展望
01
CATALOGUE
引言Biblioteka 口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基础
人口数量和素质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经济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力资 源,而人口的素质则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
教育促进科技创新
教育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强科技教育 ,培养大量的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 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健康状况与劳动生产率
健康状况影响劳动力供给
发展中国家的健康状况对劳动力供给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健康状况能够提高劳 动力的参与率和出勤率,减少因病缺勤和早逝造成的劳动力损失,增加有效劳动 力供给,促进经济发展。
02
CATALOGUE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怎样把握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题目: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怎样把握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怎样把握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摘要:当今时代是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世界格局加速演变。
国际关系也深刻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中国,开始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些文化的碰撞,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对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中国的文化经济要适时的融入世界,吸收国际上优秀文明成果,对中国将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国际关系中国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内容:一、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的概述和分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新中国1949年成立来,尤其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持续增长。
2009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三,占世界经济的7.3%。
外汇储备2.4万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已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钢、煤、水泥、化肥、棉布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五位。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已经由世界低收入国家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在60年之内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国经济仍实现增长8.7%,GDP约合4.92万亿美元,并已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有理由为国家的快速发展感到骄傲。
大家已经看到了,在介绍中国时数字往往都比较大,这是因为中国是拥有超过13亿人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的经济不是简单地几个数字就可以说明的,中国经济发展还存在着生产力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和环境代价过高等结构和体制问题。
人口快速增长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中国为例来具体分析

人口快速增长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中国为例来具体分析摘要:文章首先提出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两个理论,然后结合我国人口发展现状来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阻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善措施来促进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作用。
关键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阻碍;改善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两个理论1.1马尔萨斯人口论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三个命题。
即:他以“两个公理”为前提: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
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
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
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为了维持人口增值力和土地生产力的平衡,他提出了三个命题:“①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②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③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1.2人口陷阱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
只有当投资规模足够大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人均收入才能超过人口增长率上升,否则,人均收入的增长率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
2我国人口变动的五个阶段从1950年到现在,我国人口变动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2年,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阶段,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
第二阶段:1952—1957年,第一次生育高潮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第三阶段:1958—1961年,第一次生育低潮阶段,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第四阶段:1962—1973年,第二次生育高潮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第五阶段:1974—至今,第二次生育低潮阶段,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实施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幅度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周期长,惯性大,我国还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面临人口压力大的问题。
中国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逐步思考的方式,分析中国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二、经济发展 1. 经济增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增长。
然而,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这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有关。
未来,中国可能会更加注重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正致力于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将逐渐让位于高新技术、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
中国将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投资,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提升国际竞争力。
3.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的发展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明显高于内陆地区。
为了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中国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投资。
三、社会发展 1. 城市化进程:中国正经历着迅猛的城市化进程。
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同时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如城市人口过剩、住房问题和环境污染等。
中国将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2.教育改革:中国教育体系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中国面临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公平和质量。
3.社会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中国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养老、医疗和社会救助等保障水平。
同时,推动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四、科技创新 1. 人工智能:虽然本文不能直接提及人工智能,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绝对不容忽视。
中国已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重要力量,投资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资,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2.数字经济:中国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绿色科技: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绿色科技的发展势在必行。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正负关系,人口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多面的影响,总的来说人口一方面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人口增长影响资本积累,对资源和技术发展产生压力,另一方面又给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人力资本给经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力,人口发展带来规模经济等。
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人口问题,发挥人口最大效用。
1.人口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外生变量都受到了人口的影响,人口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资源、技术和资本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压力会导致资本不足,若把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来看,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主要是由于资本不足, 这种由人口压力导致的贫困,会使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同时,人口对资源和技术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巨大的人口增长给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使得投资减少,经济停滞,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必然给经济的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
教育投入的增长难以赶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得技术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经济结构以初级制成品加工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使经济的到持续的发展。
2.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推动人口增长会带来规模经济,从人口经济理论上来看,人口增长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促进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在经济资源相对充裕的条件下,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人力资源是各种经济资源中的第一资源, 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新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 且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
这就使我们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提高人力资本效益改善人力资源开发情况, 扭转人力资源开发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局面, 这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二、中国人口现状及对经济的影响1.人口总量大、结构不合理首先,中国人口总量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增长与中国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与中国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也一直在增长。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并且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解决方法。
本文将探讨人口增长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人口增长对经济的静态影响中国的人口总数约为13亿,其中超过7亿都是劳动力人口。
这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风险。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人口增长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以下影响。
1. 对资源的需求人口增长对中国的资源需求有影响。
随着人口增加,石油、水、土地等等资源将变得更加稀缺。
消耗资源的速度也会更快。
这是由于每个人需要更多的水和食物,更多的汽车和道路,更多的住所和用电量。
因此,数据表明,在未来几十年中,中国政府需要更大力度推动可持续性发展,以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
2. 基础设施需求人口增长也将增加基础设施的需求。
例如,公路、桥梁、学校、医院等等。
随着城镇化进一步推进,许多人搬到城市,这些基础设施的需求将变得更加迫切。
这需要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同时也需要细化和完善决策流程,加强社会与政府的沟通与互动,制定有效的计划和目标。
3. 劳动力需求人口增长将增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随着一代人走出劳动力市场,下一代人必须接替劳动力的地位。
这就需要为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胜任未来需要的各种职业。
这样,就可以保证我们的经济发展能够依靠稳定可持续的劳动力市场。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动态影响虽然人口增长对经济的静态影响是确定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动态的。
这主要涉及经济增长和分配问题。
1. 经济增长路径变化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短缺,中国需要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将资源配置从重工业和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移。
中国政府针对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有一些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逐渐走向消费者驱动型的经济。
这可能需要一些调整,例如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改善社会保障机制,并促进税收和贸易自由化。
2. 增加收入不平等人口增长也将增加收入不平等的风险。
我国当前的人口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我国当前的人口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我国当前的人口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人口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在一些地方政府中也形成了“以GDP论英雄”的偏向。
近年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人们从理论上开始询问:第一,GDP 一个指标足以概括人类发展的全部需要吗,换句话说,GDP足以解释人类发展的所有维度吗?第二,传统上解释GDP增长的那些因素真的足以囊括经济发展的全部要义吗?本文从人口发展的角度,借助人类发展指数(HDI)这个新理念,尝试回答上述理由,并探讨人口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作用和贡献。
【关键词】人口政策;经济发展;GDP一、我国经济发展目前状况(一)通胀形势仍未消减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
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
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制约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
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理由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
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
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
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二)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但GDP增速的中长期波动和中期波动已进入周期性上升阶段,未来两年我国经济的内在增长率仍将维持在9%左右的较高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快速增长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中国为例来具体分析
发表时间:2009-07-16T10:02:39.873Z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年第4期供稿作者:王文凯,徐艳虹,郭良[导读] 人口快速增长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中国为例来具体分析
人口快速增长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中国为例来具体分析
王文凯,徐艳虹,郭良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作者简介:王文凯、徐艳虹、郭良,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文章首先提出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两个理论,然后结合我国人口发展现状来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阻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善措施来促进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作用。
关键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阻碍;改善
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两个理论
1.1马尔萨斯人口论
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三个命题。
即:他以“两个公理”为前提: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
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
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
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为了维持人口增值力和土地生产力的平衡,他提出了三个命题:“①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②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③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
1.2人口陷阱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
只有当投资规模足够大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人均收入才能超过人口增长率上升,否则,人均收入的增长率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
2我国人口变动的五个阶段
从1950年到现在,我国人口变动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2年,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阶段,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
第二阶段:1952—1957年,第一次生育高潮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第三阶段:1958—1961年,第一次生育低潮阶段,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第四阶段:1962—1973年,第二次生育高潮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第五阶段:1974—至今,第二次生育低潮阶段,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实施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幅度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周期长,惯性大,我国还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面临人口压力大的问题。
3人口快速增长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阻碍作用
当前我国正经历人口增长转变的过渡型阶段,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造成人口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人口抑制经济发展的现象。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
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加大对资源的开发力度,人口规模的大小决定了资源开发量的大小。
我国长期以来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人口规模大,导致出现资源过度开发的现象。
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近几年来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
第二,人口快速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人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但生活质量却在不断的下降。
生活质量的下降会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第三,人口增长快,基数大,教育投资少造成人口素质低下,极大的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舒尔茨曾提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
” 第四,人口快速增长带来很大的就业压力。
人口快速增长,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使得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下降,收入减少自然消费也会减少,最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当新增的人口年老时,会带来严重的养老负担,养老压力增加年轻一代人的负担,会使年轻一代人的消费受到抑制,消费能力下降,生产也会下降。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4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改善措施
为了协调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加大教育投资,逐步提高教育经费在GNP中的比重。
通过增加教育投资,较快的提高人口素质,使其更好更快的接受新的技术,促使产业结构高级化,尽管在短时期内可能会失去数量扩张型的增长,但却可以保障经济高效益的长期发展。
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劳动力的需求,缓解我国就业压力。
同时扩大劳务输出。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扩大就业,这些企业所从事的生产服务项目大多数属于第三产业和服务业。
我国从1978年以来,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不断的上升,这也正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但却是劳务输出小国,在劳动力利用方面,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国际这个大市场来增加劳动力的需求。
第三,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保护环境。
人口数量多、素质差,带来环境的严重破坏,针对此问题可以通过一些制度来约束人们,久而久之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环境保护好了,用于环境方面的投资就可以用到其他方面。
保护生态平衡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我国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的增长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如果任其人口过度增长,造成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严重不协调,最后导致经济的衰退也将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 田雪原.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 李建民,王金营.持续的挑战——21世纪中国人口形势问题与对策.科学出版社,2000.
[3]保罗•艾里奇.人口爆炸.新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