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新题型

合集下载

数学2024新高考题型

数学2024新高考题型

数学2024新高考题型
2024年新高考数学题型的变化可以总结如下:
1. 整体结构变化:
- 多选题减少,每题分值提高至6分。

- 填空题和大题数量均有所减少,可能是为了更侧重于综合能力和深度思考的考察。

- 解答题(大题)部分总分为77分,且包含具有较高难度、接近竞赛水平的题目。

2. 广东高考题型调整:
- 数学题型向高考英语靠拢,这意味着可能增加基于语篇理解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型。

- 广东省采用与九省联考类似的试卷结构,即保留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基本构成。

3. 新增或强调的题型:
- 集合的运算
-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的理解与运用
-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
- 求解涉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参数范围
这些信息意味着在备考2024年新高考数学时,学生需要注重提升以下能力:
- 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特别是集合论初步知识、逻辑推理等。

-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提高分析解读题意以及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

建议考生密切关注当地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官方通知,并根据新的题型特点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新高考数学题型试卷

新高考数学题型试卷

新高考数学题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8小题)1. 设集合A = {xx^2-3x + 2 = 0},B={xx^2-ax + a - 1 = 0},若A∩ B = B,则a的值为()- A. 2.- B. 3.- C. 2或3。

- D. 1或2或3。

解析:- 先求解集合A,对于方程x^2-3x + 2 = 0,因式分解得(x - 1)(x - 2)=0,解得x = 1或x = 2,所以A={1,2}。

- 对于集合B,方程x^2-ax + a - 1 = 0可化为(x - 1)[x-(a - 1)] = 0,解得x = 1或x=a - 1,所以B={1,a - 1}。

- 因为A∩ B = B,所以B⊆ A。

- 当a-1 = 1时,a = 2;当a - 1=2时,a = 3。

所以a的值为2或3,答案选C。

2. 复数z=(1 + i)/(1 - i)的共轭复数是()- A. i- B. -i- C. 1 - i- D. 1 + i解析:- 先化简z=(1 + i)/(1 - i),分子分母同时乘以1 + i,得到z=frac{(1 + i)^2}{(1 - i)(1 + i)}=frac{1 + 2i+i^2}{2}=(2i)/(2)=i。

- 复数i的共轭复数是-i,所以答案选B。

3. 已知向量→a=(1,2),→b=(x,1),若→a⊥→b,则x的值为()- A. - 2.- B. 2.- C. -(1)/(2)- D. (1)/(2)解析:- 因为→a⊥→b,根据向量垂直的性质→a·→b=0。

- 又→a=(1,2),→b=(x,1),则→a·→b=1× x+2×1 = 0,即x + 2 = 0,解得x=-2,答案选A。

4. 在等差数列{a_n}中,a_3=5,a_7=13,则a_11的值为()- A. 21.- B. 22.- C. 23.- D. 24.解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若m,n,p,q∈ N^+,且m + n=p + q,则a_m+a_n=a_p+a_q。

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二(新高考新题型)数学及答案

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二(新高考新题型)数学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新题型)02数学(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随着九省联考的结束,全国陆续有多个省份宣布在2024年的高考数学中将采用新题型模式。

新的试题模式与原模式相比变化较大,考试题型为8(单选题)+3(多选题)+3(填空题)+5(解答题),其中单选题的题量不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各减少1题,多选题由原来的0分、2分、5分三种得分变为“部分选对得部分分,满分为6分”,填空题每题仍为5分,总分15分,解答题变为5题,分值依次为13分、15分、15分、17分、17分。

新的试题模式与原模式相比,各个题目的考查内容、排列顺序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多年不变的集合题从单选题的第1题变为填空题,且以往压轴的函数与导数试题在测试卷中安排在解答题的第1题,难度大幅度降低;概率与统计试题也降低了难度,安排在解答题的第2题;在压轴题安排了新情境试题。

这些变化对于打破学生机械应试的套路模式,对促使学生全面掌握主干知识、提升基本能力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九省联考新模式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题目个数与分值的变化上,其最大的变换在于命题方向与理念的变化,与以往的试题比较,试题的数学味更浓了,试卷没有太多的废话,也没有强加所谓的情景,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特别是最后一道大题,题目给出定义,让考生推导性质,考查考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探索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定理、公式的推导证明,才能培养数学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素养。

试卷的命制体现“多想少算”的理念,从重考查知识回忆向重考查思维过程转变,试卷题目的设置层次递进有序,难度结构合理,中低难度的题目平和清新,重点突出;高难度的题目不偏不怪,中规中矩,体现了良好的区分性,可有效的引导考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小处着手,掌握基本概念和常规计算;从大处着眼,建构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1)a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160,则=a ( )A. 2B. 2- C. 4D. 4-2.设n S 是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34564,8S a a a =++=,则96S S =( )A .2B .73C .53D .373.某学校运动会男子100m 决赛中,八名选手的成绩(单位:s )分别为:13.09,13.15,12.90,13.16,12.96,13.11,x ,13.2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该八名选手成绩的第75%百分位数为13.155,则13.15x =B .若该八名选手成绩的众数仅为13.15,则13.15x =C .若该八名选手成绩的极差为0.34,则12.9013.24x ≤≤D .若该八名选手成绩的平均数为13.095,则13.15x =4.在ABC 中,π3C =,AB =5AC BC +=,则ABC 的面积为( )AB.C.D.5.已知π170,sin sin ,cos cos 21010βααβαβ<<<==,则cos2α=( )A .0B .725C .2425D .16.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为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5名大学生将前往3个场馆,,A B C 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若要求每个场馆都要有志愿者,则当甲不去场馆A 时,场馆B 仅有2名志愿者的概率为( )A .35B .2150C .611D .347.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24AB AD ==,π3BAD ∠=,E ,H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将ADE V 沿直线DE 折起,构成如图所示的四棱锥A BCDE '-,F 为A C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面//BFH 平面A DE'B .四棱锥A BCDE '-体积的最大值为3C .无论如何折叠都无法满足'AD BC ⊥D .三棱锥A DEH '-表面积的最大值为48.曲线C 是平面内与三个定点()11,0F -,()21,0F 和()30,1F 的距离的和等于.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曲线C 关于x 轴、y 轴均对称;②曲线C 上存在点P ,使得3PF =③若点P 在曲线C 上,则12F PF △的面积最大值是1;④曲线C 上存在点P ,使得12F PF ∠为钝角.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②③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④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已知函数()44cos cos sin f x x x x x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小正周期为πB .函数()f x 在区间()π,π-内有6个零点C .()f x 的图象关于点π,012⎛⎫⎪⎝⎭对称D .将()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4个单位,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若()g x 在[]0,t 上的最大值为()0g ,则t的最大值为5π610.已知直线()():2110l a x a y +-+-=与圆22:4C x y +=交于点,A B ,点()1,1,P AB 中点为Q ,则()A .AB 的最小值为B .AB 的最大值为4C .PA PB ⋅为定值D .存在定点M ,使得MQ 为定值11.已知函数()f x 及其导函数()f x '的定义域均为R ,若()f x 是奇函数,()()210f f =-≠,且对任意,R x y ∈,()()()()()f x y f x f y f x f y ''+=+,则( )A .()112f '=-B .()60f =C .20241()1k f k ==∑D .20241()1k f k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若复数2023i 12iz =-,则zz =13.已知三个实数a 、b 、c ,当时,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棱长为8的正四面体,沿着四个顶点的方向各切下一个棱长为2的小正四面体(如图),剩余中间部分的八面体可以装入一个球形容器内(容器壁厚度忽略不计),则该球形容器表面积的最小值为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3分)已知函数421()2ln 24g x x ax x x x =--+.(1)当1a =时,求()g x 的图象在点(1,(1))g 处的切线方程;(2)若()0g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6.(15分)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右焦点2F 与抛物线24y x =的焦点重合,且其离心率为12.(1)求椭圆C 的方程;(2)已知与坐标轴不垂直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M ,N 两点,线段MN 的中点为P ,求证:MN OP k k ⋅(O 为坐标原点)为定值.17.(15分)如图,在正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中,1124AB A B ==.0c >23b a c ≤+2bc a =2a cb-(1)求证:平面ABCD ⊥平面11ACC A ;(2)若直线1B C 与平面11ACC A 1B CC A --的正弦值.18.(17分)某学校有甲、乙、丙三家餐厅,分布在生活区的南北两个区域,其中甲、乙餐厅在南区,丙餐厅在北区各餐厅菜品丰富多样,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口味和需求.(1)现在对学生性别与在南北两个区域就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下表所示的抽样数据,依据0.100α=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在不同区域就餐与学生性别有关联?就餐区域性别南区北区合计男331043女38745合计711788(2)张同学选择餐厅就餐时,如果前一天在甲餐厅,那么后一天去甲,乙餐厅的概率均为12;如果前一天在乙餐厅,那么后一天去甲,丙餐厅的概率分别为13,23;如果前一天在丙餐厅,那么后一天去甲,乙餐厅的概率均为12.张同学第1天就餐时选择甲,乙,丙餐厅的概率分别为14,14,12.(ⅰ)求第2天他去乙餐厅用餐的概率;(ⅱ)求第()*n n ∈N天他去甲餐厅用餐的概率np .附:()()()()22(),n ad bc n a b c d a b c d a c b d χ-==+++++++;α0.1000.0500.0250.010x α2.7063.8415.0246.63519.(17分)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h x 满足:对于任意的x ∈R ,都有()()()2π2πh x h x h =++,则称函数()h x 具有性质P .(1)判断函数()()2,cos f x x g x x ==是否具有性质P ;(直接写出结论)(2)已知函数()()35πsin ,222f x x ωϕωϕ⎛⎫=+<<< ⎪⎝⎭,判断是否存在,ωϕ,使函数()f x 具有性质P ?若存在,求出,ωϕ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设函数()f x 具有性质P ,且在区间[]0,2π上的值域为()()π0,2f f ⎡⎤⎣⎦.函数()()()sin g x f x =,满足()()2πg x g x +=,且在区间()0,2π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求证:()2π2πf =.绝密★启用前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新题型)02数学(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随着九省联考的结束,全国陆续有多个省份宣布在2024年的高考数学中将采用新题型模式。

新高考高三数学新题型试卷

新高考高三数学新题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各式中,属于对数式的是()A. 2^x = 8B. x^3 = 27C. log_2(4) = 2D. sin(x) = 12. 已知函数f(x) = ax^2 + bx + c(a ≠ 0),若f(1) = 2,f'(2) = 4,则a = ()A. 1B. 2C. 3D. 4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为()A. (3,2)B. (2,3)C. (3,3)D. (2,2)4. 若复数z满足|z-1| = |z+1|,则z在复平面上的对应点位于()A. 实轴上B. 虚轴上C. 第一象限D. 第二象限5. 下列函数中,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的是()A. y = 2^xB. y = log_2(x)C. y = x^2D. y = -x6. 已知数列{an}满足an = 2an-1 - 1(n ≥ 2),且a1 = 1,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 an = 2^n - 1B. an = 2^n + 1C. an = 2^nD. an = 2^n - 27. 在△ABC中,若∠A = 60°,∠B = 45°,则sinC = ()A. 1/2B. √3/2C. √2/2D. 18.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函数y = x^3在R上单调递增B. 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一定为正数C. 对数函数y = log_2(x)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D. 二项式定理中,展开式中第r+1项的系数为C(n,r)9. 若复数z = a + bi(a,b∈R),且|z| = √(a^2 + b^2) = 1,则z的共轭复数是()A. a - biB. -a - biC. a + biD. -a + bi10. 已知函数f(x) = x^3 - 3x,则f(x)的极值点为()A. x = -1B. x = 0C. x = 1D. x = -1 或 x = 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新高考数学试卷题型

新高考数学试卷题型

新高考数学试卷题型一、选择题(共8小题)1. 设集合A = {xx^2-3x + 2 = 0},B={x∈ Z - 1≤slant x - 1≤slant2},则A∩ B=()- A. {1,2}- B. {1}- C. {2}- D. varnothing- 解析:- 先求解集合A,对于方程x^2-3x + 2 = 0,分解因式得(x - 1)(x - 2)=0,解得x = 1或x = 2,所以A={1,2}。

- 再求解集合B,不等式-1≤slant x - 1≤slant2,移项可得0≤slant x≤slant3,又因为x∈ Z,所以B = {0,1,2,3}。

- 则A∩ B={1,2},答案为A。

2. 已知i为虚数单位,若复数z=(1 + 2i)/(2 - i),z的共轭复数为¯z,则z·¯z=()- A. 1.- B. √(5)- C. 5.- D. (√(5))/(5)- 解析:- 先将复数z=(1 + 2i)/(2 - i)化简,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 + i得:z=((1 + 2i)(2 + i))/((2 - i)(2 + i))=frac{2 + i+4i + 2i^2}{4 - i^2}=(2 + 5i-2)/(4 + 1)=i。

- 共轭复数¯z=-i,则z·¯z=i·(-i)=1,答案为A。

3. 已知向量→a=(1,2),→b=(m, - 1),若→a∥(→a+→b),则m=()- A. (1)/(2)- B. -(1)/(2)- C. 3.- D. -3.- 解析:- 先求→a+→b=(1 + m,1)。

- 因为→a∥(→a+→b),根据两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x_1y_2-x_2y_1=0,这里x_1=1,y_1=2,x_2=1 + m,y_2=1,则1×1-2×(1 + m)=0。

- 即1-2 - 2m=0,解得m=-(1)/(2),答案为B。

新题型高考数学试卷

新题型高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函数$f(x) = ax^2 + bx + c$,若$f(1) = 0$,$f(2) = 3$,$f(3) = 6$,则$a+b+c=$A. 0B. 3C. 6D. 92. 在等差数列$\{a_n\}$中,若$a_1 = 3$,$a_5 = 11$,则该数列的公差$d=$A. 2B. 3C. 4D. 53. 若复数$z$满足$|z - 1| = |z + 1|$,则复数$z$对应的点在A. 虚轴上B. 实轴上C. 第一象限D. 第二象限4. 下列函数中,奇函数是A. $f(x) = x^2 - 1$B. $f(x) = x^3$C. $f(x) = \frac{1}{x}$D. $f(x) = |x|$5. 在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sin A + \sin B +\sin C = 2$,则三角形ABC是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不存在6. 已知函数$f(x) = x^3 - 3x$,则$f'(1)=$A. 0B. 1C. -1D. -3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为A. (2,3)B. (3,2)C. (3,-2)D. (-2,3)8. 若等比数列$\{a_n\}$中,$a_1 = 2$,$a_3 = 8$,则该数列的公比$q=$A. 2B. 4C. 8D. 169. 在等差数列$\{a_n\}$中,若$a_1 = 1$,$a_n = 100$,则该数列的项数n为A. 50B. 100C. 200D. 50010. 已知函数$f(x) = \frac{1}{x^2 + 1}$,则$f(x)$的对称中心为A. (0,0)B. (0,1)C. (0,-1)D. 无对称中心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高考数学新题型

高考数学新题型

高考数学新题型
高考数学新题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三角函数、向量、解三角形:涉及三角函数的画图、性质、三角恒等变换、和与差公式。

同时考察平面向量背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三角形背景。

2. 概率与统计:包括古典概型、茎叶图、直方图、回归方程等,以及概率分布、期望、方差、排列组合等知识点。

这些题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主要考查等可能性事件、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

3. 立体几何:主要涉及平行、垂直、角等知识点,可以利用传统的几何法求解,也可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法向量等。

4. 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是考查的热点,主要涉及数列通项、数列前n项的和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还会考察错位相减法、裂项求和法等应用题。

5. 圆锥曲线(椭圆)与圆:以椭圆为主线,强调圆锥曲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突出韦达定理或差值法。

同时考察圆的方程和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注重椭圆与圆、椭圆与抛物线等的组合题。

6. 函数、导数与不等式:包括三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其复合函数。

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极值)、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等知识点,并涉及参数的取值范围、根的分布的探求以及参数的分类讨论和代数推理等题型。

此外,不等式和解析几何也是高考数学常考的题型。

高考数学新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注重知识的交汇性和综合运用。

学生在备考时需要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方法,同时注重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高考数学试题2024新高考新题型考前必刷卷01(参考答案)

高考数学试题2024新高考新题型考前必刷卷01(参考答案)

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题型地区专用)01数学·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2345678DDBDADAA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1011ADABCAC第II 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513.①④14.①③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3分)【解析】(1)当1a =时,函数31()ln 222f x x x x x =--+的定义域为(0,)+∞,求导得21()ln 212f x x x '=+-,(2分)令21()ln ,0212g x x x x =+->,求导得233111()x g x x x x-'=-=,(4分)当01x <<时,()0g x '<,当1x >时,()0g x '>,则函数()g x 在(0,1)上递减,在(1,)+∞上递增,()(1)0g x g ≥=,即(0,)∀∈+∞x ,()0f x '≥,当且仅当1x =时取等号,所以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增,即函数()f x 的递增区间为(0,)+∞.(6分)(2)依题意,5(2)2ln 204f a =->,则0a >,(7分)由(1)知,当1x ≥时,31ln 2022x x x x--+≥恒成立,当1a ≥时,[1,)x ∀∈+∞,ln 0x x ≥,则3131()ln 2ln 202222f x ax x x x x x x x=--+≥--+≥,因此1a ≥;(9分)当01a <<时,求导得231()(1ln )22f x a x x '=+-+,令231()(1ln )22h x a x x =+-+,(11分)求导得()23311a ax h x x x x -=-=',当1x <<时,()0h x '<,则函数()h x ,即()f x '在上单调递减,当x ∈时,()(1)10f x f a ''<=-<,因此函数()f x 在上单调递减,当x ∈时,()(1)0f x f <=,不符合题意,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1,)+∞.(13分)16.(15分)【解析】(1)由题意得584018x =-=,422220y =-=;(4分)(2)由22()()()()()n ad bc a b c d a c b d χ-=++++,得22100(40221820) 4.625 3.84158426040χ⨯⨯-⨯=≈>⨯⨯⨯,∴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生育意愿与城市级别有关”.(8分)(3)抽取6名育龄妇女,来自一线城市的人数为20624020⨯=+,记为1,2,来自非一线城市的人数为40644020⨯=+,(10分)记为a ,b ,c ,d ,选设事件A 为“取两名参加育儿知识讲座,求至少有一名来自一线城市”,基本事件为:(1,2),(1,),(1,),(1,),(1,),(2,),(2,),(2,),(2,),(,),(,)a b c d a b c d a b a c ,(,),(,),(,),(,)a d b c b d c d ,事件(1,2),(1,),(1,),(1,),(1,),(2,),(2,)(2,),(2,)A a b c d a b c d 共有9个,(13分)93()155P A ==或63()1155P A ⎛⎫=-= ⎪⎝⎭(15分)17.(15分)【解析】(1)因为//AD BC ,且22BC AD AB AB BC ===⊥,可得AD AB ==2BD ==,(2分)又因为45DBC ADB ∠=∠=︒,可得2CD ==,所以222BD DC BC +=,则CD BD ⊥,(4分)因为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且CD ⊂平面BCD ,所以CD ⊥平面ABD ,又因为AB ⊂平面ABD ,所以CD AB ⊥;(6分)(2)因为CD ⊥平面ABD ,且BD ⊂平面ABD ,所以CD BD ⊥,(7分)如图所示,以点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1,0,1A ,()2,0,0B ,()0,2,0C ,()0,0,0D ,(9分)所以()0,2,0CD =- ,()1,0,1AD =--.设平面A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200n CD y n AD x z ⎧⋅=-=⎪⎨⋅=--=⎪⎩,令1x =,可得0,1y z ==-,所以()1,0,1n =-,(11分)假设存在点N ,使得AN 与平面ACD 所成角为60 ,(12分)设BN BC λ=uuu r uu u r,(其中01λ≤≤),则()22,2,0N λλ-,()12,2,1AN λλ=-- ,所以sin 60n ANn AN⋅︒==(13分)整理得28210λλ+-=,解得14λ=或12λ=-(舍去),所以在线段BC 上存在点N ,使得AN与平面ACD 所成角为60︒,此时14=BN BC .(15分)18.(17分)【解析】(1)由已知得()11,0F -,22220000313434x y x y +=⇒=-(2分)则10122PF x ==+.所以当012x =时,194PF =;(5分)(2)设(),0M m ,在12F PF △中,PM 是12F PF ∠的角平分线,所以1122PF MF PF MF =,(6分)由(1)知10122PF x =+,同理20122PF x =-,(8分)即0012121122x m m x ++=--,解得014m x =,所以01,04M x ⎛⎫ ⎪⎝⎭,过P 作PH x ⊥轴于H .所以34PM MH PNOH ==.(10分)(3)记1F N P 面积的面积为S ,由(1)可得,(100001114423612S F M y y x x =⋅+=+=+()()02,00,2x ∈-⋃,则)20022S xx =+'-,(12分)当()()02,00,1x ∈-⋃时,0,S S '>单调递增;当)01,2x ∈时,0,S S '<单调递减.(16分)所以当01x =-时,S 最大.(17分)19.(17分)【解析】(1)由题意得124n a a a +++= ,则1124++=或134+=,故所有4的1减数列有数列1,2,1和数列3,1.(4分)(2)因为对于1i j n ≤<≤,使得i j a a >的正整数对(),i j 有k 个,且存在m 的6减数列,所以2C 6n ≥,得4n ≥.(6分)①当4n =时,因为存在m 的6减数列,所以数列中各项均不相同,所以1234106m ≥+++=>.(7分)②当5n =时,因为存在m 的6减数列,所以数列各项中必有不同的项,所以6m ≥.(8分)若6m =,满足要求的数列中有四项为1,一项为2,所以4k ≤,不符合题意,所以6m >.(9分)③当6n ≥时,因为存在m 的6减数列,所以数列各项中必有不同的项,所以6m >.综上所述,若存在m 的6减数列,则6m >.(10分)(3)若数列中的每一项都相等,则0k =,若0k ≠,所以数列A 存在大于1的项,若末项1n a ≠,将n a 拆分成n a 个1后k 变大,所以此时k 不是最大值,所以1n a =.(12分)当1,2,,1i n =- 时,若1i i a a +<,交换1,i i a a +的顺序后k 变为1k +,所以此时k 不是最大值,所以1i i a a +≥.若{}10,1i i a a +-∉,所以12i i a a +≥+,所以将i a 改为1i a -,并在数列末尾添加一项1,所以k 变大,所以此时k 不是最大值,所以{}10,1i i a a +-∈.(14分)若数列A 中存在相邻的两项13,2i i a a +≥=,设此时A 中有x 项为2,将i a 改为2,并在数列末尾添加2i a -项1后,k 的值至少变为11k x x k ++-=+,所以此时k 不是最大值,所以数列A 的各项只能为2或1,所以数列A 为2,2,,2,1,1,,1 的形式.设其中有x 项为2,有y 项为1,因为存在2024的k 减数列,所以22024x y +=,所以()2220242220242(506)512072k xy x x x x x ==-=-+=--+,(16分)所以,当且仅当506,1012x y ==时,k 取最大值为512072.所以,若存在2024的k 减数列,k 的最大值为512072.(17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数学新题型
人类的每一次重大进步背后都是数学在后面强有力的支撑。

查字典大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考数学新题型,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解析中的运动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创新小题是新课标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09、10、11年
高考数学
选择填空
压轴题
都出现了运动问题。

即新课标高考
数学思维
从传统分析静态模型转变为分析动态模型。

因此考生需要掌握在运动过程中对于变量与不变量的把握、善于建立运动过程中直接变量与间接变量的关系、以及特殊值情境分析、存在问题与任意问题解题方法的总结。

在解此类创新题型时,往往需要融入生活中的很多思想,加上题目中所给信息相融合。


数学
层面上,需要考生善于从各个角度与考虑问题,将思路打开,同时善于用数学思维去将题目情境抽象成数学模型。

(二)新距离
近几年兴起的关于坐标系中新距离d=|X1-X2|+|Y1-Y2|的问题,考生需要懂得坐标系中坐标差的原理,对于对应两点构成的矩形中坐标差的关系弄清楚就行了。

近两年高考大题中均涉及到了新距离问题,可是高考所考察的内容不再新距离本身,而在于建立新的数学模型情况下,考生能否摸索出建立数学模型与数学思维的关系。

比如2019年压轴题,对于一个数列各个位做差取绝对值求和的问题,由于每个位取值情况均相同,故只需考虑一个位就行了。

在大题具体解题中笔者会详细叙述。

(三)新名词
对于题目中出现了新名词新性质,考生完全可以从新性质本身出发,从数学思维角度理解新性质所代表的数学含义。

此类创新题型就像描述一幅画一样去描述一个数学模型,然后描述的简洁透彻,让考生通过此类描述去挖掘性质。

新课标数学追求对数学思维的自然描述,即不会给学生思维断层、非生活常规思路(北京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的
解析几何
大题属于非常规思路)。

比如2009年北京卷文科填空压轴题,就是让学生直观形象的去理解什么叫做孤立元,这样肯快就可以得到答案。

(四)知识点性质结合
此类题型主要结合函数性质、图象等知识点进行出题,此类题一般只要熟悉知识点网络结构与知识点思维方式就没有问题。

比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填空压轴题,需要考生掌握轨迹与
方程思想
,方程与曲线关于变量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

再比如2009年北京卷填空压轴题,就是对数列递推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扩展,考生只要严格按照题目的规则代入就可得到答案。

此类题型需要考生对于知识点的原理、思维方法有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够很快做出答案。

上面提到的两道题均没有考对应知识点的细节处理问题,而是上升的数学思维方法的层次。

(五)情境结合题
此类题型属于与现实模型、数学特殊模型等相结合的题目。

此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具体数学情境的体会,比如2019年填空
压轴题
是正方形在坐标轴上旋转的问题,这道题考查考生对于正方形旋转过程中指定点运动拐点的体会。

此类题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
数学思维
推理、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
“院长、西席、讲席”等。

数学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抽象归纳能力。

解此类题只需像分析物理模型一样去分析题目所给出的具体情境,即可将原题进行分解。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数学新题型,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