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的护理策略分析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围手术期的护理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围手术期的护理前言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常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疝囊。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渐成熟,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常规方法之一。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小儿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对术后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围手术期的护理,帮助护士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
术前准备1.了解手术的基本信息,包括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
2.护理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卫生防护,佩戴手术口罩、帽子、手套,并进行手洗消毒等操作。
3.对小儿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等,同时了解小儿的基本病史及家族病史等,并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
4.对手术器械进行检查和准备,包括腹腔镜器械、切口器械、吸引器、止血钳等。
术中护理1.腹腔镜手术需要全麻,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小儿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率等。
2.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帮助医生照看腹腔镜,提供必要的支持,操作合理并确保安全。
3.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监测小儿的体温,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以预防小儿体温过高,影响手术效果和小儿健康。
术后监护1.手术结束后,将小儿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密切监测小儿的生命体征。
2.对小儿的切口进行必要的观察,并在需要时更换敷料。
3.对小儿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必要的止痛药物。
4.在小儿恢复时,进行呼吸道清洁和吸氧,并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5.小儿恢复后,护士应对病史、家族史、与手术相关的医疗操作等进行必要的记录,为以后的治疗及随访提供便利。
注意事项1.在护理小儿时,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爱心,尽量减少小儿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小儿的生活质量。
2.在必要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和家属及时沟通,了解病情、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等,为小儿提供更好的服务。
3.护理人员应熟悉手术过程、手术器械以及各种急救技能,做好突发情况的处理和应对工作。
4.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拒绝高危操作和不安全的护理行为,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的护理配合医学

根据患儿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 划,保证营养摄入。
指导患儿家属合理安排患儿活动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鼓励患儿尽早下床活动,促进术 后恢复。
05
CATALOGUE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器
械和手术部位的消毒灭菌。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评估患儿病情
术前准备指导
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疝 气的类型、程度和可能的影响,为手 术提供依据。
指导患儿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禁 食、禁水、排空尿液等,确保手术顺 利进行。
术前宣教
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 术过程、术后恢复等方面的知识,减 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家长沟通与教育
建立信任关系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密切监测患儿 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 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手术记录
护士还应详细记录手术的过程和细节 ,如手术时间、所用器械、术中用药 等。这些记录对于术后护理和病例分 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4
CATALOGUE
术后护理与观察
患儿生命体征监测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手术室空气、物品、器械的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 感染。
定期检查与维护
对手术室设备和器械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 转。
THANKS
感谢观看
手术的适用范围
小儿腹股沟疝气
适用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气,包括腹股沟斜疝和腹 股沟直疝。
小儿脐疝
适用于治疗小儿脐疝,即 肚脐周围的腹膜鞘突闭锁 不全导致的疝气。
其他适用情况
对于其他小儿腹部疾病, 如肠旋转不良、美克尔憩 室等,腹腔镜手术也可作 为治疗手段之一。
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手术护理配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
方法100例行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患者,按照手术护理配合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配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评分分别为(3.5±1.5)d、(2.5±0.6)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4±2.6)d、(4.6±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22%),护理满意度(98%)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实施综合护理配合措施有利于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护理配合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目前主要采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是一种微创术式,具有痛苦少、术后切口美观、并发症少等优点[1],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手术效果,有必要做好手术护理配合工作[2]。
为分析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本文选取了100例行该术式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患者共100例,按照手术护理配合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中男45例,女5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1.4±14.5)岁;左侧9例,右侧36例,双侧5例。
对照组中男性46例,女性4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1.2±14.6)岁;左侧9例,右侧37例,双侧4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疝气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無手术禁忌证,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护理分析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护理分析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护理。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疝气高位结扎患儿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为97.73%(43/44),对照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为79.55%(35/44),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采用腹腔镜治疗疝气高位结扎患儿的同时,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能够使患儿尽快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腹腔镜;手术治疗;高位结扎;护理目前腹腔镜手术治疗早已被广泛用于各大手术之中,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切口整齐,术中出血量少等诸多优点,同时患者伤口能够快速愈合[1]。
小儿疝气是普通儿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会随着患儿年龄的不断增长疝气越来越严重,使患儿肠道出现损坏并产生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此时执行手术便较为困难,增大了手术风险[2]。
本次研究将分析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护理,现将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腔镜疝气高位结扎手术患儿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5.3±2.1)岁;观察组男3-10例,女26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6±2.5)岁。
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其护理方式如下:1.2.1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度不够成熟无法进行自我控制管理,在手術前通常会产生恐惧、不安等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患儿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尽量使患儿保持愉快的心情,到患儿病房与家属进行沟通,护理人员应当对患儿的自身情况有全面了解,护理人员可鼓励、安慰、称赞患儿,打消患儿恐惧害怕的心理。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护理配合

汇报人
目录
01.
相关知识
02.
临床表现
03.
辅助检查
04.
相关治疗
05.
护理措施
06.
健康宣教
相关知识
#O1
1
腹腔镜手术原理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腹部打几个小孔,将腹腔镜和相关手术器械放入腹腔内进行操作。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并发症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需要及时止血
感染:手术后可能出现感染,需要加强抗感染治疗
肠梗阻:手术后可能出现肠梗阻,需要及时处理
伤口愈合不良:手术后可能出现伤口愈合不良,需要加强护理和治疗
辅助检查
#O1
3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了解疝气位置、大小和类型
X线检查:观察疝气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CT检查:明确疝气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02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刷牙等
03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04
Thanks
感谢观看.
ThanksForWatching
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腹腔镜观察腹腔内的情况,并利用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操作。
腹腔镜手术需要医生和护士的密切配合,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小儿疝气病因
先天性因素:胎儿发育过程中,腹壁肌肉和筋膜发育不全或薄弱
腹内压力增高:如咳嗽、便秘、剧烈运动等,导致腹内压力增高,使腹壁薄弱处向外突出
03
复合麻醉:结合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适用于复杂手术或特殊需求患儿
04
术后镇痛: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减轻术后疼痛
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护理对策探讨

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护理对策探讨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进行手术室护理的效果及对策。
方法89例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患儿,对其进行护理及观察。
结果所有患儿在手术后均未发现有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
其中10例患儿在脐部有1个小的缝口,只有1针。
7例患儿在小切口处有渗液,但没有感染现象。
住院时间为2~7 d,平均住院时间为4.3 d。
患儿随访只有2例在8个月后复发。
结论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在手术室中进行护理的效果较好,运用全新的护理方法才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让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护理;对策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明显的美容效果,恢复较快,同时安全系数高[1]。
而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手术室护理,做好全面的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及患儿的康复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降低复发几率的重要途径。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取的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患儿89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5.5岁,腹腔镜疝修补术在全身麻醉插管下进行。
其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没有患儿发病现象。
1. 2 方法1. 2. 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手术前1 d巡回护士要对患儿进行访问和探视,仔细研究其病历,并且要多与患儿的家属进行沟通,以全面了解患儿的情况。
另外,手术室也要对患儿腹外疝的病因进行充分的掌握,解剖病理,同时也要了解临床的类型、表现及术后护理等方面的知识[2]。
同时要将这些知识在访问和探视中对患儿家属进行讲解,对患儿家属的担忧情绪进行缓解,因此建立患儿与护士之间和谐的关系,使患儿家属对手术医生有足够的信心,积极配合医院各方面的工作。
1. 2. 2 心理护理方法因为患儿的年龄比较小,因此对于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的所有环节都比较担心,产生焦虑情绪,还有麻醉效果,手术成功几率,手术后会不会感染等问题都是家属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对于患儿的心理影响也是巨大的[3]。
腹腔镜疝修补术后要如何护理

腹腔镜疝修补术后要如何护理随着现代医疗手段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开始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工作中,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速度快等优势。
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仍然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或者引发并发症,导致患者的预后恢复受到影响。
因此必须要做好后期的手术治疗和护理工作。
1.保持合适的体位一般来说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平卧的体位,如果采用上半身麻醉的方式,6个小时之内不能抬头或者下床;如果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则对体位没有特殊要求。
如果患者在术后出现恶心或者呕吐的情况,需要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在呕吐的过程中出现误吸。
采用张力修补术的患者在术后6个小时之内需要采取半卧位的方式,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的膝下垫一个软枕,使患者的髋关节处于微屈的状态,提高阴囊位置,减轻腹壁张力。
同时在会阴口的位置放置一个盐袋,持续6到24个小时。
一般来说,患者术后几天后需要下地活动,需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下床活动时间。
张力修补术一般需要患者平卧3到7天后再下地。
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6个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
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由少到多逐渐增加活动量。
1.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一般患者术后都需要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以及脉搏等方面的变化,如果发现任何一项指标出现异常都需要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切口位置以及神志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比如术后切口位置有无出现渗液,有无出血情况等,如果出现这些问题说明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也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1.做好引流护理工作术后患者都需要留置引流管,在引流护理中,首先需要做好管道的固定,利用别针将负压引流球进行固定,防止患者在体位变换的过程对管道牵引导致滑落。
其次,保证引流管的通畅性,在引流工作中需要保证负压引流球的负压状态,防止患者翻身或者移动等导致管道扭曲、滑脱或者被压迫,保证引流的效果。
再次,做好患者的清洁工作,防止发生术后感染的情况。
一般会阴部每天都需要清洗一次,并定时对负压球以及导尿袋进行更换,更换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无菌技术,更换的时间一般为一周2次。
腹腔镜疝气手术护理要点

腹腔镜疝气手术护理要点
腹腔镜疝气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护理工作对手术的成功恢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腹腔镜疝气手术护理的要点:
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已经完成了所有必要的检查和评估,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和胸片等。
此外,还需要确认患者是否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比如禁食等。
2. 术后监测,术后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特别是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术后出血、感染、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3. 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常见的,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合适的止痛治疗,可以是药物治疗或者物理疗法,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4. 伤口护理,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伤口需要进行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且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5. 患者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术后护理知识,包括饮食、活动、伤口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等,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6. 情绪支持,手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尽快调整好心态,促进康复。
总的来说,腹腔镜疝气手术的护理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确保患者在术后能够安全、舒适地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全程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的护理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04T15:00:54.610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作者:孙晓红[导读] 对行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患儿手术室护理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与慢性剧痛消失时间。
青海省妇产儿童医院手术室青海810007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中手术室护理策略。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行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患儿6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2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前面干预护理。
对2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慢性剧痛消失时间加以对比。
结果本试验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8%,相较于对照组的68.8%,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x2=6.564,P<0.05);2组患儿在手术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儿在住院时间及慢性剧痛消失时间方面则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t=3.018,6.656,P<0.05)。
结论对行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患儿手术室护理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与慢性剧痛消失时间,还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关键词】小儿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室护理策略【中图分类号】R7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412-01 随着近些年外科各个领域向着微创方向发展,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也得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该术式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良好等诸多优势[1]。
而术前充分准备与全面积极的手术室护理可为手术的顺利完成与良好预后提供可靠保障。
故本文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以对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护理策略加以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患儿64例,男39例,女25例;年龄1至11岁,平均(6.13±0.57)岁;入组患儿均行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2例,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故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此组32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常规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疼痛护理等。
观察组:此组32例患儿则实施全面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术前准备,即,相关护理人员术前需对腹腔镜操作过程加以熟悉,掌握手术护理要点,协助医生做好术前相关检查,探访患者,主动同患儿交流[2]。
进行疝气修补术知识宣教,向其讲解成功病例,以帮助患儿增强信心,缓解恐惧心理,提高医护遵从性。
准备并仔细核对手术所需器材,对仪器、设备的精确性进行检查并实施严格消毒,以防止使切口感染。
手术前一天嘱咐患儿食用清淡营养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放松身心。
2)手术室护理:手术当天护理人员需认真核实腕带标识,对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予以确认,及时同患儿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其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3]。
适当安慰患儿家属,减少其对患儿实施手术的担忧。
其次,巡回护士需密切与麻醉医师相配合,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需行全麻,这就需要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医师来完成。
还需对麻醉深度、麻醉后患儿各项生命体征予以严密监控,以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其三,保温护理,手术过程中患儿体温可能会下降,再加之小儿体温调节机制尚未发育完全,体温维持对外部依赖性较强。
全麻后其体温更易下降,手术完成后易出现发热的现象。
故护理人员需强化术中患儿体温维持护理,监测其体温,确保患儿体温不低于36摄氏度,手术室温度则保持在22到24摄氏度为宜,必要时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暖[4]。
最后,手术完成后至患儿苏醒前此段时间巡回护理需密切配合麻醉医师对患儿生命体征实施严密观察,以防止其出现躁动等行为。
待患儿恢复意识、肌力恢复至正常、呼吸次数恢复平稳后便可拔除气管导管,并对其定向力、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通畅等恢复情况加以观察,并护送其回到病房[5]。
3)术后护理:对手术切口进行处理时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并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根据其具体病情对伤口敷料进行定期更换。
指导患儿家属实施适当的术后护理,向其讲解出院后相关护理知识等。
1.3 观察标准对2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慢性剧痛消失时间加以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 P<0.05提示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对比本试验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
3.8%,相较于对照组的68.8%,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讨论
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因其操作简便、小创伤、手术时间短、无瘢痕、术后恢复快、内环高位结扎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
手术室护理中应对下述几点多加注意,以实现护理效果的有效提高:1)做好健康宣教,帮助患儿及其家长正确认知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2)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熟知护理要点,针对患儿具体病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3)术后应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以为患儿良好预后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春燕.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0):217.
[2]莫世英.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112.
[3]蒋国娥.手术护理路径配合模式在腹腔镜下疝修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7-18. [4]张莎.对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97.
[5]姚江霞.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护理的运用方法和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5):18.。