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矫治

合集下载

牵张成骨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重度OSAHS效果的回顾性研究

牵张成骨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重度OSAHS效果的回顾性研究
������1078������
Chinese Journal of New Clinical MedicineꎬNovember 2018ꎬVolume 11ꎬNumber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口腔医学专栏
牵张成骨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重度 OSAHS 效果的 回顾性研究
宗春琳ꎬ 马 秦ꎬ 苏忠平ꎬ 刘义闻ꎬ 于 擘
E ̄mail:yuboli@ fmmu. edu. cn
于 擘ꎬ1989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ꎬ毕业后留校任教ꎮ 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口 腔颌面创伤正颌外科教授ꎬ副主任医师ꎬ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睡眠 障碍诊疗组组长ꎬ中国医师协会睡眠专业委员会常委ꎮ 长期从事口腔医学教学、科 研和临床医疗工作ꎮ 主要专业方向为口腔颌面部创伤、正颌外科ꎮ 擅长睡眠呼吸 障碍疾病诊治、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及正颌外科ꎮ 副主编专 著 1 部ꎬ参编专著 6 部ꎬ发表论文 30 余篇ꎬ其中 SCI 论文 4 篇ꎮ 获陕西省科技进步 二等奖及三等奖各 1 项ꎮ 获陕西省科技攻关课题 1 项ꎮ
[ 摘要] 目的 探讨牵张成骨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 的 效果ꎮ 方法 选择 2015 ̄01 ~ 2017 ̄12 期间在该院诊断为小下颌畸形伴重度 OSAHS 并行牵张成骨术治疗的 10 例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ꎬ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外形、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 、最低血氧饱和度、上气 道狭窄处直径、颏部位置等改变情况ꎮ 结果 10 例患者夜间憋气、白天嗜睡等主观症状均消失ꎬ面型改善明 显ꎬ最低血氧饱和度均升至正常范围内ꎮ 9 例患者 AHI 均降低至 5 以下ꎬ气道最狭窄处直径显著扩大ꎬ颏部平 均前移距离为(15������ 72 ± 2������ 94) mmꎮ 结论 对于由小颌畸形引起的重度 OSAHSꎬ牵张成骨术是一种非常稳定 且有效的治疗方法ꎮ [关键词] 小颌畸形ꎻ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ꎻ 牵张成骨术ꎻ 颞下颌关节强直 [ 中图分类号] R 782������ 2 +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 - 3806(2018)11 - 1ssn. 1674 - 3806. 2018. 11. 03

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方法

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方法

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方法
治疗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减轻体重、戒烟、限制饮酒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症状和病情的进展。

2. 呼吸辅助器具:通过使用呼吸机、持续气道压力(CPAP)设备或双水平呼吸器(BiPAP),可以提供持续的正压空气,防止气道塌陷,保持呼吸通畅。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选项包括腭托带(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和腭垂切除术(Uvulopalatoplasty),通过改善气道结构来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

4. 止鼾装置:对于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因为鼾声引起的症状较轻者,可考虑使用止鼾装置。

止鼾装置可以通过改变颌骨和舌头的位置,减少鼾声和呼吸暂停的发生。

5. 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如呼吸中枢兴奋剂或舌根松弛剂可以用于治疗呼吸暂停综合征,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药物效果可能有限。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个体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因此建议在接受治疗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牵张成骨联合正颌外科治疗成人严重小下颌畸形伴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牵张成骨联合正颌外科治疗成人严重小下颌畸形伴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美容 ・
・ 论著 ・
牵张 成骨联合正颌外科治疗成人严重小下颌畸形伴重度阻塞性睡眠呼 吸 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陈宇轩 , 韩 小宪, 李正 勇, 陈书军 , 林雪梅 , 魏 晓总, 赵林 炜
( 解放军第 2 5 2医院口腔科 河北 保定 0 7 1 0 0 0 )
【 摘要] 目的: 探讨 牵张成骨术联合正颌外科 的方法治疗小下颌畸形患者下颌骨严重发育不足伴重度 睡眠呼 吸暂停综合征 ( O S A H S ) 的效果。方法: 对2 例继发 于颞 下颌关节强直的小颌畸形患者首先采用牵张成骨技术 进行治疗。 手术在全麻下行双例下颌 角处截骨, 安置牵引器, 延长下颌升支及下颌体矫正小颌畸形及 O S A H S 。 第二期在拆除牵 引器的后行正畸治疗, 继而采用正颌外科方法矫正颌面畸形及咬合关系, 术后进一步正畸治 疗矫正咬合关系排 齐牙列 。 结果: 2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下颌骨最小牵引距 离 2 5 m m , 最大牵引距 离 3 0 m m , 牵引区成骨 良好。后 气道间隙由治疗前 的平均 3 . 2 5 m m 增加到 1 1 . 5 m m ; S N B角由术前平均 6 7 。增加到术后 8 0 。, O S A H S 得以治愈 。 联合正颌外科及正畸治疗后小颌畸形得 以矫治, 面型及咬合功能均获得 满意的效果。 术后经过 2 年随访 , 未见复发。结论 : 牵张成骨技术联合正颌外科治疗成人严重小颌畸形伴重度 O S A H S 可以 获得满意的效果。不仅可有效治疗伴发的 O S A H S , 而且能很好地矫 治小下颌畸形引起 的牙颌面畸形。 [ 关键词] 小下颌畸形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牵张戍骨术; 正颌外科; 正畸治疗 [ 中图分 类号] R 7 8 2 . 2 [ 文 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 0 0 8 - 6 4 5 5 ( 2 0 1 3 ) 2 0 — 2 0 2 3 — 0 4

正颌外科回顾及展望

正颌外科回顾及展望

正颌外科回顾及展望一:学科发展回顾正颌外科(Orthognathic surgery)是以研究和治疗牙颌面畸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以外科手术矫治骨性牙颌畸形于1848年为Hulliben 所创,1849年首次报道。

但由于医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自创建后100年的时间里,发展缓慢。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麻醉学、外科学基础、应用解剖、特殊手术器械的创用,正颌外科开始快速发展。

1956年Obwegesor首次介绍的经口内行下颌支失状劈开术治疗下颌发育畸形,标志着正颌外科进入新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基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奠定了现代正颌外科的生物学基础,进一步加速了正颌外科的进步和成熟。

我国早在50-60年代,就已进行过下颌前突的外科矫治术,但由于条件限制,并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治疗方式。

正规的正颌外科治疗,特别是于口腔正畸科协同进行牙颌畸形的外科矫治,则始于80年代中期,并成为当时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的热点。

1985年全国第一次正颌外科学术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正颌外科在我国的兴起,1995年第二次学术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正颌外科在我国逐渐走向成熟,1999年第三次学术会议的召开,又推动我国正颌外科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目前正颌外科从生物学基础研究,到术前X线头影测量、模型外科、计算机辅助设计、术后预测、手术的原理、设计、改进、术前术后正畸、术后康复的系列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说明,正颌外科不只是一门手术技术,而是一门日臻完善的临床学科分支。

二、学科进展:1.颌骨牵引成骨技术(Dirtraction Osteogenesis,DO):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的概念最早由Codivilla于1905年提出,他试图用牵引成骨技术延长股骨,但早期的临床工作由于缺乏系统理论研究的指导,成功报告极少,从而未引起重视。

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学者Ilizarow等进行了大量的系列基础研究,提出了骨的张力拉力法原则,揭示了肢体长骨牵引延长的基本规律。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
吴占敖;谭祖兴;等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年(卷),期】2003(010)003
【摘要】目的:上颌牙合垫加Ⅱ类牵引下颌关移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
暂停综合征。

方法:使用上颌He垫加Ⅱ类牵引颌前移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治疗OSAS患者42例。

7mo后复查,主观症状,多导睡眠图PGS。

结果:上颌He垫加Ⅱ类牵引下颌前移口腔矫治器以及合并统计患者的耐受率为96.4%。

鼾声睡眠憋醒,白日嗜睡等症状改善或消失,治疗明显好转。

结论:上颌He垫加Ⅱ类牵引下颌前移口腔矫治器是治疗OSAS的较好新方法。

【总页数】2页(P224-225)
【作者】吴占敖;谭祖兴;等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359医院212001;江苏省镇江359医院21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6.43
【相关文献】
1.口咽训练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Meta分析 [J], 李咏雪;谭茗丹;顾海风
2.中药治疗痰湿体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J], 佟喆;李川洁;方业明
3.呼吸内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分析 [J], 丁庆国
4.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J], 赖煜堂
5.CPAP呼吸机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J], 刘林;刘海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指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指南

[9]Lee
NR,Givens CD Jr,Wilson J,et a1.Staged surSical treatment
apnea
of obstructive sleep
syndrome:a review of 35 patients.J
apnea
Oral Maxillofac Surg,1999,57:382-385.
Chicago:Elsevier Inc,2009:21 1-216.
[8]Li
for
KK,PoweU
NB,Riley RW,ct a1.Overview of
apnea
phase l surgezy
obstructive sleep
syndrome.Ear
Nose Throat
J,1999。
78:836-837,841—845.
volumetric tissue
study of radiofrequeney
reduction
for
OSAS.
Otolacngol Head Neck Surg,2001,125:303-31 1.
[15]Fischer Y,Khan
radiofrequeney in
M,Mann WJ.Multilevel
[11]Bowden MT,Kezirian
suspension
EJ,Uttey D,ct a1.Outcomes of obstructive
of
hyoid
for the
txeatment
sleep apnea.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5。131:440-445.

口腔正畸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口腔正畸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口腔正畸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下列关于错畸形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不伴有颌骨异常2.错畸形的危害性包括()参考答案:影响颜面美观;影响口腔健康;影响牙颌面发育;影响口腔功能;对全身都可造成危害3.错畸形的矫治方法包括()参考答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一般性矫治;阻断性矫治;预防性矫治4.功能矫治器绝大部分属于固定矫治器。

()参考答案:错5.功能矫治器的主要特点是其矫治力主要来源于矫治弓丝。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下颌骨主要是()参考答案:向后、向上生长2.下颌骨长度增长最多的是()参考答案:磨牙区3.下列关于上颌骨生长发育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上颌骨生长方式主要是移位;上颌窦发育可增加上颌骨高度;前颌骨和上颌骨本体两者的连接骨缝约在1岁融合;上颌骨为膜内成骨;上颌骨主要是向下、向前及向外的生长4.下列关于上颌骨长度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上颌骨唇侧吸收陈骨,舌侧增生新骨;腭骨后缘有新骨增生,以维持后鼻棘位置,使长度增加;上颌结节后壁区增生新骨,大幅增加上颌骨长度;额颌缝、颧颌缝、颧颞缝、翼腭缝等大致相互平行的4条骨缝处沉积骨质可增加上颌骨长度5.下列关于替牙期的暂时性错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远中倾斜,是由于尖牙萌出时压迫侧切牙牙根而造成;上颌左右中切牙之间在萌出早期时出现的间隙,是由于侧切牙牙胚萌出时挤压中切牙牙根所致;恒切牙萌出时出现轻度拥挤现象,可能是因为恒牙较乳牙大;上下第一恒磨牙建初期可能为尖对尖关系6.对正畸学来讲,在大部分接受治疗的儿童,其面部向各方向生长发育大体上已完成了总体的85%~90%。

()参考答案:对7.平均生长发育对每个个体都适合。

()参考答案:错8.腭宽度生长主要是在腭正中缝处增生新骨,主要表现为腭前部宽度生长。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下列关于额外牙的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额外牙均需及时拔除2.下列关于先天性缺失牙的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对颜面美观影响不大3.下列关于偏侧咀嚼习惯导致错畸形发生的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咀嚼侧的咬合关系趋于近中关系,而废用侧的咬合关系趋于远中关系4.可导致错畸形的功能因素有()参考答案:异常吞咽;吮吸功能异常;咀嚼功能异常;颌面肌功能异常;呼吸功能异常5.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异位萌出较为多见。

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上气道狭窄、阻塞是主要原因。OSAHS患者上气道 通常存在形态异常如:舌体肥大、舌根后坠、咽壁肥 厚、软腭肥厚、悬雍垂粗长等。患者清醒时,狭窄的 上气道在周围肌的调解下尚能保持正常的通气功能, 但是随着夜间睡眠的加深,自身调节不能代偿上述异 常,上气道逐渐狭窄直至阻塞。
返回
虽然睡眠时间充足,患者昼间仍然出现嗜睡症 状,注意力不集中,重症者可在驾车期间入睡, 瑞典有研究显示, OSAHS是车祸发生的重要 原因之一。
返回Biblioteka 多导睡眠监测返回上气道结构
返回
最直接的后果有两个:一个是血氧饱和度下降,反复发生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血ph值下降;第二是浅睡眠增多, 深睡眠明显减少甚至缺如,睡眠结构紊乱,睡眠质量下降。
反复、急剧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ph值改变对机体产 生多方面的影响,可以直接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肌缺血 和兴奋,刺激红细胞增生。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 高血压、心律不齐等全身多种并发症,甚至引起猝死。
口腔矫治器的治疗机制
口腔矫治器的治疗机制
谢谢!
鼾症和OSAHS患者鼾声性质略有不同,前者 通常均匀而有规律。后者由于呼吸暂停的存在 使得鼾声时断时续,常常以一次响亮鼾声结束 一次呼吸暂停,并且可以伴有异常肢体动作。
返回
打鼾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患者可以因此而惊醒,醒后常 出现心慌、胸闷和胸前区不适。呼吸暂停的时间长短不一, 短者十余秒,长者几十秒,百余秒。
口鼻气流停止至少10秒以上称为呼吸暂停。分为中枢性呼吸暂停、 阻塞性呼吸暂停和混合性呼吸暂停。
呼吸幅度较正常呼吸时减少50%并伴有4%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称为 低通气。
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反复出现30次以上或者每小 时超过5次以上,且呼吸暂停以阻塞性为主的称为阻塞性呼吸暂停 低通气综合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矫治刘中寅 温 炎 胡建军 汤小雨 李 伟 冯晓东 【摘要】 目的 观察下颌升支截骨下颌骨前徙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 SA S)的疗效。

方法 1998年4月~2002年2月,对12例(女7例,男5例,年龄14~36岁)伴有严重O SA S症状及张口度0~310c m 的小下颌畸形患者,7例采取下颌升支倒“L”形截骨、升支倒置颞下颌关节重建术的同时施行下颌体部前徙和颏成形术; 3例在颞下颌关节重建术后进行下颌角部截骨、植骨下颌骨前徙术;2例施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下颌骨前徙术。

其中8例施行了舌骨下肌群离断、舌骨悬吊术。

截骨段以小钛板坚强内固定。

 结果 术后创口 期愈合,经过6~48个月随访,12例患者张口度均恢复至310~318c m,面部外形明显改善,睡眠打鼾、憋醒、大汗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睡眠时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82%~92%增加至术后的97%~99%。

 结论 下颌升支截骨下颌骨前徙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O SA S,对扩张口咽通气道、解除睡眠时呼吸阻塞症状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并同时改善了面部容貌。

【关键词】 小颌畸形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手术矫治SURGI CAL TREAT M ENT OF M I CR OM AND IBULAR D EF OR M IT Y ASS OC I ATED W ITH OBSTRUCTIVE S L EEP APNEA S Y ND R OM E L IU Z hong2y in,W EN Y an,H U J ian2jun,et a l.D ep a rt m en t of O ra l and M ax illof acia l S u rg ery,S to m a tolog ica l H osp ita l of N any ang.N any ang H enan,P.R.Ch ina473013【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jaw advancem en t in treating m icrom andibu lar defo rm ity associat2 ed w ith ob 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 e(O SA S)by ram u s o steo tom y and gen i op lasty.M ethods F rom A p ril1998to Feb ruary2002,12patien ts w ith m icrom andibu lar defo rm ity associated w ith O SA S(aged14236years,7fem ales and5 m ales)w ere treated.Invert"L"shape ram u s o steo tom y and inverted rep lan tati on of po steri o r segm en t of ram u s w ere perfo rm ed to recon struct the TM J w ith the jaw advancem en t and gen i op lasty at the sam e ti m e in7cases;m andibu lar angle o steo tom y,bone grafts and gen i op lasty in3cases;and the jaw advancem en t by ram u s sagittal o steo tom y and ge2 n i op lasty in2cases of the first b ranch ial arch syndrom e.Results T he fo llow2up peri od w as6mon th s to4years.A ll the patien ts gained good appearance and had the distance of open ing movem en t over3.0c m.M icrom andib le and facial asymm etries w ere co rrected satisfacto rily.T he rati o of SaO2w as ascended from82%292%(p reoperati on)to97%299% (po stoperati on).O SA S w as relieved.Conclusion T he jaw advancem en t by ram u s o steo tom y and gen i op lasty fo r treat2 ing m icrom andibu lar defo rm ity associated w ith O SA S can co rrect the m ax illofacial defo rm ities and en large the upper air2 w ay space to relieve O SA S.T h is m ethod has ach ieved satisfacto ry resu lt.【Key words】 M icrom andibu lar defo rm ity O b 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 e Su rgical treatm en t 小下颌畸形常继发于颞下颌关节(tem po ro2 m andibu lar j o in t,TM J)强直或颌骨先天性发育不良(如第一鳃弓综合征),严重时患者除面部畸形、张口困难和咬牙合错乱外,常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 structive sleep ap nea syndrom e,O SA S)。

近年来采取正颌外科手段矫治小下颌畸形伴发严重的O SA S 取得满意疗效。

我科1998年4月~2002年2月收治了12例小下颌畸形伴O SA S患者,经下颌升支截骨下颌骨前徙术治疗,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女7例,男5例。

年龄14~36岁。

因TM J强直引起的小下颌畸形伴O SA S10例:单侧作者单位:南阳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河南南阳,473013)TM J强直2例,双侧TM J强直8例;TM J强直手术同期施行下颌前徙手术者7例,术前张口度0~015c m,TM J强直术后1~3年施行下颌前徙手术者3例,术前张口度2.5c m者2例,3.0c m者1例。

第一鳃弓综合征导致的下颌骨严重发育不良小下颌畸形伴O SA S2例,张口度210~2.5c m。

12例患者面部呈明显的小下颌或偏下颌畸形,均伴有严重的睡眠打鼾、呼吸暂停、憋醒、大汗、白天嗜睡及疲倦等典型的O SA S 症状,术前检测血氧饱和度82%~92%。

对其中8例患者在行下颌骨前徙术的同时,施行了舌骨下肌群离断、舌骨悬吊手术。

1.2 治疗方法1.2.1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摄曲面断层X线片、薛氏位片、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完成X线头影测量和术后效果预测计划(visual treatm en t ob jective,V TO),有张口度的患者术前进行正畸、印制模型,制作牙合板。

・574・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3年第17卷第6期拍摄面部正侧位像。

1.2.2 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经鼻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进行。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畸形的类型,分别对TM J强直与小下颌畸形同期手术、TM J重建术后小下颌畸形、第一鳃弓综合征导致的小下颌畸形患者采取以下3种术式组合:①双侧下颌升支截骨、TM J重建术+喙突和升支骨移植、下颌骨前徙术+颏成形术+舌骨下肌群切断、舌骨悬吊术:在下颌缘下方115~210c m沿下颌下缘和下颌角作8~10c m长的弧形颌下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沿颈阔肌下翻瓣,结扎颌外动脉和面前静脉;分离显露关节粘连区,切除骨粘连区;用来复锯分别在左右两侧下颌孔后方0.5c m,自下颌角前切迹至下颌孔上方0.5c m处纵形截开下颌升支,自升支前缘向后水平截骨与纵形截骨线相连,完成下颌升支倒“L”形截骨,切断颞肌和嚼肌附丽,取出下颌升支后份和上份(包括喙突);倒置截骨段,修整喙突及升支上部骨段再植于下颌角部,前徙下颌骨;升支倒置后以下颌角作为新“关节头”完成TM J重建;截骨段以小钛板坚强内固定。

颏下切口,暴露颏部,在颏孔下方截骨,使颏部连同颏舌肌、颏舌骨肌一并前移,小钛板固定完成颏成形术。

暴露舌骨,沿舌骨下缘切断舌骨下肌群,将舌骨悬吊缝合于颏部,使舌骨前移,进一步扩大口咽腔。

采取该术式共7例,均为TM J强直同期手术病例,其中5例施行了舌骨下肌群切断、舌骨悬吊术。

②双侧下颌角前截骨+髂骨游离移植、下颌骨前徙术+颏成形术+舌骨下肌群切断、舌骨悬吊术:颌下切口,翻瓣、显露下颌骨,分别在左右侧下颌角前方弧形截开并前徙下颌骨;切取宽为1.5~2.0c m、长4.0~5.0c m的游离髂骨,截开、修整后分别植入两侧骨截开间隙内,植骨段的长度以达到手术前V TO预测的下颌骨前徙位置为标准,一般为1.5~2.0c m;戴入牙合板,小钛板坚强内固定,前徙下颌骨。

舌骨悬吊、颏成形术同前。

此术式均为TM J强直术后O SA S患者3例。

③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下颌骨前徙术+颏成形术:在口腔内下颌升支前缘纵形切口,分离暴露下颌升支内侧、下颌神经孔、升支外侧;用来复锯分别完成左右侧乙状切迹与下颌小舌之间的水平截骨线、沿升支前缘外斜线方向达磨牙颊侧的矢状截骨线、颊侧垂直截骨线并相互连接,用薄而锐利的骨凿劈开下颌升支,向前牵引、前徙下颌骨,使牙合板能顺利戴入,小钛板坚强内固定。

口腔前庭切口,暴露颏部、截骨,前移和摆正颏部,小钛板固定,完成颏成形术。

此术式均为第一鳃弓综合征下颌发育不良伴O SA S患者2例。

充分止血,冲洗手术创口,置放负压引流器,间断分层缝合手术创口。

结扎牙弓夹板。

加压包扎。

1.3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适量应用止血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严密观察呼吸情况和负压引流物的量和性质。

术后1~2日开始利用术中已固定的牙弓夹板,颌间牵引或结扎,制作牙合板者戴入牙合板。

鼻饲或口饲流食,7~10天拆线。

作小钛板坚强内固定者颌间牵引或结扎7~10天,矢状劈开未作截骨段坚强内固定者颌间牵引4~6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