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温监测制度

合集下载

儿童体温监测制度

儿童体温监测制度

儿童体温监测制度
目的
本制度旨在确保儿童在学校或其他公共场所的体温监测工作得以专业、有序地开展,及时发现并应对患病儿童,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儿童在学校或其他公共场所的体温监测。

责任部门
1. 学校或公共场所管理员负责组织和实施儿童体温监测工作。

2. 家长或监护人负责配合和提供必要的信息。

监测频率
1. 在入校或进入公共场所前,对每个儿童进行体温监测。

2. 对儿童在学校或公共场所期间有发热或其他身体不适症状的情况,及时进行再次体温监测。

监测方法
1. 使用专业的电子体温计进行体温监测。

2. 在测量体温前,确保体温计的清洁和消毒。

3. 在测量体温时,正确操作电子体温计,确保准确度。

4. 记录每次体温监测结果。

处理措施
1. 如果儿童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正常体温为36℃-37℃),立即通知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

2. 家长或监护人需要及时带儿童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体检和治疗。

3. 判断是否需要通报学校或公共场所相关部门,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数据保护
1. 儿童的体温监测数据将被妥善保管,仅限授权人员可查阅。

2. 儿童体温监测数据的使用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隐私政策。

---
以上为《儿童体温监测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幼儿园入校体温检测制度

幼儿园入校体温检测制度

幼儿园入校体温检测制度
幼儿园入校体温检测制度是为了确保幼儿园校园内的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幼儿园入校体温检测制度:
1. 入校前体温预检:家长在家对孩子进行体温检测,确保孩子没有发热。

如果有发热或其他身体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幼儿园。

2. 到校体温检测:当孩子到达幼儿园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可以使用体温枪或额温计对孩子的颞部或额头进行非接触式体温测量。

3. 体温记录:将孩子的体温记录下来,包括日期、时间和体温数值。

体温正常的孩子可以继续入园,体温异常的孩子需要进一步观察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4. 疑似病症处理:如果发现有孩子体温异常或出现其他身体不适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并协助家长妥善处理,例如咨询医生或安排孩子回家休息。

5. 佩戴口罩:入校时,孩子应佩戴口罩,家长也应佩戴口罩并配合工作人员的指引,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6. 定期体温监测:在孩子入校后,可以定期对孩子进行体温监测,以确保他们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7. 健康宣教:幼儿园可以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向孩子和家长宣传正确的健康知识和防疫措施,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和防护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幼儿园入校体温检测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政府相关政策调整,以确保幼儿园内的安全和健康。

体温监测制度范本

体温监测制度范本

体温监测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为了有效预防和管理传染性疾病,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体温监测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校园内的体温监测管理。

三、监测对象全体师生员工,包括学生、教职工、临时工等。

四、监测内容1. 晨检:每天早晨上学或上班时,进行体温检测。

2. 午检:中午休息时间,对在校学生进行体温检测。

3. 特殊情况监测:如出现疑似传染病症状,及时进行体温检测。

五、监测流程1. 晨检、午检由各班级班主任、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专人负责监测。

2. 监测人员应使用准确的体温计,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4. 对于体温异常的人员,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报告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处理。

六、异常处理1. 体温超过37.3℃的人员,应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或家属。

2. 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送医院检查、隔离观察等。

3. 对确诊为传染病患者的人员,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处理。

七、健康教育1. 学校应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 定期组织师生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八、责任追究1. 全体师生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如有违反,将依法追究责任。

2. 监测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如因失职渎职导致疫情扩散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通过以上体温监测制度,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管理传染性疾病,保障我校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希望全体师生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为创建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而努力。

学校测量体温制度

学校测量体温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了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及时发现师生中的发热症状,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 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降低传染病在学校中的传播风险。

3. 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管理制度,提高学校卫生管理水平。

三、制度内容1. 体温测量时间:每日早晨上课前、课间操前、午餐前、放学后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

2. 体温测量对象:全校师生。

3. 体温测量方法:a. 使用电子体温计进行测量;b. 体温计需定期进行校准,确保测量准确;c. 测量时,学生需将体温计置于腋下,等待5分钟,记录体温。

4. 体温测量标准:a. 正常体温:36.1℃-37.2℃;b. 发热:体温≥37.3℃。

5. 体温异常处理:a. 发现体温异常者,立即将其送至隔离室,并通知家长;b. 学校卫生室对发热学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必要时送至医院就诊;c. 对发热学生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体温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隔离。

6. 体温测量记录:a. 各班级班主任负责记录本班学生体温测量情况;b. 学校卫生室负责汇总全校师生体温测量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c. 每周对全校师生体温测量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7. 体温测量宣传教育:a. 学校通过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强对师生体温测量知识的宣传教育;b. 鼓励师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制度执行1. 各班主任、学校卫生室、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体温测量工作,确保制度有效执行;2. 对不认真执行体温测量制度的行为,要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3. 学校定期对体温测量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学校卫生室负责解释。

学校体温检测制度晨、午及流程图

学校体温检测制度晨、午及流程图

学校体温检测制度(晨、午)及流程图
一、晨(午)检工作人员应进行上岗培训,娴熟掌握操作技术;教员工和学生熟习晨(午)检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人人自觉恪守。

二、晨(午)检工作人员上岗前一律戴口罩手套和出示绿码(证),经体温丈量后方可上岗,有条件的穿工作服。

三、落实专人每天对测温计做好检查和保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转。

出现不测故障时,立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人工体温晨(午)检。

四、中小学校、幼儿园在入校(园)前达成体温检测。

晨检在各校校门口进行,寄宿制学校从宿舍到教室要进行晨检,在卧室门口进行;正午回家就餐后返校师生要进行午检;幼儿园午休前应加测一次体温。

中小学生和幼儿应在
晨(午)检后应先洗手再进入班级。

晨(午)检工作的重点为:( 1)测:测体温,额温大于 37°为体温异样;( 2)看:看师生的精神状态,面色等。

五、每天清晨第一节课上课前,班主任达成对学生健康状况的咨询与察看。

咨询和察看重点为:发热、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等,并填写本班级学生健康状况表报校医室(卫生保健室)。

六、晨(午)检和平时察看中发现学生出现各样感染症状,立刻向其发放一次性口罩,并将其转至隔绝留观室等候,由校医(卫生保健教师)实时进行排查,发现疑似病例立刻见告学校疫情报告人实时报告,第一时间内启动发热检查流程(见流程图),做好记录并通知家长。

七、校医室(卫生保健室)应做好晨检工作的监察和指导,每天实时收集、统计和报告,每天9:30 前上报市教育局,保证实时核实、跟进办理预警信息和发现疫情。

同时有关名单交给有关班主任,关注学生当天状况,若有异常状况,采纳有关举措。

1 / 1。

校园体温检测管理制度

校园体温检测管理制度

校园体温检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校园体温检测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所有师生员工,包括教室、办公室、食堂、宿舍等场所的体温检测管理。

三、体温检测要求1. 体温检测时间:每日上午8点至9点,下午5点至6点。

特殊情况下,可根据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通知调整体温检测时间。

2. 体温检测地点:学校设定的指定地点进行体温检测,如校门口、教学楼入口等处。

3. 体温检测人员:体温检测人员由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保证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

4. 体温测量方式:采用电子体温计进行体温检测,测量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5. 异常体温处理:发现体温异常(体温≥37.3℃)的教师、学生、员工,应立即隔离,并向所在部门报告,待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检测和处理。

四、体温检测管理1. 体温检测登记:每个人每天进行体温检测,记录在《体温检测登记表》上,全校统一汇总,由专人负责登记和汇总统计。

2. 体温异常通知:发现体温异常者,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通知所在部门领导并转交给校医务人员进行处理。

3. 体温异常处置:体温异常者应立即戴口罩、与他人保持距离,并配合校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检测、隔离治疗。

五、监督管理1. 学校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加强对体温检测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2. 每个部门设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负责各自部门的体温检测工作,并配合学校领导小组的工作。

3. 学校派出专人定期对各部门的体温检测情况进行抽查和督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六、处罚措施对违反体温检测管理制度的行为,学校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七、其他1. 学校配备必要的防疫物资,保障体温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2. 校园内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疫情防控意识。

3. 学校在疫情缓和后可适当调整体温检测管理制度。

以上就是本校园体温检测管理制度,希望全体师生员工严格遵守,并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维护校园的安全和健康。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每日体温检测制度三篇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每日体温检测制度三篇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每日体温检测制度三篇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每日体温检测制度为做好疫情期间预防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根据上级要求,特制定此制度(试行)。

一、疫情期间,各处室、学院实行每日体温检测制度,由专人负责检测和收集测温情况。

二、对体温检测异常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并报备校防疫领导小组,及时先隔离并引导就医。

三、检测人员佩戴手套及口罩,使用红外额温计对准眼眉之间,距离前额中心5cm以内位置;若室外温度偏低,则测量颈部衣服遮盖处或者手腕至肘关节衣服遮盖处。

四、每次检测前及检测完成后使用75%酒精进行全面擦拭消毒。

五、监测过程中,对于体温237.3°C的师生:(1)仔细询问师生是否有武汉旅居、接触史,若明确无,且身体无严重慢性疾病的,则建议隔离观察,有异常情况及时去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2)有武汉接触史的或者本身有严重慢性疾病的,联系其家属,由疫情领导小组安排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检查,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同时对接送车辆进行全面消毒,确保安全。

六、各学院由专人负责每日登记缺课缺勤学生,追踪缺课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各部门每日登记缺勤教职工,追踪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

七、校园大门设立监测点,由保卫处负责,每日配置1-2名保安对进校人员逐一进行核查登记体温检测。

八、对体温检测超过37.(rc的人员,实行记录跟踪,进行复测。

九、对体温异常人员(N37.3C),详细记录其各项信息,汇总后报防疫领导工作小组。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每日体温检测制度托幼机构每天儿童入园进入班级前,卫生保健人员做好体温检测和晨检工作,对儿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托幼机构午睡前应加测一次体温。

中小学校在入校前完成体温检测。

每天早晨第一节课上课前,班主任完成对学生健康状况的询问与观察。

高校和中职学校应在早晨第一节课前完成体温检测和数据收集工作。

幼儿和中小学生应在晨检后先洗手再入园(校)。

教职员工(含厨工)也应进行晨检。

询问和观察要点为:⑴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发热(腋下温度237.3C或额头温度N36.8°C)、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等。

小学测温管理制度

小学测温管理制度

小学测温管理制度一、管理目的为了加强对小学师生的健康管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制定本测温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测温管理制度适用于小学师生的健康管理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三、测温时间1.师生测温时间:每天上午8:00之前,下午14:00之前进行一次体温测量。

2.校园人员出入测温:对进出校园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四、测温要求1. 师生每天必须自测一次体温,体温正常情况下方可进校上课。

2. 测温时要使用一次性纸质或电子体温计,确保准确可靠。

3. 测温地点设在校门口或者学生活动区域的出入口,方便人员测温。

五、测温记录1. 学校要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位师生每天的体温情况,实行信息化管理。

2. 对于体温异常的师生,要及时进行隔离,并通知家长进行相关处置。

六、测温管理1. 学校要配备足够的体温测量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2. 学校体温测量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测温方法和相关知识。

3. 学校要对师生进行健康宣传,普及体温自测和佩戴口罩等预防知识。

七、测温相关责任1. 学校要成立健康管理小组,负责全校师生的健康管理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2. 学校领导要对测温工作负总责,确保测温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八、违规处罚对于拒绝测温或者隐瞒体温异常情况的师生,学校要进行相应的处罚措施,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九、附则1. 本测温管理制度由学校负责人负总责,并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2. 对于测温管理制度的具体操作,要随时根据疫情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以上就是小学测温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希望全校师生和学校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大家的健康和安全,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体温监测制度
根据学校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我校建立对学生进行体温监督制度。

具体要求如下:
一、学生体温自行检测制度
1.学生体温检测时间:每日两次。

即:学生早晨到校之前、在家晚餐之后睡觉前。

2.学生在家,由家长负责对孩子进行体温检测,分别在统一制定的记录卡上做好记录,并签名。

3.每天早晨学生到校时,各班级在统一检查,然后把详细情况上报学校校医室。

4.早晨学生到校时,没有在家中进行体温自行检测的学生由晨检人员、由班主任教师进行补测,并在统一制定的记录卡上做好记录,并签名。

二、班主任、有关晨检人员在学生进入班级后,应对晨检记录卡进行复核,发现体温有发热的学生、患儿,应立即对该学生再次进行体温检测。

三、班主任负责每天将本班学生的检测结果进行登记统计,学校卫生教师负责每天将全校学生的检测结果进行登记统计、汇总。

如发现体温高于37.3度的学生应立即按晨检制度要求处置。

四、每天下午放学时,学生由班主任将学生记录卡交给
学生本人,要带回家中交给家长。

记录卡应妥善保管,每周更换一张,由学校统一制作,统一发放,每天带回家检测,早晨入校时带回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