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合集下载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引言生物组织是多种不同类型细胞的集合体,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这些生物分子在细胞的正常功能以及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准确、可靠地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的关键。

检测方法糖类的检测糖类是生物组织中常见的一类生物分子,包括单糖、双糖、多糖等多种形式。

常用的糖类检测方法包括:1.纸层析法:将样品和标准溶液分别点于纸层析板上,通过上升色谱将样品中的糖类分离,并通过特定显色剂反应显示糖类的位置和含量。

2.高效液相色谱(HPLC):通过色谱柱和流动相的相互作用,将混合物中的糖类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测量各组分的峰面积或浓度。

3.质谱法:利用质谱仪对样品中的糖类进行离子化和质量分析,根据质谱图谱确定糖类的结构和含量。

脂肪的检测脂肪是生物组织中重要的能量储存物质,包括甘油三酯、磷脂等多种类型。

常用的脂肪检测方法有:1.色谱法:通过将样品中的脂肪分离,并通过色谱柱和检测器测量各组分的峰面积或浓度来定量。

2.光谱法: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或红外光谱测量样品中脂肪的吸收或振动特征,从而确定脂肪的含量。

3.核磁共振(NMR):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样品中的脂肪进行分析和定量。

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是生物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不仅参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还承担信号传导、酶催化等多种生物过程。

常用的蛋白质检测方法包括:1.分光光度法:通过测量蛋白质溶液中的吸收或荧光强度来确定蛋白质的含量。

2.凝胶电泳法:将蛋白质溶液分离成不同带电性质的组分,通过电泳进行分离,并通过染色或荧光标记检测蛋白质的位置和含量。

3.质谱法:利用质谱仪对蛋白质进行离子化和质量分析,根据质谱图谱确定蛋白质的结构和含量。

应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医学诊断:通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特定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异常水平,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特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实验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解析版)

实验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解析版)

实验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核心知识回顾1、还原糖的检测:常用材料:和,还原性糖有;斐林试剂甲液的NaOH,乙液的CuSO4甲、乙溶液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需加热)生成沉淀。

2、蛋白质的检测:常用材料:和,双缩脲试剂A液的NaOH B液的CuSO4,先加入液再加入液. 成反应。

3、脂肪的检测:常用材料:;苏丹Ⅲ( 色)或苏丹Ⅳ( 色),酒精的作用是。

4、在甘蔗、甜菜、马铃薯、西瓜、苹果等材料中,适合做还原糖鉴定的是。

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实验需要加热的是。

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的是。

6、脂肪鉴定的过程中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的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因是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易溶于酒精。

7、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成分相同,但在使用时,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必须混合使用,而双缩脲试剂则先滴加A液,再滴加B液,请分析原因。

8、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三不同”【答案】1、苹果梨子葡萄糖、麦芽糖、果糖0.1g/mL 0.05g/mL 等量混匀水浴砖红色2、稀释鸡蛋清豆浆0.1g/mL 0.05g/mL A B 紫色3、花生子叶橘黄红洗去浮色4、苹果5、还原糖脂肪6、50%7、肽键在碱性环境中与Cu2+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先滴加A液的目的是制造碱性环境。

➢核心知识辨析1、检测还原糖时,待测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2021·湖南卷)( × )辨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2018·浙江卷)( × )辨析:双缩脲试剂是先滴加A液,再滴加B液,肽键在碱性环境中与Cu2+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先滴加A液的目的是制造碱性环境。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要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以使用以下
几种常见的实验方法:
1. 糖类检测:
- 阳离子交换色谱法(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根据糖类的荷电性质,在具有阳离子交换基团的色谱柱上
进行分离和测定。

- 蒽酮法(Anthrone method):利用蒽酮与糖类形成彩
色产物,测定其吸光度,从而定量分析糖类含量。

2. 脂肪检测:
- 总脂肪测定法(Total lipid assay):通过提取组织样品
中的脂肪,使用溶剂进行提取,然后通过酶解、酶判定、
光度法或色谱法测定脂肪含量。

- 中性脂肪测定法(Neutral lipid assay):使用溶剂提取组织中的中性脂肪,然后使用酶判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测定。

3. 蛋白质检测:
- 比色法:如布拉德福酮碱试剂法(Bradford assay)、双酮化合物法(Biuret method)等,根据蛋白质与特定试剂形成复合物,通过光吸收法或比色法测定颜色变化,从而定量分析蛋白质含量。

-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iotin-streptavidin assay):通过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特异性结合,配合荧光标记物或酶标记物,测定蛋白质含量。

总的来说,具体的方法选择要根据实验目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来决定。

另外,还可以结合一些生物学技术,如免疫印迹法、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等,对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ppt课件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ppt课件

2、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震惊全国,引起
世人注目。鉴定脱脂淡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
肯定不需要用到的化学试剂是(
B)
A.斐林试剂
B. 红墨水
C.双缩脲试剂
D.苏丹Ⅳ染液
为 深 入 学 习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思 想和党 的十九 大精神 ,贯彻全 国教育 大会精 神,充分 发挥中 小学图 书室育 人功能
2、配制斐林试剂:
→ 甲液
0.1g/mLNaOH
+
乙液 0.05g/mLCuSO4
2
为 深 入 学 习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思 想和党 的十九 大精神 ,贯彻全 国教育 大会精 神,充分 发挥中 小学图 书室育 人功能
3、材料用具:
如果植物组织中积累的成分是淀粉 和蔗糖,那就无法检测到还原性糖。 有些植物尽管含有较多的还原性糖, 但如果本身含有叶绿素或其他色素, 这些色素就会影响实验现象起到遮 盖作用。这些都不适宜做实验材料。
将量取的蛋清液和双缩脲试 剂A液分别倒入到试管中,震 荡均匀,此时可见试管内仍 然是透明的。
再向试管中加入4滴双缩脲 试剂B液。
为 深 入 学 习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思 想和党 的十九 大精神 ,贯彻全 国教育 大会精 神,充分 发挥中 小学图 书室育 人功能
震荡均匀,此时可见试管内溶液呈紫色,这就表明蛋清 液中含有蛋白质。
可看到溶液呈橘黄色,则 证明样液中含脂肪。
为 深 入 学 习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思 想和党 的十九 大精神 ,贯彻全 国教育 大会精 神,充分 发挥中 小学图 书室育 人功能
方法二:制作切片
实验材料
芝麻,脂肪含量丰富,但 种子颗粒太小,不利于切 片制作。 玉米,脂肪含量较少,种 子颗粒也较小,因此也不 适合做实验材料。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1、实验内容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内容,也是高中生物第一个学生实验。

课标对这一内容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属于“举例说明”水平的知识性目标,通过本节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更加直观、丰富的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困难;二、属于“运用”水平的技能性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一帮一组和对多种实验材料进行重复检测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双达成。

2、设计思路在以前的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教师往往先介绍细胞中三大有机物的化学特性(即实验原理),然后再提供成分并不单一的待测样液进行检测。

检测的过程也进行了简化,只针对样液中的某一成分进行验证,这样虽然大大节约了实验的时间,但是实验变成了“照单抓药”索然无味。

今年我对本节教材实验进行了较大的整合和适当的拓展。

力求注重知识目标达成的同时,尝试运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环节一:联系生活、设疑激趣。

以“安徽阜阳毒奶粉”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关注食品成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资料展示、发现原理。

通过资料展示、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原理。

环节三:参考案例、实验验证。

教师提供单一成分的样液,然后由学生参考教材案例,完成验证实验。

环节四:自主探究、交流汇报。

教师尽可能多的提供生物组织,由合作小组自由选择实验材料、药品、用具,完成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

3、实验目标:3.1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一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比较不同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

3.2能力方面:1)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2)在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用具,掌握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技能。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生化实验的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以了解这些物质在生物组织中的分布和含量,为生物组织代谢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1.糖类检测:糖类物质在生物组织中广泛存在,包括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其中,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可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非还原性糖如淀粉、纤维素等则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

2.脂肪检测:脂肪是生物组织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在酸性条件下,脂肪可被脂酶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可与热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酯,产生绿色荧光。

3.蛋白质检测:蛋白质是生物组织中功能多样性的基础。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样品:分别准备斐林试剂、脂酶、硫酸、双缩脲试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组织样品,如动物肝脏、植物叶片等。

2.制备样品溶液:将生物组织样品研碎,加入适量溶剂制成样品溶液。

3.检测糖类: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斐林试剂,加热至沸腾,观察颜色变化。

4.检测脂肪: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脂酶,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一定时间,加入热硫酸,观察颜色变化。

5.检测蛋白质: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双缩脲试剂,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结果。

具体数据如下:2.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生物组织中糖类含量较高,这可能与该生物组织的能量需求有关;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这可能与该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关;蛋白质含量适中,表明该组织具备一定程度的生物活性。

此外,通过对不同物质含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该生物组织的代谢类型和生理功能。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生化实验方法成功地检测了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得到了较为可靠的实验数据。

这些数据为进一步研究生物组织的代谢过程提供了基础资料。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教案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教案
三、实验步骤
让学生认真看教师演示实验步骤,教师演示,演示步骤:
1、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1)取1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 待测的梨组织样液。
(2)向试管内注入1ml 刚配置的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 合均匀后再注入)。
(3)将这支试管放进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 约2min 分钟。
2、实验原理讲解
教师: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无还原性)(有半缩 醛羟基)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苏丹Ⅲ溶液+脂肪 →橘黄色
3、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
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 的CuSO4溶液。
用法: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现配现用。
(2)双缩脲试剂:
A 液:质量浓度为0.1g/mL 的NaOH 溶液。
B 液:质量浓度为0.01g/mL 的CuSO4溶液。
用法:先加A 液摇匀,再加B 液摇匀。
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鉴定 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存在。
难点:1、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区别及使用方法
2、制作花生子叶切片的步骤
教学过程(45min)
课前准备
实验内容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时间 分配
课前的实验准备:
1、实验材料
① 梨的匀浆。做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鉴定)实验, 应该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植物组织。
②花生种子、花生种子匀浆。做脂肪的检测(鉴定) 实验,应该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花 生种子实验前需要浸泡3-4h

实验检验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检验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蛋白质:
对照1:蒸馏水2ml+双缩脲试剂1ml 对照2:牛奶2ml +蒸馏水1ml 对照3:稀蛋清2ml+蒸馏水1m (已做) 实验组:稀蛋清2ml+双缩脲试剂1m
1m
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检测淀粉: 对照1:蒸馏水2ml+碘4滴 对照2:面粉糊2ml +碘液4滴 (已做) 对照3:土豆匀浆2ml+蒸馏水4 滴 实验组:土豆匀浆2ml+碘液4滴
操作流程
材料、仪器 试剂的选择
实验材料 的处理
设计检测 方法步骤
分工协作 进行实验
观察现象 记录结果
表达交流 结果汇总参Leabharlann 案例材料、仪器 试剂的选择
实验材料 的处理
设计检测 方法步骤
分工协作 进行实验
观察现象 记录结果
检测还原糖:
对照1:蒸馏水2ml+斐林试剂
1ml 对照2:葡萄糖溶液2ml +斐林 试剂1ml(已做) 对照3:梨匀浆2ml+蒸馏水1m 实验组:梨匀浆2ml+斐林试剂
请任选一例或你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 问题设计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好方案后, 我们共同实验,探寻真理。
检测脂肪: 对照1:蒸馏水2ml+苏丹III/IV4滴 对照2:脂肪与热水2ml +苏丹III/IV4滴 (已做) 对照3:花生子叶匀浆2ml+蒸馏水4滴 实验组:花生子叶匀浆2ml+斐林试剂
1m
表达交流 结果汇总
课堂小结
继续探究
1.可不可以用斐林试剂的乙液代替双缩脲 试剂的B液? 2.斐林试剂能不能分开开使用呢?先加甲 液或乙液,再加乙液或甲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长:组织分工,材料仪器的分配和管理。 组员:选择其中一种组织液分别用四种试剂进行 检测。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尝试分析其中有机物 的种类,比较各种有机物的含量。
未知组织液A
未知组织液B
斐林 双缩脲 碘液 苏丹Ⅲ
斐林 双缩脲 碘液 苏丹Ⅲ
第13页/共21页
未知组织液C
未知组织液D
斐林 双缩脲 碘液 苏丹Ⅲ
第6页/共21页
三、教法学法
学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分享交流
教法:组织者,引导者 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
第7页/共21页
四、教学程序
实验动员 知识准备
分组探究 自主学习
创设情景 任务驱动
成果交流 评价反思
第8页/共21页
作出预测 设计实验
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
1、实验动员,知识准备
教师:印发有关实验原理和检测方法的参考资料 学生:合作学习,制作知识卡片
第16页/共21页
5、成果交流,评价反思
•各小组报告本组的实验现象及推测结果。
•其他小组进行判断、评价。
•实验反思:预测与实测相符? 小组间的异同? 存在问题?
•教师公布答案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实验纪录表格的设计、实验结果和推论 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创新思维和能力
第17页/共21页
6、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择实验仪器和试剂
零级水平的探究 一级水平的探究
第2页/共21页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 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 来的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 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 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 实验探究的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 实验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斐林 双缩脲 碘液 苏丹Ⅲ
第14页/共21页
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
学生: 例1:水浴加热葡萄糖溶液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例2:双缩脲试剂B液的用量由4滴改为1mL? 教师: 不直接解疑,鼓励设计实验进行再探究
第15页/共21页
→设置对照组的原则
→进一步理解原理, 定性实验试剂的用量 也要严格按要求使用。
卡片一:实验原理
需检测的 所用 颜色 有机物 试剂 反应 还原糖 蛋白质
卡片二:试剂比较
斐林 双缩脲 试剂 试剂
组成
浓度
淀粉 脂肪
实质 用法
第9页/共21页
2、创设情景,任务驱动
提供ABCD四种未知组织液, (梨汁、马铃薯匀浆、豆浆、花生种子匀浆) 假设每个同学是一个营养师或检验员…… 如何准确检测出未知组织液各含哪种物质? 你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和试剂?
第10页/共21页
3、作出预测 设计实验
(1)先预测,再检测。 (2)设计记录表格,记录预测和实测结果。
成分 还原糖 蛋白质
待侧 样品
A 预实
B
淀粉
脂肪 来自那
种生物 材料
C
D
第11页/共21页
4、分组探究,自主学习
教师演示葡萄糖、蛋白质、淀粉溶液和花生 油正确颜色反应,作为对比观察液。
葡萄糖 蛋白质 淀粉 花生油 第12页/共21页
第3页/共21页
3、教学目标
知识: ①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脂肪和蛋白质 ②推断组织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大致含量
能力: 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②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认真 合作学习 敢于质疑 善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 质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 法多,课堂容量大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特点
过渡教材
实验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 题目 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 目的 中还原糖、脂肪、蛋白
质的基本方法
新教材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 肪和蛋白质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 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材料 选择
探究 层次
用苹果或梨鉴定还原糖, 每小组从老师提供的实验材 用花生种子鉴定脂肪, 料中选择一两种,预测其含 用大豆种子鉴定蛋白质 有哪些有机物,根据预测选
讨论: 今天检测的生物材料中有机物的种类,含 量一样吗? 对你选择食物有什么启发?
依据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与现实生 活的联系,学以致用。
第18页/共21页
五、教学反思
1、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完整性”为课 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 养为指导,侧重科学方法教育。
2、注重培养自疑自析的能力, “教为了不教”。 3、发挥小组长的协助作用,管理调控课堂,及
突破: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材料 仪器准备,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准备。课堂上 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 织教学。
第5页/共21页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 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 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
*材料试剂多,任务繁重,合作学习 显得尤为重要。
mqu68hno
儿出来!这要烧着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说着就要跳下土圪台。郭氏赶快拉住她,说:“没有事儿,摇‘火团儿’是三狗子的绝活 儿,他掌握着分寸呢!你没有看见妞儿看得多高兴吗?就别去扫娃娃们的兴了!”刘氏只好继续提心吊胆地看着,发现这三狗子果然很 会掌握分寸,每一次在妞儿面前变换花样儿都是有惊无险,也就慢慢放下心来。一会儿,裴氏发现青山从人群中挤出来了。再继续望去, 呵,这小子往对面的一棵垂柳树下快步走去了……很快,青海也出来了。左顾右盼一会儿以后,往南面儿人群外一溜儿小跑。顺着青海 跑去的方向望去,一个穿了花裳儿的人影儿正在那儿招手呢!一会儿,俩人并肩走到旁边的树阴里看不清楚了……裴氏无声地笑了。顺 着裴氏的眼神儿,郭氏也看到了这一切。看着裴氏宽心的笑容,郭氏满怀歉意地说:“弟妹啊,很快了!等秀儿做了俺的媳妇以后,你 也就可以当婆婆了!”裴氏高兴地点点头,说:“是啊,俺和他爹盼了好几年了哇!”刘氏也说:“俺家二壮也在等着了呢!等英子嫁 给大壮以后,俺们就给二壮定了那门亲了!”郭氏问:“没有听你说过哇!也是咱们镇上的?”刘氏说:“不,不是咱们镇上的,是俺 娘家隔壁的小花儿。小花儿和她姐姐一样,也是一个很好的女娃儿!她姐姐是去年腊月才出嫁的,没有出村儿,嫁了全村儿上最好的人 家呢!”站在更远处观看的耿老爹、耿憨和董家成老哥仨就着明亮的月光,清楚地看到耿正扶着秀儿的腰,慢慢地往村南的那棵大槐树 走去了……不一会儿,大壮也扶着耿英的腰,慢慢地向南走一段儿以后,拐到通往小河边的那条路上去了……10第百三二回 轻轻松松看 水稻|(高高兴兴收家什,轻轻松松看水稻;亲情融融逗乐子,欢欢喜喜盼拜月。)送左邻右舍两家人都回去以后,耿老爹要来帮着收拾 饭桌,郭氏推开他,说:“去去去,俺们娘儿三个呢!”耿老爹笑一笑,听话地乖乖退在一旁,对两个儿子说:“听青海说,你们把木 匠师傅们下午做的活计都安排好了?”耿正说:“是告了他们一下了!”耿老爹说:“那你们俩和爹一起去看看咱家的水稻哇,已经开 始灌浆了呢!”耿直一听就高兴了,说:“是哩,俺俩是有一段日子没去看了呢,光顾了学堂那边的事情了。”耿正也说:“都开始灌 浆了?那咱现在就走哇,俺也很想去看一看呢!”郭氏一边拾掇碗筷一边说:“你俩去看看哇,你爹在地边上扎了好多草人儿,热闹着 呢!”那边爷儿三个各自拿起一顶草帽出门去了。这边娘儿三个慢慢地收拾剩下的饭菜。看着剩下的饺子太多了,郭氏洗干净一个大海 碗,装满了让耿英给董家成家送去。耿英很快就送了返回来,郭氏将空了的大海碗里再装满了,说:“这一碗给你憨婶儿送去!”耿英 又返回来了,郭氏再
时有效的处理小意外。 4、试剂用量的差异,影响对实验结果的推断。 5、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时的安排矛盾。
第19页/共21页
成分 还原糖
待侧 样品
A+
蛋白质
+
淀粉
-
脂肪 来自那种
生物材料
-梨
+
-
-
-
B-
+
+ + 黄豆
-
++
+
C+
+
+
- 马铃薯
+
+
+-
D-
+
+
+ 花生
-
+
+
+
第20页/共21页
合乐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