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结充填采矿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召口矿胶结充填技术应用

召口矿胶结充填技术应用
召 口矿胶 结充填 技术应 用
解 文 强
( 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 司 山东 淄博
2 5 5 0 8 0 ) 井下胶结充填料浆配料表
充 填 配 比 1: 4
充 填 充填
前 枷
l : 4

比 重
l 4 6 8

尾砂( k o , _ / m 1
6 4 6
埭 庸
5 5 %
胶嘲粉( k  ̄ / m
1 6 1 5
水f k g / m 1
6 6 0 8
充填配 比 1 : 8 。
目前 , 许多地方出现“ 天坑 ” 现象 , 除了部分属于科斯特地区地 质原因 , 有 相 当大 的 部分 为矿 山地 下 采 空 区引 起 的 。地 下采 空 区隐 伏性强 、 空间分布特征规律性差 , 采空 区顶板 冒落塌陷难 以预测 。 2 0 世 纪末 , 矿业开采秩序较为混乱 , 非法元 序开采 , 越界抢采等各 种 现象 造成 矿山及周边形成大量采空 区, 严重 影响地表农 田资源 的利用 , 造成部分 地表建筑 物塌 陷等。治 理采空区是矿 山企业应 尽 的义务 , 但 如何 有效 的治理采 空区成为 了关键。结合召 口矿采 空区实际情况进行胶结充填治理 。
充 填 充填


加砂
l : 8
浓 庸
5 5 %
比藏
1 . 4 7 l
胶 固粉( k p . / m 1
8 9 . 9
尾砂 ( k  ̄ / m
7 】 9 . 2
水f k £ , m 1
6 6 2 3
充 填
灰 砂 比
充填
浓度

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范本

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范本

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范本第一部分:充填采矿法一、引言充填采矿法是一种常见的采矿方法,通过将采矿区域内的矿渣、矿石等填充进采空区域中,以保持地面稳定性,减少矿山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矿石的回收率。

为确保充填采矿法的安全有效实施,制定本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范本。

二、充填采矿法的工作原理1. 矿石的选矿和破碎:对矿石进行筛选和破碎,以满足充填采矿的要求。

2. 充填材料的制备:将选矿后的矿石或其他填充材料进行破碎、混合等处理,以提高其充填效果。

3. 充填操作:将充填材料输送至充填地点,使用设备进行布料、压实等操作,以达到充填效果。

4. 充填后的地面稳定性和回收率监测:对充填区域进行地质监测、地面测绘等工作,确保地面稳定性与矿石回收率达到预期要求。

三、充填采矿法的安全要求1. 设备安全要求:(1)充填设备应具备安全可靠的控制系统,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各种输送设备、压实设备等关键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工作正常。

(3)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2. 充填材料安全要求:(1)充填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添加有害成分,以确保充填区域的环境安全。

(2)充填材料的选用应根据矿石特性和环境要求进行合理选择,确保充填效果和环境友好。

3. 充填过程安全要求:(1)充填过程中,应根据充填区域的地质状况和设计要求,合理安排充填工作,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2)设备操作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充填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3)充填过程中,应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 地面稳定性和回收率监测要求:(1)充填采矿法施工后,应进行地质监测和相关测绘工作,评估地面稳定性和矿石回收率。

(2)监测结果应定期报告,并及时调整充填工艺和设备,以提高地面稳定性和矿石回收率。

四、充填采矿法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1. 对充填采矿法的施工过程进行全面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2.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架构、联系人员,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准备,应急处置流程等。

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技术标准

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技术标准

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技术标准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发布Q/YSJC-GY04-2010前言本标准是对Q/YSJC-GY04-2007的修订。

本标准与Q/YSJC-GY04-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在分段与分层划分中,增加了“分层垂直高3m”。

——在采场构成要素表1中增加以下内容:——增加六角形进路高为6m采矿时工作面炮孔的布置图。

——在吊挂桁架长度中增加了3.7m和4.5m两种规格。

本标准由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归口。

本标准由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委员会矿山专业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晓霞郭慧高陈宗林李惠民高锋林秀英吴亚辉文有道。

本标准由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JR-U02-1989,Q/JR-U11-1989,Q/YSJC-GY03-2004,Q/YSJC-GY04-2004,Q/YSJC-GY04-2007。

I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操作技术要求,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Q/YSJC-GY02《高浓度细砂管道自流输送胶结充填技术标准》3 术语3.1胶结充填采矿法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用水泥等胶凝材料与砂石、炉渣或选矿尾砂等配制成浆状物,通过管道利用自然重力或机械动力将其输送至采场充填采空区,以控制采场地压的采矿方法。

胶结充填采矿法矿房矿柱尺寸的合理确定

胶结充填采矿法矿房矿柱尺寸的合理确定

个充 填滤 水井 ) , 用 浅 孔落 矿 , 柴 油 铲 运机 出矿 。按
此设计 施 工 , 现 在第 一 分 段 的 3个 分 层 的 I 步骤 矿
倾 没部位 的 凹陷 中 , 呈 盆状 产 出 , 形 态 为 透镜 状 , 平 面呈等轴 状展 布 , 向北东 倾斜 , 埋藏 标 高2 0 3 0~ 2 1 0 4 m。矿体 平均长 1 7 8 I n , 宽1 5 2 r f t , 矿 体最 大 厚
工矿柱 后 , 再 用水 砂充 填法 回采 矿柱 (Ⅱ步骤 ) 。在
矿体顶 板 围岩 中布 置 充填 平 巷 , 充 填 滤水 井 布 置 在 矿房 矿柱 的交 界线 上 ( 即一个 矿 房 一个 矿 柱 共用 一
1 矿 体 地 质 概 况
1 4 _ 5矿 体 是 老 厂 1 4 矿 带 的一 个 主 要 接 触 带 硫 化矿体 , 位 于矿 田中部 坑 内在 4 0 3 3花 岗岩墙 南东
房 回采 已结 束 , 正 大 规 模 进 行 第 四分 层 ( 即第 二 分
段 的第一 分层 ) 的矿 房 回采 , 至 1 9 9 0年 底 已采 出矿 石1 3万 多 t , 锡金 属 1 千多 t 。 该 矿体 现 在 采用 的矿 房矿 柱 尺 寸不 太 合 理 , 使 I步骤矿 房 回采胶 结 充 填成 本 太 高 , 直 接 影 响 了经 济效 益 。因此 , 需从 该 矿 的矿 体 地 质 条件 等 因 素考

方 法。
要 云 南锡 业 集 团( 控股) 有 限 责任 公 司老厂 分矿 应 用上 向 式水 平 分层胶 结 充填 采 矿 法
开采 , 采 用类 比法等进 行 了多方面论证 , 其 中包括 合 理确 定矿 房 、 矿柱 尺 寸等 , 进 一 步完善 了该采 矿

胶结充填技术在矿山的应用[1]

胶结充填技术在矿山的应用[1]

Serial No .469May .2008矿 业 快 报EXPRESS INF OR MATI O NOF M IN ING INDUSTRY总第469期2008年5月第5期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0774092)。

裴启涛(1986-),男,410083湖南省长沙市。

胶结充填技术在矿山的应用3裴启涛 陈建宏 王子哲 程运材(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摘 要:在矿山的生产中,胶结充填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矿山固体废料,提高充填体的强度,有效地抑制围岩的破坏,而且可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为将来远景资源的二次开发创造了条件。

介绍了胶结充填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结合生产实际,对目前金属矿山采用的一些胶结充填技术给了较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胶结充填;固体废料;充填体;矿山中图分类号:853.3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5683(2008)05200922031 引 言矿山充填技术是为了满足矿业开发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然而,矿业开发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另一方面却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在金属矿山作业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料,其中尾矿的含量最高。

世界上每年排放的尾矿竟达50多亿吨,而我国的矿山每年排放的尾矿量也高达5亿t 以上。

尾矿的堆积不仅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定期对尾砂坝进行维修也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因此,必须要寻求妥善的办法,合理的利用尾矿,实现经济效益最优的同时,使矿业开发成为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行业。

胶结充填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矿山固体废料,提高充填体的强度,有效地抑制围岩的破坏,从而避免地表塌陷,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也提高了资源的回采利用率,使得一些在当代技术条件下难以得到经济合理利用的矿物废料储存起来,为将来远景资源的二次开发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消除或减少了矿山固体废料排放的负面影响。

2 胶结充填原理和种类2.1 充填原理胶结充填技术是将采集和加工的细砂等惰性材料(在充填过程及形成充填体后,性质不发生变化的材料)掺入适量的胶凝材料,加水混合搅拌制成胶结充填料浆,在沿钻孔、管等向采空区输送和堆放料浆,然后使浆体在采空区中脱去多余的水(或不脱水),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整体性的充填体。

采矿工程中充填采矿技术及应用

采矿工程中充填采矿技术及应用

采矿工程中充填采矿技术及应用采矿工程中充填采矿技术及应用概述充填采矿技术在采矿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通过将废弃物材料回填至采矿空洞中,以支撑地表和保护环境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充填采矿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应用场景及其优缺点,并讨论其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一、充填采矿技术的基本原理充填采矿技术是将废弃物材料运送至采矿空洞中,形成稳定的支撑剂,以填充采矿空洞,进而保护地表和环境。

该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原理:1. 废弃物利用原理:通过将矿山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地压控制原理:通过将废弃物填充至采矿空洞中,可以控制地表沉陷和裂缝的形成,从而保护地表建筑和环境安全。

3. 结构强化原理:填充材料的引入可以增加采矿空洞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采矿效率。

4. 支撑稳定原理:填充材料形成的支撑体可以避免地表下沉和塌陷,保护地下设施和环境。

二、充填采矿技术的分类根据填充材料的性质和采矿空洞的位置,充填采矿技术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1. 固体充填技术:采用固体材料进行回填,如矸石、尾矿、矿渣等。

利用固体充填技术可以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并使采矿后的地表得到加固和稳定。

2. 水泥充填技术:采用水泥、石灰等胶结材料进行回填,以增强填充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水泥充填技术广泛应用于地下金属矿山、煤矿等采矿工程中。

3. 浆体充填技术:采用水泥浆、胶体等液态材料进行回填,以形成浆体填充体。

浆体充填技术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适用于较复杂的采矿空洞。

4. 气体充填技术:采用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进行充填,以减轻填充体的重量,避免压力过大导致地表沉陷。

三、充填采矿技术的应用场景充填采矿技术在采矿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黄金矿山:在金矿开采过程中,大量的矿山废弃物会产生。

采用充填采矿技术,可以将废弃物回填至采矿空洞中,保护地表和水源,减少环境污染。

2. 煤矿:煤矿采矿后会形成大量的废弃物和空洞。

采矿工程中充填采矿技术及应用

采矿工程中充填采矿技术及应用

68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采矿工程中充填采矿技术及应用杨 超(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上饶 334200)摘 要:据数据调查显示,国内矿产资源需求近些年呈现出了逐年增长趋势,增长率达到了4%左右。

在矿产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矿产资源开采量也在不断增加,而绝大多数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矿产资源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管理难度也逐渐提高。

另外,矿产开采受地质影响较大,所以各个地区的技术交流频率和交流质量也会受到限制。

因此,未来矿产开采需要更加稳定的技术支持以及更加绿色的矿采观念。

关键词:采矿工程;充填采矿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TD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22-0068-3Filling Min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ining EngineeringYANG Chao(Jiangxi Copper Group Yinshan Mining Co., Ltd,Shangrao 334200,China)Abstract: According to data surveys, the demand for domestic mineral resources has shown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in recent years, with a growth rate of around 4%.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mineral resources, the mining output of mineral resources is also increasing, and most of the mineral resources are non renewable. Therefore, the cost of mineral resources mining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and the management difficulty in the process of mineral resources mining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addition, mineral mining is greatly affected by geology, so the frequency and quality of technical exchanges in various regions will also be limited. Therefore, future mineral mining requires more stable technical support and a greener mining concept.Keywords: mining engineering; Filling min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收稿日期:2023-08作者简介:杨超,男,生于1994年,汉族,湖南娄底人,本科,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研究方向:采矿、充填。

胶结充填采矿法构成要素及采准、切割、回采工艺

胶结充填采矿法构成要素及采准、切割、回采工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胶结充填采矿法构成要素及采准、切割、回采工艺胶结充填采矿法的构成要素、采准、切割及回采工艺和水力充填法基本相同,不再重述。

下面仅介绍不同处。

(1) 不设滤水井一般不设滤水井,个别矿山(如焦穴金矿)设滤回井。

由于胶结充填料中采用了高标号的水泥和絮凝剂。

如果再让它滤出大量水份,反而不利于水泥的硬化。

(但也不能使水过量多,水过多会使充填体形成蜂窝状,降低了充填体强度。

)(焦穴金矿设了滤水井、实麻布、眼又被堵死了。

国外也存在这个问题。

)胶结充填法主要是用溢流脱水。

(2) 溜井的形成溜井不必专门砌筑,只要事先打好模板即可,但当采用低标号材料充填时,还要专门砌筑溜井。

(3) 当矿块回采时,在阶段运输水平全面拉开,用混凝土砌筑人工巷道和人工腐柱。

矿块的回采是一直采到上阶段的混凝土府柱为上。

不留顶柱。

(4) 接顶方法在许多情况下,要求保护好地表,不允许岩层有较大移动和地表陷落。

因而接顶问题成为关键问题之一。

接顶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人工接顶方法即把最后一个充填分层,分为若干个1.5 米宽的分条,然后一个分条,一个分条的浇注。

浇注之前,先立好模板(1.0 米高),之后随着浇注体的加高而逐渐加高模板。

胶结充填料是靠用铁铲物送到模板里的。

当充填到距顶板只剩下0.5 米左右时,再用石块或混凝土砖抹砂浆砌筑接顶,使残余的空间完全填满。

这种接顶方法可靠。

但劳动很繁重,效率低,消耗木材量很大。

2) 砂浆加压接顶方法即用液压泵将砂浆沿管道压入接顶空间,使接顶空间填满的办法。

接顶前要严格的做好接顶空间的密封工作。

(堵塞顶板和邦上的裂缝等)。

这种方法只要压力够用,效果比较好。

(焦穴金矿用此法)。

3) [参考内容] ①采用混凝土泵和混凝土浇注机风力充填接顶方法。

我国龙骨矿进行过试验。

结果表明,效果良好,实侧顶板留下的空隙很小,仅有几厘米,而这几厘米还是由于混凝土体硬化收缩的结果。

②喷射式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过渡期胶结充填采矿法工艺标准(暂行)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适用于我矿由水砂充填采矿法过渡到胶结充填采矿法工艺标准。

2 引用标准
采矿手册、技术规程、武山铜矿大断面条件下分级尾砂胶结充填试验研究3 工艺过渡步骤
3.1第一层:按水砂充填采矿工艺进行采矿与支护,切、回进路断面同水砂充填。

胶结充填时必须铺假底,并布竖筋,按胶结充填工艺充填采空区。

回采施工同《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式采矿法工艺标准》。

3.2 第二层:按胶结充填采矿工艺要求施工,但采场切、回采进路宽度不大于3.5m,高度不大于3.3m。

顶板的地压较小且充填体完整,可将支护间距控制在1m~1.3m。

施工至上层充填体端部、上部充填质量不合格地段及无胶结充填体地段,必须按原0.8m~1m的间距进行支护。

3.3 第三层:按胶结充填采矿工艺要求施工,但采场切采进路宽度不大于3.5m,回采进路宽度不大于4m,高度不大于3.5m。

顶板的地压较小且充填体完整,可将支护间距控制在1.3m~1.6m。

施工至上层充填体端部、上部充填质量不合格地段及无胶结充填体地段,必须按原0.8m~1m的间距进行支护。

3.4 第四层:按胶结充填采矿工艺要求施工。

4 技术要求
4.1采场的支护连接撑必须齐全;爆破前必须对掌子面的支柱用斜撑加固牢靠。

4.2 切、回采进路经过顶板非充填体或充填体质量达不到技术要求的地段,必须将进路宽度缩小到不大于3m,并进行密集支护。

支护间距不大于0.8m,且顶板用木垛背实;支护坑木直径不小于Φ18cm。

4.3采场回采进路的布置、施工,要根据矿体厚度,取与上分层的回采进路呈最大交角(锐角)布置,且要定向施工。

禁止上、下分层的回采进路平行布置。

4.4 分层回采时不得有残留矿柱。

确因安全因素需要留矿柱的,该矿柱须连续留二层。

4.5 根据充填质量记录,对出现了充填质量问题的地段,在下一分层设计中必须予以标注和说明。

4.6 其它要求见《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式采矿法工艺标准》、《下向分级尾砂胶结充填采场工艺标准》。

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采矿法工艺标准(暂行)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适用于我矿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采矿法完成过渡阶段后,形成正式胶结充填采矿的工艺标准。

2 引用标准
采矿手册、技术规程、武山铜矿深部挖潜5000T/d扩产技改初步设计、武山铜矿大断面条件下分级尾砂胶结充填试验研究
3 技术要求
3.1采场联络道、分段平巷、脉外溜井、泄水井必须布置在比较稳固的围岩中,若围岩不够稳固,必须采取支护措施。

3.2采场切、回采进路宽度不大于4m,高度不大于4m。

3.3 进路回采,执行“采一充一”;进路充填完24小时后,方可开采相邻分条;
3.4 分层回采结束后,下分层的切、回采必须在上分层胶结充填体强度达4MPa 后进行开采。

下分层开采顶板确需经过强度未达到的充填体时,进路必须与该充填体走向垂直穿过,并按1m~1.2m间距进行支护且背实顶板。

3.5 采场的进路应严格按照设计给定的方向和坡度施工,回采进路的坡度不大于5‰。

采用控制爆破,减少对充填体破坏。

3.6 采场回采进路的布置、施工,要根据矿体厚度,取与上分层的回采进路呈最大交角(锐角)布置,且要定向施工。

禁止上、下分层的回采进路平行布置。

3.7 回采进路的长度应控制在30m以内。

3.8 切、回采进路经过顶板无充填体段或充填体存在质量问题有地段时,必须将进路宽度调整到不大于3.5m,并架设木支护;支护间距为0.8~1.0m,且顶板用木垛背实;支护坑木直径不小于Φ18cm。

3.9 切、回采进路边邦不稳固、进路回采完后掌子面不稳固地点,必须架设木支护并背邦。

3.10 切、回采进路在稳固充填体内,原则上进路的靠充填体侧,在开口、中间、
端部分别用“戴帽”顶柱做预警支护。

3.11 充填前,充填区域内的“残矿”必须清理干净,进路靠充填体侧必须将底脚清理见充填体。

3.12 采场按工艺要求布设钢筋网及砌筑充填挡墙后,方可进行充填。

充填必须接顶。

充填按《下向分级尾砂胶结充填采场的充填工艺标准》执行。

3.13 回采进路可间隔开设,间隔开设的进路之间必须留有二个以上进路宽度的矿体,前一进路必须超前10m以上。

间隔进路必须定向施工。

3.15 采场上下相邻的分层平巷或横巷应错开布置,其岩壁厚度不得小于2.5m。

3.16 分层回采时不得有残留矿柱。

确因安全需要留矿柱,该矿柱须连续留二层。

3.17 采场采用压、抽混合式通风。

3.18 采场溜矿井必须设有不少于300mm厚、300mm高的挡车墙;所有井筒必须有防坠设施。

3.19根据充填质量记录,对出现了充填质量问题的地段,在下一分层设计中必须予以标注和说明。

下向分级尾砂胶结充填采场的充填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矿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采场的充填工艺要求。

2 引用标准
采矿手册、技术规程、武山铜矿大断面条件下分级尾砂胶结充填试验研究3 技术要求
3.1 采场在完成一个回采进路的采矿后,进行充填准备工作。

3.2 采空区充填按:采空区下部1/2高度灰砂比为1:4(第一期充填),上部空间灰砂比为1:8进行充填(第二期充填)。

3.2检查采空区的“残矿”是否清理干净、支护是否完好和进路坡度附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充填准备。

3.3竖筋的制备:采用Φ16mm的螺纹钢或圆钢为主筋、厚度不小于6mm钢板为顶、底托板;按回采断面确定竖筋的长度,以净宽5m的确定竖筋的长度=5m(净宽)/3+50cm,取长度为2.4m;顶、底托板大小:10cm×10cm。

3.4 底部筋网布设(如图):采用Φ10mm的螺纹钢,底部用二根钢筋交叉呈“X”形,并将其端部向上弯折大于500mm的长度,作为短竖筋;之后,按400mm×400mm网度布设水平布筋网。

水平筋网必须放置在竖筋托板或短竖筋网之上,并用扎丝绑扎牢固。

竖筋
10-12钢筋
充填体配筋示意图
3.5 采空区钢筋网布设:按1.6m×1.6m网度布设竖筋,要求竖筋间用铁丝与锚杆(或支柱)连接固定。

禁止充填过程中竖筋发生倒伏。

3.6 充填管布设:采场充填管进入采场处,必须安装一个排水三通,用于排除充填开始时的“引流水”和充填之后的“清洗水”;充填管沿进路至充填区后,必须尽可能沿顶板进行敷设。

充填管及其固定的立柱必须牢固可靠。

3.7 充填管下料口设置:充填管下料口以进路的净宽为间距,用开凿工具按大小约2cm2在充填管上开下料口。

3.8 砌充填挡墙前,必须对挡墙两侧的矿体喷浆,喷浆的长度前后各不少于1m,防止渗水跑浆。

3.9充填挡墙砌筑:充填挡墙采用水泥空心砖砌筑筋墙(如图),墙厚600mm,外墙面用喷射混凝土喷面封闭,喷浆厚度为20~50mm。

喷浆养护期不少于24小时。

挡墙必须保证牢固且不透水漏浆。

挡墙顶部要预留观察口与排水口。

充填挡墙构筑示意图
3.10 排水口的布设:用短充填管在充填挡墙的1/2高度+20cm左右处开始布设排水口,向上每隔20~30cm高度设一排水管。

3.11 在充填挡墙顶部预留观察口,观察口为600mm×400mm(宽×高)。

其它部分的墙体砌筑至顶板。

3.12 清洗水排放:在充填开始和结束时,严禁引流水、清洗水进入充填空区。

3.13 在充填过程中,必须有人员进行巡查;出现漏水跑浆或其它异常情况,及时停机并进行处理。

3.14 每一期充填结束后,充填料浆必须经过不少于4小时的沉淀后,才能打开排水口排水。

3.15 在完成二次充填后,未充满空间高度不得大于500mm,未充满空间须用水砂补充接顶。

3.16每一次充填必须做质量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