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工作之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德育工作之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德育工作之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德育工作之

养成教育

单位:临夏市实验第二小学

姓名:马永祥

浅谈小学德育工作之养成教育

【摘要】: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阶段,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上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调控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最好途径,应该有效的把养成教育潜移默化的融入进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德育教育养成教育潜移默化言传身教

正文: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每年开学,我都会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重点进行德育养成教育,认真学习《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及“小学生十不准”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思想品德纪律、文明礼貌、法制、环境保护等的教育, 使我的学生从开学起就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我也知道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保证培养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下面我就结合我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思考,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据我观察,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有这样一些特点:自制力差,有时会做出和说出一些与课堂教学毫不相干的动作或语言;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情绪不稳,焦虑,恐惧不安,东张西望;有时难以跟老师配合,表现在感知教材较笼统,不精确,难于长时间集中在某一知识点上,等等这样的一些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纪律和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教师想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学是不可能的。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调控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途径,把德育教育和养成教育潜移默化的融入进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比如对上课内容进行引申时, 可以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大家的讨论, 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 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就感受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对被人认可的渴望。同时教师必须注重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适应课堂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比如在一年级数学课“认识元、角、分”中,教育学生要养成爱惜人民币, 节约用钱, 勤俭朴素的良好习惯。在体育课上可以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

还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 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道理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 采用讨论等方式,满足小学低年级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指导其行为。同时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体育课堂上教师穿上运动服装;不小心触碰到学生时,真诚地说声对不起;下楼梯时,靠右边走,队伍很整齐,很安静……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去做。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

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 可以做到身体力行,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清洁教室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 遵守学校纪律。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 都做出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 ......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使学生身心疲劳,从而

转移注意力。教师要针对这一现象,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课堂在形式上多样化。比如,课堂上的小表演、小游戏、小讨论、讲个小故事等等,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四、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到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针对孩子们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几十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要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可以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最后让大家讨论,得出结论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样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慢慢懂得拾交东西,团结友爱,遵守规则。

五、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及时的鼓励是非常

有效的,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例如经常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学生行为规范好了,相信课堂上的纪律问题就相继解决了。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当发现学生不注意听讲时,可以先停下讲课,将学生的注意力强制的转移过来。低年级学生正是学习新知识新本领的时候。对他们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崭新的,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做得不对甚至做错都是正常的情况。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要对学生适时恰当的表扬。课堂上教师的表扬有着极大的导向性。多表扬少批评能让低年级学生对掌握新知识有一种内在的积极性。

总结:总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德育和养成教育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任务也是繁重的。所以,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和养成教育的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低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一名有礼貌,有品德的合格小学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教育贵在坚持,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提

高认识,常抓不懈,那么,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文明之花必将时时处处开放!

参考文献:

[1]仁真古.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

[2]王芹.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鲁东大学2013

[3]章恬.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4]王婷婷.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梨树县郭家店镇第四小学黄旭 小学正处于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抓好。在教育内容上应反对抽象空洞的说教,强调德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以养成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伦理道德。下面,我想从以下几点浅谈我对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重要性的看法: 第一,家长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家长是青少年的启蒙教师,也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方式可以直接透视出青少年在未来成长道路上的成功与否,重视德育教育光喊口号不行,光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更是不行,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进行道德教育只让孩子背那些条条框框是不行的,只让孩子停留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表象认识上也不行。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而且付诸以行动中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对于现在的教师也还存有另外一种困惑,那就是小学生在学校上课期间在老师的教育下、在学校的监督下养成了较好的习惯,能够较好的按照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但到了假期在家长们溺爱的强攻下逐渐迷失方向“重操旧业”,开学以后教师还得从头再来,如此周而复始的教育虽然

耗尽了教师的大量心血但收效甚微。 第二,学校教育应是教育的主导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离不开诸多环境和因素,但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大的模仿性,同时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正如俗话说得:嫩枝易弯也易直。 因此思想基础打得好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至今后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健康的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如果学校只是知识注重学生“智”的发展而忽略了“德”的重要性,我们培养出来的将会是一批废品,而当今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校只为应试,一天到晚有讲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只重知识,不重德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高分低能。上了大学因心理不健康而走向犯罪的例子屡见不鲜。 此外,学校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或差来界定学生的好与坏,在评价学生方面仍然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综合地衡定。把学习成绩作为一个参考,把智力、情感、态度以及目前提倡的自信、乐观、向上等诸方面因素考虑其中,形成一个综合界定的标准。素质教育提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学校要用赏识的态度来对待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19-10-11T15:29:24.717Z 来源:《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2期作者:黄清 [导读] 最优秀的人就是具有高尚情怀的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广东省罗定市素龙街凤塘小学 527227 摘要: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发挥教师领导者的作用,将德育内容适时地渗透到课堂学习中,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才能有好的成效。因此,本文主要对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所存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并为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德育问题应对措施 最优秀的人就是具有高尚情怀的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这对小学生来说,可以直接反映出孩子以后是否会成为一个高素质且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德育是现在小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将德育落实到教学中去,这是每个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德育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才能培养出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生。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在小学德育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探究。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学中存有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育已经不符合以及不适应当今学生的发展。总体来说,教育的方式途径比较单一,应用实践的方式很少,只是依靠解说来营造氛围,使学生感知到名人效应,而没有从实际上让学生自身去感知。所以,学生对于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并没有积极性,整体兴趣程度也不高,导致德育没有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因此,老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所作所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其他的学科重点都在于专业知识的传输,而影响学生的德育才是教育的重点。只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达到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学目的。但是在现如今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甚至有时候学生对老师的说教充满着抵触情绪。当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的时候,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德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也就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小学德育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德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开展德育工作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传统德育工作的发展现状,如果教师一味地以目标和任务为德育的根本,则教学工作就会缺乏一些针对性,使德育工作不明确,从而导致教育效果不显著。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教师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因为他们都是具有个人主体意识的,虽然他们还都是小学生,思想不是很成熟,但是对于懵懵懂懂的小学生来说,一切都是充满诱惑的。 所以,德育工作就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德育的方式方法。其实这也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使得德育工作具有针对性。有了针对性,一切就有了方向。方向对于一件事物的发展和维持有着重大的引导作用,教育工作者有了方向,就会到达顶峰。 2.应该结合实际来开展德育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拘泥于单方面的说教,所以导致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大多数教师不太重视学生的理解情况,学生常常会出现半懂不懂的状态。老师应该结合实际来开展教学,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引导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关于德育的小游戏,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总之,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课堂枯燥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联系实际开展德育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进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因为只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学生们才能懂得更多。只有做到课内课外互相结合,学生才能通过活动学会感恩、珍惜等情感。只有让学生感到了感恩、珍惜,再从细节中进行德育引导,才可能真正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 3.德育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教育中,单一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德育的兴趣。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与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在小学生的心里,老师就是他们最尊重的对象,也是他们最崇拜的人。小学生如果发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就会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所以老师一定要重视每个学生,对待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就会达到开心教育的目的。 在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明确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德育学习对自身价值观提升的重要作用。德育教学需要学校以及家庭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与努力,更重要的是从学生自身开始,不断转变学生的观念,这样才能够有效解决德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发挥德育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胜试分析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05-105。 [2]辛丽美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策略[J].中华少年,2017,(13)。 [3]贵超红浅析以目标为导向的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PDCA管理方式[J].才智,2017,(22):207-208。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犯罪案件的不断的增加,教育部门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这个实质性的问题上来。与此同时,也向奋斗在教育事业最前线的教育工作者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改造》中谈学生自治问题时说“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是智育注重自学,二是体育注重自强,三是德育注重自治。”这里他明确使用了“德育”的概念,并把它看成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此,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作为孩子启蒙教育的小学教育,将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呢? 一、将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在新的课改理念的要求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要渗透德育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渗透法制教育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语文学科的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但能让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还能净化人们心灵,塑造美好道德的教化作用。正是由于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特点,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合一”原则,使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古代教育历来以儒家传统思想为根本,将德育列在教育的首位。自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始,《论语》所收录的孔子对学生的教诲,绝大多数属于德育范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里的“道”指的是古时通行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也是当时一个人的立世之本。 二、将校园文化作为德育教育的立足点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字经》中也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就是说,人的道德品质会根据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教育思想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校园文化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熏陶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们可以利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精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正如我校开展的“讲故事、明事理、养品行”特色创建活动,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讲故事这个载体,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从而养成良好的品行。这就是所谓的环境育人。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和才能,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身心潜能为己任,增强其主体意识,培养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理性思考,自主、自觉并自愿地作出道德选择。 三、将深入心灵作为德育教育的敲门砖 德育教育和传授知识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学生从心灵深处信服你、佩服你。他们才会将你所讲的东西记住,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要摒弃“说教式”、“填鸭式”、“灌溉式”的教育方式。而要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到什么事该做,什么是不能做,并从潜意识里懂得不该做的事的危害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载体,抓做机遇、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

浅谈小学德育的现状及措施

浅谈小学德育的现状及措施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们对于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石鸥指出:“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道德效果。”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卓有成效地落实道德教育,如何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乃至全社会一项重大的课题。 1德育问题的现状 近些年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增强的趋势还没有充分估,因而导致了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当今社会小学教育以

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学校德育建设对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动力意义,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可指责。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现在,学校的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道德的过程。德育的组织者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德育过程往往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常以批评、禁止、训斥、说服、榜样、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发展,教育过程强求一律性,阻碍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烁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的现实的主流特征”。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德育在当今社会的时效性 今天的德育教育面临的是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一些负效应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就很现实地对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由于每个人的各方面的素质不同,主观能动性有差异,所以德育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的感触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8-06-14T11:43:57.74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11期作者:钟远贵[导读]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即是把社会需要的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学生就能主动、自觉、努力、积极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 钟远贵(四川省旺苍县河边小学四川旺苍 628200)摘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即是把社会需要的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学生就能主动、自觉、努力、积极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意识地配合教学开展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竞争竞赛活动,以产生自我激励教育作用。 关键词:德育;思品;教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6-067-01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做任何事情一个好的开始是至关重要的,其对事情的发展以及最终的结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道理在教育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当代的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要求德智兼备,小学的教学正是一个学生受教育的开始,其德育方面的培养非常重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同仁的重视,新教改更是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放在当代教育的首要位置。小学教学作为我国教学计划的初始阶段,其对学生早期潜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讲求“毕其功于一役”,更应该强调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从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切实地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提出以下教学观点: 一、让学生懂得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健康积极地做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特点,并将自己的特点完全地展示出来,帮助其建立信心。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所代表的都是一个新的、从来没有过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且对孩子们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孩子们的缺点进行及时的纠正,由此增强孩子们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们积极的参与竞争,教会孩子积极乐观的面对竞争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培养孩子们坚韧的性格,教会孩子们初步掌握情绪的自我调节,培养其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让学生知礼仪、懂廉耻、善言行,做文明之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文明礼仪的民族,礼仪廉耻是每一个人在文化修养和素质上的重要体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更是决定着其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给孩子们规范的礼仪和言行,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通过规范的礼仪和言行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们也要让学生懂得友爱和宽容,现在大多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分享,往往也比较自私,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学着去与别的孩子分享自己的快乐,避免孩子养成孤僻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学会宽容,因为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不愉快时常发生,并且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学着去原谅别人,培养孩子们宽大的胸怀。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谦虚谨慎的品德 我个人认为作为德育教育最为关键之处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我们的教学工作我们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触摸历史,给学生讲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通过这些激起学生心中深切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个孩子的心底撒下爱我中华的种子。在当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不断地求知非常重要,我们要教会孩子们谦虚的品德,勤而好学,不耻下问,并且在治学的过程中要保持谨慎的学习态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表师者之风范。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主动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身作则,使我们的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

[德育教育,语文教学,重要性]浅议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议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小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生代,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就必须承担起塑造学生人格的伟大使命。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是担负着对小学生的理想教育和科学兴国教育,培养劳动为荣、尊师守纪、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德育重要性问题途径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将道德修养教育从小学生抓起。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就必须承担起塑造学生人格的伟大使命。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是担负着对小学生的理想教育和科学兴国教育,培养劳动为荣、尊师守纪、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的重大任务。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小学时代就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笔者作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德育扎根于中华传统文明中,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德育内容广泛、深厚,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研究世界各国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不管是雅典文明,还是希腊文明,在历史的长河里,都已经死去。而只有中华传统文明,五千年来不曾中断,虽然朝代更迭,但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与核心不曾丢失,而是在民族融合与冲突中愈发精致与悠久。因此,传承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吸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优秀的文化在人民中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扬中国的灵魂,是我国在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教学家们忽视。因此,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的德育教学,必将有利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续传承与发扬光大,培养出来的国家栋梁才能更适合新时期的需要。 (二)小学生阶段的德育教学事半功倍,至关重要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和强大的重任,可以说,小学六年,作为人的发展的一个基础时期,其思想极为纯洁,犹如一张白纸,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就好比在一张白纸上作最美的画作,操作起来更为得心应手。所以,在这一时期,通过教师的努力,引导这些懵懂无知的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及道德品质等是极其必须的。 (三)正确的道德观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越来越重视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学历已经不再是学生成功的重点,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才是最重要的。学习的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更多的是应该要学会如何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只有建立了正确

浅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管理层面对我们的德育实行审视,仔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较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德育工作仍存有问题,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家庭思想的束缚 我校地处农村,家长祖辈吃够了不识字的苦头,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念成书,以后能跳出农村,脱离农田活,所在学校就是好学校,所在班级就是好班级,所教教师就是好教师。在农村工作的教师中,相当一部分同志也存有片面的理解,认为只要把学生的文化课教好,提升升学率,就能够上下都有个交待,就算完成了本职工作.甚至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别的方面能够不强求,偏心祖护他们,正好迎合了家长的这种思想. 2.学校德育没能充分落到实处 德育既然是学校工作的首位,就应该是全体教育工作者时时刻刻永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的工作。德育是首位,就应该在学校设计、管理和各项工作中首先考虑,需要全盘安排,应在学校特有的大文化中营造德育,既有主渠道,又有多学科渗透、环境培育和人文示范。在此观点和引领下全力做好学校各项工作,不能只片面考虑教学中心就置德育于一边,公开课、示范课才想起渗透,日常课堂教学时这根弦就松了。 3.德育方式方法和深度还不到位 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表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学校德育的共性是说教式太重,学生亲自实践太少,单靠三月来了学雷锋,四月来了祭烈士,纪念节日走马灯,庆祝节日搞活动,每天早上系红领巾,周一早上升国旗,看几场主旋律电影,加之空洞的课堂说教,这不是德育的全部,学生根本没有从内心深处受到振动,更不要说震憾,仅仅流于形式。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2)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人生之路上刚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孩子幼小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我们作为教师不但要用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更要教他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在语文教学以及班级管理中,对德育教育有一点个人体会,想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一下。 一、为人师表,以身为范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因此,要想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从不有意挖苦讽刺他们;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老师搞好团结;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长期下去,学生也会按照我的行为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热爱、理解和尊重学生 的孩子是神”。高尔基先生也说过这样一句话:“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理解是热爱学生的基础,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体验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教师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在学生学习成长中出现困难时给予帮助,就能化解学生一时的胆怯,学生也必定会把自己的心理话说给自己的老师听。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满腔热情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时间的机会。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才是真正的平等交往。 三、倾听学生的声音 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我做到了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我,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是主要的育人园地,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接班人的重任。人们一般在小学时期度过自己的少年时代,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小学的德育教育,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一、充分认识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人们往往认为,青少年时代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而比较重视中学和大学的德育教育而忽视小学中的德育教育,认为无关紧要,可有可无。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和做法。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的。青年时期无疑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这一重要时期。往往有它的前伸和后延。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少年时代良好道德观念的树立,正是为中学和大学时期的德育教育,为青年时代人们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打成基础、做铺垫。因此,小学、中学和大学中的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承的,要求决不能截然分开,忽视和放松小学德育教育是不正确的、有害的。 二、小学丢弃教育的方针和原则 按小学德育教育的方针要求必须坚持正面灌输,这是由少年时代的特点决定的。少年时代,脑子是一张白纸,施朱则赤、施墨则黑。灌输的原意,打个比方就是思想教育好比“流水”、学生的头脑好比“禾苗”。禾苗适时浇水,则树叶茂盛,缺少水分,就会瘦弱枯萎,不能健康生长。灌输的内容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优良道德品质教育。灌输的目的是最终把学生培养成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言教”和“身教”相结合,是小学德育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学生离开家庭步入校门,主要的教育者就是老师,他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其一言一

行都对学生有深刻的影响。“言教”是重要的,学生能亲耳听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应该做到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身教”更为重要,学生能看到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必须强调言行一致,用良好的自身形象影响人。有的老师教育效果不佳,重要的一条是“道理一大套,自己的行为不对号”,给学生的思想造成极大混乱,这是十分有害的。 小学学生思维单纯,思想多变。这就要求教育要针对特点,探索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工作不但要讲细心,而且要有耐心。了解学生年龄、性格、思想、爱好等,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个学生的教育工作。现在的学生思想敏锐,接受信息快,要做好他们的德育工作必须注意灵活性,切忌呆板说教,要因人而异地进行疏导,要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善于激励也是培养儿童思想道德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顺应学生心理,使学生积极乐观地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总之,小学教师要对学生把“大”道理讲“小”,把“空”道理讲“实”,把“死”道理讲“活动”,启发诱导、潜心育人。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其思维、性格、习惯等常常在小学阶段便形成,并 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目前大力提倡开展素质教育,其中的素质除 了包括文化素质之外,还包括品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个性发展、能力素质等等,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尤为重要。本文对小学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重要性 我国大力提倡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其宗旨是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 等多方面能力素质的综合全面发展,旨在转变应试教育下只重分数,不重个人能力、品质的教育缺陷。其中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促进学生今后更加积极健康的发展具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教师对于德育教育只是进行简单说教,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因此所收到的德育教育效果也差强人意。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已经引起教育界以及全社会的广泛认同,而 如何提升德育教育效果成为了需要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应当重视家长的导向作用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小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家长的言行 会对小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要想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只靠教师单方面努力是不行的,还需要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使家长能够积 极主动参与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教师应当与学校进行积极配合,纠正 自己的不当言行,对孩子产生积极正面的示范、影响作用,同时应当关注孩子的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孩子有正确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 在以上基础上,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简单停留在 表象,而是从内心中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并能在脱离教师以及家长的监管 之后,仍然能够按照正确的行为规范去要求自己,不会因为脱离监管便思想懈怠。另外,在寒暑假等假期,家长应当避免对孩子过度溺爱,使孩子迷失方向而导致 德育教育功亏一篑。 二、小学德育教育中学校教育为主导 要想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效果,家庭教育很重要,而起主导作用的还应当是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承担着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任,也 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工作目标。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是性格塑造、道德品 质形成的重要阶段。由于年龄小,人生阅历浅,知识掌握少,是非观还较模糊, 并且喜欢模仿,因此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错误的道德观。而要想保证小 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必须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 品质,加强心理教育,使他们能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能自觉抵制消极思想、不良行为的影响、侵蚀,避免陷入只重分数,不重素质的教育误区。而要想提升 学校教育效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应当发生转变,使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更加 多元化,教师对学生应当一视同仁,而不应当按照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从智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各个方面的 闪光点,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中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从而 养成自信、乐观、向上的性格。而对于发生错误的学生,应当避免生硬的批评、 否定,而应引导学生积极改正,让学生变得更加诚实、勇敢,促使每一名学生都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 字体大小:大- 中- 小xxffbs发表于09-08-03 09:13 阅读(125) 评论(0) 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所以,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一、教师——从我做起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事,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晨读一直纪律不好,教室里总是不静,干什么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学习效率却不高。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教育理论书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胜于言传。看着孩子们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二、德育——时时处处 其实,所有的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比如说,在学习《董存瑞》一课,要向学生渗透我们要热爱祖国。珍惜生活。体育课,我们可以学习奥运健儿刻苦训练的拼搏精神,忍着伤痛为国争光的伟大;学习自然课,我们要提升环保意识等。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郭海鹏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一代,担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道德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中华民族是否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育人工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地探索并实施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呢?本人认为可以从如下五方面进行尝试: 一、环境陶冶 “孟母三迁”是一个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选择环境的故事,所以说小学生所处环境好坏对其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努力营造一个适应他们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就拿校园环境来说吧,它是重要的隐性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陶冶思想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励奋发向上的精神方面,有着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学校在优化育人环境的过程中,要注重绿色校园的形成,注重书香校园的营造,注重文明校园的滋养。教室周围的环境要尽可能做到美化、净化、绿化,使人有整洁、美观、幽静的感觉;校园角落的环境要尽量因地制宜种植花草树木,布置花坛、开辟花圃,在一些树木、花卉上可以用木牌写上名称作简单的介绍,使学生在自觉爱护花草的同时增长知识;校园走道两旁、楼梯转角或室内走廊中等地方,布置名人图像、格言警句、师生艺术作品等,还可以根据教育要求布置“阅报栏”、“知识栏”、“光荣栏”以及黑板报等等。总之,要努力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楼一宇、一字一画都能给师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学生每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净化的品德言行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二、学科渗透 学校以教学为主,学生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上文化课。因此,通过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它学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是最经常的、最基本的途径。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才是教书的目的。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文本中的德育素材,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尽可能地让学生从中吸取营养。比方说: 语文科,结合一些有代表性的课文,如《桂林山水》、《狼牙山五壮士》等进行热爱祖国和为祖国而献身的高尚品德教育。如: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孔子的“学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同仁的重视,新教改更是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放在当代教育的首要位置。小学教学作为我国教学计划的初始阶段,其对学生早期潜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讲求“毕其功于一役”,更应该强调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从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切实地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注重细节实践检验个别教育德育教育 一、德育教育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一)德育教育问题的提出 自国家推出一系列计划生育两免一补政策以来,各种政策实惠走进了千家万户,让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受了益,国家也控制了人口的增长,提高了人口的质量;优生优育,少生优生,也让千万家庭很快富裕起来了。与此同时,独生子女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学校方面较为典型。因独生子女们在家中是爷爷奶奶的心肝,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爷爷奶奶的溺爱和爸爸妈妈的宠信导致他们丧失了人的本性,致使“以我为主,漠视他人”的恶劣品行成为他们的鲜明特点,让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空前的挑战。由此也出现了各种针

对独生子女的德育教育方法、策略、途径等诸多理论接踵而来。当然,在我国的古代教育中也比较重视德育教育,韩愈在《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以理解为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知识、传授道理、解决疑难问题的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满招损,谦受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古代的德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经后人不断创新、引用至今,然而,还是满足不了当前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二)德育教育的研究目的 德育教育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何种品德的人,在观念中预先设计的理想形象。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在为未来奠基。 二、德育概念的界定 (一)国外对“德育”概念的界定 “德育”一词自提出至今已经过几个世纪,教育界仍未对其概念作出明确获得公认的界定。在英语国家,虽然存在个别教育家把心理教育的内容也逐步融入进德育的教育内容中,但“德育”概念的主线仍被定义为道德教育。 (二)国内对“德育”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以及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影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分析

春雨润“花”细无声 —小学德育案例 [案例简介]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同一班级内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统一的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总有一部分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家庭环境的因素,有家长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的因素。正因为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复杂的,因此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家长、老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学困生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不想学。这些孩子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往往视学习为一种负担,认为家长、老师逼迫自己学习,在内心形成消极对抗心理,学习态度不端正;二是不会学。这些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却往往事倍功半,这是受到了不当的学习方法或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影响;三是学习有障碍。这部分学生是属先天智力低下的特殊儿童。确定了学困生的类型,辅导时才能有的放矢,辅导学困生。 [产生背景] 曾经有个名叫阳的学生,从小在爷爷奶奶及父母的共同关心和呵护下长大,由于是长孙,更是得到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父母爱于面子也放松了对他的教育,再加上家庭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

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调查] 调查1:该生母亲文化水平低,生意又忙,根本没有时间督促孩子学习,甚至到了不闻不问的地步。 调查2:该生在班内跟同学相处时自私,脾气暴躁,同学们不太欢迎他。 调查3:该生常受老师的批评,自认不是学习的料,自暴自弃。 针对该名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所以对其进行转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学校、家长、教师的密切配合,寻找其闪光点,多鼓励、多肯定,用集体的力量帮助他,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杨宇彤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杨宇彤 发表时间:2019-02-28T10:50:47.61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8期作者:杨宇彤 [导读] 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广东省茂名市方兴小学525000 摘要: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格外重视“德”。以德树人、以德服人也一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的思想、行为中的体现。中小学德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德育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一、德育的重要性 我国的教育形式和环境目前依然处于应试教育为基础、素质教育为辅的情况之下。在应试教育形式下,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带着孩子奔波于各大培训机构之间;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味地主抓学习成绩。家庭、学校几乎都是一味地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与培养,所以导致现在的一部分孩子自私、敏感、缺少责任感和正义感、没有公德心、品行不端、不懂得尊老爱幼、道德品质低下等。于是就有了“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负的一代”一说。俗话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不希望培养出来无德无品的危险品和废品,都希望教育出来的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率逐年上升,造成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原因有很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周围的环境,心理健康状况等都是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因此家庭和学校要积极合作,互相配合,加强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安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用正确的方式结交品性纯良正直且对自己有益的朋友为伴,尊重师长,爱护幼小,孝顺父母,关爱身边的人。家长要及时地做好孩子的表率和榜样示范,教师也要做好为人师表的表率,给学生提供培养德育的优良环境。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未来成长,更是关系着家庭的和谐稳定,甚至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 二、德育的培养目标 德育的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与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还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三、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1.言传大于身教。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身教是无声的命令,是默默的感化。教师平时的行为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正面教育和示范教育,因此教师要多学习,全方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的德育发展。德育的学习和培养要落到实处,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具体的实施要让学生学到心里去,要让学生信服,而不只是学学或者是学过而已。要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和感知高尚情操的魅力所在,并以此为学习的出发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学生培养成道德情操高尚的人。 2.品读经典陶冶情操。俗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品读经典,就是在与道德高尚的人进行心灵对话。经典著作中有很多的贤能义士,他们都是品性高洁、胸怀豁达、文采斐然的大家。通过品读经典著作,可以学习名人大家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深的心灵修养、非凡的气度等。要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文化底蕴,提高自我修养。总之,德育是关于心灵的教育,是关乎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教育。加强德育教育,学校方面要重视对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多开展一些跟德育有关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教师要做好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用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家庭方面也要积极地为孩子提供德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学校和家庭要积极协作,为携手培养出道德品质优良的时代接班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翠莲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A].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7。 [2]程福红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策略[A].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 [3]倪翠花育人先从德育入手[A].中国当代教育文集(十二卷)[C],2003。 [4]鄢章宏加强学校内部协作,提高德育教育实效[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三)[C],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