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规则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及注意事项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及注意事项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及注意事项2005年3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标准化管委会发布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代替GB/T 7714-1987。

该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690 和ISO 690-2,规定了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

它是专供著者和编辑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1.著录参考文献的意义文后参考文献是论著的必要组成部分。

关于著录参考文献的意义和作用,简要归纳如下:1)体现科学的继承性,尊重知识产权;2)精练文字, 缩短篇幅;3)便于编辑和审稿人评价论著水平;4)与读者达到信息资源共享;5)利于通过引文分析对期刊水平做出客观评价;6)促进科学情报和文献计量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2.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方法2.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1) 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2)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3) 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 。

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4) 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 ]”外, 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示例:张××[4]15-17……;张××[4]55……; 张××[4]101-105…….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时,引文页码则放在“()”外的上角标处。

示例: ……(张××, 2005)15-17; 张××(2005) 55……; ……(张××,2005)101-105 .2.2 文献表著录使用的符号国标规定著录用符号为前置符(( )、[ ]、/、- 除外),各篇文献序号可用方括号(采用著者-出版年制的每条文献的第一个著录项目(如主要责任者等)前不用任何标志符号)。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注意事项.doc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注意事项.doc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注意事项2019年3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标准化管委会发布了GB" data-scaytid="21">2019年3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标准化管委会发布了GB/T 7714 —2019《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代替GB/T 7714—1987。

该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690 和ISO 690-2,规定了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

它是专供著者和编辑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1、著录参考文献的意义文后参考文献是论著的必要组成部分。

关于著录参考文献的意义和作用,已有众多文献做了论述[1-6],本文简要归纳如下:1) 体现科学的继承性,尊重知识产权;2) 精练文字, 缩短篇幅;3) 便于编辑和审稿人评价论著水平;4) 与读者达到信息资源共享;5) 利于通过引文分析对期刊水平做出客观评价;6) 促进科学情报和文献计量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2、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方法国标给出了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2种著录体系,文献[7]对此做过较详细的介绍。

鉴于我国的出版物绝大多数采用顺序编码制,本文主要对其进行介绍。

2.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1) 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2)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3) 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 。

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 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4) 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 ]"外, 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_7714-2005)-国家标准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_7714-2005)-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①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英文作者请将作者名写全)。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②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③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④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⑤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⑥文献起止页码。

⑦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 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 D报告R标准S专利P文献类型标识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7714-87)、《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T3179-92)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并采用顺序编码标注制。

1.引用的文献在文内标注格式对论文所引用的文献,要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在文献的着者或成果叙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序号,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例如:·1981年日本仅给出了扁平车轮冲击钢轨的垂直冲击速度公式[1],……·薛杜普等[2]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

·文献[2]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

·定理的证明见文献[3]。

引用多篇文献或同一着者多篇文献时,只需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分开;如遇连续序号,可用“~”连接,略去中间序号。

例如:·早期的研究结果[2,4,6-9]表明,……2.文后参考文献着录格式及示例(1)书或专着[序号]着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1]翟婉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74—80.[2]纳霍德金M Д牵引电机设计[M]李忠武,樊俊杰,李铁元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21-25.[3]Eisson H N.Immunology:an 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inciples of the immune respones[M].5th ed.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4.3-6.(2)期刊(连续出版物)[序号]着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1]史峰,李致中.铁路车流路径的优选算法[J].铁道学报,1993,15(3):70.[2]You C H, Lee K Y,Chey R F, et al. Electrogastrographic study of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nausea, bloating and vomiting[J]. Gastroenterology,1980,79:311-314.(3)会议录、论文集、论文汇编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着者.题(篇)名[A].见(英文用In):原文献着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1]张玉心.重载货车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的研制和应用[A].见:中国铁道学会编译.国际重载运输协会制动专题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铁道学会,1988.242.[2]Hunninghaks G W,Gadek J B,Szapiel S V ,et al.The human alveolar macrophage[A].In:Harris C C ed.Cultured human cells and issu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0.54-56.(4)学位论文[序号]着者.题(篇)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1]党建武.神经网络方法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1996.20-25.(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曾德超.常速高速通用优化犁[P].中国专利:85203720.1,1986-11-13.(6)技术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1]GBJ111-87,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S].(7)报纸[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1]李四光.中国地震的特点[N].人民日报,1988-08-02(4).(8)科学技术报告[序号]着者.报告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1]朱家荷,韩调.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R].北京: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1989.34.(9)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载(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0)其他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参考文献着录项目a.主要责任者(专着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注意事项:参考文献格式必须遵循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则

注意事项:参考文献格式必须遵循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则

注意事项:参考文献格式必须遵循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则, 提交时所有符号均为半角,参考文献前的序号要删除,书名号去掉。

格式如下:a.连续出版物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如: 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b.专著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c.论文集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d.学位论文主要责任.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如: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e.报告主要责任.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例如: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f.专利文献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例如: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g.国际、国家标准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h.报纸文章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i.电子文献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例如: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pub/wml.txt/9808 10-2.html,1998-08-16/1998-10-04。

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我国专门针对文献著录的规范。

它的制定旨在规范中文文献的著录方法,提高文献质量,促进学术交流。

接下来,我将根据规范的要求,分步骤阐述该规范的具体内容与实用方法。

第一步,文献的选择在进行文献著录之前,需要选取符合学术水平的文献。

这一步需要我们运用学术检索工具,在众多文献中筛选出高质量的、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作为著录对象。

第二步,文献元数据的著录在选定文献后,需要进行文献元数据的著录。

元数据包括文献的著作人、题名、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等信息。

根据《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可以采用著作出版项的顺序、文献体裁的编号等多种方法进行著录。

第三步,著录格式的要求著录的格式是指文献数据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呈现的形式。

在这一步中,需要我们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格式著录。

例如,分别标注文献题名和期刊名称,统一使用斜体和行间距等,以加强阅读体验和理解。

第四步,参考文献的排版排版是指参考文献列表中每条文献信息的呈现方式。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我们注意每个作者的姓和名、书名和期刊名的斜体等要求,以确保文献数据的清晰可读。

第五步,参考文献的检查最后,需要进行参考文献的检查。

检查的目的在于确保文献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检查所有文献著录的元数据、格式和排版,即使是细微的错误也需要进行更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密切结合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和学科特点,进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灵活运用和调整。

通过全面了解规范的要求和特点,并加以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文献著录和学术交流。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 B/T7714-2005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规定“顺序编码制”和“着者-出版年制”两种参考文献的着录方法为我国文后参考文献着录的国家标准;凡是引用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在文中予以标注,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按照新的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05,参考文献标注法中的顺序编码制的主要要求如下:1.参考文献与注释应分别标注1参考文献是为撰写论文而引用的有关文献的信息资源;参考文献采用实引方式,即在文中用上角标序号1、2…标注,并与文末参考文献表列示的参考文献的序号及出处等信息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的,全文中始终标注第一次引用的序号;文中同一处引用多个文献时,将各个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隔开;如为连续序号,可用“-”标注起讫序号;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11-13……一篇文献如只被引用一次,页码在文末的参考文献表中着录:一篇文献如被多次引用,页码标注在文中上角标“”之外如:132、15256…;2注释是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使用上角标序号①、②…标注,并采用脚注方式;2.参考文献着录项目与着录格式1专着专着的基本着录项目与着录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如有其他题名信息、其他责任者等需着录的信息,其一般着录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示例:1江平.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79-193.2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M.刘多田,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3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4孙章法.理性经济人的制度规制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等连续出版物的基本着录项目与着录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年,期:页码.如有其他题名信息、出版物卷次等需着录的信息,其一般着录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示例:1李柄穆.理想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的素质与形象J.图书情报工作,2000,2:58.2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3丁文祥.数字革命与国际竞争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3电子文献电子文献的基本着录项目与着录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如有其他题名信息、出版项、更新或修改日期等需着录的信息,其一般着录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注:纯电子文献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可省略电子文献转载其他非电子文献,应在源文献的着录格式后着录电子文献的引用日期和获取和访问路径,其文献类型标志使用复合标志,即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示例:1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Inc.HistoryofOCLCEB/OL.2000-01-08.http:∥2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creader.3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馆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42000-01-184析出文献从专着、论文集等析出的文献的基本着录项目与着录格式为: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源文献主要责任者.源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如有其他责任者、版本项等需着录的信息,其一般着录格式为: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源文献主要责任者.源文献题名.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示例:1白书农.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6-163.2韩吉人.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0-99.3.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标志如下: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如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之具体要求如下:
(1)著录格式: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不用加结束符。

在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都采用“半角标点符号+空格”形式。

(2)排列顺序:根据正文中首次引用出现的先后次序递增,或者按第一作者姓的英文字母或拼音字母的英文字母顺序递增,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

(3)作者姓名:只有3位及以内作者的,其姓名全部列上,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国人的名可用第一个字母的大写代替,如:William E.(名) Johns(姓)在参考文献中应写为Johns W.E.;有3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前3位,其后加“,等”或“,et al”。

(4)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根据GB3469规定,对各类参考文献应在题名后用方括号加单字母方式加以标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学术期刊格式:[序号]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等. 论文名称[J]. 学术期刊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页-止页.1.高景德,王祥珩. 交流电机的多回路理论[J]. 清华大学学报,1987,27(1): 1-8(完整的)2.高景德,王祥珩. 交流电机的多回路理论[J]. 清华大学学报,1987 (1): 1-8(缺卷的)3.Chen S,Billing S A,Cowan C F,et al. Practical identification of MARMAX models.Int J Control,1990,52(6): 1327-1350(完整的)◆学术著作格式[序号]作者. 学术著作书名[M]: 版次(首版免注). 翻译者.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起页-止页4.竺可桢. 物理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3. 1-35.霍夫斯基主编. 禽病学[M]: 下册. 第7版. 胡祥壁等译.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1. 7-96.Aho A V,Sethi R,Ulhman J D. Compilers Principles.New York: Addisom Wedley,1986. 277-3083◆有KSBN号的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 论文名称[C]. 见(In:)主编. (,eds.)有KSBN号的论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起页-止页7.张全福,王里青. “百家争鸣”与理工科学报编辑工作[C]. 见: 郑福寿主编. 学报编论丛: 第二集. 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 1-48.Dupont B.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C]. In:White H J,Smith R,eds. Proc. of the 3rd Annual Meeting of Im Soc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ISEH). Houstom: ISEH,1974. 44-464◆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 论文题目[D]: [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年份.9.张竹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大学数学系,198310.余勇. 劲性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998◆专利文献格式[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名称[P]. 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出版日期11.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P]. 中国专利,881056073. 1989-07-266◆技术标准格式[序号]起草责任者. 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12.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 CB6447-S6文摘编写规则[S]. 北京: 标准出版社,1986◆报纸文献格式[序号]作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面次序)13.谢希德. 创新学习的交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电子文献格式[序号]作者. 文献题名. 电子文献类型标示[DB/CD]. 载体类型标示文献网址或出处,更新/引用日期14.万锦坤.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5.王明亮. 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新进展[EB/OL]. /pub/980810- 2.html,1998-08-16一、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1.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的文献序号不能颠倒错乱。

2.序号用方括号括起,同一处引用几篇文献,各篇文献的序号应置于一个方括号內,并用逗号分隔。

3.多次引用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只编1个首次引用时的序号。

4.同一出版物中不要混用2种著录体制。

5.文献表中的序号与正文中的要一一对应。

二、参考文献表的著录1.文后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文献本身的文字著录。

2.每条文献的著录信息源是被著录文献本身。

3.每条文献的序号要加“[ ]”。

4.每条文献必备的著录项目应齐全,特別是从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其题名不能省略。

5.书刊名称不应加书名号,西文书刊名称也不必用斜体。

6.西文刊名可参照ISO-4《信息与文献出版物题名和标题缩写规则》的规定缩写,缩写点可省略。

三、责任者的著录方法1. 3人以下全部著录,3人以上可只著录前3人,后加“,等”,外文用“,et al ”“et al ”,不必用斜体。

2. 责任者之间用“,”分隔。

3. 责任者姓名的著录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格式。

欧美著者的名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姓可用全大写;如用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其姓。

示例1:Einstein A或EINSTEIN A (原题:Albert Einstein)示例2:韦杰(原题:伏尔特〃韦杰)中国著者姓名的汉语拼音的拼写执行GB/T 16159—1996的规定,名字不能缩写。

示例:Zheng Guangmei 或 ZHENG Guangmei4.不必著录主要责任者的责任。

示例:陈浩元. 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原题:陈浩元主编. 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5.不要求著录责任者的国别、所在朝代。

6. 机关团体名称应由上至下分级著录。

示例1: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原题: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示例2:Stanfor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原题: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 Stanford University)四、文后参考文献中数字的著录1. 卷期号、年月顺序号、页码、出版年、专利文献号等用阿拉伯数字。

卷号不必用黑体。

页码、专利文献号超过4位数时,不必采用三位分节法或加“,”分节,国外专利文献号中的原有的分节号“,”在参考文献著录时删去。

2. 出版年或出版日期用全数字著录;如遇非公历纪年,则将其置于“()”内。

示例1:2005-08-10示例2:1938(民国二十七年)3. 版本的著录采用阿拉伯数字、序号缩略形式或其他标志表示,第1版不著录,古籍的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等。

示例1:3版(原题:第三版或第3版)示例2:5th ed. (原题:Fifth edition)示例3:2005版(原题:2005年版)五、可作变通处理的著录项目1. 某一条参考文献的责任者不明时,此项可以省略(著者-出版制可用“佚名”或“Anon”)。

2. 无出版地可著录[出版地不详]或[S.l.]。

示例1:[出版地不详]: 三户图书刊行社, 1990示例2:[S.l.]: MacMillan, 19853. 无出版者可著录[出版者不详]或[s.n.]。

示例1:昆明:[出版者不详], 2005示例2:New York:[s.n.], 2001注意:不要出现[S.l.]:[s.n.]这样的著录形式。

4. 出版年无法确定时,可依次选用版权年、印刷年、估计的出版年,估计的出版年置于“[ ]”内。

示例1:c1986: 146-149示例2:1993印刷: 402-410示例3:[1938]: 28-355. 未正式出版的学位论文,出版项可按“保存地:保存单位,保存年”顺序著录。

示例1:北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04示例2: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 Depart. of Phys. 20056. 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标注时,联机文献的出版年根据更新或修改日期著录;倘若无更新或修改日期时,则可著录引用日期,并将其置于方括号内。

示例1:……(李XX , 2006)。

……(张X, [2005])……。

示例2:SKINNER G. 2001. A new code of ethics for librarians? ALAcodes and Johan Bekker’s proposals[EB/OL]. (2001-03-02)[2004-05-10]. http://www.redgraven ….7. 当文献中载有多个岀版地或多个岀版者时,只需著录第1个出版地或出版者。

8. 如果专著被作为阅读型和推荐型参考文献引用,其引文页码可以不著录。

正确著录期刊文献的年份、卷、期、页示例1:年,卷(期): 页2005, 10(2): 15-20示例2:年(期) : 页2005(1): 90-94六、文献类型、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志代码文献类型标志如下: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会议录C指座谈会、研讨会、学术年会等会议的文集;汇编G指多著者或个人著者的论文集;S标志的文献还包括政策、法律、法规等文件。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如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5 参考文献[1] 高鲁山,郑进保,陈浩元,等. 论科技期刊的参考文献[J]. 编辑学报,1992,4(3):166-170.[2] 谭丙煜. 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63.[3] 冉强辉,伍烈尧,何剑秋,等. 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评估体系中参考文献构建指标的调查和研究[J]. 编辑学报,1993,5(4):187-192.[4] 陈浩元. 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4-205.[5] 马永军,倪向阳. 参考文献的评价功能及其对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影响[J]. 编辑学报,2003,15(1):21-22.[6] 朱大明. 参考文献的主要作用与学术论文的创新性评审[J]. 编辑学报,2004,16(2):91-92.[7] 冯长根. 应当重视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的战略作用[J]. 编辑学报,2003,15(5):313-315 .[8] 段明莲. 我国新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比较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6):630-633.[9] 厉兵. 采编工作中的语言文字规范[G]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第6期全国出版社新编辑培训班讲义.2005:45.[10]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3469—1983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S]//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四编辑室.北京:作者编辑出版常用国家标准,1993:161-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