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达DPS-250GB-4B ATX电源原理分析
ATX电源工作原理及检修

ATX电源工作原理及检修ATX电源工作原理及检修ATX电源工作原理及检修检修ATX开关电源,从+5VSB、PS-ON和PW-OK信号入手来定位故障区域,是快速检修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5VSB、PS-ON、PW-OK控制信号ATX开关电源与AT电源最显著的区别是,前者取消了传统的市电开关,依靠+5VSB、PS-ON控制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
+5VSB是供主机系统在ATX待机状态时的电源,以及开闭自动管理和远程唤醒通讯联络相关电路的工作电源,在待机及受控启动状态下,其输出电压均为5V高电平,使用紫色线由ATX插头9脚引出。
PS-ON为主机启闭电源或网络计算机远程唤醒电源的控制信号,不同型号的ATX开关电源,待机时电压值为3V、3.6V、4.6V各不相同。
当按下主机面板的POWER开关或实现网络唤醒远程开机,受控启动后PS-ON由主板的电子开关接地,使用绿色线从ATX插头14脚输入。
PW-OK是供主板检测电源好坏的输出信号,使用灰色线由ATX插头8脚引出,待机状态为零电平,受控启动电压输出稳定后为5V高电平。
脱机带电检测ATX电源,首先测量在待机状态下的PS-ON和PW-OK信号,前者为高电平,后者为低电平,插头9脚除输出+5VSB 外,不输出其它电压。
其次是将ATX开关电源人为唤醒,用一根导线把ATX插头14脚PS-ON信号,与任一地端(3、5、7、13、15、16、17)中的一脚短接,这一步是检测的关键,将ATX电源由待机状态唤醒为启动受控状态,此时PS-ON信号为低电平,PW-OK、+5VSB信号为高电平,ATX插头+3.3V、±5V、±12V有输出,开关电源风扇旋转。
上述操作亦可作为选购ATX开关电源脱机通电验证的方法。
二、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ATX开关电源,电路按其组成功能分为:交流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脉冲半桥功率变换电路、辅助电源电路、脉宽调制控制电路、PS-ON 和PW-OK产生电路、自动稳压与保护控制电路、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
ATX电源工作原理及检修

ATX电源工作原理及检修检修ATX开关电源,从+5VSB、PS-ON和PW-OK信号入手来定位故障区域,是快速检修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ATX开关电源与AT电源最显著的区别是,前者取消了传统的市电开关,依靠+5VSB、PS-ON控制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
+5VSB是供主机系统在ATX待机状态时的电源,以及开闭自动管理和远程唤醒通讯联络相关电路的工作电源,在待机及受控启动状态下,其输出电压均为5V高电平,使用紫色线由ATX插头9脚引出。
PS-ON为主机启闭电源或网络计算机远程唤醒电源的控制信号,不同型号的ATX开关电源,待机时电压值为3V、3.6V、4.6V各不相同。
当按下主机面板的POWER开关或实现网络唤醒远程开机,受控启动后PS-ON由主板的电子开关接地,使用绿色线从ATX插头14脚输入。
PW-OK 是供主板检测电源好坏的输出信号,使用灰色线由ATX插头8脚引出,待机状态为零电平,受控启动电压输出稳定后为5V高电平。
脱机带电检测ATX电源,首先测量在待机状态下的PS-ON和PW-OK信号,前者为高电平,后者为低电平,插头9脚除输出+5VSB外,不输出其它电压。
其次是将ATX开关电源人为唤醒,用一根导线把ATX插头14脚PS-ON信号,与任一地端(3、5、7、13、15、16、17)中的一脚短接,这一步是检测的关键,将ATX电源由待机状态唤醒为启动受控状态,此时PS-ON信号为低电平,P W-OK、+5VSB信号为高电平,ATX插头+3.3V、±5V、±12V有输出,开关电源风扇旋转。
上述操作亦可作为选购ATX开关电源脱机通电验证的方法。
ATX开关电源,电路按其组成功能分为:交流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脉冲半桥功率变换电路、辅助电源电路、脉宽调制控制电路、PS-ON和PW-OK产生电路、自动稳压与保护控制电路、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
ATX电源的工作原理

ATX电源的工作原理ATX电源电路结构较复杂,各部分电路不但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且各电路参数设置非常严格,稍有不当则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其主电路原理图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电路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为从电源输入到开关变压器T1之前的电路(包括辅助电源的原边电路),该部分电路和交流220V电压直接相连,触及会受到电击,称为高压侧电路;另一部分为开关变压器T1以后的电路,不和交流220V直接相连,称为低压侧电路。
二者通过C03、C04、C05高压瓷片电容构成回路,以消除静电干扰。
其原理方框图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整机电路由交流输入回路、整流滤波电路、推挽开关电路、辅助开关电源、PWM脉宽调制电路、PS-ON控制电路、保护电路、输出电路和PW-OK信号形成电路组成。
弄清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对我们维修判断故障是很有用处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1、交流输入回路交流输入回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和抗干扰电路等。
输入保护电路指交流输入回路中的过流、过压保护及限流电路;抗干扰电路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指微机电源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二是指开关电源的振荡高次谐波进入电网对其它设备及显示器的干扰和对微机本身的干扰。
通常要求微机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抑制能力要强,通过电网对其它微机等设备的干扰要小。
2、整流电路:包括整流和滤波两部分电路,将交流电源进行整流滤波,为开关推挽电路提供纹波较小的直流电压。
3、辅助电源:辅助电源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开关电源。
只要ATX电源一上电,辅助电源便开始工作,输出的两路电压,一路为+5VSB电源,该输出连接到ATX主板的“电源监控部件”,作为它的工作电压,使操作系统可以直接对电源进行管理。
通过此功能,实现远程开机,完成电脑唤醒功能;另一路输出电压为保护电路、控制电路等电路供电。
4、推挽开关电路:推挽开关电路是ATX开关电源的主要部分,它把直流电压变换成高频交流电压,并且起着将输出部分与输入电网隔离的作用。
ATX电源的工作原理

ATX电源的工作原理-----------------------作者:-----------------------日期:ATX电源的工作原理自从IBM推出第一台PC至今,微机电源已从AT电源发展到A TX电源。
时至今日,微机电源仍是根据IBM公司的个人电脑标准制造的。
市场上的ATX电源,不管是品牌电源还是杂牌电源,从电路原理上来看,一般都是在AT电源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改动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买到的ATX电源,在电路原理上一般都大同小异。
在微机国产化的进程上,微机电源技术也由国内生产厂家逐渐消化吸收,生产出了众多国有品牌的电源。
微机电源并非高科技产品,以国内生产厂家的技术和生产实力,应该可以生产出物美价廉的电源产品。
然而,纵观整个微机电源市场情况却不尽人意,许多电源产品存在着各种选料和质量问题,故障率较高。
ATX电源电路结构较复杂,各部分电路不但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且各电路参数设置非常严格,稍有不当则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其主电路原理图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电路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为从电源输入到开关变压器T1之前的电路(包括辅助电源的原边电路),该部分电路和交流220V电压直接相连,触及会受到电击,称为高压侧电路;另一部分为开关变压器T1以后的电路,不和交流220V直接相连,称为低压侧电路。
二者通过C03、C04、C05高压瓷片电容构成回路,以消除静电干扰。
其原理方框图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整机电路由交流输入回路、整流滤波电路、推挽开关电路、辅助开关电源、PWM脉宽调制电路、PS-ON控制电路、保护电路、输出电路和PW-OK信号形成电路组成。
弄清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对我们维修判断故障是很有用处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1、交流输入回路交流输入回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和抗干扰电路等。
输入保护电路指交流输入回路中的过流、过压保护及限流电路;抗干扰电路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指微机电源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二是指开关电源的振荡高次谐波进入电网对其它设备及显示器的干扰和对微机本身的干扰。
ATX开关电源原理图及维修讲解

ATX开关电源原理图、维修讲解一、概述ATX开关电源的主要功能是向计算器系统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
一般计算器电源所采用的都是双管半桥式无工频变压器的脉宽调制变换型稳压电源。
它将市电整流成直流后,通过变换型振荡器变成频率较高的矩形或近似正弦波电压,再经过高频整流滤波变成低压直流电压的目的。
其外观图和内部结构实物图见图1和图2所示。
ATX开关电源的功率一般为250W~300W,通过高频滤波电路共输出六组直流电压:+5V(25A)、—5V(0.5A)、+12V(10A)、—12V(1A)、+3.3V (14A)、+5VSB(0.8A)。
为防止负载过流或过压损坏电源,在交流市电输入端设有保险丝,在直流输出端设有超载保护电路。
二、工作原理ATX开关电源,电路按其组成功能分为:输入整流滤波电路、高压反峰吸收电路、辅助电源电路、脉宽调制控制电路、PS信号和PG信号产生电路、主电源电路及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自动稳压稳流与保护控制电路。
参照实物绘出整机电路图,如图3所示。
1、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只要有交流电AC220V输入,ATX开关电源无论是否开启,其辅助电源就会一直工作,直接为开关电源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如图4所示,交流电AC220V经过保险管FUSE、电源互感滤波器L0,经BD1—BD4整流、C5和C6滤波,输出300V左右直流脉动电压。
C1为尖峰吸收电容,防止交流电突变瞬间对电路造成不良影响。
TH1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起过流保护和防雷击的作用。
L0、R1和C2组成Π型滤波器,滤除市电电网中的高频干扰。
C3和C4为高频辐射吸收电容,防止交流电窜入后级直流电路造成高频辐射干扰。
R2和R3为隔离平衡电阻,在电路中对C5和C6起平均分配电压作用,且在关机后,与地形成回路,快速泄放C5、C6上储存的电荷,从而避免电击。
2、高压尖峰吸收电路如图5所示,D18、R004和C01组成高压尖峰吸收电路。
当开关管Q03截止后,T3将产生一个很大的反极性尖峰电压,其峰值幅度超过Q03的C极电压很多倍,此尖峰电压的功率经D18储存于C01中,然后在电阻R004上消耗掉,从而降低了Q03的C极尖峰电压,使Q03免遭损坏。
ATX电源电路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详解

12.1 计算机开关电源基本结构及原理一、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1.ATX电源与AT电源的区别目前计算机开关电源有AT和ATX两种类型。
ATX电源与AT电源的区别为:1)待机状态不同ATX电源增加了辅助电源电路,只要220V市电输入,无论是否开机,始终输出一组+5V SB待机电压,供PC机主板电源监控单元、网络通信接口、系统时钟芯片等使用,为ATX电源启动作准备。
2)电源启动方式不同AT电源采用交流电源开关直接控制电源的通断,ATX电源则采用点动式电源启闭按钮,实质是用PS-ON直流控制信号启动/关闭电源。
具有键盘开/关机、定时开/关机、Modem唤醒远程开/关机、软件关机等控制功能。
3)输出电压不同AT电源共有四路输出(±5V、±12V),另向主板提供一个PG电源准备就绪的信号。
ATX电源PW-0K信号与PG信号功能相同,还增加了+3.3V、+5 V SB供电输出和PS-ON电源启闭控制信号,其中+3.3V向CPU、PCI总线供电。
各档电压的输出电流值大约如下:+5V +12V -5V -12V +3.3V +5V SB21A 6A 0.3A 0.8A 14A 0.8A4)主板综合供电插头接口不同AT电源的6芯P8和P9电源插头,在ATX结构中被20芯双列直排插头所替代,具有可靠的防插反装置。
对于Pentium 4机型的ATX电源,除大4芯(D形)和小4芯电源接口插头外,还增加4芯12V CPU专用电源插头及6芯+3.3V、+5V电源增强型插头。
2.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目前,计算机电源大多采用他激双管半桥定频调宽式开关电源。
电源中还输出一个特殊的“POWER GOOD”信号。
电源开启后PG信号为低电平,送给系统时钟电路,由该信号产生一个复位信号(RESET)用于系统复位。
经100~500ms的延时后,PG信号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系统复位结束,主机启动并开始正常运行。
PG信号作用就是当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均稳定后,才使系统初始化复位,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状态的稳定与可靠。
ATX电源工作原理及优劣判断 Word 文档

ATX电源工作原理及优劣判断ATX电源工作原理及优劣判断什么是ATX电源?ATX电源有什么特点?ATX电源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判断ATX 电源的优劣?看完本文后相信您对ATX电源会有很大的了解。
ATX电源的重要性及其工作原理ATX电源在电脑中所起的基本作用是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电脑所需的直流电,但从原理或设计来讲它则包含四个方面:a.将220V交流电与输出的直流电隔离,同时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供电脑主板和其他设备使用的低压直流电。
b.防止雷击、尖峰脉冲等外界干扰通过电网影响电脑工作。
c.开关电源内部的元器件在工作时会处于频繁的开/关状态,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干扰信号,而ATX电源本身应该具备滤除这些干扰信号的功能,以避免对电网中的其他电器设备产生干扰。
d.通过电源风扇抽风,降低机箱内部温度,以达到辅助主板、CPU、显卡、硬盘等配件散热的目的。
由以上几点足见ATX电源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将从ATX电源的原理部分开始,针对其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分析。
以市场上常见ATX电源所采用的半桥电路为例,其工作流程为:电源外接的AC电压经过EMI滤波电路滤除各种干扰信号后,通过整流滤波将AC电压变为平滑的直流电,经过开关晶体管的导通与截止,并结合变压器的隔离及电压变换作用,最后通过低压端的整流滤波电路输出。
开关电源的稳压保护过程则是经反馈电路从输出端取样,再将信号送到PWM(Pulse-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电路调节开关晶体管的导通与截止时间,从而输出稳定的电压。
各种保护功能是通过对输出端的电流、电压的监控然后将信号反馈到PWM控制电路从而实现各种保护功能。
ATX电源半桥电路工作流程示意图电源内部分析从内部来看,ATX电源由几部分组合而成(图2),这几部分的有无或优劣,将直接影响最终用户正常使用电脑。
图2 组成ATX电源的重要部分1.EMI滤波部分ATX电源的EMI滤波部分主要是为了滤除外界的突发脉冲和高频干扰,同时将其自身产生的电磁辐射削减到最低。
电脑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

ATX 电源的经典维修ATX电源结构简介ATX电源电路结构较复杂,各部分电路不但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且各电路参数设置非常严格,稍有不当则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下面以市面上使用较多的银河、世纪之星ATX电源为例,讲述ATX电源的工作原理、使用与维修。
其主电路整机原理图见图13-10,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电路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为从电源输入到开关变压器T3之前的电路(包括辅助电源的原边电路),该部分电路和交流220V电压直接相连,触及会受到电击,称为高压侧电路;另一部分为开关变压器T3以后的电路,不和交流220V直接相连,称为低压侧电路。
二者通过C2、C3高压瓷片电容构成回路,以消除静电干扰。
其原理方框图见图13-1,从图中可以看出整机电路由交流输入回路与整流滤波电路、推挽开关电路、辅助开关电源、PWM脉宽调制及推动电路、PS-ON控制电路、自动稳压与保护控制电路、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和PW-OK信号形成电路组成。
弄清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对我们维修判断故障是很有用处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图13-1 主机电源方框原理图1、交流输入、整流、滤波与开关电源电路交流输入回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和抗干扰电路等。
输入保护电路指交流输入回路中的过流、过压保护及限流电路;抗干扰电路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指电脑电源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二是指开关电源的振荡高次谐波进入电网对其它设备及显示器的干扰和对电脑本身的干扰。
通常要求电脑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抑制能力要强,通过电网对其它电脑等设备的干扰要小。
推挽开关电路由Q1、Q2、C7及T3,组成推挽电路。
推挽开关电路是ATX开关电源的主要部分,它把直流电压变换成高频交流电压,并且起着将输出部分与输入电网隔离的作用。
推挽开关管是该部分电路的核心元件,受脉宽调制电路输送的信号作激励驱动信号,当脉宽调制电路因保护电路动作或因本身故障不工作时,推挽开关管因基级无驱动脉冲故不工作,电路处于关闭状态,这种工作方式称作他激工作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达DPS-250GB-4B ATX电源原理分析台达DPS-250CB-4B(REV:OO)ATX电源与传统ATX电源不同,它的主辅电源均采用单MOS开关管驱动。
其中,主电源采用UC3843BN脉宽调制集成电路,主电源唤醒、过,欠压等保护电路采用DNA1002D芯片,电源最大输出功率为232.5W。
该电源被广泛用于联想开天M4600等系列微机上。
电路工作原理简述1.输入、整流、滤波电路220V交流输入电压经过差模、共模电感电容组成的EMI滤波电路进入整流电路。
EMI 电路的作用,一是防止电源本身的电磁干扰脉冲,通过传导或辐射方式干扰公共线路上的其他电器设备。
二是防止公共线路上的电磁脉冲干扰电源本身的工作。
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由滤波电容Cl滤波后获得约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供主辅电源使用。
2.主电源工作原理主电源主要产生正负5V、±12V、+3.3V电源给计算机主板使用。
该电源采用了UC38 43BN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集成电路,它具有功能全、工作频率高、引脚少、外围元件简单等特点。
它的电压调整率可达O.OI%V(非常接近线性稳压电源的调整率)。
工作频率可达500k Hz,启动电流仅需ImA.所以它的启动电路非常简单。
UC3843BN各脚功能见下表。
在市电供电处于正常范围内,要使UC3842BN(6)脚输出端关闭脉冲输出的方法有四种:(1)关掉Vcc;(2)将(1)脚电压降至IV以下;(3)将(2)脚电压升至2.5V以上;(4)将(3)脚电压升至IV以上。
该电源的启动与关闭是通过控制UC3843BN(2)脚电平的高低,由光电耦合器IC3(336)来实现的。
该电源的稳压控制是通过控制UC3843BN(1)脚电平的高低,由光电耦合器IC2(336)来实现的。
当给UC3843BN(7)脚加上供电电压,达到启动条件后,电源启动,UC3843BN(6)脚输出PWM脉冲到功率MOS开关管Ql(7N80)的G极,控制Ql的导通与截止,开关变压器Tl 开始进行磁能与电能的转换,次级各绕组电压经LC滤波后输出对应的直流电供后级电路使用。
该电源中,有关元件的作用为:电容C3(0.47μF/50V)为UC3843BN内部5v基准电源滤波电容,起抑制开关尖峰作用。
电容C13(152K/lkV)、二极管Dl(BYV26CPH)、D2(BYV26CPH)、电感L2组成LCD钳位电路,其作用一是使Ql工作在较安全的工作区域(减小Q1的关断损耗);二是可以使输出端的开关尖峰电平大大降低。
电阻R7(33Ω)、R8(lOΩ)为01栅源极间限流电阻,防止G极输入电流过大损坏MOS管输入端;二极管D3(IN4148)为放电二极管,在Ql由导通转入截止瞬间,使栅源极间存储电荷迅速通过D3泄放掉。
增加限流电阻和放电二极管后.既保证了MOS管的安全,’又保证了MOS管“开”与“关”的迅速动作。
电阻R19(lOkΩ)为泄放电阻,关机后,栅极存储电荷通过R19迅速释放,避免Mos管井机瞬间损坏。
三极管Q2(A673)、电容C9(lμF/50V)等组成软启动电路。
通电瞬间,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为ov),Q2导通,UC3843BN(1)脚电平为oV,其(6)脚不输出PWM脉冲;随着充电时间加长,当C9充满屯后,02截止,此后UC3843BN(1)脚电平受控于IC2。
电阻R11(lkΩ)、电容c8(103)、CIO(332)为Rt、Ct定时元件,决定UC3843BN工作频率(实测振荡频率为90kHz)。
电阻R5A(0.15Ω/2W)为过流检测电阻,此电阻上的采样电压经电阻Rl0(620Ω)、R15(5 761)、电容C6组成的RC滤波器后,送至UC3843BN(3)脚。
当该脚电平等于或高于1V时,内部电流检测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复位PWM锁存器,其(6)脚不输出PWM脉冲,达到限流保护的目的。
RC滤波器的作用是抑制Ql开通时产生的电流尖峰,其时间常数近似等于电流尖峰持续时间(大约几百纳秒)。
电阻R14(4.7kΩ,)、电容C7为斜波补偿阻容元件,其作用是将UC3843BN(4)脚的锯齿波电压经R14、C7与R5A上的采样电压叠加加到UC3843BN(3)脚,防止谐波振荡现象发生,使电路工作更加稳定。
3.副电源工作原理副电源主要向计算机主板提供+5VSB电源做待机及电源唤醒之用。
该电源只要一通人市电,就有+5VSB电压输出。
说明:该电源维修资料奇缺,特别是DNA1002D芯片,资料很少,为此,特绘出其原理图(见下图)供参考。
图中元件无标号、无参数标示的均为贴片元件(贴片电阻阻值未经换算,阅读时注意)。
图中各处电压值是用500型万用表直流挡在主辅电源正常工作空载时测得的,其中,括号内的电压值为主电源不工作时的电压值。
副电源由电阻R951A(IMΩ),R951B(IMΩ)、功率MOS管0902(K3067)、脉宽调整管Q 901(MPS2222A)、正反馈电阻R902(4.7kn)、电容C902(222K)、开关变压器T2及光电耦合器IC901(336)等元件组成。
电路通电后.+300V直流脉动电压一路经R951A、R951B加至Q902的G极;另一路经T2的初级(1)一(3)绕组加至0902的D极,T2初级绕组及0902的D、S极间有电流通过,T2反馈绕组(4)一(5)产生的感应电压通过R902、C902正反馈到0902的G极,电路开始振荡,Q902快速作“开”、“关”动作,T2开始进行磁能与电能的转换,他次级(7)一(8)绕组电压经LC滤波后输出+5VSB直流电供后级电路使用。
12反馈绕组(4)一(5)电压经二极管D951(1N4002)、电容C951(47yF/50V)整流滤波后给UC3843BN(7)脚及IC901(4)、(3)脚内部的光敏三极管等供电。
电路中.0901、IC901等元件组成+5VSB稳压控制电路,电阻R906(1.2Ω)为过流检测电阻.稳压管ZD902(182)、ZD903(11C2)为过压保护之用,电容C952(222K)、电阻R953(47kΩ).二极管D952(IN4007)为Q902的反峰抑制元件。
4.DNA1002D芯片功能该芯片无法找到其技术资料,只查到DNA1002CP部分资料,DNA1002CP具有OVP、UVP等功能,其各脚功能见下表。
从功能上看,该芯片除产生P.G信号并接受PS-ON信号控制外,还具有±5V、正负1 2V、+3.3V过电压与欠电压等保护功能。
因此,采用该芯片后,既可减少电路元件,又可提高保护电路可靠性。
脚5.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主电源正负5V、正负12V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由T1次级各绕组经各自整流二极管及组合线圈L101、滤波电容等组成。
+5v、+3.3V还采用了两级LC滤波电路。
其中:+3.3V、+5v由T1的(11)一(12)、(8)一(9)绕组提供;+12V由Tl的(11)一(12)、(8)一(9)绕组与(13)一(14)绕组串联提供;-5v、-12V由Tl的(11)一(10)绕组提供,并通过三端稳压块IC201(L 7905CV)、IC251(L7912CV)稳压后向后级电路提供-5v、-12V直流电。
LC滤波电路工作过程:当Tl次级绕组有感应电压时,此电压经整流二极管(Ll01左端处于水平位置的二极管)、Ll01向电容充电,输出电压建立,当感应电压消失后,整流二极管截止,此时由于滤波电感L101中的电流不能突变,电压在Ll01中产生反激电压,极性为左负右正,此反激电压使续流二极管(Ll01左端处于垂直位置的二极管)导通.L101经负载、整流二极管放电,保持了在01关断期间负载电流的连续,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副电源+5VSB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也采用LC滤波电路,此电路由T2次级(7)一(8)绕组经整流二极管CR301(SB340)及滤波电感L951、滤波电容C953(1500μF/16V)、C954(2 20μF/25V)等组成。
6.稳压控制原理(1)主电源稳压控制:主电源各路输出电压的稳压控制由+5v、+12V 两支路来控制。
控制了这两路电压,其他几路输出电压基本上也保证了稳定。
+5v、+12V稳压控制电路由光电耦合器IC2.(336)、精密基准稳压器IC501(TLA31AC)、+5v采样电阻R501(5.lkΩ)、+12V采样电阻R502(27kΩ)及采样分压可调电阻VR501(501)、电阻R503(2671)等组成。
稳压控制过程为:当因某种原因导致输出+5v或+12V电压输出电压升高时,升高的直流电压经采样电阻分压后,将使IC501R端电压升高、K端电压下降.IC2(1)、(2)脚内部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强度加大,(3)、(4)脚内部的光敏三极管导通程度加深,内阻变小.UC384 3BN(1)脚电压下降,从而使UC3843BN减小(6)脚输出脉冲的占空比,降低次级绕组输出电压,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在+5v和+12V.达到稳压目的。
如果输出的+5v、+12V直流电压降低时,其控制过程正好相反。
为使其他各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得到所需的稳压值,-5v、-12V两支路采用了三端稳压块进行稳压;+3.3V采用了由三极管Q301(A673),精密基准稳压器IC301(TIA31AC)等元件组成的大电流并联稳压电路。
其中,二极管D302(IN4148)、D303(IN4148)可使稳压控制在T l的(11)一(12)、(8)一(9)绕组有无感应电压时均能保证输出电压稳定在+3.3V。
(2)副电源稳压控制:副电源+5VSB稳压控制电路由光电耦合器IC901(336)、精密基准稳压器IC951(TLA31AC)、+5VSB采样电阻R958(4.75kΩ)、采样分压电阻R956(4.75kΩ)等组成。
其控制过程为:当因某种原因导致输出+5VSB输出电压升高时,升高的直流电压经采样电阻分压后,将使IC951R端电压升高、K端电压下降.IC901(1)、(2)脚内部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强度加大,(3)、(4)脚内部的光敏三极管导通程度加深,内阻变小,经D951、C9 51整流滤波后的电压通过IC901(4)、(3)脚内部的光敏三极管及电阻R901(510Ω)后,加到了脉宽调整管Q901B极,Q901B极电压升高,导通程度加深,Q901G极电位下降,导通程度减弱,次级绕组输出电压降低,从而使整流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在+5v,达到稳压目的。
如输出的+5VSB直流电压降低时,其控制过程正好相反。
7.主电源唤醒控制主电源唤醒由计算机主板送来的Ps-ON信号进行控制。
只要控制“PS-ON”信号电平的变化,就能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
当按下计算机机箱面板上的POWER键或实现网络唤醒远程开机时,主板上的Ps-ON 信号为低电平接地,这一信号经ArIX20脚插座中的(14)脚(绿线)、电阻R602(510n)达到lC701的(5)脚,IC701(1)脚电平变低,IC3(1)、(2)脚内部发光二极管发光,(4)、(3)脚内部光敏三极管导通,致使IC1的(2)脚为低电平,其(6)脚输出PWM脉冲,主电源开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